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300000015

第15章 为人(2)

【延伸阅读】

读《论语》不能不仔细领悟孔子的通权达变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求仕、事君主、奉父母、待友朋等多个方面,以及政治制度改良、历史人物之评判等领域。研究孔子的通权达变思想,对于正确把握孔子思想的全部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如前文讲述,阳货摆筵宴请士人,孔子吃了个闭门羹。等后来孔子美名远扬,大家都开始敬重他的时候,阳货又厚着脸皮跑过来巴结。

阳货这人架子大,不想低三下四亲自去请孔子,而是想让孔子来拜访他。而孔子根本就不理他这一套。于是,阳货送给孔子一只烤乳猪,根据当时的礼节,大夫送东西给士,如果士没有亲自在家领受,就得回拜还礼。孔子也很聪明,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回拜,这样既守了“礼”,也没得罪阳货。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俩不巧在路上碰到了。阳货自问自答,要孔子出来做官,其实就是想要利用孔子的名望。孔子如果当面拒绝了,肯定是给阳货难堪,或许还要面临杀身之祸。于是孔子就敷衍了他一句:“好吧,我准备做官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的官,早早离开鲁国了。

我们可以从这件事中得出这样一个启示:做事要有原则,更要灵活,这正是变通之术。同时此事也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通权达变的思想。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但不知变通,刻板地死守原则,就会把原则变成僵化的教条。正如孟子对孔子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从速则速。”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孔子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规定怎么干,也没规定不要怎么干,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干。”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采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是不违背大原则,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这也是“要有原则,更要灵活”变通之术的具体表现。

孔子一生遭遇险境与侮辱,却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化侮辱为动力,归根到底在于他不死要面子、不死板,是一个极懂得变通的人。

有一次,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十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管肉的来路不明,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是怎么来的,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摆不正不坐,肉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气呀!”

还有传说,孔子当年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时,弟子去向当地富人求食。富人一听是孔子的徒弟在讨饭,就写一“真”字,让他说是什么字。弟子一看说是个真字,可是富人坚持说不对,不给食物。孔子听弟子说完就过去了,说:“直八。”富人连呼:“厉害厉害,果然是大师。”弟子疑惑,明明不是真吗?孔子说,“认真,认真我们就不该讨饭了,现在就是认不得真的时候啊。”

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云游到了郑国,被当地反对儒学的一个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地,并且保证再也不传授儒学,不然杀头。弟子都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含糊地当场保证,而后立刻上路。但当他们一离开郑,就马上着手进行讲学事宜。弟子很不理解地问老师:“老师不是教我们讲诚实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讲学还——”孔子哑然笑了:“请问儒学有没有错?没有,那么郑人的要求就是无理的,对无理之人就应该用无理的办法,那与无理之人的约定就不必认真了。”

孔子讲授儒家学说,不是拘囿于死板的说教而是灵活运用,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讲究君子之风,以诚信为本。但是在不该讲、没有条件讲的时候他决不死要面子活受罪,可谓达到了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绝佳统一。所以他是闪耀两千多年的圣人。

“亚圣”孟子也提倡灵活变通,反对“教条主义”,他说:管理者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言必信,行必果,要看那样做是否适宜,错了就要改,对的就要坚持。否则情况变化了,就会重犯“尾生之信”的错误了。

古代一个叫尾生的男子与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尾生先到了,在那里等。结果女子没等到,却把洪水等来了。水位越来越高,久久不去。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人,便抱着桥柱子继续等,直到最后被活活淹死。

姑且不论那个女子的问题,单就尾生这个人的做法实在是愚钝得可以。这固然倒是守信了,但并不合乎道义,盲目守信颇为不值,死得冤枉。

从古至今,人们就很重视变通,并运用变通的智慧摆脱了各种不利局面,取得了种种成绩。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人处事,如果一味地刚直,一味地疾恶如仇,不仅待不好人,处不好事,自己也将受到伤害。所以,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周旋、应付应付也未必就是老于世故、圆滑取巧。关键是要看你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律虚与周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如果我们运用灵活变通的智谋去对付那些不怀好意者,并保全自己,那可就是令人赞赏的事了。

变通之法就像古语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现实社会是一个变化莫测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势必会落伍,甚而处处碰壁,被社会所淘汰。反之,一个人能够识时务,顺应时事,遇事善于灵活变通,择势而为,那么他一定能够在社会竞争中游刃有余并最终获得成功。

第四节愚不可及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②则知③,邦无道则愚④,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春秋卫大夫宁俞,谥武子。

②道:代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③知:显得聪明。

④愚:假装糊涂。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时就显得很聪明,在国家政治黑暗、政局不稳时就装糊涂。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上;他的大智若愚,别人无法赶上。”

【延伸阅读】

孔子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向老子求教,当时老子对他讲:“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珍贵的货物,不轻易示人;君子,品德高尚,而要学会装愚。”老子的意思是告诫人们,如果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会使人身败名裂。这是为人处世的法则,我们应该学会去运用。

古时候,很多人有“淡泊”之心,“小隐于山,大隐于市”的归隐、与世无争之心。俗话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因此,大凡真正的隐士,往往隐于闹市街区,以外露的“傻”,来隐其身、隐其心,避其祸,励其志。

春秋时代卫国的大夫宁俞,谥号武,尊称为宁武子。宁武子历经卫文公、卫成公两朝,两个朝代一个政治清明,一个政治混乱,而宁武子都能安然地做卫国大臣。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便显得很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表现得很愚笨。孔子叹道,宁武子的聪明,别人赶得上;宁武子的愚笨,别人就赶不上了。

今天常用“愚不可及”来批评、挖苦蠢人蠢事,这是词义衍化;在读了《论语》这段话后,我们知道“愚不可及”其实是语带褒义的。孔子这里所说宁武子的“愚”,其实是一种真正的聪明,是大智若愚。个人的聪明才干,在环境好的情况下,可以尽力发挥;可在环境恶劣时,如果聪明过分显露,就可能招来嫉恨、打击。这时把聪明掩藏起来,表现得碌碌无能,就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从而减少外界的阻力,不露声色地做些踏踏实实的事。这是一种智者处世策略,没有一定的修养是难以做到的。

身处不利环境,以“愚”处之,不失为明智之举。但也有许多人不懂得这一处世方法,不看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一味耍弄聪明,结果惹祸上身。杨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一位主簿,就是秘书一类的官。杨修这人非常聪明,但不懂得该收敛时需收敛的道理,特别是在曹操这样一个嫉妒心、猜疑心极强的上司手下做事,更需要“守之以愚”。但杨修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一次,曹操视察一新建的花园,什么也没说,提笔在花园门上写了一“活”字,就走了。旁人都不晓得曹操是什么意思,也许有人晓得,却装傻不说而已。杨修却显聪明,说:“门内添‘活’字,是‘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宽了。”于是重造花园门。曹操再去,见门改了,便问是谁猜出了自己的字谜。左右说,是杨修。曹操嘴上夸了几句,心底里却很不舒服。

又有一次,有人送来一盒酥。曹操接下后,便在盒盖上写下“一盒酥”三字,放在桌上。杨修见了,便取过勺子,自己吃了一口,又让别人吃。曹操问杨修,怎么敢动我的奶酪?杨修说:“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岂敢违背丞相的命令?”曹操又夸杨修聪明,心里却又对他添了几分厌恶。

这样的事儿多了,使得曹操越来越不能容忍。后来有次在外征战,形势不利,曹操想退兵,又心不甘,硬挺着。这时执勤官来请示今晚军中口令是什么,曹操正在吃鸡,便随口说道:“就定鸡肋。”口令传下去,杨修便开始整理行装。旁边的人很奇怪,说:“又没下达撤退的命令,你为何收拾行装?”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公正在扰像,我看是要撤退了。早做准备,免得到时慌乱。”杨修这一说,其他人也开始做准备了。这事让曹操知道了,曹操再也不能容忍小小主簿竟比自己还聪明,便以惑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杀了。

杨修实在是聪明过头了。他在妒忌心极强的曹操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结果把命也送了。孔子说,宁武子“其愚不可及也”,杨修这样的聪明人应当学学宁武子的“愚”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恶劣的环境里表现得“愚”,不是向环境屈服,不是真的浑浑噩噩,更不是改变自己的信念和操守,而是以退为进,以愚守智,不去做无谓的牺牲,是麻痹敌手,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如果从此混日子,苟且偷生,那就真是太愚了!没有信念和操守的支撑,就可能真愚下去。而没有大智慧,也就不能韬光养晦,就可能因不能忍辱负重而遭到恶劣环境的重压,直至被摧垮。

现实生活中,大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是宽松的、清明的,但也难免遇到小环境不好的情况。比如,有的单位人际关系很复杂。这种情况下,你不妨“愚”一些,不去说三道四,不锋芒毕露,不四处树敌,不卷入人际是非中。实在不行,三十六计走为上。

再比如有的单位风气不正,你也不可在未弄清情况的时候就随便议论批评。你尽可以在下面冷静观察。如果真发现了坏人坏事,也不要硬碰硬,小心打草惊蛇,可以通过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渠道举报。借用台湾作家刘墉的一句话:“我不是教你诈”,而是教你在恶劣环境里既坚守正义,又保护自己。

某人,正直,疾恶如仇,对单位里有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看不下去,便凭着一腔热血,给上级机关写举报信,落款直署自己姓名,说是男子汉大丈夫,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结果这举报的事儿不知怎么搞的,传到了那几个被举报人的耳朵里,他们也知道了是谁举报的,于是开始打击报复他,反给他栽了不少赃。后来虽然上级查清楚了谁是谁非,但他也没少受审查,还弄了一肚子气……

这个朋友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媒体曾经报道过有的举报人,由于锋芒毕露,不能以“愚”来保护自己,结果被坏人整得家破人亡。他们的勇气固然值得称道,但他们不讲究斗争策略的做法,也实在让人惋叹。

以上所说,是在恶劣环境里,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恶势力时,“愚”可以作为一种保护自己、与敌斗争的有效手段。这时的“愚”,其实是装愚,是聪明的表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平日处世做人时,我们也不妨“愚”一点。这个“愚”,是相对于为名利而工于心计、动歪脑子占小便宜以及好炫耀卖弄一类的“聪明”而言的。

做人处世,难得糊涂。人的弱点,就是在为个人的谋划上太聪明,结果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如“愚”一点,糊涂一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去总想走歪门邪道,不为名利地位操心劳神,吃点亏也无妨,但求心里安稳。如能做到这样,我们就能减少许多烦恼,就能拥有一个既踏实又快乐的人生。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的话,的确是意味深长的。

第五节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①,其言②而后从之。”

【注释】

①先行:行动在先。

②言:说话。

【译文】

子贡问孔子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延伸阅读】

做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要想做一个正直、善良的君子,就更难了。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准则,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事,夸夸其谈。

同类推荐
  • 尼采读本

    尼采读本

    本书是周国平十多年间的散文精华结集,融入了他对世界的智慧思考,围绕人类最关心的幸福话题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人非常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幸福无法强求,也跟物质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而是需要一颗随缘自在的心。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简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幸福不能刻意追求,一切自有安排。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热门推荐
  • 恶魔住隔壁:凌少,宠上瘾!

    恶魔住隔壁:凌少,宠上瘾!

    女扮男装混进男校真不容易啊,不仅要防止身份被拆穿,还要和霸道校草斗智斗勇!校长先生,请让这个讨厌的家伙换宿舍吧,她才不要和恶魔住在一起呢!刚入校,他说:“滚出我的宿舍!”可是后来,他又说:“滚回来,乖乖待在我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罗马神话

    罗马神话

    本书所选辑的故事,都是罗马神话故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了神的诞生、神的家族、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英雄传说等。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生动诱人;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语言幽默精练,耐人寻味;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编者还选取了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将一个浪漫动人的神话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加深读者对神话故事的认知,让读者在阅读故事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轻松的阅读体验。科学的体例、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想象的王国。
  • 慕之舟的小娇妻

    慕之舟的小娇妻

    慕少,你怎么样了?慕少的毒发作了。“顾婉清顾婉清.....去叫顾婉清来”少爷夫人已经死了。顾婉清,你在哪?你到底在哪?我后悔了顾婉清我后悔了。
  • 当金手指没有了

    当金手指没有了

    楚离大学喜欢上了雷倩,靠金手指追到了她,当金手指没有了,雷倩是否能喜欢上他,并摆脱依赖金手指。
  • 大秦将魂歌

    大秦将魂歌

    灵魂重生回战国末期,附身未来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与千古一帝嬴政相遇、相识、相知,结成深厚友谊,铺展开战国末年的宏图画卷。安内攘外,扫灭六国,北击匈奴,蒙恬成长为大秦帝国最闪耀的战将。七雄归一,人心思旧,面对亘古未有之大变局,蒙恬又该何去何从?
  • 一战亿

    一战亿

    人们总是渴望能一个打十个,一个打一百个,甚至一个打一千一万个,然而现实不尽如人意。想要一个打十个,一个打一百一千甚至一万个,必须融合战魂。战魂是天地之灵,为人类力量提供延伸。融合战魂,一战百,一战千,一战万,一战亿,战天战地战命运不在话下……
  •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混元剑帝

    混元剑帝

    “地球华国,我一人一剑,败国内十位武道大师,人称剑圣青墟!”“神荒大地,我持三尺青锋,纵剑天下,剑锋所向,有我无敌,被称为青墟剑尊。”“混沌神域,我剑道大成,剑气十万里,万剑朝宗,登封混元剑帝……”……大道争锋,有死无生!回归无路,青墟唯有杀出一条血路!
  • 小娘子大大宠:神明在哪里

    小娘子大大宠:神明在哪里

    (绝对甜宠、穿越加轻松治愈)钟晚为了救鸣九太和对抗浮游,三次回到千年前战国时期寻找神灵之玉。了解到了自己身世之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开了封印。与千年前的鸣九太纠缠中,找到了神灵之玉。经历过一个个奇异、悲伤、怀念、令人感动的怪诞故事,逐渐学会与人类、妖怪友好相处,写出一段段充满怪诞的冒险之旅。
  • 故事存取机

    故事存取机

    我在这里已经多久了?我自己都忘记了只是有些故事的纸张已经泛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总有一些话还未来得及说出口便错过了,我存在的意义便是,收录那些错过的话,等待指定的人来领取来的人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让我知道指定人的信息,缴纳一元钱,便可以把故事留在这里而指定的那个人来取的时候则不需要任何东西,只需要确认信息就可以把故事带走当初创造我的人也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我孤零零的在这座城市的角落,聆听过路人的喜怒哀乐只是时间过去的太久了,我的身体也已经被时间腐蚀,反应也不如以前,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老了,对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存在多久,所以,我想趁着我还未消失的时候,留下我存在过的痕迹所幸,当初创造我的人给我安装了智能芯片,让我能为你们讲述一些故事你有兴趣听吗,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