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0600000006

第6章 隐藏在“另一个自己”背后的欲望

压抑导致对己对人紧闭心扉

在本章,我们来思考一下何谓“压抑”。

隐藏起自己的实际感受,就称为压抑。因为不想承认真实的情感,于是把它逼进潜意识的领域里。

譬如,情绪不成熟的人会为了得到他人喜欢,而替对方当牛做马,所以他就必须牺牲自己的心情、需求、渴望,等等。本人或许没发现这点,但潜意识里又唤醒了对对方的敌意,却又将情绪压抑下来。

这样一来,会造成什么结果?他一方面为求获得他人欢心而做些对对方有益的事,但另一方面却又祈祷对方陷入不幸,内心的情感扭曲变形——心理上依附着对方,且在被对方接纳而感到无比欣喜时,又偷偷打算伤害对方。

压抑,就是封闭自己的心,也对他人紧紧关上心门。不能和自己对话,也无法与他人交流。虽然压抑是自行消化处理的方法,却会遗留不少后遗症。大家应该经常听说,一个压抑敌意或性欲的人,罹患了精神官能症。那些被压抑住的情绪浮上意识层面时,充满敌意或性欲是最容易自我察觉的情绪。

另外,自卑感也属这一类型。当一个人虚张声势、忐忑不安,打心底觉得自己逊于他人却无法承认,其中较容易自我察觉到的“压抑”有:缺乏自信,就变得高傲自大来掩饰;或者压抑住对父母的敌意,压抑住对心理依存对象的憎恨。人们都经常讨论这些状况,个人也更容易自我检视,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相对地,也有某些压抑住的情感难以察觉。像是对自己怀有敌意的对象“渴求爱情”,就很难浮上意识层面。因为这属于“自我嫌恶”的部分,所以很难发觉。

当具攻击性的情感浮现,就仿佛从盲目崇拜偶像的迷失中清醒过来。换句话说,人们发觉自己其实对父母怀有攻击性的情绪之后,就是从心理上开始“断奶”的证据。

因为知道自己对父母怀有恨意,便会感到惊吓。接着,他们会发现,为了得到父母的接纳与认同,于是在各个方面都伪装自己,禁止自己抱持着任何不符合父母需求的情感。

这种时候,人们会深切地领悟到胸中翻腾的憎恶,对父母的亲近感也消失殆尽。不过,就算没了“压抑”的束缚,原本意识层面的情感也不会消失。虽解除了“压抑”,但“依赖”的情感仍在。毕竟“依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除得了,可是人们却很容易有“以为自己解除了压抑,心理层面就有所成长”这样的错觉。

当察觉到对父母的憎恨时

人们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着强烈情感,往往会对涌上心头的恐惧感到讶异。

以我本身来说,当察觉到自己痛恨父亲时,我的世界可说是天翻地覆的。我惊讶的程度之大,可堪比拟发觉天体运行移动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这件事。假如有一天太阳从西边升起、雨水从下而上、烤熟的鱼会跳舞、石头会流动、树叶会沉底,甚至整个地球崩坏,也不足与我当时的惊讶相抗衡。

在这个大颠覆之前,我的人生宗旨就是获得父母赞赏。为讨父亲欢心,我尽了一切努力,无所不用其极。“得到父亲的认同”就是我人生的意义。与其被父亲斥责,我宁愿砍了自己的手。对我来说,父亲的存在胜过万能的神明。我疯狂地扮演着所谓的“乖孩子”。

因此,当我发觉自己对父亲有着恨意时,整个人都呆住了,浑身无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以往的我,每逢低谷就自我安慰“这辈子再怎么辛苦,到了阴间我还能再见到父母”,我就是一个没有父母便活不下去的孩子。

而我意识到“自己所认识的自己”并非“真的自己”,在我接受这个事实的同时,才开始解除压抑。所谓真实的自己,是承认自己以往“绝不会容许的自己”,并且接纳这样的自己。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这几乎比“地球其实是火星”还要严重。

这般的冲击恐怕又会掀起另一个压抑的反作用力。不必“压抑”就能生存下去的话,任谁都不会“压抑”。对当事人来说,压抑住的情感是极端强烈的情绪。只要发现内心潜伏着如此剧烈的情感,就会被这情感支配,而以往意识到的各种情感反而开始遭到压抑、排挤。

如果用政治语言来说明“解除压抑”,就是“革命”二字。这是围绕着政权的争夺战,推翻以往的当权者,国王也被推上断头台。

历经“解除压抑”这场革命,尊敬转为了轻蔑。更准确地说,是压抑住原有的尊敬之情,以轻蔑取而代之。一意识到对父母的攻击性情感,接下来就必须抑制住与此矛盾的情绪。

为什么会如此压抑,是由于他们未能从父母身上得到真正的爱。在他们的心中,应该还残存着想和爸妈撒娇、寻求父母爱他们的渴望,但渴求亲情的情感又与攻击性情绪相互冲突。于是,这回压抑的对象改为“对爱的渴求”,因此新的葛藤便于心底蔓生。

“乖孩子”无预警地成了家暴者

被爱的想望与攻击性情绪纠结在一起,最典型的呈现就是“家暴”。这些会对家人拳打脚踢者,其实不少人过去都被称为“乖孩子”,他们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首先,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压抑,这种纠结产生了不安。为了防御这种不安,他们扮演一个不让父母操心且言听计从的乖孩子。他们试着通过当个乖小孩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借此获得安全感。但如果他们努力当个顺从的孩子,却仍无法获得父母充分的认可时,结果会如何?

同样的处境套用在上班族身上来推想看看。比方说,有一个上班族对公司誓死效忠,希望获得保障。就算他有高度的热忱,但要是没有具备相对的能力以及贡献,公司是不会给予如他所想的认可的。对公司忠诚明明就该被认同,但效果却不佳。他可能会为此一改态度,说公司的坏话吧。

扮演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或是当个凡事顺从的孩子,全是为了得到父母亲的认同。在他们挥拳施暴的那刻之前,都仍是个乖小孩。

但光是扮演乖小孩,并不足以达成父母的期望。面对不安,他们态度开始出现变化——以往是逆来顺受,借此明哲保身,如今却来个大转弯,改用攻击姿态。表面上呈现的态度虽然不同,但骨子里对于爱的渴求、不安感皆依旧没有改变,只是寻求爱情的手段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当他们扮演乖孩子时,无法获得充分的父慈母爱,暗自责怪父母,却压抑了这股情绪。不管是过去的顺从或对家人施暴,在他们的心中,一样觉得焦虑惶恐,也一样对爱感到饥渴而痛苦不堪。

通过暴力来虐待、苛责父母,背后其实隐藏着缺乏安全感的爱情渴求。然而,无论他们如何狂暴地发泄情绪,都难以使内心平静。即使挥拳打人到凌晨,也无法填满对于爱的索求。这些在家庭中施暴的孩子,一面强烈地渴求爱,一面又拒绝着爱。一切都是为了责备无法足够理解自己的父母。

换句话说,这些人虽然对父母施暴,但内心却向爸妈渴求关爱。因此,这种类型的家暴是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的。

孩子期望被父母疼爱

通常,人们无法察觉到内心刚开始酝酿的纠结,原本被逼入潜意识里的情感,如今浮现于意识层面;而原本在意识层面的情感,则被赶入潜意识之中。

在过去,对父母亲的憎恨压垮了我,我不愿承认那些与憎恨相互抵触的情感。我的父亲确实患有精神官能症,不具备爱孩子的能力。

曾经,我把父亲当作神那般尊崇,但内心的纠结使我苦不堪言。后来,我察觉到自己心底怀着对父亲的攻击性情感时,仍旧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因为渴求关爱与攻击性情绪有所冲突,渴求的念头便被抑制下来。我居然会向那个自己痛恨至极、难以原谅的父亲渴求疼爱,这实在令我很难接受。以前好比神明一样崇高的父亲,如今在我心中却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对父亲厌恶到不行的我,完全无法想象自己会向父亲索求怜惜。一看到父亲,我都觉得自己会变脏,居然还希望令我深恶痛绝的父亲来爱我?我当时认为,就算天地颠倒也绝不可能。

不过,作为一个人,即使父亲是个重度精神官能症患者,孩子也怀有被爱的愿望。当然,这样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精神官能症患者缺乏爱人的能力。

暂且不论是否能够满足被爱的愿望,对孩子来说,是随时随地都有着这样的念想。情绪成熟的父母能满足孩子这样的需求,而孩子在心理层面也能从父母身边独立且自主。

倘若孩子的父母有精神官能症,小孩想被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待孩子长大,发现了自我压抑,就会被自我压抑抑制住。

心理若要成长,必须解除那最后的压抑。解除压抑后,还必须消除新生的纠结,否则无法指望以后会成长。我自己察觉到二次压抑与纠结时,对内心存在的污秽震惊到全身发抖。我对自己说:“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事情发生?”我彻彻底底不愿相信,也可说是无法相信。我完全无法接受自己居然会向那个伪善、冷漠、卑鄙的家伙渴求父爱。我感觉自己简直是在泥泞里打滚儿,污秽不堪。

人类无法接受自己污秽的面貌、不堪入目的现实,只得压抑这种对自身的厌恶感。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催眠自己:我没有那么肮脏。刻意压抑自卑感,外表也不得不虚张声势。于是,当一个人拼命压抑这种自我厌恶时,其言谈举止就会变得相当不自然。

二次压抑与纠葛的折磨

我知道很多人无法解决这种“第二轮的内心纠葛”,因此一辈子都在烦忧、痛苦中度过。有不少人烦恼到写信给我,寻求帮助:他们虽然发现了自己压抑着对父母的攻击性情绪,之后却迷惘不已,找不到出口。

他们个个都不愿承认自己有精神官能症倾向,即使发现内心的压抑,却不愿认同过去的自己,只是一味地认为眼下觉醒后的自己才是真实的。他们认为过去的自己污秽不堪、装模作样、虚张声势,让他们不忍直视。于是他们自我安慰:过去的那个自己都是假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内心污秽的自己或者察觉内心压抑后的自己,两者都毫无疑问是真正自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番认知,压抑的轮回将没有终止的一天,甚至后来会演变成对自己与他人都紧闭心扉。

目前我还没读过有书籍讨论关于“二次压抑与纠葛”,但我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年轻时,我曾罹患过精神官能症。我并不愿认同那段青春岁月里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否定了这个事实,青年时的我言谈举止糟糕至极,就连我自己都想全盘否认。然而,那个满脑子充斥着不自然的念头、总是闹别扭的青年,其实也是真正的我。当我逐渐接纳了当时的自己,心中才开始得到平静。

否认过去的自己,不过是一种逃避的想法。一旦心中有这种念头,解除内心压抑也就失去了意义。好不容易察觉到自己内心隐藏的真实情感,却因为自我否定让这个觉醒的意义打了折扣。

这些人苦于二次纠葛,但他们仍坚信:身为人就必须体面,否则没有资格活下去。然而,无论他们多么想忽视自己的过去,依旧无法抹灭那些曾经,因为那也是真正的自己的一部分。若继续排除这些过去,即使上了年纪,心理上还是无法成长,最终成了一个忧烦且无法“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老人,大概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已呈现停滞状态。

当一个人持续排除某个时期的自己,就算年纪增长,心理层面都无法得到平静。拒绝接受过往的自我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并无帮助。这表示你怀着对某样事物的依存,暗藏着“自己得紧紧抓住某种东西或信念,才活得下去”这样的姿态。

要接纳自己所厌恶的过去是相当煎熬的,但如同前述,人类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过去到现在,历经了一连串持续的成长。话说回来,人们的生活态度,不也需要一种持续性吗?

举个例子,我曾经迎合着我的某个朋友。后来,我发觉自己之所以会尊敬他,是因为我的价值观扭曲了。一旦察觉自己的扭曲,也察觉到对方的不对劲——他卑鄙地利用我的精神官能症,将我玩弄于股掌之间。于是我开始讨厌自己:“为什么要伪装自己,去迎合那种自私小人?!”

意识到内心深处的厌恶,就没必要继续跟那个人来往。然而,即使讨厌对方,仍会念旧。越是在乎朋友的卑鄙之处,内心的厌恶也就越发严重,并且否定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在强烈的厌恶笼罩下,就连念旧之情也连根拔起。因为极端厌恶过去的自己,连带着压抑住对友人的怀念。

因此,再度酝酿出了新的压抑与纠结。即使对方是个讨人厌的家伙,只要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就会有相当程度的依恋。然而,这种情感却与强烈的厌恶感势不两立,必须压抑住其中一种。于是,对于友人的依恋会被逼进潜意识,连同着厌恶感,也会完全否定过去那一段。最终,将“过去的自己”排除在“真正的自己”之外。

人类的心理成长过程,必须不断接纳遭到排除的自我。唯有走过这段,才能抵达终点。解决一种矛盾后,另一种矛盾便会产生。但需解决新增的矛盾,心理才能成长。第一个矛盾越是激烈,第二个矛盾就更加难以摧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花上不少时间,想成长可不是容易的事。

一般而言,当母亲有精神官能症倾向,孩子会把小时候得到母亲认同的自己视为“好的自己”,而母亲不中意的部分则当作“坏的自己”。孩子会排除“坏的自己”,于是内心有了纠结。当孩子发现内心的压抑之后,便把压抑前的自己当作“伪装的自己”,而最后“伪装的我”与“真正的我”则纠缠不清。

纵使压抑,自己也活得下去,说不定这的确是伪装真实自己的生存方法。可是,为了生存的必要而压抑、必须伪装、依赖性强的自己确实存在,断然地否定这些,才是大错特错。

夫妻失和导致孩子精神扭曲

人不但会压抑恨意,也会压抑爱意。让我们思考看看以下这个案例。

父母感情失和,但父亲与女儿的感情却很好。女儿为了维持与父亲的关系,选择跟父亲站在同一阵线,而压抑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当双亲感情不睦时,家族成员中就会产生某些压抑。如果是父子结盟,那么儿子就会压抑对母亲的爱;而若是母女联盟,女儿就会压抑对父亲的爱。

为了跟父母的某一方维持关系,于是禁止自己拥有某些感情。但逼迫自己抛弃这些情感,并不表示情感就不存在,只是从意识层面放逐到潜意识。

亲子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复杂,难以厘清。如同前述,压抑爱意是为了跟父母其中一方维持关系。要跟母亲维持关系,就得压抑对父亲的爱。母亲的存在等于是妨碍自己去爱父亲。结果,孩子对母亲产生了敌意与憎恨。

这样的敌对与憎恨,会成为孩子与母亲之间的障碍,于是又被刻意压抑下来。换句话说,表面上看似支持母亲这方,内心却压抑着对父亲的爱以及对母亲的憎恨。外观坚不可摧的亲子同盟,其中的情感牵扯可没这么单纯。

双亲失和却勉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种状况让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心开始扭曲。孩子在失和的父母身边长大,不少人就变成所谓“长不大的彼得·潘”,这是容易理解的。

前面提到亲子关系的扭曲,既然父母中的一方可以跟某个孩子联手,当然在孩子们之间也会造成问题。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以及后来萌生的敌意与憎恨,都会被迫压抑下来。

家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交缠纠葛,极端复杂。如果想顺从自己天生流露的情感,维持自己在家族中占有的地位,恐怕变得岌岌可危。

玩乐不足酿成问题儿童

有不少人即便后来长大成人,依旧压抑着玩乐的愿望。接着,我们就来看看,有关“压抑玩乐”所带来的影响。

在讨论“拒绝上学的孩童”时,人们经常提及这些孩子缺乏玩乐。孩子最应该做的本分就是“开心玩乐”,但有些孩子却无法得到满足,反而成了问题儿童。因此,一般认为,强迫拒绝上学的孩童到学校,只会造成反效果,让他们拒绝上学的症状更为严重。也就是说,当孩子陷入拒绝上学的状况时,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玩乐,将更早治愈。

听到这种说法,或许有人会问:让孩子充分玩乐与拒绝上学有什么关联?其实最重要的,是游戏本身的含义。在父母眼中,孩子看似在“玩耍”,但他们并没有在“玩乐”。

孩子玩耍若是为了取悦父母,那根本不算真正的玩乐,而是给父母上了一道心理的护身符。有很多父母好像放任孩子在身边玩耍,实际上却是孩子在守护父母。假如孩子爬树是为了看到父母的笑脸,这根本称不上是玩乐!

孩子老是揣想着:爬树比较能取悦父母呢,还是乖乖待在家玩扑克牌才能获得称赞?这样一来,无论孩子们玩什么、做什么,都不算是玩乐。如果孩子察觉到父母想带自己去公园,于是开口要求,这样也不算是玩乐。

这些人在儿童时期没有享受到充分玩耍,所以朝大人之路迈进时,心理成长就会出现障碍。这种状况下,要达成心理成长所需的玩乐,就必须是真真正正的玩乐。

很多大人以为自己小时候玩够了,但却没有体验到心智情绪成熟所需的实质玩乐。

游戏玩到忘我,必须热衷到这种程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玩乐,促进心灵成长。大家应该经常看到,小孩子如果玩得不够过瘾,就会露出不服气的表情。孩子们能够感觉到玩乐不足时的不满足感,可成人却无法理解自己内心的不满足感从何而来。大人们并没有发现,自己只是玩得不够罢了。

于是,他们拼命找些看似有理的说法来解释不满的情绪。心情总是恶劣的人,就从他人的态度里挑毛病、找原因。即使谈个恋爱,也觉得情人处处都在束缚自己。他们把坏心情都归咎于他人的态度,然而真正的根源可能是他们小时候玩得不够过瘾。这种人内心深处仍怀着想继续玩耍的心情,但因为已经老大不小了,所以既开不了口,也不愿意识到这点。

同类推荐
  •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了维果茨基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病理学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思维与语言》深刻地展现了具有高度创造性和缜密思考的智力发展理论,为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提供了内部语言的最深刻分析,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产生过重大影响。
  • 正能量心理学

    正能量心理学

    本书从认知的改变、情绪的控制、意志的打造、思维的转换、自我的探索、事业的拼搏、拒绝负能量等十个方面,对如何培养正能量进行详细的阐释,使读者积蓄正能量,向积极生活进发。
  • 心理学中的智慧

    心理学中的智慧

    心理学是打开他人心理之门的一把钥匙,懂得心理学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能够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而不会唐突地贸然触犯他人。心理学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大家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有体会,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利用。当然,我们不要求自己成为专业的心理学家,但是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了解别人,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使自己获得成功。
  • 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俗话说:“意志创造人”。大脑是你在这一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在你的大脑中,储藏着取之不尽的财富。通过提高意志力,你可以获得人生的富贵,拥有生活中的各种成就。这种意志之力,默默地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内。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创造人生奇迹者乃人的意志力。意志是人的最高领袖,意志是各种命令的发布者,当这些命令被完全执行时,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
  •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的方式。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讲,你想成功地影响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吗?你想成功地说服你的同事、上级、下属、客户及对手吗?你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交明星”吗?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食仙系统

    重生之食仙系统

    美食博主庄别星食物中毒,没想到竟然重生到了一个类似于食戟之灵的世界当中,美食能带给人们超越生命极限的能力,能够烹饪美食的厨师在这个世界是最尊贵的职业。重生的庄别星看了一眼跟着自己一起来的食仙系统,【叮,恭喜宿主获得五味奥义·甜!】【叮,恭喜宿主烹饪完成,获得麻婆豆腐(紫色)*1!】再看一看和自己一起经营了一家商业街小饭馆,厨艺高深莫测的老爹还有青梅竹马,据说还要到一个年轻厨师精英汇聚的厨师学院学习,强烈的既视感让庄别星知道,自己的厨师人生就要开始啦!
  • 我的老婆是龙套

    我的老婆是龙套

    温影帝的世界:不拍二遍戏,不走回头路然而遇到了苏酥后———“导演,我可以再来一遍!”“苏苏,老子要和你在一起!”问苏酥是谁?大概就是收了温默燊这只点火就炸,不爽就骂的高岭之花的仙女了。仙女?单手能举起温影帝的苏酥表示,不存在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杀圣

    杀圣

    在一个五行灵力盛行的世界,他灵根陨灭,却开创了一个杀道神话。没有灵根,他以功法凝聚后天灵根;没有名分,他以计败强敌再做世子;没有荣耀,他以血肉铸帝国杀戮剑;没有信仰,他以杀止杀让众生颤抖;没有柔情,他以杀为守万死而不惧。开脉,灵旋,灵丸,灵山,灵海,灵虚,六大境界,他以杀止杀,鬼挡杀鬼,魔挡屠魔,终于以杀证道,强行杀入渴求两世的圣道境界,成就杀圣威名。
  • 女配不想被炮灰

    女配不想被炮灰

    修仙女配哪家强?!穆凉惜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小女娃,而且还是穿进了跟自己同名的女配里,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她便开启了自己的修仙之旅。【无cp,女主靠自己的实力哦!】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我在剑仙路上

    我在剑仙路上

    荀若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有了实力超强的师父,既然师父那么强,那世界岂不是任我闯!......世间藏龙卧虎之辈比比皆是,在这里除了后台硬,还要自身硬。在这条修道路上,秉持一颗侠心,大步向前走去。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放逐修真界

    放逐修真界

    苏牧本住在那长生城的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谁知道那创世神,他蛮横不讲理,勾结神界目无天!占我身体,夺我田,非要让我来当神仙!我不服气跟他闹翻,反被一堆秘籍来砸脸!多亏小弟我意志坚,留条小命在凡间!发誓要把功名显,尽把羞辱百倍还!他日修真界出大能,全部来自我鼓掌间!(咳咳,简介太难写了……)正经简介:我在修真界可以创造一切!(ps:沙盒慢热流,qq群:833213421)
  • 吴用盖房

    吴用盖房

    吴用是在敲门停了一分钟后,才小心翼翼地推开建房办主任的门的。一张硕大的办公桌上放着电脑,还放着贴了照片的铭牌,办公桌的右上角两面小旗簇立着。此刻坐在椅子上的那个中年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着。吴用仔细地看了下铭牌上的照片及名字,他叫张德开,正是他今天过来要找的人。于是他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中华烟递过一根去:“张主任,我有点事情想麻烦你。”那人接过烟点着火:“说吧,什么事?”吴用说道:“我想把现在住的老房子翻建一下。”张主任点了下头:“噢,带证件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