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2200000032

第32章 致父亲(2)

无论牵涉到思想或人都是如此。只须我对一个人有一点兴趣(就我的天性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你就会毫不考虑我的感情、毫不尊重我的评价地对这个人破口大骂、诬蔑、丑化。比如像伊地语演员略韦这样的天真无辜的人就遭到这样的命运。你还从未见过他,就用一种可怕的方式(我已忘了是何种方式)把他同虫相比。你还经常在谈到我所喜欢的一些人时,脱口而出地用上那个关于狗和跳蚤的谚语。关于那位演员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曾经用自己的话把你对他的说法记录下来:“我的父亲这样说我的朋友(他根本就不认识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当他指责我缺乏孩子的爱和感恩之情时,我完全可以据此加以反驳。”我始终觉得不可理解的是,你对你的话和论断会给我带来多大的痛苦和耻辱怎么竟会毫无感觉,好像你对你的威力竟是一无所知似的。我的话当然也经常会伤害你,但我总是会意识到的,它使我痛苦,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没法不说出来,说的时候我就已经后悔不迭。但你却是毫无顾忌地把你的话抛出去,你什么人都不怜惜,说出时不怜惜;过后也不,人们在你面前可以说是完全失去了防卫能力。

可是这就是你的全部教育方法。我相信,你有一种教育天才;你的教育对一个像你这种类型的人很可能会是有效的;他会看得出你对他说的话中的理智所在,从而对其中别的因素不必关心,安安静静地照此行事就是了。但对于我这个孩子,你对我吼叫的一切都不啻是天谕神示,我绝不会忘记它,它成了我判断世界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判断你自己的最重要方法。你在我身上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我童年时主要在吃饭时同你在一起,所以你给我上的课一大半是关于吃饭时的行为的课。凡是端上桌子的东西,都必须吃光,对伙食的好坏不可以说三道四——可你自己经常认为菜没法吃;称之为“饲料”,说那头“牲口”(指女厨师)把它给弄坏了。因为你不是由于特别饿就是由于特别喜爱某个菜而不管烫不烫,总是迅速地、大口大口地吃个精光,所以孩子也必须快吃,饭桌旁笼罩着阴沉沉的寂静,只有一些训诫不时打破这种寂静。“吃完再说话”,或“快一点,快一点,快一点”,或“你看,我早就吃完了”。骨头不可以咬碎,你却可以。醋不可以咽下去,你却可以。关键要把面包切好切齐;但你拿着一把滴着汤汁的刀来切却无所谓。必须当心别让残食落在地上,但你的脚底下却落得最多。坐在饭桌旁只可以一门心思地吃饭,但你却修剪指甲,削铅笔,用牙签挖耳朵。父亲,请别误解我的意思,这些本来都是完全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由于这个对我来说具有极大权威的人自己并不遵守他给我规定的条条,这些小事才给我造成心理阴影。这么一来,世界在我眼中就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这个奴隶居住的,我必须服从仅仅为我制订的法律,但我又(我不知原因何在)从来不能完全符合这些法律的要求;然后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极其遥远,那是你居住的世界,你忙于统治,发布命令,对不执行命令的情况大发雷霆;最后是第三个世界,其他所有的人全都幸福地、不受命令和服从制约地生活在那里。我永远蒙受着耻辱,或者我执行你的命令,这是耻辱,因为它们只对我起作用;或者我不服从,这也是耻辱,因为我怎么可以不服从你呢?或者我无法执行,因为我比如说不具备你的力量、你的胃口、你的技巧,尽管你是把这作为毫无问题的事向我提出的;这无疑是最大的耻辱。以这种方式活动着的不是孩子的想法,而是孩子的感觉。

假如我把我当时的处境同菲利克斯的处境加以比较,情况也许就更清楚些了。你对待他的态度同对我的态度是相似的,甚至对他用了一种特别可怕的教育方法,如果他在吃饭时在你看来弄脏了什么,你就不光像那时对我说的那样,说:“你这个大蠢猪。”还要加上一句:“一个地地道道的赫尔曼。”或者“跟你父亲一模一样。”但这也许(在此顶多只能说“也许”)对菲利克斯确实没有多大伤害,因为对他来说你只不过是个特别重要的外祖父,但你对他并不具有你当时对我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再说菲利克斯的秉性是沉着的,现在已有些男子汉的气质,一个雷鸣般的吼声也许能使他吃惊,但不会长时间地抑制他的情绪,但更重要的是,他同你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他也受到其他影响,你对他来说不如说是个亲爱而又滑稽的人,他从你这里可以有所选择地接受。你对于我却不是滑稽的,我没有选择余地,必须照单全收。我也不可能表示任何不同意见,因为你从来就不可能对一件你不同意或仅仅不是由你的意思产生的事情平静地发表议论,你的发号施令的性格不允许你这么做。近年来你把这归咎于心情紧张,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什么时候不是这样的,顶多你是把心情紧张看成了一种更严厉地施行统治的手段了,因为统治的思想窒息了所有由其他想法产生的反驳论点。这话当然不是谴责,而只是确定一个事实。比如对奥特拉,你习惯这么说,“根本没办法跟她讲话,一开口她就冲着你暴跳如雷。”但事实上她根本就不会暴跳,你把事与人搞混了;是事情冲着你暴跳如雷,而你听都不听人家说什么,马上就对此事作出了决定;要是事后再向你解释,只会更激怒你,从来说服不了你。这时只能听到你这么说:“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好了;我随你的便;你算是长大了;我是不需要再对你说什么了。”而这些话是带着一种充满愤怒的、可怕的、沙哑的言外之音说出来的,而且还是百分之百的先入之见。我今天对这种言外之音的害怕之所以不像童年时代那样浑身发抖,是因为童年时那种绝对的负疚感已部分地被我们俩同样可怜的认识所取代。

由于不可能进行平心静气的交往,于是另一个其实很自然的后果产生了:我把讲话的本领荒疏了。不错,本来我也成不了伟大的演说家,但是正常的流畅的人类语言能力我总还是掌握得了的吧。你很早就禁止了我讲话,你那“不许顶嘴”的威胁和为此而抬起的手从来就一直陪伴着我。从你那里在牵涉到你的事情时,你是个出色的演说家,我得到的是一种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讲话方式。但就是这样,你还是觉得过分了,最终我沉默不语了,首先是出于抗拒心理,再就是因为我在你面前既不能思想也不能讲话。由于你是我的真正教育者,这一点在我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果你认为我从来不服你,那真是个奇怪的误会。跟你所想的和指责我的不同的是,“总是一切相反”真的不是我在你面前所持的生活准则。恰恰相反:假如我对你不那么听话,你也许会对我满意得多。应该说,你的一切教育措施都不折不扣地得到了贯彻;我从未想过要逃出你的掌心;以现在的我而言(当然要撇开生活的基础及其对我的影响不谈),我是你的教育和我的服从的产物,但尽管如此,这么一个产物却使你深感不快,你甚至无意识地否认这是你的教育成果,原因是:你的手和我这块料互相之间形同陌路。你说:“不许顶嘴!”是想压服我这儿令你不快的反对力量,但你这句话的力量对我来说却太强大了,我太听话了,于是我完全闭了嘴,蜷缩在你面前,而只有在我离你很远,在你的力量至少不再能直接达到的地方,我才敢动弹一下。可是你站在面前,于是一切在你看来都是“相反”的,而其实那些只不过是你的强大和我的孱弱的理所当然的结果罢了。

你在教育中运用的效果特别好的,至少在我身上从未失效过的语言手段是:斥骂、威胁、讥讽、冷笑,还有(这是奇怪的)自责。

我记不起你曾经直接用骂人的字眼骂过我。这也没有必要,你拥有那么多其他手段,再说在家里的谈话中,尤其在店里,你的骂人的字眼在我身边层出不穷,落在其他人头上,我这个小男孩有时几乎被它们震得麻木了,没有理由不把它们同我自己联系起来,因为你骂的那些人肯定不比我坏,而且你对他们的不满肯定并不超过对我的不满。这里你那谜一般的无辜和不可侵犯又显示了出来,你骂人时从来不会疑虑、踌躇,而你却谴责别人骂人的行为,并加以禁止。

你用威胁来加强斥骂的威力,这个对我也直接运用了。使我感到恐惧的比如有:“我要把你像条鱼一样撕碎。”尽管我知道,事后并不真会出现那么可怕的事(童年时我当然并不知道这一点),但它几乎与我对你的巨大力量的想象相符,我认为你也确有能力这么做的。可怕的还有,你吼叫着围着桌子跑,做出要抓住谁的样子,很明显你并不想抓住他,但最后总是像那么回事地碰到他,而母亲则最终做出救他的样子。在孩子的眼里,生命由于你的慈悲才又一次得以存在,并作为无功受赏的你给的礼物而继续下去。这方面也包括因不听话而引起的威胁。假如我开始做一件你不喜欢的事,你就用失败来威胁我,由于对你的见解的敬畏是如此之甚,以至失败(即使也许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发生)成了无法遏止的事。我失去了做自己的事的自信。我动摇不定,疑惑不已。我年龄越大,你能够拿出证明我的无价值的材料也就越多;渐渐地,你在有些方面还真是说对了。我又要留神不能断言仅仅由于你我才变成这样的了;你只是强化已经存在的因素,但你强化得很厉害,因为你在我眼里是非常强大的,并为此而动用了一切力量。

你在教育中特别喜欢讥讽,它也最能表达你在我面前的优势。你的训诫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你就不能想个别的法子这样干吗?这样你是不是认为已经做得太多了?”“你当然是没有时间来做。”等等。每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总伴随着恶意的笑和恶意的表情。人们在还不知道做了件错事之前,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受到惩罚了。令人气愤的还有那些作为第三者对待的指责,也就是说连直接受到恶意的训话的资格都被取消了;比如你表面上对母亲讲话,但实际上是冲着坐在一旁的我来的,如:“这事当然不能要求儿子先生去做了。”等等。(这种话的后果是,有母亲在旁,我就不敢直接向你问话,后来习惯成自然,我连直接问你的念头都不会产生了。对于孩子来说,向坐在你旁边的母亲问你的情况,危险要小得多,比如问母亲:“父亲好吗?”这样就防止了任何答复可能会带来的震惊。)当然,有时人家会非常赞同最刻薄的讥讽的,也就是说,如果牵涉到的是别人,比如艾莉,我有好多年一直生她的气。当几乎每次吃饭都这么说时,对于我来说堪称是恶毒和幸灾乐祸的节庆:“那个胖姑娘喜欢坐在离桌子十米远的地方。”然后你生气地坐在你的椅子上,毫无喜悦或带感情色彩地、像个死敌般夸张地模仿她那不合你胃口的坐相。这种动作或类似的动作你经常重复,事实上你这么做能达到的目的非常之少。我认为原因是,对一件事无端动怒和生气与事情本身是格格不入的,人家不会感觉到,这种怒火是由于坐得离桌子太远这样的小事造成的,而是它早在这之前已经存在,程度也那么深,只不过偶然地把这件事当成了导火线,由于人家确信,无论如何总会出现一个导火线的,人家便对事情的进展不十分在意,再说人家在不断地威胁之下脑子也变迟钝了;至于不会挨打,这一点人家渐渐放心了。人家变成了一个闷闷不乐的、精神涣散的、不听话的孩子,老是想逃跑,多半是一种内心的逃遁。你是这样地受着折磨,我们也这样地受着折磨。当你咬牙切齿地、带着咕噜咕噜的喉音笑着、第一次向孩子描述地狱景象时,你习惯于痛苦地说(最近收到一封来自康士坦丁堡的信时你也是这么说的):“那里是一个社会!”你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你的公开诉苦(这是经常发生的事)同你对你的孩子们的态度是很不相称的。我承认,我童年时(当然是稍大一些时)丝毫无法感受和理解,你怎么竟会需要别人的同情。你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巨人,我们的同情或甚至帮助对你又有什么用处呢?你本来必然是蔑视这种同情或帮助的,就像蔑视我们一样。所以我不相信你的诉苦,总想找出潜在其后的某种秘密意图。后来我才懂得,孩子们确实给你带来了很多痛苦。但当时,这些诉苦如果换个地方就会得到一种纯真的、坦率的、毫无顾虑的、随时准备加以伸手援助的反应,但它们在我的心目中却只是再清楚不过的教育和压抑手段,它们本身并未强烈地显示出这种功能,但它们具有一种有害的副作用:孩子习惯于对恰恰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不能非常认真地对待。

同类推荐
  • 立碑记

    立碑记

    某公因怀念保姆的恩泽,决意清明为她立碑修墓。而她两个侄儿却为保护田地萝卜报出高价、砸碎墓碑,攻击人身。呜呼,人贱于萝卜世间少有,敲诈自己的亲人更是罕见。嫲嫲对我和对我的饿哥是一样的,就连问这话的时候都是一样:“我要是死了,你们会到我的坟上来看我不?”她把重音落在“死”字上,像一缕阴风在我耳边嘶嘶地响,听得我的身上发冷。我不回答,是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古怪而多余。我的身边却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像呼喊口号一般喊了起来:“你不会死,你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神仙咋会死呢?”
  • 黑森林(下册)

    黑森林(下册)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50年6月由上海民生书店出版第一集;同年8月至1951年2月由上海新流书店出版第二至九集;1951年4月至5月由上海新风书店出版第十、十一集。全书结束后作者宣布“现已放弃武侠旧作,不久将有新作品贡献社会”。
  • 七侯笔录(全集)

    七侯笔录(全集)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七侯毕至之日,即是笔冢重开之时。随着少年与青莲笔命运的交织,笔灵以及笔灵背后隐藏的历史秘辛纷迭而至,诸多传闻、掌故以及沉积于历史底部的线索汇聚一处,古今彼此关合甚至超越了时空之限。管城七侯背后的千年道统之争,陆续浮现出来……
  • 吉川英治短篇故事集

    吉川英治短篇故事集

    本书收录了吉川英治的6则短篇历史题材小说,《酱油佛》、《下头桥的由来》、《侠盗治郎吉》、《大谷刑部》、《脚》和《鬼》。本书像是一幅壮观的浮世绘画卷,故事场景生动,人物刻画鲜明,情节更是跌宕起伏,读者可领略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更可体会武士们的快意恩仇,享受酣畅淋漓的文化体验。尤其故事结尾戛然而止,读者更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恣意书写自己专属的续篇。
  • 世界文学名著(全套50册)

    世界文学名著(全套50册)

    本书囊括了高尔基、小仲马、雨果等名家50部经典作品,包含《安徒生童话》、《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双城记》、《悲惨世界》等文学著作。
热门推荐
  • 如果你也听说

    如果你也听说

    从我进入江艺的第一天起,就不会有人知道我的过往。当然,这样的艺术学院,绝对不会有人在我身上看出一点破绽。因为,我看起来实在是与她们没什么两样。十六岁以后,我只能用这种隐藏的方式,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再残忍,我还是愿意苟且地活着。所以,原谅我,黎诺,我背叛了你,背叛了我们最后的约定。
  • 男神多半是腹黑

    男神多半是腹黑

    【全文免费,欢迎跳坑】周航上学的第一天,就被江雪给揍哭了,只因为他长得太丑,不符合她的同桌标准。从此,周航名正言顺成了江雪的小跟班。在周航被欺负之时,江雪抡起拳头就给他报仇,结果被打的浑身是伤,无语的看着周航:“被打的人是我,你哭什么!”周航哭的稀里哗啦,紧紧抱住江雪,哽咽着声音,断断续续的开口道:“对不起,我以后……以后一定做一个勇敢的男孩子,永远保护你。”谁能料到,年少时说出的一句话,后来竟成了周航喜欢江雪,用来奋不顾身保护一个女孩的理由。
  • 成熟力

    成熟力

    一个人走向成熟是困难的,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甚至历尽沧桑却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本书告诉你成熟的意义,怎样让自我变得成熟等内容,具体包括:认识自我就是一种成熟、成熟的人能主宰自己的心灵、成熟的人懂得放下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异界黑网游

    异界黑网游

    《混元》骨灰级玩家洛一二穿越了。随他一起穿越的还有《混元》这款网络游戏。“注册一个新用户吧,迷影踪不传之秘《疾风步》,只用一个技能点就能兑换!”“注册一个新用户吧,包你十日淬体、百日炼气,一年入逍遥,成就圣人都不再是梦想啊!”“什么,没有神魂?哈哈,《混元》里修行不要神魂!”“什么,讨厌打斗?那你可以经商啊亲,《混元》里满世界的天材地宝、金山银山,闭着眼都能发财。”……“什么,这个服务器满了?大家不要急,混元九区马上开服,保证人人都能玩得上……”
  •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 他的白月光

    他的白月光

    七年前,林徊因为误会忤逆继母而被父亲送到某城乡交换节目开始了交换生活,不配合节目组的她,又被继母委托给在农村休假的江崇照顾,随着相处,两人从厌恶冷漠到逐渐产生了感情,但最终不得不因为两人之间的差距而分开。七年后,成为了女明星的林徊因为电影而去基地参与训练,重遇了负责特训的特种兵队长江崇。江崇冷硬严厉,林徊一边训练,一边借机靠近,两人间的爱火又重燃……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
  • 我的电脑里有只鲲

    我的电脑里有只鲲

    一本准备写8-11年的书。科幻小众,求推荐,求收藏,求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