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2500000005

第5章 春柳社的开场

有一天听说青年会开什么赈灾游艺会,我和几个同学去玩,末了一个节目是《茶花女》,共两幕。那演亚猛的是学政治的唐肯君(常州人),演亚猛父亲的是美术学校西洋画科的曾延年君(曾君字孝谷,号存吴,成都人,诗文字画都有可观。目下还在成都办市政报),饰配唐的姓孙,北平人,是个很漂亮而英文说得很流利的小伙子,至于那饰茶花女的,是早年在西湖师范学校教授美术和音乐的先生,以后在C寺出家的弘一大师。大师天津人,姓李名岸,又名哀,号叔同,小字息霜,他和曾君是好朋友,又是同学。关于他的事且按下不表,只就《茶花女》而言,他的扮相并不好,他的声音也不甚美,表情动作也难免生硬些。他本来留着胡子的,那天还有王正廷君因为他牺牲了胡子,特意在台上报告给大众知道,我还记得他那天穿的是一件粉红的西装。

那一次评判最好的是曾孝谷。他住在北平多年,会唱些京二黄,旧戏当然看得多,日本的新派戏他算接近得最早。他和新派名优籐泽浅二郎是朋友,这回的《茶花女》,籐泽君还到场指导的。

这一回的表演可说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我当时所受的刺激最深。我在北平时本曾读过《茶花女》的译本,这戏虽然只演亚猛的父去访马克和马克临终的两幕,内容曲折,我非常的明白。当时我很惊奇,戏剧原来有这样一个办法!可是我心里想倘若叫我去演那女角,必然不会输给那位李先生。我又想他们都是大学和专门学校的学生,他们演戏受人家的欢迎,我又何尝不能演?于是我很想接近那班演戏的人,我向人打听,才知道他们有个社,名叫春柳。

看过戏不几天,遇见了一个上海相识的朋友。此人姓吴,名楠,字伯乔,一字我尊,常州人氏,他的父亲本在湖北做官,所以他也随宦到那里,曾经和管亦仲、程诗南、程君谋、瞿世英、唐长风诸氏,组织票房。他会唱老生,以后他到日本留学,在取缔规则发布以后,我和他在上海遇见。因为同席闹酒,他听见我猜拳的声音,就极力怂恿我学青衣,又介绍我去听过几回戏,可是我没有能够深入。那时我和死友刘道一君同住,他是个戏迷,一天到晚哼《定军山》气坏黄汉声的一段,我丝毫唱不出,不免很佩服他,而他的师父又是吴伯乔,所以我格外佩服伯乔。那天我与伯乔在东京不期而遇,实在高兴得很,连带又遇着他的同乡同学谢君康白(又称抗白,名祖元)。抗白是湖北自强学堂学生,他也是汉口票友。他声音很响,会唱好几出戏。我见着他们深相结纳,来往渐渐稠密。

三眼一板的二黄,是抗白头一个教给我的。

我谈起春柳社的人,可巧他们都认识,但始终没有机会为我介绍。过了一向,才知道我有一个四川同学和曾孝谷最接近,我便因他得识曾君,只见一次面,我就入了春柳社。当时孝谷问我会唱不会唱,我答说会唱,他便叫我试试,谁知我一开口,他便笑得合不拢嘴来!

春柳第二次又要公演了。第一次的试演颇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社员也一天一天地多起来——日本学生、印度学生,有好几个加入的。其余还有些,现在都不记得了。中坚分子当然首推曾、李,重要的演员有李文权、庄云石、黄二难诸君。李文权字涛痕,宛平人,他那时正当商业学校的中文教员。黄二难在美术学校习洋画。庄云石是游历官,在法政速成班读书。他嗜好音乐,吹弹打唱虽不彻底,可是样样都会,我的《梅花三弄》是他教的。他那时住在听涛馆;我和伯乔、抗白常常去玩,他那里每日高朋满座,管弦杂沓,春柳第二次公演,就借他那里排戏的。

这一次演的《黑奴吁天录》,角色的分配,大体如左:

乔治 庄云石

其妻 曾孝谷(他还饰过另一男角,名字忘了)

海留(奴商)李涛痕

海雷 黄二难

爱米柳夫 人李息霜

小海雷 欧阳予倩

我除小海雷之外,还扮过一个舞队里的舞女。我们一共同舞的四个人一般儿高,不相上下的年纪,穿的是一色的浅绯衣,头上披着头发,舞得也颇为整齐。现在这些舞伴,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是新派戏第二次的表演,是我头一次的登台。欢喜,高兴,自不用说,尤其是化好了装穿好了衣服,上过一场下来,屋子里开着饭来,我们几个舞伴挨得紧紧的一同吃饭,大家相视而笑的那种情景,实在是毕生不能忘的!

《黑奴吁天录》当然含着很深的民族的意义。戏本是曾孝谷编的,共分五幕呢,不记得还是七幕——好像是七幕。其中舞会一幕,客人最多,日本那样宽阔的舞台都坐满了:日本人也有,印度人也有,朝鲜人也有,各国的装束都照原样装扮起来,真是热闹,不过于戏的本身是毫无关系,而且跳舞用的音乐,弹的是中国调子,在当时确是当一种特色。留学生忽然听见中乐合奏,不管在戏里调和不调和,总是很兴奋的。

涛痕饰海留,描写奸恶很对劲。他的举动的滑稽,我还记得他穿对女人鞋。

曾孝谷的黑奴妻分别一场,评判最好。息霜除爱米柳夫人之外,另饰一个男角,都说不错。可是他专喜欢演女角,他为爱米柳夫人做了百余元的女西装。那时我们的朋友里头唯有他最阔,他家里头是做盐生意的,他名下有三十万元以上的财产,以后天津盐商大失败的那一次,他哥哥完全破产,他的一份也完了。可是他的确是个爱好艺术的人,对于这些事,不甚在意,他破了产也从来没有和朋友们谈及过,这是后话,且按下缓表。

平心而论,《黑奴吁天录》这出戏,虽有少数演员由着自己出些格外的花样,大体还算不错:第一、台词是句句按照戏本的;至于编制形式,当然取材于当时的日本新派戏,多少带着些志士剧的色彩。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许多志士借戏剧以为宣传之资,所谓浪人芝居,(戏)即是此类。在那个时期,我们模仿这种戏剧,是当然的事,以后上海流行的文明新戏,确是发源于此。

任君天知本和黄、李两君认识,他也是春柳社的一个社员。当《黑奴吁天录》演过之后,他就建议要春柳全体回到上海演戏,息霜、抗白都反对,各人有各人的理由。天知见主张不行,他便一个人回了上海,可巧遇着个王钟声便组织了个春阳社。他们第一个便演的是《黑奴吁天录》,大得上海人的同情。他在上海也一步一步地大活跃。春阳社渐由钟声主政,他便组织开明社,招收学生,排演新戏,以社会教育相号召。汪优游、查天影二位都出他的门下。钟声和他都是新剧有名的人物,在当时他们也确有其精神。尤其钟声,往往自己连夜画布景,写广告,到天亮不睡,略打一个盹他又起来化装上台。我不知道他是何处人,他也是天一句地一句地随便说,听他的话,似乎是安徽人。他说他到过许多国,尤其是在德国多年,但是有人又说他没去过。他在湖南当过教习,那时他叫王希甫,听说有两个女学生跟了他走了,因此被两女的亲属告他拐带,行文捉拿,他便到了广西,在法政大学教书。我结婚那年到桂林,听见过他一次很长的演说;以后听说湖南的案子发了,又有人放他逃走,才到了上海,便一变而做了演新戏的花旦。到辛亥反正的时候,他到天津去运动独立,事发就义。他和任天知、汪笑侬、夏月珊氏兄弟都合作过。他又自己组织剧团,旅行过南北各处。他是个很能干的人,志行坚强,能任劳苦,若问他的来历和性情怎么样,我和他没有深交,不甚知道。至于天知,也可以说是个无籍者,他生长在北边,却又入过日本籍,名叫籐塘调梅。他说他是光绪皇帝的哥哥,却也无从证实。他在上海,的确开了一派,到他全盛时期,春柳的面目已经丝毫不存了。

春柳自从演过《黑奴吁天录》以后,许多社员有的毕业,有的归国,有的恐妨学业不来了。只有孝谷、息霜、涛痕、我尊、抗白,我们这几个人,始终还是干着。在演《吁天录》那年的冬天,又借常磐馆演过一次,什么戏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息霜参考西洋古画,制了一个连鬈而长的头套,一套白缎子衣裙。他扮女儿,孝谷扮父亲,还有个会拉梵铃的广东同学扮情人。谁知台下看不懂——息霜本来瘦,就有人评量他的扮相,说了些应肥,应什么的话,他便很不高兴。那回我演的是头一出孝谷编的独幕戏,涛痕饰画家,我扮他的妹妹,站在旁边吹箫,如今还有相片,可是戏名记不起了。自后涛痕每一见面,必然很亲密地叫声妹妹,我因为这事曾和他闹过,如今想起,倒觉得很有趣呢!

老实说,那时候对于艺术有见解的,只有息霜。他于中国辞章很有根底,会画,会弹钢琴,字也写得好。他非常用功,除了他约定的时间以外,绝不会客,在外面和朋友交际的事,从来没有。黑田清辉是他的先生,也很称赞他的画。他对于戏剧很热心,但对于文学却没有什么研究。他往往在画里找材料,很注重动作的姿势。他有好些头套和衣服,一个人在房里打扮起来照镜子,自己当模特儿供自己的研究,得了结果,就根据着这结果,设法到台上去演。自从他演过《茶花女》以后,有许多人以为他是个很风流蕴藉有趣的人,谁知他的脾气,却是异常的孤僻。有一次他约我早晨八点钟去看他——我住在牛迅区,他住在上野不忍池畔,相隔很远,总不免赶电车有些个耽误,及至我到了他那里,名片递进去,不多时,他开开楼窗,对我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钟,可是你已经过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了,我们改天再约吧。”说完他便一点头,关起窗门进去了。我知道他的脾气,只好回头就走。

他和曾孝谷来往很密,无论在诗画上,在社交上,都是好友。又因为合奏的关系,和那拉梵铃的广东人天天在一处,他有什么新曲,必定要那个广东先生听着替他批评,那少年要什么他就给他。他极力想训练那少年成一个好小生和他配戏,可是在常磐馆那回却失败了。他自从那回没有得到好评,而社中又有些人与他意见不能一致,他演戏的兴致便渐渐地淡下去。加之那广东少年不知为什么又和他决裂了,他格外不高兴,便专门弹琴画画,懒得登台了!

息霜还有一个朋友,就是前面提过的黄君二难。他这个人非常有趣,可是在留学生里头却不免有当他是怪人的。他平常爱着欧洲的古装,头发留长,胡子拧得往上,非常之整齐。上衣用薄天鹅绒制,白绒短裤,长筒白袜,有结子的漆皮鞋,大领结,其最惹人注意的就是他那定做的高硬领——其高异乎寻常,又故意把前头两只角伸长,格外显得高,配着头上的软绒大扁帽颇为有致;在路上走上电车,许多人争着看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疯子,有的说他是西班牙的贵族,他却若无其事,处之泰然。他力劝我学他,又教给我许多化妆品的用法。他说:“粉纸不可不带,香水不可不搽,胡子不可不留,衣裳不可不做。少年本应当漂亮,得漂亮时何妨漂亮?”他又力劝我买顶和他一样的帽子,我没买,他就送我一顶灰色的。我戴了两回,以后人家都说是女人戴的。他说:“只要好看合头,何妨戴戴?”他和息霜很密,息霜有时笑着骂他,说他不是二难,简直是万难。二难回国之后,听说在河南做了官,还托一个唱花旦的——忘了是谁——带过一个口信给我,以后便没有消息了。

像息霜这种人,虽然性情孤僻些,他律己很严,责备人也严,我倒和他交得来。我们虽好久不见面,常常总不会忘记。他出家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送我,以后我便只在玉泉寺见过他一次。至于孝谷,说话很滑稽,信手拈来,都成妙谛。他是个矮个儿,常爱偏着头愣着眼,对于时事时人,做一种很锋利而又不甚负责任的批评,非常有趣,也有时候正颜厉色若不可犯。我见过他的画不多,诗却不少,琢句甚工,流丽清新,颇为侪辈中所传颂。他世故似乎很深,待人也很谦抑和霭,而傲骨天生有孤芳自赏之概,听说他很不得意,或者于他的脾气也不无关系吧。

他在日本的时候,始终和我们演戏,回国后很想组织剧团,没有成功;在上海新新舞台(目下的天蟾)和任天知混过几天,当然不会合适——那时候所谓文明新戏,完全不用戏本,他如何跟得上?他一气就回四川去了。回到四川以后,仍然不能忘情,办了一个旬刊,并常常和我通信,可是没有机会再干舞台生活了。

同类推荐
  • 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与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与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活跃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坛大师们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文字沉着、冷静,带着深痛的思索。作品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感。
  • 人生如画

    人生如画

    冯涨础的家属于“三和居委会”管辖。居委会干部们都知道本辖区里有一对名叫冯涨础和俞金妹的退休老人,特别有爱心,多次用稿费扶贫捐款。一次,老两口读报时发现有位农民工遇到了难事需要帮助,立即就献上一笔捐款。但干部们并不知道他的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突然有一天,发行量近百万份的《上海老年报》上的一篇题为《丰收永远属于勤劳者——老劳模、画家冯涨础逸事》的文章引起了居委会干部们的注意,文章介绍了冯涨础在大西北、上海两地教书育人及潜心美术创作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写出了作者深深的敬意与祝愿。
  • 红楼梦:俞平伯评点(全集)

    红楼梦:俞平伯评点(全集)

    世人都晓《红楼梦》好,但究竟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最适合阅读,最贴近曹雪芹的原著,却鲜有人知。《红楼梦:俞平伯点评》以最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的早期抄本——戚序本为底本,汇总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脂砚斋评语系统,兼有红学大师俞平伯精心评点,填补了《红楼梦》版本目前的一大空白。俞平伯以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石头记》八十回本为底本,参考诸多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程甲本等)校勘而成的这部《红楼梦》,将带给您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为您还原一部完整真实的《红楼梦》。此外,《红楼梦:俞平伯点评》将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续的后四十回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 周作人作品精选集(全集)

    周作人作品精选集(全集)

    周作人的文章属于最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他将思想家的意绪和艺术家的灵感汇于一身,以小品文的面目出现,叙天下经纬,议红尘旧事,形成了独立的文风。《惶惑的人,寻路的文:周作人杂文精选集》,本书收入周作人《荣光之手》《日本管窥》《在女子学院被囚记》等多篇经典杂文、小品文、杂谈。《花前月下,青丝白发:周作人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入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到。《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译文精选集》,通过民国翻译大家周作人经典译本,重温日本文学、希腊文学的闲雅之美。
  • 挑滑车(中国好诗·第二季)

    挑滑车(中国好诗·第二季)

    轩辕轼轲是一个特别能“说”的诗人,是一个在谐音、转义、博喻和嫁接的语言上最喜欢用复沓铺排的句法家。他的很多诗能够通过一个细小场景或不相干的人事呈现讽喻性和悖论性的精神症候。这些纷纷登场的历史性人物和标志性的故事,在重新演绎和“借尸还魂”的套路下无不指向更具“传奇”的现实境遇与整体性的精神大势。他还常常借助谐音和双关的“滑动”方式引爆集束式的语言意义组群。这些词义之间的移动、打开和互文效果显然更能容纳诗歌的体积和情感当量。这种按照当下流行的“穿越”在他的诸多诗歌中达到了极致,他似乎能在如此自由的空间里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改写”和打通现实与历史之间庞杂不清的戏剧性关联。他是这样一个诗人——够严肃又有点“不着调”,看起来“信口雌黄”却又句句直指“人心”和本质。
热门推荐
  • 邪王毒妃:强宠废材嫡女

    邪王毒妃:强宠废材嫡女

    她带着元素戒穿越异世,从此呼风唤雨掌控雷电!他是表面纨绔实则凶狠的废材小皇叔,他对她笑得妖孽:“你要对人家负责!”她眉角狠狠一抽:“我对你没感觉。”他邪魅一笑,张开丰厚的羽翼猖狂道:“江山为聘,天下为嫁,若想在这九州大陆肆意妄为,你……非我不嫁!”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高建群,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修仙之如此女配

    修仙之如此女配

    在她师父的教导下,齐华走上了另样的女配之路。谁说女配一定要翻身,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女主,虽然穿越到书中,齐华誓将女配进行到底。我走自己修仙路,女配就是不逆袭!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刘义庆。全书主要记载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丰富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魏晋清谈”的风貌。本书行文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火爆神医:殿下,别乱来

    火爆神医:殿下,别乱来

    她是刁蛮任性的惹祸精凤柒公主,一夕之间失去所有,掉入某殿下的陷阱,成了他的药师。他是苍穹大陆最出色的男子,天界未来的王,却因渡劫变成一个病秧子。某女仰着头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我解不了的毒,要想解你身上的毒,你得听我的!”某男在轿子里扑倒某女,邪魅一笑,“要乖乖听话,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变乖,不信你可以试试。”
  • 蓝蝶飞仙

    蓝蝶飞仙

    在唐朝中晚时期,一位少女(蓝蝶)在太白仙宗学艺的经历,她本来是一位公主却被遗落在民间。后在太白历经千辛万苦。太白仙尊席暮云是她的师尊,掌管太白,太华,终南三大宗门,他是天下各派人物中的佼佼者,在和自己的弟子蓝蝶交往中慢慢喜欢上了她,但情敌林星晚百般破坏,想置蓝蝶于死地,蓝蝶最终化为正义女神,全部将异己轻轻击碎,蓝蝶和席暮云也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为中晚唐时期的腐败之风也尽了自己的正义之力,
  • 我有一个努力系统

    我有一个努力系统

    努力的赵强一经穿越,开启努力系统。只要努力,就是修行!“叮!努力挑水,获得1点努力值”“叮!努力爬山,获得2点努力值”“叮!触发价值,获得200点努力值!”哎,你怎么还吃丹药?不是要靠努力吗?“叮!获得成就——正确地努力,努力值加500!”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