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300000027

第27章 “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1)

——关于长篇小说《家》

从1930年夏秋之间开始,巴金的创作开始逐渐进入一个高潮,或者说是他创作中的第一个高峰期。在一系列的短篇小说之后,开始写《灭亡》的续篇《新生》。转过年,1931年春天,在继续写作《新生》的同时,又应上海《时报》之约为该报写连载长篇《激流》(正式出版时改名为《家》),这前后又穿插写了《爱情的三部曲》中的《雾》和《雨》以及中篇小说《海的梦》和《砂丁》等等。到1932年秋天,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写了十来本小说(翻译和散文除外)。真是一些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段时间里,写作成了巴金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可以说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回顾那段时间的生活状况,巴金用的最多的说法就是“日也写,夜也写”,他生活的地方成了写作车间,他本人成了写作机器,只见机轮飞转,一篇篇作品相继出世。这里我想引用巴金的一段自述,借以为他当时的生活和写作状态存照。在《写作生活的回顾》一文中他曾写道:

翻过来就是1931年。连我自己也想不到,我竟然把这一年的时间几乎完全花在写作上面。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条鞭子抽着我的心,寂寞咬着我的脑子,眼前是无数的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的自己的痛苦,它们使我的手颤动,拿了笔在白纸上写黑字。我不停地写,忘了健康、忘了疲倦地写,日也写,夜也写,好像我的生命就是在这些白纸上面。环境永远是如此单调的:在一个空敞的屋子里,面前是堆满了书报和稿纸的方桌,旁边是那几面送阳光进来的玻璃窗,还有一张破烂的沙发(这是从吴那里搬来的),和两个小小的圆凳。这时候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纸上移动,似乎许多、许多人都借着我的笔来倾诉他们的痛苦了。我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我简直变成了一架写作的机器。我时而蹲在椅子上,时而把头俯在方桌上,或者又站起来走到沙发前面坐(按:

“坐”字原本为“蜷伏”,似更形象)在那里激动地写字。

在这种情形下面我写完了二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家》(《激流》的第一部),十万字的《新生》(《灭亡》的续篇),和中篇小说《雾》以及收在《光明》里面的短篇小说。巴金后来在日本的一次演讲中,回顾自己50年的文学生活,引用了上面这段话,并在末了加了一句,说:“这就是我作为‘作家’的一幅自画像”。多么生动的图画,多么感人的景像!热烈,昂扬,奋发,专注,一往无前的精神,横扫千军的气概:这就是年轻的巴金在写作,是他在第一个创作高潮中的典型画面。

长篇小说《家》,就是这次创作高潮中的杰作。

1931年,巴金27岁,正当青春年华。

他用热血浇灌自己的青春,用创作挥洒自己的激情。《家》是青春和激情的绚丽花朵。

《家》的创作有一个相当长的酝酿过程。

1929年7月,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到上海来看望巴金,兄弟俩久别重逢,互诉衷肠,有说不完的话。大哥常对巴金说起过去的事情,巴金也因此而想起少年时期在大家庭中生活的许多往事。其间,巴金对大哥说到想写一部《春梦》,并准备拿他做主人公。起初大哥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并不当真。但巴金却认真起来,特别是“拿大哥做主人公”这个想法使他非常兴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说:“那个时候我好像在死胡同里面看见了一线亮光,我找到真正的主人公了,而且还有一个有声有色的背景和一个丰富的材料库。我下了决心丢开杜家的事改写李家的事。”在这里,确定以大哥做主人公,明确写大哥那种性格的人,使人物有了依托;而“丢开杜家的事改写李家的事”,则使构想中的整个作品有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和真实的生活基地。在从《春梦》到《家》的酝酿过程中,这是一次深化,也是在艺术上跨向现实主义的一个转折。

但是,当时巴金的创作还处于归国后的低潮期,勃勃雄心屡遭挫折,上面的想法仍只能暂且搁在心里。

过了几个月,1930年春天,巴金给大哥写信,又谈起《春梦》,以及拟以李家作背景和以大哥作主人公的想法。这一次大哥认真了,他在回信中感慨地说:“《春梦》你要写,我很赞成,并且以我家人物为主人翁,尤其赞成……我自从得到《新青年》等等书报读过以后,就想写一部书,但是我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要写,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希望你有余暇把它写成罢。”大哥的赞同和支持给了巴金很大鼓励。抓住“李家”这座“材料库”,他一步步向里开掘,一层层挖开自己的“记忆的坟墓”,眼前又闪过往日那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生活画面:他又看到了那个自己曾在其中生活19年的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看到了它在礼教掩盖下的凶残和罪恶,多少人在那里作威作福、淫逸、堕落,又有多少人在那里受苦、呻吟、挣扎、死亡。巴金说,“为我大哥,为我自己,为我那些横遭摧残的兄弟姊妹,我要写一本小说,我要为自己,为同时代的年轻人控诉,申冤。”他说他要通过这部小说倾诉他的爱和恨,要拨开像他大哥那样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不仅如此,他还明确地认识到,“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挖成的坟墓。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巴金心中,由《春梦》开始孕育并终于脱胎而出的一部小说已经成型,已经呼之欲出:《家》的主题确定了,人物有了,而创作的激情也开始在作家胸中激荡。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上海《时报》通过朋友向巴金约稿,请他给该报写一部连载的长篇小说。尽管当时巴金正在写中篇小说《新生》,还有另外几个短篇要写,但他预感到这是一个机会,便立即答应下来,并迅速写出了《总序》和小说的前两章交给报社。1931年4月18日起小说开始在《时报》连载,令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收到成都老家来的电报,说大哥在头一天去世,死因是“陷于矛盾而不能自拔”,服毒自杀。对巴金来说,这是个晴天霹雳!罪恶的封建制度又活活吞噬了他一个最亲的亲人!巴金感到心中的悲愤更大了,他把满腔的愤怒和憎恨全部凝聚在笔下,矛头直指罪恶的封建制度。在随后写出的篇章中,主题更加鲜明,情感也更加峻急,他说:“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长篇小说《家》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写成的。

《家》的故事是以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公馆”为舞台展开的。巴金以李氏家族为底本塑造了高氏一家。当然,这里巴金所写的并不是自己一个家族的“特殊的历史”,而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是一个典型。巴金说,“川西盆地的成都当时正是这种家庭聚集的城市。在这种家庭中长一辈是前清的官员,下一辈靠父亲或祖父的财产过奢侈、闲懒的生活,年轻的一代却想冲出这种‘象牙的监牢’。在大小军阀割据地方、小规模战争时起时停的局面下,长一辈的人希望清朝复辟;下一辈不是‘关起门做皇帝’,就是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年轻的一代却立誓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建造新的生活。”《家》中的高公馆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官僚地主家庭,其中的三代人正好与上述那种官僚地主家庭的三代人相对应。所以它是当时“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代表,是已趋没落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巴金使他的作品在创作上获得了高度的典型意义。

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代表和封建制度的缩影,《家》中的高公馆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封建王国。这里有大大小小20几个主子,几十个供他们驱使、奴役的仆人、轿夫,尊卑分明,等级森严。最高一层的统治者是高老太爷,他是高家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也是封建制度和权力的主要象征。他年轻时是“前清的官员”,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广置田产,一手造就了这个大家庭和这份大家业,因而在家庭中也具有无上的权力,从来“用独断的手腕来处置和指挥一切”,任何人都得服从他的意旨和安排。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这个人物的突出特点就是专横、衰朽和冥顽。作品中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篇幅虽然不多,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刻。他像一具幽灵,无处不在,《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从觉新的辍学和断送青春,到鸣凤的投湖,最后到瑞珏的惨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位老太爷有关。鸣凤被逼投湖死后,一向随和的觉民曾感慨地说:“想不到爷爷那么心狠!”的确,在这个道貌岸然的老主子身上确实有一股血腥气,这是腐败和没落的封建制度赋予他的。

同类推荐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

    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

    本书是关于李叔同的传记。他从小家境优越,饱读诗书,小小年纪便跟着佛教徒吟诵《大悲咒》。15岁时便能吟出令人惊艳的诗句,其才华令李鸿章惊为天人。后其经历不圆满的初恋,醉心艺术,并培育出丰子恺等各领域的人才。而他本身,也是一个集诗词歌赋,绘画文学戏曲于一身的绝代才子。39岁那年,在功成名就之时李叔同剃度出家,弃了红尘,遁入空门。
  •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莎士比亚

    本书是人物传记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生。莎士比亚是商人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表演。在牧师布莱尔的引导下,他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一位剧作家、诗人。他一生中先后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三十多部戏剧作品和一百多首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精炼,内涵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对欧洲及世界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别在异乡哭泣

    别在异乡哭泣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热门推荐
  • 超大容量

    超大容量

    别人家的主角:我有金手指,秒天秒地秒空气。潭老鸟:我有烟嗓。别人家主角:我情商高的一匹,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拥有超过年龄的成熟和睿智。潭老鸟:我有烟嗓。别人家的主角:我身边美女如云,凡是用一百字以上描述过的,都对我有好感!潭老鸟:我有烟……额不对,我钢铁直男,至今单身(小声哔哔)
  • 西太后

    西太后

    她,十七岁入宫为‘兰贵人’;十九岁晋为‘懿嫔’;二十一岁晋为‘懿妃’;二十二岁晋为‘懿贵妃’;二十六岁尊为‘圣母皇太后’;后宫禁地,步步惊心,大型宫斗小说,讲述了平凡女子成为皇太后的传奇人生历程。
  • 史上最强武魂

    史上最强武魂

    杀手穿越武魂世界,觉醒铸造武魂,结合现代科技,制枪支,造大炮,轰破轮回!你的武魂能透视?对不起,我的闪光弹,可以让你成为魂盲!你是大鹏武魂,扶摇九万里?对不起,你依然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我陆离的大炮射程之内,遍地都是真理!
  • 假面骑士的继承者

    假面骑士的继承者

    以假面骑士Blade的身份为封印分散在各个骑士世界之中的Undead而进行着旅行。故事从Agito的世界开始……QQ书友群:641513095,喜欢本书或者假面骑士的朋友都加进来一起讨论交流吧
  • Personal Memoirs

    Personal Memoi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房四说

    文房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的相声

    中国的相声

    本书以史话的笔法,追溯了中国相声的历史渊源,讲述了波澜起伏的百年相声发展史,是相声艺术领域的经典著作。此次增订,收入作者评论马三立、侯宝林、马志明、郭德纲、梁左等诸多相声名家的十余篇文章,以飨读者。
  • 凤啸九天之天下无妃

    凤啸九天之天下无妃

    一瓶毒药下肚,洛凝思绪渐渐模糊……七年陪伴相助,他终于从最平庸的皇子,做到了君临天下的位置……“凝儿,别急,朕刚登基,时局不稳,给朕些时间,等朕把该握的势力,都握在手中,朕一定给朕最爱的女人……一个轰轰烈烈的封后大典……”陆子宁眯着眼睛说道……“皇上,凝儿不急,凝儿等。”洛凝依偎在陆子宁的肩膀……这一等,等来了全家被斩,自己双腿被砍,胎死腹中,名声扫地,一瓶毒药……待她再次睁开双眼…………八年前?……很好,这一世,我染血归来,不为自己而活!只为护得家人平安!还有就是……亲手把你们这对渣男贱女,送进那个我曾经走过一遭,黑暗冰冷的……地狱……
  • 语言的力度(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语言的力度(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在社会各行各业?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多人的共同合作,需要多个信息的综合作用,语言是最普遍、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传递方式。语言能力强,双方就能达到顺利的交流,信息也能顺利、准确地被对方接收、理解,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反之,语言能力弱,信息就不能很好地被对方接收、理解,交流出现中断,甚至中止,交流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在经济发达、重视信息的社会中,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讲话水平和风度来判别其学识、修养和能力。
  • 美的传奇

    美的传奇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艰苦创业、经营管理、企业内涵三个层面对美的进行解读,其间穿插有何老总的人生经历、商道智慧和经营理念。通过我对美的的回忆再现,加上多年的管理实践,用深刻睿智的理论剖析,幽默风趣的故事说理,为大家奉献精彩的经管和励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