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7400000004

第4章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

谁能知道,在那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在五龙金矿那个偏远的山村,究竟发生了怎样惨烈的一幕?

在村东一间破屋的土墙上,歪歪斜斜地写着一行字:

冬兰,我爱你!

字是红的,红得惊心!

那不是红的颜色,是血。

人血!

……这是一个让人不忍心听的故事,因为里面有太多的泪。

当我在看守所阴暗潮湿的办公室里,听杨一亮讲这个故事时,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泪。好几次,他都讲不下去。停下来,望窗外。

窗外,飞着雨。冷雨。

不知为什么,今年丹东的早春格外寒,满山杜鹃都没开。

故事中的两个人,真的非常年轻、非常可爱。可爱得让人可怜。小伙儿叫松林,姑娘叫冬兰。松林是湖南人,白净、英俊,清清爽爽像雨后的松;冬兰是本地人,秀美、纯洁,轻轻灵灵的像山里的兰。

相隔得那么远,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他们认识的地方更远。哪儿?广州。

2001年,两个不甘受穷的年轻人各自走出大山,先后来到繁花似锦的广州。穷人的孩子当家早,松林自小就烧火做饭。他来到一家招厨师的饭馆试工,二话不说,点火支锅。一道又辣又香的湖南乡下菜,让满口鸟语的店老板吃了个肚儿歪。松林当上了厨师,在烟熏火燎中用衣袖抹着油汗把马勺敲得山响。饭馆不大,但生意不错。每到饭口总会挤进一个土秀土秀的姑娘。她从不点菜,只要一碗最便宜的面。当然,面也是松林下的。从皱着眉头喊辣到叫唤着多放辣子,姑娘渐渐地走进松林的心。他不但多放了辣子,还偷偷放点儿肉用面盖住。面端出去了,他躲在厨房看。他看到姑娘用筷子翻出了秘密,瞪大眼睛往厨房找。他知道她在找他,心像吞了蜜。一天,他下了班,一出门就看见姑娘的笑脸。姑娘递给他一条新毛巾,说别老用袖子抹汗了。

这就是冬兰。在隔壁复印店打工。那是一个多么狭窄的小店啊!她站在复印机前工作,别人要进来她就得侧身。就是这样一个小天地,却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她天天可以听到隔壁锅勺响。而灶前挥汗的松林,只要拿毛巾往脸上一抹,就凉滋滋地像饮了山泉。他抬眼看看墙上的钟,噢,快到中午了,又能见到冬兰了。今天往面里藏点儿什么呢?

就这样,两个背井离乡的年轻人认识了,相恋了。甜美如梦。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非典”来了。死神煽着翅膀首先扑向广州。人们躲的躲藏的藏,大小饭店都关了张。松林丢了工作,复印店也挂了锁。两个年轻人像突然被掏了窝的小鸟,可怜得没了去处。广州待不下去了,松林提议去武汉投奔他姑姑。冬兰说,我愿跟你到天边。

街上,不知谁家的小店还开着。招徕客人的音响飘出凄婉的歌: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你走啦

留给我一生牵挂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

是歌手唐磊的《丁香花》。松林爱听这支歌,冬兰也爱听。他们喜欢歌中的爱与忧伤。在一个月圆的晚上,当他们一起哼唱这支歌的时候,依偎在松林怀里的冬兰忽然问,如果有一天我走在你前面,你会在我坟前栽满鲜花吗?松林捂住她的嘴,不许乱说!……要死,咱俩就死一块儿!冬兰不再出声。松林低头一看,清凉的月光下,冬兰满脸是泪……

离开伤心的广州,来到武汉。两个不信天命的年轻人拿出所有积蓄,开了自己的小饭店。当炊烟升起的时候,他们眼里流出了泪。老天,你睁睁眼,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老天没睁眼。“非典”阴影不散,小店生意不好。终于,在一个冷雨的傍晚,熄火收摊。

武汉的夜真静。没有唐磊的歌声。

松林看着死去的灶台发呆。

冬兰说,你有手艺,不怕的。咱们走!

去哪儿?

你愿意跟我回丹东吗?

我愿跟你到天边。

春天还很遥远,雁儿就从南方飞回。寒风刺骨,心肠火热。两个相依为命的年轻人日夜兼程来到丹东,来到五龙金矿那偏远的山村。

冬兰的父母,一个在建筑工地透支生命,一个在家做了上顿愁下顿。看见女儿带回一个俊小伙儿,一阵欢喜,问寒问暖。一听口音,又愣了。你是哪儿的?湖南的。湖南的?是啊!两个大人都闭了嘴。他们来了心病。原来,冬兰母亲是本地人,冬兰父亲是外省人。一年到头攒的钱,回一趟老家就血本无归。苦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他们说什么也不让冬兰再找外省人。但是,当着松林他们什么也没说。

五龙金矿,有矿就有采矿人,有人就要找饭吃。松林和冬兰手拉着手在工地上寻找可以开个小店的地方,哪怕是搭个棚子卖碗面。松林相信,他的又香又辣能给冰天雪地带来温暖。

世事难料。就在小店有了眉目的时候,湖南乡下传来坏消息,松林的母亲被人打伤了。孝顺的松林急忙收拾行李踏上回乡路。临走时,把手机留给冬兰。松林一走,冬兰的父母就开始了强大的攻势,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冬兰也是个孝顺孩子。面对母亲的眼泪、父亲的吼,她犹豫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松林,从冬兰越来越少越来越不主动的电话中感到了不祥。他忍痛离开身上还缠着纱布的母亲,匆匆赶回丹东。一下火车就直奔五龙金矿,直奔那偏远的小山村。他要见冬兰,他要解疑团。刚一进屋,冬兰的父亲就扑上来,连推带操把他撵了出去。隔着关死的门还发出狮吼,以后不许你再来找冬兰!松林一头雾水,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在一个小商铺借电话拨通了留给冬兰的手机。听见松林的声音,冬兰的心都跳出来了。

冬兰,冬兰!你怎么了?

我,我……

你不爱我了?

我,我……

是不是你们家不同意?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愿意听我的吗?

愿意。

我们跑!

一件天大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傍晚,冬兰从后窗跳出来,与接应她的松林汇合。两个难舍难分的年轻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穿过山林奔大道,上了汽车下汽车。终于赶在开车前跑进丹东火车站。来不及买票,举着钱跳上了车。

两张汗湿的脸,两颗飞起的心,两条不屈的命。到哪儿去?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开车,开车,快开车!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时间到了!要开车了!我们自由了!

两个生死相连的年轻人紧紧抱在一起。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全新的生活在模糊的泪中向他们招手。鲜花怒放,彩蝶纷飞……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时间到了,火车没开。

车晚点了。车厢里的人们骚动起来。站台上的人们也骚动起来。两个惊慌失措的年轻人不安地朝窗外望。突然,突然!骚动的站台上挤进两张扭曲的脸,两个发疯的人扑到列车前,瞪大血红的眼,一个车窗一个车窗地向里扒望。

畜生!畜生!他们发现了松林。他们大声叫着。枯手隔着玻璃向松林的脸上挖去。逃跑失败了。追赶而来的两个大人冲进车厢,一个扭住冬兰,一个朝着松林就是一顿劈头盖脸!

难舍难分的生生拆散,相依为命的两两隔开。

冬兰的哭声消失在无边的黑暗,松林的身影孤立在吃人的长夜。

天,下起了雪。鹅毛大雪。

松林心里烧起了火,松林眼里冒出了烟。他不甘心,他不死心。他相信冬兰是爱他的。他还要去找冬兰,他还要带冬兰走。谁再拦着就跟他拼了!

松林在站旁找了一家小店住下,摸黑出去找吃的。吃的没找到,回来一看,背包又被偷了。天杀的!身份证没了,路费也没了。翻遍衣兜儿,只找到七十块钱。这时候,就是想回老家也回不成了。

他没了退路。

他根本也没想退路。

走,找冬兰去!

此去五龙,三十多里。坑坑洼洼,要走一夜。不管,走!

好大的风,好大的雪,好深的爱,好深的仇。

可怜松林,踉踉跄跄风雪中,孤苦伶仃像个鬼。

街的尽头昏昏黄黄亮着一盏灯。松林睁眼看去,竟是一家没关张的杂货店。雪夜哪有人,难道为鬼开?走到近前,才发现是店主喝醉了。松林又冷又饿,顾不得许多,上去推醒他。有吃的吗?没有。有喝的吗?没有。有什么?酒。来一瓶!松林接过酒,两眼又往杂货上扫。突然,他眼发直了。他看见了什么?他看见了刀。一把短刀!店主转着混浊的眼,拿上吧,路上防身。松林拿起刀,嘈地拔出鞘。好薄的刃,好快的刀!他在刀锋上看到发狠的眼。他从兜儿里掏出所有的钱,我就这么多,行吗?行,两样都拿走!谢啦!

抓住酒,揣上刀,转身又扑向风雪。

好大的风雪,好远的路;好辣的白酒,好快的刀。松林一步一口空肚酒,酒人心头血往上涌。冬兰,我要去找你,我要你跟我走。你说过愿跟我到天边。谁敢拦,我就杀了谁!……冬兰,你要是不愿意跟我走,咱俩就同归于尽!我说过了,要死,就死一块儿!

想到这儿,心如刀刻,肝肠寸断。松林落下大把泪。

就这样,边走边喝,边喝边哭。风雪三十里,走了一整夜。

来到五龙金矿,酒喝干了,泪哭干了,心碎完了。

这时,天刚蒙蒙亮。松林想,冬兰一定被关在家里,父母一定会死看死守。就这样直接闯进去没法儿谈话,说不定连面都见不上。不如先躲躲,看看动静再说。

松林没有猜错。冬兰被父亲暴打一顿后关在家里,死死看着寸步不离。天亮了,冬兰的父亲看雪还没停,心想一夜大雪三十里路,松林不可能来,就收拾收拾出门上工。走前对老伴儿发狠,你让她跑了我打死你!女儿是娘身上的肉。母亲心疼冬兰,要出去给她买点儿吃食。临出门对冬兰说,你要跑了你爸回来能要我命!冬兰点头答应了。母亲走后,她烧了一锅水,想洗洗头。水倒进脸盆,低头刚要洗,忽然发现打散的长发前人影一晃。一抬头,正碰上松林血红的眼!

啊?你回来啦?冬兰又惊又喜又害怕。

松林说,你别洗了,快跟我走!

现在?

现在!

……我,我不走。

……你不想跟我走啦?

嗯。

真的?

想起母亲临走的话,冬兰点点头。

松林突然爆炸了:那咱俩就一块儿死!

话音未落,刀已捅进冬兰的胸口。冬兰叫起来,妈呀!妈!疯了的松林无法控制自己,你叫吧!把他们叫来一块儿死!冬兰倒在炕上,血突突地冒,大睁着眼睛叫不出声。松林跟着往自己肚子上连捅两刀,血一下子喷出来。手软了,刀掉了。明明掉在脚下,就是找不着。他急了,生怕自己死不了,又到厨房抓起菜刀。左手腕两刀,右手腕两刀,脖子上又两刀,把自己砍成血人。他的血和冬兰的血流在一起,红得吓人。他用手指沾了血,在土墙上写下:

冬兰,我爱你!

血从字上淌下来,像泪。

杀完了人写完了字,好好一个松林已经变成了鬼。看到冬兰在炕上没了动静,他也要到炕上去。他要和冬兰躺在一起。他要紧紧抱住冬兰。生不在一起,死要在一起。可是,不等他抬脚,眼前一黑就摔倒了。他不甘心就这样死了,两眼看着冬兰,往前爬,往前爬……

屋外,雪还在不停地下。天白茫茫一片,地也白茫茫一片。

这一天,是2004年12月13日。

警车的尖叫惊醒山村的晨梦。

冬兰的母亲买菜回来魂飞魄散,邻居赶来帮着报了警。

冬兰死了,死不膜目。松林呢,被医院救活了。他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冬兰呢?冬兰死了没有?为了办案需要,办案人员暂时隐瞒了案情,说没死。他听了长出一口气。十多天后他出院了,浑身缠着纱布被押进看守所,带到杨一亮的面前。

杨一亮,今年三十七岁。四川资阳人。个子不高眼睛大。永远的乡音,永远阳光的脸。十多年空军航空兵打造出一个说话办事干巴利落的他,要转业了,管人事的问,到地方想干吗?他说只要不当警察干什么都行。结果,还是当了警察。他来到丹东看守所当管教,至今已经七年,干得很出色。有时候白天黑夜连轴转,忙得回不了家睡不了觉,照样一脸阳光。说他辛苦了,他两个字:没事!

我问他,当管教七年,什么事叫你最感动?他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星期天,他和爱人、孩子正走在街上,忽听有人喊,杨管教,杨管教!回头一看,好像不认识。但人家喊杨管教,肯定就是他曾经管过的在押人员。杨一亮只好假装认识,说你好,你怎么样?那人说,你在里边对我的关心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说完,跑到旁边的小铺,买了一盒烟、两瓶矿泉水、两包儿童小食品,往杨一亮手里一塞,我现在没钱,你别瞧不起。等哪天发了财,我再来看你!说完就跳上公共汽车走了。拿着这十来块钱的东西,杨一亮鼻子一酸。东西虽少,但烟、水、小食品,一家三口个个有份儿。这人,多心诚,多心诚啊!

讲到这儿,杨一亮讲不下去了。停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这事我一想起来就难过。我管过的人太多了。我连人家叫什么都记不得了,什么时候管过也不记得了。可人家还记得我,还记得我对他的好。凭这个,我干这份儿工作就值!唉,到现在也没再见着他,也不知他过得怎么样?后悔自己当时不好意思问他叫什么。他重新走上社会有什么困难?我还能不能帮他做点儿什么……

这,就是杨一亮!

我又问,那你管过的人,谁叫你最难忘?

松林!

那是2005年的元旦。鞭炮满街响,天地好热闹。这天刚好轮到杨一亮值班。对他来说,没有节假日是家常饭。他让爱人带孩子去玩,自己大步流星赶到看守所。不多时,松林被押解进来。一看到他浑身缠着纱布,杨一亮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名重犯,是自己工作的重点。他主动向办案人员简单了解了案情,做好跟松林谈话的准备。

丹东看守所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公安监管系统的一面旗帜,除去人性化管理的成功经验,还有一整套铁的规章制度。对在押人员“七日跟踪五必谈”就是其中之一。七日跟踪,是指管教对刚入监的人员要连续跟踪七日。从第一天起,每天必须跟他谈话,了解其内心,稳定其情绪。因为这个时候,面临被关押、被判刑,生存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他们的思想最复杂、情绪最波动。作为一名出色的管教,杨一亮理解松林此时此刻的心情,也知道应该如何开始他们之间的谈话。

想不到松林先开了口,冬兰死没死?

杨一亮的心一沉。他知道冬兰死了,也知道办案人员暂时隐瞒了事实。如果这时候突然说出真相,松林不但理解不了、接受不了,而且会恨办案人员,继而恨所有的公安,包括自己在内。那对接下来的思想工作就很不利。你说什么他都不信,都认为你在骗他,更别说让他向你敞开心扉。只有等他情绪稳定以后再慢慢剥这个茧。

这样想着,杨一亮就说,这个我不太清楚。

违心话刚一出口,又后悔了。因为他受不了对面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有太多的乞怜!

杨一亮跟着补上一句,好像应该没死吧。这话在两可之间。

松林的眼睛仍旧没有离开杨一亮。他说,如果冬兰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杨一亮的心又一沉。他相信这是真话,是他想听到的,也是他最害怕听到的。松林想死!无论如何要稳住这颗想死的心!

看到松林一说到死,就激动起来,两手直发抖。杨一亮话锋一转,松林,你老家是哪里的?父母健在吗?身体都好吗?

一席话,温暖亲切,把松林带到山清水秀绿荫葱笼的湖南乡下。

松林情不自禁地讲起自己的老家。

其实,杨一亮早就知道他是湖南人。但他还是惊喜地说,哎哟,你是湖南人,我是四川人。咱俩都是南方人,算半个老乡呢!你能凭本事走南闯北,真不简单,我真佩服你。

松林听杨一亮讲他的闪光点,脸上露出兴奋。就说,我还到过广州呢!

杨一亮更惊喜了,啊,你还到过广州?那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你快给我讲讲广州!街宽不宽?听说那儿的人还吃老鼠哪,是吗?

松林就讲起了大广州。滔滔不绝。

杨一亮看他越讲越兴奋,忽然又把话引到正题上,你和冬兰是怎么认识的?

我和冬兰?松林愣了一下,就讲起来。从头讲起,点滴不漏。字字句句透着对冬兰的爱。讲着讲着,难过起来,眼圈儿一红要掉泪。

杨一亮马上又转了话题,哎,我听说你们湖南人吃辣椒比我们四川人还厉害,是吗?

松林点头,是啊,我们炒一个鸡蛋可以放半斤辣椒。

杨一亮又来了兴趣,热烈地跟松林讨论起湖南菜和四川菜的区别,细致到放什么佐料。看到对方重拾兴奋,杨一亮忽然问,冬兰喜欢吃辣椒吗?

松林说,开始不喜欢,喊辣。后来,后来比我还能吃辣……

就这样,松林顺着杨一亮的思路,回忆起他和冬兰难忘的一切——幸福的、快乐的、痛苦的、忧伤的、悲愤的、后悔的……

两个人的谈话,伴着不时传进高墙的新年鞭炮声,从早晨一直到中午。如此平和平等的长谈,让初进看守所紧张、恐惧的松林从悲观绝望中解脱出来。而杨一亮的眼前也打开了一扇窗。他全面了解了案情,了解了松林的心路历程。他感到,尽管松林有些狭隘和偏激,但他的本质是好的。冲动杀人和坚决自杀,缘于对冬兰刻骨铭心的爱。爱到顶峰不可逾越,便执著成恨,铸下大错。

对这样本质好的人,应该千方百计挽救。

救不了他的命,也要救他的心!

像戴所常讲的,得给这些人希望。谁没犯错的时候?这些人原来大都是好人,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们犯法有法律管。到了我们这儿,就要从生活上照顾好他们,还要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中。哪怕判了死刑,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在死前尽量过得快乐。让他们带着感恩去死,而不是带着怨恨离开这个世界。

一连七天,杨一亮天天带松林打针换药,天天跟松林促膝谈心。看到他没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就自己掏钱买来新衣服,买来牙刷、牙膏、毛巾、香皂送给他。同时,专门给监室开了会,安排在押人员照顾好他的起居。松林感动得掉了泪。时间不长,他跟杨一亮就成了无话不说的“老乡”。杨一亮感到时机成熟了。一天,他把松林叫到办公室,先聊了些轻松的,等气氛上来了就对他说,我要告诉你,冬兰没有救活。松林一下瞪大了双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紧跟着,泪一涌而出。杨一亮说,兄弟,你要哭,就痛快哭吧!松林猛地抱住杨一亮,放声大哭。边哭边叫,冬兰,冬兰!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啊!……

知道冬兰死了,松林一连几天吃不下饭。身上的伤好治,心中的痛难平。他常常半夜梦见冬兰,一难过就坐起来。一坐,坐到天亮。杨一亮更加关心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叫到办公室,问寒问暖,问长问短。

听监室里的人反映,松林在恨什么人,杨一亮就问他,你恨谁呀?

我恨冬兰她父母!要不是他们不会有今天。我要能活着出去,饶不了他们!

杨一亮眉头一皱,你想报复他们?

松林咬牙说,对!是他们硬要拆散我和冬兰……

杨一亮突然打断他,你这是一个爷们儿说的话吗?

啊?!松林吓得收了声。

杨一亮索性提高了嗓门,松林,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这说明你还没认识到自己犯了罪,没认识到你剥夺了一个无辜生命,天理难容!你怨恨冬兰的父母,还想报复人家,你就没想想,你杀了人家的女儿,给人家带来多大痛苦?不是你一死就能了之的!一个穷人家,把一个孩子从小养大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冬兰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正是给家人带来希望的时候,就这样被你害了,就这样没了。你想人家怎么受得了?谁没父母?谁没亲人?咱们调个个儿,如果你是冬兰的父母,你又会怎样?现在,你还活着,看守所上下都关心你、帮助你,可冬兰却走了。她父母没人照顾了,她父母没人养老送终了。可以说,她父母一点儿希望都没了。但你还恨人家,还想出去报复人家,你还有做人的良心吗?要我说,该受报复的不是人家,而是你!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冤相报无宁日。你要认我这个老乡,你就听我说,冬兰是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她后来不想跟你走,完全是为了父母。你要是真爱她,就不要怨恨她父母,而应该替她照顾父母。如果法院判你死,你罪有应得;如果法院留你一条命,你要好好改造,出来也就四十来岁,那时候也正是冬兰的父母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好好照顾人家,用实际行动赎罪,用实际行动表示对冬兰的爱。这才是一个爷们儿该想的,这才是一个爷们儿该做的!

一番肺腑言,让松林从心里掉了泪。

他又是几个晚上没睡好。慢慢地,他想明白了。没有了怨恨,有的只是忏悔、自责,决心赎罪。他给冬兰的父母写了一封血泪长信,让律师看了都难过得忍不住。律师主动拿出二百块钱,让杨一亮给松林买点儿好吃的添点儿日用品。松林得知后非常感动。他说,这钱我一分也不花,留给冬兰的父母吧。

松林决心悔过,决心赎罪。杨一亮把情况向所里做了汇报。所长说,创建和谐社会就要靠我们一点一滴去做。走,我们去一趟五龙金矿,到冬兰家去看看她父母,顺便把松林的信和这二百块钱捎去,跟他们讲讲松林的情况,求得他们对松林的原谅。如果他们能原谅,松林就有希望。所长说完,让后勤准备了两桶油,两袋面,自己又拿了五百块钱,一行人就出发了。

山上的雪还没化净,这里那里,白一堆黑一片的。喜鹊淘气地在残雪中蹦来跳去,时不时叼一块儿当饮料。到了五龙金矿,在村治保主任的带领下,一行人背着粮食、拎着油来到冬兰家。死气沉沉的小院立刻有了生机。所长把钱给了冬兰的父亲,特别告诉他,其中二百块是松林省下的。杨一亮把松林的长信给了冬兰的母亲。冬兰的母亲边看边哭,冬兰的姥姥正好也在,她是赶来陪伴女儿的。老人从小把冬兰带大,像眼珠子一样。她听明白了所里的来意,情绪非常激动,大声叫着,没用,没用,整这些没用!我们就是要他死,就是要他偿命,一命抵一命!

法院要开庭了。

看守所的“七日跟踪五必谈”中的“五必谈”,是指管教在以下五个时间段,必须要找在押人员谈心:奖励必谈;惩罚必谈;家庭变故必谈(如老人病逝);环节变动必谈(如批捕、开庭);投送前必谈(如投送监狱)。杨一亮得知要开庭的消息,第一时间找松林谈心。不等他开口,松林就说,杨哥,你一百个放心!我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句话,认罪伏法!

松林的父亲,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卖掉家里的房子和所有能卖的东西,一共凑了六万多块钱,牵着老伴儿从湖南乡下赶来。在庭外一见到冬兰的父母,就双双跪下,流着老泪说对不起你们!不管法院判松儿死活,我们都要赔你们!我们实在穷啊,卖了所有东西,就卖了这点儿钱,求求你们先收下吧……

法院开庭了。庄严、沉闷,秩序井然,各陈其词。当松林发言完毕被带离法庭的刹那间,他突然转过身,朝冬兰的父母跪了下去,大声叫着,爸、妈!让我这样叫一声吧,我对不起你们!我不该这样对冬兰,我不该这样对你们!我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就让我拿命来赎罪吧!我死前,求你们能原谅我;我死后,请你们清明替我为冬兰烧点儿纸……如果法院能给我一个机会,如果我还有一线希望,你们放心,我出来以后一定做你们的儿子,一定好好服侍你们,为你们养老送终!……

声泪俱下,凄惨悲切。

在场的人全哭了,连法官都忍不住泪。

哭声一片。哭声动天。

冬兰的父母当场对法官说,我家冬兰已经死了,就留松林一条活命吧。说完,便哭昏过去。

松林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05年9月12日,松林要离开看守所到沈阳大北监狱服刑。行前,他向杨一亮提出请求,想去坟上看看冬兰。

杨一亮眼窝儿一热。但,这样的事以前从没有过,能行吗?不管行不行,他马上找到所领导。想不到领导当即表态,让他看看吧!这一去不知哪年哪月,看看就了了心愿。我去报告市局,你等我消息。

丹东市公安局很快批准了报告,提出要确保安全。

九月的山林,开满了野花,红的、白的、黄的。

松林戴着手铐、脚镣,在武警战士的押送下,吃力地向山上爬去。哗啦啦,哗啦啦,镣铐惊心。杨一亮走在松林前面,不时回头张望。冬兰的父母心里难过,没有跟着来。领路的乡亲一面膛着灌木前行,一面说,前边,前边,在前边。

松林的两眼紧张地四处望。他在寻找新土,他在寻找新坟,他在寻找心爱的人。

突然,领路的乡亲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

但见前方不远处,一座新坟静静地睡着。坟前立着一块小石碑。

看不清碑上的字。也许,碑上原本就无字。

离冬兰的坟还有十来步,松林就大叫一声扑了上去。

这一扑,吓坏了杨一亮。他抢上一步,用身子死死挡住石碑。

松林扑到坟前,扑通跪了下去,戴铐的手抓住坟上的新土,爆发出人间最悲枪的哭喊,冬兰啊,冬兰!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该死的是我,不是你,不是你啊!……我们说好要死就一块儿死,为什么我没死?为什么你不等我?冬兰,冬兰,我来了,你等等我,等等我!冬兰,冬兰啊!……

他大声哭喊着,头使劲儿往土里扎。

他要钻进坟里。他要去见冬兰。

面对人间悲剧,杨一亮和武警战士都泪流满面。

新坟静静睡着。

坟前开满鲜花。

同类推荐
  • 拾忆

    拾忆

    这么些年,写写停停,停停写写。QQ空间,博客、微博、微信,写了不少的文字,几乎没有间断,各级报纸刊物也发表了不少,并贴到网上,渐渐引起一些网友的注意,得到了一些前辈的指导和认可。可是信息传递方式更新有些迅速,一些文字的载体换了,电脑硬盘也崩溃过,很多作品的原文底稿都找不到了,内心曾经有略过一丝想法就是把文字用纸质媒体保持下来。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这就是《拾忆》。
  •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以1942年的山东沂水为中心点,以日军针对国军苏鲁战区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扫荡为着重点展开叙述。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国共两军面对强敌的坚守和英勇对抗;第二部分写老百姓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 本来生活多趣味

    本来生活多趣味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与每个人的生活趣味相关,笔者娓娓道来,就像自己正在经历他的一切快乐的感受。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得更深,直到读完全书。才惊觉:自己被这个中年胖子忽悠了——其实他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的波澜不惊,但也自由自在,任我行!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甜宠娇妻:早安,青梅小姐

    甜宠娇妻:早安,青梅小姐

    【新书影帝老公请赐教发布求支持】十年朝夕相伴,五年的分离重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甜宠1v1)“老公,我为什么会怀上宝宝?”“我每天晚上都身体力行地告诉你……”沈云轩魅惑一笑……“你根本不爱我吧?”叶菲瑜嘟着小嘴,眼睛红彤彤像小兔。“我每天晚上都在爱你,没感觉到吗?”沈云轩露出狐狸微笑,心想今晚要吃叶小兔大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牌坊

    牌坊

    “牌坊”是一个地名,这里面住着有钱和没钱的普通百姓,每天都在发生着民间常有的琐事。“牌坊”是文化家族的一个招牌,这里面上演着传统文化的仁义礼廉耻与人性弱点的矛盾。“牌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脸面,然而当生存需求与私欲膨胀遇到文化和文明缺失的时候人们是丢弃了陋习还是丢弃了“牌坊”呢?
  • 掌运劫神

    掌运劫神

    从末日归来,掌气运系统;瞰众生起舞,镇天道法则。灵气复苏,乃我所布;劫仙传承,为我所出;星河万界,应我所去;宇宙气运,惟我所掌。每时每刻,与天争运;无时无刻,与道为敌!从少年开始,自蔚蓝太初,一道玄芒,亮彻星空宇宙。
  • 突破:提升人生境界,开拓全新局面

    突破:提升人生境界,开拓全新局面

    《突破:提升人生境界,开拓全新局面》从改变人生状态,全面提升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人生与工作中如何突破心态、思想、习惯、个性方面的束缚,如何在工作方法上大胆创新,突破瓶颈,如何在激发自己的潜能,突破困境。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开创光明的全新局面。
  • 阴阳档案录

    阴阳档案录

    8岁那年我差点被水鬼淹死在水库里,后经过王仙姑救了一命,但却让我拥有了阴阳眼,从此便与鬼怪作伴。。满18岁之后经历的一系列的鬼怪事件,让我慢慢的变成了鬼怪与人间的链接处。。。
  • 听见南笙才能随安

    听见南笙才能随安

    落魄女孩莫南笙她一直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她十八年的艰苦人生,让她在黯淡无光的人生里努力奋进。终于在她十八岁这年她终于要前往那个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布拉格,她想去看看那个母亲日记本那个美丽的地方,想重回父母当初相知相爱的地方。她以为在另一个国度里,那些肮脏的一切就会离自己远去,然而并没有。她对这个向往的国度失望至极时,在异国的尤随安如天使一般出现在她的身边,让她感到丝丝温暖。尤随安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企业集团的继承人,他潇洒帅气,家世显赫,为人高傲。他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都会像胆小鬼一样地逃避,但她的闯入了他原本的生活,他决定要赎罪。她本以为他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他们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联系,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娱乐大佬偏执宠

    娱乐大佬偏执宠

    康怡儿没有想过自己作为不知名的狗仔,竟然有一天会上热搜,原因是她要和司辰结婚?司辰是最大娱乐公司的老板,她养母再嫁后的养子,她名义上的哥哥。康怡儿第一次拍到司辰的猛料,被他威胁、打击,差一点儿丢掉性命。为了查到她当年被拐走的真相,她与司辰合作,却渐生情愫。记者将司辰团团围住,逼问康怡儿与他结婚会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司辰:她没有被司家收为养女,结婚以后才会和我在同一个户口本上。康怡儿躲在暗处咬牙切齿,她还没有答应求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