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9400000006

第6章 生命留痕(3)

罗素华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她说话依然快人快语。王元世今年已经八十一岁,身体依然健康。他们依然住在吴家祠的老院子里。

明年吴家祠就要撤迁了,根据政府的要求,今年春节前院子里的人家都要搬走。他们都会搬到政府置换的新房里去,都会在新房里做美丽的梦。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梦见在吴家祠生活过的日子。

走过百年沧桑的吴家祠老院子,它已经承载了太多的物是人非。我们的父亲们和我们的母亲们,都先后在这个老院子里去世了。他们不仅带走了曾经度过的艰难岁月,也带走了曾经在人世间的许多遗憾。

吴家祠老院子在我的心里,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我记住了它百年蹒跚走来的样子,我也记住了我们的父亲们和我们的母亲们的那段艰难岁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那只孔雀

前两天去朋友家,发现他家墙壁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幅很大的镜框画。朋友说是宽五十厘米,高七十厘米的画幅。远看是一幅十分精美的孔雀油画,那蓝孔雀的色彩层次饱和度,怕只有油彩才能表现了。但它却是一幅十足的中国传统工笔画,那蓝孔雀尾羽上的绒毛丝丝如真。待我靠近镜框仔细看,原来是一幅飞针走线蕴含情感的十字绣。朋友告诉我是他女儿用近一年的业余时间绣的,不同的只是用了丝线而非棉线。正是用了闪光的丝线,绣成的蓝孔雀显得更加逼真更加传神。由此引我想起了飞翔在西双版纳孔雀湖上的那群孔雀。

到西双版纳旅游,有一个景点是不可不去的,那就是距景洪州八公里的原始森林公园。在这片原始热带雨林中,除了看那些参天的古树和奇花异卉,还有就是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的热带鸟类和热带动物。

原始森林公园里,还有一个非常别致的节目不要错过了,孔雀庄园里的孔雀东南飞。孔雀庄园是原始森林公园里的一处独特景点,占地约二万平方米。庄园内旅游设施一应俱全,唯孔雀湖上的孔雀放飞吸引人。

孔雀湖占去庄园的一大部分。湖的西北边是突起的山林,湖的东南面是宽阔的缓坡。和所有的游客一样,我们也站在缓坡上,向波光粼粼的湖面望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那么自然,一点也看不出哪里要飞出一群孔雀的样子。五月的西双版纳,阳光已十分烤人,人们只好在树荫下张望等待,希望孔雀放飞即在眼前。

一阵不间断的哨音,顷刻划破了孔雀湖的宁静。但见西北边的山林里飞出一只二只三只,随即黑压压的一片飞向我们面前的湖边。孔雀在空中的飞翔姿态,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丽,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一旦落地,它们瞬间便幻化成大自然的精灵。细长美脖左右顾盼,嘴梳美羽婷婷玉立。吹哨人就站在湖水边上,他正在向孔雀抛撒玉米粒。他们就用这种方式定时定点地驯化了孔雀,同时也为我们呈上了一幕耐人寻味的孔雀东南飞。

我旁边有一位漂亮的小女孩,拖着她漂亮的长裙在蓝孔雀前旋转,她说这样可以引来孔雀开屏。在我们围观地期待中,小女孩的翩然旋转真的引来了蓝孔雀的开屏。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并非蓝孔雀和小女孩比美才开屏。春夏之交依然是孔雀的发情期,再加上我们的围观,孔雀开屏就在情理中了。虽说孔雀开屏从生理上讲是这个道理,但又有谁去理会这些说法呢。我们更多是从孔雀开屏所展示出的自然美,去追溯我们心灵的那一份惬意的渴求。要不然怎么会有,倾倒亿万观众的杨丽萍的孔雀舞呢。

一九八六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定格在亿万观众心灵的孔雀舞,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兴奋,依然让人意犹未尽。

当舞台上出现惊为天人的杨丽萍扮演的那只孔雀时,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屏住了呼吸。推开了他们的心灵窗户,顾盼着那一份早已萌动的渴求。徐缓的音乐,慢慢的旋转;时而搔首弄姿梳理白色的精羽;时而牵起白色的长裙散开心灵的那道屏。俯身饮水,湖面照出轻盈飘动的倩影。举步前行,三湾曲线细描了求索的自然形态美。双臂舒展,弯曲有度的波浪延伸,仙湖湖面拂过了一阵微风。小步跳跃,尾羽上洞开了一只只天界的眼睛,窥视着人间的幸福美好。天幕上缓缓升起一轮硕大的明月,明月里定格了孔雀开屏的剪影。

短短的几分钟,这个从西双版纳走出来的“巫女”,用她会说话的肢体语言,灵动地讲述了一个神秘国度的故事:一只圣洁白孔雀,与大千世界用灵魂对话的故事;一位仙界“巫女”用指尖细腕的微妙歌声,吟唱着整个民族的生命律动的故事。一个离我们灵魂很近很近的故事,一个离现实炊烟很远很远的故事。一个可以让你洗尽铅华,重新回归到平静的故事。一个可以让你沿着自己心路历程,再次走回童真的故事。

我看见过杨丽萍在采风创作路上的两张照片,画面的美感和寓意让你震撼。一张照片上杨丽萍身上披绕着得体的白纱,若有所思地漫步在田埂上。脚下和身边一片菜花金黄,远处的山坡显得那么庄重踏实。照片显然有设计摆拍的因素,但照片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近处一动一静渲染出生机无限,静在无限地延展着大地的生命,动在默默地接受自然的抚慰。远山和村寨隐隐约约,那里才是她今生的归处。

另一张照片上杨丽萍身上披绕着白纱,坐在一棵黑黑的大树桩下。整个画面上就一白一黑的反差色,是一个特写镜头,画面上杨丽萍在深深地沉思。照片给你一种强烈的思索张力:黑色是否就是她创作的《云南印象》开篇天地混沌的底色呢,显得那么凝重和深不可测。黑色是否就是她童年有一天走失在西双版纳森林的夜晚,母亲的呼唤似真似幻。黑色是否预示着舞蹈将要冲破最后一道藩篱,还是舞蹈从生活里归来的本真。白纱像白云一样托着一颗求索的灵魂,在她理想的国度里寻找那支梦寐以求的安魂曲。一只很纯很纯的白孔雀,预示着一次重新的孔雀东南飞。

杨丽萍创作编导的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中,有两个章节看后让你实在难忘。由杨丽萍领舞和画外音独白的“女儿国”,她的云南地方语言的拖长腔,在静默的空灵中袅袅萦绕:“太阳可歇歇么,歇不得。月亮可歇歇么,歇不得。女人可歇歇么,歇不得。女人不去吃苦,日子就过不甜……”这来自乡村的民谣,伴着简洁的来至田间的舞蹈,看了让你荡气回肠浮想联翩。你就会想起泸沽湖;你就会想起那里特有的走婚;你就会想起仅存的母系社会的女儿国。

尽管依然是杨丽萍的《雀之灵》,她已经从当年纯净纯美的单人舞,穿过岁月的长廊,来到当下的西双版纳。带领着六十只小孔雀,以宏大热烈的场面,宣泄了她心中多年的诉求,她又回到了她心灵的那片原始森林。

《孔雀》大型舞剧,将是杨丽萍告别钟情四十年舞台的倾情之作。尽管我现在还无缘欣赏到该舞剧,但龙年春晚选自该剧的片段“雀之恋”那梦幻般的美,已经让我流连忘返:在她心灵的那片原始森林里,两只热恋的孔雀在湖边互述衷肠。低回婉转的大提琴独奏,正是这个画面最贴切的背景音乐。两向对视互梳胸羽,纤指细腕灵动逼真。一阵树梢的盘旋;一阵溪边的徜徉;一阵湖影的顾盼;一阵嬉笑的追逐。清脆跳跃的弹拨乐,写实了这段背景音乐。芦笙由远而近、由缥缈而真实,由动感而渐静。两只孔雀灵魂的重合,天地间幻化出一只美丽无比、高雅圣洁的大孔雀。屏开满了整个天幕,尾羽上的千只慧眼,正看着我们笑呢。

二〇一四年四月六日

三江凭吊辫子坟

现在阿坝州汶川县的漩口镇、水磨镇、三江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都属于灌县(现都江堰市)管辖。后来成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才将这一带划归汶川县管辖。

我想这样划归是有道理的,这一带自古就是汉族人、藏族人、羌族人杂居的地方,尤以藏羌人居多。三江镇有一组统计数据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全镇农业人口3924人,农村劳动力人口2080人,藏族人口占62.5%。我引出这组数据的目的,是想说明这里的原住居民依然是以藏羌民族为主。

前不久的一个中秋纪念活动中,我偶然听阿坝州民俗专家马成富老师,讲起一段阿坝藏区尘封已久的历史: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廷曾在阿坝藏区征调过几千土司屯的土兵,前往沿海舟山宁波一带征战洋人。这些藏族兵士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多次受朝廷嘉奖。但在洋人的洋枪洋炮弹压下,藏兵伤亡惨重。按藏族人的习惯,是要把亡故的亲人带回家乡安葬。但是从远在万里酷热难耐的沿海宁波把亡故亲人带回来,是很不现实的。最后只能用黄缎包上亡者的辫子和腰牌,带回四川家乡予以厚葬。

马老师讲阿坝州现在可考的辫子坟,仅有理县的干堡镇和汶川县的三江镇,尤以三江镇保护最完好。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五天,一早我便驱车去三江镇考察和凭吊辫子坟。一路西行,阳光灿烂。蜿蜒的山道上排满了旅游出行的车辆,空气中流淌着阳光和游人惬意的沁香。

当我把车停进了三江镇政府,我才想起今天是大假,只好另想打听消息的办法。一个中年餐馆老板热情地给我指明了去处:惠州公园对面的阳山坡上,旁边有座喇嘛寺。

我的车在窄窄的山道上缓缓上行,车到岔路口不得不停车。拐进旁边的盘龙山庄停车场,打算停车问一下路再走,歪打正着就是这里边。

盘龙山庄停车场旁边是自来水厂,大门紧闭看是多时不用了。顺山梁前行不足十米,路旁一砖砌牌坊,上书英雄墓三个大字。牌坊坎下是一宽大平缓的台地,台地中央坐落着四十平方米有余的大墓。阳光从百年大树的枝丫间照射下来,正好把大墓的左一半明媚在阳光下。没有墓碑没有文字,只有清风只有静谧。

一位老者告诉我:原来这座大墓是用石墩子扣的,还有好大一个墓碑。一九五八年搞公社化,把石墩子和墓碑拆走了。近几年才用水泥和石片把墓整修起来,那牌坊也是前年才修的。

一段英雄历史,就尘封在这虽不算荒凉,但却十分冷清的坡地里。

据一九八八年修订的三江乡志载: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乾隆六十年(1795),英国政府在北京要挟清朝廷开放口岸,遭到清朝廷的断然拒绝。于是用坚船利炮在浙江舟山宁波一带侵扰,并扬言要攻下宁波城。清朝廷即刻调遣四川西番十八路土司土军,由三江人氏王保(1752-1808)统领。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夏天赶到宁波,与英军展开激战。由于土军水土不服减员严重,加之王保染痢疾。但土军在王保的统领下依然奋勇杀敌,很好地配合了清军作战。迫使英军和清朝廷讲和,第一次完全把英国的鸦片挡在了海上。战后王保带上阵亡将士的发辫和腰牌,回到了家乡三江口。把征战阵亡将士的英名刻在了碑上,厚葬在阳光一直可以照耀的阳坡上。后来王保去世后,也葬在了那片阳坡上。就是我看见的那座大墓。

走过尘封了两百多年让人心潮澎湃历史的大墓,来到盘龙山庄的庭院里:在这山脊上有几百平方米的平地,修一栋两楼一底的楼房;修一间能容几十个人用餐的餐厅;再留一块能停几辆汽车的坝子;再留下一条两边开满鲜花的通道。这实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据说是过去土司的官寨宅基地。因为通道的尽头就是土司的家庙喇嘛寺,它和土司的官寨连得那么紧。

喇嘛寺的形制和坝区的寺庙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大雄宝殿的左边供奉着土司一家三代的塑像。大雄宝殿的后面是观音殿,观音殿前的右边矗立着一通高大的石碑。十二块大石碑整齐划一,贯通一起,气势雄伟。碑题:民族英雄纪念碑志。通碑洋洋洒洒四千余字,除前面的序言外,碑文在“历次重大战事记略”中,详尽地记述了明清以来,三江儿女历朝历代参加重大战事的历史。

碑文中除了详尽记述了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保统领几千土兵第一次远征的史实。还详尽记述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事起,清朝廷再次征调三江瓦寺土司的土兵。土司的弟弟索诺木文茂奉调远征,领土兵千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从三江出发,第二年二月底到达浙江杭州,后转战宁波。最后在宁波保卫战中,瓦寺土兵和官军的将士在朱贵将军的指挥下,奋力杀敌。终因弹尽无援,五百将士均倒在英军枪炮的血泊中。

道光二十三年(1843),宁波各界捐款修建了“高节祠”,以纪念在抗击英军的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朱贵将军和将士们的英灵。据宁波志记载,高节祠的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碑文:“绅士议谓大金川副将阿木穰,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先于功复郡城阵亡,忠义气合,可以祀。”

深秋用凝重在我心里铺陈开来,红枫在山林里的点染已然知秋。下午的山风一阵紧似一阵,把远近的山林吹得哗哗作响。我似乎又听见了宁波战场上,瓦寺土军摇旗呐喊冲锋在前的砍杀声。面对中国那段积弱积贫处处挨打的历史,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情沉闷,有一种想吐的感觉。过去学习这段近代史,仅仅是把它当作历史学习和了解,而且总觉得有一段距离感。现在不同了,这场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就有你的左邻右舍参战,他们还把自己的生命和躯体都留在了万里以外的海边,故乡只留存了他们的发辫和腰牌。

同类推荐
  • 无非求碗热汤喝

    无非求碗热汤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豆瓣、知乎、虎扑知名作者张佳玮暖心美食随笔。从家常食话,到零食小点;从应景吃食,到各地风物,从文化掌故,到童话臆想……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吃,有文化,有故事;关于吃,吃什么,怎么吃;更关于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你吃的时候想着你和你想着的人……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精选出我国古代十大悲剧,直接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每篇后面还附有赏析,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除此之外在每篇故事中,还配有相应的图画,图文并茂,相信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中国古代戏剧,不但以深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对剧本故事及人物的总体把握,让中国文学艺术的这一部分瑰宝得以向广大民众普及并发扬光大,我们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编成故事,以飨读者。
  •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游记散文集。郁达夫在创作了诸多在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小说、散文作品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游记性文字,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祖国南北的山水、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在本书中也能看到相应的文字。这些游记作品中许多也早已成为了名作,比如《感伤的行旅》《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也都收录在《郁达夫谈旅行》一书中。郁达夫式的优雅与感伤,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 杭州宝贝

    杭州宝贝

    《杭州宝贝》不由让人想起多年前卫慧风靡一时的《上海宝贝》。然而两本书是截然不同的。《杭州宝贝》是一部介绍当下走红在各个领域的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全书分“名嘴篇”、“艺术篇”、“名牌篇”、“新星篇”,图文并茂,很有视觉效果和看点。
  • 林徽因散文集

    林徽因散文集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所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
热门推荐
  • 血继鬼才

    血继鬼才

    本是一名研究血继限界融合的高一学生,却不料平行时空将雨寒转移至火影忍者的世界,且看雨寒如何融合血继限界,打造出忍界最强血继!
  • 鹤归华表

    鹤归华表

    你可愿等上那么千万年,换的那么一次鹤归华表?
  • 霾来了

    霾来了

    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崔永元力荐!柴静之后关注《霾来了》。中国首部由环保局长撰写的环保题材作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环境报》《解放日报》《南方人物周刊》、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上百家媒体报道。精彩章节被《中国日报》翻译成英文向全球推介。在环保系统内部,许多人把《霾来了》看作环保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这部环保小说,在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法规、纠正错误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民日报》这部出自环保官员之手,旨在反映和影响现实的虚构作品,在现实维度里制造出热度。在环保圈子里,它一时间炙手可热。被一些环保官员视为“工作指导手册”。
  • 末日时代

    末日时代

    这是一个崩坏的世界,也是新时代的开启。咒邪的诅咒爆发,早被遗忘的仙魔神也悄然到来……阴谋?战争!在这个时代里,谁能活到最后,在这个时代里,谁能守卫成功……这个时代,名为末日!
  • 克苏鲁酱

    克苏鲁酱

    编号克苏鲁5895233的外星侦察兵前来地球寻找她失联已久的同事,却因误操作坠机载进某知名缺德导演的私人泳池中。还未习惯的人类形态的侦察兵被强行扣上狗仔私生饭的名头,莫名其妙地为求自保成为缺德导演的御用女主。摸不着头脑的克苏鲁酱:这个星球太蛮荒恐怖了!同事肯定被吃了!某缺德导演:发什么呆?我明明没点章鱼为什么你餐盘里有一条触手?克苏鲁酱:(默默收起爪子)……
  • 岁月与你恰逢其时

    岁月与你恰逢其时

    啊这,我女朋友阿不,男朋友爱撒娇怎么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牧令须知

    牧令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灵宠大师

    超神灵宠大师

    六界时空缝隙洞开后,怪物群潮蜂拥而至。在经历了‘大黑暗时期’后,灵兽时代来到,御灵师们活跃在地球巅峰舞台上,成为地球新贵。火云狐、暗影雷猫、炎狱狂龙、白骨剑圣……六大异域界域的怪物万种异变,咆哮荒野!林锐手持古老的鼎器,缓步前行,身后灵兽森然,魔影遮天!这是一个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神话传说,一段制霸七界的征途!新书《大虞龙主》已发,有兴趣的收藏推荐一波。
  • 反派卒于话多

    反派卒于话多

    古人云:话多的反派死得早。姬无姜立志做一个合格的、活得久的大反派,惜字如金,能动手绝不动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