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700000018

第18章 治国治军的基本原则 (1)

(《便宜十六策》)

【题解】

《便宜十六策》亦名《文武奇编》,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论述治国治军原则和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

关于《便宜十六策》的著者,历来存在争议。由于陈寿《三国志》所收录的“诸葛氏集目录”仅二十四篇(十万四千多字),未列《便宜十六策》的篇目,宋代王尧臣等撰《崇文总目》才见著录,因此有学者认为《便宜十六策》不是诸葛亮所著,而是南北朝时期有人假托诸葛亮之名所著。但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

据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所述:“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可见陈寿在《三国志》中收录的诸葛亮著作并不全,或者有的只是列的类目,而未列出具体篇目(从陈寿收录的“诸葛氏集目录”所列的二十四篇就有十万多字可证),因此《便宜十六策》有可能是陈寿所录二十四篇之外的诸葛亮著作。笔者认为,作为精通古代兵法,又有丰富治国和战争经验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戎马一生中勤于总结治国、用兵的经验,编著了多种著作,但大多已经散佚,《便宜十六策》是他传世的少数著作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专家朱大渭、梁满倉认为,作为诸葛亮重要的兵法著作,在《便宜十六策》的“治军”、“赏罚”、“教令”、“斩断”、“喜怒”等篇中,比较充分地阐述了军队作用、战争胜负、治军思想、指挥战争的原则等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并指出:“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在关于军队的作用、战争的胜负观、治军思想、指挥战争的原则等方面,都继承了前人,又有超越前人的独到及深刻之处”。《中国兵法》著者姜亦清先生认为,《便宜十六策》是诸葛亮比较具体的兵法理论。 资深管理人刘炯说:“作为中国兵法史上的奇葩,《便宜十六策》是诸葛亮最为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之一”。

《便宜十六策》从不同侧面论述了治国、治军的原则和方法。该书采撷《尚书》、《老子》、《孙子》、《论语》、《孝经》之言,不但精辟地论述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等道理,还深入地阐述了治军、用兵的原则,如主张“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令不可犯,犯令者斩”、“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智者先胜而后求战,闇者先战而后求胜”、“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善谋者胜,恶谋者分”等等,突出地反映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在诸葛亮著作散佚颇多的情况下,审慎而认真地研究《便宜十六策》,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于我们了解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治国、治军思想,以便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见《诸葛亮大传》(朱大渭、梁满倉著,中华书局,2007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661-672页。

见《中国兵法》(姜亦清著,联亚出版社,1982年5月第一版)。

见《便宜十六策》(诸葛亮著,刘炯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前言第1页。

治国第一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以观天文,郊祀、逆气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之礼,八佾之乐,明堂辟雍,高墙宗庙,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之谓也。

【译文】

治理国家的原则,就像管理家庭一样。管理家庭的人务必确立家庭的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细节问题的处理就明确了。所谓本,是事物的起源;所谓末,是由本衍生出的事物。万物的起源,就是天地;由天地衍生出来的,就是万物。世间一切事物,没有天就不会产生,没有地就不会生长,没有人就不能实现。因此,臣民和君主的行为应该顺应天理,就好像天庭中北极星是君主,三台星是辅佐大臣,众星宿是属官,群星是人民。因此,北极星不能改变其位置,三台星不能失其法度,众星宿的位置不能错乱,这就是天象。所以建造高台以观察天象,在郊外祭祀天地,在不同的节气顺应造化之神,这是致力于天的根本;耕种田地、祭祀地谷之神、在山林川泽建立祠庙,以求神明赐福,这是致力于地的根本;在学校学习礼仪、建立天子的舞乐、设立太学讲授治国的理论、在高墙深院内祭祀祖宗,这是致力于人的根本。因此,所谓本,就是永远不变的法度、人伦规矩的要义。圆形的凿子不能用来凿出方形的榫头,以铅为刀不能用来砍伐树木,这就叫不用适当的方法就不能取得成功,不用适当的工具就不能办成事情。所以天失去了常规,就会产生动乱;地失去了常规,万物就会枯萎;人失去了常规,就会产生祸乱。《孝经》上说:“不是先王传下来的礼仪法度,就不敢轻易遵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政:政务。指治理国家的原则或采取的措施。

末:非根本的,不重要的事物。《荀子·大略》:“以其本知其末”。古籍中言本末,末常指工商。

倡始:开始。这里指起源。倡:发起,倡导。

北辰:北极星。

台:三台,星名。即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相比,起文昌,列抵太微。古代用来比三公。台辅:指三公宰相之位。《崔林传·孟康·荐林表》:“诚台辅之妙器,衮职之良才也”。

列宿:众星宿,即二十八星宿。官属:即属吏。

天之象: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

台榭:积土高起者为台,台上所盖之屋为榭。后泛指高地所建,供游观的建筑物。

郊祀:古时在郊外祭祀天地。郊为大祀,祀为群祀。逆气:反常之气。这里指节气变化。神灵:指造化之神。

祀祠祈福:春天祭祀,求神明赐福。祠:祭祀。

庠序(xiáng-):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而言。后泛指学校。

八佾: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佾(yì):舞列。一行八人为一佾。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是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这里举行。辟雍: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

经:常道。指常行的义理、法制、原则等。

方枘(-ruì):方的榫头。榫头(sǔn-):即筍头。

铅刀:以铅为刀,言其钝。

经:作为典范的书称为经。这里指《孝经》。法服:礼法规定的标准服。这里指礼仪法度。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是要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僭上偪下。不敢服:不敢穿。服作动词,穿。这里意思是遵从。

君臣第二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礼,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阳,著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景。声响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具矣。

【译文】

君臣相处的原则,就像天和地的关系。明确了天与地的关系,那么正确的君臣关系也就具备了。国君以给予臣下恩泽为仁爱,众臣以为国君效力为情义。臣子侍奉国君不能有二心,国君不能把有违正道的政令交付臣下。君臣崇尚礼仪,则百姓易于统治,君臣相处和睦,则君臣之道具备。国君以礼仪任用臣下,臣下以忠诚侍奉国君。国君谋划国家的大政方针,臣下思考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所谓政,就是各施其职,端正名分;所谓事,就是尽力建功立业。国君勤勉政事,臣下恪尽职守,那么复兴汉室的大业就能完成。因此国君坐北朝南,是面向太阳,以彰显他的声威;臣下坐南朝北,是背向太阳,以显现他们的形影。所谓声威,就是国君的教化和政令;所谓形影,就是臣下的功业。教化和政令适当,臣下就能建立功业,建立了功业,国家也能从中受益。因此,三纲六纪有上、中、下各种等级。居上的是君臣关系,居中的是父子关系,居下的是夫妇关系,每人都能遵循自己的伦理准则,幸福和谐的生活就能实现。君臣之间,以礼仪为相处的根本;父子之间,把恩爱作为亲情的依归;夫妇之间,以和睦相处为安定舒适。身处上位品德不能不正,身处下位品行不能不端。如果处上位者不正派,那么处下位者就会乱来,如果处上位者昏庸,那么处下位者就会作乱。所以国君应该专注于国家大政方针,臣下应该专注于自己承担的职责,这样,明君的治国措施得到实现,忠臣的功业也能建立。求学的人希望从学于贤师,从政的人希望追随英明的国君。因此,要设置完备的官职等级,安排合理的爵禄次序,设置督察政务的机构,建立三公九卿作为辅佐,从而使私情不能扰乱公事,奸邪不能干预公正,这样,治理国家的原则就具备了。

【注释】

政:政事。这里指相处的原则。

象:凡是形于外部的都叫象,如天象、星象、形象等。这里指天地的关系。

施:给予,惠与。仁:仁爱。这是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亲、爱人。

事:侍奉。上:指国君,与“下”相对。义:情义、恩义。

礼: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和顺:和谐顺心。

使:派遣。这里指任用。

劝功:尽力建功立业。

南面:即坐北朝南。古代以此为尊位,因此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都南面而坐。

北面:即坐南朝北。旧时君见臣,尊长见卑幼,南面而坐,因此以北面指向人称臣。

见(xiàn):显露,出现。形景:形影。景(yǐng):“影”的本字。

得中:得居于中。引申为适中、合适、恰到好处。

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三纲六纪”都是儒家用来确定上下尊卑及伦理关系的教条。

修:遵循。道:规律,事理。这里指准则。

祚(zuò):福。福祚:指幸福生活。

枉:弯曲,不直。指不正派。

惟:思考,谋虑。古代惟、唯、维通用。

思:思慕,想念。明:聪明。这里指贤明。明师:即贤师。

设官职之全:指设置完备的官职等级。

序:按次第排列。序爵禄之位:即按次第排列享受爵禄的位置。

陈:陈列。这里意思是设置。璇玑:古代测天象的仪器。这里指督察政务。政:执掌某种政务的人。这里指机构。

干:干预,抵触。

视听第三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见,声细而不闻,故明君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故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国之有君,以内和外,万物昭然。观日月之形,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夫五音不闻,无以别宫商;五色不见,无以别玄黄。盖闻明君者常若昼夜,昼则公事行,夜则私事兴。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闻,或有进善之忠而不得信。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故《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

察看倾听的原则,就是要察看细节,倾听细微的声音。形体微小就不容易看见,声音细微就不容易听到,所以明君要从细微处看到事物的预兆,从听到的细微言论中发现大的问题,从而达到上下沟通,内外应和。所以国君治理国家的原则,关键在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因此,要听取、考察进而采纳各级官员的意见,直到向普通人咨询问题。若能这样,就会把万物当作眼睛,让众音帮助耳朵,从而洞察朝廷内外的各种问题。所以老子《道德经》上说:“圣人没有自己固定的意志,把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眼睛受意志支配观察事物,嘴巴受意志支配发表意见,耳朵受意志支配听取意见,身体各器官受意志支配协调运转。所以人体有意志,好像国家有君主,君主与臣民沟通,朝廷内外各种问题都会清楚明白。国君如果只能看到日月的光辉,不能认为是目明,如果只能听见雷霆轰鸣的声音,也不能认为是耳聪,所以国君通过多见增长智慧,通过多闻具备圣明。没有听过宫、商、角、徵、羽这五种声音,就无法分辨宫音和商音;没有见过青、黄、赤、白、黑这五种颜色,就无法分辨黑色和黄色。我听说圣明的君主处事像白天和黑夜交替运行一样,白天处理公务大事,晚上处理后宫私事。有时百姓的怨愤叹息不能听到,有时臣下进谏忠言却得不到信任。听不到百姓怨愤的声音,遭受冤屈的人就得不到申诉,进谏忠言而不被采纳,忠诚的人就得不到信任,反而会使奸邪之徒受到纵容。所以《尚书》上说:“国君观察问题,是通过民众观察的;国君听取意见,是从民众中间听取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几:事物的迹兆,预兆。《易经·系辞》:“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和:调和,适应。内:宫内,也指国君。外:宫外,也指臣下。

谋:咨询。庶士:指普通人。谋及庶士:直到向普通人咨询问题。

经:指老聃的《道德经》。

常心:固定的意志。以百姓为心:原为“以百姓心为心”。

万物:指朝廷内外各种问题。昭然:明白,清楚。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也叫五声。

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玄黄:黑色与黄色。

进:指进谏。进善之忠:意思是进谏忠言。信:信任。

枉者:遭受冤屈的人。伸:申理,使受屈得直,如伸冤。这里指申诉。

邪者:不正派的人,指奸邪之徒。容:容忍,纵容。

书:《尚书》的简称。

天:指国君。天视自我民视:国君观察问题,是通过民众观察的。天听自我民听:国君听取意见,是从民众中间听取的。语出《尚书·皋陶谟》,原文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纳言第四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孙,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本书介绍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绍兴、嘉兴、湖州、衢州、丽水、舟山和义乌12个科研兴校的城市。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本书总结归纳出6类60种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和经验,来探讨它们的规律特点。这些方法和实例既有传统的做法,也有现实的创新;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实践上的行动;既有机关的经验,也有学校的体会;既有企业的探索,也有农村的典型。本书观点鲜明,案例丰富,通俗易懂,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 我报道,报道我

    我报道,报道我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报道”,收录了田聪明同志70年代中期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以来所发表的新闻报道,展示了作者调研、采写的扎实功底以及时刻关注民生,深入思考、思想解放的魄力。第二部分是“报道我”,主要收录了田聪明同志在西藏、原广电部等地区和中央机关工作时与之相关的13篇报道。这些报道主要介绍了田聪明同志20年前进行的电影改革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反映了他推动参与改革的魄力和担当,凸显了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热门推荐
  • 头发(卫斯理珍藏版)

    头发(卫斯理珍藏版)

    「头发的功能消失,他们的智力,会降低到接近白痴!」「地球上的生物众多,可是只有人类有头发。而且这种毛的组织是如此之奇妙,每一根头发都是中间空心的,有极其精密的组织!」「头发的功用是用来保护头部?但人的头骨将近一寸,而且极硬而结实,足以担任保护脑袋的责任,那么要那样柔软的头发来干什么?」三件「古物」、三个怪梦、一间充满奥秘的七层石室、一个只剩下一个族人的「尼格底拉」之族,让卫斯理在尼泊尔展开了一连串追查,最后不但发现了「头发」对于人类的真正功用,更发现了人类的家乡并不是地球!《头发》写于一九七八年。
  • 周端端

    周端端

    我梦见一个故事,是一对痴男怨女的故事。这世间明明白白的还有难容二字,总归难了却的情丝不断。女子最后被逼死了,成了鬼,盼望再遇……周端端:郎呀郎,一寸相思一线牵。千里姻缘奈何谁。今得闻以不死鸟,有大义,怎堪故人情断哪……嘤嘤嘤……聂子树:你且等我百年之后……周端端、聂子树:再续前缘。
  • 五行龙印

    五行龙印

    刘氏夫妇金盆洗手,却因身怀至宝被江湖高手追杀,襁褓中的少年,父母双亡之际迎接新的人生,得道高僧收留,能否手刃仇人?江湖之大,何为正道?且看少年家破人亡,集百家功力于一身,踏足江湖书写传奇一生.
  • 青春在凋零

    青春在凋零

    一部消失声音的青春文学小说,付出了我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多给些宝贵意见。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 好好爱世界就是好好爱自己

    好好爱世界就是好好爱自己

    每个人,要想有效地获得幸福,就要致力于追寻“爱的力量”。本书通过大量通俗睿智的思想和富有哲理、启人心智的故事,从生活、职场、处世等方面告诉读者如何获得宽容、自信、成功和快乐的心态,从而给读者以启迪,帮助读者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冥媒正娶:冥王大人给撩么

    冥媒正娶:冥王大人给撩么

    “来,我们的冥王大人笑一个。”“本王若不笑呢?”“那…那我就抱着你家孩子离家出走。”“好啊,顾北笙你再说一遍?”“我说……我爱你。”小丫头突然张开手,抱住面前高大的男人,在他怀里咯咯地笑着。
  • 抢来的皇后

    抢来的皇后

    残暴而惨酷,毫无人性的乱世侫臣,挑起天下狼烟四起,百姓惨呼奔逃,不为王位,不为权贵,却只是为了满足他的杀虐!他在朝堂上仰天狂笑,谁敢或说一二?皇帝战栗着掩面而泣。红颜不笑强笑,纤腰舞得娇媚,素手执的是什么酒。一杯青酒下肚,他突然揽过她的腰,把酒哺入她的唇:“你要我死,我就死,可是我死也不会放过你!”轮回本当一切重新来过,为什么这孽情仍旧纠缠。她出身勋贵之门,又高高在上的皇后,他却成了平民中的贱民。那一天皇后亲自赈济饥民水粥为皇帝祈福,让他窥到了她的容颜,骨子里的暴戾突然被全部唤醒!他要她!为了她,他从军,将死人堆里一步步爬出来了,他成了人见人怕的“鬼将”,再一次成了人见人怕的侫臣,再入那金碧辉煌的九层高阙,含笑走进惊惶不安的她,眼里是势在必得的决心。他黜帝,霸后,夺政,她保帝,反击,护权。因为她是皇后,所以她必须要杀这个乱世之臣,可是面对他的一如始终的爱意,那负尽天下人也要爱她的勇气,让她如何下得了手?家国,天下,夫妻,帝后,君臣,一切的一切纠缠在爱恨中,何去何从?这冤孽,几时休!*******************************剧透:用力一挥,血光漫天,染红了那一天的白雪。她面色苍白,一步步走向皇帝,皇帝满意地看着她拖在地上的七尺青锋剑。“你杀了他?”她没有回答,木然地看着皇帝,咯啷一声,血剑坠地,她的泪水无声肆流。皇帝伸手向她:“过来,皇后。”*剧透,就是让你急个够!哈哈,桑陌不写悲剧哦!专訫独恋さ帮桑陌作了个视频,真是太感谢了!谢谢亲们的支持。谢谢给予票票的亲们。还有没给票票的亲们,如果觉得桑写得不好,你们要砸桑就砸吧,不过,最好是用你们的票票砸,猛砸,桑虽怕痛痛,不过,还是很开心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