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0300000004

第4章 任务:日本(2)

这种对于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后果的职业性关注可以同样用于对日本的研究。日本和美国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无人不知。美国民间甚至传说无论我们干什么,日本人都对着干。如果因此便坚定地认为我们不可能了解如此不同的人显然是有害的。我可以用自身经历证明哪怕行为再古怪也不妨碍我们去理解它。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家,人类学家更多地把差异当作助力,而不是包袱。制度和人越是奇怪离谱,反而更要集中注意力。在研究部落生活时任何事都不能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一切都值得关注。在研究西方国家时,没有受过比较文化训练的人容易忽略整片领域的行为。他太过自以为是以至于忽略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和家常事务中的约定俗成。其实正是这些东西,放大到全国,比外交官签署的条约更能影响国家的未来。

人类学家必须培养研究寻常事物的技巧,因为这些部落中的寻常事物和他自己的国家中对应的东西截然不同。当他试图理解某部落的穷凶极恶和另一些部落的胆小怕事,当他试图预测特定情况下研究对象的可能反应和感受,人类学家很大程度上必须取材于他的观察和文明社会中不常有的细节。他有理由相信这些细节至关重要,也懂得如何发掘它们。

这种方法在研究日本时值得一试。只有当人认识到任何民族的存在都再自然不过,才会完全认同人类学家的前提,那就是:无论是在原始部落还是文明前沿的国家,人类的行为都习自日常生活。不管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如何古怪,他的感受和想法是和他的经历有关的。我越是对某些行为纳闷,就越相信日本生活中存在某种影响造成了这种怪异。追寻答案如果把我指向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那是再好不过。人们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学习的。

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我从这个前提出发:即使是单独发生的看似毫无关联的行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系统的联系。我认真研究如何把成千上万的细节归纳为总体模式。人类社会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规划,比如面对某些情况该怎样反应,如何掂量当时的情形。这个社会里的人把这些解决方式当作宇宙的基石。不管有多少困难人们都会贯彻执行。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一个生活价值系统,却长期在某一方面依照另一个相反的价值系统思考行事,他就不可能不造成混乱和低效。他会试图尽量统一两者或者给自己编出一些共同的理由和动机。某种程度上的统一是必不可少的,不然这个系统就支离破碎了。

经济行为、家庭秩序、宗教仪式和政治目的就是这样啮合到了一起。某一方面的变化超前就会给其他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本身来自于各方面一致的需要。文字出现前的社会致力于追求统御他人的权力,这种渴望不仅表现在经济交易和与其他部落的关系里,也通过宗教习惯表现出来。与没有书面文字的部落不同,在有古老书面文字的文明社会里,教会不可避免地保留了过去几个世纪的记载,但是在某些领域却放弃了权威,因为那有可能影响公众对经济和政治权力的支持。字犹存,意已变。宗教信条、经济活动和政治并不是泾渭分明地各自为政,它们其实是一潭浑水。正因如此,对研究者来说越是分散地调查经济、两性、宗教,甚至婴儿照料等各方面的实例,越是容易跟踪了解这个社会。有了假设,很容易就能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获取数据支持。任何国家提出的要求,不管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还是道德上的,都只是他们社会经历中积累的习惯和思考方式的表现。所以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详述日本宗教、经济、政治、家庭的书,而且它解析了日本人对于人生行为的潜在观点,并描述了这些观点是怎样不停地通过各种行为展现出来的。本书解释了日本何以为日本人之国。

二十世纪的一大弊病就是我们依然抱有模糊而又极度的偏见。不光是针对日本,也包括美国、法国和俄罗斯。如果不能了解为什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民,各个国家之间就会相互误解。当我们害怕不可调解的差异时,其实问题可能只在于是娧德尔顿(Tweedledum)还是娧德尔第(Tweedledee)[1]。当我们大谈共同目标时,两国有意采取的行动却可能因为历史和价值系统的差异而大相径庭。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给自己机会去发掘别人的习惯和价值观。否则我们也许会发现,一个对我们而言陌生的行动方案并不一定邪恶。

往往每个国家对自身行为和思考习惯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每个国家的作家都曾试图解释自己的国家,但这谈何容易。各国看事物的角度都不相同,每个国家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视角无可厚非,而被一个社会公认的价值体系对那个国家的人民来说更是神圣不可变更的。拿眼镜作个比方,我们不指望戴眼镜的人知道如何计算自己镜片的公式;同理我们也不能指望一个国家分析出它们自己的世界观。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眼镜,我们会请专业眼科医生,让他们写出镜片的计算公式。同样,总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想要了解当代世界各国,也得依靠社会科学家的专业知识。

做好这个工作有时候需要坚忍固执,有时候又需要非常宽容。这种必要的坚忍固执有时候会被善意的人们诟病。一些“世界大同”的倡导者把说服全人类的希望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黑人或是白人,基督教徒还是穆斯林,所有的差异都是肤浅的,全人类的想法其实是类似的。这个观点又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不懂为什么相信“四海皆兄弟”就不能说日本人有日本人的行为方式,美国人有美国人的。那些空想者似乎只能把善意原则建立在全世界的人都是出自同一个模子的这个假设上。实际上,以这样的绝对一致来作为尊重他国的条件就如同要求自己的妻儿同自己一样般神经质。尊重现实的人不以差异为意,他们尊重差异的存在。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让各种差异安全共存的世界。那里无论是美国人、法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可以各行其是而不威胁世界和平。对于不把差异看作是时刻高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人来说,以外力去强硬地阻止这种尊重差异的态度是毫无道理的。他也无须害怕这种观点会造成世界停滞不前。鼓励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世界将静止不变。英国并没有因为从伊丽莎白时代到安妮女王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它的文化特征。正是因为英国人坚持自己的个性,他们才能在不同的时代彰显出不同的社会标准和民族情绪。

系统地研究各国差异既需要坚忍固执,也需要一种宽容的心态。比较宗教学之所以能够兴盛,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了足够的信心,因此才能拥有不同寻常的宽容。这些人也许是耶稣会成员,也许是阿拉伯学者,或者并不信教,但他们绝不可能是宗教狂热分子。同样,如果人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当作唯一的正道来维护,比较文化学就无法兴盛。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因为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这种愉快而有意义的经历与他们无缘。他们防备心理太重,只能要求别国采用他们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美国人要求所有的国家都信奉我们最喜欢的信条;而其他国家则无法立刻按照我们的方式生活,就如同我们无法学习十二进制来代替十进制,或者像某些东非土著一样以金鸡独立的姿势休息。

所以这本书写的是日本人期待和公认的习惯。诸如什么情况下讲究礼貌,什么情况下又不讲究;什么时候觉得羞耻,什么时候又觉得尴尬;还有日本人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能够评判书中所述的最佳权威应该是日本街头的普通人,或者任何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无须亲身经历过书中所描述的每一个特定场合,但他们一定能够辨别某种场合下日本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如此。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日本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使我没有完全做到,至少这是本书努力的目标。

在研究过程中,我很快发现要了解很多行为习惯并不需要采访大量的对象反复论证同样的信息。比如说,想要弄明白谁应该什么时候向谁鞠躬就不完全需要进行全民统计。几乎任何日本人都能准确解释那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一般经过几人确认后就不必再向上百万的日本人调查同样的信息了。

日本之所以形成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要挖掘出其中的成因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难度远远大于仅用统计数字作验证。这些公认的习俗和意见如何成为日本人看待事物的出发点,这是研究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研究者必须论述清楚日本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是如何影响他们看待生活的重点和角度的。研究者还得把一切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截然不同的美国人也能明白。评判这一任务是否完成,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人比如说田中先生,就不一定是最佳的裁判人选了。因为田中先生不会把自己潜意识里接受的观点表述出来,写给美国人看的解释在他看来更是多此一举。

美国的社会研究很少会涉及文明社会建立的基础。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这些基础是不言自明的。社会学家也好,心理学家也好,都忙于研究民意和行为的“分散性”,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统计。他们用统计分析来处理大量的人口普查数据、问卷调查的答案以及心理测试等等,试图从中得出某些因素是独立存在或者相互依赖的结论。在公众言论领域,美国早已高度完善通过科学方法选择一小部分人作为代表来调查全国民意的宝贵技巧。要知道多少人支持或反对某一公职候选人或某一政策都不难。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分布,比如他们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低收入还是高收入,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在这个全民拥有选举权的国家,所有的法律都由人民代表起草和通过,所以这样的研究发现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美国人之所以能够在本土搞民意调查并理解其调查结果,有一个不言而明的前提:他们都了解美国的生活方式,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了这个前提,民意调查才能够加深我们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当我们试图了解另一个国家时,除非我们能够先系统地、定量地研究那个国家国民的习俗和惯例,否则民意调查没什么用处。通过仔细选择调查对象,民意调查能够发现多少人是反对或者拥护政府的,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对政府的概念,这个调查结果又有什么帮助?只有了解了日本人的政府概念,我们才能知道各个党派在街头或者国会争论的是什么。一个国家对于政府的潜在认识和理解远比党派势力的大小更为广泛和持久。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认为政府是个不得不有的祸害,它限制了个人的自由。除了战争时期,公务员远不及私有企业的职员有地位。这种看法和日本人相去甚远,甚至和不少欧洲国家也完全不同。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日本人的看法,具体表现在他们的习俗,他们对成功人士的评价,对于国家历史的神化,还有他们的国庆演讲上。这些间接的表现都可供研究,但必须是系统的研究。

我们总是投入地仔细研究某个选举中投票赞成或反对的人群比例。我们至少可以用同样的热情去研究一个国家潜在的定例和法则。日本的基本潜规则就值得探索。我所受的西方熏陶在某些方面不符合日本人对生活的看法,一旦发现这点,再了解了一些他们使用的范畴和标志,我就明白了许多西方人眼里日本人的矛盾行为其实并不矛盾。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日本人把一些行为上的巨大转变看成一个统一整体的和谐部分。我可以试图阐明其中的原因。随着我和日本人工作的深入,他们开始冒出一些奇怪用词和概念,后来我才发现其寓意深远并充满悠远的情感。西方意义上的善与恶在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系统是独一无二的。它既不是佛教也不是儒学。这就是日本的特点,既是彼之所长也是彼之所短。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极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该书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所选编,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所选文章注重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一些应用文。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骈文和韵文,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本书是在《古文观止》原著的基础上,精心选文一百余篇而成。本书将原文、注释、译文融为一体,附以简明扼要的题解和评析,全面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方便读者阅读,可从中领略古代文言散文的丰采,了解古文发展的源流和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
  • 老子答问录

    老子答问录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系统是只喵

    末世之系统是只喵

    黑猫舔舔爪子,喵:“末世系统已重启,欢迎进入毁灭进行时!”
  • 天瑞

    天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翔的大板车

    飞翔的大板车

    二祥的脸丢了。脸丢就丢了,死不了人。对二祥来说,还不如死了。在老家马兰店,二祥是个有脸面的人,心灵手巧,干啥像啥,木匠瓦匠都会,修机动车是高手,象棋也下得好;人仗义,喜欢说公道话;爱笑,还爱开玩笑,自来熟,一双大眼睛给笑眯了,高高的鼻梁两侧叠起一层褶皱。有人说二祥家里不用生火,他说句笑话,就把一锅冷水逗开了;还有一点,没事总爱淘弄野食,什么蚂蚱、蚕蛹、蜜蜂,黑黢黢的蛤蟆他都敢吃。有谁家酱缸生了蛆,他会当好东西捞来,拿油煎了下酒。一大早谁要老远听到车板子叮咣响了,一会儿准能见他赶着毛驴车飞驰而过,若不是下地干活,多半去淘弄野食了。
  • 两界搬运工

    两界搬运工

    自由穿行在现实世界和玄幻世界之间,安静的做一个两界搬运工。PS:新书《小师弟别浪》求支持!!
  • 骷髅墓刀

    骷髅墓刀

    2119年,某夜。沐飞宿醉后,在一间墓室醒来,发现他已化作骷髅之躯,重生在荒诞诡谲的游戏世界!只不过,这里并不存在所谓的玩家,所有人都那么鲜活,真实。【一个游戏仙侠的开篇】【一本他们的真实故事】收藏、投资、推荐、章节内评论,喜欢的朋友,请不吝呵护~多谢!
  • 情迷维纳斯

    情迷维纳斯

    《情迷维纳斯》是一个讲述爱恋的故事,一个贵族男子为了理想的爱情甘愿成为一位女士的奴隶,忍受她的责骂与鞭打;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扭曲的两性关系使女方不堪忍受,往日的激情烟消云散,终选择了离开;这是一个有关欲望的故事,从初的挣扎到后的默许,从开始的抗拒到终的妥协,当虐恋的快感战胜了仅存的理智,就只剩下残酷的屈服。《情迷维纳斯》是利奥波德·范·萨克·马索克的代表作,在疯狂的幻想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快穿之大佬属性不一样

    快穿之大佬属性不一样

    凤笙是时空局的超级任务者,终于凤笙可以每天玩玩乐乐。但是时空局突然来了一大堆奇怪属性的单子。emmmmm凤笙拿着单子思考,【世界】:减不下肥的胖橘胖橘要减肥,可能吗???胖橘:“有被冒犯到。”【世界】:有梦想的橡皮擦凤笙:“……”橡皮擦需要梦想?你需要什么梦想!!!不!你不需要!
  • Captain Brassbound's Conversion

    Captain Brassbound's Conver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ry Barton(III) 玛丽·巴顿(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