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45300000002

第2章 宋词的土壤:一个健康 宽容 风雅的社会

这是一片健康、宽容、风雅的土壤,宋词的花朵由此盛开。

[1]帮派社会、部落社会与精英社会

今天的普通读者最熟谙的历史朝代莫过于明、清。除了时序较近的缘故,也因为这两个朝代的社会格局最容易激发现代人的心理认同。钱穆有言:“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开始的。”是的,而他接下来的话语是:“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则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讲,是大大退步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追问起来,之所以有这样一种退步,是因为明朝是一个在黑社会帮派底盘上架构起来的正统王朝,如熊逸所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在反元战争中以帮派手段统御军队,于是使明代的政治风气充满了帮派色彩,士大夫形同黑帮马仔,其地位与尊严至此而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把握‘帮派风格’实为我们理解明史的第一块基石,幸而‘帮派风格’大有平民社会的意味,比起周代的封建格局、汉代的贵族习气、唐代的门阀传统更容易被今天的读者接受,甚至亲近感也更多些。”(《王阳明:生平与学术》)

在上文的“唐代的门阀传统”之后,还有必要添加一个“宋代的文化精英传统”。但人们太容易用熟悉的框架来认知不熟悉的事物,以至于在今天的大众文化领域,明代以前的历史往往被有意无意地置于明、清两代的社会模式中加以解读。

我们会在明代史料里不断发现:诏狱、廷杖之类帮派风格的“管理艺术”使明代士大夫表现出各种戏剧化的变态人格,以至于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也会令人细思极恐。人对自尊不可能全不在意,而加入这个随时会以脱裤子、打屁股的手段使读书人斯文扫地的朝廷,无疑会造成今日心理学所谓的认知失调——做官的好处与丧失自尊的坏处在人心中反复厮杀,如果前者占了上风,后者就会得到一种自欺欺人的解释。

所以明代的官员与士子呈现出一种集体的偏执,仿佛心理变态似的,将屈辱解释为荣耀。在对待廷杖的态度上尤其如此,明明尊严丧尽,却偏偏认为这是对“威武不能屈”这一光辉人格的最佳表达,当事人的心里往往充盈着殉道者在自虐和被虐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旁观者也会因此热血沸腾,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廷杖的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于是在同一片阴霾下彼此打气。

历朝历代中能够与之相比的也许只有五代十国时候的南汉政权。南汉末年有一项新政,要做官就先要接受阉割手术,皇帝认为这可以保证官员的忠诚,使他们不会再有为家室盘算的私心。那些阉割晋身的达官显贵轻蔑地称士人为“门外人”,不许他们干预政事。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体制下,仍然谋求一官半职的人会是些怎样的角色。明朝的诏狱与廷杖多少要比南汉的阉割好些,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及至清代,“部落风格”取明代“帮派风格”而代之,主奴关系隐隐然主导一切。说法虽然不甚动听,但事实上,很多人对主奴关系并无反感,反而心生亲切,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各种清宫戏充斥荧屏。群居动物天然就有奴性,弱者永远会依附于强者,强者身边永远不会缺少弱者的献媚。即便不满于身边的强者,不甘做任何人的附庸,但是,对神或上帝的无条件的服从总是好的,甚至会赢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嘉许。这是镌刻在我们每个人基因里的生存优势,只是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表现,并被做出不同的道德解读罢了。

至于今天人们常常标榜的一些美丽的大词,诸如自由、平等、独立,它们必然会带来一些人们很不想要的东西,譬如为选择承担责任或根本无力选择,以及深刻的无所适从之感、生活不确定性的加剧、缺乏终极的心理依归等等。于是我们往往陶醉在清宫戏的主奴关系当中,欣慰于其中那温存的稳定性以及被强者所引领、所保护的感觉,正如青春少女喜欢“霸道总裁”一样。

宋代社会呈现出相当不同的风貌。既然“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开始的”(钱穆语),我们也可以说古代中国大体是在宋代终结的。宋亡之后,那个传统的、带着华夏文明古典腔调的世界要么仅在名义上被勉强延续,要么仅余一些细小的残片被重新打磨、包装。所以要理解宋朝,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撇开“现代中国”的认知框架,当然,这不会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宋朝,尤其是北宋,虽然也有各样的疾患,却大都属于“生理上的”,不曾有明、清两代那种“精神病人”的荒诞气质。读书人进入精英阶层,既不失尊严,亦不乏机会,或仕或隐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即便最严酷的政治斗争,也往往为落败者留有保全性命的余地。

这是一个一切都有底线且心态相当健全的社会。富贵者可以大胆炫耀,贫贱者可以积极争取,帝王甚至有几分柏拉图所谓“哲人王”的样子,以不俗的文化修养而著称。敏感的道德难题可以公开探讨,历朝历代的“学术禁区”可以尽情左右驰突,甚至很少人会有非黑即白的偏执。试看北宋僧侣释文莹的一段记载:

熙宁而来,大臣尽学术该贯,人主明博,议政罢,每留之询讲道义,日论及近代名臣始终大节。时宰相有举冯道者,盖言历事四朝,不渝其守。参政唐公介曰:“兢慎自全,道则有之,然历君虽多,不闻以大忠致君,亦未可谓之完。”宰相曰:“借如伊尹,三就桀而三就汤,非历君之多乎?”唐公曰:“有伊尹之心则可。况拟人必于其伦,以冯道窃比伊尹,则臣所未喻也。”率然进说,吐辞为经,美哉!(《湘山野录》)

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其时君臣常常在议政之余探讨一些儒学义理。某日论及近代名臣的气节,宰相称许冯道,唐介说冯道事君未能从一而终,算不得完美范例。宰相举伊尹三事夏桀、三事商汤的例子反驳,唐介马上指出伊尹和冯道不宜类比。

释文莹记载这段辩论,重点在于感慨各位辩手“率然进说,吐辞为经,美哉”,然而站在后世的角度,甚至站在今天的角度,人们都会感慨无论宰相还是唐介,甚至是作为记录人的释文莹,对冯道的认可程度简直来得匪夷所思。冯道是五代乱世里的政坛不倒翁,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其间甚至还向辽太宗称臣。其中后唐、后晋是沙陀王朝,辽国是契丹王朝,这就意味着冯道不但事君不忠,还是个大大的汉奸。

于是对这样一个人,“讨论”似乎都属于多余的仪节,只应当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万只脚。任何人只要稍稍表示不同意见,立即会被道德制高点上倾泻下来的口水淹没。这既是今天所有人可想而知的情形,也很符合明、清两代的主流思维模式。殊不知宋代君臣竟然公开探讨这样的话题,半点也不觉得敏感或尴尬,彼此更不曾以道德的大帽子压人。所谓“礼教吃人”对于宋人显然还是一个太前卫的观念——在下一节里我们将会看到,即便是宋朝的女人也鲜有被礼教的利齿无情撕咬并吞噬的。

[2]国母及其前夫

两性关系一直都是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宋代,尤其北宋,两性关系之开放,有些地方甚至还会超过今天。

我在这里想讲一对银匠夫妻的故事。四川有一名银匠,名叫龚美,娶妻刘氏。银匠在当时是一种很低贱的职业,收入一般也很微薄。龚美耐不住生活的窘迫,便带着刘氏进京,想让她找个好人家改嫁。偏巧有个大好的机会:宋太宗第三子襄王赵恒久闻四川女子聪慧多才,早有物色之想。于是在襄王府属官张耆的引荐下,刘氏成功跃过龙门,那时她正是十五岁的如花年纪。龚美也借着这一层“裙带关系”,在襄王府邸听差效力,史称“以谨力被亲信”。男女关系中能有如此这般的“共赢”局面,实在令人瞠目。

故事接下来的发展如同今天宫斗剧的经典模式:虽然襄王对刘氏宠爱有加,襄王的乳母却怎么都看不惯这个来路不明的狐狸精,终于尽职尽责地向太宗皇帝进献忠言去了。刘氏因此被逐出王府,而那位多情的襄王,也只好在一片凄风苦雨中将心爱的女人安置在张耆家里。

十余年的岁月就这样无情地飞逝,太宗驾崩,襄王竟然继位为帝,就是后来以签订澶渊之盟而闻名的真宗皇帝。此时再无顾忌的宋真宗急忙从张耆家中接刘氏入宫,正式册封为美人。他怜惜刘氏出身寒微,背后没有宗族亲属为援,便有了一件在今天看来着实令人大跌眼镜的壮举:将刘氏的前夫龚美改姓为刘,与刘氏认为兄妹。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一刻真堪称“九五龙飞之始,大人豹变之初”。从此以后,刘氏在宫中的地位扶摇直上,一路晋升为皇后。史载刘皇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就这样做了真宗皇帝的贤内助,“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而龚美,现在应该称他为刘美,以国舅的身份马不停蹄地升官发财,官至侍卫马军都虞侯、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

及至真宗驾崩,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当时仁宗年幼,刘氏,如今的刘太后,从此开启了北宋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垂帘听政”岁月。此时刘美(龚美)已亡故,刘太后所仰仗的“外戚”便是刘美的儿子,亦即前夫的后妻所生之子,还有刘美的女婿与妻兄。其中刘美的妻兄钱惟演算得上宋初历史上的一个名人,还曾做过欧阳修的上级长官。

这位刘太后在今天其实是个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她就是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主角。这个故事有其历史原型,而本书第二章的主人公晏殊正是因为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一案而受到宋仁宗的冷落。当然,这又是很复杂的故事,不与当下的主题相关了。

刘太后的出身在当时并未被刻意隐瞒,龚美的家庭关系也是众所周知的。即便在今天,人们都很难想象一代国母,肩负母仪天下的重担,却是个离婚再嫁的女子,前夫还被皇帝认作大舅哥,而前夫再娶之后所生的子女又成为国母最信赖的“娘家人”。如此复杂的“第一家庭”,就这样施施然在大宋子民的平常眼光中安度着静好岁月。而环绕在他们身边的整个士大夫阶层,简直会让我们这些后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幻觉,感觉他们很像是英国诗人埃德温·缪尔所描绘的核战废墟上突然出现的马群:“在我们父亲的时候,把马都卖了,/买新的拖拉机。现在见了觉得奇怪,/它们像是古代盾牌上的名驹/或骑士故事里画的骏马。/我们不敢接近它们,而它们等待着,/固执而又害羞,像是早已奉了命令/来寻找我们的下落,/恢复早已失掉的古代的友伴关系。/在这最初的一刻,我们从未想到/它们是该受我们占有和使用的牲畜。……后来这群马拉起我们的犁,背起我们的包,/但这是一种自由的服役,看了叫我们心跳……”

[3]妻子与情人

平凡家庭也有不平凡的故事,让我们再看一段最容易使今天的读者切齿痛恨的感情纠葛。

官员李之问辞别妻子,远赴京城公干。宋代的官员怎样打发绝不寂寞的出差时光,这是可想而知的。

倘若连今天的我们都会很轻易地沉迷于宋词的美丽与风雅,更何况宋代那些原本就生活在词的世界里的才子佳人呢?那时候,词不是印在纸面上供人静静地阅读,而是要到一场场的酒宴上,到一座座的歌楼里,听妖娆而迷人的歌女用婉转的歌喉唱将出来的。

才貌双全的歌女总是最能攫住文士的心,而文士也是歌女们最为期待的归宿。

这时候的李之问早已经在歌楼的风月里无法自拔了,他迷恋上了当时京城里最著名的歌女之一。她叫聂胜琼,她同样泥足深陷地爱上了他。

古代家庭与今天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婚姻绝不是爱情的结晶,或者说爱情基本与婚姻无关。婚姻是一项严肃而庄重的家族事业,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才是最理想的夫妻关系。甚至晚近到仅仅二三十年前,“相敬如宾”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夸赞美满姻缘的褒义词,而今天的年轻人只会觉得这样的夫妻关系非但怪诞,简直恐怖。

今天我们对婚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无数言情小说和偶像剧培育出来的,爱情在其中不仅必不可少,还是一种十足正面、可歌可泣的力量。然而在古代社会,爱情与奸情往往是一事的两面,凤毛麟角的深爱妻子的男人很容易沦为全社会讥笑的对象,而那些深入人心的爱情传奇,譬如“中国情人节”七夕背后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其中真的有多少爱情的戏份吗?(关于这个话题,详见本书第一章对秦观一首七夕词的说明。)

所以古代的爱情往往不会有顺遂的发展,李之问与聂胜琼正处于这样一种局面,更何况李之问家里还有一位严妻呢。京城虽好,但他只是过客,不是归人。公务早已办完,妻子早已来信催促,他也早该踏上归程了。这样的结局,其实聂胜琼不该感到任何意外。那一天她在莲花楼上为他饯行,为他唱起“无计留君住。奈何无计随君去”的句子。这歌声彻底击垮了李之问离别的勇气,刚刚打点好的行装索性再拆散了吧。

今人的同情心当然会落在李之问妻子的身上。那个远在家乡的无辜女人一定早已从丈夫的迟迟不归中猜到了什么,于是连连寄出催归的信笺。李之问终归是要回去的,聂胜琼也不曾再填新词来拖住他原本就迈不开的脚步。

山一程,水一程,李之问恹恹地行了数日,忽然意外地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书信。那是聂胜琼新填的一阕《鹧鸪天》,她知道注定无法挽回什么,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若不宣泄出来便会毁灭掉自己:

玉惨花愁出凤城[1]。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2]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上阕回忆当初无可奈何的分手:聂胜琼一副“玉惨花愁”的模样,“柳青青”暗示折柳送别,唱过送别的歌曲,却还是忍不住依恋,送行了一程又一程。“人人”是宋代口语,即“那人”,这里指李之问。“第五程”,即一程又一程相送,送到第五程方才分别。“程”是古代一种不甚精确的里程单位。古人于道路中修建驿站,供行人休息或换马,通常每隔三十里设置一所驿站,两驿为一程。如果一程连行四驿,是为兼程,这就是“兼程赶路”的原始含义[3]。

下阕描写别后相思:“梦难成”意味着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窗外滴了一夜夜的雨,窗里滴了一夜夜的泪,这样的愁绪无法向任何人倾诉。

这样一首小词,裹挟着巨大的情感波澜而来,确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松招架的。倘若李之问不顾一切地跑回京城,我们无法预料事情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但他只做了同样情况下绝大多数男人都会做出的选择:默默地继续回家之路,将那一纸《鹧鸪天》——当然,肯定不忍撕毁——悄悄藏在了行囊的角落。

戏剧性的情节就这样发生了:李之问抵家之后,也许是收藏不严,也许是妻子存心搜检,也许是天意弄人,总之这一纸红笺竟然被妻子发现。在如山的铁证前,李之问无法再隐瞒,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作案”经过。

真正令人意外的逆转结局是,这首不曾令李之问回心转意的《鹧鸪天》竟然深深打动了他的妻子,她是如此深爱并同情这个多情且多才的情敌,以至于拿出自己的妆奁之资,要丈夫为聂胜琼赎身,将她娶回家。

宋代歌伎脱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聂胜琼在脱籍之外竟然还有如许丰厚的福利!幸福简直来得太突兀、太汹涌澎湃了些。故事的结尾有着古典风格的美好:聂胜琼嫁给李之问为妾,一入家门便捐弃了做歌伎时所有华丽的妆饰,侍奉李妻以主母之礼,这一男二女从此过上了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有人无力相信在这一场丈夫、妻子与情人的博弈里,竟然每个人都是赢家,也有人认为和谐的结局完全归功于李妻的自我牺牲,她其实是个输家。当然,情感世界里的输输赢赢,一切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旁观者的感受始终是隔一层的。

[4]精英社会的风雅一例

宋代也是一个士大夫阶层可以坦坦荡荡诗酒风流的时代,即便是那些名臣,譬如因杨家将故事而闻名后世的宰相寇准,真实的生活完全不似杨家将故事中那般俭朴——恰恰相反,最是穷奢极欲的典型。合理合法挣来的富贵,自不妨合理合法地尽情享用。

北宋名臣宋庠、宋祁兄弟彼此形成有趣的对照。两兄弟出身贫寒,性格各异,靠科举制度跃上龙门。在踏入仕途之后,两兄弟愈发沿着性情所定的方向发展下去:宋庠为人师表,内敛而稳重,所以留在中央担任宰辅;宋祁好大喜功,无论公事、私事,凡事都喜欢铺张,终于离开京城,成为独断一方的封疆大吏。两兄弟彼此看不惯对方的生活态度,于是发生了这样一则趣事:宋庠苦口婆心地劝说兄弟:“难道你忘记了我们贫寒时是如何在辛苦中读书度日的吗?做人不要忘本。”没想到宋祁理直气壮地答道:“我们当时那么艰辛,不就是为了博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么!”这两种人生观孰优孰劣,今人自有今人的判断,然而在宋氏兄弟生活的时代,人们固然尊敬宋庠,对宋祁却禁不住生出更多的艳羡。

是的,那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宋祁以风流倜傥的性情和平步青云的顺遂大胆地引领着时尚潮流,聘名姬,醉美酒,极尽风雅之能事,将“及时行乐”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在两兄弟中选取一人来管窥当时的社会,宋祁显然比宋庠更有资格。

这是一片健康、宽容、风雅的土壤,宋词的花朵由此盛开。我这一本小书自然不可能勾勒宋词的全貌,只是撷取六个重要的节点,尽力为宋词世界画一幅最简约的草图。

懂行的读者一定会在本书的目录上批评我对柳永的漏选,所以必须辩解一二:这并非疏忽所致,事实上,柳永的戏份始终在其他篇章里有草蛇灰线一般隐现。在词目的选取上,我力图做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外婆那样:“她买东西从不凑合。不能让智力得益的东西,她是不买的,她相信那些美好的事物会让我们获益匪浅,会教会我们享受超越于物质和虚荣之上的情趣。即便是给某人买一件实用的礼物,比如说一张椅子、一套餐具或一根手杖,她也总要挑上了些年头的,似乎经年不用,就抹去了它的物质性,仿佛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已在其次,她更看重的是它能否向我们讲述前人的生活。”(《追寻逝去的时光》)

我相信,在这样的态度里,暗含着美的一些本质,而这正是我们这个蓬勃的商业时代极其稀缺的东西。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本书描写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还有白崇禧、胡宗南、汤恩伯三大军事集团分别驻防中南、西南、华东。其中国民党头号名将、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部,拥有22个军35万兵力。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几经争取,白崇禧仍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命令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消灭桂系”。林彪率四野主力和二野陈赓兵团90余万人马直扑中南地区,寻机与白崇禧主力决战湖北、湖南。本书记叙林彪率领四野主力以金戈铁马的雄姿、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挥师南下,解放安阳、新乡,发动宜沙、湘赣战役,解放南昌、武汉,促成长沙和平起义,浴血奋战青树坪,全胜衡宝战役,飞兵广州,挺进广西,大战粤桂边,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壮丽的战争画卷。
  • 烟雨醉双城

    烟雨醉双城

    本书是一本爱情诗集,是以诗和散文诗的形式写的情书,是一个中年人的爱情童话,在作者的浅唱低吟中,表现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幸福,一种对未来的祝福,作者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表达爱人之间两间的相思与牵挂,对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怀。
热门推荐
  • 福运宝珠

    福运宝珠

    现代天才魏宝珠穿越,身负福运系统,掌握乾坤宝珠,爷奶宠溺,父母疼爱,七大姑八大姨跟着受惠,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末班青春与寻路之年

    末班青春与寻路之年

    徐泽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得知,自己所在的三班男女比例恰好是一比二。于是短暂的开学期间,喧嚣、骚动、手忙脚乱,男生们挖空心思,寻找接近女生的机会,并在暗地里相互较劲,以博取班里漂亮女孩的青睐。校内是弥漫爱情与友情的温床,却也时刻暗涌危机。校外是充满现实与诱惑的江湖,但也偶尔涌现温情。徐泽不停地在温床与江湖之间试探、游走、挣扎,并试图抓住青春的尾巴,寻得人生的平衡。青春到了终点站,徐泽和他的朋友们,谁也没有想过他们的结局,这样地难以预料……
  • 大鸟

    大鸟

    赵光鸣小说里显示出的纯熟,分寸把握的得当,结局的处理,语言的地道和优美,人物关系和心理活动的准确,都是超乎寻常的,第一流的,读了,只想让人由衷地赞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White People

    The White Peo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大剑修

    末世大剑修

    失去约束的末世,对应的是失去约束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华营养百味:中老年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针对中老年人的饮食需要,图文并茂,做法简单易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种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保健知识和历史知识,中老年人健康最需要。让您做菜学知识,享受从内而外的健康。全面提供健康营养配菜方案、饮食宜忌等,丰富实用。
  • 孽徒成妻,呆萌徒儿缠上身

    孽徒成妻,呆萌徒儿缠上身

    十岁生辰,她遇上他,救了他。尔后,祸事临身,他受爹娘所托带着她逃离。不过几日,她便成了他的徒,受他特有的清冷下的宠溺。她所要的一切,他都答应。“师父师父,小语要吃糖葫芦。”“喜欢便拿,不能多吃。”“师父,小语想要凭自己的能力当上你的徒弟。”“若这是你所想,那便努力吧。”“师父,小语输了,小语不能当你的徒弟了。”“小傻瓜,师父有说过赢了的人才能当师父的徒弟了吗?”他对她的好,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师父,从今往后,上天下地,六界之中,只要师父所愿,小语无论放弃什么,都会为师父达成心愿!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