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300000013

第13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2)

禅是一种智慧,只能靠悟而得。人之悟道,要去净心中尘垢,以彻见光明纯真之本心。无悟则无禅,悟是一种内在的知觉,悟道成为完全独特个体感受和直观体会,即个体感情经验的某种神秘飞跃。“自性迷,是众生。自性悟,是佛。”心中有佛,才是真佛。学佛的根本在于修心,正念不正,纵然皈依再久,也在佛门外。尽心尽意,不作过分贪求才是学佛正道。“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处世不染尘,方为大自在”。每个人心里都有禅心的种子,只不过尚未长成大树,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认为信了佛就是学佛了,希望来世,无视利益社会,在利他中完善自己。一个人只要心性好,心态也会随之平和。在大众中只要说某人心眼好,心地善良,一副热心肠,就会受人称颂。若提到某人心眼太坏,心黑、心凶、心毒、心狠,就会遭到谴责、唾弃。对世界造成最大毁坏的不是其他,是人的内心燃烧起的种种欲望。禅学深入人心,不全靠外在灌输,在于每个人内在心灵的唤醒。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从容、温蔼、和气。人的真正快乐,来自于发现独特的真实自我,保持心灵的安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明心见性,得大解脱,大自在。每个人都从净心做起,“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诘经》)

一般年少的人心在双亲身上,青壮年的心多在家室,老则心系儿孙、忧虑自身病痛,不如去学佛得解脱。“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心外无佛”,谓人人具有平等佛性,自性悟,心即佛。外求佛道不知自心是佛。去向佛像、菩萨顶礼膜拜,乞求保佑,那是在自我安慰。佛、菩萨不可能来保佑你,只能是自己保佑自己,自己拯救自己。人的三灾六难,都是自己从苦海中奋争出来的。身患重病,不靠医生诊治行么?自心自性为传法核心,若不明心见性,持戒、念佛、诵经、吃素都是白费工夫。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坛经》云:“人性本清净……于外著境,被外浮云盖浮自性。自除迷妄,内外明彻,自性中万法皆现。”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藏着无量的种子,全在起心动念间。各种心的力量,都来自后天培养、开发。人为什么会起贪心?在于内心有贪的种子使然。有的人特别贪婪,贪而不知足。有的人特别凶残,有的人特别淡泊,有的人特别善良、慈悲。如果贪婪的是钱财女色,带来的烦恼特别重,肯定堕入深渊。单纯靠物质极大丰富,不能完全解决心灵问题。珍贵的不是金钱,而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如果说我国“文革”中是人性恶的大暴露,汶川八级大地震便是人性善的大发扬,验证了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灾情牵动了世人的心,体现出了心的力量。156个国家发来慰问电,或捐款捐物,或派出医疗队;还有众多红十字会及私人伸出援助之手。全国各省市(包括港、澳、台)、各部门、各兵种及众多志愿者不惜人力物力,争分夺秒解救遇难者,从废墟中在死神手里抠出几千人的生命。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大学生都解囊相助。联合国降半旗致哀,举国哀悼,山河同悲,奏响一曲曲人类心灵美、珍爱生命的凯歌。

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社会稳定,人们都很注重身体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全社会都在强调预防在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是应当拥有健康的心灵,保持淡泊心态,超然于五欲六尘之外,把自己从“贪嗔痴”三毒里摆脱出来,快快求得解脱,不至于成为以身殉物的牺牲品。比如有的住进高档房,装修残留的甲醛超标,孩子患白血病死亡。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从对心的认识到对心的保护,或曰心灵环保。

进入商品经济社会后,世道人心发生了巨大落差。事事从金钱出发,利欲熏心,甚而谋财害命。司马迁在《史记》中引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假冒伪劣,欺诈哄骗,让人防不胜防,放不下心。一个人做事应当无愧于心,要对得起自己起码的良心,不做负心人,不能去伤人心。欠下了心债,由心病引起身病,心病还需心药医。佛教称佛法为“药”,意即能医治人的心灵。佛陀在最后的日子聚集1,000多位弟子讲: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行于正轨,要使自己清净忠诚,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曾说:“士庶不仁,不保四体。”“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的基本准则。所有佛法都是在讲心,禅学在西方有的称为心学。“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非就是唯心主义。禅宗强调的心,是意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包括人体自身。这并不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毛泽东在1958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上,讲到禅宗六祖慧能时说,“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

四、优化自身素质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比如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素质等。人的素质具有一定先天性,即天赋,然而更在于后天的磨砺优化。立身处事,价值取向,主要决定于思想道德素质。

六祖慧能说“人皆有佛性”,即与生俱有,如孟子说“人皆为尧舜”。就个体而言,是不是人人都能成佛,都可以成尧舜?在于自身根性如何,根有深浅,见有迟疾。在于是否以佛的人格为最高标准,以尧舜为榜范锻造自己。学佛就是要优化自身素质,净化自己心灵,提高自己的人格力量,不断超越自我,和谐自他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即唯物辩证法中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或曰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修行中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就是在成佛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学佛先学修养,舍掉不必要的欲望。

修养指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德性等,经过长期锻炼所达到的一定水准。堂堂正正做人,处事不逾距,忍辱负重,顺俗而不流俗。玉不琢,不成器。通过禅的熏陶,禅的修养,禅的净化,禅的超越,于我们的人生就有很大发展空间。

优化自身素质的过程,就是“舍”的过程。舍去超乎常人所需身外之物,舍掉贪欲,舍去内心种种烦恼。只有舍才能前进,人生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种种欲望束缚。欲望是人的一种希求,不外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可概括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不能贪婪,心灵才能纯净。人之所以迷于声色,往往为欲所惑。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生存,当我们生存欲望满足后,应当去发挥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崇高精神追求,造福于人类社会。

欲望并非全为坏事,利己利人,普度众生是为善欲,这是佛家的主张。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尽心竭力,为社会作出贡献都是善欲。佛教徒并非禁欲主义者,只是不主张纵欲,反对贪欲,应少欲知足。对人对生命怀有博大无我,慈爱纯真之情,脱俗而不避俗,随缘而不染缘,处于不被情迷的自在之境。损人利己,贪赃枉法,非法占有他人所得,贪而不知足,是恶欲在支配,善良的人们深恶痛绝。老子说:“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永失真道。”欲壑难填,把欲望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违法犯罪。随着人们欲望的膨胀、升级,就会陷入物欲横流的泥潭。人格卑劣者贪得无厌,不惜巧取豪夺、贪污腐败、欺诈杀戮,危害社会,祸国殃民。种种罪恶勾当,皆由贪欲酿成。只有断除贪欲,才会断除诸苦。清心寡欲,过普通人的简朴生活,本有的佛性才得以显现,才能不为物欲金钱所累,保持恬淡和宁静的心境。

禅的突破和超越性,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突破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生活上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去跟别人攀比。知足与吃亏是人生的处方,把是非交给因果。以舍为有,“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很少有钱人立名于世的,唯有圣贤的德行万代流芳。

在金钱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弘扬佛法可以起到校正俗心,净化人心的作用。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今天,对人的诱惑太多太大了。优化自身素质,应当有种种的清醒放弃。放弃眼前和长远的名利地位,并非清高,而是看破、放下。只有觉悟的人,方知一切都可放下。放下以往的功与过,放下以往的艰难困苦、人生坎坷,正确地对待以往和现在。挫折、落差、伤感、忧郁、压力等等,早该丢掉而未丢弃。我拜峨眉山通永老和尚为师,无论请教他什么,均不作答,次次都将手一挥,冷冷道:“丢开!”我没有得到满意的具体开示,心中有些不快,实际上是尚未开悟。“丢开”,就是要我抛弃,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抛弃身外之物,将所有烦恼通通抛弃,无挂无碍才有利于学佛,有利于身心健康。虽然醒悟过来了,生活在纷纭繁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可我还是在很多方面丢不开。那么,拥有豪华住房、别墅的人,是否能丢得开?大院有门卫,流动保安,一楼大门编有密码,去按门铃在室内就可以瞧见来人容貌,还是常常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越富有,丢不开的越多。一位中专校长,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他是一贯正确的化身。退休后当学校为贫困生捐资助学时,与其受贿之比,不过九牛一毛,他却一毛不拔。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看他拥有得多,而是需要的很少,看他对物欲的心态,坦然面对现实中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名累,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就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权利的俘虏,才不会丢失自我。“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佛陀留下的所有遗教,都是要求我们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优化自身素质,完善自己人格,禅宗主张向主体性开掘,重视个体的心性修养,找回后天失去的先天善良。目标越高,对自己要求越高。在于“发心”,征服自己。平时如何薰修我们的内心,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人际关系上。处处与人为善,忍辱柔和是妙方。不损人利己,慈悲喜舍,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于细微处见精神。20多年前我乘火车到乌丝河站已午夜,转乘大客车去泸定。约摸一两点钟时,车上有一岁多小孩肚子饥饿啼哭不止,全车人都很厌烦。我突然想到还有两个面包,是上车前买来当晚餐的。我也14小时未进食了,方觉很饿,可我摸出一个给了那小孩。乡间孩子也许是第一次尝到面包,他吃完了又哭,死死向妈妈要。我将唯一一块充饥的面包递给了他。他吃完后安然入睡了,全车人才得以安静。一次次想起这件事,我一次次心中感到欣慰。

知易行难,信佛易学佛难。达摩祖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轻心慢心,徒劳勤苦。”多布施,发菩提心,大慈大悲,有恩便无怨,有爱便无恨。行善的人是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是将生命做出有意义的付出。人之所以痛苦,是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可真正学佛的并不多,具有菩萨心肠的人尤其少。当今有80%的人只是信佛,尚未真正学佛。

学佛须到佛祖不得处,把自己当成自己,用毕生的精力。一则寓言这样讲:佛像与阶石都从同一山岩打造出来。阶石心怀不满地去质问佛像:“我俩早先在同一山体,凭什么人们踩着我向前,对你顶礼膜拜?”佛像淡淡地作答:“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登上这个宝座的,而你呢?”太虚大师主张,学佛应该先从做人开始,完善人格,即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他终极一生,写了这样一首偈: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同类推荐
  • 人间有花香:自觉

    人间有花香:自觉

    本书分为人间有花香、最好的供养、识人之要等三卷,主要谈什么是受欢迎的人,以及个人的修身进德方法,最后重点考察如何识人与鉴别人的优劣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 人生的锦囊:真理

    人生的锦囊:真理

    本书分为人生的智慧、生命的真谛、开发自我、人我之间等四卷,着重谈论人生的探讨,生活的看法,个人的修炼及人际关系的修养等。全书文字通俗,讲述人生哲理,常引用生活经验与历史故事,对于劝人为善,戒除诸恶,有启发意义。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热门推荐
  • 妖后穿书打脸日常

    妖后穿书打脸日常

    黎伽是只麒麟化身的大妖怪,美丽而懒散,痴迷小说。某一天,她不过是吐槽了一下书中的狗血情节,却忽然晕了过去。等她意识清醒时,周边变得陌生又熟悉,死亡开始降临。他以血将她唤回,她只身为他涉险。妖怪管理局里,黎伽被季宿壁咚,“是小说重要还是我重要?”“小……小说……”“嗯?”季宿眸里阴暗不明,“看来还是我努力不够,要不要再去回炉改造?”黎伽心一咯噔,慌忙改口,“小说中所有的你最重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大神太双标

    我家大神太双标

    (推荐仙侠新书《我追师祖的那些年》)他是个孤独的人一面高冷拒人千里,一面残忍不近人情遇见她之前,他总是独身一人面对过往的痛苦,在深夜里独自抚平伤口。遇见她以后,他的世界不再黑暗,所以无处安放的情绪都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他说:湾湾,别不要我!他说:湾湾,我没有什么伟大的愿望,只是希望,余生都有你。他还说:湾湾,这辈子何其幸运才能遇见你我爱你,比谁都爱你!【男主双人格,1v1,HE,作者简介废,欢迎入坑~】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边婚边爱:老公,正经点

    边婚边爱:老公,正经点

    他是翩翩公子,豪门继承人,她不过是个无依孤女,人人都说她能嫁给他是走了狗屎运,可她却给了他一个惊喜。盛大的婚礼上,新娘逃婚不知所踪,新郎成了笑柄!所有人都跳出来咒骂她的时候,他搂着她的肩高调宣布:“谁敢侮辱我的妻子,我就让他消失。”她一心想逃,他不惜一切手段,只为将她留在他身边。“白初,你要你叔叔安然无恙,来求我啊。”“你为什么逃婚?不愿嫁我?可你这辈子都只能是我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叶一枝纹名天下

    红叶一枝纹名天下

    她,是纹族的最后希望。看她从无名小卒到闻名天下。
  • 重生王妃,腹黑王爷劫个色

    重生王妃,腹黑王爷劫个色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骄傲嫡女,亦是世人耻笑的胸无点墨的“花瓶”。她嫁给他,助他登上皇位,呕心沥血,倾尽所有辅佐他,没想到到头来只换得他抱着别的女人冷眼看着她被一个奴才踹死的结局。重活一世,她千般算计,万般谋略,不为其他,只想把前世负她的人一一整死!只是没想到惹了这货…“王爷…我真不是故意整你,能请你高抬贵脚,自己走出这局吗?”旬祈朔眉毛一挑,大手揽她入怀,“可以,不过为了出局,你这掌局人就归我吧。”
  • 望仙

    望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冲喜新娘:刁妾不下堂

    冲喜新娘:刁妾不下堂

    一笑繁华灭,红颜百媚生!穿越前,她是学府风云的近身搏击高手,才华横溢,机智无双!而穿越后,她却是林府最不得宠的庶三小姐,懦弱胆小,愚蠢可怜,受尽欺凌与白眼,甚至还要被迫嫁于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做小妾,且美其名曰为冲喜!靠之!冲喜?真当她柳欣然无能好欺了是吧?行!给她等着!于是间,眼睛--张开了,眼神--改变了,从此之后,她的世界…翻天覆地!【片段一】:雕花古雅的房间中,一个膀大腰圆的女子怒气冲冲的指着面前一脸柔弱的少女,厉声吼道:“死丫头,别以为你能逃的过!我告诉,就算这次冲喜不成,你还有下一次,下下下一次!别妄想可以纠缠玉郎!”女子说罢,摔门而走,那肥胖的身体带起一阵旋风。这时候,先前的那名少女一改楚楚可怜的常态,神情戏谑的翘起二郎腿,话语玩佞,一双水灵灵的大眼中尽显狡猾之姿:“下一次么?行啊!反正最近无聊,闲着也是闲着。但不过玉无轩么~~本小姐没有兴趣……”【片段二】:一身白袍,俊美邪魅,某男子怀搂一美貌女子,眉宇轻挑,“听说,是你打了怜儿?”“…”少女不语,神情懒散,随意中轻支起头,充耳不闻。“林遗音,难道你没听见本王的话吗?”男子寒声,深不见底的墨眸中不由闪过一丝怒气。“拜托~我不是草船,别往我这儿放贱!你们俩个爱干嘛干嘛去,别大白天的杵在这里,平白遮挡了本姑娘的大好阳光…”少女闭眼,张口打了个哈欠。“你!很好--”男子切齿,俊美的脸上一片黑沉。【片段三】:“这女人么,我算是见的多了,但如你这般没心没肺,过河拆桥的,倒还算是第一人!”男子眯眼,凤眸流转。“是么?荣幸之至。”少女浅笑,狐狸一般。“不过恰好我这个人重情重义,有容乃大,与你倒是般配!所以现在,我有个决定…”“是何?”“要了你,解救苍生…”男子说罢,宽衣解带。【玉无轩】:天下女子皆如此,不过都是些花痴肤浅之辈,你呼、她们则来,你挥--她们则去…全无新意!【凤芷】:娶你并非我所愿,如果你安分守己的当好这个侧妃,或许哪天我会好心施舍你一个暖床的机会~【墨阑溪】:妙!实在是妙!这种牙尖嘴利,刁蛮奸诈的样子,本皇子很喜欢,甚是喜欢——【肖月白】:这一生,不知作为谁而活?虽有遗憾,却无后悔。只因心底,悄悄的藏了一个你…【燕如歌】:女人!若我用这整个江山来聘,你--是否愿意跟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点五倍的喜欢

    二点五倍的喜欢

    作为一名鸽到不行的作者肆海,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自己鸽到不行的小说被翻成了广播剧,还获得了一个鸽到不行的cv巨巨?作为一名不要太暴躁的游戏主播,秦谣居然有一天成为了自己男神的固定双排队友?幸福降临在头顶。作为一名觉得自己除了钱一无所有的小coser诸葛妗竟然有一天在cos圈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不敢相信。夏可则抱着自己的漫画表示,雨我无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