登陆注册
11614800000002

第2章

葵花是一门心思照顾她的小家,照顾爹。现在,家里一人一亩的口粮田,不够爹跟田贵种。田贵跟葵花商量出去打工,田贵说村里好些人都出去打工了。田贵说靠家里这点儿地,什么时候才能像个人样啊。田贵说的这些,葵花心里清楚着呢。田贵是一心想让家里过好日子。

田贵真的出去打工了。现在村里种田人全这里那里去打工。不出去打工,家里孩子念书,哪来的钱呢?田贵就在近村的一个焦化厂里做工。田贵说这样家里厂里两不误。田贵回来浑身的衣服像个花猫,这里一小片黑,那里一小片油。田柱也去打工了。是田贵回来告诉葵花的。田贵说他在厂里碰上大哥。照葵花的本意,葵花是不愿意田贵去打工。但葵花只暗暗装在心里,或者只在眉头表露一下。葵花不愿意,她的两只眉头就拧起来。葵花想起村里人大多都去打工,她想这些人也真是疯了,自个儿的力气不使在自己的事情上,偏偏整日的为别人干。但葵花又想不出让田贵待在家里做什么。人家有焦化厂,有铁厂,有水泥厂,他们家什么也没有。他们能给自己做什么呢?

村里的女人也一个个试着去厂里打工了。她们一个个穿着工作服。那工作服,蓝的粗布,上面打着小字。那小字,红色,弯成半月形,是什么什么焦化厂,什么什么水泥厂。葵花看见她们回来穿在身上的工作服的红色字样。葵花想她可不穿。她想工作服就是工作服,在厂里做工,又不是服刑,衣服上标那些字做什么。那真像给人脸上刻字。

村里人越来越不注意种庄稼。他们为了做工,将一年种两料田,省减成一料田。才几年的工夫,家家户户的农具全扔进旮旯儿里了。他们每天靠打工过日子。家里的女人,也喜欢这个样子,她们听男人的话。她们的男人说种地不养家,她们想想也是对的。他们的男人说化肥钱、犁地种地钱、浇地的水钱、还要买除草剂,这些加一块算算,受苦不算,一亩地收成还要倒贴钱进去的。女人们就说:对对对。其实,女人们心里还有话,只是不好意思讲出来。那就是她们不用下地头劳作了。现在新结婚的女人都不认识他们家的地头。现在,男人在外头打工一个月就是一年的口粮,谁愿意一脚水一脚泥上地头种地呢?

葵花在娘家没下过地。葵花到了婆家,最多也是割麦子。葵花在地头割麦子,田贵是心疼的,他说葵花还是在家做饭吧。但葵花说她要下地割麦。过一天,葵花手脚的筋像被人生拉硬扯地疼,葵花真正尝到下田种地的艰难。但葵花憋了一股劲。田贵不让她下地头干活,她就不下地头吗?她不下地头干活,在家做什么呢?葵花想她现有在这个家,可不是她的娘家。娘家就像客栈,到姑娘出门的时候,是留不住的。葵花现在这个家可就不一样,她现在这个家可是一辈子要生存。她得在这里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葵花想起她在学校的日子。葵花想如果她有本事考上大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可是,她没有上大学。那她总得做个什么。葵花想她能做的眼下就是种田。前头说过了,现在,男人女人一窝蜂去工厂里打工。这是葵花不愿意的。葵花想自己种自己的地,这是自由的。田贵去打工,地里的活,就是爹和葵花的。

这天,大嫂翠娥过来招呼爹。翠娥进院门的时候,葵花正在收拾碗筷,爹还在喂孙女穗穗吃饭。这时候,翠娥就进门了。她没叫爹。她说哟,穗穗在吃饭呢。葵花看翠娥来了,停下手里的活,叫了一声嫂子。翠娥像是没听见,翠娥看着院里的辣椒,说你看爹种的这片辣椒多好!葵花看了一眼爹。这时候,哪来的一只狗,嗅着鼻子,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爹站起来,似乎要撵那狗。田贵的兔子窝还在,窝里还有兔子。爹不愿意让狗靠近兔子窝。嫂子说,爹你别走。我有话说。

翠娥说她男人田柱也打工了。他们家的那点地,也得靠着爹种才行的。翠娥说,田柱可不像田贵。田柱比田贵,差老远了。爹这你是知道的,我又腿脚不方便,也比不得葵花。这样就只有让爹多操累。谁让爹生的儿子多呢?田贵是天天上班,田柱也是天天上班。翠娥这样说,又觉得话说得生硬了。翠娥跛了一下腿,翠娥说儿子生得多了,也有多的好处,等爹年岁大了,我们不是都得养你老吗?

爹把头低下来,没有说话。

翠娥把手放在穗穗头上。穗穗仰头看一眼翠娥,放下饭碗,扑到葵花怀里了。葵花说叫大娘,那是大娘啊!穗穗在葵花怀里,扭过头,穗穗说,不叫,就不叫。前天,我跑倒了,她站在那里笑我!

翠娥被小孩子的话说得有点儿恼了。翠娥回转身说,话我是说在这里了,帮呢,是把自己的儿子当儿子,不帮呢,就是把儿子当路人了。

爹气愤得一屁股坐下去,望着风一样往门外走的翠娥的背影,重重地“咳”一声!

葵花有些为难地看着爹。葵花说大哥上班,爹就帮帮大嫂。别说大嫂来叫你帮忙,就是她不来,该帮忙的时候,爹还不是照样帮啊。爹又“咳”了一声。但这一声比前一声平和一些了。

地一年比一年不得村人们的心。好多家的地,放手不管,不是给了别人,就是把地给撂荒。连四五十岁,种了半辈子庄稼的中年人,也不种地了,他们一个个出去拿每月的工资了。葵花不喜欢去人家厂里上班,葵花天天去地头。葵花握着镰刀锄头的手不再像以前那样疼了。葵花做姑娘没有下地干过活,但她跟土地是有感情的。

现在,葵花走到地头,看着地头大片大片撂荒的土地,葵花心里是难过的。这个时候,一年的麦子快要成熟了。有的地虽不算撂荒,但跟撂荒也差不远了。这是谁家长出来的麦子?狗尾巴草也比这地里头庄稼高一些。葵花气愤了。葵花走向麦田。她生气,是为着她一路看到的这些庄稼地。葵花想着村里的女人,村里的女人不用下田劳动,她们在家里凑在一起玩麻将,年轻女人玩麻将玩得都生了腰病了,年轻女人玩麻将在麻将场吵起来,打起来了。可年轻女人除了玩麻将,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这世界真是颠倒过来了。

这些天,葵花老想着喂猪。葵花娘年年都喂猪。现在,家户屋里很少养猪了。早先分的牛,一家家也全卖了。他们地都不要,要牛什么用呢?

葵花家的牛,葵花留着。田贵上班,葵花天天到地头割草。田贵说了多少次要卖了牛。田贵说村里的牛卖得没有几家了。可葵花硬是要留下,田贵就只能留下。田贵下班,头一件事情,就是背着草筐替媳妇割一回草。老大田柱家的两亩多地,不是爹帮着翠娥种,是爹一个人种。翠娥不去地头。田柱不能说翠娥,田柱一开口,翠娥就说田柱老实。翠娥说村里又不是她一个女人不去地里干活。田柱说你就不看看葵花。葵花不天天上地里头吗?

“少跟我提葵花”,翠娥一听葵花就火烧心。翠娥说你以为葵花天天上地头是真的想在地里头干啊。那是做给你爹瞧样子的。田贵在外头赚钱,爹给他们种地。你以为你们家的那个狐狸精耍的把戏,我看不出来啊。她能哄别人,可哄不了我。我就是不下地,我看你爹不给我种地!

田柱看着翠娥。田柱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理啊。葵花天天去割草,我碰上好多回了。你不长眼睛啊。你怎么说人家葵花是哄人呢?她哄人,她脊背上背着草筐,汗珠子冒得额头上都挂满了……

原来你是心疼你们家葵花了。你心疼你去帮着人家背回来呀。我知道你的人在这个家,你的心还不知道飞哪儿去了。你是胳膊肘往外拐啊。你去呀,你再去他们家里做劳工啊!

田柱气极了。他还是一个姿势站着,愤怒地望着翠娥的脸。翠娥的眉,是细的长长的柳眉毛。但那眉似显非显,像一股浓烟被风一吹,原来的那点淡颜色,越加的散淡了一些。翠娥是长脸,脸越往下,就越窄一些。田柱看着她,咳了一声,扭头往外就走。

翠娥看着田柱真要走出门去,翠娥说,去吧,去给葵花说,牛肚子里怀着的犊儿,生出来,还要分给我们一半呢。

田柱或许听见翠娥说的话了,或许就没有听见。不管田柱听见没听见,田柱都不会去葵花家里去见葵花。田柱娶了媳妇,很少去爹那里。他过路看见他们家的老房子,他脸上就发烫。至于让他说牛犊子生出来,卖了钱,分他一半。就是把他打死,他也说不出那话来的。那牛分家的时候,是翠娥先提出来不要牛,爹说他也不要。那牛就给了葵花。当年家里分这头牛,掏了三百块。分家时候,葵花给了爹一百块,给了大哥一百块,这牛就是葵花跟田贵的。田柱想现在那牛都不是爹的了,哪里就成他田柱的了?每年,爹使唤牛,耕了爹的地,耕了葵花的地,连他田柱的地也耕了。这已经是人情了,哪里能要将来生出来的牛犊子的钱呢,那是人说的话吗?

这是条小路。葵花拉着穗穗,走在地头。葵花看见大片大片的麦田,那麦田,草比苗高。狗尾巴草都像是要开花了。麦田地里头真是苗草不分。麦子发着黄。那黄,不是成熟麦子的杏黄色,是发着蔫的没劲气的焦黄,那叶儿上都像长了褐色的斑。葵花真为这些麦田担心。葵花想女人脸上生了这了那了,她们生法子要让脸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这田里的麦子,都成病秧子了,她们咋就不来地头看一眼呢?葵花拉着穗穗看见她大哥的麦子了。靠爹的麦子地,是大哥的麦子。大哥的麦子也还算旺势,但还是没有葵花田贵两口子的麦子好。葵花田里的麦子可是绿油油的。她每年都施肥,每年都浇灌的。葵花听别的女人在她耳边说叨。那女人好像是故意要等葵花走过来,她拉着葵花说了半天话,说着说着就说到葵花家大嫂翠娥了。那女人说,翠娥,就是你家大嫂,真是享福人,坐在家里,地种得也不差。要说差,只是比你葵花差些。葵花笑笑。那女人说,你知道吧,你大嫂还一肚子意见哩。那天,几个女人走地头去散心,你家大嫂看见她的麦子长势不如你家的。你大嫂都破口大骂了,骂你爹偏心眼。

葵花打着岔,走她的路了。现在,葵花细看大哥家的麦子,还真是不如她家跟爹家的麦田好。葵花回家问爹。爹刚吃完饭,蹲在那里,抽着烟。爹抽的是旱烟。爹听见葵花问他话了。爹眨巴着眼,不吭声。葵花把洗好的碗,放进柜子里。葵花回头又问爹。爹说话了。爹说,大哥的麦田长势够好的了,说着,叹了一声。爹说,你大哥的钱,你大嫂管。你大嫂不让给地里下肥,不让给地浇灌,地里的麦子能长得好?

葵花心里的鼓敲响了。

第二天,葵花去找大嫂。葵花在门外喊了大嫂两声,再要喊,大嫂撩开门帘,露出半个身子。大嫂说真是稀客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葵花不听这些,上了台阶,进了屋子。屋子跟葵花在这里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娶葵花的时候,五间房,葵花住西头两间,东头三间爹住。现在,大嫂住在东头三间里头,五间房打通,西头两间,做灶房。大嫂看葵花打量屋子,大嫂把头扭向镜子,给脸上擦油。大嫂在镜子里头看见葵花的脸正对着她,等着跟她说话,她的嘴唇不由撇撇,转过脸,慢慢地坐下,也摆手让葵花坐下。葵花说,大嫂把屋子收拾得可真干净。大嫂说什么干净,比不得你勤快。葵花不说这些,葵花说种地。葵花说大嫂,种地可不要舍不得花钱。听爹说,去年你那两亩地没施肥,也没浇灌?

“傻呀?一村人有几家人在种地?有几家人费老劲给地里施肥呀?”

“你看,地就缺那点儿劲,你看今年你那两块地,就没我跟爹的好。”

“是呀,你们谁跟谁呀?你们一家人,连地里的苗也亲兄弟似的。”

“大嫂,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这不是说地缺肥缺水吗?”

是啊,我的地是缺肥缺水。你怎么就不想想肥料是咋来的?那水又是咋来的?都得买啊,得要钱啊,钱哪能说来就来呢?我们两口人,就你大哥那点工资。你大哥呢,是个老实人,在工厂里干活,赚得哪里能比你那口子多了?你大哥傻,我也傻啊。你人长得漂不漂亮,话说得可是最漂亮。你今天上门来,是管事来了,还是问罪来了?早就听说,你是个管事婆。以后,你爱给谁操心给谁操心,我这里,你就歇歇吧。

葵花没想到大嫂会这样说话。葵花想说的话还有很多,葵花想说这地可是口粮田啊。没有地,我们想种庄稼,上哪里种去呢?大家都不种庄稼,我们吃什么呢?葵花把这些话在肚子里翻来覆去,都背了好几遍了。可现在,葵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葵花嘴唇抖嗦着,当葵花走出那个她以前走熟惯的大门时,葵花把手捂在脸上,葵花的眼泪流出来了。

同类推荐
  • 林改风化雨 山川更秀美

    林改风化雨 山川更秀美

    一定要十分珍惜和全力保护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不仅要对当代人负责,更要对子孙后代负责,真正把实施崛起战略与坚持绿色战略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自古以来,江西不仅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 小湿雀观察日记

    小湿雀观察日记

    或许在成长的某个瞬间,每个少年少女都会狼狈如湿雀。她是离龙门最近的鲤鱼,是离星空最近的云。而林河,是泥塘里的砂砾。顾知偶然接触了这个别人口中的小混混,却发现这个瘦小、隐忍、狠厉的少年竟然有那么温柔、聪慧、通透。在十五岁,是顾知拉着林河奔入了阳光。林河学会更柔软,顾知学会更坚强。而命运击打着他们前进的船,他们一路颠簸,被冲散,又再重逢。校园暴力,世俗偏见……他们见证彼此坠落、拔节、野蛮生长。他们互相救赎,支撑着,一起奔向阳光,一起抬头仰望星河。而石洛、杨徐、孟子嘉、老狗等人的故事也在路上陪伴着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勇敢、坚持和爱。湿雀总会飞过雨夜,曙光沐浴中,落入一份温暖掌心。
  • 谎言或者嚎叫

    谎言或者嚎叫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依然是你

    依然是你

    他是偶然干上这一行的。那天他在一家四星级的酒店顺点儿值钱的东西。“顺”这个字比较好,不像“偷”那么直白露骨让人有罪恶感。顺手牵羊,就好像谁都会这么干似的,所以连自责都免了。干什么事都得心态好,事做得就漂亮。这个国家的特点就是大,会议那么多,开始他也只是当个会虫混混吃喝,后来发展到顺点儿东西拿出去卖。这是一个好营生,神不知鬼不觉,而会议上的人大都互不相识,大呼小叫的说丢了东西你什么意思嘛?难道是与会者偷的不成?
  • 神谕

    神谕

    《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热门推荐
  •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字难以绘出她们的容姿丽质。传世之国宝重器,包含了众多轶闻野史,甄别缕析,稽古钩沉,实非易事。在《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撰写过程中,首先由衷地感激我的同事杜卫民兄长的无私帮助,杜兄博学多识、殚见洽闻,有深厚的文物知识,他为《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文物进行了遴选,并奉献出数篇自己的佳作。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 都柏林的暴动

    都柏林的暴动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并非就是这场起义的史实。对这场起义我一无所知。当下,我对它也还是一无所知,也许到若干年后,这场起义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为世人所知。而我所写的,无非是陈述了下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区域内刚发生的故事,也同时是在这将近两周时间里的流言蜚语和悬念剧情的集合。而就在这两周里,这些无数的流言与悬念,却是都柏林人唯一关注的新闻信息;就像面包之于人一样的重要。
  • 花开彼岸君莫乱

    花开彼岸君莫乱

    往昔婵宫盛今日寂寞松多少红尘事月下问清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书讲述的是九重天上一滴集万物之灵气幻化而生的神露仙子。与女娲娘娘座下一珠灵龙仙草叶沙华,因处犯天条,转世重生。 看点:三世轮回,看落漫珠,如何渡化,自己的爱豆男神位列仙班的? 仙界,民国,现代,层层见喜,越往后越精彩,是您意想不到的小说。
  • 我等不到的爱

    我等不到的爱

    我以为只是因为你不够爱我,没有想到的是你从未爱过我。————司莞你说她是你一个玩的好的朋友只是现在不说话了,那为什么你在等她。————黎歌
  • 应怎样选择 该如何放弃

    应怎样选择 该如何放弃

    亲爱的朋友,您是否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处世技巧不够圆熟,成功离你太遥远?请不要在忧心、彷徨,本书系所提供的全方位的方法与技巧将在您的事业之旅中成为您成功的得力助手。成功是每一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在这段追求的过程中,本书将扮演一个站在您身后的智囊团的角色,尽其之力,提供所知,着力于把最有效的成功方法和最新的成功资讯奉献给您……在伴您创造成功的历程中,使您获得精神上的指引、激励和扶持,最终让你品尝到不断成长中的成功喜悦。
  • 末世独宠之冷少拐妻难

    末世独宠之冷少拐妻难

    当亲情成为利刃,那就断利毁刃,让他们一起陪葬。她是众所周知的私生女,却拥有公司绝对股权;他是业界冷面阎王,却独独对她屡屡破戒;亲情覆灭,重生而来,层层迷雾逐一揭开,丑小鸭才是真凤凰。看她如何在末世遨游九霄?上一世你抽我血、割我肉、毁我容、将我囚禁数年,你们欠我的都将加倍奉还。这一世只想在末世默默无闻的活着,可是你个面瘫在表演变脸吗?怎么总是凑过来?本小姐跟你一点也不熟好吗?——————————————————“那人是谁?”某男眼底聚集了暴虐的风暴。傻女失落的望着离去的背影感慨道:“一个可望却不能忘的人。”某男咬牙切齿的重复着:“渴望却不能忘。呵呵,女人你很好……”——————————————————是一见倾心?还是细水流长?原来他们的因缘早在祖辈就已定下。女强,男宠,看末世强女如何将一代枭雄调教成末世好男儿。
  • 谁能摩挲爱情

    谁能摩挲爱情

    车间里最优秀的小伙和车间里最出色的姑娘恋爱上了,这可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人们就等着吃喜糖了。然而,一个他爹是市里某局局长的矮胖子插了进来,他像一只癞皮狗似地追求姑娘,他竟然和姑娘越走越近,最后,终于结婚了。究竟为什么?谜底二十年以后才揭开。一个爱情故事,同时卷入六个人,这六个人被卷入二十年,先先后后离开这个爱情故事,又回到这个爱情故事。这是怎样一个爱情故事呢?二十多年前,我在红星机械厂当工人,因兼着一个车间的团支部书记,用在我那台铣床上的工夫反不如组织开会学习和带领青年工友们搞活动了。
  • 全才卡师

    全才卡师

    全职业精通有什么好处?可以自己制卡自己用了。
  • 切肤之爱(二)

    切肤之爱(二)

    东京都内流传着许多都市传说。像是什么凌晨三点出现在六本木袭击行人的猫人啦,每年二月十三日零点在秋叶原现身的,手执红色灯笼以眼杀人的和服少女啦,撑红伞的雪夜杀人狂魔和专门偷窃小孩儿哭声的黑色巨鸟也是常常被人提及。最近在都内一则都市传说流传甚广,主角被人们称为“捧匣的燕尾服绅士”。这位绅士主要出没于浅草一带,尤其是深夜的浅草线。三流八卦杂志《HOMES》还为这事作了期特别节目,采访了不少自称亲眼见过“捧匣的燕尾服绅士”的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