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8800000003

第3章 无名血书

大明宣德皇帝是一个有所建树的皇帝,但又是一个爱玩的皇帝,特别喜欢打猎、吃各种美味以及斗促织(蟋蟀)。他为了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于宣德三年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宣德皇帝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德皇帝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除红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肌肤一般细腻柔润。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一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阴刻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自宣德年以后,民间的铸造高手仿造皇家的铸造工艺,造出了不少高仿的宣德炉。不同时期的宣德炉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有不同侧重点。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明末清初的炉有拙朴的厚重感,雍正时期的炉线条柔和,而乾隆时的精炉工艺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但铜质和冶炼工艺与明炉不同,其外形花俏而少了内涵。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一样。

所有的宣德炉中,属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最为珍贵。其色黑黄如藏经,铜炉表面有细腻的“雪花金”斑点,包浆沉稳,色泽典雅,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

陈忠从边上的一个摊位上借来一盏“气死风”灯,照着陈介祺手里的铜香炉。

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游荡在“鬼市”的买家聚拢过来,想看看誉满京城的陈翰林有多好的眼力,是怎么辨别真假的。

借着微弱的灯光,陈介祺几乎屏住呼吸,仔细翻看着。过了片刻,他抬起头,目光凌厉地望着中年汉子,沉声:“为何只要10两?”

中年汉子呵呵一笑,反问道:“你认为多少合适?”

陈介祺说道:“此炉开价500两也不为过。”

听陈介祺这么说,中年汉子说道:“我来京城已有10天,在这鬼市上开价180两,可无人看中。”

陈介祺看着手里的香炉,接着说道:“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若要我买,我愿出50两。”

人群中顿时发出一片嘘声,有人低声道:“原来是假的!”

也有人低声道:“假是假,但估计是前朝的,好歹还值几个银子。”

中年汉子的眼中闪过一抹异光,说道:“我方才只向您要10两!”

陈介祺说道:“我愿出50两。”

明明10两银子就能买到的东西,却自愿掏50两,周围的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不少人心中暗忖:莫非这个家伙疯了?可是看他那样子,并不像疯子。

陈介祺上前几步,逼视着中年汉子一字一句地说道:“告诉我,是谁要你来的?”

中年汉子的脸色登时大变,转身分开人群撒腿就跑。

陈介祺对陈忠道:“追!”

他幼时曾跟武师习武,一身武艺多年来不曾落下,身手却也了得,对付两三个人不在话下。而陈忠的腿脚一向利索,两人一前一后朝那中年汉子追上去。眼见那中年汉子跑了十来丈远,一头钻进旁边的一条小巷子。

他们两人来到巷子口,见巷子里漆黑一片,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他伸手扯住正要追进去的陈忠,说道:“算了!”

陈忠望着陈介祺手里的铜香炉,说道:“少爷,这人究竟是什么人,怎么被你一问,连东西都不要就跑了!”

陈介祺将铜香炉递给陈忠,说道:“此香炉并不假,乃是宣德三年制造的真品,但此人的行为却令我生疑。”他望着黑乎乎的巷子,继续说道:“我和你二人由东自西,并不像来此买货的人那般走走停停,而是一路寻找。他拦住我之后,却只要价10两银子,而且说话的声音极大,分明是想引起旁人的注意,在引来众人之后,我见他曾左右张望,像是在人群中找什么人。他说来京城已有10天,在这鬼市上开价180两,可无人看中。以这样的货色,区区180两不可能没有人看中。所以,我断定他拦住我,一定有别的用意。于是,我拿话套他,这一套就套出来了。”

陈忠说道:“莫非他看到我们之后,知道我们要找什么,所以不惜赔上一个这么贵重的香炉,目的就是让那人走脱!”

陈介祺微微点了点头,依目前所发生的情形,姑且这么断定。只是他不明白,那个中年汉子又怎么知道他们要找什么人呢?

他转身看了看依旧人影幢幢的鬼市,清楚再找下去无益,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我们回去!”

离开“鬼市”后,陈介祺并没有回家,而是来到距离“鬼市”不远的一条胡同内,走到一个门前有石鼓的四合院前,上去用力敲起了门环。过了一会,里面亮起了灯光,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是谁呀?这半夜三更的。”

陈介祺大声道:“我是陈翰林,有急事找李掌柜,烦请通报一声。”

没多久,门开了,李振卿披着一袭长衫从里面走出来,问道:“陈兄,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来来来,屋里请!”

进门后来到堂屋,陈介祺和李振卿分主客坐下,他不待李振卿吩咐下人上茶,便问道:“李掌柜,你可知那送鼎来京城的苏亿年苏老板住在哪里?”

李振卿微微一愣,问道:“莫非陈兄觉得那鼎有假?”

陈介祺说道:“鼎倒是不假,我找苏亿年苏老板,是有事想问他。”

李振卿说道:“我和苏亿年虽认识,但只是普通朋友而已,并无深交。听说他在西安的生意,做得也挺大,以他的为人处世,即便在京城没有宅子,也应该有落脚的地方。今儿为那铜鼎,我以为是那个老板串通了他,给我下的局。陈兄鼎力相助,我还没得及谢呢!”

陈介祺急急说道:“李兄,先别提谢字。我问你,可知苏老板将鼎运到京城之后,是直接送来你柜上,还是先去了别的地方!”

李振卿愣了一下,说道:“这我可就不清楚了,至于那个鼎的来历,我也是听苏老板说的,让伙计转告给你。要不等天明了我帮你找人打听,如何?”

陈介祺想了一下,说道:“你还记得去年来你铺子里的那个独眼失去右手的驼背老头吗?”

李振卿“哦”了一声,说道:“我想起来了,去年有这么一个老人到我的铺子里,我见他衣着寒酸,加之又是残废,以为是上门乞讨的,想着打发他几文钱,他却拿出一件青铜爵说是要卖。当时你坐着喝茶,那件东西还是你帮忙看的呢,我给了那老头150两银子,转手卖给别人,赚了700两。我都不记得他了,想不到你还记得。陈兄,那个老人和苏老板卖给你的鼎,有什么关系吗?”

陈介祺说道:“我记得那老头离开的时候,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古物是有灵性的。而我数次夜逛鬼市的时候,也见过他在街边摆摊,当我看他东西的时候,他总是反复说这句话。”

李振卿见陈介祺皱着眉头,于是说道:“陈兄,若你觉得那鼎不值五千两,我愿出钱!”

“我不是这个意思!”陈介祺与李振卿相识十几年,彼此知根知底,也知李振卿沉稳厚重,绝不无端生事。当下便将惠亲王爷派管家送来请柬,以及不久前在“鬼市”上遇到的事情给说了,只是暂时隐去了看到毛公鼎奇异现象的那一幕。

听到这里,李振卿表情严肃地说道:“陈兄,这么说,那个人知道你去找什么人,所以不惜现身拦住你。我就不明白了,你何故凭一句话,就觉得苏老板跟那个老头有关系?”

陈介祺说道:“我也不清楚,只是有那么一种感觉而已……”说着,他的脸色一漾,看了看正在端茶上来的李宅下人。

李振卿会意过来,朝那下人说道:“这里没你的事了,下去休息吧!”

那下人离去后,陈忠也跟了出去,并把门关上。

陈介祺低声说道:“李掌柜,你要保证我接下来告诉你的事,绝对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否则一旦传扬出去,只怕会给你带来无妄之灾。”

李振卿听陈介祺说出这样的话,心知问题很严重,忙端正了身子,郑重地说道:“陈兄,请你放心,我以我的人品和全家上下14口人的性命担保,除我之外,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陈介祺沉默了一下,便将看到毛公鼎奇异现象的事说了。

听完之后,李振卿倒吸一口凉气,说道:“我家自乾隆爷开始就做古董生意,到我手上已经第四代了,家里也收藏了几件珍品。我在行内混了几十年,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事呢!陈兄,你买的不是一个古董,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啊!可惜我没有那么好运,否则别说5000两,就是拼上全部家产,也不会让给陈兄你!”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你正是因为看到铜鼎上奇景,才去找那老人的?”

陈介祺微微点头,说道:“能够说出那种话的,肯定不是普通人。虽说你我自以为识货,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李振卿说道:“夏立祥夏掌柜是惠亲王爷的人,王爷素来爱好收藏,不亚于你。或许听了夏掌柜的话,想你转手给他呢!”

陈介祺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若王爷执意想要,我只有忍痛了。”

李振卿叹了一声,说道:“他乃一满人,神鼎是我们汉人祖先的遗物,若落到他的手里,实在于心不甘哪!”

陈介祺说道:“莫非李掌柜有良策?”

李振卿低声道:“我倒是认识几个造假的高手,但是这玩意,没个几年的时间封浆可不行,别说王爷那里,就是夏掌柜那一关也过不了,一旦王爷知道我们拿一只假鼎胡弄他,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陈介祺说道:“我正有此想法,所以左右为难呢!”他起身道,“李掌柜,深夜多有打扰,烦请你尽快找到那个老头,至于王爷那里,若他请我赴宴的目的真是为了神鼎,我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振卿刚陪着陈介祺走出堂屋,就见看门的福伯急匆匆地转过照壁,正朝这边走过来。

福伯来到李振卿的面前,将手里拿着的一封信函递过去,说道:“陈翰林他们进来后没多久,我听门口有脚步声,以为还有什么人要进来,打开门一看,可门外没有一个人,倒是看到这封放在台阶上的信。”

李振卿接过信打开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变了。

陈介祺问道:“李掌柜,是不是和那事有关的?”

“你自己看吧!”李振卿说着,把信递给陈介祺。

陈介祺接过来,见那张薄薄的信纸上写着一行红色的字:神鼎现世,天灾降临。他隐约闻到一股血腥气,仔细一看,见纸上的字迹未干,分明是在匆忙之间,用血写上去的。

他将那页纸揉成一团,张口吞了下去,和李振卿相视了一眼,两人的神色都有些异样。走到门口,他有些愧疚地对李振卿说道:“李掌柜,那人一定是跟着我们来的,是我连累你了!”

李振卿说道:“陈兄,看来你的预感是对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我好自为之吧!”

陈介祺回到家后,和陈忠一起在书房的地下挖了一个坑,将毛公鼎藏了进去,这才放心下来。他见已近寅时,顾不上歇息,匆匆吃了两张大饼,喝了一碗小米粥,换上七品官服,坐上青衣小轿朝圆明园而去。

与前明建制不同的是,大清朝的翰林官,四品以下皆不入朝堂,而是分批入值侍班,并分班值宿,以备顾问。顺治十七年,在景云门内建造值房,供翰林官分班入值。康熙三十二年,翰林官在尚书房侍值,道光八年又改于圆明园值班。但在入值的时间和朝官一样,寅时入值交接,若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巳时末便可回家。遇上有事之时,连续数天留宿于班房之内,是很正常的。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雍正皇帝即位后,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修建了绮春园。按乾隆皇帝的想法,是要建一座“万园之园”。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楼台亭榭,小桥流水,假山玉石,奇花异草,珍禽走兽……无所不有。不仅汇集了江南诸多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不仅如此,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古玩书画,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陈介祺在值班闲暇之余,也喜欢和几位翰林学士在班房附近的园内游玩,有时诗兴大发,或许留下几首好诗供后人评赏。

刚离家没多久,就见陈忠疾步从后面追来,拖住青衣小轿道:“少爷,李振卿李掌柜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人,说是苏老板的兄长,有要事相商!”

陈介祺想着那封被他吞到肚子里的血书,记得离开李振卿家时,大约是丑时初刻,前后不过一个时辰。眼下天色还未明,李振卿就急着前来,还带来苏亿年的兄长,莫非真是出了什么事情?

翰林官入值侍班不得无故缺班,否则轻者扣除年俸,重者丢官。若有急事,需写上原由交给上司。

轿子停下之时,他见旁边过来一顶轿子,轿夫的手里提着一个写着“穆”字的灯笼,他认出正是同僚穆子名穆翰林的轿子,忙上前拦住。

在轿内闭目养神的穆翰林感觉轿子停下,以为到了,掀开轿帘一看,却见陈介祺站在面前,忙拱手道:“陈兄,你这是为何?”

陈介祺已经命人磨好墨,飞快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朝穆子名拱手道:“因家中急事,需我返回,烦请穆兄代为转呈朱大人!”

穆子名收起那页纸,说道:“我一定转呈,陈兄就请回去吧,家中的事要紧!”

陈介祺随陈忠返回家中,在偏房更衣后来到客厅,见李振卿和另一个五十多岁一身儒商打扮的人坐在那里。见他走进来,李振卿和那人同时起身,朝他拱手施礼。

李振卿指着旁边那人说道:“这位是苏亿年的兄长,苏兆年苏老板。”

陈介祺拱手回礼道:“不知二位这么急着要我回来,究竟是何事?”

苏兆年低声说道:“陈翰林,请屏退左右,此事越少知道的人越好!”

陈介祺吩咐下人们都离开,并把客房的门关上。

李振卿一脸肃容地说道:“陈兄,我只是把苏老板带过来,具体怎么着,您看着办吧!”

苏兆年朝陈介祺拱手道:“见过陈翰林!”

陈介祺拱手回礼道:“不知苏老板有何急事,竟要在这等时候上门?”

陈忠给两位客人上了茶。苏兆年喝了一口茶,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也不多叨叨了,只为兄弟所卖之鼎而来。陈翰林,那鼎是否在你府内?”

陈介祺点了点头。

苏兆年望着陈介祺,接着问道,“你可知那鼎的来历?”

陈介祺淡淡一笑,说道:“我听李掌柜的伙计说过,不是你们陕西岐山董家村一村民在挖地的时候挖到的吗?后来给一严姓的古董贩子弄走,才到了令弟的手里。为这鼎,好像还有人坐了监,最后死于狱中!”

苏兆年说道:“李掌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想想一村民挖地,能挖多深,而历代的铜鼎等器皿,莫不都是从墓葬中挖出来的?”

陈介祺微微一惊,苏兆年说的确实有道理,他接触古董那么多年,又岂会不知绝大多数古物都是盗墓人从墓葬中盗出来的?而商周时期的铜鼎,乃是权力的象征,只有帝王三公之类的大墓,才会有这样的东西。而区区一个村民挖地就能挖到这样的东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于是问道:“苏老板,莫非此鼎另有来历?”

苏兆年点了点头,说道:“当初我兄弟从一姓严的古董贩子手里,以白银500两的价格,买了一个腹内有诸多阴刻文字的青铜鼎。他找了不少人,都没人认得鼎内的铭文,于是想将铜鼎运抵京城,想卖一个好价钱,走之前告诉我说,他会到李掌柜的店内。就在他离家三日后,家中老母突然患病,口中发出呓语,不久家中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着神鼎现世,天灾降临……”

陈介祺微微一惊,想不到苏兆年说的血书,竟与他刚收到的那血书一样,他瞟了李振卿一眼,见李振卿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当下也不吭声,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苏兆年继续说道:“老母的病情奇怪,连西安城内的名医都束手无策,都说是中了邪。我相继请来道士和高僧,为老母驱邪,可无济于事。后得一高人指点,以阴阳奇术于沙盘上画出一物,乃是我弟刚带走的古鼎。我知此事怪异,遂命店内伙计去董家村打探消息。几天后,伙计回来说,三个月前,当地突降大雨,半夜山洪爆发,董家村村民大小老幼无一幸免,董家村已不复存在。而知县老爷一家大小八口,一夜之间全都死了,死状极为恐怖,至今找不到凶手。至于那严姓古董贩子,下场也很惨,家人非死即疯,他本人流落街头变成了乞丐……”

陈介祺越听越心惊,忍不住说道:“这么说,那个鼎是一个不祥之物?”

“您说得不错,就在我那伙计回来后的第二天,我的店子里来了一个人,声言那鼎乃不祥之物,如果不放回去,会给我全家带来灾难。”苏兆年停了片刻,瞟了李振卿一眼,继续对陈介祺说道:“我安顿好家里,连夜往京城赶,哪知到了京城,居然找不到我弟弟。”

李振卿问道:“你弟弟以往来京城,难道都没有固定落脚之处吗?”

苏兆年说道:“他在琉璃厂西边买了一处宅院,还偷娶了一个青楼女子当外室,我去过那里,那外室说他已经近半年没去了。他上一次来京城是半年前,此次运鼎过来,居然没有去那里。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于是斗胆来你府上打扰。”

李振卿问道:“你弟弟在京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落脚之处吗?”

苏兆年苦笑道:“该找的地方都已经找过了!”

李振卿问道:“苏老板,那现在怎么办?”

苏兆年说道:“我弟弟可以慢慢找,但是得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买鼎之人,可不能害了人家呀!至于怎么处理,那是他的事,陈翰林,你说是吧?”

陈介祺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转身时,犀利的眼睛盯着苏兆年,缓缓说道:“三个月前,朝廷收到陕西巡抚的奏折,那边确实下了暴雨,有的村子被山洪给平了,死人也不少,但不是在岐山,而是在汉中,距离岐山有数百里之遥,皇上已有圣谕,命巡抚和提督救灾,安抚灾民。至于你说的知县全家死亡案件,这么大的事,吏部和刑部不可能不知道!”

苏兆年的脸色一变,说道:“你怀疑我是骗你不成?”

陈介祺笑道:“骗没骗我,你心里有数。李掌柜是实在人。”他故意停了片刻,继续说道:“我若将鼎还给你,又如何知你怎么放回古墓?依我看,不妨让写血书的人来找我,那样更合适。”

苏兆年听到陈介祺说出这样的话,愤而起身,脸色铁青地说道:“陈翰林,既然你不听良言相劝,就当我没有来过,告辞!”

李振卿急忙说道:“陈兄,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既怀疑他所说的是假话,可是血书的事情,是千真万确的呀!”

“李掌柜,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里是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哪容得那些贼人撒野?二位,陈某倒想见识一下,区区一个铜鼎,到底有多邪门!”陈介祺接着大声道:“来人,送客!”

他最后说的那四个字是对陈府的下人说的。陈忠推门进来,将苏兆年和李振卿请了出去。

见李振卿和苏兆年离去,陈介祺起身从客厅去书房,在回廊的拐角恰巧碰上从内宅走出来的小玉。只见她上身穿着金线镶边粉色丝绸短袖小褂,下身穿着暗蓝色裙子,头顶高挽的发髻上插着一朵刚采下来的鲜花,几缕梳成小辫子的长发披肩而下,脸上还描了眉,抹了些脂粉,打扮得犹如小家碧玉。

陈介祺有些怔怔地看着小玉,问道:“你这是……”

小玉莞尔一笑,说道:“姐夫,你觉得我今天打扮得怎么样?”

陈介祺微笑道:“你打扮得这么漂亮,是要去哪里呢?”

小玉说道:“姐夫,你不是要去见惠亲王爷吗?带我去吧,你和王爷喝酒把欢,我在旁边为你们弹琴助兴,怎么样?”

陈介祺的脸色一沉,说道:“胡闹,我去王府赴宴,哪有带你去的道理?再说了,人家王府上可不缺弹琴助兴的人!”

小玉说道:“你不是说惠亲王爷权倾朝野吗?只要他……”

陈介祺生气道:“别说了,我明白你的想法。难道你为了报父仇,非得作践自己吗?”

小玉正要争辩,却见陈忠跑过来说道:“少爷,有个洋人要找您!”

同类推荐
  • 后厨

    后厨

    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徐冰,身为女性,年过三十,统帅着一个上百人的大厨房,关起门来,她就是这个厨房的女王。她下面有若干二厨,若干三厨,若干帮厨,从他们的服色,领巾,以及帽子的高度上就能轻易的辨认出来。在这片天地里,人人都怕这位女主厨,她业务精良,待人苛刻,而且是个老处女。直到某一天,徐冰的命运发生了倾斜,有人给她送来一个满脸脏乎乎的小男孩冬冬。她的女同学在路上出车祸死掉了。她的孩子冬冬是车祸中唯一生存下来的孩子。冬冬的父亲远在国外,徐冰被迫要处理这一堆从天而降的麻烦事儿。
  • 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

    市府大院最大会议室能坐两百人。市级四套班子领导三十来人,区、县和市直部门党政正职百来号人,加上工作人员和记者,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一般不超过一百五十人。可今天会场座无虚席,尤其是前区五十名参会者个个胸佩大红花,格外醒目。曹海不爽。胸口的花映得他难受,记得上次戴同样的花是二十年前,那是应征入伍,他一样不爽。当时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都忙着到广东、深圳打工挣钱,没哪个傻子愿意当兵,他是被父亲从半道截回来的。
  •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中国最好的长篇小说)》以一九五三年至二00三年这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为经,以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诸多公共事件为纬,通过主人公刁北的家庭变故,求学求知,恋爱婚姻,两度入狱,工作糊口,生离死别,逃避世事等现实经历,勾勒出一条普通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描摹出一幅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万象图。主人公刁北是典型的“小人物”,但他的五十年,总身不由己地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大事件”发生纠葛,在这“小”与“大”的碰撞中,个人与国家,普遍与具体,得到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跳跃式观照。
  • 买车简史

    买车简史

    通过对自己的“回顾与研究”发现,大约是过了2000年之后,我才开始逐渐变质的,才开始灵魂有问题的。先前的操守、先前的价值观、先前的理想,包括多年形成的个性,都是在2000年以后开始纷纷坍塌,开始渐次滑坡的。有人说“三岁看到老”这种说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认为,这一源自民间的论断脱离了人与社会的那种“502胶”似的关系,既不足为凭,也不足以信。岁月之风不仅可以让坚硬的石头风化成柔软的沙子,也可以让灵魂发生质的变化。跳跃向前的岁月有能力把你“变化”成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你。多么强有力的岁月呵——坚持一成不变该有多么的难。
  • 紫砂记

    紫砂记

    公元1937年3月,正是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时节,上海“紫瓯轩”壶庄的老板古镜愚来到了宜兴丁蜀镇,从一个破落的名门之后手中买下了清代道光年间一代壶艺大师邵大亨的掇球壶,价格是1万2千大洋。这笔钱是怎样一个概念?当时1块大洋可买25斤左右的猪肉,3块大洋可买1克黄金,一个4口之家的正常月开销在8至10块大洋左右。而在古镜愚之前,一位东南亚富商愿出8千大洋收下此壶,随后苏富比派人专程追到宜兴,愿出1万大洋……
热门推荐
  • 花轿子

    花轿子

    1955年,我9岁。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手术,医生开了休学一年的证明。三月,第一场春雨过后,爸在胡同里拦了一辆马车,去月坛的市儿童医院,把我接回到东四北大街的家,车费花了一块多,妈直心疼。我的屋子显得比以前小了,窗户被我奶奶擦得雪亮,蓝格子的床单整齐得连个褶儿都没有,阳光从玻璃窗照进来,哪都是新的。爸背着我进了屋,像放一件易碎物品一样,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到床上,我坐在床沿上,抬头看着爸、妈、奶奶,他们的眼睛里都写着同样的字:担心。
  • 未来超级智能系统

    未来超级智能系统

    我们期待的未来人工智能不是越来越多却又无法屏蔽的骚扰推荐,不是一个胡建人就能轻松击垮的智能助手,也不是嵌入各种预设的智能摄影我们期待的是可以真正感知人类情绪并作出舒适反应的智能管家;是可以实现人类外貌仿真及行为模式的人型智能机器人,是可以与智能机器人进行各种场景模拟游戏的智能乐园,智能游戏,是可以推进全民素质,教育及精神发展的智能城市等等且看刘凡如何背靠未来超级智能系统,从算法,芯片等基础起步,逐渐创造智能大时代,为大家呈现一个华夏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崛起之路以及让人兴奋的未来智能大时代
  • 我有一张真神钞

    我有一张真神钞

    他,原本只不过是社会底层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普通人。他,身背大仇却无力去报!他,受尽屈辱和嘲讽却无法改变现状!一张从天而降的神钞,改变了他的命运。购买好运气,让他变身富豪!用神钞改命,让他变成修仙者!从此他打脸富二代,脚踩高富帅,逆袭白富美!纵横都市无敌手!若有谁不服,看我用神钞压死你!
  •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有人说得好:“悟性通天的人,说出话来很微妙;智慧高超的人,说出话来很简明;品行贤能的人,说出话来很清楚;世间芸芸众生,说出话来很繁杂;品德较差的人,说出话来很狂妄。”
  • 青春里的那些年

    青春里的那些年

    我是安然。这些年里遇到过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在生命里,在我安然的生命里真的很难忘。我想以记叙的形式写下我的青春,青春里的那些年。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义这部作品,我只希望看到这些文字的人能清楚地知道,原来有些人的青春竟如此多彩。不论是何结局,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深拥你的爱情。声明:本文内容完全真实,文中人为化名。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异常生物观测录

    异常生物观测录

    故事从吴悦收到了一份面试邀请开始,面试通过之后才发现蕴藏在世界里面的生物,随着人类活动的越发频繁,我们所不知道的,悄无声息逐渐进化的,古老的,那些生物正一一苏醒,一一展现在世人的眼中,不论是自然的轮回或者是来自灾难的默示录,都将深刻地影响这两个世界的平衡。
  • 温哥华枫叶情缘

    温哥华枫叶情缘

    看女主人公如何从一名穷留学生打工端盘子,到开公司创业逆袭,和男主人公如何从甜蜜相爱到遭遇感情危机......其中所发生的各种曲折浪漫故事,是一部爱情宝典,创业秘笈。希望大家喜欢。
  •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这是一本像《男人装》一样紧随潮流,像《读者》一样贴近生活,像《故事会》一样充满故事,又像《花花公子》一样有内涵的理财专刊!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出品,长投网倾情奉献:《长投专刊》与你分享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用投资理财技巧!
  • 竹斋诗余

    竹斋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