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6300000041

第41章 苦日子

精神郁闷之后就是饥饿。

我注意到张中行对生活的描写,都很简单,但他对贫穷的记忆是刻骨的,总让人久久不忘。他在回忆录里多次提到“伤哉,贫也”。所谈疾苦,都非今人可以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他面临的不仅仅是精神的困扰,又添了生活的麻烦,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入不敷出。他回忆此段生活时讲道:

1959年的春季,我和妻二人往天津,把母亲接到北京来。母亲晕车,所以故意坐晚七八点钟开的车,拉下车窗帘,以求看不见动。这个办法还真生了效,母亲未呕吐,平安到了家。其时正是热火朝天大炼钢铁的时候,过杨村、落垡一带,常看见路旁火光冲天。对于宗教性质的狂热,我一向没有好感,想到自己也要装作有宗教热情,反而觉得母亲的不见不知也大有好处。

母亲来了,也有她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幸而都不难解决。衣,家里的(土改后置备的)都带出来,几乎用不着添什么。人一生,食方面消耗最多,也就花钱最多。可是母亲面临的问题不是花钱多少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吃饱的问题,因为粮食不贵,而只许买二十多斤。她是借了年老,饭量小以及一生简素养成习惯的光,在别人都饥肠辘辘的时候,她却吃饱了。前面说到,因为缺粮,家里吃饭改为法制,人人吃自己的定量,中青不够,母亲却够了。食无鱼肉,中青很想吃,她却不想吃。她也有所想,是妻有一次,出于孝敬婆母之礼,问她想吃什么,她说:“就想吃点杂面汤。”

在苦楚的日子,妻子为保全这个家,把好的条件让给了他,让其终身感激不已。张文曾在给我的信中写下这样的话:

困难时期妈妈浮肿,街道照顾,每天中午可以到居委会吃一个菜,自带主食。一天,妈正在包要带去的两个小窝头,爸按捺不住饥饿,说:“让我吃一口行吗?”妈把窝头拿给了爸,爸一口就咬掉一半。妈说:“你都吃了吧!”把这个窝头都给了爸。此事是爸晚年生病后讲给我和小保姆听的,当时妈妈也在场。说那时候都吃不饱,吃什么都香。

也是困难时期,妈妈的一个英明果断的决定。按干部级别,爸爸享有“乙字购买证”,每月供应一斤黄豆和一斤猪肉。爸爸觉得家中有老(我的奶奶和姥姥)有小,不忍心一人享用。妈妈说:“一大家子就靠你一个人拉套,你不能倒下,老人不活动,自己的定量够吃,饿不着,孩子们年轻挺得住。”决定让爸爸一人吃黄豆,每顿饭都蒸一小碗黄豆,让爸爸先喝黄豆汤,再吃黄豆。猪肉则买猪油,烙油脂饼,大家改善,增加些油水。就这样,爸爸居然治愈了浮肿,在饥饿和工作的重压下,挺过来了,换得全家平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饥馑,几乎覆盖了全国。人们不得不为生计发愁,但几乎没有良策。大家被困在一个地方,连一点活动的空间都没有。城市里的定量供应,是日伪时期就有的。到了五十年代,这个模式越发厉害。计划经济下,来不得半点闪失,人们在那时经历了空前的大恐慌。突然间四处是饥馑的氛围,当人们把解决吃的问题摆在首位的时候,思想是没有自由的。不断地传来有人饿死的消息,张中行熟悉的人中有两个:一是同院的邻居王氏,因为饭量大,加之精神不太正常,无法适应供给的生活,饿死了;还有一位亲戚,住在外地,总是梦想张中行能发家,好给他们做红烧肉,但也梦如烟云,未能看到这样的日子而过去了。

先前苦日子还能想些办法来解决,比如借债、卖些器皿,或者卖文、编编书稿。他和老伴就在小市变卖过家产、古董,维持生活。现在不行了,没有粮食,全民粮荒,况且他手里已经没有多少现金了。我注意到他对饥饿感的描写,很是细腻,虽不是小说笔法,但读后让人难忘。艺术可以编造,但真的生活是别人想象不了的。他在《流年碎影·饥饿》中写道:

写小说,可以编造,不写小说就只能如马、班之著史,写实况,缩小到我,而且是自己的。这也不很少,由何时说起呢?想到一种情况,是若干年来,农村的人总是往城里挤,根据不合时宜的人性论可以推断,是都市的生活好于农村。这情况也鲜明地表现在饥饿的程度(时间长短、饿殍多少等)上。仍说家门之内,母亲因食不饱而移住天津,时间是1958年10月,我住北京,也感到食不能饱,大概要晚一年左右。不能饱属于内,是只有天知、地知、己知的事,所知是浑身无力,渴想吃荤的(红烧肉、炸油饼之类)甜的(蛋糕之类),将到饭时就起急,恨不得立即端起碗。还有属外的,是买食品(尤其肉类)难了,接着牛奶不能订了,粮食定量还要减。肚子不好受,影响心里也不好受,但不能说,要装作若无其事。实际是真有其事,怎么办?许多人是用高价之法买一些较好的营养,记得杨丙辰先生就曾劝我这样做,而且助以人生之道的理论,是保命第一,要舍得花钱;远的一层是,即使可以挤出一些钱,七口之家(其时长女已工作,不在家),比如破釜沉舟,买半斤高级点心,往嘴里送,想到那六口都在饥肠辘辘,实在咽不下去。总之是理论上并非毫无办法,而实际只能忍,听天由命。

他的描述对那些从苦海里过来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我觉得,北京的日子毕竟好于外地。张贤亮写西北的生活,挨饿的场景惊心动魄。杨显惠描绘西北的孤儿院,也有类似的场景。我在六十年代初生活于辽南的农场,饿得浮肿,几乎没有粮食,靠树叶和玉米棒为活,可谓惨不忍睹。那时到处是饥馑的人群,我还记得山上不断出现的新坟,惨象不忍细睹。看到张中行的文字,我觉得北京人还够让人羡慕的,因为毕竟还有特供。而乡下之人,只能面对泥土和草水,过着原始人不如的日子。我那时四岁,刚有记忆。记得在海边捡海草,饿得不能走路,摇摇晃晃地度日。海草吃净了,就吃树皮。记得有一次母亲从食堂打来一小盆饭,全家人围着,都不敢下箸。连一个人都不够果腹,何况四口之家呢?饥饿是人类的第一大灾难,我们几代人都赶上了它,岂不可叹也夫!在那样的时代,人的可怜是现在的青年所不知道的。

那是天地的大苦,可谓人世的巨灾。鲁迅那代人,写人间各种苦难,唯独没有深及饥谨,偶有涉猎,都是别人的事情,自己是没有切身的体会的。四十年代后,乱世的影子四起,饥饿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到了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吃粮的问题才总算得到解决。张中行那代人,可说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灾难:内战、丧乱、饥谨、地震、流放。其中最为惨烈的是挨饿的日子。但苦楚的时光也不是没有收获,那就是他有着妻子的体贴和爱护,得到了亲情的滋养。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在贫瘠和近于死亡的日子里,家里还保存着温情,那是令他宽慰的地方。

同类推荐
  • 万婴之母林巧稚

    万婴之母林巧稚

    本书介绍了医学家林巧稚的生平,内容包括:一百一十分的许诺、第一位中国女妇产科主任、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夫人的电话等。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中华女杰(近代卷)

    中华女杰(近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家新编著的《中华女杰(近代卷)》遴选了1840年以后至1949年20位中华女英雄,讲述她们的故亊,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崇高风范、品格。《中华女杰(近代卷)》收入的人物有傳善祥、周秀英、秋瑾、向警予、陈铁军、杨开慧、冷云、赵一曼、刘胡兰、萧红等。
  •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物理学家,“创造20世纪的人”。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而他与爱迪生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注重科技创新的今天,特斯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毫无疑问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热门推荐
  • 踪迹

    踪迹

    《踪迹》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五篇散文:《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中的文明》。
  • 网游之帝国双璧

    网游之帝国双璧

    飞叶化剑,控火御风,这是一个关于两个年轻人的故事,关于他们在游戏里的一部传说。
  • 阿拉德之虚空秘典

    阿拉德之虚空秘典

    一方已知的位面,一本未知的魔法书,一个来自魔界的少年。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踏入次元学的大门。神秘的仪式、从未见过的魔法,深藏的混沌……还有,召唤出来的娇俏少女。“在你接触次元学前,你应当知晓,你的所知比起宇宙是何等渺小。你的过往,你的感官,你的知识——乃至你所有的一切,既是助力,也是阻碍。”“你要时刻保持对未知的好奇,虽敬畏,但无畏。”“你的恐惧总是来自于你的无知,真相往往脱离常理,但它无法被谎言所改变。”“若你将要探索那思想的彼端,那么不要忘记——”“当你注视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你。”
  • 绝境狼王系列:孤独的小狼

    绝境狼王系列:孤独的小狼

    本书是美国“动物奇幻小说女王”凯瑟琳·拉丝基的力作,它以被弃小狼——福狼的传奇故事为线索,将狼族生活与文学想象巧妙融合,编织成一套磨难成就传奇的神奇小说。从狼的生存,到狼的等级,从狼的情感,到狼的战争——狼族生活在本系列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深沉的母爱,到坚定的信念,从温暖的友情,到超常的智慧——福狼与伙伴们不屈不挠的冒险经历被描写得细腻真切。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九道传说

    九道传说

    九道大陆,天才辈出,诸雄争锋,却是作茧自缚,令得九道大陆资源匮乏,无力抵御外敌。数千年前,一代道祖歼信为大陆所陨落!数千年后,另一位道祖即将出现。天下气运,尽在一人之手,无尽苍穹,一人独霸。炼器?出神入化!炼丹?天赋逆天!道祖,非终……
  •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传统思想的现代维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思想相关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 《 传统思想的现代阐释》,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中道家、儒家、辩证法、浙学等重要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新的研究,力图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一些突破,提出一些新的解读和现代阐释。下篇《传统与现代化》则希望就一些新的思想学术论题,结合传统思想文化资源,进行多个角度、多个方法的探讨,努力挖掘出一些传统与现代的转换链接的有效通道,发现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途径、方法问题,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路径等问题,使传统哲学文化真正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丰厚“软实力”,成为从传统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应予以借鉴依凭的一个特有的民族性基础,推进重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 穿越种田之农门医女

    穿越种田之农门医女

    一朝穿越,顾琉熙被迫嫁给又穷又丑还身患残疾的宋御,从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沦落为凄惨农妇。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受尽欺负……好吧,丑点穷点没关系,只要一心一意对她好,小日子照样能过得红红火火。蝗灾,旱灾,瘟疫,重重天灾接踵而来,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唯独宋家安然无恙。卓绝厨艺,逆天医术,惊世才华,顾琉熙携夫君一家人混得风生水起。直到被小人陷害锒铛入狱,才知道原来她那个沉默寡言的冰山夫君还有双重身份???
  •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

    《经典躺着读》(清代—民国卷)是本中国文学史的精品导读书。梳理了从清代到民国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全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以《红楼梦》《浮生六记》《桃花扇》等巨著结束古典文学后的辉煌;第二阶段是以鲁迅作品为开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按时序分别介绍解读了苦雨斋散文、激昂郭诗、曹禺话剧、以及沈从文萧红张爱玲的小说,以《围城之外》落笔钱锺书作结,涵盖了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启蒙与发展的19位作家及其代表作。
  • 清晨沐寒风

    清晨沐寒风

    她重获新生,却意外获得新技能。重获新生后,就得罪仙界太子,被他天天追着不放,她表示很无奈。太子追着他不放,只是不想继续孤单的千年,他表示自己只是在追妻而已,不过方法用的好像不对,请求指导。千年之后重生,她只想清修一生,做一闲散仙,从此不理红尘是是非非。跨越千年,他只为等他一人,尽管放弃所拥有的一切。清晨沐浴着寒风,只要有你,即便寒风也会是暖风。寒风有着清晨,心里却只能容下她一人,万水千山,他只想陪她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