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8500000009

第9章 飞来凤

我和李敏能成为一家子,很有“戏剧性”。

到单位报到后不久,11月20日,我和李尚南各分到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土房。我住在县委大院第一排的中间,左边紧靠中间过道的第一间,中间的过道正对着大院的大门,大门外隔条水沟就是穿城而过的川藏公路。李尚南分在我后面的第三排中间。

在荒漠的高原上,这里的环境还真不错。县委大院南面的马路边,水沟两旁、西边和斜坡上全是高大的白杨树,大院后面的北边还有一片白杨树林,树林后边是一片沼泽地,再往后是墨竹河口,宽广的拉萨河滩。

我领来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自己借工具,动手乒乒乓乓做了3只小木凳,2个小书架,就算在这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临时小“窝”。

嘿!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多月后,我这破土窝居然招来了“金凤凰”。

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1976年12月14日。上午,全县职工在礼堂开会,听县委书记王建中作报告。组织部藏族女部长维色突然走到我面前说:“小熊,黑龙江省慰问分团来慰问援藏兽医,你去接待一下吧。”

我连忙回到县委大院,只见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正停在院内我的门前,四五条东北大汉站在车旁,驾驶室里还坐着个脸色黄黄的年轻姑娘。

座谈,慰问,吃饭。“东北虎”们能吃能喝又能“侃”。唯有那姑娘一言不发。

“许是高原反应吧?”我想。初到西藏的人,因空气稀薄,骤然缺氧,都必然会有一些不适。许多人甚至会被高原反应折腾得三五天起不了床。

诸事完毕,慰问团的刘队长说:“小熊,这姑娘叫李敏,是我们哈尔滨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分到你们这疙瘩了。以后请你多照顾点儿。我们黑龙江的父老兄弟拜托你了。”

黑龙江省来我县援藏的兽医孙国祯和宋继田也说:“这是我们黑龙江来的老妹子。我们俩住得远,又经常下乡,一个女孩子刚来,人生地不熟的。你比她先到,请你多照顾点儿。”

得!谁叫我是同年先到的内地学生呢,没得说的。人接收下来了,东西没地方放,东北大汉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我还未表态的情况下,不由分说,就七手八脚地把两只大箱子从车上搬下来,直接抬进我的破“窝”里。

送走了慰问团,我又把姑娘送进了那领主的“寝宫”。

晚饭后,这姑娘又找来了。

“老熊,请帮我找把刀子吧。”

我一愣,心想:“要刀子何用?”

“防坏人。”她可怜兮兮地说。也难怪,全招待所住的都是男人,只有她一个姑娘。

我连忙找了一把刀子给她。又考虑到县城里靠柴油机发电,每晚只照明2小时,我出去买了两包蜡烛,把她送回“寝宫”。

她住在四合院式两层小楼的西北角二楼的一个大房间里,走廊四面皆通,大房间里有20多张床,门上既没插销又没锁,窗子上也少了几块玻璃。

“帮个忙,把床推到门边来。”

姑娘指挥着,我莫名其妙。

“你走后,我用这两张床顶住门。”她解释说。

我的心被牵动了,既担心又无奈。我总不能守在她的门外当一夜义务“保镖”哇。

这一夜,我失眠了。万籁俱寂,我不时侧耳谛听,捕捉着窗外的任何声响,不知何时才进入梦乡。

“砰!砰!砰!”我翻身坐起,头发根儿都竖了起来。

“出什么事了?”

“是我,来拿脸盆。”

一颗心总算归回到胸膛里。见天已大亮,我赶紧起床打开门。只见姑娘的脸色更黄了,寒冷的晨风吹得她微微发抖。她告诉我,一个人到晚上怪害怕的,昨晚握着刀柄就着烛光看了一夜书。那房间旁边是厕所,晚上不时有人踢踢踏踏从门前经过,一听见脚步声她就心发慌。看到她害怕成这个样子,我的心里很难受。可怜见的,真难为这个姑娘了。

接下来的两天,几次三番陪李姑娘找组织部,找办公室,要求早点给她分配工作,安排住处。县委办公室主任名叫张开文,是个四川人,但他的爱人小左是我们武汉人,心肠好、脑子灵、嘴巴快。听了李姑娘的难处,拍着巴掌说:“这还不简单,就让小李住小熊的屋。小熊是男子汉,让他去住招待所。”张主任一下茅塞顿开,马上表态说:“对呀!小熊你先住几天招待所,等你那个湖北佬同学(指李尚南)下乡回来后,我做工作,你们两个男的先暂住一屋。你小熊的这间屋就算临时分配给小李了。”

得!得!侠肝义胆帮李姑娘找屋住,反而把自己的“窝”给找没了。堂堂男子汉,不能在大姑娘面前掉价。我一口答应:“要得,就这么着。”

当时怎么也未料到,“湖北佬”小李下乡20多天迟迟不归。“东北妞”小李占了我的“窝”,久借荆州。我既不能未经屋主同意,砸门撬锁强行搬进“男小李”宿舍,又不能继续留恋旧“窝”与“女小李”朝夕相处。只落得自己成了走方道士落难游僧,东转西串有家难归。我这100多斤,整夜里被“寝宫”中的虱子臭虫蚕食,白天还要照顾那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卧床不起的李姑娘:落户口,办粮食,转关系,打水买饭全包。

这一来,很多人都以为是我的对象来了。藏族汉族三五成群来看,众口一词:“小熊的阿佳啦(对象)来了。”

开始时,被高山反应折磨的小李见人就上气不接下气地严正声明:

“我与小熊不是对象关系,我俩原来根本不认识。我是分到这里工作的大学生。”

“不要不好意思啦!”

“谈对象是光明大正的嘛!”

“大学生还这么封建呀!”

还有善意的玩笑。

七嘴八舌,怎么解释得清?

领导们、内地来的同志们也来了解情况,做工作:“你要想在这里扎根工作,就应该在这儿安家。”

“小熊,你都27岁了,该成家了。”

假话重复的次数多了,居然成了真理。小左看见我,扯着不放,非要我请客不可。

“好你个小熊,还不好好谢谢我。你上哪儿去找这样的美事儿?姑娘自带粮钱票,一个月挣50多块钱,哪像我们这些当家属的。快拿喜糖来,不是我帮忙,就凭你能抓个大学生来!”

“好老乡,你可别瞎说。被李姑娘知道了,好像我们在算计人家。”我赶紧告饶。

“哟——,媳妇还没娶,就怕成这个样子!”小左大笑着。

大家的议论,使我真的想开了心思。西藏山高风雪大,从内地来工作的人,和尚多尼姑少,有个把汉族姑娘真算得上是“珍稀动物”。在这里工作的汉族干部,或在当地找个藏族姑娘成家,或回老家带个农村姑娘来安家。据观察,全县有那么两三个汉族姑娘都十七八岁的样子,与我年龄上差一大截,更谈不上水平相当,志趣相投。下半年先后分来十几个大中专学生,一个张彦丽姑娘跟他们锦州农学院同来的四五个学生一道,下乡当农民去了。再就是这个李敏姑娘了。老天爷成全我,把她送到我身边,我可不能当大傻蛋,错过天赐好姻缘。再说,她身体不好,也需要有人照顾。

这天下班后,我端着饭来与李姑娘共进晚餐。她从学校给藏族学生讲汉文课刚回来,口口声声“王大犇”如何如何,我的心直“咯噔”。

吃完饭,我站起来正准备走,李姑娘说:“我要找几本书看,你帮我把箱子抬一下吧。”

打开她的箱子,嗬!满满两大箱书,古今中外名著,历史政治,应有尽有。我喜欢读书,是个书迷,一下子就被这些书迷住了。再说,我是理工科大学生,语文基础差,还应该补习写作知识。你想:这不要钱的书库、不要钱的老师上哪儿去找!

小李呀小李,就冲这两箱书,我也要非你不娶。

翻箱倒柜,小李累得出了汗,脸蛋通红,脱掉棉袄,露出里面的花衬衣。红色毛线背心,洁白能干的双手,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晃得我眼花缭乱,心如兔蹦。这地方,除了白雪,就是黄沙。进藏快3个月了,我几乎成了“色盲”。天上掉下个李姑娘,我的世界变得色彩缤纷,充满阳光。

她的黑龙江老乡孙国祯和宋继田对这“老妹子”格外关心,经常请妹子吃饭,并邀请我作陪。兽医站离县城有近1公里,在县城的西南角。顺着南山山脚的川藏公路向西走,小李一步一喘的,本来不远,我们却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去路上,我经常借躲车为由,故意拉李姑娘的肩膀或推她的腰部,但这姑娘似乎麻木不仁,根本不懂我的暗示。

两个东北老乡弄的饭菜还真丰盛,炒鸽子肉,油炸麻雀,花生米炒鸡蛋,外加糖醋鱼,酒是用医用酒精兑水再加糖。这俩“东北虎”真能干,晚上经常到山上或墙头上堵鸽子窝,掏麻雀洞,抓鸟钓鱼,在山吃山,见水吃水。

这样微妙的日子又过了些天,在拉萨市体委工作的胡海淡同学来看我。这老弟是广东人,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我们在进藏路上混熟了。中午在“土窝”里与李姑娘共进午餐后,小胡悄悄向我“窃取情报”。我如实讲了。他说:“老兄,你可要抓紧点,小心飞了。我在拉萨时就看过这姑娘的照片,是他们黑龙江进藏学生的集体合影。那给我看照片的‘东北虎’对她满怀情意,那小伙子可比你长得帅多了……”

几句话,说得我心凉。我再也稳不住了,决心找机会试探一下。

事有凑巧,墨竹工卡县第二次党代会开幕,晚上在我们院子里放电影,银幕就挂在我门口西边的白杨树上。我与李姑娘并排而坐。黑暗中,我故意碰了一下她的手,不想她一下子甩开了,闹得我好没意思。过了一会儿,她说,这电影我看过,搬起凳子就回了屋子。我也不想看,将凳子送回来。

我们坐在屋里,外面的电影声音听得清清楚楚。那晚放的是朝鲜片《卖花姑娘》。听到电影里在感慨地发议论:“人说,心诚,铁树也能开花,难道花妮的心不诚吗?”

我赶紧借题发挥:“难道老熊的心不诚吗?”

李姑娘默想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些天我也想通了,你人聪明,有事业心,能吃苦,肯动脑筋,生活能力比我强。既然大家都说我是你的对象,干脆我就正儿八经地给你当对象。不过,你得尊重我,我们是来西藏干工作的,一年之内不谈结婚的事。”

我连连答应,找出自己的几张照片,让她寄回家去征求父母的意见。

后来我才知道,她早几天看过我的日记,并把我在进藏路上写的几首诗寄给了在大学里当教师的姨父。她的姨父回信肯定了这几首诗的文采,说是具备了文科大学生的水平。

为了在婚前适当拉开距离,李姑娘坚决搬到学校去住了。我也回到了自己的“土窝”。但她的身体太不争气,我刚下乡几天,她就住进医院。一天24小时连续输液,王大犇同学和“小山东”楚绪山轮流照顾她。一个前半夜守护,一个后半夜守护,端屎倒尿,非常不便。

老师们一个萝卜一个坑,晚上照顾病人,白天要上课,时间长了可不行。学校决定派王大犇老师送这位李老师去拉萨看病。后来听说县上领导鉴于这位李姑娘高山反应持续的时间太长,也有将其退回黑龙江省重新分配工作的意思。我们农牧科的刘科长还真“护犊子”,生怕自己科里的“阿佳啦”飞走了,一道“命令”,将我从乡下调回,批准5天假,要我赶紧跟踪追击去拉萨,照顾那虚弱的李姑娘。

1977年1月17日一大早,我心急如焚赶赴拉萨。下了汽车,直奔市医院。到住院处查人名,不见有我那小李的大号。又到处找老乡询问,终于得知人在自治区教育局徐美华处。老乡将我送到教育局,一眼看到小李和王大犇,我的一颗心总算落到肚子里。

徐美华是与王大犇一起从上海来的女同学。说起来,在柳园兵站时,我们都打过照面,并且,他们上海同学与我们湖北佬是同时从柳园出发,总共4辆大客车同行,天天在一块儿食宿。只不过当时学生太多,彼此都未搭过话。

既然我赶来了,李姑娘自然就该办移交了。

王大犇看着徐美华,笑着说:“老熊你这是着的什么急,活像谁跟你抢李老师似的。”说得我真不好意思。

后来才知道,原来徐美华就是王大犇的女朋友。

我陪小李到自治区人民医院看病,没有空病床。找到我的熟人张守菊医生。张医生说可以住在她们妇产科。小李坚决不干:“我一个姑娘家,住妇产科算咋回事?”

打了针,拿上药,小李说只有到交通局去找同学。于是到了在那里工作的黄阿密家。这位女同学高高瘦瘦,秀秀气气,土家族,沈阳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她丈夫戴晓华,也是哈建工同学,膀大腰圆,又高又壮,标准的东北大汉,帅哥一个。小李介绍,说戴是蒙古族,我还真看不出来。吃过晚饭,我去住交通局招待所,小李就与他们夫妻一起挤在那间小屋里。

第二天早晨,先到医院输液,回到小黄家吃午饭,下午又是输液打针。

“东北虎”们消息很灵通,又有两条汉子冲进自治区医院看望小李,来者是市邮电局的刘新建(上海人)和自治区种子站的何清峰(丹东人)。这两位都戴着高度近视眼镜,骑自行车进医院大门时,没注意门口横着一条长铁索(限制车辆的)。刘新建是个瘦猴儿,见状不妙,赶紧低头哈腰,高喊“注意”的同时,从铁索下冲了过来。后面的何清峰可就惨了,他身高体胖,反应不灵,硬生生被铁索拉下车。

病人还没看到,自己先成了伤病员。何清峰手臂划出一道大口子,走路也一瘸一拐。刘新建扶他先去清洗上药,出来才找到小李打针的地方。弄得小李真不过意,连说同学们对我太好了。

晚饭是在张医生家吃的。她妹妹嫁给我老家湾子里一位老红军,这次我进藏,曾写信让我有困难就找张医生。

夜里,小李住在她同学赵勇戈宿舍,我就住进工业局招待所。这一来,就算在“东北虎”群落里公布了我俩的关系。

19日上午,小李有赵勇戈照顾,我就到戴晓华那里借自行车,想去部队的七一农场找老乡买苹果给小李吃。没想到,这位蒙古族小老弟板着脸,严肃地告诫我:“我说老兄,咱东北人心眼儿实,丑话说在前面。李敏看上你,你可千万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咱黑龙江学生进藏,这一路只有4个女生,男女比例四比一。小黄就不说了,还有个哈医大的,是一对夫妻。没谈对象的只有李敏和那个赵勇戈。李敏不爱多说话,几个男生追了一路都未追上,便宜了你老熊。她一路上高山反应特别大,本来是照顾她分到拉萨市,没想到还是给弄到下边去了。她身体那么差,咱东北虎都于心不忍。你要是对不住她,可别怪兄弟们对你不客气!”

我连忙说:“我一定会对她好的,你们放心。”

打完针,傍晚转移到种子站何清峰处,赵勇戈也在,正在给我们包饺子。晚上就都住在何清峰那里。

20日晚上,我们又到了拉萨市委,在黑龙江大学学生宋永贵处食宿。

这四五天,把小李留在拉萨的同学家走个遍,足见这姑娘有个好人缘。我更加爱她了。

21日回到县里,在大家的劝说下,我俩很快就结婚了。

“土窝”做新房。我把单人床里边加钉一块木板,就成了婚床。小李买来两床新被面,缀在我俩原来的被子上,又买了一个炒菜锅,就算完成了小家庭建设。

“毛选”四卷、毛主席像、几个日记本、热水瓶、茶杯、茶碗,是双方单位和私人好友送给我们的贺礼;5斤酥油、2斤砖茶、10斤糖果,是我们酬谢来宾的心意;藏族同事们送来的家酿青稞酒,是他们表达的良好祝福;专场电影是县委给予的恩赐!

2月27日,农历正月初十,在我门前的广场上放着电影。婚礼在我宿舍后面第三排的县委办公室里举行。

没有红喜字,也没有标志新郎新娘身份的红胸花。我穿着一身得体的工作服。小李穿的是她母亲亲手缝制的深灰色的卡西装。

晚8点,各科室、各单位的代表欢聚一堂。风趣幽默的宣传科干部闫振中(河南回族人,诗人)当司仪。按照当地风俗,我们双手接过藏族同事献上的洁白哈达,接受藏胞们的良好祝愿。再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又向来宾鞠躬致谢,然后将哈达双双戴在颈上,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县委王书记当主婚人,赵副书记致贺词,农牧科刘科长和公办学校校长阿旺代表家长讲话。王大犇同学指挥学校的学生们敲锣打鼓。大家闹着要我俩唱歌。

小李唱“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因她体弱气短,每唱上一句,都要停下来张大口喘上一阵,说:“我上不来气儿。”然后再接着唱,唱唱停停。结果每首歌都是只唱了几句就难以为继,只好请大家原谅,坐下来休息。

我的嗓子五音不全,歌声高高低低如狮吼虎啸。大家听得实在乏味,就转移矛头,要王老师唱歌。

王大犇唱得确实不错,标准的男中音。最后还用藏语唱了一首民歌,赢得一片掌声。

接着,藏族女教师、女同事们唱起了祝酒歌,参加婚礼的人们和着乐曲,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和“踢踏舞”。唱着、跳着,跳着、唱着……

歌声笑语,直到深夜。

我这个新郎官喝得东倒西歪,心里只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最幸福的人。

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又晕晕乎乎笑醒了。

同类推荐
  • 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

    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是一分钟都不能缺少的感情和安慰,爱和感情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让每一个活着的人获得生命,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思想者说》是一本王小波和李银河所著的双人集。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作文化。
  • 陶晶孙散文戏剧作品集

    陶晶孙散文戏剧作品集

    本书收入了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创造社早期成员陶晶孙先生的小说、戏剧、散文、杂著等作品,书后附作者小传。
  •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三,收录了作家2000年至2015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敏锐的感觉和哲理化的沉思,梳理过往的一切,在田野上一览生命的细节和丰富的品质。既有生命的体悟,又有生活的启发,既有乡村的细节,又有城市的冥想,语言凝厚,意味悠长。
  • 爱的年份

    爱的年份

    李筱懿、陶妍妍、林特特、韩松落、鲁瑾、李月亮、闫红、慕容素衣、晚睡、艾小羊、芝麻、蓑依、李荷西……27位细腻作家的爱情圆桌谈:思索:你的爱情,到了什么年份?发现:为你做一堆不擅长的事在动荡的岁月里相濡以沫因为你,我变成了更好的我,而你依然是那个特别好的你答案:不管你是单身中、恋爱中、婚姻中,你其实一直在被爱,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改变:唤醒爱的感官,等待爱情和生活自然成熟。这里的29种爱情,初恋、暗恋、错过、白首……每一个故事都戳中我们爱情里的痛点,每段爱情都让我们更加珍惜手中所拥有。
  • 天堂的诱惑

    天堂的诱惑

    自从地球上有了能使用工具的人类,传奇就在不间断地上演。就像本书中的故事一样,其中的人物或许是帝王将相,或许是隐士奇人,或许是海外土著……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走近他们,你得到的不仅是阅读的愉悦,还有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热门推荐
  • 印度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印度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印度著名的科学家恶心巴拉教授研制出了一种爆炸性病毒,只要将其暴露在空气中,便能以爆炸的姿态瞬间充满周围的空气,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周围扩散,人类在粹不及防的情况下便会全部死亡。巴拉教授在将他的这项发明呈送给卡西欧博士的过程中却因遭遇意外而将病毒丢失。博士惊慌失措,立刻派遣田健三郎带领大批人马前去印度寻找病毒,米娜、卡奇和莱恩也闻声而动,身为联合国特派员的哈利也加入了行动,他们与田健三郎斗智斗勇,努力完成拯救人类的计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012年中篇小说选粹

    2012年中篇小说选粹

    本书由当代小说权威研究机构--中国小说学会授权,文学博士、中国小说学会理事,年度小说排行榜评委段守新编选。该书是2012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创作成果的盘点和总结。它不仅能使读者最快捷地阅读到2012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精粹,还能帮助读者了解2012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方向,是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方向标,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积极意义。
  • 妖刃奇谭

    妖刃奇谭

    在世界里游历,行于各处,跨越时间与空间,少年究竟想要做什么?世界又将如何运转?
  • 日暮啼晚归

    日暮啼晚归

    大龄单身冰山队长迟暮×重抑偏执腹黑美少女林晚 文案:“刚才进来了个校外打架的小姑娘,吵着要见你。”迟暮刚回来,脱下外套,听闻小姑娘打架,眉头皱了皱,抬手摸了摸自己几天没刮胡子的下巴,扯扯嘴角,“好,知道了。”既然小姑娘想他了,他哪有不见的理儿。迟暮进了大厅,见林晚坐在墙边长椅上,双手撑在两边,两条小腿在下面一晃一晃的,小脑袋低低的,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迟暮喉头动了动,快步走过去。“臭迟暮,还不回来...”“谁家的小姑娘又打架了?”林晚闻声抬头,看见日思夜想的男人站在自己面前,顿时双眼凝聚着光。顾及着还有其他人在,林晚抑制住自己想扑进男人怀里的冲动,乖乖站好。迟暮看了看周身,转头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林晚咬了咬红唇,偷偷笑了笑,乖巧的跟在男人身后。
  • 废土世界绿洲

    废土世界绿洲

    当灾难再次降临,已有的规矩再次被打破。如何在狂暴的混沌之中再建立起来新的秩序,在失去人性的废土找回善良。父与子的对决,是新老异能者的交锋,人类政府与反叛军的对决,也是父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之路。一个在废土中迷失的少年是否能够找到最后的绿洲,救赎在废土中丧失了一切的新人类。
  • 霹雳之儒门春秋

    霹雳之儒门春秋

    都说十个儒门九个黑,还有一个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黑。所以穿越去苦境之后,一不小心出生在儒门家庭的杜芳霖面对启蒙用的四书五经,差一点决定再去死一死。数百年后,历经千帆,在接受了这个设定之后,他反而能淡定地游走在儒门各势力间。杜芳霖如此决定着,他要弘扬儒门正气,手持折扇削死那群黑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号出自白居易,本文为游戏之作,血印开局。
  • 武陵之剑棺

    武陵之剑棺

    大漠之中,南宫羽拉着一口漆黑的棺材来到中原武林,年纪轻轻,却性格怪僻,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接连向各大门派发出来了战书,凡是败在他手下之人,皆难逃一死。
  • 从妖尾开始的旅行

    从妖尾开始的旅行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轮回和平行世界吗?你相信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小小的世界组成的吗?你又相信无数个小世界里所有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吗?当作者创造出他们的时候,世界就会多出来一个小型世界。但是这又跟我苏逸有啥子关系嘞?我只是一个旅行到其余世界的沙雕,假面骑士里有路过的骑士,这里有路过的魔导士,等等,对对对我也是一个路过的假面骑士,你说我抢了王小明的台词?搞笑我是偷来的能叫抢吗?而且动漫世界每一千年轮回一小次,九千年轮回一大次,本大人很累的好不好!
  • 不要抱怨

    不要抱怨

    没有任何抱怨,不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超俗的境界。种下牡丹不会收获蒺藜,播下龙种不会长出跳蚤。收成不是梦想出来的,而无疑是取决于我们的播种、侍弄和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