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5800000018

第18章 回眸(17)

人民文学出版社职工宿舍坐落在胡同中间路南,是一座有六七排平房的大院。孙用的寓所在中间一排,坐北朝南,只有两间半房。靠西的一间内室住人,中间和东面半间打通,是孙先生工作和会客的地方。因为他的古今中外藏书非常丰富,所以出版社在他住房的后一排又拨出两间屋子专门供他藏书。最初是为了找一本什么书,他带我去过。我同他熟悉了以后,他就让我自己去他的书室看书,不再陪我了。就是在一次随便翻看他的藏书时,我注意到角落上有一个书架,摆着新中国成立前友人赠他的书刊同他自己早期的译作。我发现了那本我几乎早已忘在脑后的《甲必丹的女儿》就夹在一排旧书里。这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为了验证我的记忆,写这篇文章前,我又查阅了一下《中国翻译家辞典》(1988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在介绍孙用主要译作的词条内,有下面几行字:[俄]普希金《上尉的女儿》(初版名《甲必丹的女儿》,东南出版社,1944年初版;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1949年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959年新版)。我不记得我那时看到的版本是不是东南出版社最早出版的一本,但毕慎夫的名字印在扉页上却是千真万确的事。那文字是:毕慎夫译,孙用校。可惜当时我同孙用先生关系还不那么熟,没有细问。孙用后来是不是抛弃了原译,又另起炉灶重译,我就说不清了。这只能靠有兴趣的人去研究了。

我同孙用先生交往,从初识直到“文革”前一年,延续了十余年之久。见面比较频繁是在1954-1957年,这对我走上翻译道路,影响很大。50年代初期,在我教的外国留学生中,有一个匈牙利派来的学生,名高恩德(Calla Endre),原在国内任大学助教。高恩德精通德语,同我不仅有师生之谊,而且后来成了比较亲密的文友。我翻译匈牙利剧本《战斗的洗礼》(1954年冬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得到他很大帮助。孙用到北京后,在《裴多菲诗四十首》一书基础上,扩大内容,出版了《裴多菲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也得到高恩德大力支持。

1956-1957年,经高恩德推荐,我同他合译了匈牙利著名诗人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的三十余首短诗。尤若夫是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革命诗人,在匈牙利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该国三大诗人之一。我同高恩德首先选定篇目,然后一首一首研读讨论,译出初稿。再交给孙用,请他修改、润色。这本小册子——《尤若夫诗选》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印了一万册,今天恐怕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了。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孙用对我们三人合作译诗过程,做了简略记述,我当时用的是笔名傅韦。

孙用对我的最后一次帮助是在1964年。这一年,上海一家出版社计划出一本纪念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诗选。写信给我,约我翻译二十首德文诗。我译好后送给孙用,请他修改。为此他还给我写过一封长信,探讨诗歌翻译的一些问题。“文革”中,我翻译革命诗被诬为写反动诗,并因此被关进“牛棚”。为了澄清事实,我把出版社给我的约稿信,我的译稿,以及孙用的信,全部交给专案组审查。后来事情虽然澄清,但是我交去的证明材料却没有退还给我。孙用给我的信,他的珍贵手迹,从此遗失,叫我感到心痛。这件事我写进《我戴上了诗人桂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为了表彰孙用翻译裴多菲诗作,促进匈中文化交流,匈牙利政府于1959年授予孙用劳动勋章,并邀请他去匈牙利访问。根据《中国翻译家辞典》记载,孙用去了一个月,但是我记得很清楚,他只在布达佩斯待了两天,拿到勋章就匆匆回国了。他回来不久,我曾去他家拜访,去拿高恩德托他带回的一件小纪念品。见面时,自然谈了谈他去匈牙利访问、匆匆归来的事。1959年,中国政府已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交恶,大批修正主义,当然不愿意叫一个文化人作为民间使者在域外停留过久。

历史进入了80年代,笼罩在头顶的乌云逐渐散尽,人们又重睹蓝天,我也获得到国外工作的机会。1987年,我应邀去英国一所大学授课,借机游览了欧洲几个国家。我在匈牙利逗留了一周,见到已经阔别近三十年的高恩德和另外一两位朋友,过去他们都来过中国。高恩德陪我参观了布达佩斯市,也去了近郊、远郊几处名胜。在市内一块绿地上,我看到了诗人尤若夫的雕像。不是高立在大理石石基上,而是随随便便坐在低矮台阶上,神态自然,像是置身于阶级兄弟中间,只是诗人眉头紧皱,仿佛正为遭受苦难的人民大众焦灼、忧思。这座雕像非常契合一位无产阶级诗人的气质。我拍了几张照片,可惜我敬爱的导师孙用先生已经在1983年离开人世,我无法把照片送到他手中了。

冯亦代与《译丛》

对于我国读书界,冯亦代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自20世纪30年代起,他在出版界、文化界就非常活跃。曾与戴望舒、郁风等人在香港办文化刊物。1941年去重庆,创办出版社,1943年组建中国业余剧社,茅盾任社长,冯亦代任副社长。抗战胜利后在上海编译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翻译了海明威、斯坦贝克等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在外文出版社工作多年。同许多文化人遭遇相同,1957年被打入另册,尘封二十余年,直到“四人帮”倒台才翻过身来。冯亦代在年过半百以后,才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我同冯先生结识纯粹是一个偶然机会。在解冻的日子里,看进口影片是饥渴群众的狂热。电影院虽然还不能公开放映外国影片,但许多文艺机构和团体都纷纷组织专场,内部放映。1979年的某一天,我得到这样一张入场券,到民族宫礼堂去看两部进口片——《音乐之声》和《巴黎圣母院》。我去得较晚,第一部早已开场,我在剧场前边胡乱找个座位坐下。休息期间,发现身旁坐着一位半百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睿智,朴素的衣着掩盖不住一身书卷气。四目相对,相互微笑一下算是打过招呼。交谈之后,我才知道这位邻座就是我早已闻名的冯亦代先生。冯先生当时还住在航空署街东里,同我的居所只隔着一条新街口大街,我们可算得上近邻。自此以后,我就成了听风楼(冯亦代对自己书斋的谑称)楼主的座上客。冯先生这时正在筹划出版《现代外国文学译丛》。

《现代外国文学译丛》一二两集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在流放地》为书名以32开本于1980年出版。自1981年第三集起才换成16开本,正式冠名《译丛》。

我去冯先生家里又认识了帮助他编辑出书的范、林两位助手和一群青年译者。我在这个小圈子里也凑了个数,提供一些选题。因为当时我还在某一院校担任翻译教学,我的好几个同事和学生都被我拉到冯亦代先生主持的刊物里。

《译丛》聚拢起的一批译者,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而且还都是从未在翻译界露过头角的生手。在通过实践后,这一批人都逐渐成熟,不少人后来都可以独立担当译书的工作了。冯亦代自己动手不多,但他对于译稿审定极严。我几次去听风楼,都看见六七个年轻人围坐在冯的四周,讨论修改稿件。为了改动一个用语,修改一句话,常常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冯先生已故的夫人安娜,英语造诣很深,有时也参加讨论。许多相持不下的问题,常由安娜拍板定案。在《译丛》的编辑工作中,可敬的冯老夫人也灌注了一份心血。

《译丛》自1980年2月创刊,至1982年初,共出版了六期。其后,广东人民出版社羽翼已丰,便把刊物收回自办,北京原来的编译任务从此就结束了。

粗略统计一下,在冯亦代先生主持出版的六期《译丛》中,介绍了西方现当代名作家数十个。有些名字,像卡夫卡、萨特、里尔克、乔伊斯、艾略特、杜仑马特……可能就是通过这份刊物,才首先在国内流传开;有些西方流派,像荒诞派、黑色幽默……过去人们可能只听说过,也是通过这份期刊,读者才读到实际作品。有一次,我去冯先生家,正碰见王蒙先生同冯先生讨论意识流创作手法。《译丛》刚刚发表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名篇《克尤植物园》和《墙上的斑点》正是伍尔夫用意识流写法描写人物内心流动的代表作。我猜想,王蒙先生是否是因为读了这两篇文章才对意识流感兴趣呢?

严寒虽然过去,但冻土并未融化。在解冻的日子里,有时还吹来一股凛冽寒气。《译丛》大力介绍西方现当代文学,自然也听到一些反对的声音。用冯先生的话说:“早又有人甩过来不少闲言冷语,甚至少数恶言恶语。”(见《译丛》1981年1期《改版的话》。)但冯先生并未因此有所动摇,他坚持办好这本杂志,坚持引进更多的西方现代思想。冯先生是正确的。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门就要开得更大一些。古老的中国需要灌注一些新鲜血液。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附记:此文原系我写的《在解冻的日子里》中一个片段,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介绍西方现代文学走过的崎岖道路——初被禁止,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破土而出。我的文稿准备在某一报刊上发表时编辑可能认为禁忌太多,大加删节,不少稍带棱角的话,也被抹去,连文章副标题《一份民办官出的刊物》亦未获刊登。文章发表时(2004年5月25日)我正在伊朗漫游,在Persepolis(波斯波利斯)古波斯王大流士兴建的宫殿废墟上发思古之幽情。

“盛衰如转蓬,兴亡似棋局”,世事变迁如此,令人慨叹!

(2007年6月12日)

狷介一书生——记董乐山

乐山兄走了,中国翻译界失去一位驰骋沙场、卓建功勋的老将,我痛失一位良友。

屈指算来,我同乐山的交谊已有二十七年历史了。1972年春,我所在单位——北京语言学院撤销后宣布并入北京市第二外语学院。同年4月,原在茶淀五七干校劳动的两校员工绝大部分撤回北京,“复课闹革命”。就这样,董乐山和我从分属两校、互不相识的教师成为同校、同系的同事了。第二外语学院校址在北京东郊,我住在市内,乐山的家更远,在西郊皇亭子新华社宿舍。我俩在校内单身教员宿舍各有一个床位,而且恰恰在一间屋子里。但我们从未住过。我们两人见面、交谈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下班返城的长途车上。我同乐山当时还都背负着没有了清的“旧账”,仍被剥夺登讲台授课的资格,所以就被一起塞在资料室里。两名无所事事的闲员,相对坐在办公室一隅,一杯清茶,一支纸烟(乐山是在80年代中才因健康原因戒烟的),清谈成为我俩必修的日课。乐山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功底深厚。在抗战前的上海孤岛上就已从事编辑写作,且又参与了当时上海戏剧界的活动,写过不少篇剧评,脑子里逸闻、掌故极多。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参考消息》工作了八年,每天同国外报刊打交道,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所以同他谈话,我常常有茅塞顿开之感。我同乐山相识后,最佩服他的是两点:一是他读的书多,知识面广;二是他在艰辛的处境中,孜孜不倦做学问、搞翻译的坚韧精神。《第三帝国兴亡史》一书的翻译出版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帝国兴亡史》是乐山偶然在新华社图书馆书架上发现的,但翻开一读就不忍释手,“许多过去在报刊上读到过而又语焉不详的历史事件一一重现在眼前,而作者夹叙夹议的评论洞微察毫,令人折服……”(董乐山:《另一种出书难》原语)。这部千余页的巨著从原书被发现,到向出版社推荐,再到最后统一几个译者的译文,总其大成,可以说是他一人的功劳,但直到1973年再版,书上才署了董乐山的名字。他在一篇短文中这样写道:“……出版社让我校订修改。当时出书没有稿费,校订工作足足花一年时间,完全是尽义务……”我在“文革”前后也有相同的遭遇,出书不能或不愿署名,稿费极低或根本没有,甘愿在政治运动中受鞭挞,违心给自己扣上散播封资修思想的帽子,也舍不得丢下笔杆。总想在荒芜的沙漠上,种植几棵青青小草,与人们共享。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相似的经历,使我同乐山结识有相见恨晚之感。直到1972年年底,北京语言学院复校,我调离二外,我和乐山几乎朝夕相处,无所不谈。这一时期的频繁来往,不仅加深我们相互了解,而且为以后翻译上的几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散篇文章,内容包括对鲁迅思想、生平的研究,有关鲁迅创作的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鲁迅的学术随笔,以及为别人的鲁迅论著所作的序跋等。文章虽非宏篇谠论,然而观点明晰,文字朴实。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跟风、不随众,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多或少可为几十年的鲁迅研究留点微弱的印痕,并于“众声喧哗”之中,保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 进藏英雄先遣连

    进藏英雄先遣连

    岁月会流逝,记忆却不曾遗忘八十年的风雨历程。南昌起义的枪声,震碎了漆黑的夜幕;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了希望的种子:陕北洛川扛起的抗日救国的猎猎红旗,让倭寇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魂飞破胆:“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黑暗的时代推向了尽头,当家作主的人民喜笑颜开。人民解放军从弱小到发展壮大,从小米加步枪到海陆空一体化,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着“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建设要求。和平年代,戍边报国,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的身影。八十年铸造了铮铮的铁骨,塑造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魂。
  •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本套书的作者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字里乾坤》叙述的是名人们与文字的故事。
  • 故事会(2019年2月下)

    故事会(2019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热门推荐
  • 挖神

    挖神

    开着挖掘机装逼,横扫都市无敌手。装逼如风,常伴吾身长路漫漫,装逼相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年轻人,退后一点,我要开始装逼了!”普通少年王沐酥,在穿越之后,踏上了一条装逼不止的不归路!
  •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我亲眼看着时光将身边的一切变得苍老又模糊,想要伸手碰触,却只是冰凉一片,那些如冰般清凉的记忆,在最炙热的年华里,失却了原有的坚执,一点一点的幻化成一汪水,只映射出你那最是落寞的姿态,最终,却连原有的轮廓都消失不见。一段不解之缘。各自安好。。。。
  • 糖果屋女孩儿

    糖果屋女孩儿

    这是一个关于那些孩童记忆,青涩青春,朦胧爱情的故事。那些点点滴滴的过往,无论好与不好,伤痛或快乐,那都将是你我无法替代的重要回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兽世情缘之翡少太妖娆

    兽世情缘之翡少太妖娆

    一朝渡劫,夙翡被劈到了一个蛮夷之地,修为大损,但好在找到了一个任劳任怨代步工具。在这个民风质朴、忠于内心的遗忘之地,夙翡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有不服气?小水灵上!有人挑衅?代步工具上!有美人计?没事,闺女上!有人比美?没事,我自己上!就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个她欠了无数因果的精分怪缠上了她。夙·单身万年·翡(无奈):杀不得,阉了吧。男·精分怪·主(偷喵):媳妇儿人美声酥特难撩,我该怎么样才能把她拐回家?结局1V1,女强,男精分
  • 重塑南唐

    重塑南唐

    一千多年前的保大四年,秋。 一位南唐的少年官员应邀前去古刹鸡鸣寺赴约,他所赴约的对象是还处于豆蔻少女时代的大周后周娥皇。牛车轱辘滚滚向鸡鸣寺方向而去,卷起了一地秋叶黄。
  • 碧海青天剑

    碧海青天剑

    江湖有不平,一剑以荡之!豪侠秦月与暗鬼同归于尽,江湖风波再起手持碧天剑的少年执伞剔骨的少女是敌是友?江湖路远,君莫相送读者群915762772,欢迎进群讨论投票催更
  • 小嫡妻

    小嫡妻

    他是云门主人,俊美妖娆,心狠手辣,喜怒无常。她是太傅遗孤,留在云门六年,背负仇恨隐忍而活,一次决裂,在大漠藏匿三年之久。历经艰辛找寻唯一的胞弟,她却遭遇晴天霹雳——他居然早她一步,命人将胞弟带入云门!她终究还是晚了一步。重回中原,她一身华彩,万丈荣光,居高临下地望向远方那一对母女。将父亲跟她丢弃的继母和继姐,打着太傅夫人跟嫡女的名号活的滋润,甚至算计她的夫君。她们以为她已死,但她却还活着,而她从未放弃过复仇。她无法容忍别人庆祝她的不幸。她半眯美目,红唇高扬,无声冷笑。久别重逢,她们早已认不出她来,更不知她会是她们将来的恶梦。既然她已经是无人记得的太傅嫡女,那她会让他们一点一滴都记起来的,这辈子,休想忘掉!
  • 万兽臣服:凌霜传

    万兽臣服:凌霜传

    让整个联邦黯然失色的霸王花凌霜,一朝穿越成废物小姐的奴婢,废物小姐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