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500000026

第26章 懵懂之间上大学

1977年底,我们就该高中毕业了,就要像前几届的学兄学姐们一样上山下乡当“社会主义新农民”了。可10月里突然宣布12月就开始恢复高考,全国为之沸腾,积压了十年的高考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下乡的知青、工厂的青年工人,还有各个行业里的青年立即开始紧张的复习。那两个月,几乎家家都有一个或几个人在忙着复习参加高考,有的是父子或母子共同备考。最忙碌的是各个中学的高考补习班,教室里灯火通明,一直亮到很晚。各个学校门口出出进进人流如织,学校外灯光昏暗的街道上是成群结队喧闹的年轻人,像过节一样。特别兴奋的当然还有那些“文革”前就带毕业班的老师们,他们有十年没有送过学生进大学了,现在终于迎来了自己业务上的又一个春天,又能以高考录取率为衡量自己业务水准的标志了,那是他们当教师的价值所在,尊严所系。他们和参加补习的学生一样兴奋,都是义务地为大家做辅导,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加班费或讲课费这一说。在补习的人们眼里,他们就是通向大学的指路明灯,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救星,感到他们站在讲台上的身姿特别威严、优雅。

每天晚上走在参加补习的人流中,我的感觉很是异样。作为在校生的我,其实对此根本不热心,因为我早就从肉体到精神上准备好下乡当社会主义新农民,改天换地建设新农村的。突然要恢复高考,反倒感到不知所措。人生的道路要变了,我甚至傻傻地希望那不是真的,那样我还可以照样下乡,实现自己为之准备了多年的革命理想。我早学会了针灸,还学了中草药知识,准备下乡去当赤脚医生,给缺医少药的农民看病。那时有个电影讲这种“赤脚医生”,歌词是“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我就是准备去暖千家的。现在看来我那时是个多么淳朴的小城市少年啊。按照当时的政策我是属于被照顾不下乡的,可以在城里当工人,也可以留在中学里当代课教师。但我决心要下乡,因为除了要“暖千家”,我还有一个理想,就是一边当乡村医生,一边写出一部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来。那个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个浩然那样的农村作家。因为那个时候小说很少,而浩然的小说写的就是我的家乡河北中部的农村生活,家乡方言让浩然提炼得如此精当,如此活络,让我感到亲切,令我崇拜。我真高兴自己的家乡出了这样的大作家,认为自己有条件学他的样子,甚至可以超过他呢。年轻,真好,敢暴虎,敢冯河。恢复高考打碎了我为之辛苦准备多年的浪漫革命理想,估计上大学毕业后就得变成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城里无病呻吟了。那个年代我全盘接受了革命理想教育,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难忘的倒是这之前的选拔考试。在校生要参加高考必须先参加选拔考,名额只有百分之三。为此,各个中学都组织了隆重的选拔考试,气氛十分紧张而热烈。原先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都是看他是不是当了团干部,是不是有体育和文艺特长,是不是有群众威信,是不是在学工学农活动中吃苦肯干和手艺灵巧,现在则要比谁的文化课成绩好了。那几年为了争先进、当学生干部,我从来都是逼着自己在劳动中吃苦,在学工中苦学技术,认为这样锻炼自己才能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现在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变了,为了证实自己在学习上也出类拔萃,为了争口气,虽然不热心,但还是兴冲冲地参加了选拔考试。那两天正是秋雨连绵。那年的秋天比现在冷多了,我记得我都穿了毛衣毛裤,却光着脚丫子穿胶鞋(为了少洗一次袜子)。一路打着伞跑到学校,手冰凉,脚冰凉,心里也冰凉。我下午迟到了,人家都开始答题了,班主任韩老师焦急地在雨地里等我,因为我是他的一张王牌。看我终于到了,他长出一口气,恶狠狠地骂我一句什么,然后推着我进教室,亲手把卷子给我拿过来。“你行,好好答,看清楚,别糊涂!”在这之前,他就一直鼓励我,说我是最有希望入选的几个尖子,只要沉着冷静,就能答出好的成绩。当初觉得他小题大做,虚张声势,但现在想起来,那就像教练在赛前照顾自己的运动员,怎么当时就不懂老师的苦心呢,确实是不懂事。我就是那么轻松地获得高考资格的。

高考前报志愿,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准备后面的志愿都报各个等级的大学中文系,认为上了那个系就能当作家了。但韩老师苦口婆心地劝我错开科别报,万一中文系考不上还有别的专业录取我。我还觉得他是低估我的能力。他教了一辈子俄语,特别希望我第二志愿报个外语专业,我不从,他就生气,连骂带哄,我总算第二志愿报了外语专业。后来事实证明,那年中文系是文科里的最大热门,最难考,多数中文系的考生都进了历史和哲学等别的专业,我进了英语专业,是这个志愿挽救了我,成就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翻译家。

两个月后高考那几天风雪大作,简直是冰天雪地。我每天蹚着雪赶到考场去考试,一路上几次差点滑倒。我们穿着棉裤棉袄,戴着棉帽子,教室里生着火,但依然冻得手发僵。我很幸运,我是在母校保定三中的考场考试,我的座位正好是我初中二年级时坐过的那个座位,加上我对高考并不热心,答题时我很放松,轻而易举就考上了。

但因为我上的是离我的中学只有二里地远的河北大学,不是一流大学,专业也不是我要考的中文和俄语,而是英语专业,我要从头学英文,所以我是闷闷不乐地进了大学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后来才知道三十多年前那个历史性的冬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570万人过独木桥的壮观场景,举世无俦!但26:1的残酷淘汰率仅让20万人上了大学,让550万人积压了十年的大学梦化为乌有。那是民族的盛会,亦是百万人和他们的亲人精神的滑铁卢。可我就那么轻松懵懂地走过来了,根本不懂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我只是高中升大学而已,和那些蹉跎了很多年的师哥师姐们心情完全不同:他们在农村和工厂干了很多年,有的都是孩子的父母了,那次如果上不了大学,就永远埋没在社会最底层了。而我才17岁,还有很多机会,还可以考几次大学。我身后没坎坷,没有什么阴影,我纯粹是来上大学的,很在意上的是什么样的大学,学校风景美不美,学校里名教授有多少。因此我上了大学,反倒不开心。这心情在当年被大家视为身在福中不知福,甚至是有毛病。幸福的人就在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同类推荐
  • 阳光照在民心河上

    阳光照在民心河上

    本书首次以长篇纪实文学的艺术形式,全景式、大跨度、多侧面地描绘了2002年以来,河北省以“为发展排阻清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主题,在各行各业广泛深入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河北省的民主评议工作起步早,范围广,方法新,措施实,效果好,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益探索,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这项被热情地称颂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的崭新举措,赢得了燕赵大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著名青年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春雷和作家李乾清,历时一年多时间,深入到河北省11个市和数十个厅局采访,认真构思,精心创作,实事求是地记录了民主评议过程中,河北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激情展现了阳光照耀下的燕赵大地上,一幅幅鲜活感人的时代画卷。“民主评议”就像温暖灿烂的阳光,在“民心河”上荡漾……
  • 纪伯伦全集(共7册)

    纪伯伦全集(共7册)

    《纪伯伦全集(共7册)》包括先知+泪与笑+沙与沫+叛逆的灵魂+光与静默+爱你如诗美丽+蓝色火焰,从这套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纪伯伦全集(共7册)》,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九世纪英国文人的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研究》的结项成果。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本书分析了这种“词语焦虑”的表现和原因,通过对关键词语和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还原道德思考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语境,指出文人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构道德的手段,反思现代化过程中伦理建构和文化调整的困境与出路。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热门推荐
  • 鬼胎山

    鬼胎山

    我叫钟石,是个外科医生。出了基地轮转后,我跟着老板去了漳州支医。去的时候刚好赶上夏季疫病高发期,县级卫生站要打发一个人再下基层,带着医疗队去村子里驻扎下来打疫苗。老板是不可能去的,这个活自然就落到我身上。第二天我就打包行李,出发去了林区里面的一个叫崔阳村的地方。崔阳村这一块,大部分的村落都算是重度贫困落后地区,不说网络信号、抽水马桶或者供电,光是饮水的安全都没法保证。我带着一个医疗队,共五个人,全都是男的,姑娘去不了这种地方。火车换小火车,小火车换大巴,大巴换电三轮,最后步行了三个小时才到。
  • 喂,董小姐!

    喂,董小姐!

    在八点档的狗血剧里,恋爱分很多种,有朦胧青涩的初恋、有激情似火的热恋、有求而不得的单恋、相爱相杀的虐恋、也有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苦恋。有人曾经问我:小灰灰,你和董小姐之间是哪一种恋?我苦笑不语,因为我们哪一种都不是。如果一定要将我们归类为哪一种恋的话,我只能说生无可恋……^_^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吹灭他心中最后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 别让拖延害了你

    别让拖延害了你

    本书详解拖延症基本类型和表现症状,在揭开拖延症真相面纱的同时,帮你揪出让人变成“拖拉斯基”的真凶。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案例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困扰你的拖延症问题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趣味剖析等内容。
  • 如何渡难关:智慧

    如何渡难关:智慧

    本书分为思想津梁、退一步想、智慧之喻、教导后学四卷,重点讲述佛家的慈忍精神,而且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列出了许多对立的范畴,事物的两面、去除而后有、小不可轻、藏的大用等等。这些智慧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人们确实能增进生活信心和转化困境的勇气。
  • 无限之生灵终律

    无限之生灵终律

    这是一部描写对生命,人心和世界的思考的作品。看似平静的世界,却隐藏着即将到来的变乱与纷争。各种永生法则开始构筑...欲望产生冲突,冲突带来毁灭...故事从科技中心之城——艾尔特开始,因为爱,追寻希望的两人结合在一起,代码与基因的结合,会给世界带来光明吗?他们又将如何对抗那些闻所未闻的科技,魔法,还有隐藏在黑暗中的那些危险?阴谋交错之下,什么将要苏醒?谁又将掌控最后的法则?不懈斗争的人们啊,撕开黑暗,从缝隙中透出那丝光明吧。
  • 至尊王神

    至尊王神

    生于帝王之家,却一夜成空。励志修仙,誓夺天地造化。燕枭说过,不是为了证明我多厉害,而是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叙你为光

    叙你为光

    叙你为光,记叙你成为我的光。甜和成长的故事。
  • 成为鬼神的理由

    成为鬼神的理由

    一个令敌国闻风丧胆战术谋略过人精于调兵遣将十年征战沙场未尝一败堪称战国战神的司马大人,未曾料到会凄惨的死去。生前的恨与痛、爱与悔,成了他必须成为鬼神的理由。那些年失落的感情跨越千年,从过去到未来,还能一一弥平一一拾起吗?
  •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穿越,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穿越到一个不出名的家族,还想再这片三国之地闯出名堂,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天方夜谭又如何,万般险阻又如何,四世三公又如何,我不求这做那江山主人,只愿这天地的势力,这汉家的风云之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只愿守护这天地间的平静。阻我霸业者,天地共诛。PS本书并不是正经的正剧类历史小说,会有些许仙侠玄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