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2300000064

第64章 战场

土山的战斗愈发白热化起来,双方都陷入了焦灼态势,檀石槐不停的命令各部落不喘息的交错向前进攻,而汉军也筋疲力尽,伤亡在不断的扩大。

丁原的脸色愈发严峻,不停的接收到传令兵禀报,再发出不断的号令。

“南面,再派一队预备队。”

“把伤兵都救回来。”

“大黄弩,对准敌人的弓兵齐射!”

“大人,大黄弩所存的弓箭不多了。”一旁的帐中长史忍不住劝道。

丁原摆摆手道:“先管火烧眉毛再说。让伤兵削木为箭,补充大黄弩的箭矢就算只是木头的箭,这么近,照样能把他们射成人肉串!”

“遵命。”

鲜卑人也抱怨不已,在地形的优势下,攻方必然比守方伤亡更大,再加上装备上的差距,往往一个百人队拉上去还没有到十分钟就报销了一半。

“单于,伤亡太大了,我们还是困死他们吧!围困他们几天,他们不得饿死也得渴死。”满身鲜血的素利骑着马回到大营中,对一直盯着攻势的檀石槐忍不住说道。

檀石槐坚决摇头道:“我始终有不好的预感。我们在汉人的并州已经逗留了超过五天。但是汉人的皇帝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一旁的和连也忍不住插嘴道:“可是据留守的部族来报,能够尽快增援的辽东和幽州、冀州一线的的汉军并没有什么异动,他们如果就算今天出发,最快的也要近五天后才能到达。”

檀石槐嗤之以鼻:“他们又可曾进入到军营内部?只不过装做牧民在外面晃悠,若是汉人,将新兵壮丁充斥,精锐悄悄出发。即使汉人不动这漫长的一线的兵马,从汉人的京师渡大河北上,跨过壶关,也不过多出两三天的事情。若是汉军收到消息就出发,我们只有三天左右的时间。”

檀石槐渡步充满忧虑道:“一旦我们久困不下被围在这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北匈奴怎么没落的,那个教训我们必须吸取。”

“那您的意思是。”三位部族大佬问道。

“全力强攻,尽快解决并州战事,汉人的步兵只有两条腿,他们是追不上我们的。”

轲比能和素利能被推举为部族首领,其才能也证明他们非一时之雄。他们点点头赞成,而中部的蒲头更是由檀石槐扶持上去的首领,所有人意见一致。

而檀石槐也不再消耗各部族的兵力,命令和连带领王庭的精兵随着三大部族一起攻击。

丁原看着换上来一波的新的鲜卑人,他们精甲精剑,即使是体格都比其他部族壮一号,他们呼和的气势都比那些散乱的部族要高。

再看看他们打起的旗帜,丁原不得眉头紧皱,拔出长剑跨前命令道:“前军全部撤回休整,河内军进攻!”

“喝!”周围的席地而坐的士兵全部站起来,他们看着丁原的身影拿起武器跟随而上,充满狂热!

这是丁原经营良久的军队,他们拥有整个并州最好的装备,他们是丁原的子弟兵,他们跟随着家境贫寒的丁原,从一个小卒子南征北战,兄死弟从,到一州刺史华丽的转变!

就算是在绝境之中,只要有丁原的存在,他们就会战至最后一人!

丁原的神情充满严峻,他对河内军是充满信心的,但是,河内军这两天被丁原当救火队使用,哪里有漏补哪里。自然而然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兵对兵,王对王,将对将。若是交给别人,丁原还真的担心别人挡不住。

“准备,准备!”丁原听着弓弩部队指挥的郡尉紧张的呼喝,一沓又一沓箭羽被摆在了弓兵的身边,这些箭羽很多都沾染着鲜血,是刀盾兵们趁着敌人撤下回收到的箭支。有些弓兵已经开弓太多,导致手指已经被弓弦崩裂了手指,他们却不得歇息,用一些麻绳和布条稍微绑一下,就继续准备射击。

鲜血染透了弓弦,他们已经退无可退。

看着山下的尸山血海,残肢断臂,真是一个让人绝望之地。

丁原又忍不住看了北方,段纪明你难道绕后到漠南草原去了么。

“大哥,就在前面。”侯成指向侧面山下的鲜卑军。

吕布扬了扬手臂,直接纵马冲杀过去:“就让我们闹个天翻地覆吧!”

“喔~”

同类推荐
  • 活在大唐吃软饭

    活在大唐吃软饭

    这是一个短裙与古装齐飞,女子可为官,火箭大炮、玻璃纸笔都俱全的大唐,各路穿越大神十二年一出现的大唐。路基本上都被前人走完了,还有个神秘组织虎视眈眈的盯着穿越者。白然觉得自己真的惨得很,弄来了一大堆的霸霸,为何还要把白然这个渣渣弄过来,为了衬托也不用那么残忍吧...... 渣渣白然一路成长,经历过挫折也经历过欢笑,未来的路,走下去才知道。
  •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二辑)

    《新疆游记》讲述了1916年,谢彬前往新疆考察,历时15月,就考察所得,写成《新疆游记》,凡30余万言,是介绍西北边疆知识的专著。孙中山亲笔为序,称赞他为“有识之士”,是一个“不立志做大官,而立志做大事”的“大丈夫”,并说读了此书,“其兴起吾国前途之希望,实无穷也。”
  • 我到万历当王爷

    我到万历当王爷

    明朝万历年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年代。皇帝不上朝大臣不作为。那我作为王爷岂不是饮酒作乐潇洒人间?快来看我笑看朝中恩怨杀夺,更要看我洒脱快活的王爷生活。建功,立业!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 明治维新亲历记

    明治维新亲历记

    一个英国外交官眼中的明治维新与日本社会。西方知日第一书,时代大变局下看日本上下如何找出路。1862年,萨道义作为英国外交使团翻译来到日本,直到1869年归国,他经历了开放通商、尊王攘夷、下关之战到内战爆发、天皇亲政等一系列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他以第一手资料,忠实记录了日本各阶层在大变革中寻找出路的艰难历程。萨道义以他日常所见,揭示了在这场事关日本国运的抉择中,一个民族的觉醒、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和成长,以及一种新秩序的构造。
热门推荐
  • 米谷

    米谷

    全村妇女倾巢而出,这些摆脱了词典意义的“农民”,在城市各处游荡,沿街行乞。美丽的少女米谷也深陷其中,单纯的她为了生存也渐渐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同时也开启了她悲剧的命运……当生存成为唯一的信念,还有什么不能卖?
  • 你的天堂我的彼岸

    你的天堂我的彼岸

    如果命运让我遇见你,是为了提醒自己的过错如果有生之年,还能遇见如果当年我没有回头…熹微,让我自私点吧,对不起“大家好,这是我男朋友,宫阳。”“怎么样,很帅吧,他学习也超好的哟”没回信息的第一天没回信息的第三天没音信的第3年阳,你究竟在哪里
  • 黄山道君

    黄山道君

    “徒儿,为师要去死了,我黄山派第二代掌门之位将传与你,能不能雄起,看你造化了,为师,去死也!”说完,师父真的死了。那时,吕无双才四岁。当他醒来时,岁月悠悠,百年已去。第一次出山,他已104岁。一切正文,从他出山开始。一悟百年,沧海桑田。出山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们猜吧,嘿嘿————吕无双还说:我这里有套【气绝身亡】功法,你可千万别生气,否则会死的很快的我还有一套拳打脚踢让凶兽突破的功法,一切凶兽被我打了,最后它们都爱上我了我还有一枚铜钱,目前还未开发万分之一,我也不知道它到底多厉害我还有很多很多东西,让你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 快穿攻略:腹黑男神撩上瘾

    快穿攻略:腹黑男神撩上瘾

    她不过是去古玩店淘了一把匕首,竟然绑上了神秘系统?她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会各种武术,却意外绑定神秘系统,穿越到各个位面去完成任务,不过,只要能陪在家人身边,一切都值了。只不过,最后死皮赖脸跟着她的是谁?本文男,女主1V1,宠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朕是猫

    朕是猫

    小美是一名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年轻护士,在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工作,像她这样的年轻女孩,竟然很意外地接到了高高在上的军方雇佣函。在医院院长的办公室里,她忐忑不安地看见一名军官背着手,看着墙上的图表。看军官胸前那枚带翅膀的特殊履历章,此人可能是参加过太阳系战役的老兵。军官看见她,开门见山地拿出一封信,说:“我们的一名老战友快不行了,你们护士长向我推荐你,希望你能陪我们的那位老战友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这是住址。”
  • 宿主只想红

    宿主只想红

    云晚的任务,就是为了完成宿主的愿望,再让自己吸粉无数,坐拥千万粉丝。
  • 全能尸王

    全能尸王

    星空巨兽很牛么,额,这个确实很牛。主神很厉害么?也只是顺手杀了几个而已。魔法师很厉害么?只不过是提款机罢了。巨龙很高傲么?抓来当坐骑。什么深渊恶魔,什么亡灵军团,我有百万鬼兵,可横扫之。什么,想要神器?去去去,你又不是美女,本尸王懒得理你。看尸王将臣如何在异界风生水起,成就创世之路。
  • 追问与守望

    追问与守望

    本书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钧德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年来的代表作品集。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既是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也是他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对文明、民主、公平的现代化社会的追问和守望。作者擅长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和调研,20年来,他立足中原沃土,以一名新华社记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手中的笔,纪录下了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人们对文明、民主、法治和真善美的呼唤。为不平追问,为正义呐喊,为社会守望,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其中部分作品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 刘河间伤寒医鉴

    刘河间伤寒医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