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85700000001

第1章

一个因车祸丧父的孩子,受人资助上学后又介入到资助者张三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张三家中养了一只名为安妮的八哥,由此他就和这似乎有了心理感应的鸟儿呼应在了一起。在孩子的想像中,他老爸似乎总还活着,只是肇事的汽车以不同的方式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张三在门外举着手,用中指节叩着,一下,又一下。他叫道,孩子,起来!

我不是他的孩子。但我得听他的话。我先应了他,声音从黏糊苦涩的管道中歪歪扭扭出发,跋涉到嘴巴上,居然变成鸽哨般脆亮。来了!

眼皮快死掉了,重重地盖着,我搬不动它。来了来了!穿着衣服,眼还是闭着。困啊,下半夜两点才躺下,六点,张三要出去晨练了,他把我叫起,让我跟去。

一群老人。有些人的年纪看上去跟我老爸差不多,正不甘心地向五十岁靠近,在我看来,就是老人了。我就曾对老爸说过你这老同志!老爸呵呵呵大笑,他说老了老了我老了。

空气很好。只有在清晨,在公园里才有这么好的空气。我本来对空气没有要求,来张三家之前,空气这个词都没在我脑里停顿过。电视每晚天气预报,都提到空气质量:优,良,差。刚开始我挺惊讶,想起冯老师的红笔,想起成绩单。明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非得给它们评分,谁吃这么饱了?而且,优的日子跟差的日子,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同。都一样啊,抽抽鼻子,一模一样。连天空的颜色都差不多。为什么?我问老爸。老爸手指戳到我额上,好像额上停着一只蚊子。他说,你看看,不读书就是不行嘛。你问我,我怎么知道?哈,我书都没你读得多哩。

老爸就是这样,他书还没我读得多,但他不脸红。报纸上不断有报道,哪里哪里,父母下岗,幡然悔悟,变本加厉,逼儿女成才。我可没碰上这样的长辈。我老爸自己不读书,他心安理得,所以也没逼我读书。在他被车撞倒之前,还老觉得我可怜。他说,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他眉头都皱起来了,通常他不会有这样的表情,他脸上的纹路都是往上翘起的,比赵本山还喜气。现在的孩子都是什么孩子啊!他还要继续说,口气里可以听出几分后怕了,他在为自己庆幸哩。他做学生时,读书才是傻瓜哩,玩啊,什么乐子没玩过?哪像现在的孩子一天到晚上课、作业,作业、上课,都跟机器似的。考不好,家里人还没说你,老师脸就臭得跟一堆大便似的。比如冯老师会心疼平均分被拉下来了,及格率被拖一截了。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能像我老爸这样可怜我们的人太少了,比比尔·盖茨还稀罕。

张三看出问题了,张三认为这是我书读不好的症结所在。

车子从后面撞过来,夜色下,白色的小车,路灯照在上面,车像块奶油蛋糕。老爸闪电般转身,手一捧,嘴一张,啪啪啪,咬着,吞着,奶油沾了一脸,腮帮撑得像气球。哈,好吃,好吃啊!老爸一边笑一边回家,把吃剩的蛋糕带给我,我也大吃,也大叫好吃,好吃啊。

张三让我去他家。我一开始不肯。别人的家有什么好去的。张三急了,脸红通通的。我从来没跟年纪这么大的人靠近过,我宁可靠近猫和鼠、龟与兔、老虎跟大象。其他人至少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可是我,我没有。我一出生就只看到两张脸,老爸和老妈。很快,就仅剩下一张了,老妈那张,像纸片一样,被风一刮,突然没了踪影。

张三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有些吓人,他脸上的纹路跟我老爸恰恰相反,都是往下走的。很威严,是个干部。

干部张三往学校给我寄钱,一笔又一笔。冯老师帮我把钱取回,并不一次性给我,她自作主张装出我家长的派头,她说,我替你保管着,免得被你一下子挥霍光。看我脸上现出狐疑的表情,她马上嘴一扁,提高了语调,气哼哼地说,放心,每一笔钱我都登记了,我以人格担保!说完,还黑着脸嘀嘀咕咕了一串,好像很委屈。

尽管她这么说,我心底还是咕噜咕噜冒着问号。填汇款单的人,有名字,名字叫张三,却没有地址。晚报记者来过两三回,在报上做了几篇关于寻找张雷锋的连续报道,顺便又把我家的情况再示众一遍。我烦死了。虽然张三的钱我要,可是,他直截了当地把钱给我不就罢了,非得躲在暗处,跟闹游击战似的,东汇一次款西寄一笔钱,让晚报记者都亢奋地跟着忙乎。

一开始张三并不是故意的,这我可以肯定,他本来真打算深藏不露。这个手段不新鲜,几十年前真正的雷锋就做过了,接下来几十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人也一遍遍地做。轮到张三,他居然还是这么干,毫无创意。唯一有些不同的是,别人常用“学雷”、“像锋”之类的化名,张三没有。张三就是张三。来学校采访的记者当时拿着冯老师递过的汇款单看一眼,还自以为是地下了判断,他说,肯定是假名,难道会有人叫张三?报纸号召全市人民同心协力寻找,共唱一曲精神文明的赞歌。居然有很多人响应,兴奋莫名,热情不亚于寻黄金珠宝。线索千条万绪,找来找去,最后沙里掏金,去伪存真,果然把张三找出来了。身份证为证,没错嘛,姓张名三。

公园里很多人都认识张三,我跟在张三的背后,有点像被带进马戏场的驯兽。张三,就是这个孩子呀?有人大老远就叫过来。张三说是啊是啊。又有人扬扬手,张三,挺大的孩子嘛。张三说是啊是啊,都十五岁了。

我十五岁,突然改变生存空间,进入一个七十五岁老人的家中,这个事实连我自己细想一下都十分脸红。我说过我本来不想去的,我不去也不是没道理。这么大的一个人了,穿衣吃食生活自理,张三每个月反正继续寄钱,有钱就好办。晚报找到张三后,又惊惊乍乍地一顿大宣传。报纸不知道为什么老爱玩这一套,就好像冯老师动不动就布置我们写“难忘的一天”之类的八股作文一样,老套路,大家都腻死了,他们也不见得还当宝贝,可是,没办法,惯性啊,就是惯性在作怪。张三连篇累牍地被写了又写之后,他就是开始爱自己的钱了,也不敢不寄给我。

张三每个月给400元,我真不觉得是个大数目,如果再加一个零就好了——偷偷想想罢了。其实,老爸厂里给他的下岗生活保证金每月只有259元。我认为自己行,冯老师不替我理财,我自己也完全能合理安排这笔财富。每月400元,都跟发工资一样了嘛。晚报替我鼓励了张三,让他咬牙坚持,绝不手软。鼓励得好,谢谢了。但是,张三突然让我住到他家,非住不可。张三家,我住进来。然后,他第一天就要我早起,陪他到去公园运动30分钟。张三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三好在以前很重要,现在没人讲了,但仍然很重要。难道身体好不重要吗?身体不好,就不能学习,更不能工作。

我一点都不想学习了,我要去工作。

其实别说得那么酸,我想挣钱。挣钱啊!我早就想去挣钱了,可是老爸不让,老爸说什么人什么命,什么人做什么事,你现在是学生,就得读书。可是读书需要钱,我老爸拉拉袖子,他说,我能挣嘛,看我的。他那也叫挣钱?卖胸罩呀,这个活老爸干了六年。当然他还是干得不错,反正我没饿着过。夜市左右摊位的人据说都恨他,他把胸罩卖得异彩纷呈,逗得女人们在淡淡的羞涩中又憋不住喜不自禁。买谁的不是买?就买他的吧。哼哼,老爸就得意了。得意是人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感,张三让我陪他去公园,我跟在后面,他的得意也不断腾起,跟放屁似的一浪高过一浪,熏得我快死过去。老爸说,胸罩,我都跟胸罩打几十年交道了,胸罩算什么东西?

市胸罩厂工人,这曾经是我老爸的社会身份。厂子原先是做服装,以中山装为主,生意不错,令人神往。我老爸从插队的乡下返城,他一进厂,厂子就天翻地覆地一番大改造,面貌巨变——这是报上说的,报上老爱用这么夸张的词,其实也就是由做服装改做胸罩了。看上去好像是为了我老爸而改变的,其实纯属巧合。老爸跟我描述过,是那种棉布的,白色的,前面多垫两层布,密密匝匝地车出两块圆形的凸面,像两块硬硬的大麻饼,而后面是背心状的,上下都弄出弧形,看上去像一座拱桥,一排扣子列于右边,十分隐蔽。他所说的,跟我看到的不一样。街上的女人,从她们薄薄的衣裳里透出来的那个东西,虽然也还保留几分桥的形状,但定睛一瞧,发现它们更像一个把手,带子细细的,而扣子,显然位于背位中央。真难为她们每天扣上解开,手要倒背的,我试了一下,把双手同时别过去,往背部中央靠拢,十分吃力。有一次,去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女孩穿得极酷,连衣裙从胸部的“半山坡”上横过,上面白花花的肉全部展现。胸罩也穿,后背两侧的肉都勒出两道深沟了,嘟嘟啷啷挤成一团,可是,肩上却不见带子。我在她背后跟了很久,我以为她走着走着,就会有壮观的场面出现,先是胸罩掉了,接着连衣裙掉了。可是,我跟得都快迟到了,她还是好好的,照样眉飞色舞地和旁边的同伴有说有笑。真奇怪,她用什么诀窍把那东西固定在身上?看上去挺难的,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中山装没人穿了,所以改做胸罩,以为硬硬的大麻饼胸罩女人们会越穿越旺,结果呢,一开放,五花八门的胸罩都涌进来了。那才是真正的胸罩啊,真是不比不知道。价钱最高的,老爸说值一千六百多块,啧啧!这是他逛商场逛回来的消息。谁还穿硬硬的大麻饼了?快扫进垃圾堆吧。厂子最终倒了,老爸回家了,闲着也是闲着,他动不动就去商场看胸罩,比看戏看电影还起劲。每去一次,他都像到太虚幻境中走了一趟,魂不守舍的样子。妈的,妈的。不像骂别人,完全在骂自己。他说,那么一点点!他把巴掌朝上张大,又一捏,好像胸罩就在手中。一千多块钱啊,妈的妈的!

我在想像中也张大巴掌,狠狠一捏,手心热烘烘的,好像真也把“那么一点点”捏住了,却不像老爸那样捏得真切。家里堆着胸罩,老爸要拿去卖的,每只五至十元不等。我揪过来看了又看。很柔软,很光滑,尚未毛边起球。凑近鼻子闻闻,是机油味没有汗味。它们还没被人用过,因此就没有真实感,一个个假模假式的。可是,老爸和我,我们谁会用那玩意儿?张三家一个胸罩都没有。张三把我带到他家,很大的家,我粗粗目测了一下,长乘以宽,有一百平方米以上。我和老爸合住一间十六平方米的木板屋,张三一个人就住一百多平方米。我一进门就东张西望,我已经知道张三只有一个人住,他自己说的,可我还是希望找到另外的人,女人、少年、幼儿。但是,没有。

屋里其他一个活物在窗台跳上跳下,十分不安,是安妮。安妮是一只八哥。

安妮是一只女八哥。

我对动物知道不多。我家中其实动物不少,罗列如下:老鼠、蟑螂、蚊子、苍蝇、壁虎、跳蚤、蚂蚁、白蚁、臭虫、水蛭、蜈蚣。这一群鬼鬼祟祟的东西,跟我和老爸一起,在同一屋檐下济济一堂,共度春秋。我的同桌姜泰功有一天早上一到校,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说他家昨夜放一种名叫“死给你看”的蟑螂药,结果,天哪,厨房里螂尸遍地啊,六脚朝天,横七竖八,如同落了一地煤渣。姜泰功非常感慨地说,白天根本看不见它们的踪影,没想到啊没想到,它们居然隐藏得比地下党还神秘,而且,这么多!姜泰功说出“多”时,几乎用尽了浑身所有的力气,一股气流冲出来,形成有力的直线,跟棍子似的捅到我脸上,夹着几星唾沫。那一瞬间我差点就涌起好斗之心,想跟他比谁家蟑螂多。幸亏及时回过神来,呵呵笑着,不以为然,顺便用手背在脸上一抹。他有点上火,唾沫是臭的。

老爸从来不杀它们。我老爸说它们不嫌贫爱富,啧啧,将心比心,这一点可不容易做到。所以,老爸常常在床旁桌下放置几粒白砂糖、花生米、碎饼渣,又把吃剩的菜汤肉骨留在碗中不急于倒掉。我们是活,它们也是活,怎么也得让它们感到世界是美好的嘛。这是老爸的观点,他一边说,一边欢喜得不得了,嘴巴咧得极大,露出一串大牙,看上去他脸顿时分成两截,上半截皮肉黑乎乎的,下半截牙齿白花花的。他用心良苦得有点像各地官员们所做的招商引资工作,千方百计制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它们来此安居乐业,把我们家当成它们的乐园。

如此一来,那些家伙哪一个不是趾高气扬的?连蟑螂也不昼伏夜出了,白天都经常在我眼皮底下神经质地抖着翅膀,吃地飞过,又嗖地消失。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蟑螂的历史有上亿年之长,那时候它们大概只要拍拍恐龙的马屁,就可以活得十分快活,想干嘛就干嘛,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所以我老爸做得对,人家蟑螂在地球上撒尿拉屎传宗接代时,我们人类还不知在哪里呢。怎么的也还有个先来后到嘛,姜泰功家居然还对它们下药,恨不得把它们斩尽杀绝。人心真比螂心狠。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主要是因为安妮让我产生联想了。

同类推荐
  • 伶仃岛(下)

    伶仃岛(下)

    众人回到正堂,草草用过午膳。下人上茶,众人坐定,萧剑卿将钱帮主死亡时间告知众人,正是他们发现尸体前的一个时辰以内:“恕在下冒昧一问,各位午时以后都在何处?”叶临渊率先道:“我和萧兄在石屋分开后,便回自己房中睡觉,直到有人喊我用膳,那时大概已到午正。”柳惊雷发出一声冷笑:“我和叶公子一样,也在房中睡觉,直到有人叫醒了我。”
  • 刀尖上跳舞

    刀尖上跳舞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悬念推理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悬念推理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悬念推理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这本《刀尖上跳舞》收录的 都是悬念推理精品力作!故事悬念迭起,峰回路转,让热爱悬念推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布衣神相5:天威

    布衣神相5:天威

    武功高绝的李布衣以为人看相为幌子,惩恶赏善,扶弱锄强,黑道武林对他恨之入骨,对他明的挑战暗的谋杀,都被李布衣一一避过。作者将相术与武术揉在一起,创作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武侠小说。
  • 女宾

    女宾

    《女宾》是波伏瓦的第一部小说。当波伏瓦在文学创作上感到一筹莫展时,萨特对她说,为什么她不把自己写进作品里呢。于是她受到启发,创作了《女宾》。在小说中,她不仅写了自己,而且还有她的终生伴侣萨特,以及他们的朋友奥尔嘉。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评论,奠定了波伏瓦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它所描写的恋人模式,波伏瓦用一生的时间身体力行,并为此饱受诟病。
  • 最后一站是地狱

    最后一站是地狱

    当陈秋实的身体掠过办公大楼或明或暗的窗格,疾速坠落的时候,江城正浸泡在早春浓浓的夜色之中。这天是3月26日。乍暖还寒。没过几天,陈秋实坠楼的消息便轰动了江城。陈秋实是江城著名上市公司——华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本市优秀企业家,为华江这个老牌国企乃至全市经济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一度以“正直清廉”闻名。就在华江保安报警后,江城警方紧急展开了调查。根据华江公司总经理郑森和财务总监胡海滨提供的材料,警方吃惊地发现,陈秋实动用权力,竟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贪污了780万公款!经过勘察,警方没有在死亡现场发现搏斗痕迹,也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热门推荐
  • 人生没有返程票

    人生没有返程票

    梁衡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本书是梁衡五十年散文创作精华集,“山水有大美”收录的是梁衡的游记散文精粹,包括《壶口瀑布》等名篇;“把栏杆拍遍”则将千年寒暑道尽,历历人间兴衰遍览,目之所见,即可入纸,山水人物,莫有不议。揽千杂于纸上,凝一思于笔端,本书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 突破了未来

    突破了未来

    主角';罗茂徐斌零实其他成员组成突破小队这支小队第一次执行任务没想到这任务是S级这支小队不知道这任务是S级只有队长零实知道这任务S级
  • The Seventh Man

    The Seventh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零摄氏度

    家零摄氏度

    一声电话打断所有的安排,曹家一家人的市井生活。重男轻女的老妈,追求公平的老大,善良无能的老二,贪得无厌的老三……
  • 空棺奇案

    空棺奇案

    农历五月初八,六里河狐仙娘娘庙里,前来烧香的香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据说,六里河狐仙庙的狐仙娘娘甚是灵验,求子求财,祛病求雨,无一不应。因此,香火极旺。
  • 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共和国第一位总理的政治和外交生涯。同时摄影者本人因其独特的工作性质,而能更真实地看到总理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感性和善良、宽厚和严谨,从红镜头中更真实地描摹出总理的高大形象。有关领袖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历久而不衰的话题。
  • 嫡女医妃:逆天大小姐

    嫡女医妃:逆天大小姐

    一夜之间,情人,妹妹齐背叛!苏离被丢弃,被人凌辱,被毁容。竟都是他们的阴谋,可恨她竟蒙在鼓里。情人亲手掐死她与他的孩子。挑断她的筋脉,他的眼中只有妹妹。而她却是落了一个被挖眼珠,割舌断脉,砍掉四臂,成为人彘,一把火烧的下场。她不甘,不甘心这一世全被妹妹给操纵。再睁眼,她竟回到十四岁那年,一切重新来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决尘垢

    决尘垢

    三个年轻人,各自怀着自己的目的,踏上征途。未来的路究竟该如何去走,命运究竟该如何掌握?爱恨纠葛,血雨腥风。如何从优柔寡断到纵横天下?各自选择的路不一样,结局却不尽相同。是历史的重演还是悠然一梦......
  •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是从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出发,结合微软招聘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观念和经验,在比较中美文化观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书,对中国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 兽权崛起

    兽权崛起

    兽潮天灾的降临,给世界带来了新生的资源。勇者和魔法师们舍命深入森林与沼泽探险,勇敢地挑战强大的魔兽,打败它们,用它们的身体制成魔法装备和炼金武器,驱使它们的幼崽成为坐骑伙伴。无尽的财富和荣耀就隐藏在那些山河湖泊中,等待着冒险者去发掘。可当视角转化之后呢?我们不是所谓“魔兽”,不是你们打怪升级的资源,我们同样是智慧的生物,会热爱,会悲伤,会痛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玄黄之民”,曾有比你们更伟大更璀璨的文明。……这是一个兽血沸腾的故事,一只卑微的魔兽重振玄黄文明的历程。战争和动乱给我带来机遇,潜伏和伪装是我的甲胄。长剑与魔法,热血与隐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