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3900000010

第10章 论学

导读

本文是一篇全方位讨论学习的文章,在文章中陆费逵旁征博引,以中国古代圣人的言论作为基础,他强调:“读书之道有三:读书、习艺、研索是也。”

许氏《说文》训学曰:“觉悟也。”朱子注《论语》曰:“学之为言,效也。”西文学Science之语原,从动词变化而成,有知之之意。求知,效也,已知,觉也。故学也者,始于效,即始于求知,终于觉,即终于已知。效为入手之方,觉乃成就之道也。

前人觉者既众,所觉者又以觉人,于是有途径可寻,有阶级可升,而学为一名词矣。孔子曰“学之不讲”,老子曰“为学日益”,此所谓学,皆名词也,非作觉、效解之动词矣。

吾今所论之学,其本体则名词也,其方法则动词也。请先论其本体而后述其方法。

学果何物乎?曰:道与理而已矣!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文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皆艺而非学也。盖学也者,近之,本性分之所固有,为职分之所当为。远之,究造化之蕴,穷自然之理。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放之可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孔之成仁,孟之取义,墨之兼爱,佛之慈悲,庄、老之无为,程、朱、陆、王、之明道,乃至近世科学家学理之发明(此仅指自然科学之发明而言,其利用自然科学,而为农工业上之发明者,则艺而非学也),哲学家思考之心得,皆能大而亡外,小而亡内,穷天道以裨人事者也。若夫艺,则或以资生,或以怡情,或以为修学之途径,或以助物质之进步,与学固有形上、形下之分也。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称颜子好学,而以“不迁怒,不贰过”为其好学之证。孟子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程子言学,所以明人伦也。《大学》之言学,以修身为本。《中庸》之言学,以戒惧为方。盖古人知学之所以为学,在率性而修道,即智即德,即知即行。后世德性、学问,分而为二。于是心口不相应,言行不相顾,去道愈远而世愈下矣!殊不知智育者,所以明道之原,格物之理者也。若仅事夫文字之末,略习科学皮毛,则艺育而已,安得谓之智育哉!吾甚悲夫今世教育之徒重艺育也,吾更惧夫艺愈进而道愈晦也。

吾非谓艺之可以不习也。吾且以为当兹物质文明发达之时代,非专习一艺不足以生存于斯世也。吾更以为修学须取径于艺也。然一面习艺以资生,一面当求学以复性,否则物质文明愈发达,生活之欲愈甚,济恶之方愈多,其不相率而为禽兽者几希?如不能学、艺并修,毋宁取学而舍艺。盖有学无艺,尚不失为有人格之人,本吾天赋之力,未必无资生之道也。

学问之道,首在立志。下手之方,厥有二端:曰学习,曰锻炼。学习,知也;锻炼,行也。惟知、行乃学之结果,学习、锻炼乃为学之功夫。故吾不用知、行二字,别采学习、锻炼二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邵尧夫诗曰:“当锻炼时分劲挺,到磨砻处发光辉。”夫学问,必学习而后能知,必锻炼而后能为我有。否则学自学,道自道,我无从知之,更何从行之哉!《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学习之道也;笃行,锻炼之道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也。又曰:“好学不厌”,立志而能笃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志大而坚也。孟子曰:“尚志”,知立志之切要也。程子曰:“莫说将第一等人让与别人,却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仁由义者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程子此语最为简明切要。志道、志圣,立志也。修学以道为归,志乎学习也。为人以圣为归,志乎锻炼也。朱子曰:“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只从今日为始,随处提撕,随处收拾,随处体究,随事讨论,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朱子此语,更为学者入手必由之方。无论为学习艺,非如此不能达上乘也。西哲甘德曰:“人生最要之事,即立一伟大之目的,而决意达到之。”麦登曰:“健全确定之一目的,可以疗治千恶疾。”盖志也者,人之所以为人也。天下之人,其所造诣之深浅,无不视其立志之大小。欲为圣贤,欲为蒲柳,其权固操之志,非他人所能相助,亦岂他人所能摧残哉?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帅恃人,故可夺;立志在己,故不可夺。学者立志,亦求其在己而已,无他谬巧也。

大哉志乎!学问基于是,艺术基于是,功业基于是,为圣为贤为仙为佛无不基于是。苟志立矣,则阳气所发,金石为开,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否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无所底止矣。盖无志则无目的,其趋向不能无误。无志则无勇气,其进行不免因循。无志则无恒心,或作或辍,终于无成。无志则不能自制,不能坚忍,九仞之功,有亏于一篑者矣。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此真能立志者也。

志既立矣,如不着力做去,何异于无志。夫立志所立,果属何事,亦有志于学习、锻炼而已。立志而不学习,学习而不锻炼,是犹有志出门而不由户,有志行远而不举步,只能谓其有出门行远之想而已,不能谓其有出门行远之志也。想与志,似是而实非,想空而志实,想杂而志一,想忽起忽灭,志坚固不渝。盖想者,吾人之思念,瞬息可以万变。就所想而定一标的焉,方可以谓之志。志既定,即当刚决果敢以进,不达不止。如今日一想,志随之变,明日一想,志又随之变,此人之妄想而已,志固未立也。

学习之道有三:读书、习艺、研索是也。朱子曰:“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先在乎读书。”子路言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以为贼夫人之子。夫人之觉也,有先有后,物之理也,愈格愈赜。古先圣哲发明之理,垂训之言,载之简册,以诏后人。吾人循序诵习,则数千年古人所有之心得,一一悟其意而会于心,事半功倍。较之古人之无依无据者,其难易不可以同年语矣!故读书为学习第一步功夫。

孔子曰:“游于艺。”《学记》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颜氏家训》:谓贵游子弟,多无学术,一朝失势,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不若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也。(摘录原文大意)盖艺之用有三:一则为学问之阶梯,如习文以求道,藉礼、乐、射、御、书、数以明理是也。一则为资生之具,如农、工、商业是也。一则涵养性情,可助修养之功,如文学、美术是也。夫文以载道,不习文字,固莫由读书,更安从明道哉。天下之事理至繁,文艺之末,常含至理。由艺入学,较之空谈玄理者,其功较易,其事有征。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者,即此意也。有生之物,无不知求遂其生。人不能野处生食,故必求所以资生之道。彼圣智贤哲之隐于耕渔,隐于百工者,亦求所以资生而已。安贫虽可乐道,然苟饥寒交迫,并陋巷蔬食饮水而不得,则有转于沟壑而已。身既不存,何有于学?此生之所以需资,而职业之不可无也。若夫涵养性情,藉资消遣,亦所以为身心之寄,兴感之资。其最著者,若诗、若文、若琴、若画。而柳诚悬心正笔正之论,则尤直接与修养有关矣。是故文艺虽末,然有其本存焉。徒知汩于生活,溺于技巧,固为学者所大忌。而藉以为乐学、资生、养性、怡情,则又所急先务也。故习艺为学习第二步功夫。

书读矣,艺习矣,苟不深思而玩索之,则理莫由明,而所造者浅之又浅,则亦何贵乎学也?故研索尚焉。研索者,慎思明辨也,格物致知也。朱子曰:“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朱子又曰:“童谚云:读书千遍,其义可见。”又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教之。非思之力也,精神之极也。非妄语也。”朱子又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夫以人性之灵,苟肯尽其研索之力,不惟圣贤已发之言,可融会贯通而为我有,且将穷天人之蕴,殚未知之理,凿破天地之混沌。克己明道而复性,无一非人之灵明所致,即无一非尽吾人研索之力所致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盖思而不学,固徒劳而无所获,然学而不思,终无由知其所以然。人云亦云,与我何与?故研索为学习第三步功夫。

学习功夫,一一尽力为之,然不锻炼,则与鹦鹉习言、猕猴学舞又何异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彼过屠门而大嚼者,岂不知肉味之美,岂未见肉陈于案,然卒不能入口,与不知不见者,又何以异焉。学习者,知而已耳。不加锻炼之功夫,则学自学,我自我,虽尽知之,学仍无裨于我,我亦何必需学哉!锻炼之功夫,一言蔽之曰:克己复礼而已。如何能克己复礼?曰:非礼勿视、听、言、动而已。如何能非礼勿视、听、言、动?曰:心有所主而已,求其放心而已。如何能心有所主,如何能求其放心?则求一简明之语,简明之法而不可得,岂古人不我告哉?盖古代人心不如今日之漓,欲心有所主,欲求其放心,为力尚易,故不必别求简明之道。今也不然,物欲之蔽日甚,吾心之灵日晦,生活之度日高,吾身之力日弱,非加锻炼之功,则欲心有所主、求其放心而不可得,遑论克己复礼哉!锻炼之目的有二:曰锻炼身体,曰锻炼意志。其下手之方有四:曰冷水浴,曰静坐调息,曰节嗜欲,曰息妄念。其方法当别著《修养术》述之。今先论其相关之理。

学问之道,在一“静”字。心愈静则愈明,性愈静则愈灵。孔子曰:“仁者静。”《大学》之定、静、安、虑、得,实以静为枢纽。定,所以为静之途径,安、虑、得则其效能也。《中庸》之至诚,老、庄之无为,皆静之极处。夫能静方能动,静极方能动极。无事之时,此心若浮云太空,一尘不染,遇事方能应万变而不穷。《中庸》述至诚之道,以为能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而赞天地之化育。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又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无为即有为,虚无即实有也。是无为者,此心之静。而有为者,则其动也。吾近研究鬼神之道,知心愈静者,灵愈清轻;心愈不静者,灵愈重浊。愈清轻者,其升愈高;愈重浊者,其堕愈深。圣凡贤愚,实判于此。静之时义大矣哉!惟然,故各教教人,无不从静字入手。孔子教颜子以克己复礼,而禁其非礼之视、听、言、动。程子释之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何制何养,亦惟制其妄而养其静而已。孟子自言不动心,本于善养浩然之气,教人则主求其放心。夫不动心,则静之极矣。求其放心,则求祛其妄而臻于静也。更若道家之炼气,佛家之坐禅,回教之斋戒,耶教之祈祷,虽有高下深浅之不同,然其制外养中则一也。

制外养中之道奈何?曰:亦惟节嗜欲、息妄念而已。然当此物质发达,生活奢靡之世,苟非上智,苟非大勇,欲无所依借,而节嗜欲,息妄念,恐亦戛戛乎其难哉。故下手之方,必须求一可以操纵吾心抵抗外界之力而后可。欲养此力,则冷水浴与调息静坐,殆为不二法门。以近世人心之漓,人体之弱,欲其抵抗寒暑之侵,抵抗疾病之袭,抵抗饮食服御之嗜,抵抗声色货利之欲,乃至抵抗声与光之入耳目,必先锻炼其躯体性灵,使其外有以抵抗外物之扰,内有以自觉吾心之灵而后可。冷水浴者,所以锻炼身体,使其增抵抗外界之力,冷静头脑,使其助操纵我心之力。故其形下功效,在坚固皮肤,活泼血脉;其形上功效,则在养成勇敢、强毅、恬淡、宁静之德,其裨益于人者至巨,岂仅治疗疾病而已哉。静坐调息,尤为修道之秘诀。程子教人以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其重视可知。近年日本此风大盛,若冈田氏,若二木氏,若藤田氏,若岩佐氏,均能达修养之堂奥,度己而度人,其功效彰彰在人耳目。盖静坐调息,在使精神凝聚,藏气丹田,可以祛妄念,除恶习,增胆力,定心志。静则精力弥满,天君泰然。动则因应咸宜,可任艰巨。及其成功,则虚灵不昧,神光常照,日可不疲,夜可不寐。志之所至,气即从之。气之所之,体即从之。此殆所谓至人者矣,岂仅制嗜欲,止妄念而已哉!故吾以冷水浴、静坐调息二者,为人道之宝筏,吾身吾性,惟此是赖。苟身健性灵,夫何学之不成,而业之不就耶?朱子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吾人从事修学,其亦求有源头活水足矣。

老子曰:“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吾今已犯言戒,则其所知之浅薄可知。然当此人心极危之世,泯泯棼棼,可忧孰甚。吾略有所知,又安忍默而不言哉!学者若能读书以明理,习艺以乐学、资生、养性、怡情,研索以期其心得,冷水浴、静坐调息以强健体魄,操纵心力,节嗜欲以免吾性之为奴,息妄念以安吾虑,则能达上下古今惟我(指心)独尊之概。动可以道问学,建功业;静可以葆天真,瀹性灵。此则孟子所谓不动心,真大丈夫也。学问至此,功夫至此,可以感天地,役鬼神,顺天时,尽地利;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国虽亡,吾有不亡者存。世界虽灭,吾有不灭者存。何忧乎贫弱,何惧乎外侮。不此之图,徒枝枝节节为之,吾恐物质未进,精神先亡,躯体虽存,性灵已失。在人则行尸走气,在国则名存实亡矣。呜呼!学也者,可以超拔一己,可以普渡众生,岂仅救国而已哉,岂仅生活而已哉!

1918年

同类推荐
  •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使社会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社会管理方式,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管理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管理理论。《社会管理丛书: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系统介绍和吸收借鉴国外社会管理的积极成果和先进经验,以部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将其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政策等逐一分析比较,展现其管理模式的优劣,并对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进行了系统阐述。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

    本书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这一独特视角,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接受第一、二轮审议时形成的国家报告、联合国信息汇编、利益攸关方报告、各国问题清单和工作组报告,系统总结中国第一轮审议以来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第二轮审议时各参与国提出的建议,对即将到来的第三轮审议中中国面临的新旧问题做出预判,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顺利接受第三轮UPR提供现实的和现成的解决方案。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

    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传统文化中正心修身的学问,以让今人借鉴。全书以正心为主线且贯穿始终,提出八德是人格养成的八大支柱,以教正心是塑造人格的道场,四个步骤是人格养成的方法,三境界是人格养成的目标。在这五个主题之下汇集了历代圣贤的教导,穿插着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更通俗易懂味、易于理解。
热门推荐
  •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从心开始

    本书收录了数十篇经典的英语美文,内容涉及生活、爱情、理想、亲情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你找到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书中选用的文章体裁多样,有语句优美的散文,像一道道清泉沁润你的心田;有感人至深的叙事文,让你领略人生的风景;也有世界权威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报告,让你的生活更加科学。
  • 天域神尊

    天域神尊

    顿悟七年,开启无上道魂,灭皇城,踏天才,为寻茫茫大道战远古六族,为红颜,一人一剑,傲战群雄。
  • 七皇妃她是霸王花

    七皇妃她是霸王花

    国公府嫡女顾重月,才貌双绝名动京城,嫁给备受圣宠的七皇子,本以为自己成了人生赢家。却不想在生子那日,御林军破门而入,七皇子造反,满门抄斩。冰冷长剑刺入体内时,顾重月满心怨气,恨不得掐死七皇子这个大骗子。再睁眼,她重生在了新婚夜!欠扁的七皇子冲她笑的儒雅又温柔:“今日起,你便是我的王妃了。我唤你阿月可好?”顾重月双眼一红,皮笑肉不笑的掐住了这王八蛋的脖子,笑着问道:“我先掐死你可好?”本文一对一,霸气王妃重生后只想逃脱七皇子魔掌!
  •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晚清重臣,有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瓷少你儿子又作妖了

    瓷少你儿子又作妖了

    裴瓷六岁捡到一个三岁小孩,把他认为儿子,因为她喜欢当爸爸。她把他从小养到大,他想当明星嘛,她就做他的经纪人,投资捧红,最后他做了影帝。但是......这货居然......拱了自家白菜!这怎么能忍,然后......她忍了。自己认的儿子,哭着都要宠下去!
  • 写景·记事

    写景·记事

    听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声,见过和布克赛尔的云朵,抚摸天山神木园的植株,送走乌伦古湖的飞鸟。还有命名礼的盛大宴会、欢快奔走的毛驴车、每七日一集的巴扎。把在新疆的奇异风光尽皆写于笔下,满满的都是能看得见的情。
  • 时间尽头在发光

    时间尽头在发光

    女主独立宠闺蜜无爱情主线只想写暖暖的生活文不喜勿喷,谢谢
  • K歌技巧100问

    K歌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K歌技巧方向。
  • 渡尽劫波金鳞在

    渡尽劫波金鳞在

    无尽轰鸣声过后,盘坐虚空的陈渡已经承受了五万次雷击,活下来的他浑身焦黑,只有一双眼睛里迸发明亮光芒,宛如两个光源。“很好,渡过这场天劫,我的金鳞臂已经大成!”陈渡看着被细密金色鳞片完全覆盖的手臂,喜出望外,即便手臂上覆盖一层焦黑,但也还是不能完全掩盖鳞片的金黄之色。“杀千刀的陈渡,终于让我知道你躲在这里,快快出来受死,千仇万恨也该有个终结了!”突然,陈渡所在的天际之中传来一道撕裂虚空的音波,一股浩荡气势正极速往陈渡这边靠近。“来得好,我的金鳞臂早已经饥肠辘辘,正好拿你喂养!”陈渡举头看向音波涌来的方向,握紧金鳞臂,站起身来,整个身躯轰然化成一条大如山岚的巨蛇,浑身鳞片金光闪闪。…………渡尽劫波,金鳞犹在。这是一条蛇变成龙的故事。PS:建了个群,入群无特殊条件,欢迎来玩,群号:187174146
  • 鸿蒙吞噬系统

    鸿蒙吞噬系统

    医生,我有抑郁症。不,你没有,你是真的惨。医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突如其来的系统格局一下子给了聂一凡全新的斗志,未来的路充满了激情与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