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7200000006

第6章 多少素笺寄深情——沈从文与张兆和(5)

沈从文没有说过,他究竟在何种情形下忽然爱上了兆和小姐。但他在《记丁玲》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最理想的女子必聪明得你说一样她知道十样,你说的她明白,不说的她也明白。她一定又美丽,又尊贵,又骄傲,才能使我发疯发痴。”这个最理想的女子此时出现了。

19岁那年,他在沅州喜欢上了一个白脸女孩,那场单相思的初恋原也明媚动人,却可悲地沦为了一场骗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再不觉得女人有什么意思”,只把纤如毫发的情感倾注于笔墨,在文章里抒情,在小说里恋爱。

他对她的爱情,也许就从第一眼开始,只一面之下,他便失魂落魄,沉寂许久的心忽然变得温柔又疼痛。这个脸儿微黑俊俏韵致的小女人,瞬间牵走了他的心。

他为此欣喜地要发狂,又忧伤地想哭泣。又甜蜜又忧伤的情感折磨着他,他觉得自己忽然陷入了一个绵软的深渊,只有她能救自己,只要她愿意,他甚至觉得献出生命也值得。

他将自己炽热的心,揉成了片片温柔的花瓣,连同一封封信寄给了那个令他痴狂的小女人,然而只见黄鹤去,不闻雁飞来。

因为爱她,他已自卑如微尘,如草芥。第一节课的无所适从带给他的自卑感,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平复。如果当时她不在那里,所有的不快都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偏偏,他留给她的第一印象,竟是如此不堪。一想起那个黑脸美人彼时正坐在台下,看着他分分秒秒地挣扎和支撑,他便有一种痛楚的挫败感。

在中国公学,说实话他并不快乐,他虽然得到胡适的欣赏,从而能够以著名青年作家身份在此任教,但他的敏感自省时常会提醒他,他只是一个出身行伍的乡下人。因而,在青春蓬勃的大学校园,在师出有门的同仁面前,尤其面对他深爱着的张兆和,他的苦恼和自卑使他有着巨大的压迫感。

多年前那个白脸女孩让他体验到,早萌的恋情像初春水塘边的晨雾,有着若有若无的淡淡哀愁。遇见张兆和,这美丽愁人的感觉,竟是一场甜蜜的宿醉,他醉着,心甘情愿地坠入幽谷,疼痛却又如此清晰地弥漫开来,在心底慢慢龟裂。他承受着这一种隐痛,又甜蜜得忘乎所以。

每个怀春女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爱情童话,总有一个英俊王子,与他的公主浪漫邂逅。对十八岁的兆和小姐来说,沈从文没有给她这份浪漫。他与她相遇,命运竟以那样恶作剧的方式。

他既然没有许她一个浪漫开始,那么好吧,接下来的时光,他将给她最动人的深情。

二、他顽固地爱你

转眼,暑假到了。

1930年夏天的吴淞,是一座绿茵茵的城池,对坠入情网的沈从文来说,却分明是炼狱。一个高傲的小女人,碎了他的心。

这大半年时光,他给她写了多少封情书,已不可计数。她一封也没有回,哪怕一张白纸,一个句号。她越沉默,他便越痛苦,最后这近乎痴狂的爱,已令他无法做任何事情。

此时,张兆和已放假回了苏州。虽然不爱他,但她一走,沈从文的心就像空寂的校园,忽然连期望都没有了,彻底空了。他承受不了这种折磨,决定离开这伤心之地。他找了胡适去辞职,胡适知道他情感受挫的缘由后,劝他留下来。

留下还是离去,这决定权他最终还是间接交给了他爱着的小女人。他急切地想知道她的想法,她爱他,或不爱他,将是他留下还是离开的理由。

7月2日傍晚,张兆和最好的同学王华莲,如约来到了沈从文的住处。

彼时,这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青年作家,为了表达得更详尽,将他痛苦的爱恋写在信上交给了王华莲:

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做。我只打算走到远处去,一面是她可以安静读书,一面是我免得苦恼。我还想当真去打一仗死了,省得把纠葛永远不清。

……可是若果她能有机会把她意思弄明白一点,不要我爱她,就告诉我,要我爱她,也告诉我,使我好决定“在此”或“他去”。

等王华莲看完信,沈从文又问起许多与张兆和有关的细节,哪怕一点点触动,都能在他心底刮起飓风。备受煎熬的爱,让他在学生面前放弃了自尊,他说到种种因这无望的爱带来的纠结,说到伤心处,这个曾跟随部队转战数省、不惧死亡屠戮的男人,竟难掩真情,数次悲恸失声。

——“她到底对我有没有爱?她将来会需要我的爱不会?假使她现在不需要,而将来需要,我可以待她,待她五年。”

——“这个我不晓得,不过就我所晓得的,你若认真地问她,她会用小孩子的理智回答你,‘我不要’,因为问急了,她一时答不出来,就给你一个‘要’或‘不要’。讲到将来,将来总有些渺茫,也许是现在恨,而将来变为爱,也许是现在爱,而将来变为恨,那都是不可捉摸的,怎么能凭准呢?”

——“她既不爱我,为什么又不把我的信还我呢?我已经说明了,要解决这个纠纷,最好的办法是把我的信还我……”——说到这里竟痛哭起来——“她却总是沉默。这使我一直地纠缠下去,彼此都不便,也许是不好的事。”

——“……不过我要问一句,沈先生现在需要的乃是她的一句话,还是什么?”

——“我也晓得她现在不感到生活的痛苦,也许将来她会要我,我愿等她,等她老了,到卅岁。”(《从文家书》)

那晚,王华莲将她与沈从文的谈话内容写信告诉了张兆和。尽管是复述,仍然能读出彻骨的痛楚和煎熬。情到深处人孤独。彼时的沈从文,已爱到无我。他原只想得到一句“要不要他爱”的答复,却又怕她断然说出“不要”,便连这可怜的倾诉机会也将不能再有。他不敢设想那样的结局,也无法承受那样的痛苦。

于是他再次卑微地妥协,从最初下定决心要她一句答复,到只要她默许让他等待,他宁愿继续在折磨中等她十年,直到她青春已逝,直到愿意要他。

想想真是心酸,这个儒雅优秀的青年,为爱已卑贱若此,那个女孩该有多么狠心。大半年来,即便是一砣冰,也该被这深情融化了。她却不复一信,无动于衷,眼睁睁看着他为她形销骨立,失魂落魄。然而,她内心也并非波澜不兴,她在犹疑,这爱的存在。

7月4日,接到王华莲的信后,她在日记中写:

可是我是一个庸庸的女孩,我不懂得什么叫爱——那诗人小说家在书中低徊悱恻赞美着的爱!……我一直怀疑着这“爱”的存在,可是经了他们严厉的驳难(尤其是允)后,我又糊涂了,虽然她们所见到的爱的存在的理由,也正如我一样,只是片面的。

她犹疑着,却仍听从了王华莲的建议,7月8日,张兆和带着沈从文写给她的所有情书,坐车赶到上海,决定请胡适出面,将书信还给沈从文。

傍晚六点,胡适在极司非而路一个僻静小巷的家中接待了张兆和。待张兆和说明了来由,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胡适开始赞叹沈从文,说他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天才。又感触颇深地反复提起:“他崇拜密斯张倒真是崇拜到了极点。”

然而这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小女人却回答:“这样的人太多了,如果我一一去应付,那简直就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胡适稍作沉吟,又说:“沈先生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她回答地不假思索:“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事后,胡适写信将此情此景告知沈从文:“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是的,你千万要挣扎——彼时,胡适的这番话,是多么体己的温暖。他明白沈从文在这无望之爱中苦苦挣扎的痛苦,也知道,沈从文的心,快被这女子揉碎了。他懂得这爱的神圣并为此感动,但他又觉得不值,一个并不理解也不懂得这神圣之爱的女子,不值得沈从文为她付出这么悲壮的深情。

回到苏州的家,张兆和依然是那个稚嫩懵懂的张家三小姐。夏夜,皓月当空,清冷的月辉泻满了她的闺房,她辗转难眠,想起那个因爱她而忧伤的人,便有许多复杂的情感纠结在心,于是与二姐允和彻夜长谈。这两位名门闺秀虽典雅婉致,对俗世情感的体验却都稚嫩青涩。兆和固执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外在情感不过都是彼此利用;允和则反驳:必有一种情感,是不染俗念纯粹的爱。辩论的输赢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她的心,渐渐在辩论中变得柔软明澈。

在上海,胡适曾建议张兆和:“最好是自己写封信给他,再把态度表明一下。”于是从上海归来后,张兆和听从胡适的建议,给沈从文写了第一封回信,态度很明确,要终止这情感的纠葛。在她看来,这纠葛之所以延长了这么久,也许正如沈先生自己强调的那样,基于她一直没有回信表明态度。

谁也不知道,接到这封回信的沈从文,彼时心底的潮水会怎样澎湃。然而多年后,当故事的主角都已老去,允和的一段回忆透露了一丝信息,苍凉得让人想流泪。

那是1969年初冬,67岁高龄的沈从文即将下放湖北“五七干校”,临走前他在杂乱的屋子整理书报杂物,二姐允和去看他。当时,张兆和已提前下放,他一个人生活。

屋子里乱得吓人,简直无处下脚。书和衣服杂物堆在桌子上、椅子上、床上……到处灰蒙蒙的。我问他:“沈二哥,为什么这样乱?”他说:“我就要下放啦!我在理东西。”可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并没有动手理东西。他站在床边,我也找不到一张可坐的椅子,只得站在桌子边。我说:“下放?!我能帮忙?”沈二哥摇摇头。既帮不了忙,我就回身想走。沈二哥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对我说:“这是三姐(指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

我说:“我能看看吗?”沈二哥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并没有给我。又把信塞在口袋里,这手抓紧了信再也不出来了。我想,我真傻,怎么看人家的情书呢。我正望着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接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张允和《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事隔多年,偶然翻到她的第一封回信,他依然像初恋的情人,又快乐又忧伤,这历久弥新的情感多么坚韧而温柔。往事纷纷于眼前,当年的深情,当年至死不渝的坚贞和苦苦等候,是一朵最圣洁的情花,美丽得让人心碎。

据王华莲说,收到张兆和回信的沈从文,曾伤感地哭了好久。他懂得了她的拒绝,但也明白,相对于她大半年来的沉默,这已是破冰之举。他深爱着这个小女人,他尊重她的顽固,但他的心,即便被她伤得再重一些,也绝不会停止爱她。

拒绝他时,兆和小姐在信中虽然说:“一个有伟大前程的人,是不值得为一个不明白爱的蒙昧女子牺牲什么的”,但不管值不值得,沈从文的信,仍一如既往寄到她的手中。他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减分毫地爱她,只是这爱多了不由分说的坚决。“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样长久的。”他如此明确地告诉她,只要一息尚存,不论天涯海角,他爱她的心将至死方休。

只要是爱你,应当牺牲的我总不辞,若是我发现我死去也是爱你,我用不着劝驾就死去了。或者你现在对这点只能感到男子的愚蠢可悯,但你到另一时,爱了谁,你就明白你也需要男子的蠢处,而且自己也不免去做那“不值得牺牲”的牺牲了。

每次见到你,我心上就发生一种哀愁,在感觉上总不免有全部生命奉献而无所取偿的奴性自觉,人格完全失去,自尊也消失无余。明明白白从此中得到是一种痛苦,却也极珍视这痛苦来源。我所谓“顽固”,也就是这无法解脱的宿命的黏恋。(《从文家书》)

虽然等到了她的答复,却是最不希望的结局。此时,三位知情人分别向沈从文提出了不同建议:胡适叫他继续等待,王华莲让他安心教书,徐志摩却劝他“受不了苦恼时,走了也好。”他觉得自己受不了,所以他选择了徐志摩的建议。于是他一面给他心爱的小女人写信,指引她人生向上的计划,一面准备带着这份爱,长久地离开。

我留到这里,在我眼中如虹如日的你,使我无从禁止自己倾心是当然的。我害怕我的不能节制的唠叨,以及别人的蜚语,会损害你的心境和平,所以我的离开这里,也仍然是我爱你,极力求这爱成为善意的设计。(《从文家书》)

1930年9月,在胡适与徐志摩的帮助下,带着满怀失恋的惆怅,沈从文离开了上海中国公学,辗转来到武汉大学当了一名助教。

失意、悲苦、忧愁、以及没有回报的思念,折磨着初到武汉的沈从文。他极度地不适应,一边流鼻血一边坚持工作,并且,心境的恶劣使他与陌生的环境难以相融。这年底,他给远在美国的友人王际真写信时说:

我到什么地方总有受恩的样子,所以很容易生气,多疑,见任何人我都想骂他咬他。我自己也只想打自己,痛殴自己。

因为在上海我爱了一个女人,一个穿布衣、黑脸、平常的女人,但没有办好,我觉得生存没有味道。……今年来,把文章也放下了。到任何地方总似乎不合适,总挤不进别人那种从容里面去,因此每个日子只增加一种悲痛。(1931年给王际真的信)

然而,他此时并不知道,也许是上苍怜悯,这段无望之爱已开始绝地逢生。

同类推荐
  • 朱自清美文与“五四”记忆

    朱自清美文与“五四”记忆

    本书从美学、哲学、文艺学、审美学、心理学等视角,以“五四”新文学的诞生及其发展为背景,以朱自清为个案,对其美文创作进行学理性解读;进而对其散文创作的文化价值、诗性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史识性的阐释,同时对朱自清个人在“五四”新文化诞生期,在理论与创作上所践行的特殊贡献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描述。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
  •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主要内容包括离家——调寄《减字木兰花》;秋收——调寄《鹧鸪天》;知青小屋——调寄《桃源忆故人》;春播——调寄《卜算子》;夏忙——调寄《渔家傲》;大会战——调寄《浣溪沙》;冬闲——调寄《西江月》等。
  • 张中行经典

    张中行经典

    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命运风雨之后,在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年华,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写人生、写闲情,一生的感悟和情怀晕染在朴实清淡的文字里,这是张中行散文的魅力所在。
热门推荐
  • 恰沐逢南

    恰沐逢南

    重生前,唐未瑶为了男友尹炀泽付出一切可换来的却是唐氏的破产,哥哥的生死未卜,妹妹的被杀害和男友和闺蜜的背叛,万念俱灰的她走在马路上出了车祸重生后,唐未瑶拥有了七大挂会制药制毒绝世武功商业头脑百毒不侵还有一个琰煌少主和一个萌死人的小包子!!!!什么鬼??上辈子没有这两个人呀!!从此,云爵夫妇一起虐渣渣,一起手撕白莲花,一起生包子某属下:“少主,少夫人打了您妹妹巴掌”某少主:“什么?...你们干什么吃的?怎么能让小狐狸亲自动手”“宝贝,手疼了吧!下次不要自己打,脏了你的手让保镖打就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吊在窗上的魂

    吊在窗上的魂

    本书以预审员的独特视角,真实再现了发生在北京的二十多起案件。情节触目惊心,案情曲折离奇,故事凄楚哀怨,结局血泪交织,读来令人沉思。
  •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孩子生了病,妈妈怎么办

    刘海燕医生是一位热爱医学事业并且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同时她也是一位13岁孩子的母亲。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同与一般家长的感知。因为她是一名医生,所以她有着多于常人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但她也是位平凡的母亲,也有着和大多数妈妈一样的育儿烦恼。于是,在海燕眼里,为小患者诊治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是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关怀着每个小患者的心灵。
  • 临渊而立

    临渊而立

    微信吱哇个不停,我不看也知道是端端发来的新房设计图。我托着因失眠发痛的脑袋径直盯着电脑上写完的党委工作报告,思索是删掉句号呢,还是加个感叹号?政治处王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讲话喜欢用感叹语。团刘政委三令五申写材料用词要平实。前不久,我跟他俩下部队调研,王主任说到某连挑选标兵射击,很是气愤,说,可憎,可憎!真可憎!如此弄虚作假,糊弄我们,实实地可憎!老王,你能不能把那个鬼叹号去掉?材料是叹号,讲话也用叹号,有人都给我提意见了,说把你改名叫叹号主任得了。政委,习惯了,习惯成自然,不好改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猎王之名

    猎王之名

    23世纪,全智能模式开启了网游新纪元,一款名为《先锋》的游戏风靡全球。大学毕业的秦枫为找工作多次碰壁,无奈之下选择网游创业。没有实力,没有团队,升级困难,就业艰辛,为买游戏仓苦苦坚守。终于,生命走到了尽头……什么,重生?什么,2218年,刚开服?ohmygod!《先锋》,我来啦。一代猎王,等着我!!!
  • 晓初妆

    晓初妆

    如你所言,天下苍生,任何一样都摆在你前面,只有我,在你后面。————————————幼年骄横,明家大小姐明珠因为得罪小皇帝朱胤被父亲放逐扬州,成了一匹脱缰野马。六年后,明珠以显赫的外戚之女准皇后的身份荣耀回归,凤榻后冠,岂料眨眼成为他人的囊中物。不久太后新丧,家道中落,明珠一度沦为阶下囚,无端结识了神秘男子苏颜,牵扯出的竟是二十年前的一桩宫廷秘密。与此同时,昔日深爱她的王爷倒戈逼宫,幼年密友投身敌营,难道真的只是一怒为红颜那么简单吗?战火燎起,一时国仇家恨,情难由己,她该手刃仇人,还是和他执手共瞰这如画江山?那个指点江山,风华盖世的英俊男子,她永远站在他身后,从未知晓他眼里一直看到的人是谁。可是他知道,第一眼就知道,她是他想要的那个人,明眸善睐,齿如瓠犀,如花笑靥总是狡黠而张扬,那一刻让骄阳艳日也为之黯淡。————————————————其他的完结作品:《皇后殇》http://m.pgsk.com/a/85303/喜欢红嬷嬷的话,欢迎加群111722525!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江湖救急小店

    江湖救急小店

    人有三急,你急,我急,大家急,急了怎么办,快找江湖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