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4100000007

第7章 “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特别策划出炉记

第二篇 全媒体报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没有传播,影响力也就无从谈起。组织策划《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之初,编辑部就明确了要通过全媒体的手段,让报道效果最大化。任何策划,都应该考虑如何让传播效果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才能让影响力最大化。

时政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地方媒体做好重大时政主题报道,关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2016年4月,长江日报推出的《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特别策划,为地方媒体重大时政报道如何进行组织和策划提供了参考。

一、高度上,跳出地方用大视野看问题

2016年4月,长江日报的特别策划《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贵州《铜仁日报》社编辑部主任张勇专门撰文评价说,这个独树一帜的特别策划,不但让人感受了党报的清新之风,更让人感受了“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一位曾供职新华社的记者评价说,这个特别策划站位很高。

作为一家地方媒体,长江日报近年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上屡有突破和创新。如,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以及组织策划的“重走中俄万里茶道”、“赴日寻访和平祈愿旌旗”等系列报道。这些报道共同点之一是,在高度上均跳出地方用大视野看问题。

2015年底,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知之深爱之切》一书。该书收录了习近平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篇,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同时还附录了习近平离开正定后撰写的三篇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刊登的三篇新闻通讯,全书约14万字。

书中收录的《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一文,是习近平1984年11月在《农村青年》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年轻的县委书记习近平为千里之外姜世谭的改革仗义执言、点赞叫好:“试想,一个人凡事都‘不出心裁’‘老是知足’,他还能有所作为吗?要改革,要前进,唯有像姜世谭那样,锐意进取,敢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必须看到,‘知足常乐’的哲学严重阻碍着我们民族的振兴。姜世谭精神的可贵之处首先就表现在这‘老不知足’上。”姜世谭时任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大姜家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他带着村民将粮田变葡萄园,冲破当时全国“以粮为纲”的藩篱,使村民收入7年涨了6倍,却由此引来各种争议。

《知之深爱之切》一书中的《让姜世谭们“弃盾舞双剑”》的文章引起长江日报编辑部的关注。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可否回访总书记点赞过的优秀共产党员?如果能在党的95岁生日之前推出系列报道,那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6年一开年,长江日报编辑部就开始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来,开始梳理总书记不同时期点赞过的优秀共产党员,为追访做前期准备。

作为一家地方媒体,要不要操作这么大的选题?长江日报编辑部一开始就形成了共识,大家认为不仅应该做这件事,还要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大家的认识是,这样的选题站位很高,地方媒体操作更加能体现高度与视野。可以说,这也是城市党报办报实践中“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一次鲜明体现。

二、时机上,结合时间点及时推出报道

任何新闻策划都需要根据进展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长江日报编辑部在为追访总书记点赞的优秀共产党员报道积极准备时,新华社2016年2月28日播发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消息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长江日报编辑部获悉此信息后,做出的研判是,追访总书记点赞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报道,更多的应该是放在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进行。总书记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际成效。这更加坚定了长江日报编辑部的研判。

2016年4月6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长江日报编辑部的判断是,地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也都将陆续召开,对总书记点赞过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采访应该迅速展开。

2016年4月的第二个周末,也就是4月10日、11日,长江日报选派的12路记者开始奔赴采访总书记点赞过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工作地、出生地。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是:兰辉——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邵世坤——尖兵铁旅“测一代”;张广秀——大学生村官;谷文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吕玉兰——高风亮节的公仆;邹碧华——新时期公正为民好法官;郑九万——农村党员干部先进楷模;王伯祥——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李学生——新时期农民工好代表;高德荣——独龙族带头人;文建明——爱民书记;姜世谭——蓬莱“新八仙”。

新闻是易碎品,错过了就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的特别策划,可以说在报道时机上总体把握得比较好,这有利于传播效果最大化。2016年4月22日,在湖北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次日、武汉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当日,长江日报一次用了将近13个版的规模强势推出了《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特别策划,并旗帜鲜明地突出特别策划旨在为“两学一做”树立学习标杆。稿件见报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在武汉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当日,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对长江日报的这个特别策划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信仰信念的力量,这是清白干净的力量,这是道德品行的力量,这是行动奉献的力量!”他当日在讲话中,专门念出长江日报评论员文章的部分内容,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向这些先进典型学习,见贤思齐,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阮成发表示,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认真阅读了12位党员的先进事迹报道。他说:“在‘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中,以先进共产党员做标杆来规范我们的言行,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采写上,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

特别策划刊发后,从基层社区干部、村支书、出租车司机,到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省劳模、省政协委员,这些接受采访的党员们普遍认为,总书记点赞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是旗帜,指引着党员们热爱自己的岗位,心存信仰、敢于担当,努力做一名“讲政治、有信仰,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性,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采访中,市民群众对报道中的优秀党员称赞不已,表示那些“不合格党员”差就差在丧失了坚定的信仰信念。这个特别策划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除主题独特之外,与记者能够“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做法也有密切关系。

1.12路记者出发之前,每人都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全面了解要采写对象的事迹。

报道对象确定后,长江日报的12路记者奔赴上海、云南、浙江、山东、四川、福建、河南、河北、陕西等9个省和直辖市的20多个市、县、乡、村,到达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工作地、出生地,采访他们的先进事迹,记录他们的感人力量,总行程超过1万公里。记者郑汝可去上海负责采写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事迹之前,专门买了一本400页的《邹碧华传》阅读,以全面了解要采写的对象。又如,记者蔡爽去四川负责报道原四川省北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兰辉之前,下载了约10万字文字资料,查阅大量资料照片,并观看以兰辉为原型的电影《兰辉》,所做的这一切,只为弄清楚兰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记者追访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设法与采写的对象或关键人见面,以增强报道的真情实感。

记者欧阳春艳联系采访原山东省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时,遭到了这位73岁老人的婉拒:“我的事情报道很多了,你还大老远跑来干什么呢?”但记者的职责与使命,促使欧阳春艳还是坚决地踏上了前去山东的追访之路。做了11年记者的马振华,第一次跨越半个中国前去采访一位村支书,当他辗转找到姜世谭的家时,姜的妻子回绝了,理由是姜世谭卸任村支书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希望记者理解。但马振华并未气馁,他说:“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论多远多困难,到达新闻现场,与新闻人物面对面,是我的工作职责,就这么打道回府,有负我的使命。”不甘心的他,在村里转了两圈后,又去了姜世谭家,经过与姜的老伴交心、谈心,她最后给在烟台的姜世谭打了电话,并劝说他接受了采访。

3.报道注重用大量感人的细节来鼓舞人、感染人,从而真正发挥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采写的原四川省北川县副县长兰辉稿件中的这个场景,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一个妻子眼中真实的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忘我形象就立了起来:“我知道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每天回家,如果屋里空无一人,我会觉得正常;如果他在家里,我反倒觉得不习惯了。”周志鸿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丈夫兰辉,眼里的泪光中,悲伤与理解交织。周志鸿对数据并不敏感,她不知道工作用车3年跑了24万公里是什么概念。长江日报记者帮她算了算:一年8万公里,一个月6000多公里,平均每天200公里,包括节假日。周志鸿嘴里默默念道:“难怪,我觉得他每天有5个小时以上,都是在路上在施工现场。”

4.参与这次特别策划采写的多是长江日报的党员和青年记者,对他们而言,通过这次采访,既是一次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的过程,同时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这也是对总书记2·19讲话的一次践行。

这次采访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感触特别大。“这是一次老党员与年轻党员的心灵对话”“这也是一次令人落泪的写作”,这是记者李晓萌到西安采访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老队员邵世坤的真实感受。她说:“采访结束,我径直回到酒店房间,第一时间打开电脑,敲下一行行文字。当写到邵世坤对妻儿的亏欠,写到他只能眼看着队友黄杏贤冻死在河对岸时的揪心,写到队友吴昭璞的儿子子承父业后,首次野外作业就来到父亲当年渴死的戈壁滩,给每个无名坟头洒上清水祭拜的情形,我数次泪涌眼眶。”通过这次采访,李晓萌也再一次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也许有些人认为,英雄人物只出现于故事里、电影中,我因为记者的职业身份,有幸‘零距离’接触过不少像邵世坤这样的先进典型,感受着他们的真实存在。也有些人说,如今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其实只要我们抬起头,就能看到‘邵世坤们’点亮的信仰‘航标灯’。”

四、传播上,全媒体报道让效果最大化

没有传播,影响力也就无从谈起。长江日报编辑部在组织策划《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之初,就明确了要通过全媒体的手段,让报道效果最大化。任何策划,都应该考虑如何让传播效果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才能让影响力最大化。

1.发挥报纸传播主渠道的作用。

创刊于1949年5月23日的长江日报,现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早年为中南局机关报,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名。这次《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的特别策划,见报时,一次推出,形成强势传播,效果明显。另外,还在头版同时配发了《用行动体现信仰的力量》的评论员文章,评论升华了特别策划的主题。报纸的版面设计也比较有特色。特别策划内版版头统一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别策划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且为竖版头,同时还把“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设计到版头上,这再一次强化了报道的主题。摘录的总书记点赞语录,放到每个版面的最上方,不仅醒目,也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每个版面上图片使用的是资料图片,作为整个版面的视觉中心,既醒目又有厚重的历史感。版面主打的通讯稿,篇篇采访扎实,写作细腻,现场感强,真实感人。

2.通过网络平台扩大传播效果。

与报道同步,长江日报的“两微一端”对这个特别策划也及时进行了推送,除在长江网建立网络专题外,还制作有视频,建立了微博话题、微信专题等。“这样的干部多一点,人民的生活就幸福一点,我们的国家就富强一点!”“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来自基层,工作在一线,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创业、创新和创造,他们默默地奉献,不图名、不图利,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长江日报微信平台上多位网友留言说。特别策划还在业内引发关注,微信公众号“编前会”专门在头条以《长江日报推出特别策划〈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为题进行了推介。

3.汇编成书出版再一次扩大传播。

2016年6月,在见报稿件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充实和丰富,《点赞优秀共产党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结集出版总书记点赞过的12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这有利于公众真实感受这些优秀党员的人格力量。新华社6月22日在该书首发时专门播发消息: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专家认为《点赞优秀共产党员》是广大党员干部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帮手。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前夕,《点赞优秀共产党员》一书的公开出版发行,既是对长江日报前期报道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再一次扩大了传播效果。

近年来,长江日报突破地域边界,在时政报道上屡有创新。作为地方媒体,长江日报操作全局性战略性题材时,选择的切口精准,但布局宏大。这次特别策划是长江日报这家地方媒体时政报道的又一次创新。这次特别策划也是主流媒体对党建报道的一次积极探索,其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回访总书记点赞的12位优秀共产党员,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体化、形象化,让一项中央部署的重大学习教育变得可感可知。

同类推荐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技术体系:理性的社会生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技术体系:理性的社会生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世界处于由技术交织而成的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建立了各项符合技术运作的规则,同时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维护与运行。那么,社会中为何还会出现抗议与黑客攻击等现象?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本书将告诉我们不断进取诚然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但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未必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名利外物所困扰,还不如以平常之心来对待生活、对待生命。书中的老子将给我们一种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为物欲所左右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快乐星球:纪念版·紧急减肥行动

    快乐星球:纪念版·紧急减肥行动

    胖哥是我的同学,就因为他胖,导致我们班的体能测试不合格。为了帮助胖哥减肥,爸爸冻结了他的零用钱。与此同时,学校的学雷锋小组开展了为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四年级的两个班为了能够在全校一鸣惊人,私下进行了各种较量。始终处在劣势的我们,决定利用胖哥的减肥行动扳回一局。我们究竟怎样利用减肥行动来扭转局势呢?又能否成功呢?
  • 阿加莎的眼镜

    阿加莎的眼镜

    核战后的世界并不是废土一片,年轻的阿加莎走在与旧秩序对抗的路上,路途从皇宫到沙漠,从赌场到战场,一直延伸到了月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贤武尊

    魔贤武尊

    国际巅峰武学宗师,有着国际宗师之称的张灵启,为了一部从未流传于世的功法而最终跌落华山之巅。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到来了一个被称为魔武大陆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叫做张逍遥的乞丐。前世有着宗师称号的他,在这个被魔法与斗气割裂的世界,将塑造出怎样的辉煌,各种传奇的神器,各种绚烂的魔法,在这个名为魔武大陆的世界,争相绽放。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你是我这一生最愚蠢的浪漫

    你是我这一生最愚蠢的浪漫

    玩转市井豪门,携手虐恋人生,共揽一世风云
  • 许繁华求嫁王妃

    许繁华求嫁王妃

    她本是醉心于医术的官家小姐,天真烂漫,一场阴谋,自愿成为了他人的棋子;他本是叱咤风云的战神,得胜回朝之际,一场算计,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皇子。她非他不嫁,惹恼了他;她执意与他和离,更是惹恼了他。有意无意的纠缠中,两颗心都乱了。千帆过后,这一世,也不知是谁许了谁一世繁华。····················· 某侍卫将千里出逃的王妃抓了回来,禀报王爷: “殿下,王妃要跟野男人私奔!” 某王妃淡淡解释:“我去采药了!” 某王爷温柔道:“本王信你,回去歇着吧!” 某侍卫急道:“殿下,她真的要跟野男人私奔!” 某王爷不悦道:“本王没聋,出去!” 某侍卫闷闷不乐,下定决心跟踪王妃捉双在床。 终于他发现在山洞中,野男人与王妃缠绵亲热。 他愤怒的提剑上前,“淫贼,拿命来!” 打斗中,野男人面具脱落。 某侍卫颤抖道:“殿,殿下……”
  • 龙舟魂

    龙舟魂

    榕树头辟成公园,树根洞雕成树根景观。成群结队的鸟儿从四面八方飞来榕树梢栖枝歇息,形成“百鸟归巢”奇景。河边栏杆有若玉石雕砌,熠熠生辉。临江一座《龙舟魂》塑像,艺术家塑造一位赤膊擂鼓的龙舟手,底座四面龙舟竞渡浮雕场面相呼应,仿佛奏响《赛龙夺锦》乐章。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信仰造神

    信仰造神

    信仰成神,真理成圣。世上本没有神,信的人多了,便有了神。现代孤儿穿越到一个古代世界,凭着脑中的《神道真经》创立神道,带领远古先民驱赶鬼怪,抵抗妖魔,建立轮回天庭的故事。
  • 终于找到你我的MrRight

    终于找到你我的MrRight

    青春里,甜着、虐着、国内、国外有后悔、有不甘、有妥协、有坚持……感谢那场阴差阳错,只要结局是甜的,过程再苦,最后的最后都会笑着讲出来。心中有梦想就要为之去奋斗。拼搏吧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