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300000012

第12章 新中国成立前对外国文论的引介与研究(7)

综观“新批评”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和研究视角,可概括出四个层次:一是对“新批评”基 本理论的阐述,即以“新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对该派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特征、方法论 意义等作全面概述和评价。二是对“新批评”代表人物的专论,即以“新批评”代表人物的理 论为研究对象,对此人物理论思想进行深挖。三是“新批评”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关注“新 批评”与中国古典文论的异同分析。四是运用“新批评”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用“新批评 ”理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新批评的引进,无疑是当时中国文艺界和 西方文艺流派最为接近的一次。虽然此时中国学者并未意识到这是“新批评”,但却从中得到 了很多启发,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建构一种科学的批评理论。然而,这种重文本分析的批评方法 ,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很快就淹没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洪流当中。但无论如何,对 于中国学界来讲,“新批评”的语言意识则是唤醒中国现代批评“语言自觉”的第一声春雷, 它以理性的态度研究语言、思想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来说是一种有益的 补充。

(三)其他流派文论及文学史著作的译介

上一个十年间杜威与罗素来华讲学使得国内学者对二者思想的译介与研究出现了一个高峰 ,在这十年就数量上来讲对其二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译介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仍有很多专著 被翻译了进来,比较著名的有:《快乐的心理》[107]、《怀疑论集》[108]、《科学观》 [109]、《我的人生观》[110]、《哲学大纲》[111]以及《道德学》[112]、《哲学之改造》 [113]、《思想方法》[114]、《思维与教育》[115]等。

在文学理论专著方面,法国比较文学大师保罗·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由戴望舒翻译 并介绍了进来,这是一部我国最早介绍比较文学原理的译著。[116]在该书中,作者系统阐释 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基本理论,首次提出区分文学研究三大范畴即“国别文学”、“比较文 学”和“总体文学”的主张,并论述了三大文学研究类别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补充。作者强调各 国文学的影响研究,对这一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总结和系统阐述,确立了早期 法国学派的中心课题。该书出版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成为比较文学唯一的入门书,对于推 动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翻译进来的欧美文论专著内容繁杂,流派纷呈,总体上可归纳出以下 几个显著特征:

首先,表现在译介活动政治功利性特征的突出。“在这事态严重的十年里,艺术便与政治 变得难解难分,20年代初期的那种浪漫情调,便让位给那种对作家的社会良心所作的沉闷的强 调。30年代初期,一个新的左翼倾向,就已经在文学界形成。”[117]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共 同点在于,自觉地把文论翻译同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革命斗争的要求联系起来,注重理论 的社会效用——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事业的宣传、组织作用。这种译介的功利性明显地影响到 了欧美文论的译介,使得这十年间的欧美文论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影响上都无法与马克思主义及 日本等国的文论译介比肩。

其次,这十年间的欧美文论在数量及影响上都显现出相对疲弱的态势。有学者指出,“将 近20年代末,西方的影响一度减弱;大约在1926—1934年间,对译作的需求量显著减少。这首 先是因为20年代初期过分强调西方文化,使人们产生了某种失望感……第二,苏维埃文学和马 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崛起,使较为古老的欧洲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眼里贬值”。[118]不过进入 1930年代,这种态势有所改观,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实证主义、 自然主义、进化论、新批评等,都开始进入翻译家视野,进而被陆续译介进入国内。

总之,这十年里欧美文论的译介虽然不多,对当时文艺界产生的影响也相对微弱,但也与 左翼文论一起构成了新文学第二个十年文论译介的活跃与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翻译文论, 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仍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是中国文论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

四、1937—1949年的译介与研究

1937—1949年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转折期。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文学以为民族救 亡摇旗呐喊的历史使命。考察这一时期的欧美文论译介情况可以发现,从数量上来讲,相比于 苏俄文艺理论思想,欧美国家的文论专著译介相形见绌;从内容上来讲,这一时期的欧美文论 译介主要集中在介绍西方文艺流派、思潮,比如意识流、存在主义、唯美主义思潮等。另外, 就出现在报刊杂志等载体上的单篇论文来说,主要涉及了关于莫泊桑、左拉、伍尔芙、王尔德 等人的文论。

(一)王尔德及唯美主义思潮的译介与研究

在“五四”新文学时期,中国新文坛上就出现过一股“王尔德热潮”,其重要的剧作品几 乎都在那一时期被翻译了进来,甚至出现同一出剧作很多版本的现象。到了20年代后期,他的 小说作品又成为了译介的一个热点,其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的翻译就是一个典型。郁 达夫于1922年3月15日发表于《创造》季刊创刊号之上的《淮尔特著杜莲格来序文》一文,即 此书的序言部分。1927年10月,《小说月报》第18期第10号上刊发了赵家璧所著《陶林格莱之 肖像》一文,对这部小说故事梗概作了粗略的撮述,文后还附有徐调孚《莎乐美》述评。1928 年,《一般》杂志从1月第4卷第1号开始,接连三期连载张望所译《葛都良的肖像画》,后因 杜衡《道连·格雷的画像》出版在即,不得不宣告停载。果不其然,同年9月,金屋书店出版 了杜衡《道连·格雷的画像》。1936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凌璧如译《朵莲格莱的画像》,并 于1940年再版。

在王尔德文论译介方面,上文所提到的郁达夫《淮尔特著杜莲格来序文》算是最初的一篇 。其后,朱维基和芳信合译了王尔德、波德莱尔等人的诗歌合集《水仙》,其中收录了朱维基 所译《谎言的颓废》(The Decay of Lying)。林语堂将王尔德著名的《身为艺术家的评论 者》(The Critic as Artist)进行了节译:《论静思与空谈》、《论创造与批评》、《印 象主义的批评》、《批评家的要德》及《批评的功用》。[119]1928年受匡书局出版部出版了 震瀛所翻译的王尔德《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

关于王尔德的相关作品研究及其个人生平的相关评述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经频见报端, 至1920年代后期以后,研究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的文章仍不断出现,如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 主义》[120]、茅盾《王尔德的〈莎乐美〉》[121]、朱湘《谈〈莎乐美〉》[122]以及袁昌英 《关于〈莎乐美〉》[123]等等。此外还有散见于各种译本导言部分及各种关于西方近代文学 思潮的论著中对王尔德的介绍。它们一起构成了1930年代王尔德研究的热潮。王尔德热从“五 四”前开始,经历1920年代高峰期, 1930年代的消退期,以及1940年代的“再认识”时期, 其译介达到了许多英美现代主义作家所难以企及的广度与持久度。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作品及 理论也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自身文学发展道路,田汉、洪深、郁达夫、徐志摩、白薇、王统 照等一大批作家的创作中都显现出了受益于王尔德的痕迹。

(二)意识流小说及文论的译介与研究

中国现代文坛上对于“意识流”的介绍和传播开端于1920年代。乔伊斯作为意识流代表作 家是最早为中国文坛所认识的,在1922年11月,《小说月报》12卷11号“海外文坛消息”专栏 刊载了一篇有关乔伊斯的介绍,作者为茅盾。此文介绍了詹姆斯·乔伊斯的新作《尤利西斯》 ,而此书的原版也才是这一年在巴黎出版的,可见当时中国文坛消息相当灵通,部分学者学术 视野亦相当开阔。进入1930年代,对乔伊斯及其作品的译介及研究开始逐步集中起来。1934年 ,《现代》杂志第5卷第5期刊发了赵家璧翻译的英国Hugh Walpole所著的《近代英国小说之趋 势》长篇文章,评述了以乔伊斯为代表的英国小说家怎样开创了英国小说界的新纪元。1935年 5月6日,上海《申报·自由谈》刊载了立波《詹姆斯乔易斯》一文,对乔伊斯(又或译为“乔 易士”)生平及作品以及其在欧美文学界产生的影响作了介绍,并分析了乔伊斯成功的原因及 其作品风格的形成因素。1940年10月1日,上海《西洋文学》第2期刊发了两篇有关乔伊斯的书 评,一篇是对《菲尼根的醒来》所作的评述,另一篇则是翻译介绍H.S. Gorman于1939年出版 的《乔易士研究》一书,作者都为吴兴华。

这一时期对于乔伊斯(或译为“乔易士”)作品的翻译,总的来说数量并不多,其作品晦 涩难懂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1934年3月1日《文学》杂志第2卷第3期刊登了乔伊斯《复本》 ,译者为傅东华。在“译者前记”中,傅东华表示对乔伊斯的作品很熟悉,但选择翻译《复本 》而不是其他著作则是“只因它还看得懂”,且“聊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罢了”。[124]从中 也可以看出乔伊斯在当时文坛的名声之大以及读者对他的关注度之高。此外,卞之琳于1936年 选译了乔伊斯《爱芙伶》[125],之后1948年燕之又对此书进行了重译,取名为《叶妃玲》 [126]。其他还有一些节选译文出现在报刊上,如1941年《西洋文学》第7期“乔易士特辑”刊 登了乔伊斯的两首诗及小说《一件惨事》、《友律色斯》的三段节选译文。[127]

伍尔芙(又或译为“渥尔夫”)是英国著名的以意识流方法进行创作的小说作家,她的译 介较乔伊斯略晚一些。赵景深可以说是介绍伍尔芙的第一人。1929年赵景深在发表了《二十年 来的英国小说》[128],对伍尔芙有所提及。1930年,在《一九二九年的世界文学》[129]一书 中,赵景深则对伍尔芙作了更近一步的评述,甚至称她为“小说家的爱因斯坦”,强调其作品 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时间观。1931年6月10日,赵景深发表《英美小说的现在及其未来》[130]一 文,进一步介绍了伍尔芙及普鲁斯特、乔伊斯。1943年9月15日出版的《时与潮文艺》第2卷第 1期刊载了两篇介绍伍尔芙的文章:其一是谢庆饶《英国女小说家伍尔芙夫人》,是对伍尔芙 及其创作的一个详细介绍;另外一篇是吴景容的《伍尔芙夫人的〈岁月〉》,详细介绍了《岁 月》这部小说,还提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代表作品《近代小说》。1944年3月,《中原》刊 发了雷蒙·莫蒂美的《伍尔芙记》[131],文中说到,“伍尔芙小说的缺点,并不是因为它们 是非现实的,它们的成功在于也许比任何小说更为接近表现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同年,重 庆《中原》月刊第1卷第2期上刊载了仍由冯亦代翻译的伍尔芙《论现代英国小说——“材料主 义”的倾向及其前途》一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原则与创作风格,介绍了意 识流小说家对于现实人类生活的认识及评价,还评价了乔伊斯的文学创作及其意义。1946年, 《文讯》6卷10号刊载了罗曼罗兰所作《渥尔夫传》(白桦译),文中对伍尔芙的创作特色进 行了深入的评述。

关于伍尔芙作品的译介情况,主要有以下几部:1932年,《新月》杂志第4卷第1期上刊发 了叶公超所译《墙上的一点痕迹》。1934年9月1日《文艺月刊》第6卷第3期刊登了范存忠翻译 的《班乃脱先生与白朗夫人》[132],作为伍尔芙为数不多的文论作品,集中体现了她的创作 思想,推进了中国知识界及读者对于作家本人及“意识流”思想的进一步了解。1934年12月,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伍尔芙的长篇小说体传记作品《狒拉西》,在“译者序”中石璞认为伍 尔芙是20世纪小说最重要的开国元勋。[133]1946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伍尔芙长篇小 说《到灯塔去》的中文节译本,译者为谢庆尧。194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此书作为伍尔芙又一本代表性的文论著作,其译介无 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考察整个现代中国文坛对福克纳(又或译为“福尔克奈”)的译介,这十年应该说是对其 作品的翻译与评价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段。在1934年5月,赵家璧发表《近代美国小说之趋势》 的译文[134],作者在文中专辟一节“福尔克奈的美国小说”对福克纳作了比较细致的评述。 1934年,《现代》第5卷第6期推出“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刊登了江兼霞翻译的福克纳短篇小 说《伊莱》。专号之中还收录了两篇专门介绍福克纳的文章:赵家璧所译《美国小说之成长》 与林昌言所译《福尔克奈:一个新作风的尝试者》,两篇文章对福克纳及其作品作了一个系统 的介绍。1936年8月,赵家璧所著《新传统——现代美国作家论》[135]出版,其中一章详细介 绍了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并对其六部小说作了细致的讨论。另外,1944年3月,胡曦翻译了加 尔·凡·多兰所著《现代美国小说》[136],对福克纳及《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 《圣殿》、《八月之光》等作品都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福克纳创作的价值 。

(三)文学史相关著作

这一时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欧美文学史著作得到了译介,主要有莫逊、勒樊脱《英国文学 史》、胡理契《欧洲文学发展史》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的文学史专著、知名作家谈创作的论著如 美国阿弗雷·卡静所著《现代美国文艺思潮》[137]及J.B. Priestley所著《英国小说概论》 [138]等。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所有的散文名篇,并收录了一部分精品杂文,根据文章写作内容和特点共分为五个专辑。这些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收录的杂文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体现了鲁迅博大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处处体现着鲁迅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静地乐土

    静地乐土

    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西汉置县取名汾阳,隋改静乐称用至今。这是一方英雄的土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000多名烈士为国捐躯。这是一方希望的土地,每一眼不屈的老窑洞,每一块苍凉的梯田,都见证着生生不息的岁月轮回。
  • 古典女孩

    古典女孩

    宋辞的父亲是位教古典文学的教授,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会背100多首唐诗宋词,父亲每次带她到朋友家去,朋友就逗她,给伯伯背一首诗。宋辞就说你随便点一首诗。朋友点了几首不常背的诗,宋辞出口成章,很流利地就背完了。朋友赞不绝口,这时父亲的脸上溢满了笑容和自豪。
热门推荐
  • 贴身妖孽保镖

    贴身妖孽保镖

    妖孽兵王背负秘密任务,潜入都市保护美女总裁。从此,都市风云都因他而动,醒掌天下权!“我就是太岁,敢在我头上动土的人,下一秒我就会让他跪在地上吃土!”——楚良
  • 重生之妖孽无敌

    重生之妖孽无敌

    灵魂穿越到平行世界变异后的地球,借尸还魂在由于纵欲过度而猝死的花家二少,妖孽的人生正式开始。危机四伏的未知区域,恐怖的异位面生物,妖艳的异族少女,等着你来征服。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元力争霸

    元力争霸

    出生于凡世,成名于异族!本无心叨扰,怀平凡心过平凡事,然屡屡有对手挑衅,遂起而抗敌!众人称我为“小龙王”!吾名为“屠龙尊者”!
  • 不完美太太

    不完美太太

    婚姻失败的70后熟女苏浣,要把一个80末太妹打造成完美太太,“献给”自己曾经深爱的前夫,如此铤而走险,只因前夫开价惊人!而处心积虑使出连环苦肉计的前夫,根本目的却是想与她再续前缘。就在双方明枪暗箭实施完美计划的同时,苏浣的男女下属也正不动声色地布排着另一个完美太太计划。10个月的期限临近,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情感乌龙,让苏浣的完美太太计划面临巨大挑战,恰恰此时,动什么不动感情的她,坠入了爱河……于是,一切峰回路转,苏浣到了又一个人生转折点,幸福到底在哪里?
  • 霸道总裁之盛少归来

    霸道总裁之盛少归来

    他们15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她对他说:“我不喜欢你了。”“我们不是一道的。”10年后,盛少强势归来。“帮我查一个女人。”他爱她,哪怕出国十年,却也未曾忘过她。若她安好,他只求默默地祝她一生幸福,护她一世周全。若她不好,他便要用自己的方式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地接近她,帮助她,给予她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宠爱。她也爱他,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她只好选择放弃。她以为没有他,她也可以生活的美满,直到他的出现,她慢慢意识到自己忘不了他,她对他早已深陷牢笼,无法自拔。机缘巧合下,原本平行的两个人因为一份协议交集在一起。之后,盛少各种吃醋,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抱得美人归。
  • 何许清欢

    何许清欢

    一朝醒来,自己院儿跟荒郊野外不说,还落了个最丑庶女的名号?好不容易接受现实,大概是皇上觉得这人实在嫁不出去,一道圣旨,得,给您安排了。苏影帝懵了,这么坑自家儿子?皇上您是亲爹吗?嫁就嫁吧,秉着死活不受气,宁愿被休也不受委屈的心,嫁过去不到半月就把人小媳妇儿给揍了,还是群殴的那种,哎……何止是野心,我预谋了一辈子的念想,从遇见你开始,不共黄土不死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不能缺少的部分

    你是不能缺少的部分

    新书《我靠读心术成了亿万富翁》…… 陆焕颜的爸爸是H国首富,妈妈是H国,国花。但是,她捧着脸欲哭无泪。若不是家庭条件这样显赫,也不至于全天下都知道她样貌丑陋。爸爸说:“就算再丑也是我陆有雄的女儿,等我死了,我所有的钱都是她的!”他的丈夫,因为她爸爸的巨额家产而娶她。在婚后,背着她拈花惹草。可是,爸爸说,我的女儿只能渣别人,不能被别人渣。于是——一个星期后——群众义愤填膺,纷纷指责陆有雄太过分——你女儿给人家戴绿帽子就算了,你还把人家搞破产!曾经,最不起眼的那个小男孩,摇身一变,成了整个H国最受瞩目的后生可畏。她语调有点卑微:“你愿意娶一贫如洗的我吗?”他反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呢?”(这是一篇爆笑追妻文,总裁文中的一股泥石流.....哈哈欢迎入坑么么哒)
  • 创造我的世界文明

    创造我的世界文明

    一个发展文明的系统,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普通人从人逐渐走向神,最后超凡入圣,他在红尘中拨弄众生,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足迹,谱写了从创始之初到无尽未来的传奇史诗!PS:创世流+幕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