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200000005

第5章 不懂得分享与爱,缺少感恩的心(1)

我国的感恩教育渊远流长,自古就有施恩图报的古训,有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处世信条,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美德。但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来说,却成为一种奢望。一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家人、老师、朋友的真情帮助,认为得到别人感情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适应社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让感恩行动成为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习惯与美德是当前家长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孩子为何不知感恩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苏联作家高尔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有知恩图报的美德,并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说。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更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但是这一基本的道德准则却在中国孩子身上逐渐迷失。

一对打工夫妻将儿子带到深圳读书,省吃俭用费尽心血送儿子进入重点中学。每次遇到儿子学校开家长会,母亲特别想去参加,但每一次都被儿子阻止了。一次,母亲正准备参加家长会,儿子急了,对妈妈说:“你长得丑又没文化,去了只会给我丢脸!”这席话让妈妈半天没吱声。

儿子还常责备和怨恨父母无能,不能给他提供像同学一样的学习条件。有一年的中秋节晚上,儿子掀翻家里的一桌团圆饭,对父母痛斥道:“既然你们没能力给我一个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生我?我烦你们,我恨你们!”坠在地上的碗盘碎片扎伤了母亲的脚,鲜血直流,儿子却视而不见,摔门离去。那震耳欲聋的摔门声,摔碎了父母的心。

当我们面对年轻一代的冷漠和不懂感恩、不懂得爱别人、体谅别人时,很多人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青少年会这样呢?很多家长都在痛哭:为什么我给他的一切他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呢?为什么我们一切都为了孩子,最后他们却不领情呢?

专家分析,一个人有没有感恩的心,通常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认知因素。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怎么可能产生感恩之心呢?

第二,要亲身体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了家长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种过分疼爱和过分保护弱化了孩子的亲身体验。

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过鼓励。父母为孩子做事,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

第四,家庭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做父母的如果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就会模仿父母。

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感恩意识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所以,唤醒孩子的感恩意识家长们都责无旁贷。

2.孩子的一颗冷漠的心

冷漠标志着孩子心灵的麻木和责任感的消失。父母们要意识到:冷漠的孩子,他的人生难有幸福;对于他人,冷漠可能是伤人的利剑;对于国家,由冷漠者组成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知名教师严新财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寒假孩子在家写语文作业,半天没写一个字,只望着白纸发呆。母亲在儿子身边经过偷偷瞄了一眼,发现儿子正在冥思苦想题为《生活让我懂得感恩》的作文。

儿子想了半天,不知该从何写起,便抬头问妈妈:“妈,你说生活有什么值得感激的?”母亲反倒觉得应该感激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就让儿子认真想想。

儿子却觉得老师是在故意难为学生,便没好气地说:“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谁的施舍,也没有要求过别人的帮助,我为什么要去感恩别人呢?”

儿子的冷漠,让母亲出了一身冷汗。想想自己的家境并不算好,但尽量不委屈儿子,儿子要什么几乎没有拒绝过。当她对父母有所求,想要东西的时候,甜言蜜语,跑前跑后,一旦目的达到,就对父母爱理不理。

儿子说:“在我心里,朋友是第一位,亲戚是第二位,父母是最后一位。”这句话让母亲很是伤心,一想起儿子变得如此绝情,她就忍不住直掉泪。

丈夫几年前下岗,只好另谋出路,在附近开了家小商店。儿子却完全体会不到父亲失业后家里所面临的困境,依然大方地伸手向爸妈要钱买手表、自行车,仿佛爸妈就是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只要他想花钱,随时都可以被满足似的。

一次,儿子看见周围同学好几个都有名牌手机,回到家就向老爸要2000元买个比同学档次更高的,老爸训斥儿子:“不比学习,只知道比吃比穿,没那么多钱供他买没用的!”儿子就急了:“别的同学的爸妈都有钱,都买得起,你们为什么就没钱买?”并和家人进行了一场两个星期的冷战。

母亲觉得老师出这个题目,正好是对儿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她告诉儿子说,每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便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他人无形中的关爱,小到一支铅笔、一滴饮用水都凝结着他人的劳动,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儿子不明白地问:“这些都是花钱买来的啊,又不是白用这些东西,为什么还要感恩戴德的?”

“可是,儿子,你以为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风刮来的?都是家里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不要花着一点不心疼。”母亲继续引导孩子,还给儿子讲述了他一次得了疾病,需要住院,面对昂贵的治疗费,本因生活重担变得瘦弱的父亲偷着用卖血换来的钱交治疗费一事,想让孩子明白身边的人默默地付出和牺牲。儿子却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对自己的父母也要感恩。

造成孩子冷漠的原因之一,在于家长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在家长眼里,永远都是成绩第一、排名第一、升学第一,有关孩子的人性教育,有关道德、伦理、爱心等等的人生教育内容,被疏忽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家长对孩子付出,并不是为了索取,也没有指望他们今后会如何报答自己,但孩子由此形成的冷漠之心的确让家长难以接受。

浙江一个名牌大学研究生,平时根本不写家信,打电话就是要钱。为了买房子和女友同居,他不顾家里生意赔本,张嘴要30万元,父亲借高利贷给了他。几个月后他又要钱,父亲拿不出,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说要脱离父子关系。这位疼爱儿子几十年的老父亲当场就哭了。

未来的人才不能是知识的巨人、感恩的矮子,情感的落后比知识和动手能力的落后更可怕。过半孩子不知何为感动是教育的情殇。孩子们的眼睛不能缺少蕴涵做人美感的感动的泪水。流不出泪花的眼睛再明亮,也不生动,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打动别人,也无法打动世界。

3.逆子弑母,谈何感恩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

2000年2月25日,多家中央级媒体曾大规模报道了浙江金华第四中学17岁高中生徐力弑母事件。

徐力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由于父亲长期在异地工作,基本上是由母亲一人一手养大。母亲是县城某公司的普通职工,薪水微薄,工作之余还要靠给别人打零工赚钱,来让儿子一心一意地读书。

徐力上高中之前,学习成绩很优秀,也很用功,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是,升入高中后,学习状况直线下滑,第一次考试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二。母亲开始对儿子严加管教,限制儿子踢足球、看电视等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儿子无法忍受母亲的束缚,不久后的一天悲剧终于发生了。压抑了很久的徐力心中怒火一瞬间爆发,不知哪里来的胆量促使他从门口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吴凤仙后脑勺上砸去,直到致死。打死母亲后,徐力感觉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接下来,为防止杀人事件外泄,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移尸灭迹的手段,还给父亲留下纸条,撒谎说“妈妈去杭州看病了”。但是,此事件很快败露,徐力被警方逮捕。

在问讯中,一位一位办案人员告诉徐力,他的行为危害了社会,徐力却说:“我杀的是我妈,是家里人,怎么会危害社会?”其言行的冷漠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然而,徐力弑母事件并非个例。北京市一名高中生朱宇因不满母亲曹红管教,也曾弑母以故意杀人罪被逮捕。他先是骗母亲喝下放有镇静剂的感冒冲剂,等母亲睡熟后,和同学一起用绳子猛勒母亲曹红的颈部,造成曹红机械性窒息死亡。

这还不算,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朱宇又和同学一起用菜刀将曹红的尸体肢解,并装入事先备好的旅行包内,于次日上午抛至湖内。

这些令人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类似事件无不刺激着世人的神经。这些作案的逆子如此心狠手辣,冷血凶残,且不计后果,更不要奢求他们对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抱有感恩之情了。

这些少年杀母案,让人们不禁思索,为什么父母给孩子那么多爱,孩子却不领情,甚至还做出了败坏人伦的事情?分析这种弑父或弑母案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案的行为人有着极为严重的人格扭曲和严重的性格偏离,根本不知道感恩为何物。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经调查的1148名北京初、高中学生里,有14.3%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得非常成熟,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又极不成熟。作案者根本没有感恩之心,只知道向父母索取,他们认为父母生下我,就得一切为了我;如果父母不为我,他们便恨父母如仇敌,在这种偏激意识指导下向父母行凶。

古人说:“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为人子女理应回报父母,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的独生子女中,这一美德几乎泯灭殆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然,子不教,父之过。子女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弑父弑母,也与父母给了孩子窒息的爱有关,许多中国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为此,有的孩子才发出感慨:“我爸爸妈妈爱我爱得我都想去死!”所以,父母们应该给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和爱,而不是用无边的爱让孩子窒息。

4.让孩子学会给予

更需要的是给予,不是接受;因为爱是一个流浪者,他能使他的花朵在道旁的泥土里蓬勃焕发,却不容易叫它们在会客室中的水晶瓶里尽情开放。

--印度诗人泰戈尔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大多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大人也不计较这些,认为孩子小,还不懂事,就处处顺从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缺陷,他们会认为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别人应该给我的,几乎没有给予别人的概念,甚至在他们没有得到时,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抱怨甚至仇恨。

但是孩子将来早晚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到那时,如果孩子只“受”不知“给”,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危机,却不知该如何处理,因为社会不可能“无条件”给予任何人想要的东西。

有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就喜欢别人给他买的吃的玩的东西,每次爸妈带他到朋友家玩,小嘴巴甜甜的,叔叔阿姨给什么就要什么,甚至直接跟叔叔阿姨说想吃什么,玩什么,叔叔阿姨就把家里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她的爸爸妈妈也不教育女儿这种“随便索取”是不对的,由此孩子逐渐形成了伸手索取、随便接受馈赠的习惯,对他人的给予没有了感觉,感激之情渐渐泯灭,这为小女孩以后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大学时,这位女孩因为长得漂亮,受到好几个男生的青睐,纷纷给她买礼物,甚至有的男生每月给他几百块钱,她都随随便便接受,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后来,与男朋友发生了矛盾,不知道被哪个男朋友剐了一刀,被毁了容。

这就是教育孩子不到位,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带来的后果。教育孩子给予,就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感恩之心。人不可能一辈子顺顺利利,永不求人的人很少。学会接受时感谢人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有情的社会人;学会大方给予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有义的人。有情有义的人,在社会上才受欢迎!

让孩子学会给予,首先要让孩子懂得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不允许孩子自己主动去向别人要东西吃,告诉孩子这样没礼貌;别人给自己东西时不要挑选贵重的,陌生人的馈赠不能接受;熟悉的邻居的馈赠先婉言谢绝,实在盛情难却时,要孩子真诚地说声“谢谢”,并在恰当的时候报之以李,等等。

教给孩子明白,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是一种给予。“给予”和“接受”是两个方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帮助他人。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无私的。那就是自己快乐,也为别人创造快乐,这快乐必将扩大十倍、百倍、千倍……

这一点中国家长的意识比较弱一些。举例来说,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家长就问:宝宝,在幼儿园里老师给你喝牛奶了吗?饼干给你吃几粒……而外国家长问自己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家,家长会问孩子,在学校帮助老师与同学做了几件好事?孩子假如说没有,家长第二天会继续问同样的问题。一直到孩子有做为止,而且会加上一句,你做得很好,请继续做。

对孩子的给予行为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表扬。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吃东西时逗孩子,但孩子给他东西时,又不吃,这样是在教育孩子“就是给了爸爸妈妈他们也不会吃的”思想。所以孩子主动给东西时,一定要吃下去,虽然孩子的食品少了,但他的精神“粮食”多了。

此外,言教的过程中应伴随身教。身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家长不但要用语言告诉孩子给予的道理,还要用自己的行动示范给孩子看,成为孩子的榜样。

5.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的最直接的表现。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爱心这个词不仅让人联想到许多善行,而且它还能帮助人们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爱心使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一个孤立的人是难以达到目标的,正是爱心把人与人联系起来,才有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同类推荐
  • 轻松陪伴孩子成长

    轻松陪伴孩子成长

    本书精选了从孩子出生到高考这一时间段的40余个小故事进行归类表述,剖析了每一个故事中隐藏的深刻哲理。故事短小精悍,意蕴深长,没有高深空洞乏味而又冗长的说教,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本书的功效:其一、让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其二、故事包含许多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方便父母获得有效经验,是顺手的工具书。其三、帮助父母学会提高孩子成绩和教会孩子做人的方法。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 斯托夫人的教育

    斯托夫人的教育

    斯托夫人的教育思想深受卡尔·威特的影响,她不仅强调早期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巨大作用,而且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孩子,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斯托夫人对女儿的“自然教育”非常成功,她的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创作;9岁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10岁能运用13种不同语言熟练交谈……斯托夫人在书中通过生动的事实详细地记述了女儿的成长过程。斯托夫人对女儿的成功教育,是教育史上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该书因此成为一本影响亿万家庭的伟大读物,它的家教经验和方法让无数孩子通过自然之路走向美好的未来。
  •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杀手可能不会笑

    杀手可能不会笑

    服务于信条的是侠士,服务于利益的是杀手。“抱歉,我只是杀手。”-竹“无论什么时候总是需要有人服务于黑暗的。”-砚“那,我们,后会无期。”-白鸦。。。这是一个关于杀手们的故事。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流落异星当猎人

    流落异星当猎人

    星际文明时代的鲁滨逊漂流记。飞船失事,数千名幸存者流落在气候恶劣、野兽遍地的星球上。他们要生存,要发展,要聚集起来,要建设新的家园,要对抗巨大而恐怖的生物,更要防备心怀叵测的同类!不知最后他们能回归到人类星际文明吗?还是老死在异星上,被新的文明奉祀为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篮球高手

    篮球高手

    一个沉寂的篮球天才,偶遇一个神秘的教练,至此,潜力被激发,实力得提升,从此走上一条大杀四方的篮球之路,展开了一幅热血技斗的画卷。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孤影少杰

    孤影少杰

    由于一场阴谋,他签订了杀手合约,在一次意外中,觉醒了强大无比的血脉,战功无数的他,变得桀骜不驯,殊不知,功高盖主,但他不以为然,因为他的名号,叫“戮轩”。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帝宠:凰妃在上

    帝宠:凰妃在上

    八皇子惑青藤,天生骨弱病虚,太妃一心为他张罗相亲,给他挑选有后台的皇子妃,偏他见谁咬谁,一个也看不上。白璃招混作秀女入宫,夜里闯宫误入惑青藤的地盘,一个是千面狐,一个是猎兽族,经过一翻较量之后,他驳太妃,求陛下,娉她为皇子妃;她抓凶手,诛奸佞,助他登高称帝。她为他披上厚重华贵宫服!他赐她家破人亡血染青砖!冷宫中,他亲手喂她毒酒,她欣然喝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