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8300000014

第14章 捉襟见肘俭治国——绵宁

绵宁一生崇尚节俭,他在反腐倡廉方面堪称帝王楷模。他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是反腐败、比节俭。绵宁惩办贪污、整顿吏治、治河通海运、允许开矿、增加税收……为了他的国家,他的王朝,绵宁一直在努力。

他是封建王朝里教育出来的传统皇帝,却面临了近代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冲击。落后就要挨打,历史前进的车轮无法阻挡。

皇子绵宁的恩师

清朝的皇帝们都非常重视皇子教育,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子孙子们,在位的皇帝时刻斟酌哪一位将来可能就是继承人。他们不放松孩子的学习,有时候会突然袭击到尚书房来抽查,生怕师傅们要求不严格。

就在皇长孙绵宁七岁的时候,乾隆皇帝弘历渐渐地发现有的师傅居然找理由擅自停课,他就将这些重臣分别处以降职、革职等处分,特别是对满族师傅更加不客气,每人又被重打四十大板。这件事儿轰动了北京城。皇子们在深宫尚书房之中刻苦学习,长成青年、中年……

乾嘉时期著名史学家赵翼曾在军机处值夜班,他经常看到皇子们披星戴月、秉烛夜读的一幕,他毫不夸张地记录下他的见闻。他非常感慨地说:“我们这些靠读书挣饭吃的人尚且起不了这么早,何况人家天生富贵的皇子日日如此!怪不得人家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认为:“我朝谕教之法,岂惟历代所无,即三代以上,亦所不及矣!”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秋,绵宁初次随祖父乾隆皇帝扈行围威逊格尔,十岁的绵宁居然射得小鹿一只,围场之上欢声雷动。八十岁高龄的乾隆兴高采烈:他自己在十二岁时曾经射杀过一头熊,现在十岁的孙子绵宁也能射死一头鹿,江山后继有人了。

乾隆说要赐绵宁黄马褂一袭、翠翎一支。但是没有十岁孩子可以穿的黄马褂,绵宁就跪在地上不起来,怕他爷爷赖账。乾隆就让人拿来了成年人的黄马褂给他穿上,但裾长拂地,不能走路了,顿时笑声一片。乾隆还为此做了一首诗,有“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之句。

为绵宁授读的是翰林院编修秦承业和检讨万承风,当然还有其他的大学士。

成年以后,绵宁又与礼部右侍郎汪廷珍、翰林院侍讲学士徐廷页“朝夕讲论”。汪廷珍为嘉、道年间名臣,史传称其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学问渊博。绵宁对汪廷珍十分敬重,称其讲学“非法不道,使朕通经义、辨邪正,受益良多”“于师道、臣道可谓兼备”。

绵宁所受的传统教育是十分严格而系统的,而且似乎也颇以此自诩。他当上皇帝之后,常常在文华殿的经筵上侃侃而论儒家经典。

嘉庆给太子绵宁请的另一位老师祝庆藩,博学多才,清正廉明,德高望重。他一生把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这六部门工作干了个遍,经验丰富。他勤劳肯干,在每个职务上都有建树,在同僚间口碑极好,朝野敬仰,也深得嘉庆皇帝的赞赏。

祝庆藩留下了关于太子教育的一些逸闻。

话说有一天,皇后钮祜禄氏来尚书房,正巧遇见绵宁被罚跪,上首书案旁正襟危坐着祝太傅。

只听见老头在十分严厉地教训绵宁:“白屋出公卿,富贵出饿殍!古圣贤身居陋巷,箪食瓢饮,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身处逆境,发愤读书,逆流而上……”

绵宁回说:“老生常谈。”

老头说:“你身处富贵,处境与其相比是天壤之别,读书学习也是天壤之别!”

皇后很生气,对祝庆藩说“吾儿学亦为君,不学亦为君”。

祝太傅掷地有声,朗声说道:“学则为尧舜之君,不学则为桀纣之君。”

皇后无语,心里对老头的话很赞成。不读书,不知立身;不读史,不知兴衰。皇后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啊?但是还是很心疼孩子:“皇子年幼,怎么受得了?”

祝太傅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春色宜人,正宜记书。娘娘千岁心疼太子,怕其发闷,放纵他戏嬉,与其说是爱他,倒不如说是害他!”……

祝太傅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慷慨陈词,句句中肯,皇后甚是感动:“绵宁,愿为尧舜之君呢?还是愿为桀纣之君呢?”

绵宁表示悔改:“儿臣知错。”

皇后默默地离开了。

绵宁还有一位启蒙恩师刘奕煜,他通览古典,博学多才,书法译文颇有造诣,是当时翰林院出类拔萃的名流学士,参朝议政。

刘奕煜的才华深受嘉庆皇帝赏识,他二十多岁时就成为绵宁的侍读,成为他的老师。

刘奕煜在毓庆宫书房侍读的日子里,以培育治理天下的明君为己任,他精心备课,认真讲解,全力伴读。教授的课程有《朱子家训》《庭训格言》,还有《四书》《书经》《圣谕广训》《御批通鉴辑览》等皇家家训。

绵宁继位以后,成为了高高在上的道光皇帝,他对刘奕煜十分器重,不仅任他为河南、江西道监察御史,后又提升他为户科掌印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成为当朝显赫的治国要员。

刘奕煜刚正不阿,清正廉明。任职期间,他一连收到两封家书,得知庆阳各州、县发生罕见的灾荒,田禾无收,饥民载道,逃荒乞讨者不计其数。他不敢怠慢,便将实情上疏皇上。

道光下旨,命户部发放数万银两救济灾民。然而,救灾银两却被级级折扣,层层贪污,到民间已不足半数,仍不能解决百姓的困难。

家乡的百姓又报告给刘奕煜,刘奕煜的眼睛容不得沙子,他立即奏明皇上。道光很生气,命都察院调查,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弹劾处理了贪官污吏,追回了银两,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

但刘奕煜却因此得罪了人,成为众矢之的,他被那些贪官恨之入骨。终于有一天,他被一奸佞之臣请去赴宴,被下了药慢性中毒,百余天后暴病身亡。道光帝听到噩耗,痛哭失声,下旨厚葬表彰,并在其故居宁县早胜镇历时三年修府、造祠。堂墓建成,隆重安葬。

道光为了安抚恩师的在天之灵,豁免了宁州自嘉庆末年至道光五年所欠的全部钱粮税款。

道光还有一位死谏的老师王鼎。

王鼎数次奉命出使各省巡视办案,被称为“王青天”,深受道光器重。王鼎做官以廉洁著称,为整饬吏治,他刚正不阿,不徇私情。他在刑部任职,先后深入九省审理过三十余起重大疑案,使贪赃枉法者均被惩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

1842年,林则徐因抗战获罪而被遣戌伊犁。王鼎回到北京后,向道光皇帝痛陈签订割让香港岛协议对国家民族的长久危害,王鼎置生死于度外,多次怒斥穆彰阿“妨贤”,琦善“误国”,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秦桧、严嵩。然而,道光皇帝妥协求和的主意已定,甩袍下殿不再理睬他。

遭到拒绝后,在一个深夜,王鼎决心以“尸谏回天听”,效法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鱼。他怀惴“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园,享年七十四岁。

王鼎死后不久,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离开祖国,一去就是一百五十五年。

韬光养晦得储位

嘉庆皇帝即位时,绵宁已十四岁。1799年(嘉庆四年),绵宁正式被立为皇储。

绵宁成为皇储之时,正值少年,所以嘉庆皇帝屡屡教授他韬光养晦,言行举止要非常小心。他也这样做了。他在嘉庆帝赐名的园居“养正书屋”,悬挂着自己亲笔书写的“至敬,存诚,勤学,改过”四款条幅勉励自己。当了皇帝之后,他把这四款条幅还挂在自己的寝殿。

在这里,他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不随意结交官员,每天与诗书相砥砺,著有《养正书屋诗文》四十卷。

1813年(嘉庆十八年)九月,秋雨连绵天气转凉,嘉庆的秋迩巡狩木兰围场结束了,三十二岁的绵宁打前站,先回到了北京。

嘉道年间,北方地区的白莲教诸门派兴起,京畿重地的百姓信教很多。有个直隶大兴人,他是京郊的天理教坎卦教主林清,想当皇帝,但自觉实力不足,害怕朝廷镇压,就联合河南等地秘密结社。

经推算,他们确定农历九月十五为起事吉日。恰巧此时出现彗星,而嘉庆皇帝又去了承德,京城人心浮动,防守空虚。林清错误判断形势,以为皇帝们都在承德,不在皇宫,就策动了起事政变。

九月十四,林清教徒两百余人潜入京城,第二天,在内应的引导下,他们分为两路,由西华门、东华门,攻入紫禁城。混乱中,东路军有五名天理教信徒冲了进去,立即被禁军擒杀。

西路军有五十多名教徒冲进了西华门,跑上城头,还插上了“大明天顺”的旗帜。但是,旗帜仅仅飘扬了十几分钟就被清军拔掉。那些冲上城头的教徒下了城就迷路了。

当时,绵宁正在尚书房读书,听得有御林军报急,即命侍者携鸟枪跟随,同时下令看好四门,号令御林军入内剿捕。

宫内一片混乱,后妃哭号无处躲藏,太监抱头鼠窜,集合起来的侍卫还不足百人,闻讯赶来的王公大臣惊慌失措。

在此关头,绵宁沉着冷静,下令各门戒严,又派人去调集援军,自己带着腰刀、鸟枪、撒袋,迅速披挂停当,站在养心殿的台阶上,紧张地观察着。攻入西华门的一支林清军,已杀到了隆宗门,翻墙进入皇城。绵宁立于养心殿阶下看见有人已经上了养心殿对面御膳房的房顶,举起鸟枪,啪啪,两枪击中两名教众。

此时,增援的禁军赶到,在隆宗门外向叛逆之贼万箭齐发,逃跑不及的天理教徒被射杀在纷飞的箭雨之中,其中一箭还射中了隆宗门的匾额。林清军乃乌合之众,顷刻间被全歼,起事终于失败。

绵宁令禁军在大内搜杀残余天理教徒,再到储秀宫安慰皇后母后,又命三弟在皇后身边时刻保护,不许片刻离开,同时在西长街布置警戒,以确保皇后安全。

然后,他八百里加急上奏,向嘉庆皇帝报告这次事变的经过。次日,才彻底肃清宫内教徒。

这个事件,使得勇武果敢的绵宁在内廷上下人等心目中威望大增。

嘉庆帝在回京途中得到奏报,大吃一惊,心中觉得绵宁作为未来的皇帝,非常合适。他马上即封绵宁为智亲王,增俸银一万两千两,命名绵宁所使用的那支枪名“威烈”。

九月十七,还在家中翘首企盼的林清被擒获归案,而这就是“禁门之变”。

“禁门之变”平息后,已经建功立业的绵宁在老师智囊团的策划下,借机装模作样地上奏自谦,声称当时事情紧急“事不由己”,“事后愈思愈恐”,所以一切奖励均不敢当等等,显示他的高贵帝王气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嘉庆从圆明园起銮,要经承德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去秋狝,绵宁和弟弟绵忻,同行的还有大学士、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跟随嘉庆到热河避暑山庄。

路上走了七天,终于到达承德避暑山庄,沿途疲劳,天气暑热,不料嘉庆帝突然发病,病势迅疾,治疗不及,第二天猝死在烟波致爽殿。

嘉庆帝病危时,御前大臣赛冲阿、索将纳木多布齐,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受命公启鐍匣,宣示御书朱谕一纸。绵宁改名为旻宁,恭视小殓毕,扈从诸臣遵奉殊笔遗旨,请上即正尊位。

一个月后,就是八月二十七日,四十三岁的旻宁正式即位于太和殿,颁诏天下,改次年为道光元年,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任皇帝。

这时,他亲身经历了乾隆朝的升平盛世和嘉庆朝的战乱动荡,对他说来,守住祖宗传下来的这份“家业”比什么都重要。

“力崇节俭”形同丐帮帮主

自乾隆后期国库空虚以来,嘉庆的日子不好过,也影响到道光。经济的拮据,使道光皇帝一直提倡节俭。作为一代帝王,道光的反腐倡廉的品德,是难能可贵的。他在节俭方面率先垂范,古今少有。翻检《清宣宗实录》的记载,他倡导节俭的言行几乎随处可见。

他在即位之初,就下令停止进贡荔枝、扬州玉,减各省方物例贡,发给朱圈贡目,毋得任意加增。此后,贡目中的陕甘口外梨贡、两淮盐政进贡的烟盒花爆等亦相继停办。

他恪守祖制,连热河避暑、木兰秋弥等清朝皇室相沿成习的活动,均因耗费过大、扰及地方也很少举行了。除了每年祭扫祖陵,他也很少离开京师。

他停兴筑、罢南府、撤三山及各园苑陈设等,尽量压缩官室的排场,内廷重要节日的进献、筵宴亦时常传谕停办。

他对于国用开支似乎也常常掂量算计,鸦片战争时期他调兵撤军,也与节省军费开支的主导思想有关;发兵征讨张格尔时坚持制定军需则例;多次谕令整顿河工费用,甚至命吏部制订议处河工赔项银久不交纳的章程,纂入例册,永远遵行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1821年(道光元年),道光帝御乾清门听政,颁《御制声色货利谕》。这是他崇俭黜华的上谕,其中不乏警句、至理名言:

声色之为害大矣。

为人君者,尤当以礼自防,无为所惑。

后世子孙,若能体朕之心,法朕之行,成朕未竟之事,造次无忘不迩声色之谕,即我大清万世天下臣民之福也。

人君不可有私财,有私财必有私事,有私事必有私人,有私人则不为其所愚者鲜矣。

要在为人上者,知稼穑之艰难,力崇节俭,返本还淳。

省一分,天下阴受一分之福,于吏治民生,不无小补也。

至于亭台苑囿,他认为,如今已有规模,不需要继续经营,大吹兴工营作者,“乃我大清万世之罪人,即应立正典刑,暴白天下”。

道光皇帝除龙袍外,上朝的时候还穿着打补丁的裤子。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他的嫔妃平时不得穿锦绣的衣服。结果,满朝文武都是破衣烂衫,朝廷之上差不多就像丐帮集会。

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平日花一文钱都要打算盘。天性爱节俭,他和道光正好算得上天生的一对宝贝。皇帝自然和他十分投机,每天这位曹学士都被召进宫长谈。太监们还以为皇帝和大学士商量国家大事,谁知留心听时,每天谈的都是家庭琐事。

一日,道光召见军机大臣,当时曹振镛跪近御座,道光见他裤子膝盖处有补丁痕迹,就问他:“你的套裤也打掌吗?”

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

道光又问:“你的裤子打掌要多少钱?”

曹回答:“三钱银子。”

道光感叹:“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银子。”

道光帝叹了一口气,从此他逼着宫里的皇后妃嫔都学着做针线,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绽的地方,都交给后妃们修补,内务府一文钱也不得沾光。

因为道光皇帝倡导节俭,此时北京城里的旧货铺子,把库存的破衣烂衫都卖了个好价钱,旧衣服卖得比新的还贵。有些穷京官儿买不起旧衣服,就只好自己做旧,把好端端的新袍子弄脏弄破,加上补丁。官场风气有所转变了,作秀的风气又兴起来了。

道光皇帝带头节俭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他使用的文房四宝,就是普通的毛笔、砚台。力崇节俭为道光帝赢得了声誉。他身体力行,希望通过自己“节俭”的言行,臣民能够上行下效煞住侈靡风习,希望人人安贫乐道。

道光要求提倡节俭从我做起。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

为了省钱,道光帝曾明确规定:皇帝生日的万寿节、皇后生日的千秋节及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等庆贺礼仪筵宴都停止举行。

道光皇帝对皇后非常敬重,有一次,皇后生日,他破例为皇后祝寿。于是,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拜完寿,大家自然留下赴宴。开宴后,众人发现每人面前只有一碗打卤面,后来听说,为此次寿筵,道光帝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头猪。

然而,在满朝上下在齐声称赞大行皇帝俭朴崇实的圣德时,王公贵族如穆彰阿们照样奢侈,照样腐败。社会的风气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

关于建设陵墓,这位节俭的皇帝也不走寻常路。或许对于道光自己,这是他一辈子最大的奢侈;或许,是对用人问题上的成败。

据说,在道光登基伊始,按成例营建“万年吉地”,墓地经勘察风水,选在东陵的宝华峪。

1825年(道光五年)二月,道光皇帝来到自己的墓地,看了以后,表示满意。英和是很推崇节俭的大臣,他曾对道光帝谈及汉文帝薄葬之事,很符合道光的心思。从1821年(道光元年)起,英和受命在遵化东陵宝华峪万年吉地为旻宁监修陵寝。

1827年(道光七年),工程告竣。陵寝本着道光追求节俭的精神,取消了二柱门、地宫瓦顶、内刻经文、佛像等部分,大殿碑亭、石像生的体量也小了。九月二十二日,道光皇帝旻宁亲自护送他的孝穆皇后的梓宫入寝,见陵寝坚固整齐,非常高兴。

没想到,一年后的1828年(道光八年)九月,旻宁获悉地宫渗水,孝穆皇后的梓宫被浸湿,顿时震怒,连发十余道谕旨,大骂办工大臣丧尽天良,斥责英和承办万年吉地工程始终其事,其罪尤重。刑部拟议英和处斩,但查明此案确无赃私之事,于是道光下旨:英和“著加恩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其子奎照、奎耀“随侍前往黑龙江”。。

英和没有把道光的陵墓做好,道光就换了一位大员,这个人,就是穆彰阿。

1831年(道光十一年)二月,道光帝亲至西陵,重新选定龙泉峪为“万年吉地”,命“一切俱从简约,以剐朕之素志”。

该陵设计上更加刻意求简,仅有建筑二十七座,占地四十五亩,方城、明楼、穿堂诸、琉璃花门等撤去,隆恩殿面阔由五间改为三间,殿内装饰不施彩画,月台的规制也比前代简单。地宫之上只有石圈,甬路不必接至大红门,太监营房也不建造。这项工程历时四年七个月完成。

然而,这个小巧的陵墓,其实外“俭”内“奢”,其用料材质异常精美坚固。穆彰阿改变了传统的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工艺到顶,不涂红挂灰。这样的构建方式无形中就远远增加了经费和人力所需,加之两建一拆的经历,道光建陵的耗资超过了清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穷皇帝打吝啬仗

旻宁在位三十年,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又赶上了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他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但鸦片战争失败,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他性格多疑且反复无常,禁烟时,他的态度在禁烟与销烟之间摇摆不定;开战时,他在主战与主和之间徘徊;用人时,他在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战争失败后,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

鸦片问题由来已久,雍正的时候就禁烟,雍正的儿子乾隆的时候又禁烟,乾隆的儿子嘉庆还禁烟,但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就鸦片问题当时朝廷有两派意见。一派主张驰禁,就是以许乃济为首的“驰禁派”,另一派是以钦差大臣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

1839年,林则徐受命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说:“若鸦片一日不禁,本大臣一日不回”。这个时候道光支持禁烟,林则徐逼迫英国领事义律交出鸦片,承诺一箱鸦片可以给英商五斤茶叶补偿,结果最终收缴鸦片两万多箱,价值八百万两白银,道光皇帝心疼银子不答复。林则徐只好联合邓廷桢等大臣上奏说:“所需茶叶十余万斤,应由臣等捐办,不敢开销。”道光这才批复:“照所议办理!”夸奖他:“卿等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所办可嘉之至!”

当时的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拒不上缴鸦片,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义律这才交出。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共19179箱,2119袋,总计2376254斤,于1839年(道光十九年)在虎门销毁,并责令义律永远不准贩运鸦片入境。“虎门销烟”震动天下,国人拍手称快。

此后,在鸦片战争中,道光帝急于妥协,与其节俭的意识不无关系。虎门销烟触犯了一些国人和英国殖民者的不法利益,他们内外勾结,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叩打中国的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

在英国海军的炮轰下,道光不主张抵抗了。因为朝廷没有钱,所以穆彰阿赞和议。道光最后对外妥协,将林则徐、邓廷桢、杨芳等主战派查办,改派钦差大臣属两广总督,大学士、钦差大臣、封疆大吏琦善代替了林则徐,到广东与英国谈判,要求琦善上不失国体下不开边衅,意思是既不要给英国割地赔款,又不跟英国发生军事冲突。

琦善私自允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道光帝将琦善锁拿,并先后派杨芳、奕山对英作战。但杨芳没能阻止住英军向广州城前进,道光只好命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军议和,广州重新开放了。

然而,英军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英军攻占吴淞。这年八月,英舰开到南京下关江面。

在签订《南京条约》的前一天晚上,道光彻夜不眠,绕殿逡巡,不停地拍案叹息。等上谕发下后,他痛哭对不起祖宗。

第二天,惊慌失措的道光,派耆英和伊里布与英军签订了清朝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清政府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一步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穆彰阿对鸦片战争持消极态度,反对自卫反抗,主张求和,后又主持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但损害国家尊严,还使国家丧失主权,开启外患,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国人痛骂他为卖国贼。

待到道光驾崩,咸丰继位后,咸丰帝指责穆彰阿“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将卖国贼革去职务,永不叙用。诏令下达后,天下无不拍手称快。

道光在位时,在国事上有一项重大的历史政绩,就是镇压新疆回部的张格尔叛乱,稳定和巩固了清朝对新疆的管理。

和卓·亚海亚,是尊称“张格尔和卓”,翻译过来就是“世界的和平”的意思。此人生于中亚地区的浩罕王国,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和卓波罗尼是他的爷爷。爷爷的弟弟就是小和卓霍集占。大和卓的儿子、张格尔的父亲萨木克,在大、小和卓灭亡后出逃葱岭西边的浩罕国,清政府每年拿一万两白银,让浩罕国的国王代为监视萨木克。

萨木克逃至浩罕国后生了三个儿子,次子即张格尔。

张格尔继承祖业,在英国控制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留过学,接受英国人的顾问、训练和武器,张格尔野心勃勃,时刻梦想在南疆恢复和卓家族的统治,“以诵经祈福传食部落”。在浩罕支持下,他潜入南疆发动叛乱的圣战,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一直闹到1831年(道光十一年)。

道光六年的一次叛乱规模最大。张格尔率浩罕、布鲁特五百余人,窜回喀什噶尔(今喀什)附近,以礼拜其祖先玛杂(坟墓)为名,利用南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情绪及其宗教影响,集众万余人发动叛乱。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城,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复辟和卓的封建统治。

伊犁将军长龄、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阿隆、甘肃提督杨芳等率领三万多兵马,于1827年(道光七年),击败张格尔军队,收复了四城,并设计诱执张格尔。1828年(道光八年),张格尔被俘。

道光平时俭以律己,俭以律臣,即便赏赐有功之臣吃顿饭,也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他亲御午门受俘张格尔后,开庆功筵宴。当时除了请伊犁将军长龄,还请了十五位老臣。这些人挤了两桌,桌上摆着几样菜,大臣们却不敢举箸,只怕一动筷,便要吃光。道光坐在那里,既不吃菜,也不喝酒,只和大臣们谈些前朝往事。后来又谈到作诗,君臣即席联起句来,做成一首八十句的七言古诗,记当时君臣之乐。大家在席上谈论了足足两个时辰,菜还不曾吃便散席了。

道光皇帝倡导节俭治国,节俭治军。在讨论诸如海防、边务、黄河治理等问题时,只要一有大臣提到拨款,他立即面露不悦之色。

在探讨新疆设防方案时,将军们充分考虑到了道光皇帝的吝啬,上奏仅要一万八千名士兵镇守新疆。谁成想,道光皇帝给砍去了三分之二,只批准清军留守六千人。将军们愤然回击,提出专守新疆东部,让西部自治,不予设防的方案。道光皇帝又大骂他们放弃新疆防守,指责其居心叵测。经过几年的君臣争执,最后道光决定“各省绿营兵额内裁百分之二,岁省三十余万,以为回疆兵饷”。

1850年(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就在这个月,他在江宁等地遭受水灾情况的奏折后批示:暂停征收灾区赋税。这是他治国三十年,处理的最后一件政事。

同类推荐
  • 80后中国

    80后中国

    范冰冰、文章、李宇春、韩寒、郭敬明、嘻哈包袱铺……80后代表人物,各有活法,他们的体温与灵魂,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与影像。80后,是中国未来的力量、智慧与担当。80后的活力就是中国的活力,80后的生活态度就是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活的真实,活的自在,活的有尊严,是80后集体的梦想。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陆孝彭传

    陆孝彭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和采访记录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立志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航空工业,壮国胆,扬国威而奋斗的一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和发展社会公众阅读。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路阳光一路歌

    一路阳光一路歌

    几十年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笔为央行激情吟唱、纵情高歌,她把央行人、央行事、央行情融进了自己的血液,刻进了自己的年轮,无怨无悔,笔耕不辍地传递着正能量,让人心生敬佩和感动。
热门推荐
  • 魔尊追妻,逆天魔妃

    魔尊追妻,逆天魔妃

    穆倾城穿越而来,本以为她不过是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可突然多出来的陌生记忆又提示着她,她的身份似乎没有那么简单。第一次出现在山洞之时的男子,再到后来的种种迹象,表明二人之间的关系绝对不简单。
  • 你好,慕先生

    你好,慕先生

    结婚两年的模范丈夫背地出轨,酒后吐真言,之后还带小三上门,害我失子引产。民政局门口,我和他前脚刚离,他就带着小三再结,我深深的望着他们苍白的笑着。好不容易我的生活恢复平静,没想到,命运使我再遇他们,同时也遇到了他——慕远。一个宛若神一般的男人,是他让我重新再有勇气去爱一个人。可是,一切都不过是个谎。慕远,假如你只是慕远……该有多好……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 总有一天铃再响

    总有一天铃再响

    表白失败的逝和,毕业那天,正想平平淡淡地过去。一同病相怜的朋友,积极帮助逝和,相错的路线,一时的错过在最后的铃响之后又能否相遇?建立在套路之上的交流,真相蕴藏在扑朔迷离的游戏中,在最后的交谈之中,道出了真相。误会,萦绕在天空之中,最初的铃响,鸣荡,清晰。 注:本小说部分人物是有原型的。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与经历均与现实无关,纯属虚构。
  • 神级统领

    神级统领

    神秘人物给林小白送来了一朵神秘的火焰,只要点燃火焰,便能拥有心想事成的神奇本领,但是又提醒他说这是一个陷阱。对于已经对生活失去信心,只想混吃等死的林小白来说,这种诱惑让人无法拒绝。从此,超凡力量,金钱,美女,似乎一切唾手可得,人生眼看就要走上巅峰。但是,神秘世界的那群急红了眼,正疯狂地四处布置陷阱抓新兵的募兵员,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 血踪

    血踪

    北平城内频发连环血案:循规蹈矩的国民党旧交警血染城楼、与世无争的贫穷更夫尸陈废墟中、功德圆满的外国建筑专家血溅卧室内……凶手作案手法一致,究竟有何图谋?当法医、修脚师一一被排除嫌疑,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逐渐浮出了水面!
  • 牟明

    牟明

    大明景泰四年,这个因为“景泰蓝”而被世人记住的时代,这个以土木之变开始,以夺门之变结束,中间似乎波澜不惊的年代。当此时,朱祁镇已结束“北狩”,从草原到京师南宫,换了个地方继续画圈圈数蚂蚁。当了四年皇帝的朱祁钰,不甘心帝位旁落,好不容易把自己儿子立为太子,却又狠不下心了结兄长的性命。而北方,土木之变后惨败京师的也先,已恢复大半实力,正野心勃勃地筹谋僭越称汗。挽狂澜于既倒的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引领群臣,却不知有人对他暗怀不满。穿过一片迷雾,周秦川只身跨入这个时代,未料一出场就先断了一条腿。作为大明无钱无身份的黑户,只能暂时栖身乞丐窝养伤。且看他如何为自己和一个不请自来的小跟班牟前途,为名臣义士牟太平,为大明牟国运。
  • 我为一世魔主

    我为一世魔主

    小的时候,爷爷说,人死之后,便会化成天上的星星。长大以后,父亲说,人在死前死后,都会化成天上的星星,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由天所生,从天而降的!是天的臣子!后来的后来...任无休忽然明白,人这一生,谁都不是谁的臣子,每个人都是皇...属于自己的皇!...简体版:这是一个曾有着十三颗太阳,亿万星辰的世界,每个人代表着的,都是天上的一颗星辰,意味着乃是从天而降的天臣!任无休,亿万颗星辰中的一颗。然后有一天,他梦到一个女人...他再不愿为臣!——(黎明,在黑夜里成就永生。)
  • 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

    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