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100000002

第2章 易学与男女两性观念(1)

第一编 儒家传统女性观念

一 先秦易学与男女两性观念

《周易》相传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和周公所作,一直被儒家奉为经典,故又称《易经》。几千年来,各朝各代,儒家不断从这种天人合一、一分为二的思想中寻找思想武器,为现存秩序寻找理论依据。后来儒者不断对它进行发挥、注释、演绎,有《文言》、《象辞》(上下)、《彖辞》(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就是《象传》。《易传》的作用是对卦、卦辞、爻辞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发挥,代表了作传时代人们对世界(包括对男女)的看法。《易传》比起《周易》更多体现了后来儒家的思想观念即等级观念和男尊女卑的男女两性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但真正有了典章制度确是在父权制较完备和成熟的西周,周文王和周公旦制《周礼》,撰《周易》,开始了中国文明社会的初创期。他们的贡献不可抹杀,但需要提醒的是:他们做这一切全是为了周贵族统治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治人,以达到治理社会、国家的目的。因此我们不需要过分夸大这些典籍的伟大性,《周易》本质上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说服天下人服从周贵族的统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当时人们的认识很有限的水准下,就要制造一套看起来很深奥且能自圆其说的理论,那就是《周易》中的乾坤、阴阳说。这套哲学理论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上体现的就是等级思想,在男女关系上体现的就是男尊女卑思想。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子周王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大人、小人是命中注定的;大人、君子是高贵的,小人、女人是卑贱的;高低、贵贱、尊卑是有秩序的;认清自己的地位,服从与顺从统治,这是人们应该认识的,认识了这套理论,天下就安定有序,否则天下则会大乱。不管它说了多少激励男人的话,如君子自强不息等,但最终确是要小人、底层人、女人知道自己的名分。因此,千万不要兀自以为男人就是君子,男人也分三六九等。

值得一提的是,周代有《周易》,商代也有类似卜筮的书叫《归藏》,夏代的卜筮书叫《连山》。商代的《归藏》与周代的《周易》在乾坤论说上持完全相反的认识,《归藏》又名《坤乾》,与《周易》乾坤的思想正好相反,是先坤次乾。这正说明了所有的解释都是人为的解释,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权力关系。《周易》是历代统治者与儒家思想的武器,因为《周易》反映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者的思想,是男性中心社会建立国家、私有制之后的思想。后来,每逢社会变革、动荡或遭遇危机时,儒家代表人物总是从“易学”中寻找思想武器,以证明他们思想的正统和统治者统治的合法(所谓先人、古人、老祖宗的说法)。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思想与学说,都有它当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学说服务的对象,男尊女卑这样一个明显违背情理的思想与观念,后来竟能流播几千年,那是因为适应了男权中心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西周初到战国末这八百年,是儒家两性基本观念逐步形成和定型的时期,而两性观念的哲学基础就是《周易》及它演化后的《易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夫妇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并一直流播几千年。

从西周到战国末期的八百年间,是《周易》哲学向《易传》哲学逐渐演化的过程,是儒家两性观念逐步形成和定型的过程。《周易》哲学虽然体现的是维护男性中心利益的男尊女卑的核心观念,但它的表述并不像后来《易传》那样赤裸裸。《易传》急切地、毫不掩饰地、态度鲜明地表达了男权、父权中心社会的利益与核心价值,《易传》比《周易》的男尊女卑思想更进一步,比如,《周易》只说坤承顺天,女,贞专,恒德。是指女性对于一个男人存续关系期间的忠贞。而《易传》则赤裸裸地解释说:女,从一而终,则是要求女性一辈子只能有一个男人。

易的基本思想是“变”,易就是“变易”的意思,贯穿于变异之中的是“万物交感”论和“万物有象”论。基于“交感论”的认识,先秦时代的易学肯定两性的自然功能——生殖的作用,“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周易·系辞[1]下》),对生育的承认、肯定与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思想。从原始社会对人口的需要,到周贵族及各朝代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需要,中国人充分认识到生育的重要性,以至今日这种思想仍然保存。因分封重家族兴隆与家庭关系的传统,使人们在先秦就朴素地认识到男女、夫妇的作用:

先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先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先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先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先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易·叙卦》)[2]

这种对两性自然属性和人伦功能的认识反映了先秦易学的朴素性与客观性。遗憾的是汉以后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被男权(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人为地篡改为“三纲”思想,因而失去了男女两性关系最自然的一面,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两性关系的格局与种种情感的自然成分。

易学通过“万物有象”论,论述乾坤、阴阳、天地、男女的尊卑、高低、上下、统顺、刚柔关系。《易传》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数)(《周易·系辞下》)[3]

男、天——乾阳,具有刚和统的性质,女、地——坤阴,具有柔、顺、承、从的性质。儒家正是从“万物有象”即“观物取象”理论出发关照事物,但这种“观物取象”法具有主观与片面的性质。他们从男女天地抽象出“乾”、“坤”的一般观念,他们赞美男人和天,具有乾的创始作用。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周易·乾卦·彖辞》)[4]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周易·坤卦·彖辞》)[5]

而女人、地则具有坤的特性,顺承天。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统坤,男统女,男女的主动、被动,男女的主次作用与地位,在这里被规定下来。因此男统女从、男主女顺的两性关系在中国文化最早的经典著作《周易》中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后世一直以此为据,解释男女两性关系。女性柔、顺的特性正是源自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男女两性观念经历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如果以一阶段的一句话概括与代表儒家的两性观念,并不客观。先秦儒家的《易传》在人伦关系中重视男女夫妇的价值与地位,他们客观承认男女、夫妇在人伦秩序中的优先次序,在《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错(措)——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在一个以家庭为社会结构单元的文化中,重视夫妇之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这夫妇之道所指更多的是夫妇这一对关系的自然的生殖意义,在此夫妇不可拆开来理解,并不因为重视夫妇之道因而就尊重妇女,更非家庭生活中平等的夫妇关系,父权制社会对夫妇的重视还是重在生育的意义。因为在《周易》和以后的《易传》中,男女主从、统顺、高卑的关系已经确定。《周易》说“阴疑于阳必战”,阴达极盛近似于阳时,必会引起争战,道出了夫妇之道的本质。《周易·文言》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运。[6]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7]

虽然《周易》及《易传》发现,万物都是成双成偶才能发展变化,但一旦阴阳变化中由和谐到冲突,阴必要懂得自己的承顺性质,懂得没有阳,阴将不能成事。阳不仅是主导的,阴根本就离不开阳,离开阳,阴什么也不是。

如果说在自然与人伦关系中,男女关系还有自然朴素的一面,到了社会生活中,男女关系就显出了它的另一面: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显出了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有了种种严格的规定与尊卑不同的地位。夫妇关系中两个自然的人,却有了尊卑不同的地位,男女、夫妇对人类的繁衍与家庭的兴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却要在社会生活中作出如此截然的划分,这只能说明从母权社会到父权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男人对女人的害怕与决心将女人统治的用心(也因以前女人更受尊重,所以必须通过矫枉过正的办法改变观念,通过矫枉过正的强硬规定让女人服从统治、屈服、屈从,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原来女尊的社会,这就是男权社会中两性关系残忍的开端,父权取代女权的结果)。因此在两个自然人中,必须人为地赋予不同的特性与人格,将他们生硬贴上尊卑高下的标签,从此以标签辨别,以规定的特性认识:

乾刚坤柔。乾,健也;坤,顺也。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坤至柔而动也刚(直),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周易·坤卦·文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俭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系辞上》)[8]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系辞上》)[9]

易学将乾坤阴阳天地男女等赋予特定的性质——尊卑、贵贱、高低、刚柔、动静等,这种将本来并非截然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目的,如此显明、急切、牵强附会、强词夺理地赋予完全不同的特性,如此简单地将更为复杂的事物赋予截然的特性,通过这种简单的有象论与对比法,将复杂的天地男女关系一分为二地对立起来,以此为准,千年不变,这就是高深莫测的中国哲学渊源《周易》中的乾坤阴阳说,男尊女卑两性观念说。

既然乾天高尊,坤地卑下,阳贵阴贱,那么坤阴一方的地、子、妻、臣因为卑贱就应该受乾阳一方的天、父、夫、君的统治,因此男支配女,天经地义。只有将所有人伦关系规定有序才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在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中,首先要对男女进行规定:

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父母、丈夫),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卦·彖辞》)[10]

治天下先要治家庭(正家而天下定),治家庭先要治女人(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同类推荐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本书主要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近百年历史沿革进行了检索性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第三部分对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过程和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选择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原兰州炼油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全面介绍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手册”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47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声明的是,办学理念、校训等排列顺序重新进行了逻辑规范;第六部分对甘肃教育强县——会宁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前景:“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石该如何奠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中非教育交流与产能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相关成果对中非教育交流和产能合作的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热门推荐
  • 重生变成娃娃鱼

    重生变成娃娃鱼

    重生为娃娃鱼的徐有熊,原本以为是要开启异兽争霸的传奇之路,没想到刚爽几天,就被丹宗世子毁去肉身,在吾皇帮助下,“夺舍“梅花村少年肉身,拜师正气宗门下,重启驳斥命运的逐仙之旅。然而,这还不算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姜糊了

    姜糊了

    江湖纷争,无关对错。恩怨情仇,孰是孰非。有的人一笑泯恩仇,有的人十年磨一剑,有的人相忘于江湖。
  • 地府恋爱指南

    地府恋爱指南

    【确实完本只有33万字,只是简短,没有烂尾!】 【没有烂尾!没有烂尾!】 “葱无心可活,人无心必死。”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我成了地府里的一只无心之鬼。不入轮回,就没法投胎转世。鬼帝看我可怜,让我当了个鬼使,每天送送信什么的。只是鬼帝家的某位殿下,你的桃花已经很旺了,可不可以不要缠着我,那些爱慕你的女鬼真的很难应对啊!
  • 天心女帝

    天心女帝

    爱恨情仇,何时休?漫漫修真路,终为枯骨?
  • 中国未解之谜(上)

    中国未解之谜(上)

    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读者将会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尽情领会事物的丰富与变幻无穷,更加完整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引导读者掌握研究事物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巨大乐趣。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更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促进思想的成熟。本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吏具趣味性。读者开卷后,会轻松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尤为适宜。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Bruised
  •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