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300000033

第33章 慈孝(4)

冯玉祥对孩子是很宠爱的,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极为严格。他经常教育孩子要热爱劳动,“不要做废物点心”;要子女们学会洗、缝补衣服,练习刺绣,学做木工和种地。当冯玉祥一家从山西晋祠移居泰山时,他给每一个孩子都分了一块地,要孩子们学习耕种、管理和收获。他还叫孩子开展种花生比赛,看谁种得最好,收得最多。冯将军只要发现哪个孩子偷懒,就对他说:“少爷小姐是废物,不要做废物点心了。”冯将军还常以古语教育子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冯玉祥相信一个人要成大器,就得在苦日子里磨炼意志,以后才能不畏险阻,有所作为。

冯玉祥将军有感自己的文化水平低,于是对孩子们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他规定每个孩子每天写100个大字和1000个小字。如果谁没有写字,冯将军就会向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你们现在的条件多好。我小时候要练习写字,买不起纸笔,就用一根细笔管,顶端扎上一束麻,蘸着稀薄的黄泥浆,在洋铁皮上涂写,后来改在砖上练习。”冯将军还要求孩子们练习画画、背诵唐诗和每天写日记等等。在吃饭时,如果有人将饭粒掉在桌子上,冯将军就和孩子们一起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然后再把饭粒捡起来吃掉。

冯将军任西北边防督办时,他的大嫂来访,看见两个侄子一个学木匠,一个在放羊,便嗔怪起冯玉祥来。冯将军赔着笑脸对大嫂说:“那些整日拎着鸟笼子,东游西逛,除了吃喝嫖赌,再无别的本事的人,好一点的,是个废物;不好的便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我们家里可不能培养那样的少爷。我想让他们知道创业的艰难,常常吃苦受累的滋味,不要忘记做人的本分。”大嫂被说得哑口无言。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冯家的儿女们都成为了有用之才。

现代社会将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要求孩子必须具备坚毅的品格。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呵护孩子,对他们过度保护,不让他自己学着走路,这样只会使他们的心理变得过于脆弱,长大之后也难以承受环境给予的各种压力与困难。如果一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那么他的情绪就会很消极,消极的情绪将会阻碍他的行动和努力,使他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进一步的失败和挫折反过来又会加重他的消极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回避挫折反而更容易遭受挫折,远离成功。

2007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年仅26岁的研究生洪××在泉州市中营学院的学生公寓跳楼,当场死亡。他在遗书中说,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愿意成为父母的拖累,所以选择自杀结束生命。

2008年某大学一位女生在一次学院联欢晚会上因唱歌走调,引起观众的哄笑,一时想不开竟于当晚自杀身亡……

看到上面这些案例,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不禁要问: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是导致这些生命之花过早凋谢的主要原因。爱孩子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爱的方式。如今,都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习惯于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恨不得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这样就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没有参与也就无法体验到参与后的喜悦。而如果让孩子经历挫折与磨难,在挫折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就能让孩子找到步入成功的阶梯,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成功之路上的荆棘,让孩子在成功之后体验实践的快乐。而且随着这种快乐体验的逐渐增多,也能够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孩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信心。

社会远比家庭要复杂得多,充满各种诱惑与陷阱。在家虽然有父母的万般庇护,可是一旦进入社会,这些问题就得独自面对。人生长遇不如意的事,不遭遇挫折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在家没有主动或被动地经历挫折的“洗礼”与“磨练”,没有充分做好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那么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吹雨打,就很容易枯萎凋谢。而孩子只有小时候在家里就经历过风吹雨打(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对风雨的方法和能力,对大千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他在走向社会、面对挫折时,才能有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在挫折中总结教训、汲取经验,孩子能学习到更多更正确的做事技巧和处世法则,将来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只有经历过失败的痛楚,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欣赏到绚丽的彩虹。

第九节后生可畏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①,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②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释】

①畏:敬畏。

②闻:默默无闻。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将来定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延伸阅读】

后生可畏是指年少者因其来日方长,前途无限,所以可畏。那些成年人不能因为后生年轻就断定他不如前一代。后来居上,出类拔萃者的例子屡见不鲜。“四十五十而无闻”的意思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孔子这种今胜于昔的观点说明了孔子思想的进步性。

人们不可以轻视年轻人,不管他们现在多么的稚嫩。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那些习惯轻视年轻人的人不仅会落得以老卖老的差评,还容易因轻敌招致失败。

孔子在游历列国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小孩回答:“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地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地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年轻人的前途不可限量,他们的可塑性更强,年龄资本更大。年轻人能够超越前人,一方面是因为可以直接借鉴前人的经验,为自己开创事业打基础;另一方面,年轻人做事更有活力,头脑更加灵活,有更强的创新精神。作为年长者不能因为他们现在还不如自己就小看他们。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认识观。他鞭策年轻人要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度了青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如果你眼前有一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也许他的梦想有些幼稚,但是你要相信他也许真的有可能成为他所期望的那种人。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绝对,大器晚成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当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曾经拥有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曾经的梦想也最容易随着青春的逝去而消失,使人生的黄金岁月碌碌无为。从寿命上来讲,人到中年生命还在延续,但是在很多方面已经拼不过年轻人了。所以,已经上了年纪的人就更没有理由去轻视年轻人和他们的梦想了。年长之人应该善待后生,教授他们知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以趋成熟。

作为年轻人也应该清楚自己所拥有的资本,珍视自己的大好年华,千万不要虚度,免得落得一个“人到中年万事休”、“老大徒伤悲”的结果。人们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努力拼搏,在中年时进入事业的平稳期,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同类推荐
  • 中国伦理学史

    中国伦理学史

    此书是中国第一本伦理学史著作。作者先在绪论中将伦理学与修身书、伦理学史与伦理学进行区分,正文中又把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和宋明理学时代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伦理学说之渊源进行考察,而后分别论述伦理学家之思想,实为中国伦理学史的奠基之作。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要描述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及历史影响,分析了本书的主要思想,包括: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内在矛盾及其解体,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进行了评述。最后论述了《费尔巴哈论》对当代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历史轨迹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历史轨迹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自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人的精神恢复为人本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从实物出发阐述人本思想,但马克思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本质的历史起点、现实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哲学革命的高度之上才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出发研究人的本质,指明了实现人的本质的现实道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剖析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剩余劳动,科学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的本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当代的伟大创新,必须规范和引导市场与资本的发展,以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本。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热门推荐
  • 都市逆天修真狂少

    都市逆天修真狂少

    十年生死两茫茫,南柯一梦,一朝梦醒。天才少年夜小天,在神秘玉牌的帮助下,重生于十年前的医院内。破危局,逃生死,以天地星辰为己用,修炼己身,踏入修真路。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如履薄冰,逆天而行,终成无敌……逆天书友群:【天火阁-天组】526794519
  • 穿越之独爱极品妃

    穿越之独爱极品妃

    莫名其妙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到了偏僻的小山村,我的网络、我的汉堡、我的披萨、还有我的国学圣手,美好的现代生活、永别了。还遇上了传说中心如冰块、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不近女色的男人,可是怎么跟传说的不一样,是遇上一个假传吗?不过这个桃花运也太多了吧?
  • 造物志

    造物志

    异界五百三十三年,司命主逝,仅留《造物志》于世已。《造物志》总百篇,志怪也。于异界与人界互通时所作,现在两界之间漂泊,无人知踪晓。
  • 极皇

    极皇

    皇图霸业专属成空,是沉浮还是再度崛起。一代万界至尊黯然陨落,心怀晴天皇道的他会怎样再度凌绝万皇之巅,一切尽在皇道内。
  • 设局

    设局

    认识岑昱之初,孟词以为他是男神、暖男,认识岑昱之后,孟词才知道,他就是一藏着尾巴的大灰狼。而他为她做的一切,只为引她入局。
  • 校园重生之朝辞易改

    校园重生之朝辞易改

    曾经的杨易易,爱上了自己的青梅竹马,一发不可收拾,死状惨烈,最后看着他和别人走在一起。重活一世,她不想再这样下去。为了自己,好好读书。爱情什么的,以后再说吧。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个慕容霖朝。
  • 戏子九色

    戏子九色

    民国时期,战乱纷飞,且看一届千金戏子与军阀大帅的爱恨纠缠(作者不太会写简介,请小可爱放心入坑^_^)
  • 述而批评丛书:驯养生活

    述而批评丛书:驯养生活

    这部评论集既聚焦成熟作家,也探讨年轻作家,呈现作者广泛的阅读涉猎和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驯养生活》是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德海的精选评论文集。该书所选的书评呈现了黄德海广泛的阅读涉猎和专注、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评论的作家既有阿城、金宇澄、格非、贾平凹等功成名就的作家,也有李蕾、豆豆这些年轻的作者。全书语言流畅,颇具古韵,例子引用得当,将深刻的问题和见解清晰地表达,内涵深远,读后令人回味。小说除了一个个看起来落入俗套的故事,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我,才会让我不致在阅读的中途废而不观?这些人心的微澜,尘世的琐细,因为未经成见的提炼,不虚浮,不张致,细细密密地显现在人物的行为之中,自然地流淌于整个生活不绝的长流,因而有一种与生活本身的活力相生相长的郁勃之气,小说便显得生气灌注,元气淋漓。这部评论集既聚焦成熟作家,也探讨年轻作家,呈现作者广泛的阅读涉猎和极富深度的个人理解。
  • 巫医皇后

    巫医皇后

    纳兰菁菁从出生便被冠上了天煞孤星的命运随之被生父抛弃至广华寺内,五岁时被其师父纳兰穆德带回医馆并交其医术。一次上山采药中认识了自己的师叔并被师叔要求拜做师父以便于交自己通灵之术。谁知回医馆途中掉到了山谷而后灵魂穿越到了另一时空,识得当今太子在另一时空做上了皇后......
  • The Mysterious Island 神秘岛(III)(英文版)

    The Mysterious Island 神秘岛(III)(英文版)

    Jules Verne was a French novelist, poet, and pgsk.com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major literary author in France and most of Europe, where he has had a wide influence on the literary avant-garde and on surrealism. The Mysterious Island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Jules Verne's masterpiece. This captivating tale of adventure, "The Mysterious Island" tells the tale of five men and a dog who land in a balloon on a faraway,Through the use of their ingenuity the five manage to survive on this island wilderness. Many secrets and adventures await the group as they endeavor to discovery the mystery of this "mysterious 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