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700000007

第7章 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

42从无知到教化

我曾不断询问自己,所谓“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可能?这一疑惑在阅读《教育的哲学基础》时从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中找到了理论依据。

托马斯认为,一个人的心灵不能直接与另一个心灵相通,但它们可以间接地相通。我理解的所谓“间接相通”,大概就是走近。事实上,每个人总有自己不愿见人的心思,即便是我们眼中的爽直人,也难免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心思,你说你能走进他的心灵,要不是欺人,就是自欺。走近则不一样,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努力,缩短自己与对方心灵的距离,尽可能使自己与对方贴得近一些,再近一些。但,想要完完全全走进对方的心灵,除非你是神了。

这样的论断,还告诉我们,为什么教育应该是慢的,应该是有反复的。在教育中,我们总是凭着经验与感觉,觉得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是恰当的,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所分析的原因,许多时候并不是教育的对象真真实实的原因。所以,总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的,走走,停停,看看,想想,这样我们的方式方法才有可能贴近教育对象,进而有可能发生作用。由此推想,所谓万灵妙药式的“模式”是多么的荒唐。

托马斯还认为,一个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充分承认个体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天性的教育。洛克认为“教育孩子需要从他的天性出发”(《教育漫话》,(英)洛克著,郎悦洁编译,武汉出版社,2014.03,第55页)

,完全改变儿童的本性是不现实的,我们既无法将乐天豁达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前提是不伤害孩子),也不能使天性忧郁消沉的孩子变得朝气蓬勃。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性正同其体态一样,稍许加以改变或许可以,但要彻底改造,却是不可能的。

我所理解的天性,就是个人的天分,或者说是个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天分和特长。看看时下的教育,个性、特长这些词语不仅不生疏,而且使用的频率相当之高。因为它们早已成了时下教育的标签了,标签的好玩就在于它是用来挂的,用来贴的。在当下,特长、个性,就如中秋的月饼、正月的元宵一样,你想卖大价钱,你就得给你的月饼与元宵贴上“特长”“个性”的标签,再加上精美绝伦的包装就是。其实,月饼,还是那个月饼,元宵还是那个元宵,甚至早已经不是那个月饼与元宵了。因为,早年没有包装的月饼与元宵,倒是手工制作,一个与一个不一样的。现如今,教育就如这些月饼、元宵,一个模子压下来,机械化的,流水线的,个个一样。个性、特长早已经丧失殆尽了。

生活中的食客不这么看啊,手工的,大大小小,歪瓜裂枣,不中看。有精美包装和金字标签的东西,不仅外表诱人,打开来里面整整齐齐,多么标准。我们要的就是这个,至于里面添加了多少不应该添加的“添加剂”,我们是不去考虑的。我们要的就是一个“同一个尺码的人”啊。

这样的教育,不仅忽视了人的肉体的差异,而且无视人的精神差异。生而为人,“精神方面才是更高和更重要的”,而我们往往无视“心灵的教育”才是首要的教育这样的认识,总以为知识是教育的所有,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来强化我们的知识教学,而将心灵的引导搁置一旁,于是学生的学习除了知识还是知识。而知识的学习似乎除了灌输与训练又没有好的途径,所以我们总是寄希望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将希望寄托在“高效课堂”的“打造”上。

培根认为“通过积累知识,我们可以高效率地解决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生活的问题和压力”,于是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认识“引导学生从无知到教化,是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最好的服务之一”。所以,我们造就了大量的“两脚书橱”,更确切一点说是“应试的机器”,因为我们时下的教育,除了教科书,是几乎没有其他的东西的,而教科书,又被我们肢解成了一个个的考点。这样的教育如果能培养几只“书橱”,恐怕也是奇迹了。

43教育与修禅

《教育的哲学基础》在谈及“东方哲学、宗教与教育”时,给我们提供了日本铃木俊隆的《禅宗,初学者的心》一文。(《教育的哲学基础》,第117—121页)文中说禅宗打坐、心印、参禅是为了帮助个人达到顿悟,强调的是一生致力于全部能力的发挥,强调的是做中学,而不是接受式教育,更不会考虑一个人一定要读多少书,教授多少知识或者沉思多少时间。禅宗强调的是一生又一生,生生世世。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性不要太强,更不要功利化。铃木俊隆认为“你刻意地努力去达到某种目的时就会产生一些多余的特征,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多余的东西”,细想想很有道理。打造名校,打造高效课堂,除了“名”,更多的不就是利吗?只不过这“利”,被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变得道貌岸然了。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淡定,不要总是眼睛盯在某个目标上,许多时候,我们所做的,往往与我们期待的结果是不一致的。教育,并不完全是下什么种就结什么果。“当一些事物附加上某些东西”,“它就是不干净的”。身为教师,不必在意那些身外之物,有则有,无则无,许多时候是要随缘的。一旦将某些东西看重了,也就被这些东西套牢了。很多情形下,不是别人要套你,而是你要往套里钻,怪不得别人。

铃木俊隆提醒我们:“你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状态,所以不要负担太多。”通常情况下,决定我们的教育生活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如果你的思想一直处于忙乱状态,就不会有时间去积累,也就不会成功,无论你付出多少都是白费”。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个性修为“就像做面包,你要一点一点地掺和,一步一步地做,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温度”。个性修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不可能一步登天,教育教学同样如此,企图寻找一条捷径,一步登天何其荒唐。一个人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除了自己的修炼,还要有适度的环境,合适的方式。“如果你太兴奋,你将忘记温度多高对自己来说是合适的”,“你也将迷失自己的道路,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无论做什么,尤其是做教育,不要急,慢慢来,面包会有的。

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创造自己的真正的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某一种方式是永远存在的。没有某种方式是为我们创立”,“他人创立的完美的方法,并不是真正地适合我们的方法”。由此看来,将人家的模式与方法视为灵丹妙药是多么的可笑,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推行一种统一的模式是多么的荒唐。但由于“所有的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们意识不到它”,我们就只会跟风,甚至推波助澜。今天,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处境,不正常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当你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时,你将会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当参禅时,你只管参禅就好,如果顿悟了,那是他该来了”,做教师的,要恪守教师的本分,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努力寻求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式。“修佛的目的不是为了修佛,而是修自己”,教育不也一样吗?只有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可能的情形下,努力改善我们的思路与方式,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并成为一种风尚、一种生活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44 “爱生如子”的“爱”

马克思·范梅南认为,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如果你不了解那些具体情境中教育时机的背景,通常就不可能处理好教育学的关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65页)。也就是说,孩子的生活背景,往往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行动的成败。教育学要求我们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反思。譬如说,我们常常为孩子的逃学、迷恋网络、上课开小差而纠结,但我们却很少去思考孩子们的这些行为产生的困境所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作为教学对象的孩子,其实与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相关的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爱生如子”四个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词,它所表述的其实是一种态度和一种教育的哲学取向。也就是说,我们要像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竭尽全力从方方面面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家庭背景、生活的社区、他所交往与接触到的人和事,尤其是他们自身的遭遇。或许孩子们的行为,就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因素当中某一个具体的细节的影响所致。

当我们观察到学生的异常行为的时候,我们就当有这样清醒的认识,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尽可能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去了解孩子的生活,譬如,他所在的家庭、社区,他近来所交往的人和遭遇的事件,也许就是这当中的某个细节干预了孩子当下的生活。当我们弄清了这样的生活背景,我们所选择的教育行动才可能是合适的。也就是说,教育行动一方面固然与我们所掌握的教育知识与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些知识与技能的选择要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这样的选择折射的就是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由此可见,所谓的“爱生如子”其实就是一个教育者对所教育对象——孩子的教育的爱意。这种爱,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有某些一致,区别所在是父母之“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正在一天天地成长着;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的“爱”,一方面需要像孩子的父母那样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慢慢长大,另一方面更要在教师具备的教育学知识背景下,“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以成长和变化的价值为前提的,以这种价值对发展年轻人的自我人格和个性所起的作用为前提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90页)。这是一种大爱,绝非父母对子女的特定的爱。读到范梅南“教育学对生活经历的背景十分敏感”(同上,第65页)这一论断时,我想到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教育即生长。当我们学会用“生长和变化”的价值来看教育、教学和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逃学、迷恋网络、上课开小差等情形,也许就不会那么纠结了。说不定某个孩子就在他逃学、上网或开小差的过程中,在某一个方面有所生长了。当然,这种认识的前提是我们对孩子的生活背景有相对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45关于“课程意识”

作为管理者,对学校的管理,其核心工作就是对办学思想的管理,其根基又是对学校课程的管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许许多多同仁对办学思想的管理意识已经相当高了,但对课程的管理似乎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其原因,恐怕还在于我们对课程的理解不到位。比如,我们总认为是课程,就要有计划,有教材,就要上课,就要有考核;或者我们也会认为学校的种种活动,比如游戏、运动、社团、学生管理等都是一些内在(隐性)课程。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要上课,学校的种种活动也只是表面(显性)的课程。

因此,对管理者来讲,最要紧的就是对课程的认识。没有清醒的认识,就无从管理。比如对内在课程的表述,古得莱得的说法就比较合理些:“内在课程是指所有那些传授表面课程的教学方式——强调背诵事实或强调解决问题、侧重个人表现或合作性的活动、要遵循的种种规则、所鼓励的多种学习风格,等等。内在的课程也包括学习的物质环境和体现教学环境特色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给学生传递的信息。”(《一所称作学校的地方》,第212页)这样的表述,提醒我们,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一般教师,有没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对学生、对自己、对学校的发展意义至关重要。

一般来讲,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含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等几方面,在实践中还包括备课、上课、评课,以及对教材的理解等方面。可现实中,很多高人将之简单归纳成“课感”,片面地认为一个教师有了“课感”似乎就有了课程意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思维出现经济学中所谓的“路径依赖”,即不假思索地以既有经验为导引,慢慢地建构起自己的某种“教学法”,进而转向建构某种可以复制的教学“模式”,再有行政推动或利益格局,就可变成满山遍野的“模式化”了,大家见势而起,纷然效仿,而罔顾“校本”“生本”,更不思创新。细看当下的教育生态,这样的情形已经屡见不鲜了。

细观种种模式,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将课堂按精确计算的原则重构,并坚称洛克式的“白板论”,即无论何种学情、校情,无论地域文化,无论历史现实,只要照他们的“模式”操作,就保证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浸淫在如此的教育神话、课堂奇迹的鼓噪下,不能不说是种悲哀。

过度地依赖“课感”,还会产生日益严重的“控制论”,所谓的“设计情境”即是此种“机关算尽”的表现之一。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在其《失控》一书中谈到,很多优秀的发明创造,或是一个优化的组织结构,往往是在“失控”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比如,青霉菌的发现,就是一例。我国春秋时代的老子主张“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等,都是从去除过繁、过苛、过杂的管理入手的。因此,不要有太高的控制欲,不要试图将课堂的所有因素都掌控在心,不要为学生精确安排学习,是我们理解课程意识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我的眼中,所谓“课程意识”中的“课程”,绝不仅仅指学科意义上的,而是基于成长和发展意义的。从某种程度来讲,恐怕更应该属于“道”的层面,属于方法论范畴的东西。

具体地说,其应当落到校本的情景当中,而没有一种通用的“模式”供所有人“瞻仰”,更没有什么短时间内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这种“课程”,融于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场景、经历的每一次事件中,把教学的时空放在了更大的背景和参考系之下,只有如此,教师才不会轻率地以考试成绩、测试排名、知识竞赛来给学生定品性、贴标签、划队伍。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我们就课程论课程,就课堂谈课堂,才悟不到其真义,品不出其真味。

另一方面,我们对“课程意识”中的“意识”二字,也应有更宽泛的教育视野,它不仅仅是对课堂艺术的守候或探寻,而是一种碎片化、常态式的教育姿态。这种姿态下,教育者不可能想到时时处处为学生设限,也不会刻意地设计场景、对话,而致力于捐弃自以为是的“权威者”“掌控者”“监控者”的地位,将课程观、教学观与生活渐渐整合,如明朝吕坤在《呻吟语》中所言“天下万事万物之理都是闲淡中求来,在热闹处使用”,有一种“相机而教”的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发觉教学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正是设计的味道太浓,教师处处以自己为能事,结果处处作茧自缚。等我们回过头来看,认清了“课程意识”后,之前的虚浮之气和狂狷之举可能就会少很多。

说简单一点,我们有怎样的课程意识,就有怎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行为。可是当下我们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恰恰将路径颠倒过来了,注重的只是“术”,而很少去关注“道”。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校长,对一所学校乃至学校的每个成员的“课程意识”的引领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没有这样的基础,所谓办学思想也落不到实处。

46教育是基于情境的

马克思·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里有这样的提醒:“教育学对情境非常敏感。”“教育行动所需的知识应该是针对具体的情境而且指向我们所关心的具体孩子。”(《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64页)

是的,教育教学需要技术,也需要理论,但是技术与理论的运用不应该是机械的和固化的,即便是教育哲学也是如此,它所揭示的只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规律和原则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大方向的东西,而不是具体情境和细节。事实上,我们的每一个教育行动总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展开的,所以范梅南说:“教育学的本质就在一个具体情境的实际时机中自然表现出来。理论知识和诊断性的信息不会自动地导出恰当的教育行动。”(同上,第63页)

所谓的教育情境,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面临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行动。看上去我们每天活动的校园与教室还是那一个,其实我们身在其中的那个校园与教室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尤其是我们面对的那些孩子,他们的遭遇与心境总是处在变化之中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甚至每个时刻的遭遇和心境也是不一样的,教育的时机就处在这样的不断变化的情境中。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教育时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就在一瞬间,教学的机智就体现在我们是不是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行动,甚至是有意识的不行动。这恐怕就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智慧的意蕴所在。

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让教育的情境产生教育的时机,必须站在与某个孩子或一群孩子的关系位置上采取教育方面适当的行动,这样的行动是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共鸣和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的。正因为如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采取的教育行动必须是具有示范性的,这就是教师工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指手画脚地提出一个什么教育理论、弄出一个什么教育模式的原因所在了。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所谓的“336”模式是人人的,还是每个学科的?是可以复制的还是不可以复制的?

范梅南强调的是教育学对生活经历的背景十分敏感,为了说明问题,作者引入了许多具体儿童的生活故事,而没有采取单纯的道理说教。这些具体的儿童生活故事让我们明白,作为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搞清楚我们面对的具体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有些怎样的遭遇,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怎样,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信息,那么我们所采取的所有教育行动,都有可能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创设情境,是不是显得很荒唐?

范梅南提醒我们,“教育学的行动和反思就是在于不断地识别对于某个具体的孩子或一群孩子来说什么是好的、恰当的,什么是不好的、不恰当的。换句话说,教育生活是一个不断地进行阐释性思考和行动的实践”(《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81页)。既然教育学的行动和反思是一个不断识别的过程,那么我们试图寻找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套路来应对每一个具体的个体的想法不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

47情境,更多应该是当下的

如前所说,我们在理解课堂或建构课堂时,总有个挣不脱的“枷锁”,即“创设情境”,教师们习惯于在这个“设计”之中编织种种知识陷阱,只等学生入彀。实际上,我们仔细回味这个“常识”,不禁要问:情境,真的是创设出来的吗?

杜威在其著名的“五步教学法”中,提出“在情境中体验—找到问题—搜集信息—解决问题—效验结果”,他尤其强调教学必须基于“真实的情境”;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泰勒原理”,也指出生活情境与学习情境的相似度,决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可靠性和牢固性。我们的很多老师,将“情境”和“设计情境”等同,喜欢在自己的“预设”中,建立各种暗示性的设置,“定向牵引”学生,以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事实上,这只会萎化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教育也就朝着反方向发展。

我们的老师之所以喜欢在课堂上“预设情境”,一定程度上是被“新课程理念”,或者说是教育专家、学校领导们给逼出来的。管理的泛精细化、泛数据化,使他们自己丧失了想象力的同时,也习惯于流程思维,哪怕对“情境”“生成”这种流动性、灵活性的因素也试图打造模式、总结出公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种严苛的情形,多是麻烦的源头。

众所周知,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了一场越战,比较吊诡的是,他们其后的自我评价是:虽然打赢了每一场战役,但却输掉了整场战争。这种由不断累积“胜利”,到最后竟换来“失败”的结局,可能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我们再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学骑自行车时有个体验,即如果你只看着脚踏板,而不扶好把手、目视前方的话,是注定要栽跟头的。这两则例子想说明什么?其实只是表明,当我们的眼睛只盯着设计好的、具体的、静态的“点”时,往往会失去对“面”的掌控。

那么,从课程的角度来论,道理也是一样的。当我们过度地设计情境,将课程意志、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时,可能获得某一节课的“高效”、某一次考试的“胜利”,乃至某一门功课的“成功”,但从教育即生长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就是生命体验过程,无视学生的生命需求,只有分数的灌输是不利于人的生命生长的。违背生命生长的“高效”实质是失败的。个人生活的丰富性、经验的在地性、感受的场景性都影响着学习过程,教师剪除了这些元素,在单维的教学背景中实施教育、管理,必然引起不同的“反弹”:当课堂情境与一部分人的生活场景或兴趣爱好“共振”时,则产生了“优异”的学生;而当彼此无法“共振”,甚至相悖而行时,则产生了“糟糕”的学生。我们的“问题生”不正是我们亲手“培养”的吗?我们学生无数美好的可能性和发展性,不正是我们自己“扼杀”的吗?

广告领域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有一半的广告费永远是浪费掉的,但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半。”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所有的课堂中有一半是浪费掉的?我觉得,在主张设计情境的当下,问题恐怕还远远不止于此。比如,有老师在生物课堂中讲授“酶”的知识时,津津有味的以自己年轻时做“发酵馒头”为例,认为如此设计,是课程对生活的回归。但事实上,学生们反应并不热烈,原因是他们既没有亲手做过,也没有亲眼见过——老师在特定时空下的生活,怎么能等同于另一时空的学生经验呢?类似的困境,在物理、化学、地理中屡见不鲜,但这种“情景脱节”的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所有改善的起点,应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多元学习开始,因为只有如此的学习方式才是主动和前后连贯的,才是真正具有发展性和生命力的。

古得莱得的课程思想就很强调这一点。他主张把孩子的个性、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列入学校的教育目标范畴,并基于此,将课程分成五种形态: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人们将他这种课程理论假设称为“纵向课程观”,实际上,这五者之间是前后衔接、上下贯连的。他对情境的选择很注重“校本”和“生本”,从而摒弃了所谓的主观设计和圈定,在课程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给我们学校管理者的启示是,当课程走出对“设计”的迷信,真正与学生的生命接通,并持续地在他们的成长中慢慢发酵时,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要表达的是:情境,更多应该是当下的,至少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不是可以随意创设的。

48帮助,基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个人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在分析了大量的调研数据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即使是最常见的问题,在每所调研的学校里,在各自特定的背景下,也有着一些独特之处。尽管学校之间在许多方面都类似,但类似之中也有不同的差别。”(《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19页)所以调研者“越发开始懂得,为什么对所有的学校提出的同样的建议往往不能帮助任何具体的学校”(同上,第31页)。

有鉴于此,作者告诉我们在他的研究中得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改革在实质上是每个学校自己的事情,改革的程度取决于那些与每个学校有关联并试图改进学校的人们是否掌握了制定一套有用的改革日程所必需的数据。”(同上,第20页)他提醒我们“很难设想一所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在没有掌握他们学校目前状况的具体数据的情况下,能在他们的学校里系统性地创建新的环境条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仅靠成绩测试分数根本是不够的”(同上,第20页)。

读着这样的文字,怎不叫人感慨良多!看看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有多少时候不是“仅靠成绩测试分数”的?又有多少人不是靠测试的分数来衡量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的?在我们的教育测量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似乎除了考试成绩再也没有其他了,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是那么迷信量化考核,总是习惯于用量化的分数来考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文化知识可以书面考试以外,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个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是不可以用秤称用斗量的。于是我们用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准、一个学生的心智成长唯一的“统一标准”,就是测试分数了。

正因为如此,分数就成了行政、家长,甚至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衡量一所学校和一个人的教育教学或者个人业绩的唯一标准了。于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与“教学业绩”,教育行政、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加上教育媒体与家长们一拍即合,不断地推出这样那样的以提高测试分数为目的的考核管理“举措”,这当中可以说,以在某一区域、某一学校推广同一种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为最了。

表面上看来,某所学校、某位教师也许因为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一段时间内在学科教学质量上是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这提升背后牺牲的师生的生命质量则是我们无法通过成绩测试来衡量的。即使是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他诸方面的因素也往往是我们看不到的,因为看不到,我们谁也不会去想,我们能看到的就是那个分数。所以,我们就想当然的认为某教学模式与集体备课一定会提升所有学校的办学水准、所有教师的教学质量、所有学生的学业水平。

单就“集体备课”而言,我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常识,这就是集体备课必须是建立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本就是一件个人化特征相当明显的工作。如果没有个人对课程标准、学科教材、考试说明、考试试卷的独立研究,没有个人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深入了解,集体备课形成的再好的教案,对具体个人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在极力主张推行集体备课的人看来,因为薄弱学校的教师水准不理想,所以需要集体备课来提升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准。但他们不会想到,正是因为这“良好的动机”助长了相当一部分教学水准不高的教师的“等靠要”——等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案、靠人家的教案混日子、要人家的教案交差使,从而使得这些相对低水准的老师越来越懒惰。更要命的是,正是这“良好的动机”使得我们许多教师的研究课程标准、学科教材、考试说明、考试试卷和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渐渐弱化了。反过来,我们还要埋怨他们的教学水准和教学技能不得长进,越教越笨,就是不去想我们在他们的不长进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其实,正因为教师教学水准不高,才需要督促和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备课能力,而不是寄希望于通过“集体备课”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准。所谓“有福吃福,没福吃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当每位教师的独立备课水平提升了,集体备课才可能是有效的。因为,一个人独立备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了各自的独立思考,才可能有各具个性的教学设计。一个个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的交流,就有可能促使一个个的个人产生新的思考,所谓的“教学创新”也就有了可能。这一过程就是形成“第三选择”的过程。

综上所述,对教育行政、教育业务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们而言,清醒地认识到“对所有的学校提出同样的建议往往不能帮助任何具体的学校”是相当必要的,唯其如是,才可以避免指令与要求、指导与帮助的“一刀切”,考核评估的“统一标准”;而对具体的学校、学校管理者、学校教师乃至学生而言,面对上级的要求、指令、指导,需要的则是因校而宜,因人而定,因势而变,绝不可以盲从,更不可以跟风。49教育,不能让孩子失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萨瓦特尔在《教育的价值》中指出:“人文主义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新手认同那些不可更易的信条教条、永恒的常规、习俗,而是教给他们改变自身,不让自身崩溃,不自我指责,不失去给自己持续创造一种好生活的能力。”(《教育的价值》,第139页)而事实上呢?“在那些成功地推行义务教育的地方,也是随处都可看到学业失败、像官僚机构中一样冷冰冰的老师、课程变化不定,可能其一个比较有问题的目的就是,想将新手转变成平庸的、温驯听话的机器人,服务于万能的、全能的既定权力,受其阉割,任其宰制。”(同上,第135页)

现行教育不容乐观的问题其实也在这里。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在很多时候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机器人,应付考试的机器人。我们的课堂教授的主要就是那些解题方法、应试技巧,这些所谓的方法与技巧看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也很科学,可事实上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又未必能够考得很好,于是乎,训练就成了我们的法宝。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除了讲题目,就是做题目、考题目。学生就在题海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温顺了,个性与智慧、创造力与想象力也就在这中间慢慢丧失了。

做教师的呢,也就在这样的“教学”中疲于应付,每天面临着上级的考核与排名,在考核与排名中忘记了什么是教育,不再去想教育的本意是什么了。更为可怕的是,那些新手进入教育行业没有几年也很快丧失了原本的智慧而变得庸常了。每日里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指责,我们很少思考原因何在,或者埋怨体制,或者埋怨考试制度和考核机制,谁也不去想造成今日之现状我们的责任何在,而推诿、较劲、造神的情形倒是时有所见。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萨瓦特尔让他们的教育部长正视在美国出现的这种现象:“在一些情况下,人们更喜欢把孩子留在休闲地,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接触到自然(我猜他们会谈论景观、土地、土地上或土地周边的事物),援引先前的不把孩子送往学校去(或者是从不知名的学校也可以培养出大人物)的惯例,从而获得更高的潜能发挥,像亚伯拉罕·林肯(林肯没正式上过一天学,最后凭自学成为美国总统)。”(《教育的价值》,第135页)其实不到学校上学的情况,现如今在我们的土地上也已经出现不少了,问题是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少从学校教育上去找问题,更多的则是在如何取缔这些与学校教育不同步的教育形式上动脑筋。

作者还指出:“教育的本意并不是去传递父母接受和认可的知识与经验的总和(这些东西父母完全可以与孩子个人交流,即便是反对既定的教育,父母与学校之间的对话也总是相当具有教育意义的),而是去传递最基本的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文化内容。孩子进入学校,是为了接触其所生活时代的知识,而不是为了验证或确证其家庭(其父母)所持的观点。”(《教育的价值》,第139页)应试教育猖獗的学校教育事实上很少去关注孩子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知识,更多的是在灌输那些僵化的、过时的知识,这就怪不得一些家长不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教给孩子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正需要的东西”,“或者他们能够找到私人老师来熟练地完成这一任务”(同上,第135页)——让孩子“不失去给自己持续创造一种好生活的能力”。

面对远离学校的选择,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是应该想想孔子期待的那种情形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不是应该从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列侬的这段话中得到一些反思呢: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很久以来,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迷失在无休无止的追逐中。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人有时候像人世苍茫中的孤舟,我们多么需要一个宁静的海岛,安心地享受这个世界赐予我们的一切:蓝天白云,丛林飞鸟,以及艺术和娱乐。

50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环境的改善

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一书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人们希望教师能日复一日地热情奔放地教学生,并敏锐地诊断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种希望现实吗?”紧接着,作者用杰克逊的研究“教师在每个小时上课时间里要做出200多个决定”和一位教师的陈述“正是每天与173名学生的交往使我筋疲力尽,垮了下来”告诉我们这样的结论:“教师的负担如此之重,以至于即使他们能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转向使用那些精神和身体都不那么劳累的老办法。”(《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207页)

当下我们的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恐怕远甚于作者调查的情形。我们不仅要面对一百多位学生,还要面对这一百多位学生背后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更要面对来自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负担,所以,我们就只能在这些压力下缴械投降了。诚如一位教师所言:“这些年,身边的同事们也囿于对成绩的追求,对所谓各种奖项的在意,课堂的匠气越来越重,灵性缺失。重知识,讲技巧,却忘记了最根本的思考和思想。其实对于语文而言,我一直认为,不论阅读和作文,不是靠技巧和训练就可以提高的,思想的高度才是决定因素。没有思想,再好的技巧也是无骨可附的皮肉,毫无用处。当课堂被大量花哨的课件占据,对文字的想象和敏感也就淡漠了;当思考被海量的训练抢夺,大脑也就只能成为执行程序的硬盘。”

是的,按程序走是最简单、最保险的,至少不会在各种各样的考核中出岔子,因为我是按照你们提供的套路走的,要不就是你们的套路有问题,要不就是考试试卷出了问题,总之问题不在我们这里。再加上领导要靠成绩邀功,更要靠成绩升迁,于是听到哪里出了个什么“高招”就急不可耐地趋之若鹜,硬生生地绑架着我们回到唯分数的老路上来了。就这样,我们进一步习惯了按着剑谱练招式,照着统一的教案去宣读,下载现成的课件去翻页。谁还会去想,这教案适合我吗?这课件适合这课堂吗?再说,上面要检查啊,我们不按着这样的套路来,怎么应付得了检查呢?

在这样的教学生态中,教师怎能不感到筋疲力尽,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我们这样的课堂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因为一旦在考试中有所失误,我们遭遇的就有可能是倾盆大雨——异口同声的“正义的谴责”。于是,除非“傻了”,我们只能不冒创造性教学可能遭遇的风险,而屈从于行政的命令,回到挂着新招牌的传统教学方法的老路上去。

这样的教学生态,还导致我们“不敢指望今后能不断吸收有献身精神的、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来当教师并留在教师队伍里”(《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209页)。这样的尴尬早已经出现了,而我们总是不以为然,或者说我们总是感到“束手无策”,或者出于我们的某种说不出的原因而熟视无睹,以致形势越来越严峻。

如果我们只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去研究影响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环境问题——这环境,不只是工资晋升、职务升迁、住房条件、医疗保险等等,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平等、尊重的人际氛围和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没有这些教学环境的改善,“我们就不可能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也不能提高他们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209页)。

51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发展

为人的教育,首先关注的自然是人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标。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花了相当多的篇幅谈及健康、身体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他说:“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是身体和心智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别的奢望了。”(《教育漫话》,第4页)

当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分数的时候,我们是不会考虑我们在“为你好”的动机和言辞下所采取的一些举措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学校会以“集中营”式的管理而得意,因为这样的管理孩子们除了亢奋还是亢奋,而这亢奋又仅仅是围绕训练与做题的,是直指高考或中考的——不考本科不罢休嘛!而我们的家庭呢,对孩子的唯一希望,也是要考个重点,要考上清华、北大。要光宗耀祖啊!

我们谁也不会想“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要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作个人物,也必须有强健的身体”(《教育的哲学基础》,第83页)。我们想到的只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像机器一样在应试的流水线上运转,看到题目就能下意识地、机械地运转自如。而要让他们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办法似乎只有这样两种:一是拼时间,耗体力;二是喊口号,搞“励志”。于是,“四大名校”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就这样成为我们信奉与追逐的神魔了。

教育,就这样成了一个体力活,要成绩就借助口号与励志。为了分数,早读已经不够了,还要早早读;晚自修也不过瘾了,还要有晚读;午休不能有了,一定要改为午练。就这样塞满了我们每一天的时间,你还得“充满激情”,朱自清先生不是说过“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吗,于是,我们不要洗手,也不要吃饭,更不能凝然,唯有做题做题、训练训练,因为做题和训练可以使我们亢奋,可以使我们击败对手,可以让我们成为接班人,可以报答父母恩啊……更可怕的是那狂热如“盖世太保”式的宣誓,躁动如“文革”式的跑操,真不得不让人坚信“‘文革’就在一小时之间”。

结果,我们的孩子不知冷暖了,变得淡定了,人家棉衣早变夹袄了,我们依然是“狐裘不暖锦衾薄”呢。何以取暖,跑操跑操,边跑便喊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貌似这样我们就健康了,也幸福了。实在不行,挂着吊瓶做题、训练、考试就是。“不考清华不罢休”啊!这样的教育,告诉我们的是,人是不可以没有精神的,然而可以没有身体,也可以没有休闲,更可以没有乐趣。一个习惯了没有休闲没有乐趣的生活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我们谁也不会去想,因为我们要的只是眼下的业绩。

如果我们的教育,真的想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最大的罪恶吗?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首先必须明白“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的”。看看那些高考状元、奥赛金牌得主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的境况,我们难道不应当反思我们以往和现在所采取的那些反教育、反人性的主张与举措的罪恶所在吗?所以洛克说:“凡是身体和心智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别的奢望了。”

52不要像做好事一样的做坏事

奈杰尔在《40堂哲学公开课》中谈到斯多噶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时有一个表述:“我们能主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40堂哲学公开课》,(英)奈杰尔·沃伯顿著,肖聿译,新华出版社,2012.10,第28页)也就是说尽管许许多多事情的发生与走向我们无法控制,但对已经发生的所有事情的态度则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

就如高考的形式与内容我们无法控制,统计排名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方式我们无法控制,各种评估与验收我们也无法控制,但如何对待这林林总总的考核评价与挂钩的态度,则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想起当年我做校长时,有一年“三模”结束,分数也基本出来了,管教学的吴校长是不可能不去关注分数的;全区职业中学提前招生开始了,分管初中的季校长也不可能不去思考如何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当然,我也不可能不关注这些。但是,我对他们两位的提醒是,对形形色色的与绩效挂钩的考核的态度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任何人都强加不了,看淡一点就坦然了。就如哲学女神所说:“任何事物本身者不可怕——是否可怕,完全取决于你怎样看待事物。”(同上,第41页)你看重了负担就重了,你看轻了负担也就轻了。

我对同仁们更多的提醒是,不要老是同师生谈分数,谈排名,也许不谈会比谈的效果要好许多。职业中学提前招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道路的权利,谁也不可包办,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经验和理解来向家长、学生解释他们的疑惑,至于他们如何选择那是他们的事情。没有必要为绩效考核成绩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许多事情看淡一点,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我们最应当忌讳的恐怕就如塞内加所说的那样,有的人做坏事也像在“做好事”一样用心。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像做好事一样地去做坏事。

一个孩子,他考不考大学,上职业中学还是上普通中学,一切都当由他自己选择,谁也不可以代替他。再说,人生可选择的道路原本就很多,关键是我们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郁离子·盼枭成凤》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枭就是枭,凤就是凤,许许多多的东西我们是解决不了的,说通俗一些就是强扭的瓜不甜。弄不好你还得承担担当不了的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而且能够为学生做的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和渠道让他们明白,最佳的生活方式就是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生活,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努力置身于朋友当中,凡事适度,不要苛求。就如庇罗所说的,你若想快乐,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别去关心事情的结果。生命原本就是一个过程,谁都有起点和终点。不同的只是过程,快乐地享受生命的过程,也许当我们终老的时候就不会感到这辈子白活了。

同类推荐
  • 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道大无外》一书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先生的一部杂文集,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书中绝大多数的文字出于《南方周末》,也有数篇曾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将百余篇短文按其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学问与学校”,以教育和学术为中心,多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尤其大学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下篇讲“历史与人生”,则从历史的角度剖析现实,既有对时弊的针砭,亦有对人生之感悟。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尾必嫁

    追尾必嫁

    一个大龄剩女的一场意外桃花,两人的闯入,唏嘘人生。每一步的行走,其实都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哪怕是最执着的,经历岁月洗礼,也可能会淡忘。只是,希望,在他们身上能找到属于你的影子。
  • 灵神驾到魔尊别想逃

    灵神驾到魔尊别想逃

    穿越还是归来?废物还是天才?是受人欺负卑微到角落还是唯我独尊睥睨天下?是珠落尘埃还是风华绝代?且看她翻手覆云雨,如何踏破九州回归神位!只是,这成神路上怎么多了一个他?唔……魔尊?尊上大人,我们仙魔殊途,是绝对不可能修成正果的!所以你还是尽早放弃吧!什么?!!魔尊秒变战神?魔至神的蜕变!这到底是阴谋还是迷局?看他们如何携手看透这迷雾下的真相,破了一切阻遏他们的障碍!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的星星我的舰

    我的星星我的舰

    星之舰,空旷无人,只剩下高新机器。东方极光贸然接收星舰,他必须去完成那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必须从招募舰员开始,为征程做准备,也为离别做绸缪。“我的星星我的舰,世外桃源般的舰,我要五百男女做船员,欢迎登舰,一同无忧虑,一齐向深蓝……”
  • 咸淳玉峰续志

    咸淳玉峰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哈佛不眠夜: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

    哈佛不眠夜: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

    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每当节日到来,你是否盼望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有的礼物精致华丽,可以装饰你的房间;有的礼物实用,可以方便你的生活;有的礼物稀奇少见,可以开阔你的眼界;有的礼物看似普通,其中却包含了对方满满的心意,可以成为你美好的回忆。今天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我们也要送你一份特别的礼物。
  • 海贼之气压果实

    海贼之气压果实

    梦想,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是,你不去追逐怎么知道能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