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2100000012

第12章 云阳旧城

从开县返回云阳新城,再从新城,回云阳老城,这一路,就连云中的太阳也变得炽热恍惚。正午,云阳新城码头,一些壮汉正叼着烟,藏在小树林里避暑、打牌,我从旁边经过;坡上草丛中,一幢残存的旧楼摇摇欲坠,我好像在里面住过。明黄的南瓜花在炎炎烈日下,顺着青藤爬上高坡。

鹅黄的江水平静如泥,令人窒息。好在风一动,船一动,江水也动起来;岸边岩石纷纷现出原形:石鱼沉浮,穿山越岭;燕子龛中的燕子从岩石里飞出,安抚着水中燕窝;涨水了,乳燕还在水下等待着什么?涨水了,即便江上往来人也难以辨认这里是长江三峡的哪一段。只是看着看着,万事万物都开始变幻。乱石睁开眼睛,望着江水落泪;睡狮顺风疾驰,野草轻柔;江岸野土中,王朝更迭,石人牵着石马,转战迁徙;被狐狸追逐的松鼠跟着野猫瞬间窜入草丛……层层屋基之上,空房间里满地禾苗,昔日的家,连着青山古墓,先人正从墓室推窗,看见你站在船头……船停在云阳老城的山坡下,这是2013年8月22日午后。

码头像一只龟背,刻满了甲骨文。你就顺着纹路登上高坡。一座棚棚立在路当中,一些闲人和旅客坐在这里休息。身后是一排简易平房,临江的斜坡边缘种满花草,有石竹、月季、太阳花、兰花草,与坡上的野草连成一片。坐在棚棚里临风眺望,真正感受到炎炎夏日里,土地和江水的恩赐。

我问女主人在这儿住多久了,怎么还没有搬迁。她说:“两年了,没钱,走不了。新县城的房子租也租不起,买也买不起。”我又问详情,她说:“老家在宝坪,公路里面,没有经济来源,就来这里搭个棚棚。丈夫在外面捞扁担,自己就在这里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儿女一样一个,在外边打工,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新县城。如果不改建,就在这里住下去,一直住到老,如果改建,就再搬迁逃生。”她叫吴学碧,1953年出生。

而旁边的一位故陵青年郭宗能告诉我:“原先故陵岸边的那些棚棚都拆完了。我们搬到了新城,老城还没有拆完。来云阳老城是为了看望我八十岁的老母亲。弟弟郭宗明在江苏打工,老母亲留在云阳老城是为了照顾弟弟的孩子在这里读书。”

从码头转上去,经过一个菜市场,一些孩子正跟着爷爷奶奶在小摊上买豆花、冰粉,站在路边吃得好香。走出菜市场,只见斜坡之上一大片工地,新楼正建到一半,旁边的旧屋东倒西歪。阳光照着布满裂纹的石板路面。母亲推着婴儿车在路上慢慢走着,一个小姑娘正独自照看着路边杂货店。三两座临江的棚棚里,一些人正喝茶、打牌。

天气炎热,我走进“云阳镇卫生院”新建的小楼,这里大门敞开,里面开着空调,一些老人正坐在楼梯上歇凉,我加入其中,如坐进深谷。身边的老人都来自附近山区。

问及近况,七十二岁的刘道怀老先生告诉我:“我老家在云阳红狮镇山上,原先在山里种庄稼,那是保建村四队三组。我们生产队一百三十多人有八十多亩土地,现在庄稼种不成了,种的红苕、洋芋、麦子都给野猪拱了。我来这边,是为了照顾娃儿,十岁的小孙子在这边云硐小学读书,幺儿还在红狮镇老家屋里,是个残疾人。”

“说句要不得的话,”旁边一位穿草鞋的老汉说,“来这里的都是些不识字、不识秤的农民,没钱又没能力的;有钱有本事的,都买了屋到新城去了。这里的旧屋便宜,月租一两百。”

“那您来这里做什么呢?”我问。

“耍起的。”老人笑道。他叫杨高德,1938年出生。

旁边人又告诉我,红狮镇原先有一条乡村老街,河边上有的地方淹没了,移民迁到了高处,山上没有田,只有坡地,原先种豌豆、胡豆、麦子、红苕、洋芋这些,现在地都种不成了,从2010年野猪就开始来了。野猪是保护动物,国家不让打,种点庄稼都给野猪吃了……挣不到钱就来这里照屋,带娃儿,儿女在外头打工。国家扶贫款都是干部得的,社员得不到,要占人才能得到。

云阳卫生院今日没有开门,坐在过道里歇凉,也没见一个护士、医生。而出门如走出涵洞,在淹没区的旅途,就这样一程接一程。

沿着老城走下去,在不远处一家裁缝店里,遇见一位身材健硕的女裁缝,她丈夫姓黄,原先是红狮镇镜坪小学的民办教师。我问红狮为什么叫红狮。黄老师说,因为那山形像一头狮子,山上是红沙土。我又问为什么搬到这里,在这里做些什么。

“做下力,过节俭的日子。”黄老师说,“我1973年开始就在红狮镇山区民办小学教书,教了二十多年,山区很穷,交通不方便。当初,刚结婚的时候,我把每月9块钱工资都贴进去,拿给学生买书,学费收不上来。我还把自己在红狮镇西边,分家的时候得到的一间土房子拿出来给学生做教室,楼板拆了,做黑板、课桌,给学校用了6年,当时有三四十个学生,直到后来学校拨款,花一万多块钱从大队私人手里买了房子才解决了校舍……我们为山区教育做奉献,没想到落得个没饭吃的下场……”黄老师说起满腹辛酸。

“1988年,我带头做了结扎手术,当天人就晕了,又去教书、劳动,没有休息,后来身体就垮了……那些事情都不说了,现在低保、社保都没有得到。我一直都在反映情况。政府说马上解决,到现在也没给解决。我们一直相信党的政策,但上头政策好,轿子落不到地……这里的生活不行,老城人走完了,搬完了……”

“我们租的两间屋,”妻子补充道,“我开个裁缝店,缝缝补补,帮人换个拉链。他卖点儿竹器,生活还勉强过得去……”

我于是给这对恩爱夫妻照了几张合影,答应日后寄去。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一点小事。而为了给我留个确切地址,黄老师的妻子出门四处打听,邻居也都说不清楚。可见老城已没有确切的门牌号码,因为房屋随时有可能拆迁,最后只有寄到信用社收转。从相片上看,黄老师仍愁眉不展,而妻子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笑容满面。

再往前走,只见几间烟熏火燎的木板房,斜靠着山崖,将崖壁做一面墙。房顶和四面崖壁,覆盖着碧绿的爬山虎。沿着江边道路来到一座渡口,几只小船靠岸停泊,悄无声息。渡口的木牌上,白底红字写着“凉风台—白水滩”。下方还立着一个“渡口警示牌”,上面写着:

1.出门步步小心,方保事事平安。

2.宁等下一班,不坐超载船。

3.宁坐下一船中间,不站这一船边边。

4.小心行得万年船。

5.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6.乘不安全的船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开不安全的船是拿旁人的生命开玩笑。

云阳县海事处提醒你,

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生命。

细读“警示牌”,像念一首船歌。这时,天已经暗下来,从渡口看去,云阳旧城像一座残破的岛礁,经风雨侵蚀已千疮百孔,在灰云与暮霭之中更显古朴苍老。傍晚又回到大街上,感觉自己像个流落街头的孤儿,路面烟尘滚滚,不知是风烟还是尘土。

前面是一座石匠铺,大门敞开,里面空无一人,新刻的墓碑清晰可见,两旁雕着龙凤,中间刻写着:“终天唯有思亲泪,寸草何曾报母恩。”(故显妣……老嬬人之墓)

我问旁边一对中年夫妇孙国友和覃吉清,这是谁雕刻的。他们说打石碑的出门了,他们帮着照屋。孙国友告诉我,老家在河对门,云阳宝塔乡小河村,先的房子都淹没了,移民都搬到了河南祁县……

“我的户口随娘家迁过去了,他没有,我们去了,没在那里安家。”覃吉清接着说,“原先一家人住的是一间木头房子,总共23平方米,十年前拆了,拆迁补偿原先还够买新房的,现在不够了。像我们外迁移民又买不到社保……”停了一会儿,她忽然问:“你是记者么?”

我说:“不是,我是教书的。”

“你肯定是记者。”覃吉清说,“你要说真话哦!这里有专门的移民贩子……”可话到嘴边,她还是没说下去,“你报道了,要是乡里村头来望到我们,我们又走不脱……”

我无话可说,感觉自己处处苍白无力。

而覃吉清又说:“原先我也是教书的。现在老了,就回来喂了十来只猪,做点小生意。”

问他们今后有何打算。

“没什么打算,过一天算一天。”孙国友说着,打开折扇,轻轻扇着。我惊讶地发现扇面上漂亮的字迹——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林逋的《山园小梅》,想不到它出现在这里,淹没区的老城,而我又匆匆上路,一路暗香浮动,粉蝶断魂。

前面一位壮汉赤膊站在路边,像个武士。我上前询问,他告诉我,他叫李国强,老家在南溪里头,淹没了,现在这里租个房子收废铁。满地钢筋、废铁就堆在眼前,而他和妻子就住在旁边一间破旧凌乱的小铁皮屋里。我给李国强师傅点了支烟,并请他签名留念,出乎预料,他的字苍劲威猛,功力深厚,让我想起从前在张飞庙上见过的张飞的字迹。

继续往前,大路上迎面走来一老一少,老汉带着自己的小孙子。我上前问候并问他们从哪儿来。老汉叼着旱烟告诉我,他们来自山区,儿子在外面打工,衣食难求,自己过来陪小孙子读书。老人名叫王思国,1949年出生,我请他签名,他说自己不会写字。而小孙子跟在后面,看上去十来岁,很懂事的样子。我不知该说什么,只有继续前行。

夏夜炎热,老城一片漆黑,没有旅社,加上头晕目眩,感觉有些中暑,我于是走进一家路边小店,喝瓶冰镇矿泉水。这时,一位老汉跟过来,像是有话要说。我就坐在门槛上询问、倾听并详细记录。门前停着一辆摩托车,上面坐着一个孕妇,旁边站着两个怀抱婴儿的母亲,她们像是在听,又好像在想自己的心事。

“我叫雷方庆,1950年出生,老家在云阳庙宗乡,民强村6组,祖上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迁过来的,落在斑竹沟,就我记得的,在那里已经居住了四五辈人了。爷爷叫雷兴广,父亲叫雷河端,原先都是在庙宗乡种地。”雷方庆师傅如是说。

“解放后,清匪反霸,枪毙了地主,我们一家四口分了三四亩坡地(没有分到房子),种红苕、洋芋、苞谷、黄豆这些。”

“大办钢铁的时候,我们民强村建了5座高炉,房子拆了些,房梁、柱头、门板都拆了拿去烧火。我们的屋也拆了,烧完了,也没有给费用。后来就搬到伙食团,住的别人的屋,直到伙食团下放,爸爸、妈妈又带着我和姐姐去山上搭个茅草棚棚。灾荒年,我们民强村那个伙食团,一百零几个人,饿得只剩下七十几个人。我们家在1958年,五天饿死两个妹妹,都还很小,名字还没有取,一个喊作麻老鹰,还有一个叫女花儿。”

“原先我们一直都在民强村大垭口山上种地,现在野猪多了,种不起了,国家不准打,保护动物。后来我又去照看山林,看七八十亩林地。原先村支书给我担保,说这些荒地随便种,不用交税,自己种自己得,起屋也都是自己的。后来支部书记一换,前面说的都不作数了。我起的屋,土地证、房产证都没得到,别人在底角打个桩桩起屋,房产证都办下来,就我那个屋,手续办不下来,因为占不到人。我那是庙宗乡第一高、第一远的屋,原先一直都在,后来没法子,人搬走房子就垮了。我们属高山移民。农村没得学校,娃儿要读书,只有跟到过来,几个孙娃儿都在这边,读幼儿班的也有,读小学的也有……”雷师傅又指着对面的一幢旧楼房说,“你看么,那就是我小孙子,在渝光希望小学读三年级。”旁边一位母亲说,她的孩子也在那儿读书。

我一抬头,只见马路对面的山坡上,一幢旧楼连着山体,仿佛山林灯火依稀;一群孩子正站在阳台上向我们招手;我立刻站起来,向他们挥手致敬!这时,阵阵凉风从山顶倾泻下来,驱散了炎热与艰辛。刹那间我也理解了身边的老人,为了孩子,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努力。

同类推荐
  • 向阳孤儿院2

    向阳孤儿院2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午夜开启的暗门

    午夜开启的暗门

    石达准备买房子了。他媳妇兴奋异常。石达对买什么样的房子曾经有过想象,但是真要买了,他却不在乎了,他让媳妇去挑,去选,去掂量。他知道,如果家里事无巨细统统要按自己的想法干,那这日子肯定就没法过了。那天从学生家里回来,幽冷的夜色已经降临,小区门口卖菜的棚子外亮着持续放光的电灯,有个妇女在弯腰拣菜,有个穿着长筒靴的红衣女孩从暗影里走进灯光来。远远近近的楼上,透出了永恒明亮的光芒。石达刚生了一个女儿,六个月了,她成了石达快乐的源泉。小姑娘的母亲下周就要上班了,如今非常珍惜在家里的时间。进屋后,照例看见厨房亮着灯。
  • 安娜

    安娜

    安娜就读于一所普通高中,是个物理极客。她疯狂地爱上了足球队队长(俗套的情节,对吗?)真的只是这样而已吗?偶然的,她手臂上有几颗雀斑开始发生变化,引发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幻觉,以及似乎只有安娜注意到了的奇怪影响。她不禁想知道是自己发疯了,还是真的看到了那些画面。跟随安娜,看看她的生活真的只是陈词滥调?还是不落俗套。
  • 上市赌局

    上市赌局

    本书作者为财经杂志高级记者,对国内财经界事件了如指掌。本书将有关上市引发的种种离奇事件、疯狂后果,以及因一场上市赌局而导致的各种扭曲人性、疯狂心理一一曝光,揭露给普通读者。每段故事都透露出中国企业、财经市场的核心内幕,每个人物都投射出资本大佬、金融巨鳄的惊人原型!
  • 孔雀海

    孔雀海

    那枚羽毛很轻,颜色是纯白,在手心里没有任何重量。沙木看着这枚羽毛,微微闭上眼睛,像是回忆起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情绪。在县里仅有的邮局营业大厅里,清早的戈壁还有夜晚残余的清冷空气,沙木穿着一件旧夹克,他的表情在昏沉的大厅里显得黯淡。工作人员也许尚未睡醒,伸了个懒腰敲了敲玻璃窗,提醒这个高大阴郁的少年别再走神了。艾力达也适时地推了推沙木的肩膀,这个有着修长睫毛和热烈笑容的维族少年,用浓郁的地方口音说,嗯,沙木,你不说要寄东西吗?
热门推荐
  • 美人如花入君怀

    美人如花入君怀

    江南有个说书先生,爱说稀奇古怪。从扬州狐狸精娶妻说到湖州恶僧被灭满门,又从杭州胡姬之子说到了苏州大太监讨老婆。人生百年,世间百态。说稀奇古怪,道世间恩怨情仇。【扬州·上门女婿是只狐狸精】宋朝有一位俏书生,常年住在扬州郊外的破庙里,夜夜点着一盏幽幽的烛火夜读。相传有一日,知府家的大小姐被采花贼掳走,正巧就掳去了这破庙。【湖州·悠悠佛心照逝年】辽宋相争,动荡之下,湖州发生了一场造孽惨案。一夜之间,长年成了这寺里唯一的和尚。善恶也好,生死也罢,长年一夜便历经了这颠倒的黑白。青灯古佛,他愿意用一生赎罪,盼世间平安,盼世人喜乐安好。【杭州·家有西域美男子】传言杭州这个与前朝大都关联紧密的地方遗留下了一个前朝贵子。铁木拓是胡姬生的孩子,大概是因为他稍黄的发色和灰色的眼珠,温府的下人都叫他杂毛。而温慈慈说他浅色的头发散在腰间像是金色的麦穗一般好看,她叫他金穗。【苏州·娶妻太监是美男】明朝永乐年间的苏州流传着一段茶余饭后的乐事,说的正是这东厂的魏督主在苏州城里养了一位夫人。且不说这位夫人是个什么模样的人,光就这太监讨老婆就够新鲜的了。
  • 钟先生,我喜欢你

    钟先生,我喜欢你

    新书已发布,《媳妇是条美人鱼》~【1v1甜宠】见到老婆的第一眼,他便对她一见钟情,怎样能让她开心那就怎么来。“老公,有人欺负我~”他的眸子瞬间就冒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寒光,“她怎么欺负你的,你就加倍欺负回去,我替你顶着。”“老公,你的车被我砸坏了~”他慢条斯理,“没关系,还想砸吗?我把全部的车都拿出来给你砸。”“老公,我把你们家的祖传老宅给掀了~”他的眼神依旧没有任何波澜,根本都懒得抬眸,“人手够吗?不够再从我这里叫些人过去。”众人羡慕不已,……嘤嘤嘤,我们也想要这样的老公!他曾经许下诺言,既然对你一见钟情了,那他就必须一生都钟尘于你。
  • 元古大陆

    元古大陆

    荒蛮元古,龙兽称霸,李曦晨生于乱世之中,右手巨剑左手雷霆,只身入蛮荒中,斩杀暴龙,震慑四方
  • 你是天上一颗星

    你是天上一颗星

    冷漠专业能力极强的帅气男主角和绝色美丽的善良温柔画家女主角沈寂是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把曾经的嫌疑人带到自己家里住的。也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跟曾经的嫌疑人结婚的。自认为谈恋爱是种多余私人感情的沈寂一步步打脸爱上了与他有着种种纠葛的程笙笙。程笙笙说,你不是不会谈恋爱吗?沈寂说,是。但我没说过,不会跟你谈恋爱。本文是在破案的基础上说爱情。看沈寂如何跟特殊案件调查组的组员一起破获身边发生的一桩桩的真实案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重生之花魂

    重生之花魂

    记那满身血污却依旧绝世的幼小身影;仍无法忘却那名曾为她甘愿失去永生的未婚夫君。两百年的寻觅,当他最终踏上妖界那万民之上的特殊位置时,却依旧无法放下那抹烙印在她核灵深处、生死未卜的血色身影……
  •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