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3900000004

第4章 新学制之要求

导读

本文是一篇解读教学新制度的文章,讲了教育的年限、预科补习科、女学等三个问题。由于是一种解读,必带有作者主观的判断、好恶。

今者教育部开临时教育会议,民国新学制,将于是会议决矣。会员皆一时之选,必能议定吾国最适之制度,以养成未来之国民,幸何如之。余平日主张,当为海内所共见,无待赘陈。今就新学制所必需之数端,略述管见,以充研究之资料。

(一)年限问题

教育部三次草案,各有其理由。但第三次表,将高小改为三年,并初小为七年,而将大学预科改为三年,此则不敢赞同者也。其改定理由,谓:“中等程度以上,志在大成。修业期限,不妨稍久。而在普通学校,稍求智识,便即营生。修业期限,不妨稍短。”又谓:“大学预科二年毕业,期限过短。外国语程度不足。”用意非不美善,然揆之吾国情形,必不相宜。以吾国文学之艰,外国语用途之广,义务教育即为八年仍有不足之虑。今虽不能骤臻八年,而留以余地,徐徐增加,其事甚顺。若缩为七年,则将来延长,必须增加总年限或牵动中学以上。为长久计,不宜改高小为三年。若谓缩短一年,所以令学子早谋生计,其说亦不甚确。肄业高小能至三年,则增多一年,当无不可。如果为早谋生计计,则小学当分为三级。初等四年,中等二年,高等二年。儿童任在何级毕业,皆可改途,既不妨国民教育之延长,又不妨学生之改业。较之高小三年制,似尚有一日之长。至谓大学预科二年,外国语程度不足,固也。然如高小列外国语为必修科,则以高小及中学习第一外国语;大学预科习第二外国语,当无不足之虞。况观察世界及吾国大势,普通国民,宜稍解英语,不惟讲学习业多所便利(专门名词,外国地名,皆非略解外国语不可),日用商业,尤为急需(商业上如商标及外国贸易等,日用上如亲友留学外国,非写外国信封,则万万不能邮寄)。若非高小列为必修科,断无普及之望,且妨害中学之授课。而高小如课外国语,又缩短修业年限,则时间万万不足也。鄙意当如下规定。

(甲)小学初等四年,中等二年,高等二年。

(乙)高小列外国语为必修科,以图普及,并与中学衔接。中学更深造之,务令能直接听讲。

(丙)大学预科仍为二年,以第二外国语为主课。

(二)预科补习科问题

普通教育,养成知识道德者半,教授学术技艺者亦半。愈初级之学校,关于前者愈多,关于后者愈少。学龄已过之人,就社会所经验,其所知必逾于学龄儿童。悟解之力,亦必较进。故学龄儿童四年授完之课程,施之年长者,二年已绰有余裕。日本中学五年,吾国留学生,则以二三年之预备,已可应同样之升学考试,其明征也。清廷兴学之初,为速成计,各种学校,每设预科、补习科,以短期授次级功课,法至美,意至善也。其后乃以奖励之故,禁止此项学校。或百方挑剔,迟其毕业。夫吾国初兴教育,办一学校,每苦无相当资格之学生,必设预科、补习科以养成之,自无待言。盖无预科、补习科,则非年长者无可入之校。即强令与稚子同班,夫人之年龄不同,心理脑力知识程度,无一不异,断不能令受同一之教育。强而同之,非年长者趣味全无,徒耗光阴,即年幼者,勉强企及,损伤身体。设有一人于此,年十四五,未曾读书,欲入初等工业学校(高小程度),将令其入初小预备四年乎,吾知其势必不能也。何如设一二年之预科,将初小功课,缩短年月课之。正式初小,注重启发训练,速成补习,偏重注入智能。正式初小儿童,社会之事,一无所晓,讲述日常之事,已占重要部分。补习学生反是。故时期虽短,成绩必相仿佛也。推而上之,中等高等,亦复如是。苟设预科、补习科,则年长失学之人,不至废弃,成才自多而速。教育以养成人才为目的,非视年限讲资格也。鄙意规定如下。

(甲)与高小同程度之学校,得设二年预科,程度视初小。与中学同程度之学校,亦得设二年预科,程度视高小,并可就本科需用之学科,特加注重。

(乙)无论何种专门学校,于本应设立之预科外,得设补习科,授该校入学必需之学课。

(三)女学问题

近世论女学者多矣,其方针大别为二:曰贤母良妻主义;曰男女平等主义。后者吾非极端反对,然吾国今日,断不相宜。盖女学方针,与家庭组织、社会习惯,关系綦重。离社会而讲教育,失教育之本旨矣。近来年少女子,颇提倡家庭革命、男女平等,而己身仍不免寄生于男子,举动形式,亦不免为男子玩物之诮。更或借口自由,荡检逾闲,此可目为社会之蠹,非可与言教育也。吾国女学,成绩不良,原因于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之由来,则以女子虚荣心太重。办学者不肯矫正之,反投其虚荣心,以图见好。由今之道,毋变今之俗,养成女游民则有余,养成国民之母则不足。吾甚为女学前途危也!吾意女学程度不妨稍浅,而须切实精熟,不可徒争门面,壮观瞻。至女子教育,当采之主义有三。一曰家庭主义,即养成主妇,以改良家庭者也。吾国以家族为本位,家族善良,则国家之分子健全,家族不善良,则国家之分子不健全。不改良家庭而欲改良社会,是欲缘木而求鱼也。二曰教育主义,即养成师范以教育未来国民者也。此主义半附属于前者,即教育自己子女也,半附属于后者,即充当教员也。三曰职业主义,即授以谋生之能力,而为自立计者也。人之能否自由,视其能否自立。天下断无不能自立而能自由者也。世之提倡女子职业者,或以欧美为例,然社会习惯不同,颇难强就。如商店员等,在外国为女子重要职业,吾国则一时实不能行。然即小学教员、裁缝、蚕桑、纺织等事,苟女子尽力为之,已足应女子职业之求。今则裁缝一端,尚让男子为之,诚女界之耻也。总之,女子教育须养成好女子好妇人。侈言高远而无裨实际,则劳而寡效矣。鄙意女子教育,当规定之如下。

(甲)高等小学,加家事科,中学第一、二年亦然,并注重裁缝、烹饪之实习。

(乙)中学加教育大意。

(丙)多设女子职业学校,裁缝、蚕桑、美术尤要。

1912年

同类推荐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由张康桥所著,以散文化的笔调,阐述了孔子、苏格拉底、“希腊三贤”、卢梭、杜威、蒙台梭利、蔡元培、尼尔等中外十几位最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引领我们重温和回归教育的本义,洞穿当下教育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屏障,并启示我们思索如何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好的教育。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我相隔星辰大海

    你我相隔星辰大海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而又相似的经历、结局;或喜,或悲……经历使我们成长,经历使我们成熟……而能使我们促成这一切的也只是经历,而并非岁月……——终有一天,一切都会随风淡去,记忆终会模糊……孤独,是成长的必修课,那么,伤害又何尝不是呢?人生或喜或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过客与非过客的关系。那些我们曾经遇到过的人,那些同他们一起经历过的事,或美好,或悲伤……那些我们曾经一起经历过的最好证明,就算有一天,我们都淡忘了,在那记忆的深处亦仍存在着……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 西游之暗黑世界

    西游之暗黑世界

    悟空:若这天容不下我,那我便捅破这天!我若成佛,则这世间无魔!我若成魔,便要杀尽那诸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醉一曲琉璃殇

    醉一曲琉璃殇

    她,云离,27世纪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女王,冷酷无情,嗜血成性。众人皆道,她是一个无心的人。事实,也莫过于于此。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她已经经历两次了……离开27世纪的她,来到了这里,一个异世大陆,九洲城。她也不知道她是穿越,还是回归,如果是穿越,那么为什么她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她一步一步成长,一步一步恢复记忆,突然,她冷笑的扣住某男的脖子“挖心?离尊殿下,你难道不解释一下吗?”“你……你都……”记起来了吗……到底她该何去何从?一场盛世虐心故事,景析,为你浅唱……
  • 舌尖上的心跳

    舌尖上的心跳

    食物的用途——女主:填饱肚子。男主:艺术。对对方的感觉——女主:变态。男主:太蠢。有没有可能和对方谈恋爱——女主:谁,谁想和变态在一起啊!男主:这么蠢,也就我能接受了。这就是个高冷男神PK掉女主的腹黑青梅竹马,带着女主称霸美食界的故事。
  • 系统重生:神妃,狠无良

    系统重生:神妃,狠无良

    本文已坑,章节很乱。本文已坑,章节很乱。本文已坑,章节很乱。本文已坑,章节很乱。
  • 班长是条龙

    班长是条龙

    《班长是条龙》是一部校园童话,情节悬念迭起,充满想象。故事描写了一个来自龙星的小龙女来到人类世界,变成一个小学生并且当上了班长,自她来后,班里就发生了许多哦奇怪的事。友爱、勇敢、团结使她和她的人类新朋友终于战胜了邪恶的黑龙。作者将爱与正义、民族语爱国情怀这些对儿童来说抽象空洞的情感品质在轻快的文字中予以暗示,引导儿童领悟真善美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