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1400000010

第10章 我眼中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到了十八岁,可以独立执政时,慈禧太后便归政于他,不再做帝国的摄政女王。在她的懿旨中,她曾经对皇帝提出期望,希望他“克己奉公,为政以德,体恤黎民,以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才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应该做到的。而在另外一道懿旨中,则提出希望“皇帝对待国事不得有丝毫惰怠之心”,这样才“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列祖列宗”。于是,在光绪十三年的阴历正月十五,光绪皇帝正式亲政,遂昭告天下,晓谕万民。

光绪这个称呼,意为光明永续,而帝王的年号,不仅是一个属于他的称号,还寄予着对这个国家的美好希望,有着许多象征性意义。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二个皇帝,按照满清政府的观点,他是一个出身高贵,血统纯正的皇帝。这位皇帝五岁登基,一开始由两宫皇太后摄政。而东宫太后慈安于1881年离世,从那时起,朝中一应事务,便只由慈禧太后一人处置。光绪皇帝在位时间之长,在清朝的皇帝中名列第三(前面是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六十年)。我见到光绪皇帝时,他只有三十二岁,还很年轻。

我做了一番研究,发现光绪皇帝虽然也有些个人魅力,但若要同慈禧太后比起来,却是望尘莫及了。太后的魅力令人心醉,但光绪则缺乏这种品质。若是细论起来,太后的待人接物的风范,那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而光绪皇帝则完全是典型的东方人的风格。

光绪皇帝体态优雅从容,身形不高,约在一米六上下,只见其骨骼清奇,龙睛凤目,河鼻海口,雄姿杰貌,颇有一番帝王之相。然其肤色微暗,略显苍白,这一点和慈禧太后家族的人不太一样。一般说来,满族人的皮肤比汉族人要白一些,但这似乎更像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结果。他有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光泽可鉴,若不是剃成辫子,只怕是更加显得风流倜傥。可惜依照满清的传统,男子必须剃发结辫。他也没有蓄须,因为按照中国的习俗,男子不到四十,是不能蓄须的。即使贵为天子,也必须遵从这一习俗。和许多出身名门,有教养的中国人一样,他的脚和手都不大,而且那两双手比较细长,似乎富有表现力。

若无重大的场合,例如朝廷大典或是会见外宾,光绪皇帝平日里所穿的服饰都比较简朴,上面鲜有珠宝玉石作为装饰。他面容慈祥,性格沉毅,那双眼睛透露着精明与智慧,但时时被忧郁所掩盖。他的行为举止也无不透露着小心谨慎,但他之所以给人这种印象,并非是由于缺乏自信的原因。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位理想的东方国家的君主,一位圣明天子。在他笑容下面,似乎隐藏着什么难以言说的神秘,他的眼神沉着冷静,显示着他丝毫不向命运低头,面对困境,他总会在轻蔑地一笑,然后从容地去应对。

这种抽象的看法真是微妙,只能说,这是东方的神秘,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一开始很难说出这种印象是来自对皇权的敬畏,还是因为缺乏对东方的了解。但是光绪皇帝那消瘦的下巴、苍白的面容,以及锐利的目光,显示出在他的灵魂深处,积蓄了巨大的力量,一旦得以释放,必然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光绪皇帝身上透露出极度的压抑感,似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是否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梦想重建一个伟大的帝国?是否是因为他的变法失败,在默默等待着一个真正属于他的时代的到来?这些都是谜团,让人难以猜度,但是,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又是顺理成章。

他似乎完全意识到,他当年在时机和人事上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变法失败。但他的那双大眼睛似乎表明他的心灵深处,依然存在着坚毅的耐性,他一直在等待着,一旦时机到来,他仍然会设法完成中国的变革。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光绪皇帝对太后存在敌意。然而严格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分清高下尊卑的,但是更多的看来,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有人认为,自从1898年的“戊戌政变”之后,他们之间出现了隔阂,但是在我看来,光绪对慈禧太后丝毫没有任何怨恨之情,他认为,阻挠他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的,并不是慈禧太后,而是中国的保守主义,尽管他想通过变法推动中国的进步,但是保守派官员组成的强大联盟却在他的改革之路上设置了重重障碍。

慈禧太后是在保守派大臣的恳请之下才重新执政的。根据太后的意思,政治变革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积弊深远,传统势力强大的国家中,更应该循序渐进,谨而慎之。如若不然,国家只怕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现在,皇帝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深不可测的眼睛隐藏了无限的力量,可能足以改变整个世界。他是否在静静地等待时机的到来,然后紧紧地抓住机会,一蹴而就,将中国引向成功?他的微笑也透露着坚忍和一丝神秘,使我感到他是一个极为自信的人。

他知道,在朝中的官员中,真正支持他的人还是很少的。他虽然没有被废黜,但朝廷大事悉听令于太后。凡遇重大事件,与军机大臣共商机宜,则必请太后垂拱。大臣们进献奏章,则先奉于太后,太后阅毕才轮到皇帝,而光绪只是粗略地看一看,便呈还太后,往往不置一词。这显然不是因为光绪的无能,而是屈从于太后的巨大压力。

尽管光绪皇帝知道供他大展身手的时机尚未到来,但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他对感兴趣的时政要闻颇为上心,对各国的国计民生、政治学识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当然,如果慈禧太后和他同处一室,我想他绝不会在太后面前显露出他的任何想法。他也知道,太后也很希望中国能够走出积贫积弱的困境,但是她的方法更保守,相对于自己的办法,也许比较慢,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皇帝似乎完全信任慈禧太后,并唯命是从,一任军国大事,悉听令于她。他知道,世人也会很快看到,太后也要使中国走向进步,她并非要毁灭中国,也不反对改革,而且就在此时,太后已经意识到,改革的时机到来了。

光是从近年来慈禧太后颁布的法令来看,她改革的心情也是很强烈的。中国能否在慈禧太后的领导下实行变法,重振往日的雄风;抑或是光绪皇帝在有生之年,通过改革来使中国走向强国之路,成为令后世颂扬的一代明君。这类问题太过复杂,不是我等小民所能预料。

皇帝的寝宫面临昆明湖,壮丽雄伟,丝毫不亚于太后的宫殿。他的身边也有许多太监、宫女,因此他的生活是完全独立的。每天早晨,光绪必须先到乐寿堂问安,然后一同上朝,接见百官,处理政事。之后便返回自己的宫殿,去发愤图强。

每当盛大的节日,皇帝都会随太后一起参加筵席,观赏戏剧,或是随其一道游园,只是皇帝对戏剧并无多少兴趣,不很在意,他往往会中途退场,到后面的休息室里读书、抽烟。当然,在太后面前,他是从来不会做这些事的。

皇帝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英文,他是一个很专心的学生。宫里还专门有一个官员,为他购买书籍,这绝非一个闲置,因为皇帝经常一天数次发布旨意,令其外出购书。皇帝不仅阅览中国的古书,也特别喜欢近人翻译的西方著作。人们总说,皇帝只要有一本书,便可打发一天的时光,由此可见其专心好学,勤勉努力。

除了看书,皇帝还比较喜欢音乐,他非但精通中国的各种乐器,还曾经尝试着弹奏钢琴。他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很高,只要听过,他便能试着演奏出来,甚至无甚差别。他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只有他能拆卸钟表的各种零件,对其一一研究,再将其恢复原状。通过这种方式,他懂得了许多复杂的机械原理。慈禧太后虽然知道他有这个本事,却仍然不放心,总担心他把她那些心爱的钟表拆开后,不能重新组装起来。但皇帝一旦动手研究钟表,也不允许别人打搅他的雅兴。

皇帝是一个很有生活规律的人,他通常凌晨两点起床,如果赶上祭祖或是其他的庆典活动,那他必于凌晨两点动身,而在八点之前返回宫中,参加早朝。在这期间,许多随行人员需要步行两个半小时往返颐和园与北京之间,走上十六英里路程。

虽然皇帝很喜欢孩子,在宫中,无论男女,都没有特别受皇帝宠幸的人。他对身边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无多大兴趣,也无什么特别的嗜好,实在是一位难得的贤君。

皇帝对太后非常尊重,上朝时,太后登临御座,他只坐在左边一只小方凳上。太后游览御花园,如果皇帝随驾而行,必立在轿旁侍候,若是与太后一同用膳,必坐在末端。

每当太后独自用餐的时候,她老人家所使用的筷子、勺子以及碗碟之类,都是银质的;而当皇帝、太后坐在一起,却会换上金制的餐具。

我不知道皇帝独自用膳时使用什么样的餐具,因为他总是在自己的寝宫里,而我也从未去过那里。使用金制餐具,似乎并不能使味道变得更好,好像也不是出于什么礼节上的考虑,如果不是需要,皇帝很少和贵妇们打交道。但是在节日里,皇帝有时会陪着慈禧太后和贵妇们出席公共场合,或是一同游园散步,他一如既往表现得彬彬有礼,但他似乎并不喜欢与众人处在一起,当活动结束之后,他便立刻返回自己的寝宫。

当太后接待外国使节时,皇帝会在一边坐陪,但是,任谁都能看出来,他对这种接待事宜比较厌烦。他会寻找机会离开,这倒不是因为他反对外国人,而是这种乏味的见面实在不合他的胃口。

而太后倒挺希望皇帝能够陪她一同在半官方的朝见典礼中出席。尽管在这些场合,皇帝从未表现出不悦的情绪,也从未将气氛弄得尴尬,但他似乎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因为腼腆,还是不喜欢如此。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放开那只男的

    快穿之放开那只男的

    楚悠悠的一生是个炮灰,是这大千世界的一员。大千世界中有神灵有情,和只鬼谈恋爱,总裁遇到的不明物种,壁仙山下……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追求“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对这种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因礼乐价值而铸就。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涵盖着小康与大同两个基本阶段,以礼之调适并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即为大同。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船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不会因此而扭曲人性。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的和谐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建构奠定一种崭新的路径。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然要从船山先生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
  • 网王之我可真是个机智的小可爱

    网王之我可真是个机智的小可爱

    鬼知道我写了什么,作者玻璃心,别喷,可能是无脑的一篇文章,但是!不要喷!
  • 酒荡江湖

    酒荡江湖

    千金买酒,意欲难平,纵马挥刀舞,平生任我行。
  • 一九四五年的东方

    一九四五年的东方

    她叫樱子,一个小女孩的名字,而实际上,她已八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回忆,人老了,过往的时光,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喜剧悲剧,啥都有。她感叹自己像个演员,在生活场景里,每个人的表现,比演员来得真实。这是生活的展演,导演就是上帝。在她所有记忆中,最清晰的,是一九四五年,这个和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年份,对她们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敏感的标记。提起这一年,真是五味杂陈啊,她的心,一下子就被揪了起来。二战的经历者们,渐渐离去,只有历史蹲在原地,成为人类的疤痕和伤痛。那些鲜为人知的细枝末节,久而久之,就被人们遗忘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妖神系统

    至尊妖神系统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好学生,竟然重生在了畜生身上,赵逸可谓是郁闷之极。唉?等等!这是什么?系统!!哈哈,升级装逼,走上人生巅峰不是梦啊!
  • 这个江湖有点狠

    这个江湖有点狠

    这个世界好人有罪,生死不由己。庆幸,我是个恶人。做魔头的,就要有个魔头的样子。三尺青锋能做的可不仅仅是行侠仗义,还有为恶世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下书友群:78640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