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1600000001

第1章 反了吧,缔造一个自己的帝国!——朱元璋

先从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吧。

朱元璋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记得有人说过,没有争议的人物是平庸的人物;没有争议的世界是清冷的世界。

可有一点大概毋庸争议:朱元璋是一个典型的劳模。

当然,这主要是说他当了洪武大帝之后。但也不可否认,他骨子里从来就有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狠劲儿,在白手起家的过程中,他也是一个劳模。

不劳动不行啊!起码在他小时候,不劳动后果就很严重,这个后果就是:饿死,死了还没地儿埋。

这并不是开朱元璋的玩笑,谁敢啊。

朱元璋出身贫寒,是穷困(等级:赤贫)农民朱五四和陈大妈家的一个娃子,具体说是第四个儿子,老幺,家族兄弟中排行老八。他的祖父叫朱初一。

某权威典籍说朱元璋的先人是颛顼后代,颛顼是三皇五帝之一,据说是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

这个某权威典籍你大概猜到了,对的,是《太祖实录》。

《实录》这个说法不知道有没有人作过考证,我估摸着可能是扯淡。相隔三千七百多年的事儿,鬼说得准!何况,不是很严格地说起来,中华儿女的先人都是黄帝、炎帝的后代呢!显赫的祖宗就你朱重八能认?

祖宗显赫,有时候,不一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毕竟,那是很久远的一件事了;何况,“拼祖宗”,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着实鲜见。

这娃子的诞生并没有给老实巴交的农民朱五四带来多少快乐,相反,家里又多了个张嘴吃饭的娃子,朱五四只能感到生活的压力又大了很多。

贫苦农家百事哀,自古皆然。

既然来到了这个人世,那就先给这娃子取个名字吧。从老爹和老爹他爹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这家子人家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得,就叫朱八八吧,文雅点叫朱重八。

这是朱元璋同志最初的大名。

名字是次要的,生存下来,这才是头等大事。这对朱五四一家而言并不容易。

朱五四一家生活在濠州钟离东乡,不要觉得这个地方陌生,翻译成今天的地名就是:安徽凤阳。这下熟悉了吧?

当时,这个地方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穷。

十年倒有九年荒,不是旱灾,就是瘟疫。忘了说,朱重八出生的时间: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

稍微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那是一个并不太平的年月,元政府高层(太子党)在你死我活地忙着争皇帝宝座(有关这段历史,后人用一个专有名词对它进行了精练的概括——“天历之变”,疑团堪比“斧声烛影”),天灾,人祸,老百姓的死活哪顾得上。

朱重八的童年没什么快乐可言,在饥饿的威胁下,谁也快乐不起来,他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

这个愿望对朱重八而言也是很奢侈的,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拖欠税款的主儿,天天忙着躲债,日子过得很惨淡。还不停搬家,从东乡搬到西乡,又搬到太平乡孤庄村,那叫一个颠沛流离。

太平乡也不太平,老实农民朱五四只得靠租种土地为生。

朱重八的命很大。在饥饿与赤贫状态下,他活了下来,而朱五四的其他几个孩子,除了老大之外,都因无力养活而送人或嫁出了。

还好,陈大妈对这个孩子很疼爱,格外高看一眼,在他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曾经对朱五四说:“人们都说我们家会生一个大有出息的孩子,现在看来其他几个孩子都不像成器的样儿,会不会应在重八身上?”

朱重八渐渐长大,陈大妈就让他去念了一两年私塾,多少不再是纯文盲。而朱重八也常和小伙伴们去村子附近的皇觉寺玩耍,寺庙的长老觉得这个娃子聪明伶俐,就教他认字,朱重八很幸运。

家境的贫苦,使朱重八不得不到村中的刘财主家谋份工作——放牛。后来,据说由于放牛娃朱重八工作不称职,缺乏敬业精神,被刘财主解雇了。

朱重八有个外公,参加过抗元战争,在崖山之战中死里逃生,捡了条命,回老家干起了算命、看风水的买卖,经常和朱重八讲些冒险与战争的故事,这应当对朱重八起了不小的影响。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山东、湖广、燕南等地老百姓纷纷干起了没本钱的营生:强盗,多至三百多处。

世道很乱。朱重八就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由一位乱世愤青,逐渐变得“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史·太祖本纪》的说法差不多,基本是说朱重八相貌独特,胸怀大志,老成稳重,城府很深。

朱重八命很大,同时命很苦。这个并不矛盾。

1344年,朱重八十七岁。淮北大旱,蝗灾泛滥。《太祖实录》:“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九日戊辰,皇长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朱重八接连失去了三位亲人,分别是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哥哥朱重四和母亲陈大妈。

夺走他们生命的是瘟疫。

就是这样,大旱、蝗灾、瘟疫、死人——批量死。

没法过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朱重八的话,说不定也寻死算了,可朱重八并没有去死。然而,料理亲人的后事让朱重八为难了——朱家一贫如洗,竟然没有一块自己的地可以埋葬亲人的尸骨。

还好,同村有个叫刘继祖的发善心,给了朱重八一块地,让他埋葬了亲人。

此时的朱重八真是走投无路,生不如死。

朱重八小时候有次生病,朱五四就到皇觉寺许愿,让朱重八病好长大后到皇觉寺当和尚。此时的朱重八想起此事,就真的到了皇觉寺做了一个小行童,总算是实现了夙愿,也有了糊口之处。

每天,朱重八大致有以下任务要完成:扫地、上香、撞钟、烧饭、洗衣,外加挨训。

活又重,又常挨训,朱重八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没多久,寺里就出现了粮食危机,僧多粥少,没办法,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去云游化缘——说白了也就是去乞讨。

可怜朱重八同志连经都没学会念,就不得不打扮成和尚去流浪乞讨。据说,在云游化缘的过程中,有个老头,在一棵老槐树下,给朱重八同志算了一卦,说:“我算了这么多人的命,都没有你的命好啊!”不知道当时朱重八会不会把这当个黑色幽默;但是,他会慢慢相信这个老头所说的是事实。

算卦,看似不靠谱,有时却很靠谱。

三年中,朱重八走了很多地方,长了很多见识,对他坚毅果敢、残酷无情性格的形成,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他逐渐认清了这个社会,这种现实。要想改变,靠做和尚恐怕很难。

1348年,朱重八同志已经二十一岁了。此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的高峰,“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在民间风传,说得有鼻子有眼;就是在这一年,浙东方国珍也开始在海上叛乱。

“叛乱”是对元政府而言,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对叛乱这玩意儿并不反感,不仅不反感,还十分支持(是你你也支持),跟着闹。不闹,饿死;闹,有可能死,也有可能捞一把。哪怕过几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也算没白活一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打。

此时的朱重八已长大成人,其显著特点是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尊容使人望而生畏。当然,这个特点在他成为洪武大帝之后,被溢美为帝王之相。

哲学术语,这叫辩证法,很奇妙。

回到皇觉寺也不能改变朱重八的贫苦命运,加上这几年流浪中的见识,朱重八内心也开始变化,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

在皇觉寺待了几年,果不其然,天下更加混乱了。终于,闹大了——白莲教首领刘福通、韩山童领导的红巾军起义了,时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

这事儿你懂的,就不多废话了。

第二年(1352)正月十一,郭子兴、孙德崖等人也在定远造了反,并很快攻占了濠州。自然,土豪郭子兴就变成了元帅郭子兴。

郭子兴起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皇觉寺,可朱重八并没有马上兴奋地去找队伍。

弄不好,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朱重八不会这么冒失。

可是待在皇觉寺也并不安全,被元兵抓走那也不是不可能,给你头上裹上一块红布,一样要掉脑袋,死得更冤。纠结。

没多久,皇觉寺被乱兵一把火给烧了,同志们都撤了,朱重八也只好暂时战略性转移。晚上才回到还冒着呛人烟味的皇觉寺,这个时候叫朱重八不骂娘,实在很难。

没几天,朱重八的发小汤和来信了,邀请好哥们儿一起来濠州共谋发展大业,也就是一起造反,此时的汤和已经是郭子兴手下的“千总”。

我们可以猜想,收到信后的朱重八该有多么纠结,左右为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既忧且惧,无可筹详。

烧了信,可内心的波澜并不能平息。

当天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正准备拿你的脑袋去请赏呢!”

好了,和尚做不成了,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

等等,等等,还是先算一卦吧!

朱重八给自己算了一卦,过程很曲折,结果很明确:上天指示朱重八同志造反。

好,既然这是老天的意思,造反有理,反就反吧!

出发!

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初一,决定造反的朱重八同志来到濠州城下。然后……然后他就被绑了。

不是被元兵绑了,而是被郭子兴的兵绑了。

理由:这人不僧不俗,八成是元军奸细。

朱重八辩解说自己是来找队伍的,不是奸细。

还是让郭大元帅定夺吧。郭大元帅得知此事,很好奇:这个时候正与元军对垒死磕,竟然还有人缺心眼儿来投奔,看看去!

一看,相中了,留下吧。还让朱重八同志做了他的亲兵。

朱重八同志的能耐那也真不是盖的,很快在军中展示了自己的智谋、勇敢、干练和为人处事的灵活,被提拔为九夫长(这是朱重八同志一生中第一个正式职务),逐渐得到郭大元帅的赏识。

郭大元帅也在用人之际,就把自己的养女、二十一岁的马姑娘嫁给了朱重八,以拉拢朱重八为自己的革命事业作贡献。

对,不能再叫朱重八了,于是,朱重八同志拥有了一个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朱元璋——诛灭元朝的利器(璋)。中国人喜欢玩这套把戏,实在是由来已久。

历史就是充满了这么多的巧合。果真,慢慢地,他成了元王朝最可怕的噩梦。

比朱元璋早参加工作(造反)的汤和,在朱元璋面前一直很低调,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得以陪朱元璋一直走了下去。——可见,低调是多么重要的品质。

濠州城内的红巾军也是矛盾重重,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斗争。有一次,郭子兴差点被自己人砍了,还好被朱元璋带人救了下来。

濠州城内矛盾重重,争权夺利,胸怀大志的朱元璋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元至正十三年(1353)六月中旬,朱元璋离开濠州城,回到老家招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以前的朱重八、现在的朱元璋在濠州城混得不错,多少也算是个干部了,就纷纷前来报名。估计不报名参加工作,日子更不好过。很多历史事件就是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能有口饭吃,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报名场面很壮观,朱元璋很快就召集到了七百多号人,回到濠州,郭子兴看朱元璋回家一趟就弄来这么多人马,当然很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还是在人家手底下混日子,而这些人看起来也不是成事的主儿,朱元璋决定彻底单干。

如果要看别人的脸色做人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电影《白发魔女传》台词。

朱元璋从自己招的新兵中选了相当大一批人,离开了濠州,决定去定远。

这相当大一批人的具体数目是:24。

太有魄力了。成大事,就要有成大事者的气魄。

这二十四人中随便列举几个吧:徐达,汤和,耿炳文,耿再成,郭英,周德兴,花云。

真不能不佩服朱元璋同志的眼光。

南下途中,朱元璋同志病倒了,不得已,又回到了濠州。

至正十四年(1354)春,又来了一个让朱元璋一展身手的机会:招抚张家堡驴牌寨民兵。

得到郭元帅的许可,朱元璋带了一大批人马(十个),上路了。

到了驴牌寨,开始的洽谈很融洽,对方的主帅表示愿意日后跟着郭元帅混。然后,等朱元璋一走,人家就变卦了——我们就是骗你玩儿的。

太缺德了。

朱元璋愤怒了。经过一系列复杂操作——擒贼先擒王、火烧老窝、威逼利诱等,朱元璋完成了这个任务,招抚了驴牌寨三千多民兵。史料所载不详,具体经过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文学想象。

鉴于这一成功经验,朱元璋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来人。

人马壮大了很多,天天闲逛也不是事儿呀,接下来得找点事做(实战长经验),于是,朱元璋决定——东进。当时,定远横涧山有一处元军营地,朱元璋决定摸黑干他一票。

夜袭很成功,元军竟然没有防备,一败涂地,七万多人马就被朱元璋同志笑纳了。从这些人中,朱元璋选了两万多精壮汉人,加以整编训练,并发表了类似于题为《铸就铁军,纪律先行》的重要讲话,扮演一下政委的角色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朱元璋的队伍已经接近三万人马了。

形势不错,南下!目标:滁州!

朱元璋还不知道,在南下滁州途中,他会收到一份大礼,这份大礼是一个人,一个著名的人,一个帮他争夺天下的人,一个最终又被他干掉的人——李善长。

朱元璋和李善长相见了。相见恨晚。李善长在这次见面中的主要内容,就是给朱元璋上课。讲的是《论汉高祖刘邦成功必备要素及争夺天下者借鉴其经验的必要性,以及夺取天下的长远战略目标与规划》。

很专业,鉴于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就不展开了。

朱元璋听了这堂课,感觉受益匪浅,就把李善长留下来,让他做了幕府书记,打算与这位老兄一起创建大业——李善长比朱元璋大十四岁。

慢慢地,朱元璋身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豪杰、谋士。冯国用、冯国胜(他有一个更为后人熟知的名字:冯胜)兄弟先李善长来了,那是朱元璋行军至妙山的时候。弟弟冯胜后来成为朱元璋身边的著名猛将,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等人,不过最终下场也和李善长一样,被朱元璋干掉。

很快,滁州打下来了。

很快,在濠州城备受排挤的郭元帅也来了。

朱元璋对郭元帅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欢迎的程度很高,顺便,他把一件东西送给了郭元帅——兵权。

兵权对一个有野心在乱世称雄争霸的人意味着什么,地球人都知道。见过大方的,可没见过这么大方的。

郭元帅平白无故中了这样一注大彩,他的高兴我们可以想象。

高兴劲儿过了,头脑冷静了,就该起疑心了——朱元璋同志的能力实在太强了,郭大元帅怎能不起疑心呢?妒贤嫉能,小人嘴脸,自古以来多了去了。

这就是差距:小人物和大英雄的差距。

郭元帅打算孤立与架空朱元璋,可朱元璋还是很恭敬,很劳模,很拼命,加上妻子马氏的调解,郭大元帅的戒心才慢慢消除。

没多久,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希望你能记住这个名字)来了;朱元璋的姐夫李贞带着外甥李保儿(后来他的名字改叫朱文忠,又改叫李文忠,绝对牛人)来了;朱元璋的二嫂带着儿女也来了。

亲人历经战乱,终于走到一起了,可叹的是朱元璋的姐姐与二哥都已辞世。

1354年冬,元丞相脱脱带兵(也不多,一百万)干了高邮的张士诚一票,大胜,很兴奋。话说回来,带百万大军去跟非正规的农民军掐架,不胜,也实在说不过去。不过,任何事,都会有意外。

年底,元军也没打算好好过个年,又发动了十万人围攻六合红巾军。

不过年是为了以后能过好年,毕竟好日子不多了。可是这个愿望也注定要落空,因为背负血海深仇的朱元璋同志后来打算让他们从哪儿来再滚到哪儿去。有点远了,先说近的。

消息传到滁州,朱元璋率耿再成等前往救援,败了——装的(这个可以装),向滁州方向逃跑(撤退)。

元军很实在,勇敢地追上来了,结果就不难预测了,中途被伏击,大败——这个是真的。六合解围。

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同志有勇,更有谋。在大多数情况下,谋比勇更重要,更有效。

顺便说一句,脱脱很猛,是元朝晚期最有才干最有远见的人之一,他的光辉事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翻《元史》。经过此事,元顺帝(后面我们还会跟他打交道)听信谗言,把他贬了,一贬就贬到了中国的大西南——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赐死,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毒死,元朝最终完蛋,该。

说到哈麻,我们简单说几句。这位兄台当时也算是一个人物,虽然是反面角色。他被宠幸,据《元史》记载:“初,哈麻尝阴进西天僧以运气术媚帝,帝习为之,号演揲儿法。演揲儿,华言大喜乐也。……其法亦名双修法。曰演揲儿,曰秘密,皆房中术也。……于是帝日从事于其法,广取女妇,惟淫戏是乐。”

说白了,也就是靠房中术等不正当手段蛊惑顺帝,结果“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算是臭名远扬了。

后来,哈麻趁脱脱忙于在前线搞围剿工作,向皇后进谗言诬陷,导致了脱脱的悲剧下场。可是,他自己的下场也很可玩味——

被一个同行、另一个厚黑学专家秃鲁帖木儿诬陷,被诏令贬于惠州。可是,刚拾掇好包袱,要由北国到南国去领略另一种风光,还没踏上远行的征途之际,便与兄弟雪雪一起,“俱杖死”,当初“国家大柄,尽归其兄弟二人矣”,可一旦被杖毙,竟落得“其兄弟之死,人无恤之者”。

哈麻的非凡事迹,为做人不厚道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害人者,人恒害之。

——改编自《孟子·离娄下》

言归正传。1355年春,滁州出了点问题:军粮短缺。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地球人都知道,这么多兵吃不上饭,饿着肚子打仗,不闹事那简直就是不正常的。

为了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朱元璋打起了元军占领地和州的主意。带领张天佑、耿再成等人踏上了征途,最终攻克了和州。

消息传到大后方,郭子兴很高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朱元璋不仅在队伍中树立了威信,还严明军纪,将军中搜刮的钱财、妇女全部物归原主,大得民心。看来朱元璋在李善长等人那里的补课费没白交。

三月,元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这名字起得……)及民兵元帅陈野领兵十万,分别屯于新塘、高望、鸡笼山等处,切断了和州的粮草供应,他们的目的路人皆知:困死你,朱元璋!

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倒也没闲着,一面坚守,一面不断派兵出击,元军屡败,只好撤围退兵。朱元璋为彻底打通粮道,在元军撤围后还没完,继续出击,看来打上瘾了,先后击败了元军分设在新塘、高望、青山、鸡笼山等地的驻军,巩固了新占领的和州。

小富即安从来不是朱元璋同志的作风。要做就做得干净利落,彻彻底底,这个风格我们还会在他身上不断发现。

这一年,被小明王韩林儿(韩山童之子,韩山童已经为革命事业光荣捐躯了)封为滁王的郭子兴,当王没多久,病死了。真是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他死了之后,本来封为副帅的朱元璋没变成一把手,而是由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的三把手,事实上的老大。

毕竟滁州、和州的队伍,基本都是朱元璋的人马,论个人能力与素质,朱元璋同志更是比郭天叙和张天佑强多了。何况,朱元璋手底下那些猛将、谋士,随便拉出一个来,都是能左右时势的,并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成长壮大中。

没多久,朱元璋身边又多了一个这样的猛人——常遇春。

常遇春本来是强盗头子刘聚身边的一个小强盗头子,见刘聚只知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成不了大器,就把他甩了,经过观察,还是朱元璋同志有前途,就来投奔朱元璋。

很快,展示身手的机会来了。

五月初五,朱元璋同志为了发展革命(造反)事业,连端午节也没过,就联合红巾军巢湖水军强渡长江,直取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出尽了风头。朱元璋任命他为总管府先锋。

攻占了采石,获得了大量粮食和战利品。将士们打算把粮食和战利品统统运回和州,慢慢享用。朱元璋却干了一件让人抓狂的事: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这让人不由得想起破釜沉舟的典故。

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不鼓不行啊,和自己的命过不去),在朱元璋同志的率领下又端了太平(当涂县)。

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不怕死的犯禁,立即让他死。这充分验证了当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给条活路就成。

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干起了元帅,并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歇口气,说说朱元璋的一个朋友:张士诚。

这人和朱元璋差不多,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本来他们应当是友好的阶级兄弟才对,谁承想后来斗了个你死我活。

张士诚,小名九四,生于兴化白驹场一个贫苦的盐民之家。十岁,张士诚就和乡亲们一起干起了相同的工作:在官盐船上“操舟运盐”。这是一个苦力活儿,待遇又极低,靠这个养家糊口,有点难。

张士诚,你不必抱怨,苦难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财富。

我的最高原则:不论面对任何苦难,都决不屈服。

——居里夫人

就这样,张士诚开始了他的磨炼。渐渐长大,负气任侠的张士诚每当看到乡亲们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尽力相帮,在盐民中的威信日高。

由于靠在官盐船上卖苦力打工挣来的工资实在太少,张士诚和很多人都同时放宽眼界,开动脑筋,干起了兼职:一边在官盐船上干活,一边夹带私盐卖给当地富户。

这个罪名很大,因为盐铁一直是由官方死死垄断的,历朝历代对贩卖私盐的行为都绝不姑息手软,元政府也一样。

这就成了富户的把柄,以报官相要挟,恶意不付张士诚盐钱,更有甚者进行人身攻击。

除了受富户的压榨,还得受盐警的窝囊气,盐警主要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张士诚这样的就是盐警格外照顾的对象。

每当想起这些,尤其是盐警邱义那个逼盐民月月上贡、还任意打骂盐民的王八蛋,张士诚就恨得牙根儿疼。

1353年正月,被欺压够了的张士诚忍无可忍,发动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武装反抗——与弟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共计十八人造了反,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扁担)打死,并袭击了当地土豪、富户,分了富户的钱财和粮食,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太有范儿了。

不管怎么说,经过这场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也算有了自己的队伍了,张士诚打算好好干下去,美好的前途在向他招手。

后来,张士诚的队伍慢慢壮大,攻占了泰州、兴化、高邮等地。1354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以天佑为年号。

出头的椽子先烂。

前面说了,高邮的张士诚被脱脱狠狠干了一票,要不是后来脱脱被贬死,张士诚的生意估计不会很好做。这“天佑”还真起了作用。

朱元璋同志在太平发展壮大根据地的时候,1356年三月,张士诚也在长三角地带对江南的元军发起了进攻。

朱元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第三次发起了对集庆(今南京)的进攻。前两次都失败了,也不是全没作用,至少郭天叙和张天佑为革命事业捐献了自己的身体,朱元璋也就成了名义兼事实上的都元帅。

第三天,城外的陈兆先军营被端,三万六千多人归降朱元璋。体现朱元璋同志魄力的时候到了——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好了,什么也不用说了,我们的命就是朱元帅的了。

军心大振,不到十天,集庆被朱元璋拿下。这对朱元璋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进城后,朱元璋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

小明王韩林儿得知朱元璋攻克集庆的消息,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立了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的朱元璋手握重兵,再也不是当年的放牛娃、小行童、小叫花子了。但是,他还没有足够的强大,一大堆麻烦正在等着他。

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继续努力吧,朱元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356年初,张士诚攻占了常熟、平江(今苏州)、松江、常州等地(怎么富地儿都让他占了),并改平江为隆平府,定都于此。

客观地说,此时张士诚做了很多好事: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减免赋税,兴办学校,重用人才。江浙一带的很多知识分子都来投奔,据说,大名鼎鼎的施耐庵、罗贯中都曾在张士诚手下混过。所以,此时张士诚还是很得民心的。

张士诚新的大周政权正位于朱元璋的东南方,并且,他没打算和朱元璋同志缔结睦邻友好协议,隔三岔五地和朱元璋干一架。除了张士诚,朱元璋同志的东面和南面是元军,西面是徐寿辉,够头疼的。

幸好,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否则朱元璋家里该揭不开锅了。

要强大,发展才是硬道理。

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建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当然不是叫朱元璋同志大兴土木去修皇宫内院,而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根据地,流窜战术最终只能失败;“广积粮”是指发展农业生产,储备粮食等战略物资,增强最根本的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让朱元璋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招致打击,张士诚的教训就活生生摆在眼前。

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为朱元璋赢得最终胜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现在,朱元璋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朱元璋心里明白,应天要是丢了,他会死得有多惨。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就给徐达派了活儿:攻取镇江。

耍点计谋,那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这次也不例外。

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处以军法。此时,李善长出面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且饶了徐达的小命,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才可以完全赦免。

众将见朱元璋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毫不保留情面,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

局势风云万变,朱元璋想先稳住张士诚,就在六月派使者到张士诚那里通好。财大气粗的张士诚哪儿瞧得起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坚决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不仅扣押了使者,而且派兵攻打镇江。

麻烦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朱元璋很愤怒,奋起抵抗,不但击退了镇江之敌,而且不算完,硬是端了张士诚治下的常州、长兴、江阴、常熟等地,还俘虏了张士诚的三弟张士德。

朱元璋真不是好惹的。

1357年,元政府又想起了他的老朋友张士诚,派兵进攻。张士诚这下可苦了,前有元军,后有投降了元军的方国珍,再加上刚惹毛了的朱元璋,实在混不下去了,就投降了元政府,还被封为太尉,赚大了。

之后,顺风顺水的张士诚势力不断扩张,拥有北至徐州、南至绍兴的割据实力。发家致富的张士诚还没忘了以前的死对头、现在的大靠山元政府,多次运粮到大都。而对造反的起义军,对不起,老子现在为大元卖命!一个字:打!

对于张士诚的行为,朱元璋肯定在心里冷笑加鄙视。

当然,1357年,朱元璋的成绩也不错,先后攻下了应天周围的很多战略据点。而到1359年,朱元璋的地盘更是扩大了许多,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得说说朱元璋的另一个朋友了——陈友谅。

读过《倚天屠龙记》或看过相关影视剧的朋友,都知道陈友谅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心狠手辣,残酷无情,不讲原则,做事不择手段……

历史上的陈友谅,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友谅,出身于一个渔民之家,从小被鄙视,读过两三年私塾,辍学,又干起打渔的事业,还在父亲的指点下,练了一身好武功,长大后做过元政府的小小公务员(无品,不是五品),没前途,慢慢变成时代愤青,1351年,终于找到一份特别有前途的工作:投了徐寿辉,参了军。

徐寿辉,本来是个布贩子,他和盐贩子张士诚的区别除了贩卖的商品不同,更重要的区别是:张士诚是一个比较有魄力、有能力、得民心的盐贩子,而徐寿辉是一个绣花枕头布贩子,中看不中用。

这一点也最终要了徐寿辉的命。

1351年,继刘福通、韩山童闹事之后,罗田布贩子徐寿辉、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和尚彭莹玉(被金庸列入五散人,大家应该不陌生)、倪文俊等人在湖北蕲黄一带也造了反,一举攻克了罗田县城,又攻占了圻州和黄州,定都圻水(今浠水),建立了天完政权。

天完者,大元之上各加一横一宝盖,想以此压住大元,这真是所谓的拿幼稚当天真了。另一种解读:天要你完蛋,你还能不完蛋?好笑。

由于徐寿辉的相貌因素,被推举为王,彭和尚是他的忠实粉丝,可是他忘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人不可貌相。

陈友谅风尘仆仆地来了。

由于书法好——起义军中会写字就很难得了——开始做了簿书掾,负责文书工作。之前陈友谅虽然没搞过军事,却一肚子权谋之术,除了打渔,厚黑学是他的唯一专长,很快就自己带兵外出发展,混到了元帅的职务,火速飞升。

刚开张的天完还没完,不仅没完,还干出了点业绩,打下来不少地方,可惜天完政权中缺少有远见的人物,只看重眼前,顾不得长远,所以闹腾了一年多,攻占的地盘也都慢慢丢了。“国都”圻水县城也改姓了大元,皇帝徐寿辉只好跑路。

跑路的不止他一个,彭和尚也携巨款跑路了——再也没露面。可见,携款跑路并不是当今特有的风景。

形势大大的不利,幸好还有倪文俊能打,接连打下来很大的地盘,把徐寿辉也接到了汉阳,总算没让天完真的很快夭折完蛋。

能打的倪文俊和绣花枕头布贩子徐寿辉闹了矛盾,倪文俊带自己的队伍屁颠屁颠跑到了陈友谅那里——毕竟自己提拔了陈友谅,他应当会感恩图报的。

陈友谅感恩图报的方式很特别、很有创意——砍下了倪文俊的脑袋,送给了徐寿辉,自己接管了倪文俊的队伍,自称宣慰使,不久自称平章政事。

这是一个不跟你讲规则,做事不择手段的可怕的人。

朱元璋在发展壮大,陈友谅也没晾着,时间已经到了1357年。

年底,两人开始接触了,以刀枪为工具,以流血死人为代价,以争夺利益为目标。

今儿你抢我一块地,明儿我摸你个哨,互相捧场,共同发展。

先是常遇春带人自铜陵攻池州,干掉了天完大将洪元帅。陈友谅也不白给,兼并倪文俊的队伍后,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江西隆兴、瑞州,并遣猛将双刀赵普胜率军猛攻池州。攻克池州后,又进袭太平。

这可惹恼了朱元璋,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还要得寸进尺!于是朱元璋亮出了他的金字招牌:徐达,突袭了赵普胜的栅江大营,并把池州也夺了回来。

要说这赵普胜以前也跟着朱元璋混过,后来才投了新老板徐寿辉,朱元璋知道这小子是个狠角色,并不容易对付,就开始使鬼心眼子,拿出了比徐达更为厉害的武器。难道还有比徐达更厉害的武器?有的,——钱。

行贿的对象是陈友谅身边的亲信,让陈友谅的亲信说服陈友谅相信这样一个事实:赵普胜有自立之心,不干掉他是危险的。

赵普胜自我感觉还很良好,每次接待陈友谅的使者,都是扬扬自得,大夸自己的功劳,唯恐死得慢。陈友谅正在怀疑他之际,听使者如此说,终于下决心除掉赵普胜。

于是,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领大军来到了安庆。赵普胜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亲自驾船去迎接。结果就被陈友谅毫不客气地砍了,他手下的队伍自然被陈友谅兼并了。

陈友谅死活要夺池州,结果还是不敌徐达,灰溜溜地撤了。

这时候,徐寿辉听说陈友谅发达了,并攻占了龙兴(今南昌),觉得这地名不错,表示自己要“迁都”龙兴。说他是绣花枕头,真是不冤枉。

陈友谅当然不想身边多出一个“皇帝”来天天早请示、晚汇报,让他别来。徐寿辉却自作主张,带着几万人从汉阳出发,直奔江州而来。正所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进来。

江州是陈友谅大本营,见徐皇帝自己要往坑里跳,就把徐寿辉及其“禁卫军”迎到城中,即刻关闭大门,把数千人统统一扫光,软禁了徐寿辉。

然后陈友谅自称汉王,置王府,封官爵,开张总得有点开张的样儿。

1360年夏,陈友谅挟持徐寿辉(做皇帝做到这份儿上,也真是窝囊),率水军乘着巨舰,气势汹汹直犯太平。

当时,守太平的是朱元璋手下猛将花云,花云虽猛,可是人手不多,只有区区几千人,只有拼死抵抗了。

三天后,陈友谅乘涨水之际,巨舰直泊于太平城西南角,大船船尾竟高与城平!士卒蜂拥而上,太平被攻陷,花云被活捉。

可是被捉的花云铁骨铮铮,仍然没有屈服,不停痛骂:“你们这些贼奴才!你们现在绑了老子,我主人早晚会给我报仇,将你们碎尸万段!”

他又奋力跳起来,挣开了绳索,夺了一把刀,接连杀了五六个人,怎一个猛字了得!

陈友谅看着花云的表演,终于上火了,命人把花云绑在大船桅杆上,让士兵把花云当做箭靶子,把花云射死了。

壮哉,花云!

以前的布贩子,现在的皇帝(傀儡皇帝也是皇帝)徐寿辉终于要走到人生之路的尽头了。

这一天是1360年六月十六日,陈友谅此时已经攻占了采石,他不想再留着徐寿辉这个傀儡皇帝了,就在采石五通庙命人用大铁锤击碎了徐寿辉的脑袋。

想苟活下去的徐寿辉没有如愿,因为他不懂得在这个乱世生存的法则,这要付出代价,生命的代价。当然,陈友谅也没有真正懂。

卫士们请示陈友谅怎么处理徐寿辉的尸体,陈友谅冷冷地说了句:“扔了吧!”

冷酷的卫士们心中也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擦干地上的血迹,陈友谅就在五通庙草草举行了登基仪式,代替了傀儡徐寿辉,建国大汉,改元“大义”。真是枭雄本色!

天完这回真的完了。

最早拥立徐寿辉的麻城铁匠邹普胜,摇身一变,成了陈友谅的太师,张必先成了丞相,张定边成了太尉。张定边,猛人,他的表演很精彩,我们慢慢说。

好了,终于自己干皇帝了,我陈友谅再也不是那个被人鄙视的鱼贩子了!只要手握重兵,高高在上,任何人都要在我面前低头!赵普胜,徐寿辉,你们不过是我的垫脚石罢了!敢于和我对抗,花云就是你们的榜样!

站在战舰上,陈友谅脸上带着不易被人察觉的冷笑,心中在沉思默想。

下一步,干掉朱元璋那个叫花子,干掉张士诚那个私盐贩子,把蒙古人赶回荒凉的漠北去放羊,天下终归要臣服在我陈友谅的脚下!

陈友谅肯定不止一次地这样打算。

但是,要一步一步来,回到江州老巢,他先是给张士诚写信,信中的内容主要是两个字:结盟。然后联手消灭朱元璋。

可是,此时的张士诚已经开始蜕变,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锐意进取的张士诚了。所以,他拒绝了陈友谅。

无奈,陈友谅只好自己奋斗了,率领着他的庞大舰队,从江州顺流而下,直奔应天。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考验朱元璋和他的队伍的时候到了。

每当在这样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名为提建议,实则为自己打算后路。于是,朱元璋的手下,有说该投降陈友谅的,有说该往哪儿哪儿战略转移的,有说出城和陈友谅死磕的,也有说应当据钟山死守的,就差没人说散伙了(估计也不敢说,说了朱元璋肯定砍他脑袋当尿壶)。总之,人心惶惶,仿佛到了末日。

这时,刘基站出来了。

当然,刘基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在这一年(1360),朱元璋使了点手段,“聘请”到四位儒者,除了刘基,还有宋濂、叶琛、章溢。刘基是最后到的。

史载:“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熟悉中国文学史的人大概对这几位仁兄不会陌生,当时,这四个人被合称为“浙东四学士”,名满天下。尤其是宋濂,他有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至今仍活跃在祖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材、辅导书及各类考卷、练习卷中。可以说,大名鼎鼎的“浙东四学士”被朱元璋一窝端,一个也没落下。

刘基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刘伯温。

刘基站出来,说了一番话:“请赐给臣宝剑,先宰了那些要投降和逃跑的人!”

朱元璋一听,嗯,看来还靠谱,就说:“先生,先说说你的看法,我再赐你宝剑吧!”

刘基说:“要想得天下,必须打败陈友谅,胜则为王,败则为虏,决一雌雄,在此一战!”

看了一眼朱元璋,刘基又接着说:“陈友谅虽然强大,但他们行军千里,既是疲军,又是不义,只要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待敌深入,以伏兵击之,必胜!”

朱元璋听了刘基这番话,大喜,因为刘基的想法和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因而坚定了死磕到底的决心。

朱元璋倒也没食言,赐给了刘基一把宝剑,拜他为军师,令三军听命于刘基,有不服者,斩!

朱元璋先派胡大海直捣广信(今江西上饶),在陈友谅的后院点把火,然后他找来一个人——康茂才。

之所以找他,因为他和陈友谅也是老朋友,找他来的目的是让陈友谅早点到,别磨叽。

康茂才不愧是优秀的双面间谍,陈友谅得到康茂才的书信,自认为有了这样一个内应,更是事半功倍了,于是急速进军,直奔康茂才守卫的江东桥。

因为康茂才在信中告诉陈友谅,江东桥是一座木桥,只要陈友谅大军一到,他就把桥拆了,好让陈友谅的舰队顺利通过。

而此时,朱元璋早就做好了其他方面的安排。

第一件事,就是主动把江东桥拆了。别惊讶,后面还有配套措施:然后,建上一座结结实实的石桥。

同时,听说陈友谅打探过新河口方向的道路,朱元璋就派大将赵德胜在新河两岸筑起了一座虎口新城。

然后动员所有人马,命常遇春、冯胜等人率精军三万埋伏在石灰山侧,徐达等陈兵于建康南门外,杨璟驻兵大胜港,张德胜等人率水军出龙江关外,朱元璋本人则亲率大军,在卢龙山待敌。举起红旗,表明敌人来了;举黄旗,就伏兵出击!

做好了安排,就等陈友谅这条大鱼上钩了。

陈友谅果然不负朱元璋的殷切期望,带领着他的无敌舰队(至少他这么认为)来了,直进大胜港,这个港很窄,这个特点让陈友谅抓狂:一次只能三船并进,太坑爹了!

抓紧掉头!直奔江东桥!

到了江东桥,陈友谅喊出了他的暗号:“老康!”

没回音。

又喊了几声,还是没回音。

难道老康有事没来?

没来就没来吧,老子自己动手,于是派人去干一件事:拆桥。

回报:那是一座石头桥!为了保固,还用铁汁浇灌过!没重型机械,一时半会儿拆不了啊!

陈友谅心里一惊:上他娘的贼当了!

可是他预料的伏兵四起、喊杀震天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很纳闷。于是,陈友谅命舰队再次掉头,去龙湾!

龙湾,这是朱元璋给陈友谅精心挑选的登陆地点。

靠岸后,士兵们都下船,好,就怕你不下船,下了船就好办。陈友谅的队伍慢慢走进了包围圈,很多人其实正在走向他们生命的终点。

卢龙山红旗挥动,朱元璋的各路大军围了上来,然后,朱元璋等合围完成,挥动了黄旗。

一场血战。

当然,流的绝大部分是陈友谅队伍的血。

陈友谅招架不住了,被杀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还没送命的就拼命往船上逃跑,可是这时让人感到无比悲催的是——潮退了,无数巨舰搁浅,真是祸不单行。

于是,一场屠杀就在龙湾上演了,陈友谅的队伍死伤无数,近万人被俘,一百多艘大船和数百艘小船丢给了朱元璋,一败涂地。

陈友谅乘小船撤了,朱元璋命诸将继续追击。追到采石,陈友谅回过头来进行反击,要知道,兔子急了还是会咬人的。结果,鼓起勇气反击的陈友谅,不幸又败在了廖永忠、华云龙手下。看来,有时鼓起勇气也不见得是好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是抓紧跑路吧!

那叫一个狼狈不堪。

朱元璋经过这次战役,收复了太平,并后移二十步改筑城墙,再也不能让陈友谅占上次的便宜了。

这次战役,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赢家,声望马上看涨,小明王将他封了吴国公。

我们已经说过,朱元璋不好惹,不好惹的朱元璋野心也很大,他还想再攻占一个地方:安庆。

因为安庆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安庆本来是由双刀赵普胜守着的,这个时候,他早就成了陈友谅的刀下鬼了。而以前跟着赵普胜混的将领,难免对陈友谅的阴险狠毒抱有不满,有一个人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张志雄。

这个时候,他向朱元璋投降了,还把安庆城的详细情况告诉了朱元璋,不知道有没有画幅地图。

然后,安庆被攻克。

1361年七月,安庆又被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突袭夺了回去,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张定边,猛人。

朱元璋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亲自带兵,要找陈友谅过过招。先打安庆,结果没打下来。这时,刘基建议朱元璋先不要打安庆,直接打陈友谅老巢江州!朱元璋同意了,马上率兵突进。

经过小孤山时,朱元璋又得了陈友谅的两员大将:傅友德、丁普郎。

大概见识了陈友谅杀赵普胜、杀徐寿辉的手段后,丁普郎和傅友德知道,接下来就轮到他俩的脑袋落地了,收拾好包袱,集合好自己的队伍,抬腿就投了朱元璋。傅友德,你会慢慢见识到这个人的厉害。在后来消灭北元的过程中,他出尽了风头。

朱元璋早就听说过傅友德的大名,立刻把他提拔为大将,派他去江西招抚诸郡归附。

兵贵神速,朱元璋的行动那真叫迅雷不及掩耳,陈友谅居然不知道家里来客人了。

只是来的客人多了点:布满了整个江州城外的江面。

陈友谅显然没做好待客的准备,傻眼儿了。

带上老婆孩子,跑吧!于是,陈友谅战略转移到武昌。苦心经营的根据地,一朝让给了客人朱元璋。

就这样,朱元璋把陈友谅从老巢江州赶跑了,还顺便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等地。

这个时候,为陈友谅守龙兴的胡廷瑞见风使舵,派人向朱元璋投降。朱元璋将龙兴改为洪都府,派大将邓愈留守。真是捷报频传!

被赶到武昌的陈友谅很生气,于是着手做一件事:造船。陈友谅的造船行为给历史作了很大贡献:郑和下西洋的造船技术就是从陈友谅这里传承的。无论如何,得感谢一下陈友谅同志,为祖国的工业科技作出了值得铭记的贡献。

陈友谅造的船很有特点,让人过目不忘:高大、结实、华美,完美地将实用和美观融为一体。高数丈,上下三层,每层都可以跑马,船体外面还包了铁皮。陈友谅这是要打造古代航母呀!

造好了一千艘这样的航母,陈友谅的底气又变得十足,让朱元璋体验一下,那也是必须的。

但,他得等合适的时机,我们就先让他到幕后休息一下吧,毕竟造船也是很辛苦的。

趁此机会,我们先来关注一下我们的老朋友张士诚,看看他在忙什么。

张士诚虽然没造船,但也没闲着。

1363年二月,张士诚的部将吕珍突袭安丰(今安徽寿县),之所以选择打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两个人,两个身份比较特殊的人:小明王和刘福通。

一被打,小明王就急了,只好向吴国公朱元璋求援。朱元璋接到上级的求援请求,打算马上出兵。但,刘基又站出来了,死活不让朱元璋出兵。

他的想法其实很单纯,虽然并不怎么纯洁:要想摆脱小明王的牵制,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死了,死了不正好吗?何况,陈友谅那双贼眼时刻在关注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就等朱元璋自己露出破绽了。

一旦大军离开,陈友谅抬脚就到!

朱元璋不是不懂,但他还是执意出兵了。为了忠诚与道义。三月,朱元璋挥师北上。

陈友谅得知这一消息,肯定狂喜,通过他的行动,我们得到了印证:陈友谅迅速集结了六十万大军(号称),乘着那些华美而坚固的航母,出发了。在他看来,那是他胜利的起航。可我们前面也说了,任何事,都会有意外。

陈友谅没有直奔朱元璋的应天老巢,而是先去了一个地方——洪都。

历史就在陈友谅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改写了。

先端了朱元璋的应天老巢,慢慢收拾他,估计朱元璋就算不去做叫花子、流浪汉,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可是,陈友谅偏偏选择先去打洪都。

或许他这个最大的背叛者最痛恨的恰恰也是别人的背叛。打下洪都来,让背叛我的人知道后果是多么可怕!

胡廷瑞把洪都卖给了朱元璋之后,1362年二月又被降而复叛的祝宗、康泰端了,邓愈跑路,回了应天;后来,徐达又打了下来,朱元璋派侄子朱文正、大将赵德胜和邓愈一起守卫。

陈友谅本来觉得,自己的武器优良,队伍庞大,在如此的力量悬殊之下,洪都岂不是一攻即破?可是,事实证明了他想法的天真。

洪都硬是苦苦支撑了八十五天,近三个月!这主要得感谢大都督朱文正同志。

这场攻城与守城的战争打得异常惨烈,是陈友谅和朱文正的一次殊死较量。

当陈友谅率领着他的庞大舰队开赴到洪都城下时,我们可以想象城内是如何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史载:“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明史·邓愈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接下来将会是“相看白刃血纷纷”了吧?

洪都城的命运悬于朱文正和守城将士的手中。而朱元璋的主力部队二十万营救小明王去了,再除去留守应天等处的队伍,洪都能有多少兵力,我们可以大致估测一下,但绝不容乐观。至少在六十万大军面前,那是何其微乎其微。

然而,奇迹之所以能称之为奇迹,就在于是在绝对料想不到的情况下创造的。

千钧,一发。

这个时候,本来平时颇具文科生气质的朱文正,表现出了他的另一面。而正是这另一面,让陈友谅产生了一辈子都不可能磨灭的印象,也让大家看到了朱文正不仅能够花天酒地,闲来谱个曲、填个词,耍耍文艺范儿,他的军事才能原来如此让人震惊!

当接到朱元璋誓死保卫洪都、等待援军的命令后,朱文正从他的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中走了出来,然后果断干了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开会。

不要看到开会就反感,有的会是必须开的,有的会是……

在这次大战前的会议上,身为大都督、洪都最高军事长官的朱文正当着众位将领的面,表示了他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众将领见识到了朱文正的另一面。表完决心就该分活了:

邓愈分到了最为要紧的抚州门,赵德胜分到了宫步门、土步门、桥步门,薛显分到章江门、新城门,牛海龙、赵国旺分到琉璃门、澹台门。

分好活儿,安排好了人马之后,竟然还剩两千兵力,用来机动支援,哪里有险情就赶赴哪里。朱文正也实在是太有才了。

战斗打响前,朱文正命将士干一件必须干的活儿:加固城池,并调整了城门格局,还将临江侧城墙改筑至距江三十步,这一下子陈友谅的豪华航母就没法直接攻击城池,占不到上回打太平那样的便宜了,威力大减。

可是,毕竟人家是六十万的队伍,朱文正能不能守住,他心里大概也没谱。让他能有所安慰的是,与他并肩战斗的都是些百战名将。这是他最大的底牌。

让邓愈、赵德胜、薛显等猛人来助守洪都,应当是朱元璋基于洪都的重要战略地位作出的考虑与安排。

洪都,看一下地图你就知道,它坐落在鄱阳湖西南,并可通过赣江水道与鄱阳湖相通。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初唐大才子王勃就曾在一篇非常非常著名的文章中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大意是说,这里曾是汉代的豫章郡城,现在是洪州的都督府。它处在翼、轸二星宿的分管区域,地上则连结衡、庐两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一句话,这个位置很重要。

重要的位置必须有重要的人。

为什么安排朱文正作为洪都最高军事长官,那就不用多解释了,昭然若揭。

不管怎么说,战斗还是要打响的,毕竟六十万大军不是来搞集会、游行的,更不是演电影。陈友谅命他的大军发起了攻城战。

下达命令的那一刻,陈友谅该是多么信心满怀,目空一切。洪都在他的“围数百重”下,不过是大象眼中的一只蝼蚁。陈友谅毕竟还是很有敬业精神的,亲自督战,对洪都城发动了猛烈攻击。

邓愈防守的抚州门首当其冲。不知道陈友谅的汉军用了什么玩意儿,硬是把城墙给搞塌了三十余丈。不知道是汉军的武器先进,还是修建这段城墙的时候过于偷工减料。总之,墙是塌了,塌了就得补,不补的话,汉军就该从这个更宽敞的大门涌进城了。——这个大门三十余丈,也就是一百多米,实在够宽敞的。

看来只能修了。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伙都在拿着大刀长矛拼命呢!邓愈充分发挥了猛人风格,史料用了五个字来形容这个不可思议的场面:“愈且筑且战”。

一边两军在对垒死磕,一边吴军在忙着修城墙。这种场面在古今中外的战役中大概不会多见。

邓愈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震撼汉军的武器——火枪,并得到了牛海龙、赵国旺部的支援,朱文正也率主力赶来增援。一旦这个缺口被撕开,洪都,就完了。

惨烈的争夺战一直打了个通宵,洪都总管李继先及牛海龙、赵国旺等人全部战死。

再看看赵德胜的表现。赵德胜的人马也不多,几千人的样子,可是,赵德胜一上来就选择了一个让汉军瞠目结舌的行为——背城逆战,还射死了汉军将领,结果,汉军士气大减。第二天,汉军继续围攻,“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

没想到,搞着搞着,又出现了让我们感觉很眼熟的画面——城墙又坏了!看来,豆腐渣工程不管今天还是古代,都误事儿呀!

没办法,修!于是,那眼熟的场面继续——“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

一直打到傍晚,赵德胜还坚持在前线,坐在城门楼上指挥士卒。不幸一支箭射中他的腰部,“镞入六寸”!拔出箭后,赵德胜也就基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留下了在史书有记载的最后一句话:

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

言毕而绝,年三十九。

史书对其评价,曰:“德胜刚直沉鸷,驭下严肃。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

奇才殒矣。

薛显的表现也不赖。“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枢赵祥”。即便是力量如此悬殊,薛显同志还敢偶尔出城干一票,实在是猛。

还要一个人值得我们记住,他叫张子明,当时是一个领兵千户。当朱文正觉得洪都越来越难以支撑时,他派张子明去找朱元璋,目的很明显是打听一下援兵何时能来帮把忙。

张子明用条小渔船从水关偷偷溜了出去,夜行昼止,半个月才找到队伍。朱元璋见洪都来了人,便询问战况。张子明说:“敌方虽然兵多,但已被我们打死不少了。现在鄱阳湖处于枯水期,不利于敌方巨舰,如果马上派兵增援的话,不难破敌!”朱元璋一听,对张子明说:“你回去告诉你们主帅,再坚持一个月,我自会亲自带兵增援。”

张子明只好回去复命。可不幸的是,到湖口时,张子明被汉军给活捉了。那就发挥一下俘虏的作用吧——劝降。张子明答应了,很爽快。

当张子明被押着来到洪都城下时,汉军催他喊劝降的话,无非是“弟兄们,汉军威武,洪都是守不住的,开门吧,缴枪不杀,汉军大大优待”之类的,可张子明喊出的话令汉军感到非常意外,张子明对着城墙上的吴军喊道:“弟兄们,我是张大舍,我刚见了主上,他让弟兄们再坚持一下,援兵已经在路上了!”

汉军被激怒了,“攒槊杀之”。

就这样,洪都死死坚守了八十五天。

当然,八十五天,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

再说说朱元璋挥师北上的结果:小明王被救出来了,刘福通死了。

掉个个儿就好了。尴尬,太尴尬了!

等到朱元璋完成了分内之事,将小明王安排在滁州,得知洪都马上就无法支撑的消息,开始调兵遣将,徐达、常遇春、冯国胜、俞通海、廖永忠等大将自不待言,刘基、陶安等谋士也都随从出征,共集结了水陆兵力二十万,与自己一起出兵。

再不出兵,就得赶去给亲侄子收尸了。

从阵容来看,朱元璋是决意寻求主力决战了。

不能再等了!

朱元璋率军来到湖口后,先安排了一万人屯于泾江口,又派了一支队伍屯于南湖嘴,准备一战全歼陈友谅这个劲敌。

陈友谅终于把朱元璋等来了,立马解围,掉头杀出鄱阳湖,前来迎战朱元璋。他已经迫不及待了,干掉朱元璋,让他知道,老子才是天下第一!

要说朱元璋还真是底气不足,毕竟陈友谅太强大、太可怕了,自己在他面前仿佛就是站在饥饿老虎面前的一头小牛犊。

顾不得那么多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决战地点,制定作战计划。

朱元璋把决战地点选在了鄱阳湖。于是,率自己的水军开进了鄱阳湖,与陈友谅的大军在康郎山附近相遇。

时间:1363年,八月。

优势明显在陈友谅一边,虽然刚在洪都被虐,死伤无数。看着陈友谅的巨舰,朱元璋和他的将士们就心里没底:我们能取胜吗?

要知道,朱元璋同志和张士诚一样,也没顾得上造船,要造也没人家的高科技啊!家底还是上次缴获的陈友谅的船只。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那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走到了这一步,也不容朱元璋退缩了。他仔细观察了陈友谅的阵容,看出了陈友谅的缺点,告诉诸位将士:“汉军的巨舰首尾相连,不利于进退,我们可以打败他!”

然后开始部署,把自己的水军列为十一队,在小船上装满了火器和弓弩,等靠近敌人的船只后,先用火器攻击,再用弓弩射击,接触后就拼刀枪!

在这个“三板斧”作战计划的指导下,徐达首战告捷,歼敌一千五百余人,还俘获巨舰一艘,吴军军心大振。

随后,大将俞通海乘风发射火炮,又一举焚毁了汉军巨舰二十艘,汉兵被杀及溺死一万多,场面惨烈,不少人身上着火在水中扑腾叫喊,然后慢慢沉入湖底……

陈友谅的队伍当然也不是吃闲饭的,依仗巨舰高大的优势,万箭齐发,还不停地往吴军的小船上投赠礼物:火把。连徐达的指挥船也被烧着了,徐达只好转移,继续指挥。

僵持状态下,猛人张定边的表演开始了。

看准了朱元璋指挥舰的位置,未经陈友谅的许可,张定边率领着自己的旗舰和另外两艘副舰驶出了汉军的船阵。

不管陈友谅还是朱元璋都没怎么在意,可是,这几艘巨舰箭一般冲向朱元璋的指挥舰!

问题大了!这不是要实施斩首行动吗?!要是主帅被斩了首,那后果你是懂的。于是,吴军诸位将领对张定边的三艘巨舰展开了殊死围攻。

可张定边实在太猛了,持剑站在船头,带领着这些汉军一路冲杀,先后斩杀了吴军的多员将领,真可谓所向披靡!

朱元璋看着张定边的表演,也慌了,命人急转船头避开,结果,搁浅了。

形势万分危急!

此时,常遇春出手了。

常遇春先指挥船队靠近张定边的巨舰,然后,他拿起一把弓,问清楚了哪个是张定边,“嗖”的一声,箭就射出去了,正中张定边面门!

被射中面门,张定边居然还活着,命很大。不过,也没法继续他的精彩表演了,虽然还没尽兴。

撤吧。不过,他的表演激怒了一个人:廖永忠。

他乘上一只快船,一边追,一边和手下一起放箭,于是,张定边成了他们的移动靶,被射惨了。惨到什么程度叫惨呢?《明史》给出我们答案:“定边被百余矢,汉卒多死伤。”

可是,奇迹还是发生了——不管有多少苦命的汉卒被射杀、射伤,身中百余箭的张定边却仍然活着,没死,回到了汉军阵营。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张定边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猛人。猛得如此具体,如此生动,如此不可思议,实在难得。

朱元璋这次才明白了什么叫九死一生。

连续干了几天架,吴军还是处于下风,毕竟人家的战舰太先进了,只能仰攻,有很多吴兵渐渐打出了恐陈症,朱元璋同志亲自上前,杀了十几个退缩的队长,才能勉强维持局面。

再这样下去,朱元璋是非常不利的。这个时候,陈友谅做了一件让我们看起来特眼熟、特容易产生联想的事:把所有战舰用铁链拴起来。

好了,就等朱元璋同志给添把火了。

得知这个可喜可贺的信息,朱元璋的队伍终于看到了希望,大将郭兴进言,主题就俩字:火攻。

朱元璋表示赞同,马上命常遇春等人调集七艘渔船,装满芦苇柴草,以火药填充其间,就等时机了。

等什么时机呢?东北风。可风这玩意儿可不好说,谁知道会什么时候刮?而且风向要正确。

要说朱元璋同志实在是命贵无比,正如云游时那个老头给他算的卦。傍晚,东北风刮起来了。真是要什么来什么。

朱元璋抓紧让士兵捆扎了一些稻草人,竖立在七艘渔船上,给它们穿戴好甲胄战盔,还没忘放支长矛在它们手里,要演戏就演得像模像样一点吧。万一汉军起了疑心,那可功亏一篑。

然后,朱元璋又招来一批敢死队员,大概说了些这一去很危险,命大没死的话就封官赐爵赏银子,不幸捐躯的话就追认烈士并代你养活爹娘子女之类的话,然后让他们伏在船中,把这些礼物给陈友谅送去。

在东北风的吹送下,船行速度更是加快了很多,汉军看就几只小破船,也没几个人,就没怎么防备。

七艘小船终于得以靠近汉军的巨舰——已经捆绑好了的巨舰。

敢死队员就开始给陈友谅惊喜了,点好火,抓紧跳到接应的船只上后撤。

鉴于下面的内容比较血腥,我们还是引用文言文吧:“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友谅气夺。”(《明史·太祖本纪》)

请注意其中的两个字:无算。

烧死的、淹死的太多了,无法准确核算。

到底有多少汉军将士死于这次火攻,只有鄱阳湖知晓了。

这就是战争,本来无冤无仇的穷苦之人(有钱谁干这一行),他们并不认识,但为了各自的主人,为了拿点兵饷养家糊口(有时还被拖欠),走上了战场,你杀我,我烧你,拼个至死方休。

陈友谅大败。真该多念点书,至少把当时的畅销书《三国演义》相关章节好好读读,小说自有小说的价值啊!

陈友谅后悔也没用了,历史容不得后悔,人生也容不得后悔。

气急败坏的陈友谅并不甘心,再战,汉军又是损失惨重,陈友谅终于怕了。

不,陈友谅还有一招!

这一招以前张定边已经实施过(功败垂成)——斩首行动。

陈友谅获悉朱元璋乘的战舰刷成了白色,于是打算到第二天集中优势兵力攻击白色战船,干掉朱元璋!

第二天,汉军将士傻眼儿了:一夜之间,吴军的很多船舰都刷成了白色!

由此可见,做好保密工作是多么重要啊!

不久,朱元璋又指挥水军连夜开至左蠡,死死控制了咽喉水道。相持几天后,陈友谅最强的左、右金吾部将领来降,更使汉军人心惶惶。

陈友谅的愤怒可以理解,可他的行为实在值得唾弃:愤怒的陈友谅下令诛杀俘获的吴军将士。

朱元璋也做了一件事,恰恰相反:下令释放俘获的汉军将士,愿意走的发路费,挂了彩的发疗伤药。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别出心裁,搞了场规模较大的仪式:公祭汉军死难将士!

陈友谅的汉军至此军心彻底瓦解。

愤怒有时虽然也是种力量,若在高手相争时,却如毒药般能令人致命。

——古龙

相持一月多,汉军马上弹尽粮绝了,再撑下去,鱼贩子出身的陈友谅就得下湖捉鱼吃了。陈友谅不想被活活饿死,于是选择了突围。可是朱元璋早做好准备了,汉军还是一如既往地溃败,朱元璋下令追击。

结果,陈友谅被飞来的一支箭射中了,由眼而入,贯颅穿出,神仙也救不活了。

这只箭给陈友谅的光辉一生,画上了残缺的句号。

吴军得知陈友谅的死讯,更是人心大振,斗志倍增。激战中,又活捉了大汉的太子陈善见。不久,汉军平章陈荣等人率水军五万余人投降。

张定边再也没有表演的欲望了,趁天黑能见度低,用小船把陈友谅的尸体和他的另一个儿子陈理送回了武昌,还把陈理立为皇帝。

这一回,朱元璋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最强大的对手陈友谅终于被摆平了。回应天休整了一段时间,朱元璋毕竟还惦记着武昌,就亲率大军去征讨。围了四个多月,竟然没打下来!

1364年春,朱元璋再次亲征。汉军丞相张必先从岳州率军来援,却被活捉了。城内的张定边眼见大势已去,而前来劝降的陈友谅旧臣罗复仁转达了朱元璋的友好承诺:如果陈理来降,保他富贵。

于是,降了。朱元璋本着坦白从宽的原则,果然没有失信,把陈理封为归德侯。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打发陈理到了高丽,多少混了个寿终,比他老子强。

张定边最终以另一种方式为主子陈友谅报了仇:当了和尚,一口气活到1417年,比朱元璋多活了整整二十年!

好了,我们得关心一下我们的老朋友张士诚了。

1363年九月,张士诚脱离了元政府,因为张士诚前后三次奏请元政府封他为王,可是除了碰了一鼻子灰,挨了几顿臭骂之外,张士诚一无所获。

张士诚很愤怒,你不封,老子自己封!于是自称吴王。

干挺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面临一个艰难的任务:1364年正月,刚过完年没几天,天还很冷,可李善长的心很热,热心的李善长让朱元璋为难了,因为李善长率领群臣劝朱元璋干一件事——称王。

朱元璋很坚决地表示:不行。大概还说了些我要威望没威望,要能力没能力,是人比我强之类的话。

可是李善长很执著,今天拉着张三李四去求朱元璋一定要称王,明天拉着王五赵六接着求,用文言的说法叫“固请”。固者,坚决也,铁了心让朱元璋为难。

为难到极点的朱元璋实在没办法,最终“乃即吴王位”。

张士诚也是吴王啊,怎么办呢?好办,我们称张士诚为东吴王,朱元璋同志为西吴王。

新开张的西吴,马上风风火火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设置百官,聚众闹事的李善长被朱元璋封为右相国(看来朱元璋同志还是很宽宏大量的),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

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和张士诚交流交流了。

此时的张士诚更是江河日下,虽然他的地盘很广,他的地盘也很富,但他已经缺少了一样东西:斗志。

不是造宫殿,就是选美女,朝中的事务就由四弟张士信代劳。张士信也不是什么好鸟,贪酒好色,和他哥哥一副德行。

除了张士信,张士诚还重用黄敬夫、蔡彦文和叶德新几个人,这三个文人别的不会,只会耍弄笔杆子和空谈。据说,当地民间盛传一首歌谣:“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菜叶,一朝西风起,干瘪。”

张士诚的情况我们大致了解了。好了,下面就请他们上场较量较量吧。

1365年十月,朱元璋派出了他的王牌战将徐达,对张士诚进行蚕食,半年时间张士诚就把长江以北的土地都送给朱元璋了。

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布了《平周檄》,详细列举了张士诚的八大罪状,这些所谓的罪状,基本是无聊加扯淡,连贩私盐的老底儿都给张士诚抖出来了。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其中几大罪状都是在讲张士诚如何如何背叛元朝,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檄文是元政府发布的。

虚的玩完了,三个月后,朱元璋开始玩实的:发兵二十万向张士诚发起了总攻。

过程我们就不细说了,直接说结果吧:最后,张士诚被围困在了平江。

身在平江的张士诚日子很难过,平江城被围得跟铁桶似的,出去是别打谱了。更缺德的是,朱元璋命人架起很多木塔,用来监视城中的动静,木塔上还放了很多休闲娱乐器材——弓弩和火铳,值班的士兵无聊时,就拿起来往城内招呼一下子,解解闷。

真是太欺负人了。

更悲催的是,挨了欺负你还真没办法。

死守,这是张士诚目前唯一能做的。

被围的日子久了,城中弹尽粮绝那是可以理解的。据说,当时平江城内的动物纷纷涨价:一只老鼠都能卖一百文钱了。

历时十个月,城破。

时间:1367年九月初八。

城破时,张士诚仍然亲自率兵巷战,眼看撑不下去了,张士诚退回宫中,一把火烧死了家属,自己上吊。

结果,寻死的张士诚被部将救了下来,没死成,最终被俘,被押送到应天。

朱元璋力劝张士诚投降,张士诚坚决不肯,只求一死。

最后,朱元璋成全了他,让他自缢身亡;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命侍卫乱棍打死,或者用弓弦勒死的。

终年,四十七岁。

无论如何,张士诚死得很有骨气。

随着张士诚的死,东吴也在历史上画上了句点。

朱元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解决了一个大敌,而小明王韩林儿也已经不明不白地死了(据说是廖永忠把他扔在江里喂了鱼,可是他的胆子也太大了点吧),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1368年,这注定要成为被历史与后人铭记的一个年份。

正月初四,大明王朝在应天诞生了,以洪武为年号。

这个新的王朝诞生之前,照例上演了一出三推三让的老把戏,详情参照李善长聚众为难朱元璋称王。

只是这次闹得更厉害,李善长等人以寻死苦苦相逼(当然只是口头说说,不会来真的),朱元璋自然有好生之德、恻隐之心,就勉为其难了。

再次聚众闹事、以死相逼的李善长这次被封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两人还做着兼职——当太子朱标的老师。

杀了朱元璋的领导、犯了大错的廖永忠——被封为侯爵。

真是值得好好品味一番。

朱元璋四十一岁了,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消灭元朝。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暴虐腐朽的元政府,你该退出这个不再属于你的舞台了,从哪儿来再到哪儿去吧!

朱元璋这样想。

其实在他登基之前,早就开始动手了,去年十月份,消灭了张士诚之后,徐达、常遇春就开始了行动,行动纲领就是朱元璋同志著名的口号: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就是说,要把蒙古人赶回漠北去啃沙放羊,恢复华夏的各项制度,建立新的秩序,把老百姓从水里火里地狱里拉出来,过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1993年出品、1995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本片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由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

——百度百科 顺便安利一部影片

二十五万北伐大军,势如破竹,打得元军满地找牙,很快平定了山东。

洪武元年(1368)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三大军种——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接连攻克了德州、通州。

元顺帝害了怕,慌忙带着自己的后妃、太子、重臣等搬家(不搬家脑袋就要搬家),搬到了上都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拿下了大都,改为北平府,元朝作为一个一统的政权终于被消灭了。

这还远远不够,朱元璋已经打算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稍事休整,徐达、常遇春又挥师西进,平定了山西。

洪武二年(1369)三月,明军再次出征,攻克西安,平定了陕西。元顺帝趁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毕竟还是北平的日子过得舒坦,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兵八万、骑兵一万驰援北平。

元军听说常遇春和李文忠这两个煞星要来,马上向北逃奔,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得别相逢。也速,来也速,跑也速,这也是能力一种。

可常遇春锲而不舍,率军追击上千里,大获全胜。为了彻底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上都开平,元顺帝再次搬家到应昌府。只是这次搬家搬得匆忙了点儿,丢了一件东西——传国玉玺。丢了这玩意儿,建国这事儿,再也玩不下去了,总不能找个萝卜刻一枚吧,何况,办证刻章这事儿当时并不流行。

七月七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暴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可悲,可叹。

常遇春,历史会记住你的,你的功,你的过。

洪武三年(1370)四月初八,徐达和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在甘肃定西县北的沈儿峪干了一架,徐达大胜,王保保跑路;二十八日,元顺帝在应昌崩了,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称帝;五月十六,李文忠同志率军开赴应昌,又大胜,俘获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员几百口子,爱猷识理达腊继续向北搬家。

十一月,战绩辉煌的徐达、李文忠班师回朝,满朝文武百官欢欣鼓舞,最高兴的当然还是朱元璋。接下来,朱元璋祭告天地、大封功臣。

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茂(常遇春之子)被封为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后又封汪广洋、刘基等人为伯。

北元暂时折腾不起了,劳模朱元璋趁此机会做了点其他该做的事情,马不停蹄是他一贯的风格。

打了这么多年仗,经济的萧条那是可以理解的,朱元璋建国伊始,就开始了恢复经济的工作。

朱元璋即位不久,各地官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了一番话:“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

为了达到休养安息、恢复经济的目的,朱元璋先是鼓励垦荒,强行从苏、杭、松、湖等地迁移大量人力到濠州垦荒,并且号召黄河以北的山东、山西农民到淮河流域开垦土地,农具就不用带了,你家的老黄牛也不必牵着上路了,政府免费发,还给出了优惠政策:荒地谁先开垦了就是谁家的,并免征三年赋税。

而对于没来得及搬家的元朝贵族、富户,朱元璋同志就不客气了,没收他们的私有财产充公不说,还强迫他们到凤阳地区进行劳改,往日高高在上的贵族一夜之间成了劳改犯,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对于兴修水利、赈灾救荒,朱元璋也很重视。这几招下来,效果果然不错,明初的经济逐步走上了正轨。

与发展经济相比较,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可谓难度倍增。因为前者打交道的对象基本是农民,后者打交道的对象是制度和高层。幸好,我们的劳模朱元璋同志并不怕麻烦。

明朝建立初期,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于是进行了改革。

先是废除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

三者具体分工如下: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负责军政;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负责刑名,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三者合称为“三司”。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

朱元璋对权力的控制欲望极强,这点动作还远远不够。

他还要把权力往自己手中聚集,这就要面临一个矛盾——和丞相的矛盾。

丞相是干什么的?就是为皇帝分担任务的,大致有下列一些领域是丞相要负责的:人事(举荐、任用、考核、废黜等)、律令、刑狱、军事、边防、档案……分担的任务多了,权力自然就大,皇帝你还不能拿他怎么样。丞相那可是百官之首,是他们的楷模与榜样啊!即便他顶撞了你,甚至骂了你,你也得忍着,如果你不想被朝臣和百姓骂作昏君的话。

这一点让皇帝很不爽。给我干活的一个高级打工仔,分了老子的权力不说,老子还得看他脸色!

朱元璋很快意识到了丞相的累赘与掣肘,于是,他打算以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制度。

既然这么麻烦,废了吧!

这在以往的历史中是没有过的事情,要做到如愿废丞,这不容易,非常地不容易。

但,机会总会有的。

给朱元璋创造机会的这位仁兄,大家想必都清楚,他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人,也算是朱元璋的老乡了。1355年,在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时候,胡惟庸来了,由于老乡的关系,还很受宠信。

但限于个人能力,加上朱元璋集团中牛人多如牛毛,在朱元璋同志打天下的过程中,他的戏份很少,属于跑龙套的,一直在咬牙默默奋斗。洪武三年(1370),一步一步混到了中书省参知政事(从二品)。

大明建国后,朱元璋的朝中开始了斗争。一派是以李善长同志为首的淮西集团,一派是以刘基先生领军的浙东团伙。

李善长看中了胡惟庸,加上沾点亲、带点故,就让他代理了淮西集团的领袖职务。斗来斗去,刘基最终还是不敌,加上朱元璋的猜忌,就被朱元璋客客气气地撵回家了。

淮西集团胜。胡惟庸也不客气,继续鼓足干劲,把浙东团伙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杨宪也找个理由干掉了。

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支持下升任右丞相,过了几年又升左丞相。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得饶人处且饶人,可胡惟庸不打算这么干,他继续奋斗,非要把刘基彻底消灭才死心。

最终,生病的刘基还是被胡惟庸派去的医生毒死了。后来这也成了胡惟庸的一项罪名。要知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现在的胡惟庸终于风光了,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得好好表现。胡惟庸好好表现的方式就是历代君王最痛恨的——结党营私。

胡惟庸为之奋斗了整整七年,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自己的骄横跋扈自不待言,还操纵了官员的任免与生杀,努力巴结的,拉拢,和自己过不去的,狂整。奏章也先朱元璋同志过过目,对自己不利的就直接扔废纸篓。

胡惟庸的胆子越来越大,仿佛整个天下已经改姓了胡。当然,他的党羽已经很丰满,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都成了胡党成员。

造反,是胡惟庸的宏伟目标。他正在奔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同时也是在奔着死神努力前进。

胡惟庸也没忘了拉李善长下水,可是李善长拒绝了他。直线走不通,他只好走曲线:拉拢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这个比较容易,因为,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儿女亲家!

通过李存义的关系,李善长最终说出了一句很不该说的话:我老了,等我死了后,你们自己去闹腾吧!

祸根就此种下。

对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徐达看不下去了,就到朱元璋那里告状。胡惟庸知道后很愤怒,也没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竟然要整徐达!方式是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谋害徐达,因被揭发,未能得逞。

如此低级的斗争手段,胡惟庸,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看来,他已经疯狂了。

上天想让你灭亡,一定会先让你疯狂。你就慢慢表演吧。

他的表演自然会有很多观众。很不幸,其中的一位恰恰是他的老板——朱元璋。这就注定了胡惟庸的悲剧下场。

朱元璋是个什么角色,大家都很清楚。

要灭胡惟庸容易,要通过胡惟庸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不容易,至少需要等。所以,朱元璋隐忍了一段时间——七年。可怕,太可怕的一个人了。

可是,胡惟庸还是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而他的对手又是一个什么角色。

没多久,胡惟庸的儿子死了,死于一次意外交通事故:在大街上飙马,大概是眼见要与另一辆马车相撞,就紧急刹马,没刹住,自己却掉下马来,摔了个半死,又被马车一碾,死了。

胡惟庸的愤怒可想而知,就杀了肇事车夫,没走任何司法程序。

私自杀人,问题大了。

可胡惟庸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跑到朱元璋那里为自己开脱,打算赔点钱完事。

这就是胡惟庸的思维模式:自己是丞相,而被自己杀掉的只不过是一个车夫,何况这个车夫碾死了他的宝贝儿子,没杀他全家算是高抬贵手了。

可朱元璋给他的回复就四个字:杀人偿命。

胡惟庸终于崩溃了,终于意识到自己和朱元璋的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了。

也不想想朱元璋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凶狠强大的陈友谅都被干掉了,你胡惟庸能和陈友谅比吗?在朱元璋眼里,胡惟庸不过是一个棋子、一个小丑罢了。

看着胡惟庸马上要倒台,他的死党涂节又卖了他一次,到朱元璋那里告状,主题鲜明无比——谋反。

好了,胡惟庸的表演终于落幕,朱元璋给他定了罪,灭三族,然后就是——杀。

陪他一起走上黄泉路的还有他的“死党”涂节(一点都不冤)、陈宁等人。

远远没结束,继续彻查!结果,从洪武十三年(1380)案发,连续查了好几年,牵扯出的同党竟然有上万人之多!并,统统杀掉。

稍微动点脑子,我们就不难想象里面有无数人被扣了黑锅而遭冤杀。

杀了胡惟庸,刚过一个月左右,朱元璋就废除了丞相制。胡惟庸因而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最后一位敢于谋反的丞相,最后一位敢于谋反却陪得一干二净、输得彻彻底底的丞相。

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之后,朱元璋更定了六部的官秩,并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能直接统率军队,有统率军队权力的五军都督府,却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一人之手。

再来关注一下李善长同志。李善长没有被马上干掉,毕竟是朱元璋的大功臣、亲家翁,还是御封的韩国公。况且,李善长手头有个玩意儿:免死铁券。数量:两张。颁发者:朱元璋。作用:免二死,子免一死。

马上就干掉他的话,朱元璋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不急,是你的终归是你的,躲不掉。

李善长也预感到危险了,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事,就上书请求回家养老养病。朱元璋准奏。

洪武十八年(1385),有人状告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余党,朱元璋下诏免死,流放到崇明岛,也算是法外开恩了。至于那个时候崇明岛的日子好过不好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洪武二十三年(1390),在家养老的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打算进行一番房屋建设与整修。说起来李善长也够小气的,没打算花钱请施工队,而是去借人修。要说以他往日的显赫,该不差钱啊。

他找的是他的老战友——汤和,跟他借了三百卫卒。

要说这能算是个事儿吗?结果,汤和卖了他,马上把这件事反映到了朱元璋那里。可见,战友有时候也并不可靠。

李善长很快又犯了个错误,正是这个错误,让朱元璋决定动手,终止李善长家珍藏的免死铁券的作用。

四月,李善长的亲信丁斌被流放,李善长也没想想自己现在的地位与处境,竟多次请托求情。朱元璋终于愤怒了。

好,不流放就不流放吧,直接抓起来,严刑拷打,结果李善长为之求情的丁斌又把他卖了一遍,供出了李善长“谋反”的细节。

这时候,很多人敏感地觉察到时机到了,就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说什么李善长替胡惟庸隐瞒私通北元之事;连李善长的家仆也上来踩一脚,告他与胡惟庸密谋造反。

朱元璋不必再忍了,他发话了:“李善长作为元勋国戚,知道胡惟庸谋反却不告发,狐疑观望,实属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的李善长及家人七十多口就被朱元璋下令杀了。只有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得以幸免于难,只是被流放江浦,李祺的两个儿子也沾了母亲的光,免死。

李善长被杀了,同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等,一个也没落下,都被朱元璋杀掉;甚至连死了的营阳侯杨璟、济宁侯顾时等,也被追究,打成胡党。利用这个机会,朱元璋还找人编写了一部新的教科书——《昭示奸党三录》,罗列其罪行,公开出版,布告天下。

回过头来看看,说李善长死得不冤那是假的,说冤吧,又有点自找:谁让你信任汤和、丁斌的?结果如何?

你要知道,友谊天长地久,背后才好下手。

有时候,朋友远比敌人更可怕。

可是,以李善长当时的地位,造反实在缺乏理由:难道造反成功后的李善长能超越当时的地位?是你的话,你会反吗?不管你会不会,反正我是不会。

后来的一件事也很值得品味。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解缙(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为李善长伸冤,朱元璋看后,竟然没有怪罪。

朱元璋不知道李善长冤枉吗?以他的聪明,他怎么会不知道。可是,他为什么还是要赶尽杀绝呢?

我们还是跳跃一段历史,暂时看看另一件事情吧。

这件事发生在朱元璋和皇太子朱标之间。

自从胡惟庸案开始,朱元璋接连兴起大案,亮出了他的屠刀,对群臣毫不留情,大有一扫光的架势。

一天,朱元璋又要大开杀戒,太子朱标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没吱声。

第二天,朱元璋故意把一条满是尖刺的棘杖扔在地上,叫太子捡起来,太子不傻,当然不去捡。

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杀掉该杀的人,你才能当这个家!”

没想到朱标出口就是一句足以写进《名人名言大全》中的语录:“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气疯了,意思很明显,这不是骂他昏君暴君吗?抄起椅子就砸向朱标。

通过朱元璋的话,我们再来看李善长的死,就可以理解了。杀掉李善长,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哪怕你有冤屈,但比起大明江山基业,你就舍身入地狱吧!

胡惟庸和李善长开了头,但远远没有完,胡惟庸案只是洪武四大案之一,接下来,朱元璋更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屠杀。

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相继爆发。

先看空印案。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都要去京城做一件事:到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账目。

因路途遥远,翻个山越个岭过条河那是少不了的,而且交通工具落后,这些办事的人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也就是已经加盖好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修改急用,也就是为了图个方便。

这个经验慢慢推广开来,成了惯例,大家都这么办。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得知此事,怀疑其中有弊,大怒,责令严查。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长官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再看郭桓案。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营私舞弊,侵吞官粮,私征赋税。

朱元璋下令严审,结果是: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除侵吞金银外,仅贪污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两千四百余万石!

于是,赵瑁等人都被干掉,六部自左右侍郎以下,都被处死。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下了大狱的有几万人!中产以上民家被抄被杀者,不计其数。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蓝玉,常遇春内弟,在消灭北元的军事行动中立了大功,洪武二十年(1387)任大将军,后被封凉国公。蓝玉却恃功骄横,夺占民田,违法乱纪。1393年,锦衣卫告蓝玉谋反,结果蓝玉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朱元璋还照旧例编了《逆臣录》,列名《逆臣录》者,一公、十三侯、二伯。

洪武四大案,每个案子都至少有上万人被杀,其中肯定有无数冤情。可是,朱元璋还是雷厉风行地做了。原因,或许就在他对朱标说的话里。

已经杀掉了无数人,这些人有的是他的功臣,有的是他的棋子,有的是他的子民,有的甚至是他的亲友,没有人能把朱元璋拉住。很不幸,唯一能左右朱元璋的人已经去世了,她就是马皇后。

朱元璋同志到濠州城开始从事造反工作时,郭子兴把养女马姑娘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称帝后,把一直与他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妻子封为皇后。

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贤后。她善良、勤劳、俭朴、爱民,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当朱元璋被郭子兴猜忌关押时,是马姑娘怀揣热饼偷偷给朱元璋送去,烫伤胸脯在所不惜;当朱元璋领兵厮杀于战场,是马姑娘亲手为士兵们缝衣做鞋;当陈友谅来势汹汹、进兵龙湾时,是马姑娘散尽宫中财物犒赏士兵,鼓舞士气……

做了皇后之后,她一如既往地勤劳、俭朴,平时只穿洗过的旧衣服,哪怕衣服旧了都不忍丢弃,补好再穿,在灾荒年月,更是粗茶淡饭,做出表率。

更重要的是,她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了很多人。宋濂、朱文正、李文忠,她都为他们求过情。哪怕不认识的,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她也为他们求情,以一己之力,尽量保全他们的宝贵生命。

对,我们还没有交代一下朱文正同志的下场,在这里补一笔。

洪都之战,朱文正的功劳有目共睹。还京后,朱元璋大大封赏诸将士。立了大功的朱文正却未获封赏。

这是有原因的。

史载:“当太祖起兵时,南昌王(朱文正的父亲朱兴隆)前死,妻王氏携文正依太祖。太祖、高后抚如己子。比长,涉猎传记,饶勇略,随渡江取集庆路。已,有功,授枢密院同佥。太祖从容问:‘若欲何官?’文正对曰:‘叔父成大业,何患不富贵。爵赏先私亲,何以服众!’太祖喜其言,益爱之。”(《明史·诸王传三》)

这段文言文不难懂,也就是说朱文正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识大体、让朱元璋感动的话,表示自己对封赏持无所谓的态度。

当洪都之战、鄱阳湖之战结束后,朱元璋狠狠地大方了一回,“赐常遇春、廖永忠及诸将士金帛甚厚”,可是“念文正前言知大体,锡功尚有待也”,于是乎,就没怎么为侄子考虑。

文科生气质浓郁的朱文正,激动了一下,说出一番那样的话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也就是说说罢了,没想到朱元璋认了真。

这下,会错意了。朱文正的文科生脾气一下子爆发了,以至于怒失常度,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按察使李饮冰上书汇报朱文正的行为,朱元璋得知大怒,派人去替他骂了一顿。

这个时候,不够坚定的朱文正在部将的怂恿下,做出了一个蠢不可及的决定——投靠张士诚。看到苗头而又工作认真负责的李饮冰再次上书,汇报朱文正有异心的情况。

违个法,乱个纪,朱元璋还是可以忍耐的;但要说到叛变,朱元璋是绝不会容忍的。何况,是自己的亲侄子。

于是,朱元璋先发制人,带人去捉了朱文正,连连厉声质问朱文正:“你小子打算干什么!”押回京城,打算干掉完事。

这个时候,马皇后站出来为侄子说话:“他只是个性刚强一点罢了,哪可能背叛。”

朱文正的命暂时保住了,但被朱元璋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就抑郁而死。(陪他走上黄泉路的还有一个人,史载,“饮冰亦以他事伏诛”。)

洪武三年(1370),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并传了14代,相袭280年。

朱守谦是明史上唯一一位非朱元璋儿子的藩王。

——为很多人开脱过的马皇后病重之后,朱元璋命太医诊治,这时,马皇后做了一件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事,一件让我们崇敬无比的事:拒绝太医为她诊治。

她对朱元璋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果我吃药无效,你就会怪罪于医生,并杀死他们,我实在于心不忍。”

朱元璋就说,不要紧,你吃药,就是治不好,我也不会怪罪医生的。但是马皇后还是坚持不用药,以致病终。

临终前,她对朱元璋的留言是:“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辞世,享年五十一岁。

马皇后,你是一个平凡的人,正是你的平凡铸就了你的伟大。

从来,人格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

马皇后辞世,朱元璋“恸哭,遂不复立后”。可见马皇后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先让朱元璋同志收起他的眼泪和悲伤,毕竟还有无数的事情在等着这位劳模。

首要的一件事,彻底消灭北元。

早在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就又有所动作,派出三路大军共计十五万人,每路五万人,出击漠北。中路由徐达率领,出雁门趋和林;东路李文忠率领,由居庸趋应昌;西路冯胜率领,出金兰,进军甘肃,起疑兵作用。

但徐达所率的中路军被老牌对手王保保打败,真是常年打雁,却被雁啄了眼;李文忠所率东路军也在克鲁伦河、土剌河、鄂尔浑河一线受挫。

冯胜的西路军出兰州,然后冯胜给了副帅傅友德五千人马,让他自己看着办,因为他们并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可是,老是闲逛也很无聊,结果,傅友德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意想不到的精彩好戏,威名大振。

傅友德率领着这五千人马,直至西凉,击败元将失剌罕,一路追到永昌,又击败元岐王朵儿只巴,杀了几千人,还俘获了辎重驴马十余万,然后进军扫林山,傅友德射死了元平章不花,收降元太尉锁纳尔等,继而引兵至瓜州(今安西),又大胜,俘获金银印三枚以及马牛两万,甘肃平定。

我们想到了一句俗语: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虽然傅友德取得了完胜,可是就三路大军整体来说,这次北征大漠应当说是失败了。

洪武八年(1375)八月,北元方面病死了一个人,很不幸,这个人是北元最能打的王保保。这一年十二月,北元太尉纳哈出(据说是木华黎的裔孙)进攻辽东,兵抵金州,却被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击败。

洪武十一年(1378)四月,爱猷识理达腊去世,弟弟脱古思帖木儿即位,是为天元帝。

脱古思帖木儿即位前期,元朝还控制着云南地区,当然,朱元璋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因云南地势险要,朱元璋一直没有用兵,想招降,可是,人家不干。

凡是谈得拢的就谈,凡是谈不拢的就打。这是朱元璋的方针。

既然谈不拢,没办法了,打吧。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派出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十二月,傅友德大败元兵于白石江(今云南曲靖县东北),俘虏了两万多元兵,平定了曲靖。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见大势已去,就把家人赶到滇池里水葬了,自己也与左丞、右丞等人自尽完事。与漠北蒙元贵族遥相呼应的这支力量终于被消灭了。

第二年(1382)正月,元曲靖宣慰司及中庆、澄江、武定诸路都投降了大明,云南平定。

洪武十六年(1383),征南大军被召回,沐英镇守云南。

读过《鹿鼎记》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这样一位女子:沐剑屏。金庸虚构的这样一位纯洁的女孩子,即为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英后人。

接下来就要解决东北问题了。

元顺帝于洪武元年(1368)八月从大都搬家,搬回漠北故乡之后,太尉纳哈出拥兵数十万,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活动于辽东及辽河流域之间近二十年,是大明在东北的一颗定时炸弹。

朱元璋不是一个卧榻之侧可以容他人酣睡的角色,更不能容忍这样一颗定时炸弹天天搁那儿,于是决定:拆弹。

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朱元璋派出了他的王牌拆弹部队: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率兵二十万,出征东北。

这次出征很有收获,纳哈出投降,九月被封为海西侯,从此,辽东纳入了大明版图。

第二年(1388)三月,朱元璋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冯胜获罪,被朱元璋缴回大将军印),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副,出兵征讨北元残余势力。

蓝玉是个什么角色,北元人都知道。所以,脱古思帖木儿率领全部家底儿躲起来了:我不和你打,看你拿我怎么办;等你走了,我们再出来继续逍遥快活,时不时再去你家抢一把。

要说,脱古思帖木儿这一招很损,毕竟蓝玉不是一个人去的,他还带着十五万大军!深入大漠,军粮不继,那是要出大事的。

脱古思帖木儿躲的地方是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当然,他们并没有潜水,而是在捕鱼儿海边上安营扎寨,打算老老实实避几天难,把蓝玉那个煞星熬走。

何况,那几天天气不好,大风扬沙,能见度极低。蓝玉应当滚蛋了吧?

意想不到的是,被猜测已经滚蛋的蓝玉带领大军出现了。

明军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这些躲起来的家伙害得他们不远万里跑这里来喝风吃沙子,路上还牺牲了很多战友。

于是,一场猛烈的攻击(屠杀)开始了。

北元军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大败。太尉蛮子组织反抗,结果被杀,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士兵及家属七万多人被俘,外送牛马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大批。连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也被逮了个正着。脱古思帖木儿率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跑了,打算去和林。

没去成,没去成的原因是半路死了:行至土剌河一带,被他的部将也速迭儿干掉了,天保奴也没能幸免。唉,还不如被明军俘虏合算。

应当说,由蓝玉主导的这次完胜,彻底瓦解了北元,从此,北元再也没能折腾起来。

蓝玉凯旋班师,他终于成为继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等人之后的又一代名将!

朱元璋闻讯兴奋异常,将蓝玉比为名将卫青和李靖,大加褒奖,封凉国公。

对外,朱元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我们再把目光收回,来看看朱元璋是怎样建设他的大明帝国的。

某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童年的经历将会影响人的一生。朱元璋要是知道这话,肯定是要点赞的。

我们已经知道朱元璋同志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最终被逼得从事了造反的工作,所以他痛恨贪官污吏是必然的。当然,他也害怕自己手下的贪官们制造出一个朱元璋的2.0版本,扰乱他的大明江山。

这是绝不允许的。

所以,朱元璋建国之初,一方面忙着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十分惦记着那些挖大明帝国墙角的贪官污吏们。

反贪运动在朱元璋总导演的策划下,轰轰烈烈、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他的目标是:把天下所有的贪官污吏统统干掉!

朱元璋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

朱元璋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贪官们,你们的噩梦开始了……

首先,得给贪官下个定义。朱元璋同志发扬劳模精神,这个定义没找顾问班子起草,而是亲自解决的:

什么是贪官?贪官就是贪赃满六十两银子的官!

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个定义就很浓缩,很精华,一点废话都没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当明确,便于确认。

对贪官的处理方式,八个字: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朱元璋这领导就是有水平!

好了,照着这个标准来吧。一批又一批的贪官就成了朱元璋同志的刀下鬼。

我们已经知道,空印案和郭桓案是朱元璋反贪的两个大手笔。

朱元璋反贪的具体事例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朱元璋同志比较有创意的几个做法吧。

做法一:对贪官剥皮揎(填塞)草。顾名思义,砍了贪官的脑袋还不算完,还要在一个特殊场所,举行一个特殊仪式。这个场所一般是各府州县衙门左首供祭祀的土地庙;这个特殊仪式是,把贪官押到土地庙砍掉脑袋,挂在旗杆上示众,然后,剥下贪官的皮,再塞上稻草,摆在衙门办公桌旁边,用来警戒这位贪官的接班人。因而,当时的土地庙还有一个比较吓人的别名:皮场庙。

做法二:在《大明律》的基础上,亲自编订发行了一本新书(畅销法学书)——《大诰》。这本书以案例为主,通俗易懂,朱元璋要求每家每户都要收藏,因此,洪武年间这本书竟然发行了几千万册!成了居家必备之物。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命各级官府到群众中去组织讲读大会,铁了心要进行一次民间大普法。

做法三: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下令各府州县的乡里设亭宇等类建筑物,称为“申明亭”,将犯罪者的罪行及对他们的惩罚方式公之于众,用以劝善惩恶。此外,朝廷的法令,也在申明亭中公布,可以算是明代的法制布告栏。

做法四:赋予平头老百姓一项特殊的权力——到京城告发贪官,一路可以享受绿灯放行,甚至可以直接扭送贪官到京城。如果有谁胆敢阻拦或报复举报者,享受特殊待遇:族诛,全族死光光。

通过以上几种做法,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反贪的决心之大。可是,效果虽然有,但并没有完全达到朱元璋的预期。他曾经困惑不解地说:“为什么这些贪官就是不怕死,早上刚处决一批,傍晚就又有一批来送死呢?”

这个疑问,还是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吧。

通过司法调查等正规渠道,来管理、监视与屠杀自己手底下这些不靠谱的官员们,朱元璋觉得还不够,于是,朱元璋想起了利用一个源远流长的特殊人群:特务。

朱元璋派出了大量特务人员(检校,由亲信文武官员充当),以至于遍布朝野,对官员甚至是老百姓进行暗中监视。那效果,怎一个好字了得!

有一次,宋濂上早朝,朱元璋就问宋濂昨天在家有没有喝酒,宋濂说喝了;朱元璋又问请了哪些客人,宋濂说请了某某、某某等。朱元璋听后,很满意地说:“你果然没有欺骗朕啊!”然后,朱元璋拿出了一幅画,这幅画竟然是并非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出身的特务们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没想到自己在家里请客喝酒,人家在忙着给自己和朋友写真。

还有一个故事。著名儒士钱宰,当官当够了,想退休,拿点退休金安享晚年,闲暇时吟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结果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你的诗不错,不过朕没有‘嫌’迟,改作‘忧’字,你看如何?”钱宰一听,吓得赶忙磕头请罪。

在这个故事中,你要注意两点,一:钱宰是低声吟诗,不是拿着扩音器喊的;二:明代还没有发明窃听器。

这才叫无孔不入。

朱元璋同志的能力那真是绝对一流。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就是朱元璋同志整出来的。

锦衣卫,全名“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是朱元璋所创建的“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1368)时改制的“仪鸾司”与洪武二年(1369)时改制的“大内亲军都督府”。

为了把这个工具用得更加得心应手,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原本是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可朱元璋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组织的作用,加上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主要是太慢,效率不够高),于是赋予了锦衣卫越来越大的权力,兼管刑狱、侦察、缉捕盗贼及奸党、监视文武百官等,他们也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成了皇帝的多功能法宝。像胡惟庸案、蓝玉案这样的大案要案,锦衣卫的能量就显示出来了。

锦衣卫不从属于任何部门,而是直接听命于皇上,最高长官为指挥使(正三品),常由功臣、外戚充任。下面还有同知、佥事、镇抚等。锦衣卫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臭名远扬的诏狱就隶属于锦衣卫。一般的监狱和诏狱比起来,那真可以算是休闲娱乐场所了。

如果哪天你家来了锦衣卫人员,收到了他们的特殊请帖——驾帖(相当于逮捕令),那你就基本可以和老婆孩子说永别了,即便没死,残废那也是少不了的。

被抓之后,你会先被带到一个没人的破庙之类的场所,被锦衣卫特务毒打一顿(或几顿,看心情),这叫“打桩”。这个时候你要抓紧把自己的钱财贡献出来,如果你很穷,那就惨了。可是,即便你贡献了大量钱财,也难保你能熬过诏狱这一关。

诏狱里的酷刑那可真是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列举几种让大家开开眼界:剥皮、钩肠、油煎、刷洗、灌毒药……

刷洗,是用水,不过是滚烫的开水而已,开水浇完了,还有一道工序:趁热用钉满铁钉的铁刷子在烫过的部位用力刷洗,刷到露出骨头,最后直到犯人死去。

灌毒药,不会一次把犯人毒死,特务们灌一次毒药,然后就会喂犯人一次解药,然后再灌另一种毒药,直到毒死为止……

总之,诏狱里的都是极度残忍的酷刑。进去,想完整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任务繁忙的锦衣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执行廷杖。廷杖那也是明朝特产,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大臣们的一项刑罚。顾名思义,哪个倒霉蛋触怒了龙颜,就会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午门,挨杖打。

据说,行刑的锦衣卫校尉都受过严格训练,技艺纯熟,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来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人两脚像八字形张开,表示可留此人一条活路;反之,如果脚尖向内靠拢,那这个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很多大臣惨死于杖下,工部尚书薛祥因亲属犯罪,朱元璋认为薛祥包庇不报,就把他施以廷杖,打死了。薛祥是一位很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他死后,“天下哀之”。薛祥应当是被朱元璋廷杖致死的第一位高官。

锦衣卫不过是朱元璋完成大案要案、独揽大权的工具,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个机构不能长久存在下去,于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烧毁了锦衣卫的刑具,以示废除锦衣卫的决心。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正式废除锦衣卫。

可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他的后人手里,不仅锦衣卫死灰复燃,还整出了东厂、西厂两个新玩意儿,恶名远超朱元璋同志整出来的锦衣卫。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我们不会忘记,朱元璋同志是始作俑者。

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我们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述朱元璋对他们采取的措施。

这个重要群体,我们称他们为读书人。

向来,这个群体都让统治者又爱又恨,没有他们不行,总不能让老百姓和太监们帮着帝王治理天下吧?而用他们吧,他们又常常耍性子、闹乱子,给皇帝老儿添堵。更有佼佼者直接操纵了帝王,把持了朝堂,把自己变成主人,把皇帝当成木偶,张居正同志就是其中的光辉代表。

朱元璋也面临这一矛盾,可是,朱元璋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武器是科举。

科举这玩意儿不新鲜啊!怎么到朱元璋同志手里,就解决了问题呢?

我们来看看朱元璋同志是如何做的。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就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帮助,刘基、宋濂、章溢、叶琛、陶安等人我们都已经提到过。

朱元璋心里很清楚这些人的作用,所以他对读书人向来很重视。在他称帝之前的1367年三月,朱元璋就发布过命令:设文武科取士;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正式下诏:“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明史·选举志二》)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以后想做官,那就老老实实拿起书本、来参加考试吧!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想做官,没门儿。

就在这一年,京城和行省就开始进行乡试,第二年会试,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人。

洪武四年(1371)正月,朱元璋命各行省连续三年举行乡试,所有的举人都直接赴京师听候选官——会试,免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呢?因为这时大明帝国刚开张没多久,缺官。

可是,这么一乱来,里面自然会有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被朱元璋发现了:录取的这些所谓人才,写文章没问题,可是要处理政务,那可是两眼一抹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高分低能。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朱元璋并不需要这些只会(注意这个词)耍笔杆子的人,因为没有实用价值。

于是洪武六年(1373)二月,朱元璋按下了科举的暂停键。暂停的时间有点长,十年。

没有科举怎么选人才呢?好办,察举。朱元璋同志还给出了标准: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看来,朱元璋是针对着高分低能来的。

察举这一招也不新鲜,早在西汉就开始用它了,朱元璋又开始使用。察举不是不能用,关键要看怎么用。用得好,可以选拔到一些人才,用不好也会弊端丛生,因为这里面的人为因素太多,弄个虚作个假什么的,很难预防。

而朱元璋面临的问题是:举荐的人太多了,鱼龙混杂,结果供需关系又发生了变化——先前是供不应求,现在倒好,供大于求,官位不够了。

还有一点是让朱元璋抓狂的:举荐的人一样低能,一样缺乏实际工作能力。

这一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呢?据《明史·选举志》记载,原来,大大小小的官儿都可以举荐人才,甚至连负责仓库的管理员也是举荐的,这不是人才高消费吗?还有一点就是,被举荐的人可以再来举荐,也就是说,张三今天被举荐了,明天他想起他的好朋友李四了,又把李四举荐了,李四也有朋友啊,所以,李四的好朋友王五也被举荐了……最后,“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产生了很多官员暴发户。

朱元璋真是始料未及,想想还是搞科举吧!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下诏恢复科举。

洪武十七年(1384),定科举成式,命礼部颁行各省。科举、察举,两途并用。到了明成祖时,科举慢慢占据了主导,察举则逐渐失宠。

一旦确立,明朝的科举制度就慢慢走上了正轨,逐渐步入科举的鼎盛时期。

在明代,参加科举考试有个前提条件:进学校。想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在明朝那是不现实的,你就断了这个想法吧。

所以,你如果在明代打算走科举入仕的路,那就先进个学校吧。那时候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所以,进学校要经过三级考试:县试、府试和院试。

这可以说是一种资格考试,统称为童试(或小考、小试)。假设你通过了童试,进了学校(府学、州学、县学),那恭喜你,你就会获得一种身份,叫生员,生员还有一个比较通俗的家喻户晓的称呼:秀才。

原来,秀才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明代的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开始的时候叫国子学,由应天府学改造的,后来建在了鸡鸣山下,再后来才改称国子监。

在国子监里面混的,除了领导和老师(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助教等),其他主体成员被称为监生。监生在明初很风光,很有派头,享受优厚的各种补贴、发过节费不说,还可以直接做官;后来随着竞争的加剧,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我们还是随着大部分生员,一起体验一番他们要走的路吧。

考取了生员(秀才)之后,并不能做官,这只是一种身份,是获取功名的起点。不过,秀才也有秀才的好处:见了县太爷作个揖就行,免跪;县太爷不可以随便对他用刑;还可以免除个人的差役。优秀的秀才还可能被选拔为贡生,这一小部分人可以直接进国子监,混个监生身份。

好了,大部分的生员还得自我奋斗,去参加岁考、科考两级考试,考完之后排名次,和我们今天中学考试分A档、B档、C档、D档差不多,那个时候分成六等。科考有幸进入一等、二等的尖子生,才会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被称为科举生员,其他的秀才们抱怨完了、发泄完了、郁闷完了,就再回去拿起书本,为了科举生员的资格而奋斗吧!

乡试(又叫乡闱)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考一回,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考期在秋季八月份,所以还称为秋闱。考场称为贡院(可以参观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本省的科举生员和监生都可以来这里,拿起你手中的毛笔,和其他同学们一争高下。

乡试一般要考三场,考中的科举生员,就成举人了,所以叫中举。中举还可以称为“发解”、“发达”,简称“发”——考上举人,你就“发”了。吴敬梓笔下的著名人士范进同学就是因为中举这事儿而疯的。

为什么中举竟会让一个人如此丧失理智呢?因为,中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前面熬过的痛苦头悬梁锥刺股什么的,个中人才会有真切体会。而且,中了举,你的身份又不一样了,成举人老爷了,哪怕你只有初中生年龄,别人也得喊你老爷(明朝十六岁以下中举的“老爷”很多,非常非常有名的杨廷和同志就是十二岁中举成为“杨老爷”的)。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就是因为他乡试考了第一名。

成了举人老爷也意味着你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了,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这个机会叫“大挑”:考不上进士的举人老爷有很多,为了让这些老爷们不绝望、不闹事,朝廷会在连续三次以上落榜的举人们中进行挑选,赏个官儿做。赏的官儿当然不会很大,最高是七品的知县,大部分也就是给个地方学校的教官。

成了举人,你的经济、社会地位已经大大提高了,你离光明的前途越来越近了。

中举的同学们,继续奋斗吧,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你们就要进行会试了,留给你们复习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半年。

会试的规格比乡试高得多,如果说乡试是地方性的中考,那会试就是全国规模的高考了。

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还称为礼闱;又因为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二月份举行,又称春闱。会试在京师举行,所以,举人老爷门,辛苦你们了,为了前程,就带好干粮和银子打马(船)上路吧。

会试也要考三场,如果考中(专业术语:出贡),那你就成为贡士了。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这个时候,你离光明的前途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一步是殿试(廷试)。殿试在会试后当年就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起,改为三月十五。不管是哪一天,你的复习迎考时间都很短暂。

殿试由皇帝大人亲自来考,只考时务策一道(和申论性质近似),是一个名次排行考试,你不用担心落榜,但为了弄个好名次还是要努力的。

第三天放榜,早早起来,怀着激动无比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和你的考友们一起挤在榜前,来寻找你的位置吧!

这时你会发现,榜上的名次分为三等(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就是状元了,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如果在这一栏没发现你的名字,不要紧,毕竟这一栏里名额有限,接着往下找吧。

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又若干。二、三甲第一名都称为传胪。

榜上终于找到你的名字,那也要恭喜你,你成为进士了,进士榜称甲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我们称之为金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的进士们还要继续考,合格者,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的分发到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换个说法:要想入阁,你必须是进士,还得是在翰林院混过的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整个明代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的只有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我们忙着让秀才举人们匆匆忙忙地赶考,差点忘了说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形式:八股文;

内容:四书五经(以程、朱注释本为主)。

《明史·选举志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以四书作为指定考试参考教材,那是从元代开始的。明代强化了这一点,并一直延续了下去。

为了高中,为了功名,秀才们、举人们,捧起这几本指定参考书好好研读吧。然后,在乡试或会试的头场,拿起你手中的笔,制作出一篇考究(死板)的八股文,然后等待你的命运吧!

朱元璋就是这样举重若轻,把读书人死死摁在了四书五经和八股文里,暂时不会出事了,暂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死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很不幸,这个人是朱元璋的接班人,皇太子朱标。

他死后,朱元璋悲恸万分,为他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赐谥号懿文。四个月后,朱标的次子朱允炆(长子已逝)被正式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慢慢放手培养未来的接班人朱允炆,让他开始处理朝廷政务。劳模也有休息的权利。

可是,朱元璋同志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长年的繁重工作(干架、反贪、杀人、改革、移民、兴农、办学、批阅奏章、统计户口、养孩子、偶尔还要写几首歪诗等等,等等)让他心力交瘁。

洪武三十年(1397)秋天,朱元璋病倒了。一开始,他病得也并不是特别严重,虽然躺在床上,却也经常下地活动活动。

可接下来两个儿子的去世,把朱元璋往鬼门关推了一大步。

这年冬天,从西安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病死;第二年(1398)二月初,又从太原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三儿子晋王朱棡病死。

这对朱元璋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致使他的病情迅速加重。

从四月中旬起,朱元璋常常处于昏迷状态之中。即使偶尔醒来,也是神志不清。闰五月初九傍晚,一直昏睡不醒的朱元璋忽然睁开了眼睛,把朱允炆叫到了自己身边,再次告诉了他一些治国之道。

说完后,朱元璋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朱允炆赶紧过去为爷爷抚背。许久,朱元璋的喘息才慢慢停止。

第二天,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初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崩,享年七十一岁。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应当是很放心地离开了人世,朱允炆,文臣武将我都帮你搞定了,读书人也用八股文和程朱理学帮你搞定了,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了,短时间内估计不会干我的老行当——造反,还安排了很多叔叔帮你守卫大明疆土,各项制度已经完备,大明一定会按照我的安排,在你的手中继续繁荣昌盛地发展下去!

可是,如果朱元璋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他肯定会想——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可是,朱元璋同志,你的舞台落幕了。

接下来,该你的儿子朱棣同志出场了。

同类推荐
  • 风起大宋

    风起大宋

    大观四年,随着一声惨叫,一个少年在四个顽童的面前从天而降,从此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变数。这一年,蔡京离开了东京,高衙内还没学会调戏人妻,白山黑水中的壮汉孤傲的看着天空,耶律延禧不停的赶向下一个狩猎处,开封府里的皇宫中,到处都是从江南运来的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叫陛下,叫官家的时代,这个是一个文采飞扬的时代,这是一个钢铁产量超过整个欧洲的时代,这是华夏文明的鼎峰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纸黄贴便可倾家荡产,随手一划便可失去田地,盖世英雄被莫须有的话折磨至死的时代,一个华夏文明堕入黑暗之始的时代。变数有了,一切还会是一样的吗?一群(1937):464970199
  • 乡村小吏在大明

    乡村小吏在大明

    公元二0一六年春,农村长大的高校生张小舍穿越到大明王朝永乐元年,重生于江南苏州乡村的一户农家,与孤母张王氏相依为命,以后世的智慧和俊美的外貌,破茧重生,从一个哑巴孩子,抄书生和九品小吏渐渐成为"江南神捕",大臣的跟班,皇帝的要臣.....在六百年前根本没现代标准的好官,暖男,妻管严的丈夫.张小舍仕途上仗着师父那学来的武功,偷来的绝技,听命朱棣的要臣姚广孝,骞义,夏元吉,金忠及陈瑛,纪纲和黄俨等上司的指挥,战倭寇,斗顽匪,捉神偷......
  • 澳大利亚(第3版)(列国志(新版))

    澳大利亚(第3版)(列国志(新版))

    澳大利亚被称为“南半球的明珠”,它是一个由移民殖民地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遍布牧场和具有丰富矿业资源的最大的岛国,一个在亚太地区、英联邦以至国际上都有较大影响的澳洲大国。它还是一个由澳洲土著、白人移民和亚裔民族共创多元文化的国度,也是一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珍惜动植物的神奇国土。本书向读者全面展示了澳大利亚国情及其自然与人文特色。此次为修订后的第三版。
  • 汉末董氏臣

    汉末董氏臣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 崇祯十五年

    崇祯十五年

    穿越回崇祯十五年,崇祯、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且看如何在这天崩地裂、枭雄奸雄并起的大时代中,卷起千堆雪!公布一下群号,有疑一起聊694049059,补充一下,小白文喜好勿靠近,系统ak敬而远之,本书的金手指只在于历史的熟知,喜欢无脑杀和暴君文的勿要靠近,请转往隔壁的暴君狠人或者ak系列
热门推荐
  • 荒野上的他在等风来

    荒野上的他在等风来

    可能唯一令人一生留恋的不是人来人往的路过,不是熙熙攘攘的错过,不是莽莽撞撞的走过;而是茫茫人海中一眼的悸动,身边的少年是你。我们曾终日流浪,也曾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我们谁都没能逃过岁月,跑过时间。有幸遇见,成了你眉眼间的欢喜雀跃。
  • 白昼的残月

    白昼的残月

    月已残缺,血光满天,当黑暗降临时,无人记得,黑夜到了,白昼也不远了……
  • 好吧,其实我是主角

    好吧,其实我是主角

    “我,姜正,穿越了!”我,王核桃,被姜正坑了!“我,姜正,不是主角……”你,必须是主角!“好吧,其实我姜正,是主角……”——请叫我“分割线”同学——这是一本脑(luo)洞(ji)大(hun)开(luan)的奇(hu)思(si)妙(luan)想(xiang)的小说。是精分作者的一次成功的尝(zuo)试(si)。
  • 坐拥江山美男:玩转大明之错嫁东风

    坐拥江山美男:玩转大明之错嫁东风

    乌鸦以为自己已经够倒霉了,却没想到闭门家中坐,也能横祸天上来。玩个游戏下个副本,再睁眼就已经六道轮回,重来一遍了,二十六年春秋一笔勾销,只是,她来到的这个地方究竟是哪里?大明朝吗?可是眼前的种种却颠覆着她所知的一切……
  • 她怎么可以这么可爱

    她怎么可以这么可爱

    出身在明星世家的夏冉,家里的所有人都和娱乐圈沾边。大家都认为夏冉肯定会进入娱乐圈子承母业,但是我们的夏小冉表示对此毫无兴趣。待所有人都温和有礼,品学兼优的姜大爷在遇到夏小冉后逐渐暴露本性。看表里不一的姜大爷收服带有隐藏属性的夏小冉实在太懒,不定时更新,建议收藏养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丝绕之草妖记

    千丝绕之草妖记

    都说隔辈儿亲,可是太师傅对我这个徒孙也太好了吧!而且,区区五百年修为的小草妖不太懂,这宠徒孙需要搂搂抱抱卿卿我我的吗?火辣的师姐清纯的师妹和可爱的公主,统统不是我的菜!小妖我不懂爱,小妖我就好美色!你说你长得妖孽也就罢了,干吗冲我笑!不知道小妖我是个颜控?
  • 冷血江湖

    冷血江湖

    主人公肖辉原本只是穹州鹤城一个家族的书童,机缘巧合之下却一脚踏进风雨飘摇的江湖纷争,为了努力活下来不得不去面对残酷江湖的冰霜雪雨。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兵家智慧活学活用

    兵家智慧活学活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能的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军事谋略足可以编成一部兵家谋略大辞典。在众多的兵家著述中,有些谋略早已超出军事范围,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绝非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