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谭轩
毕业中学:安徽省蒙城县一中
系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在读研究生)
人生格言: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在安排自我复习时间时,与老师的辅导进度相结合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课堂复习应该是高考复习的主体,老师对此有精心安排,这是他们多年的经验。你要特别注意。
重视每一堂课
高考复习,尤其是最后的复习,为什么一定要以课堂为主体,这是因为高三老师历来配的都是富有经验的老师,老师一般对教材、对高考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熟谙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高考的出题范围,知道深浅,而且接受有关高考的信息也较多;他们善于以历届高考试题中研究高考常见题型及答案的方法,并且从全国各地精选模拟题,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集中训练。更重要的是,基于此,他们对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周详严密的复习教学计划,他们的教学,就是按部就班地遵循这一计划由浅而深,由普遍到特殊,由基础到深度、难度、广度进行复习引导,纠编补缺。而最后60天,则是老师“练真经”、“上火候”的时候,尤其应该以课堂为中心、为主体来复习。所以,在最后的冲刺中,我们必须重视每一堂课。
重视每一堂课,首先是自己的复习进度安排要与老师的安排保持一致。换句话,课外的安排必须以老师的安排为中心,每天的复习内容应该以课堂的复习为主轴。如果不这样,就会形成各唱各的调,不仅不能起到互补与合力的作用,反而分散注意力,效果不佳。比如,今天老师安排复习第二章第三节,你却在为复习第一章第二节或第三章第一节而忙碌,这样你就会分心,并为这不合适而苦恼,也就不能充分消化当天课堂复习的内容,对老师的提示、归纳、总结以及复习方法的指导等无法认真地理解、运用,慌乱地复习完自己的内容,同时又不得不听老师的讲解,结果既没有学好老师所讲的内容,自己的复习安排也得不到时间保障,老师讲的东西也无充沛的精力完成。老师出的训练不能与课本复习同步,也起不到巩固、强化的效果,而且每天功课都留些尾巴。日子久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你心中的焦虑也与之俱增,最终精疲力竭,手忙脚乱。
重视每一堂课,就是上课要认真地听,用心地记,充分发挥上课45分钟的作用。课堂45分钟比课下几个小时都重要,尤其是最后60天老师的讲课已进入提纲要领归纳、概括、融会贯通阶段,和着重介绍方法、技巧阶段。因此,每堂课必须放下未完的任何事,专心听老师提纲要领地总结各章节内容,并前后联系对比,从不同角度,不同线索剖析知识的各个层面以加强理解和记忆,并提高综合能力。
重视每一堂课,应把每天的自习时间,拿出一部分来,集中精力消化每堂课复习的内容,进行思维、思路、方法、技巧整理,把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重新系统化,并及时做完每堂课的训练题内容,抓住其中的典型性的题型,进行反复琢磨。与此同时,剩下的时间,应该温习当天讲的课本内容,突出重点,巩固认识,如果再有时间,可围绕当天讲的内容,适量地选些参考题来琢磨、训练,或阅读相关内容的参考书。
吃透课本精神
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使人功成垂败,一个知识盲点可能使人痛失前程。
避免上面所说的这两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在最后60天一定要吃透课本精神。
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最后60天需不需看课本,有的同学认为最后两个月主要是训练题,可以丢开课本不管。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课本是高考取胜的唯一知识基础,无论在哪种情况,或掌握到了哪种程度也不能丢。并且,即使你对课本弄得再熟,以致可以倒背如流,也不一定都一一理解了;即便理解了,再看,又有新的理解和新的认识。
二是吃透课本是不是读课本,通览课本,或背课本。最后60天的任务不是熟悉课本,记忆背诵课本内容,而是在于深刻钻研、理解课本中需要进一步理解的东西,真正使课本知识烂透于心,以达到每个知识点都“知其所以然”。“吃透”就是指知其所以然。
在最后60天吃透课本就是指:第一,消化课本知识,这是实现有效知识存储的前提与基础。如果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消化。而不消化的知识是进不了“信息库”编码存储的。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地重复记忆,即使滚瓜烂熟,所复习的内容在我们的头脑中,也只能像油浮在水面一样,不能同头脑中已有知识融合在一起,这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症”。
第二,“简化”课本内容,这是总复习关键的一环,人们常说“将书读薄”就是这个意思。“简化”的关键是多思考、多进行信息的转换和对知识浓缩概括。可运用具体的形象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或扩散与集中思维等不同手段,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相互之间的关系逻辑化。经过这样的加工整理,就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公式、符号和图表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纳入有机的体系之中,就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既利于记忆储存,又便于提取使用,运用时就能做到思路纵横伸展,左右逢源。
第三,知识的“序化”,这是从占有知识到有条理地牢固储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没有这一步,即使知识装进了脑子,也是不牢固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序化”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集装”的过程。它会有条不紊地将输入信号分别装入大脑的各个有关功能区,进行编码和存储。如果复习中能按各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分类、综合和小结,各种知识都可以有规律地进入存储系统。
第四,在前三者的基础上使课本知识在自己大脑里系统化。总复习中,经过查缺补漏阶段后,就能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这样紧扣教材,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复习,看起来慢,实际上慢中得快,慢中得好。
克服“高原效应”
就我个人体会,心理问题的产生皆源于自己;其解决也只能依靠自己,而不可单依赖他人劝慰或环境改善。自己心中的苦恼、紧张、莫名的焦躁,的确可称为心魔。细想想,都是由思想的没端正,没想通,所以,要斩这“心魔”,全赖自我调节。
所谓“高原效应”就是指当我们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全面复习,历经辛苦,朝着目标,努力跋涉,终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爬上了一片茫茫无际的平坦高原,在这其上,远处还立着目标的山峰。欲再用力,继续攀越,你却感到怎么也无法再往上爬。
“高原效应”是复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主要产生在我们长期紧张、单调、刻板的复习之中,和机械般地反复操练同一内容之后的某个特定时期。一般地讲,在高考前最后60天的强化复习训练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高原效应”的主要症状为:在复习告一段落或计划的阶段性完成之后所出现的一种知识饱和假象,这种知识饱和假象体现为大脑神经对知识信息的刺激不再敏感,甚而至于无动于衷。当你打开课本时,一切都觉得熟悉、了解,一看明白;而当你合上课本,却又迷迷糊糊,既不能清晰地条理出知识的线索,弄不清知识的结构框架,许多东西又似是而非。确实许多方面你下了功夫,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一旦抽出一点,又往往回忆不起来,基础性的题你都能做或大部分都能做,但难题却仍然不能得心应手,对许多典型的、类型化的题做起来感到力不从心,似曾相识,却又不真识。
高原效应这种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但至少与这几个方面有关:一是长期紧张,神经系统高速超负荷运转,到一定时候,产生麻木性的低潮状态而失去思考敏感性;二是长时期的疲劳战术,身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调节,神、气不能很好地聚焦一体,形成神思分离的散漫状态;三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反反复复的复习,掌握的知识信息大量充斥于大脑,而许多都未真正理解、消化,但自我评价则产生“一切都已掌握”,大有胜券在握的盲目感。
这种盲目感加上前两种因素的“合力”,内生出一种按捺不住的浮躁,急切盼望早点结束又事实上并未结束,却仍要继续坚持重复下去的厌倦、焦心、浮躁心情。
认识到这些,我们就知道怎样去做才会迅速消除这种负面的心理现象。
首先要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效应的出现是启然的,而且并不是坏事。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大脑神经对同一信息的刺激当然不会感到新鲜,掌握知识的速度开始减慢,而且高原效应也是在对知识掌握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出现的,知识饱和也是有一定真实性的(是一种虚幻的)。同时,也有更大程度上的心理饱和,对反复的重复、巩固逐渐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