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6300000447

第447章 55.反派角色(一)

虽然在幽北之乱发生的当天,一袭白衣仗剑而立的沈归,单枪匹马地于南门大街之上,与‘伪帝颜昼叛军’鏖战了足有半个多时辰、也是幽北百姓心中的‘头号大英雄’;但其实他当日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整个幽北时局来说,根本就是一位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

而真正左右了局势发展之人,除了倪醒和徐延华两位德高望重、又‘死的其所’的老者之外,就只有火速‘攻入’奉京城的中山路督府军,以及他们的统帅——兴平皇帝颜青鸿了。

虽然现在朝野内外的风向,都说是兴平皇帝所向披靡、纵横无忌,绝非是深沟高垒可以阻挡的真龙之子;但至少颜青鸿与督府军的将士们,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当天的真实情况。

他们之所以能迅速地攻入城墙坚实高耸的幽北都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奉京城的东城门,不知因何而四敞大开;而原本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的那场攻城之战,也根本就没有上演;就连大军入城的路上,都基本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截击。

因此,那场幽北三路易主的最终一战,根本是还没打响,就已经提前结束了;而当时的‘伪帝’颜昼,虽然不是个出色的指挥官,但也绝不会在如此重要时间点上,犯下如此之大、又如此浅薄的错误。谁都知道,在一场攻城战役之中,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可以决定胜负走向的‘内应’了!而颜昼当然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提早在东城门外布下了数道天罗地网,单等‘叛臣’颜青鸿,一头撞入网中!

而他为了防止内应的出现,也安排了手下的‘亲信大将’——柳执,命他率领着一众御马监的好手,前去东城门上充当指挥官与监军的角色。因为在这个紧要关头之时,只有兴衰荣辱、身家性命都系于君王身上的太监,才能让自己百分之百的放心!

可惜千百算计,终究还是所托非人。柳执得令出宫以后,整个人便人间蒸发了;而他手下的御马监好手,与原本安排在东城门内外的伏军与守军,也自然是全军覆没了。

而那位最终决定了奉京之战走向的‘有功之臣’,直到如今也没有露出他的本来面目。所以无论是沈归还是颜青鸿,一只都心心念念想要找出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可惜直到幽北三路恢复往日的宁静,也终究无人露面认领这份天大的功劳。

而他们其实也曾经想过,可能是御马监的柳执阵前反水;但毕竟一没有直接证据,二柳执也没有反水的动机,甚至连柳执是死是活都犹未可知,所以这个推论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如果水烛先生此言不虚的话,那么也就是说,那个人间蒸发的柳执,现在还好端端的活着,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潜入了北燕王朝,甚至可能就隐藏在这一座燕京城中!那么当初他为己方肃清城门,又人间蒸发的诡异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而他此时屠戮王雨田的满门家小,又是为了什么呢?而他与新主子‘谛听’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一时之间,沈归脑中的思路也有些打结,他不知道水烛先生的话究竟有几分真假,也不知道柳执这个看似无害的小胖子公公,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水烛先生见到沈归陷入了沉思之中,也是掩嘴一笑,继续开口说道:

“据奴家推断,王雨田的卷宗失窃,应该是府衙之中的一位捕快,与柳执内外勾结之下的结果。不过那个内鬼也只是收了二十两银子,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在为了谁而卖命,也不清楚整件事情的始末缘由;至于那位‘回乡省亲’的仵作、与‘外出访友’的地保,虽然此时还没有消息,但据奴家推断,他们应该早已经被人灭了口;甚至可能还与王雨田的尸首一起,不知被人藏在了哪个阴暗的角落之中。”

被水烛先生这么一说,沈归也暂时把与柳执以往的恩怨纠葛抛在了脑后,只单从王雨田这桩命案的角度出发:

“嗯,我琢磨着也八九不离十……那这事罗大人他又怎么说呢?”

“我家老爷也觉得此事非常蹊跷,但一时之间也还无暇顾及此案。因为之前他病了很长一段时间,衙门里压着的案子已经堆积如山了。饭要一口口的吃,案子也要一件件的查……王雨田这桩案子虽然涉及到人命,但好在没有苦主闹事,就可以往后推一推了。”

沈归闻言回过头去,与李乐安小声交流了几句之后,右手一抖,便从袖子中滑出了一个长条形的绸袋……

“敢问水烛先生,罗大人如今所虑之事,是不是与多桩燕京府人口失踪案有关?”

水烛先生打量了一眼他手中滑落的‘物件’,随即便点了点头:

“奴家也收到了风声,陛下的确赐了你一柄御扇,吩咐你全权处理此事;但毕竟这也是在燕京府地面上发生的案子,我家老爷既然身为燕京知府,自然也是责无旁贷的。这样吧,我们先去书房,奴家详细给你们介绍一下整件案子的始末缘由……”

三人来到书房之后,水烛先生从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账册之中,准确地抽出了其中几本,看似随意地翻过了几页之后,发出了‘咦’的一声惊叹,随后又闭目凝神足有十息,这才对二人开口说道:

“这件案子其实并不复杂,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至少奴家暗中调查至今,已经初步有了初步怀疑对象——华神教!”

沈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不免有些好奇地问道:

“那么这个华神教,又是个什么来路呢?我也算是有些江湖阅历了,可压根就没听过这个名字。”

“你自幼长在幽北三路,又是萨满教的孙少爷,没听过华神教也不稀奇啊,毕竟你可曾见过有任何教派,是能够在幽北之地生根发芽的?至于这个华神教嘛,冒头的时间其实也并不算长。大概是在二十多年前,中原豫南地区的禹河大范围绝堤,无数灾民便涌向了中原地带的首府之城——神都洛京。而当时洛京城中的常住人口,差不多就要在五百万上下了;所以仅仅不到一日的光景,当时的洛京总督便下令紧闭四道城门,阻止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灾民,一股脑地涌入城中。大约又过了一个月光景,洛京城外已经聚集了不下六百万之数的受灾民众,而且这些灾民之中的老人、妇女、与儿童,都已经所剩无几了……”

沈归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无意识地捂了捂嘴巴,没有继续开口追问;反而李乐安却紧张地攥住了拳头,迫不及待的开口催促道:

“之后呢?”

水烛先生也猜到了沈归所想,沉吟了半晌之后才继续说道:

“奴家倒是觉得,应该没有太初你想的那么恐怖!那些老幼妇孺的身体状况,本就比不上青壮年男子,所以余者不多,也还有着另外一种可能……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倒的确是有据可查的。一个月过后,城外来了一伙自称‘天神教’信徒的人,他们‘雇佣’了不下百位难民,让他们每日推着装满粮食的木车,打着‘天神教’的旗号,分头去向中原附近的灾民分发口粮,顺带着也收拢了大批‘天神教’的信徒。从那时候起,原本来自于番邦外域的天神教,便正式传入了北燕王朝。”

沈归听完之后便皱了皱眉毛,他觉得此事虽然听起来像是一件积德行善的义举,但很显然并不是一件‘偶发性事件’。首先,既有一百位受雇的灾民,就至少有一百辆木轮车,有一百杆‘天神教’的大旗。这些物资虽然不值什么银子,但禹河已经决堤,这些东西显然就不可能是临时采购而来的;再者说来,虽然这一百辆救灾木轮车不算很多,但每逢天灾与战乱之年,粮食的价格可都是打着滚的往上翻呐!那么购买这批赈灾粮食的银子,又是谁掏的腰包?而且即便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那些坐着大船而来的‘天神教传教士’,因为本身外形实在过于‘诡异’,在发源地南康的信徒也并不算多,根本也无法与释、玄两家‘显教’相提并论。

“对于这个天神家教,我倒是有所耳闻;但水烛先生你方才所说的‘嫌疑人’,不是华神教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还不是明摆着的?天神教的人借着这个布施的行为,一举在北燕王朝、尤其是中原地区打响了名头;随着他们的信众越来越多,那位原本属于天神家教的‘总负责人’,便与远在南康的‘天神教’彻底分了家,改称北燕的天神教为‘华神教’!时至今日,这个华神教仍然还活跃在北燕王朝,只是从未在城中开坛布道而已。”

水烛先生把话说到了这里,沈归就逐渐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个所谓的华神教教主,就是天神教派来北燕王朝传道的一位‘负责人’而已;随着‘北燕分部’的日益做大,这位负责人便觉得羽翼渐丰,便脱离了那些大鼻子蓝眼睛的‘洋和尚’麾下,自己成立一个华神教!

纵观华禹大陆的历史,像他这样的例子也没有多稀奇!就比说萨满教吧,如今整片华禹大陆,乃至周边各个小国,那各自不一又百花齐放的独特信仰,大多都是脱胎于萨满教的基础理论;虽然此举看似有些不仁不义,但凡是‘装神弄鬼’之人,做的都是‘心理疏导’的生意,也就谈不上什么真伪之别、正邪之分了。

可李乐安显然是不懂其中真昧,她带着些许不解之色反问水烛先生:

“放粮救灾毕竟是一件实打实的善举,与他们信的是天神教还是华神教,又有什么关系呢?”

水烛先生此时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使劲捏了捏李乐安的小酒窝,还轻轻地拧了一把:

“我的傻丫头啊,他们一百个人推一百辆木车,满打满算又能发出去多少粮食啊?而天佑帝开仓赈粮、修整河道,又花出去了多少银子呢?朝廷的活没少干,可民心却全让那些装神弄鬼之人给偷走了,你说说看,这些人安的都是什么心眼呢?”

同类推荐
  • 老北大(民国趣读)

    老北大(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成语说东周

    成语说东周

    以时序层递为经,以人物史实为纬,理清家族兴衰内在逻辑,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长篇历史散文《成语说东周》,以《左传》、《战国策》为蓝本,兼及《春秋》、《史记》、《国语》、《东周列国志》等典籍,透视历史的底牌,参悟文化的玄妙,探究成语的本源,还您一个秦灭六国的真正理由。
  • 兴隆镖局之铁三角

    兴隆镖局之铁三角

    天下六大势力并吞六合。不二少年在爷爷的举荐下拜于兴隆镖局学习出镖技艺。总镖头的干儿子身份在局内渐渐声望扬起。镖局的亲外甥是个壮硕青年。一个遥远的地界,逍遥在等着少年。三角之势何时展开、江湖局势如何动摇三人能否换取光明……
  • 蜀汉纪

    蜀汉纪

    我是刘诞刘诞侬晓得哇?(不晓得。)好吧,可能你对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的哥哥你应该认识。我大哥名叫刘范,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官拜左中郎将,在朝中那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刘范?也不晓得。)好吧,好吧,既然不晓得,那我就不说我大哥了。我还有三弟,三弟名为刘瑁字叔玉,在京城也算……(不用再说了,也不晓得。)好吧好吧,幸好我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弟弟,叫做刘璋!(哦?刘璋?)没错,就是你脑海里的那个刘璋。(我脑海里没有刘璋啊喂!)这里,是汉末后世还给它取了一个独立的名字——三国这是个老套的故事,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且看刘仲玉将会在这个时代产生怎样的纠葛开始怎样的生活
  • 三国黄胜传

    三国黄胜传

    这是一部以三国为背景,以军事谋略为主题的小说,一个普通的现代青年,穿越回到了东汉末年,为了生存,一无所有的他,白手起家,徐徐发展,成为一方郡守,攻城掠地,与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这些三国鬼才斗智,与曹操,袁绍,刘备这些汉未枭雄角逐天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鬼神莫测的计谋较量和策略对决...
热门推荐
  • 爱你,一错到底

    爱你,一错到底

    亲爱的,要我!她睁开眼,发现娶她的不是那个背叛她,侮辱他的,却是一个恶魔。
  •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唯美阅读)

    只要坚持 梦想就会实现(唯美阅读)

    本书收录了数百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品尝“心灵鸡汤”,将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端正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感到痛苦、迷茫和失落的时候,会从中获取贴心的安慰。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请你记住我

    请你记住我

    故事从北国长春一个普通家庭讲起,刘让秋从小就失去母亲和奶奶,沉默是整个家庭的主题,让秋和爷爷相依为命,为了寻找失智而出走的奶奶,他们走遍了长春的大街小巷。上了高中,在一个复读的学生自杀的事件后,让秋和许桥相识。让秋发现,许桥表面上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实际上她无法辨识陌生人,因为出生时头部被奶奶摔过,她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病,叫“失认症”。刘让秋和许桥都曾经被抛弃过,他们把对方当做自己的依靠,一起大合唱,帮助残疾的同学抵抗学校,一起攒钱去看演唱会。后来刘让秋为保护许桥和老师发生冲突,进了少管所。许桥考上了北京的音乐学院,两个人因此而失散,直到北漂的让秋,在电视上看许桥,他发现自己生活又有奔头了……
  • 再见小寒

    再见小寒

    一些回忆,在一次做梦后突然想写下关于小寒的故事。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启航,中国梦

    启航,中国梦

    阳春三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专门组织了精干力量参与此次“两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形成了大量精品力作。为了全面展示此次新华社“两会”报道的成就,决定精选部分稿件以《启航,中国梦》的形式结集出版。全书包括“承前启后”“启航,中国梦”“深化改革”“关注民生”“直面热点”和“海外看两会”六部分,并收录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记。
  • The Consul

    The Cons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柳欣欣柳叶青

    杨柳欣欣柳叶青

    为什么人家重生就可以狂拽酷帅吊炸天,而我重生却一路被绑。人家就是老天爷亲生的,我是领养的没毛病?叶青很崩,心里不平衡了。被一个爱装温柔实则可怕的男人盯上就算了,告诉我,为什么还有一个非人类啊!!!!!!!本文纯属脑洞,不喜勿喷!!!!
  • 我人生最落魄的那几年

    我人生最落魄的那几年

    都说有情饮水饱,但我人生最落魄的时候是和苏秦在一起的那年。
  • 向新四军学习

    向新四军学习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既有诚惶诚恐之感,又有难尽表达之虑,不过我们的心灵却受到了一次次极大震憾,精神受到了一次次重要洗礼,深深地感受到:蕴含内容如此丰富、教育意义如此深刻的伟大而高尚的人民解放军的精神与品质,是我们取之不渴的精神食粮,是引导我们前行的方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