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4700000003

第3章 引言:法眼看香港:“望远镜”与“显微镜”

香港,是一座城市,却更像一个标签。

香港,离我们很近:她与内地只有一河之隔,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唇齿相依;她深深印刻在历史课本、城市地标、流行歌曲中。CEPA开放了自由行,去香港也越来越便利,但大多数人似乎更关注作为“购物天堂”和“金融中心”的香港。所以,香港其实离我们也有些远,我们并不十分熟悉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会屡屡创造各种奇迹;而这些奇迹,与制度运作、社会治理、文化背景,又存在哪些内在的关联。

“一国两制”在香港与澳门的成功实践,使我国成为一个独特的“三法系四法域”的国家。法系之间的借鉴融合体谅,法域之间的交流协助合作,都亟待更加深入、更加透彻的互信了解与信息沟通。根据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在回归后,保留了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是我国唯一一个实施普通法系的法域,这既给我们借鉴判例法的有益经验,尤其是观察具体制度的运行提供了便利,但也给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民商事判决、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等跨境法律合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是摆在法律人眼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观察香港、理解香港,不仅是当今的现实需要,也是曾经的历史延续。自鸦片战争以后,香港一直是各种外来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媒介。近代中国报业就从香港开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香港充当了革命的基地。王韬、梁启超、孙中山等近代历史名人都曾与香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此同时,香港也是中国通向西方世界的通道。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就和香港有着不解的缘分。从法治发展进程来看,百年留学史,法科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各种法治理念和学说的引进、大规模的法律移植以及中国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背后都有着法科留学生努力的身影。中国近代赴海外留学第一人、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就与香港有缘,也与法律有缘。容闳从耶鲁学成归国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香港高等法院担任英文翻译。不知道从美国归来的容闳,在香港这个本属中华版图但当时却在英伦治下的中西文化汇聚冲突之地,会不会与我们一样,有着复杂的感受和体会。除了容闳外,和容闳结伴赴美留学的黄胜曾担任香港立法会的非官守议员,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留洋前都曾在香港中央书院就读,留美幼童周寿臣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回港后出任行政局议员,成为香港首位华人行政局非官守议员和香港华人领袖之一。无论是容闳、黄胜,还是孙中山、唐绍仪、周寿臣,他们来港或者留洋的目的,都是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以改变旧中国的落后和愚昧,而香港的价值,则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放眼看世界的参照和标尺,以此反思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遗憾的是,在当时昏睡而又保守的国土上,很多改革的设想付之东流水甚至并没能付诸实践。

相比之下,今天在香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内地法律人就要幸运得多。因为在“一国两制”的宪制框架之下,观察香港、读懂香港,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需要。香港与内地在制度建构方面的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个双赢的过程;香港在社会治理、腐败预防、环境保护、古迹保护、推动平等等方面走过的坎坷曲折路以及积累的经验教训,更是值得我们细细探寻和琢磨。

事实上,内地法律人在香港这个熟悉的特区、陌生的法域,会不断有一些新鲜的发现和直观的感受。孤立的观察虽然有其借鉴意义,但却会丧失比较的趣味和互动;成功的比较则取决于我们观察的角度,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都不是正确的姿势。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评说一个地方,最好的位置是站在门槛上,一只脚踏在里边,一只脚踏在外边。倘若两只脚都在外边,隔着墙说三道四,难免信口胡说;倘若两只脚都在里边,往往身陷其中,既不能看到全貌,也不能道出个中的要害。”也正如严飞等青年学者所体认到的,或许,这种建立在香港“本土论述”和内地“他者评论”基础上的“门槛上的视野”还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香港人对国家民族身份的探索,对公民意识的实践,对集体记忆的珍视,对社区保护的执着,以及在地产主义、中环价值和边缘危机下的省思。

因此,我无意于简单地“比较”,更不愿意盲目地“移植”,只是想从法律人的视角,不仅用望远镜来“远眺”香港,还要用显微镜来“透视”香港,努力发掘法治发展的经验,探索表象背后的实质。我深知,只有亲身体验香港的制度运行和社会生活,深入到街道上全神贯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走过天星码头和中区警署,走进中环的高档写字楼和天水围的悲情城市,才能真正体会到香港法治运行中的社会基础和内在逻辑,才能真正感受到各种不同文化奇特融合在香港所产生的活力与激情。

同类推荐
  • 电视断案2002-2004

    电视断案2002-2004

    本书在播出节目选辑汇编的内容以外,还收录了栏目编辑记斱 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周末断案》栏目组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绝大多数采编人员因为栏目创办才开始接触电视法制节目的制作。对栏目组来说,记录、见证当下法制进程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学习和思考去参与的过程。书中的“记者手记”部分,正是展现记者介入这一过程而获取的真切体验和鲜活感受。
  •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
  • 仲裁法学

    仲裁法学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仲裁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七章介绍仲裁程序;第八章至第十章阐述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制度、仲裁裁决的执行制度和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制度;第十一章介绍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第十二章介绍仲裁的司法监督制度等。
  • 人民调解一本通

    人民调解一本通

    本书主要宣讲《人民调解法》、《国家信访条例》。本书解答的每个问题由四部分组成:【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宣讲要点】中,要明确提出一个法律知识点,问题提出后以简单、质朴的语言给予讲解,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典型案例】中,选择的案例贴近生活,并具有时效性,紧密联系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解释及有关政策,使读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运用有直观、真实的感受。【专家评析】中,则针对【宣讲要点】中提出的法律知识点,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法条指引】中,主要选取了与案例的解读、评析最贴切、适用的法条。
  •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本书针对现代生活中的热点法律问题,回溯中国古代如何处理类似情况,通过比对,总结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并资当下借鉴。语言诙谐生动,主旨深入精髓,中国人的法律智慧跃然于纸上。涉及的主题有律师、官司、巡视、举报、考场舞弊、环境保护、上访、城管、扫黄嫖娼、食品安全、滴血认亲、货币战争、房产税等方面。
热门推荐
  • HEIIO你好

    HEIIO你好

    躺在病床上沉睡的张芽芽被梦魇追踪。一开始她以为只是一个梦境,但梦超时了她竟分不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里,是一种另类的治愈?消失的记忆到底是什么......
  • 佛说目连所问经

    佛说目连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运大富豪

    好运大富豪

    周子扬,一个乡下小农民,为了供妹妹读书,不远万里去鹏城打工,期间邂逅美女,被他征服,桃花运,都市商机稍纵即逝,看他如何一步步成就亿万大富豪。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 当下的人情世故

    当下的人情世故

    所谓人情世故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做人的技巧。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 重生之重塑理想

    重生之重塑理想

    重生前的秦凡,有理想,有抱负.最后却沦为一俗商.重生后的秦凡为重塑理想而苦苦挣扎......
  • 奇货Ⅱ:绝世楼

    奇货Ⅱ:绝世楼

    逐货师,顾名思义,结合奇货的定义,也就是指追逐奇货的人,这类人世间少有,掌眼的手艺不传儿,不传女。就算要收徒弟,也必须要收齐四件来自四个不同方向,并且有不同功能的奇货,才够得上逐货师这个头衔,才可以收徒。不过从未有逐货师敢开宗立派,同时传说中逐货师也从未传过五代以上,通常都会忽然惨遭灭门,亦或者人间蒸发,销声灭迹,毕竟觊觎奇货的,不仅仅只有逐货师。
  •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大唐皇帝聊天群

    大唐皇帝聊天群

    朕的大唐亡了!李渊:“把这群不肖子孙拉进来,朕要大开杀戒!”李二:“父皇说的对,这些败家玩意统统该杀!”高祖、太宗怒了,懿宗、僖宗怂了;昭宗无语凝噎,潸然泪下!李柷:“两位老祖宗,咱能先商量下怎么让我逃出牢笼吗?”回到大唐当哀帝的李柷拥有了大唐皇帝聊天群,自此踏上了拯救大唐的咸鱼翻身之路。群号:6-9-5-5-6-5-8-5-5欢迎各位帝皇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