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600000005

第5章 佛教定学的概念(3)

天台智者大师之《摩诃止观》卷二有四种三昧之分别,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此乃将从多之“止观行”依其实行方式而分类为四,借此四种行法,即可正观实相,住于三昧。止观行,即为得正智慧,而将心专注于一对象,并在身体上力行实践之谓。

1.常坐三昧,为依《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而修之三昧。即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正坐,舍杂念思维而系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专心称念一佛名号。于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仅修常坐一行,故又称一行三昧。

2.常行三昧,乃依《般舟三昧经》而修之三昧。又称般舟三昧。即以九十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无有间休,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心亦常想念阿弥陀佛,即步步声声念念唯阿弥陀佛,三昧力及行者之本功德力,而于定中见十方诸佛显于行者之前,故又称佛立三昧。

3.半行半坐三昧,指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法华经》而修之三昧。前者称方等三昧,后者称法华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周),一旋一咒,疾徐适中,旋咒已则却坐思维,观实相之理,观毕复起旋咒,如此反复行之。法华三昧以三七(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之法包括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次第。

4.非行非坐三昧,系指上述三种以外之一切三昧;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之行、住、坐、卧,而含摄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此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

以上四种三昧中,前三种均为实相为理观,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于事理二观。盖因四种三昧为天台宗“观心”时所必修之行法。在日本,最澄于比叡山亦建立四三昧院之道场以修之。其中,常行三昧对日本念佛法门之兴起,有深远之影响。

唯识宗、华严宗,乃以“禅”命名的禅宗,都有各自的分类方法,若从宗教修持的角度来探讨,天台宗的分类方法很有道理。此外,禅定自初步至高度,也分为十个阶段。即:①出家禅,②近善知识禅,③阿兰若禅,④离戏论愦禅,⑤身心柔软禅,⑥智慧寂静音声禅,⑦七觉八道禅,⑧离味着诸烦恼禅,⑨通明清净禅,⑩内智方便神通禅等十种禅法。也有将①四念处,②八背舍,③九次第定,④师子奋迅三昧,⑤超越三昧合称为五种禅。称四念处为所观,后四种为能观。

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也将禅分为五种。即:

(1)外道禅,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

(2)凡夫禅,谓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

(3)小乘禅,谓悟我空偏真理而修者。

(4)大乘禅,谓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

(5)最上禅,又作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谓顿悟自心本清净,原无烦恼,本自具足无漏智性,此心即佛,皆竟无异,依此而修者。

上述所举之分类,有的在《概述》中已经提到了,此处就不再重赘复述。

《大乘入楞伽经》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其卷三《集一切法品》举出了四种禅:

(1)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了知“人无我”之理,观察自己与他人之色身均为苦、无常、不净之相,乃至入于无想灭定。

(2)观察义禅,谓既知自共相的“人无我”之理,亦远离外道之自他各种造作,而随顺观察“法无我”之义。

(3)攀缘真如禅,谓若执著前面二种禅境,而妄分别两种“无我”,即是虚妄之念;若能如实了知彼等虚妄之念,并不念生起,则为攀缘真如禅。

(4)诸如来禅,谓住如来地,自证圣智者三种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可思议之业用。

自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楞伽经》后,此四种禅法激发了当时讲究禅法者别辟途径,前述所说的五类禅法,即依《楞伽经》所说之四种禅而来;又肇起了中国禅宗菩提达摩所传之如来自性清净禅。

禅宗尚有如来禅、祖师禅、分灯禅之谓。如来禅实际上属前述之五种禅、四种禅之一。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之智性,且此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故五种禅中被称为如来清净禅,并以之为达摩门下相传之禅。然自中唐以后,禅宗因盛行棒喝、坐禅等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方式接化众生,又因当时之如来禅仅滞于义解名相,而未至达摩祖师西来所传之真禅昧,故仰山慧寂禅师另立“祖师禅”之名称,以为达摩所传之心印,表示祖祖相传,以心印心主之意,以别教内其他诸禅,祖师禅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后世之禅徒,不以宗密之如来禅为最上禅,反视为五味杂交之禅,而谓祖师所传之真实禅为一昧清净之禅,特称为祖师禅。分灯禅是指晚唐五代禅宗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五个宗派,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其禅法宗旨皆承祖师而来,但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门庭设施与接引学人的宗风,即所谓的五祖分灯,他们的禅法称之为分灯禅。包括了沩仰的圆相,临济棒喝、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曹洞的五位君臣、云门的云门三句,法眼的对症施药、相身裁衣、随其器量、扫除情解等。分灯禅发展至两宋,更有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等的产生。其实,这些禅法的分类,都是萍末微风。

(第四节 学佛修行之目的)

乃至人格的完善

禅的修持无疑是证正等觉,获得无上之菩提,然而在末法时期谈何容易。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禅修从而提高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是完全能够办到的。学佛修定,就是学做人。

一、人格的缺点

太虚太师有句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那么人格的独特的标准是什么呢?西方的《圣经》,中国的《论语》、《周礼》、《礼仪》、《礼记》、《孝经》等,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都是指导人的修养及自我完善的经典。根据佛儒的哲理,就处世而言,佛教学者弘学老师提倡,应该有三项原则:

1.放浪形骸,不离经叛道;

2.寄情山水,不流连忘返;

3.交明结友,不盲目崇拜。

这三项标准看起来似乎很平常,而实践起来,是非常难的。《论语·子罕篇第九》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是指孔子,孔子的性格很完美,没有意、必、固、我四项缺点。这些都是人格上的弱点。所说的三项原则,也是从克服这些人格上的弱点出发的。

“意”,指以主观的态度来处理事情,要做出精确的判断,必须经过对事物现象的仔细观察,资料搜齐全,并加以分析研究,也就是用深般若,如果只是用主观或乐观的想法,一定会判断错误。人的生活行为或许可浪漫一点,但决不能违背传统的道德,更不能违犯国家的法律。

“必”就是强行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或主张。每个人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必然不同,但绝不能强制别人来接纳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否则不但引起他人的反感,伤害人际间的感情,甚至破坏团体(群众)间的协调性,使自己的人际关系陷于困境。

“固”就是执著于一个判断。为了确认判断的准确与否,需要多方研究,并在实践中求证。现实社会变化多端,以前正确的判断,往往因为环境的改变,人事的变迁而无法适用,故需要适当的修正,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如果执著于某一判断,必然会遭受失败,而被时代潮流淘汰。

“我”就是自我的意识太强和私欲太重,只考虑自己,为了自己的便利,不惜伤害周围人的利益。这样做只会使自己孤立于人群,人际关系恶化,或者周围只有“小人”而无真正的朋友。一个有般若智慧的人,能维持自己的主张,但也考虑到他人的立场,两者间作适度的协调,才是明智之举。

上述是针对自己而言,也适用于他人。因此,交朋结友就不能盲目崇拜。寄情“山水”的“山水”是以狭义概括广义,是说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能只因自己的高兴而忘了其他的工作,更不能因私废公。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抱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坎坷的岁月使人体会生活的艰辛。在逆境中能坚持孜孜不倦研读佛儒的典籍;所以弘学老师教导我们“贫穷待客有豪气,逆境读书无苦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良好的道德规范,把痛苦当成磨炼,必定能成其完整的人格。做人要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人们推崇孔子“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说孔子的人格,在温和中带着严谨,具有威严而又不给人压迫感;恭敬有礼,又不使人觉得拘束不安。

艰辛的生活最教人感受到挫折的痛苦,容易衍生出偏激的人格。具有深般若的人则不同,即能在逆境中取乐,并以忍辱求取历练,而创造出一套积极达观的思想,释迦牟尼如果没有六年的苦行,绝提不出“中道观”,所以近代佛教又倡导头陀行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在逆境中享受劳苦的滋味,就能创造出完善的人格,根据儒家经典中记载说:一次楚国的大臣叶公问子路,您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子路不能总结回答,乃回去请教孔子,孔子便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厌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为何不说,他热衷于学问时,连吃饭也会忘记;专研问题时,便可以忘记所有之烦恼,而且从来不在乎衰老渐渐逼近。

孔子还说:“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孔子养成达观的性格,以自在的态度来处理生活。所以,我们应该以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克服人格的缺点,而达到做人的真、善、美!

二、傲气与傲骨

明代理学大师、思想家王阳明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大病只有一个傲字。”古人曰:“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丢。”笔者曾经看见弘学老师写有“只落得两袖清风,傲骨依然”的诗句颂赞傲骨。这傲气与傲骨常为人们的一贬一褒,那么傲气与傲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傲为何意?傲就是骄傲,傲慢和仗势欺人等行为,凭自己的地位、权势、金钱、才学,甚至家庭关系、容貌、技长等,瞧不起他人。佛教哲学著作中将傲称之为“慢”,是“五毒”之一,以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为性,能障碍不慢生起诸苦为业。窥基大师说:“有慢之人,于四谛理之三宝功行不谦,因由此生死轮回,受诸苦果。”这是针对是否信仰佛教说的,实际上妄自尊大的人,随时都与他人计较短长,其本身就是痛苦。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本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研究。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伊斯兰教政治运动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来龙去脉,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系列文章,对学术界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一个企业退休人员的遭遇。读者为中老年人群。怀旧、幽默,反映现实百态。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新码的《西南崛起》已经上传,欢迎各位亲移驾亲临。 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人。不说他其它的成就,大学刚毕业,他在纳斯达克,就已经有了两家上市公司,不对,他最近又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哦,还在计划收购另一家。身后,还有一大堆投行追赶着,你的这家网站,什么时候上市?广大投资者也说,这样的网站,一定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小老板重回青葱的少年时代,这一年是一个春天,恰逢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诗篇。
  • 三国之星命

    三国之星命

    乱入三国自成星命辅粥耀世挽大厦于将倾帝王?谋臣?猜不透的扑朔迷离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 天下编年史

    天下编年史

    明星赛开打!重要:此书为慢热、重度战略思考!因成长刻划较多,希望大家多给一些耐心,拜谢!竞技、生存、生活─三大领域鼎立用指挥与意识,洞悉战场!用技术与实力,对战敌方!用打造与配合,闪耀飞扬!天下...带各位走进真正的电子竞技世界!P.s.里面有许多彩蛋,欢迎各位前往挖掘!
  • 攀仙路

    攀仙路

    霍时凝领着她那群小伙伴一路打小怪兽,在剑修道路上摸爬滚打的开始她波澜壮阔得一生PS以主角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感情线较少,会有男主
  • 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本书中的各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机敏灵活、随机应变,以机智的方式解决突发事件。这些故事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从中学到了智慧。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突发状况,这往往需要急中生智、沉着应对方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随本书一起,在这些机智勇敢的主人公的带领下,一起感受机智的能量、勇敢的力量吧。
  • 史上最强小秀才

    史上最强小秀才

    皇子?地主?那是别人家的穿越,像苏墨这样的乖孩子,就算穿越了也只能做个小秀才,不能文不能武,怎么在这个不一样的大宋混下去?不怕,咱有最强兑换系统!什么?你要和我比作词?系统,给我兑换一本宋词三百篇!什么?你要刺杀我?系统,给我兑换一个孙大圣。卧榻,孙猴子要十亿两白银?算了算了,兑不起,先给一个鲁大师吧!带着最强兑换系统,在一个不一样的大宋,苏墨开启了一段诙谐搞笑的异界旅程。本书歪歪爽文,不喜勿入!
  • 欢宠一世:萌妻很诱人

    欢宠一世:萌妻很诱人

    叶七七以前觉得,顾北珣是自己的岁月长河里,最猛烈的一场陨石撞击。她以为他是隐藏在命运标签后,一场早有预谋的灾难。到如今,她终于明白,命运馈赠的灾难,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如果这代价是她的一生,那么她愿意付出。只因为,那个人是顾北珣。是对她至始至终,盛宠不衰,独一无二的顾北珣。
  • 论茯苓花白与不白

    论茯苓花白与不白

    吊儿郎当的茯苓因破坏了阵法,被天帝丢下凡间完成使命穿成上官家大小姐的她,只想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嘛?屁事都不知道的她,只想每日吃喝玩乐,做那逍遥自在的纨绔子弟,可全世界似乎都不想她安生呢,非逼着她使出绝技嘛!茯苓瞬间换上张苦瓜脸,故作柔弱地哽咽道,“爹爹不要重罚二妹妹,说不定她只是一时糊涂,女儿没事的,求爹爹对二妹妹从轻发落呜呜呜。”茯苓哭得伤心,声音还抽吧抽吧的上官老爷:……他好像并没有要罚人的意思吧上官烟柔:……心口莫名堵得慌茯苓自诩的精湛演技被某人尽收眼底,“小把戏,无聊。”站在一旁的侍卫:……您偷窥了一个晚上好像也是有点……不敢想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