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5400000007

第7章 刘墉人生曲:此生何必从头来(7)

第20节 让自己动起来

二十多年前,在报上看过一则很妙的新闻:

“某著名女校的厕所总不够用,因为学生抢着上厕所,又占着茅坑不拉屎,而在里面背书或记英文单词。据说比在外面读书,有事半功倍之效。”

看到新闻的朋友都将信将疑,笑说:“难道厕所里的臭味能帮助记忆?照这么说,应该愈臭愈好了。”

隔不久,又听人说:

“现在有些小型补习班,一班只几个学生,不但夏天有冷气,而且人人坐沙发。”说的人最后补了一句:

“不过,据说效果还不如那些坐硬板凳的。大概沙发太舒服,学生容易打瞌睡。”

硬板凳与软沙发

事隔二十年,最近在纽约看到一篇报道,居然真证实了一些道理。

报道引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体运动学教授摩尔豪斯博士的话。摩尔豪斯做实验,让二十个学生,先坐在柔软的沙发椅子上读书,过一段时间,又改坐很不舒服的硬椅子。

结果发现,那些学生坐硬椅子时,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看来虽然好像毛躁不安,学习的成绩却比坐沙发好得多。摩尔豪斯说:

“一个坐沙发得B的学生,坐硬椅子往往可以得A,因为后者使脑部得到更多氧和糖的供应。至于维持一定坐姿的前者,只要几分钟不动,血液循环减缓,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减少,读书效果就差了。”

于是,我猜想,当年某校女生在厕所读书,会不会正因为厕所里不舒服,造成身体不断挪动,而有了较佳的效果呢?摩尔豪斯博士在研究报告里,也确实强调:

“许多父母、师长认为孩子一边念书,一边动来动去,或打哈欠、伸懒腰,是静不下来专心工作。岂知道,规定孩子不准动,反而是错的。”

打猎、长跑与飞翔

美国作家海明威,总在钓鱼、打猎或练拳之后写作,他1935年出版的名著《非洲的青山》,就是在非洲打猎之后写成的。

在日本,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旗手的村上春树,为了培养耐力和信心,居然练习跑四十二公里的马拉松,从起初只能跑三公里,到一年之后跑完全程。

然后,他成功地创作了《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艾克苏佩里,从小就爱写作、爱飞行。在飞行时思考,在降落后写作。他的名著《小王子》,居然是在迫降利比亚沙漠之后,得到灵感写成的。

灵感这种东西很妙,你坐在那儿苦想,往往等不到。反而出去走走、找朋友聊聊,甚至游个泳、打个球之后,自然就飞起来了。也可以说,灵感跟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记得“花鸟画”名家喻仲林老师过世不久,喻师母对我说,喻老师在第一次胃癌手术之后,食量增加,人也胖了,好像一切都恢复正常,只是他不再喜欢作画,说是没灵感。

怎能相信,作品张张具新意,过去有画不完灵感的喻仲林老师,竟找不到灵感。他不是失去灵感,是失去了那带动灵感的体力呀!

不一样的月亮

体力和心灵有一条无形的线相通。心情坏,会影响身体。身体不好,也会影响心情。

少年时看到栏杆,你可能冲向前,一跃而过。

中年时,同样的栏杆在眼前,虽然没有试,却可能不敢再跳。自己知道,八成跳不过。

心怀许多雄图壮志,突然来个重感冒。病虽然要不了命,可是躺在床上,什么兴趣都没了,等到病情好转,那失去的壮志又渐渐恢复。

甚至连一天二十四小时,由于活动力的不同,对同样一件事,也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睡梦中,有人把你叫醒,说出去玩,你可能说算了!但是第二天想起来,又十分懊悔。

夜难眠,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许多烦心的事,都变得加倍苦恼。

但是第二天起床,梳洗完毕,吃完早餐,走出家门,那烦恼似乎又不再这么难解决了。

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妙:

“你看地平线上的月亮,跟看头顶的月亮,会觉得不一样大。你躺着想一件事,跟站着想一件事,也会不同。”

每次在消极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

“动起来!不要坐在这儿发愁。动起来!问题就能解决了。”

第21节 你是否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

二十多年前,在我的绘画班上,有个很有才气的小男生,因为愈画愈有兴趣,所以立志将来要做艺术家。

有一天,他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将来要进美术系……”

啪!话还没说完,他爸爸就赏了他一记耳光:“你要饿死。”

他捂着脸,不服气地说:“人家刘老师,还不是美术系毕业,也没……”

啪!又是一记耳光:“你又不是刘老师!”

小男生不敢多说了,乖乖听从父亲的指示,投考五年制的专科,学电机工程。

如果我当年没有听话

二十年不见,今年春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于是请他吃中饭。

坐在我对面的,已经不是小男生,而是三十五岁,在美国拥有几百位员工的“大老板”。

“幸亏那时候,你听了你父亲的话,要不然也没有今天。”我说。

他笑笑:“您怎么不说,如果我没听我老爸的话,现在国际画坛上,又多了一位大画家呢?”

他的话使我想起高中时代的自己,当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别人都填六七十个,我却只填了三个美术科系和一个国文系。

我的导师跳了起来,说我应该进外交或新闻系,将来才能有成就。

可是我的母亲没说话,只淡淡一笑:“你觉得那是你的志趣就好。”

于是我成了画家,成了美国美术馆的驻馆艺术家,也成了大学教授。更因为画展的丰厚收入,使我敢于尽兴地写作,也成了一个所谓名作家。

我的母亲跟那学生的父亲完全相反,我不是也有成就吗?

同样的强势,不同的结果

最近我看了一部曾得到奥斯卡奖的影片《钢琴师》(Shine)。

电影里的主角,生长在一个有着强势父亲的犹太家庭。那父亲爱音乐,也逼自己的独子学钢琴。他一方面希望孩子出头,一方面又唯恐孩子出去寻找自己的世界。所以当儿子执意出国,去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之后,他居然不准孩子再进家门一步。

他的儿子成功了,也失败了。虽然得到钢琴大赛的金牌,却因为总挥不去父亲的阴影,终于精神分裂。

看这部由真人实事改编的电影,我有好大的感慨,我不断地想,那位父亲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父母强势的主导下,有多少天才,不但没能成功,反而因为背负太多的心理重担,而摔得更惨。

但是我也想到站在国际乐坛巅峰的大提琴家马友友,曾说他有个艰苦的童年,被逼着学琴,没能享受快乐的儿童时光。

只是说到最后,他又感谢那段被逼的日子,使他能有今天。

同样是出身音乐家庭,也同样有着强势的父亲,却造成多大的差异!

夏日剧场的史都华

当然也有许多就是不听话,而坚持走自己路的例子。

像是老牌影帝,曾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当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毕业。没当建筑师,却去参加一个“夏日剧场”,到处跑码头、演戏。

据说詹姆斯的父亲,气得把鞋子摔到墙上。

可是,詹姆斯成功了,连百科全书上都有他的小传。

半路辍学的比尔·盖茨

更好的例子是美国微软公司创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他的父亲是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妈妈是教师。比尔·盖茨从小功课好,十八岁进哈佛大学。

但是,十九岁那年,比尔·盖茨居然自己申请退学,跑去搞电脑。

我常猜想当时他老爸、老妈的反应。最起码如果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会跳起来。

但是,比尔·盖茨如果当时不那么决定,他可能有“坐拥三百六十四亿美元电脑王国”的今天吗?

你自己才能决定

“我对某科有兴趣,我爸爸偏不准我念。”

“我不想考大学,想去创业,我爸妈就不同意。”

“我只想把英文先念好,自己出国读书,不想在国内继续念下去。可是我妈坚持要我把大学读完。”

“我爱音乐,要跟朋友组个乐团,可是我爸说我要是这样,就脱离父子关系。”

总接到年轻朋友这样的信,问我该怎么办。让我头痛的是——

“既然你说父母不是你,不能为你决定;我也不是你,我又怎么为你决定呢?”

正因如此,我写了这篇文章。

梨与苹果

我们都只有一生,选了这个,很可能就永远失去了那个。如同我的学生所说,他假使选择美术系,今天可能不是成功的大老板,而是伟大的画家。

所以,你永远在选了梨之后,都可以猜如果挑苹果,会更好。也可以在大家都赞美苹果的时候,毫无遗憾地说:“我仍然相信我的选择最正确。”

只是,当那些已经尝过各种水果,有许多人生阅历,又深爱你的人,对你说:“挑苹果吧!不会错的。”

你是该听他的,还是坚持自己、始终无悔?

坚持与无悔

“坚持”与“无悔”,是每个人为自己一生做决定时,应该有的条件。

当你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一定对,而且必能坚持到底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该想想,你过去是否凡事都能说到做到?对自己绝不妥协?

抑或,你今晚上床时还夸下海口,明天一定能准时起来。却在几个小时之后,闹钟响了半天,仍然蒙头大睡?

除了“坚持”,你也能“无悔”吗?

你能自己承担一切,不怨天尤人,还是稍有不顺,就把责任往外推?

你说话算不算话?下棋回不回手?你会不会才答应父母一件事,转身就反悔了呢?

当吃角子老虎吐钱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独立?是不是成年了?

如果你处处还在依赖父母,怎能不听他们的话,又岂能自己完全做主?

你必须知道,无论詹姆斯·史都华或比尔·盖茨,都是在成年之后做的主。你也要知道,在赌场里,每当吃角子老虎吐钱出来的时候,上面的灯总是不断闪动;而且每吐一枚钱币,就发出一声铃响。偌大的赌场里,摆了几百架吃角子老虎,所以总有机器在响,使大家以为很容易赢。

岂知道,在同一时间,正有多少钱被默默地吃进机器。

同样的道理,是不是有更多人,因为少年时叛逆,不听父母师长的话,一意孤行,而成了失败者?

失败者多半是不出声的。

没人能阻挡你成功

各位年轻朋友!

对于你该听自己的,还是听父母的,我只能说:“别问我,问你自己!如果你还不能独立、不能坚持、不能无悔,就最好别擅自‘坚持’做你可能‘后悔’的事。”

相反地,如果你认为符合做主的条件,坚信自己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谁又能阻挡你呢?

第22节 别把自己俭掉了

有一天,我去染发。

理发小姐大概从没见过我带去的那种染发剂,翻来覆去地看包装,又拿出说明书请我翻译。

“你的头发不长,用半瓶就成了!”理发小姐说,“剩半瓶,下次还能用。”

“可是说明书上讲,只要打开来,就得一次用完。”我说。

于是她一边染,一面叫“可惜”,明明用不了,却恨不得把一整瓶倒在我头上。

染完了,瓶子里还剩不少。

“多可惜啊!还这么多。”她举着瓶子说,“我的眉毛不够黑,就用这剩下的染染吧!”说着就自己染了起来,而且唯恐用不完似的,一个劲地往眉毛上刷。说时迟,一道染发剂已经流入她眼睛。

虽然是多年前的事,我至今仍记得她尖叫着,被同事送去医院的画面。

据说,她差点失明。

从此,每回染发,我都想起她。她的眉毛明明够黑了,为什么还要染呢?

她只是舍不得扔掉那剩下的染发剂罢了!

别把自己活埋

人们就是这么妙。当病好了,会伤心昂贵的药没吃完。

明明吃饱了,却心疼还有剩菜,而硬往肚子里撑,甚至说:“宁可坏在肚里,也别坏在锅里。”

问题是,身体已经不再需要,还硬塞,不是另一种浪费吗?不但浪费了食物,也浪费了体力,搞不好,撑出毛病,体重过重、胆固醇太高、胃下垂,不得不去看医生,造成更大的损失。

只是“舍不得扔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为许多人的习惯,甚至认为这是美德。相反地,“扔东西”则是恶习。大家却没想到,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在这个不断更新的时代,如果你一方面不希望自己落伍,而不断追新;另一方面又什么过时的东西都舍不得扔,日积月累,东西愈堆愈多,岂非要把自己埋起来?

有位朋友,住了一栋两千多万的大房子,里面放着红木的家具和柚木的橱柜。当我去拜访时,他打开前边的衣橱,好不容易才把我的外套“塞进去”,因为里面有太多舍不得扔的旧衣服。

吃完饭,当他拉开厨房的柜子,打算找个垃圾袋时,里面竟然滚出一大堆超级市场的塑料袋。

“你何不买两盒专用的垃圾袋呢?又省空间,又整齐!”

“我有不乱扔东西的美德!”朋友理直气壮地说。

“想想看,你这房子一坪要四十多万,这些高级橱柜,一个也要好几万。你把好几万的柜子,放在一坪四十多万的屋子里,又在其中堆满不值几十块钱的东西,这是节省?还是浪费?”

做了几十年生意,比谁都精的这位朋友,居然因我这几句话而想通了。更妙的是,当他把家里的烂东西扔掉之后,困扰他多年的气喘病也不药而愈。

“假俭”是“真奢”

读古人的《名门家训》,发现文章一开头总是“余幼家贫……”之类的。于是了解,旧时代的贫穷,是人们提倡俭约的背景。只是,当生活富裕了,社会由“节约消费”到“鼓励消费、刺激生产”的时候,我们对于“俭”的定义,是否也该有所改变?

“俭”是“不浪费”,不浪费是使每样东西发挥最大的功能、摆在最恰当的位置。

所以买一套音响或电脑,硬留几个副件不买,使机器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或今天买一样、明天添一项,没有事先的计划。表面看“能不用就不用”“一步一步来”,似乎是“俭”,实际可能是“套”。

过去认为分期付款买东西,是没赚先花的“奢”。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想,当“存足了钱才敢动手”的人,还在因陋就简的时候,那些能一边赚钱,一边消费,提早享用,以改善生活、增加工作效率的人,反而是“俭”。

俭与茧

“俭”不是“茧”,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些不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使自己获得更大发挥,而宁愿鄙陋一生的,不能算是真“俭”。因为他不但俭了自己的生活,也俭了自己的生命、俭了自己的成就!

俭与贱

“俭”不是“贱”。买三个月就可能坏掉的廉价品,反不如多花几倍的价钱,买用三年都不出毛病的高级品来得俭。俭省好长一段时间,去买一件精品的人,比从来不敢下手买好东西、从来也不曾拥有好东西的人,更懂得俭的道理。俭是为追求更高的理想,不是留在最低处。

俭与简

“俭”就是“简”。如果买一套完整的餐具,与零零星星添一堆不相配的餐具开支相同,就取前者。东西整齐、协调、赏心悦目,当然比杂乱来得好。

俭与拣

“俭”就是“拣”,拣你需要的,把不需要的留给需要的人。也把自己不再需要,而别人可能需要的东西捐出去,使东西各得其所。许多自认俭约的人,一心想取得,什么都不错过、什么都往家里搬,然后再一毛不拔,连件旧衣服都舍不得捐。这样非但是“不俭”,而且是“不仁”!

勤俭与节俭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勤俭”,而不只是“节俭”,唯有勤俭能致富,没有节俭致富的。我们要勤于工作、勤于吸取新知、勤于汰旧更新、勤于做全盘的经济规划,再把赚得的钱花在刀刃上,使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功效,每个功效都带我们登上人生的更高峰!

同类推荐
  • 北大凌晨四点半

    北大凌晨四点半

    凌晨4点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学周边的各类小店都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优秀的北大学子们本已天资过人,但他们依然不放过所有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连凌晨四点半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北大人的成功不是机遇!不是巧合!而是来自不懈的努力!北大不是神话,只要我们跟他们一样,勤奋、努力和坚持,我们也能获得成功!《北大凌晨四点半》从北大精神和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青少年从平凡走向卓越!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在可见的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可见的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都缺乏真正打开的可能性。一旦你没有真正探索过自己还有什么可能,你也就不太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安安心心地停留在某一个结局,把人生过得没有后悔。今天你身边发生的大部分关于梦想与平庸、家庭与自我、社会与现实的纠结,源头就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不敢尝试,也是因为我们总认为,现在的虽然不够好。本书从多方面入手,结合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些困惑,为您解惑答疑。李勇老师作为职业规划讲师,他的论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善于以现实而犀利、清新而治愈的文字,将千万年轻人所面临的人生问题,娓娓道来。最温暖的话,讲给拥有梦想、并正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你。
  • 工匠精神:看齐与创新

    工匠精神:看齐与创新

    本书以“工匠精神”中的“看齐意识”与“创新意识”为主题和切入点,从正确的方法、认真负责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精神、智慧的头脑、坚持不懈的意志、不断学习的进取心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工匠精神”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内核等问题,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示。
  • 九型人格:发现最好的自己

    九型人格:发现最好的自己

    九型人格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性格分析工具,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浪漫主义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领导者和调停者九种类型。《九型人格:发现最好的自己》首先利用自测题帮助读者确定自己的人格类型,然后通过“性格初探”、“相处之道”、“职场攻略”和“爱情密钥”四个板块帮助读者通过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的地方,发现最好、最真实的自我。《九型人格:发现最好的自己》适合企业管理者、职场白领、学生,以及其他对九型人格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槐树街的猫

    槐树街的猫

    四季不断流转变化,透过这扇窗。在这一眼望到尽头的方方正正的房间里面。那外面变化的四季也仿佛隔绝了一般。她感觉到的只是这样而已。梦,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梦。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进行着她已经完全不知道了。她只知道她要去到那里,那个约定的地方,无论多少时间,无论多少等待。慢慢的世界所给予的那名为希望小小碎片就掉落在这。我的愿望是。。。。
  •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无仙

    无仙

    万古修真天地间,一人一剑铸法仙!无情无念三千道,痴笑疯泪淌红尘!天要遮我眼,地要埋我躯,仙要灭我意,道要毁我情。既如此,我以雷轰鸣这天,要他再也黑不了我的世界!既如此,我以火燃尽这地,要他再也盖不住我的手足!既如此,我以念撼动这道,要他再也斩不断我的情!既如此,我愿,天下,无仙......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在路上,放下他

    在路上,放下他

    有很多故事正在或已经发生:鼓浪屿,苏州,九寨沟,乌镇,阳朔,杭州,大理,凤凰,丽江……这些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幅情感纪念地图。他和她,也许就是现实中的你我。行走于人生和风景的人们啊,那些不能如愿的爱,是否还潜藏在心里,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这本书带领读者了解核能的惊人威力。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重生之血魔系统

    重生之血魔系统

    末世来临,男主在一次尸潮中死亡,却无意的重生在300年前,末世来临的十小时前!这一世,男主无意开启了血魔系统。看男主如何依靠系统的能力称霸末世
  • 清除异类

    清除异类

    宇宙之外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守护宇宙秩序,抵抗外敌入侵,清除异类。他们在内部称呼自己为时空猎人,但很多生命都称呼他们为神…
  • 春归翠陌

    春归翠陌

    这是日记类的文,不介意各位小可爱看。因为特别毒,鹤顶红的那种。实在书荒,去看我另一本《殇若裘马轻狂》要是从《殇狂》摸过来的……建议去水助手。总之这本别看,因为极度的自以为是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简介]造物自迷于锦绣的设局,毕竟是日子如针,曳着先浓后淡的彩线。起落的十指之间,反绣出我偏傲的明暗。[2020.12.13重版]
  • 异能神医:萌宠儿子冰山爹

    异能神医:萌宠儿子冰山爹

    世人都说,她是一个异类,是天降煞星。在她身边的人,都会遭殃会倒霉。儿子却说,娘亲是天赋异品,是神女下凡。在娘亲身边的他,求生欲都变强了。刚穿越到这具身体的时候,连她都觉得自己是一朵娇艳的奇葩。因为……心情不好外面会下雨,生气就有闪电,思考的时候开始刮风,开心的时候天就放晴了……最糟糕的是,她控制不住自己!某天,儿子发现,娘亲一见到某人就晴空万里。于是,他决定踏上坑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