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1600000010

第10章 长歌沧桑——周扬论(3)

解散左联之争与“两个口号”论战,有直接因果关系。若非解散左联而形成的分歧和龃龉,不会有“两个口号”的论争。还可以推断,左联解散,一定会有“国防文学”随之提出;鲁迅的反对如影随形而至,也是完全可以预计到的。印象中,很少有人注意事情本身的这种惯性,却更多强调、渲染着别的因素,比如胡风和冯雪峰所起的作用,仿佛不是他们居中带来一些隔阂,论争就不会闹那么大,甚而还有可能避免。就此,翻出很多说法:50年代批判胡风时,斥责胡风蒙蔽鲁迅,挑拨离间;后来又有周扬一方误以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是胡风所提、倘起初即知为鲁迅所提,便不会与之论战的说法,以及鲁迅早就对“四条汉子”怀疑胡风不满、嫌他们专门反对自己所信任的人的说法,等等。这些,基本都围绕人际关系做文章。当然,未必不夹杂这层因素,但更内在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鲁迅自己的思想立场,以及前面所谈左翼文化阵营一开始就存在两种权威并立的格局。

如同解散左联一样,周扬等提出“国防文学”主张,也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作为左翼文艺界党内领导,研究党的方针政策变化,所提出的今后文艺的工作任务。当时,在失去和党联系的情形下,周扬等仍克尽职守,努力搜集任何来自党的政治和思想动态。70年代末,周扬回忆道:

当时由于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我们得不到党的指示,看不到党的文件。党内思想相当混乱,我自己也茫然如在黑夜行路,暗中摸索,苦闷得很。我们只有靠从上海租界上一家名叫“Zietgeist” (“时代精神”)的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德国书店去买英文版的“国际通讯”(“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和其它有关书刊来看,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南。一九三五年秋,我在一期“国际通讯”上看到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文件,其中有季米特洛夫的总报告,也有王明的发言。不久,我又在巴黎出版的中文版“救国时报”上看到了党中央的“八一宣言”。我们当时把“共产国际”看作是党的最高领导和最大权威,对它是无限信赖和崇敬的。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得到了这些文件,如获至宝,内心的兴奋真是无法形容呵。我马上在同志们中间进行翻译和传达。这次国际大会提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战略任务,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 倾错误的危害性。“八一宣言”上提出了成立“国防政府”的口号。我由于封建家庭出身和所受资产阶级的教育世界观没有得到改造,入党以后就参加领导工作,脱离实际,在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下,在工作中也有过“左”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倾向,现在看到了这些批判“左”倾错误的文件,又很容易地就接受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情况下,我们提 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关于三十年代“两个口号”论争给中央的上书》)

除了自己的尽力揣摸和思考,萧三那封信也间接证实了周扬等对党的思想路线动向的解读,基本正确。可见,“国防文学”在党的政策上确有根据。虽然王明路线后来被批判,但《八一宣言》本身还是正确的。况且,也不能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不执行党的路线。

那么,“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就其含义来说究竟要反对“国防文学”什么,抑或在何种意义上反对“国防文学”?仅从字面上粗看,两者都是主张抗战的文学口号,似乎没有质的区别,我自己以往即感不得要领。

关键在于鲁迅口号里的两个词:革命;大众。“革命”,当然是指“无产阶级革命”;“大众”一词的含义,则极易误解,事实上,在30年代左翼文化范畴下,“大众”是一个特指,绝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一般民众”。曾任左联宣传部长的任白戈说:

“大众”二字在“左联”的历史曾经是有过固定的含义的。“左联”一贯用大众作为工农群众用的,“左联”建立的大众文艺工作委员会,就是在工人中进行文艺活动的。大众文学的含义就是工农文学,在绝大多数作家都是知识分子的中国文艺界,大众文学怎样能成为团结一切作家统一战线的口号呢?(《我和周扬在“左联”工作的时候》)

把这两个词理解对,即知“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口号,仍旧带着典型左联色彩——《懒寻旧梦录》评价它“比较左”——这跟鲁迅开始强烈反对解散左联、及至勉强同意成立新组织却依然谋求秘密保留左联的思路,是相连贯的。

现在,我们可以试着归纳一下“两个口号”之间的不同了:周扬等提出“国防文学”,是立足于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调整策略,使革命文艺与20年代末以来的“左翼”概念相剥离,转向并服从于建立尽可能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世界范围论则是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需要。而鲁迅所不能接受的正是“统一战线”,或者,怀疑“统一战线”将使无产阶级失去领导权。他对茅盾说:“虽说我们把人家统过来,结果恐怕反要被人家统过去。”(《我走过的道路》)同样的看法,也对徐懋庸讲过:“我们的‘左翼作家’,虽说是无产阶级,实际上幼稚得很,同资产阶级作家去讲统一战线,弄得不好,不但不能把他们统过来,反而会被他们统去,这是很危险的。”(《徐懋庸回忆录》)他写信给曹靖华,挖苦说:“这里在弄作家协会(指解散左联、另外成立“中国文艺家协会”),先前的友和敌,都站在同一阵图里了,内幕如何,不得而知……”到后来,竟至于猜想解散左联、提出“国防文学”的“周扬一伙”,“是否系敌人所派遣”。(《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基于此他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意在替“无产阶级”在抗战文学中争夺主导权,和制止“国防文学”的投降主义倾向。

设想一下,分别站在他们各自立场看对方会如何?大概是一方认为对方太右,另一方则认为对方太左。这两个口号之间的是非,在当时确实不易看清。直接看,鲁迅比周扬等人革命得多。然而,它们所争论的问题作为历史一页翻过去后,结论还是清楚的。翌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形势下,国共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共识,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放弃“苏维埃”、承认国民政府、红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这些政治变故与“国防文学”口号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如果鲁迅能活到亲眼看到这些变化的时候,未知心中作何感想——据胡愈之《我所知道的冯雪峰》,“西安事变”后,冯雪峰随中央代表团去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合作谈判,即因不能接受取消苏维埃、改编红军等,与博古闹崩,不再奉陪,一怒跑回浙江老家(冯的脾气素来很火爆的)。此一情节,颇可为“两个口号”论争作注——只是鲁迅所疑虑的“恐怕反要被人家统过去”的后果,显然没有发生。

故事发生整整七十年来,一直纠缠于“是非”二字,而演出许多恩怨乃至悲剧。但我想其实这两件事偏偏与“是非”无关。周扬一方总没有什么错,他们尽着本职,体会中央精神,而且体会得颇为正确。鲁迅有自己的思想立场,或于周扬所提口号的内容想不通,表达不同意见,也是他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实应跳出“是非”,立足于红色文艺的结构、体制或其生产方式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给予符合历史的解读。

我想,那就是红色文学一只脚刚刚踏入组织化结构,关系尚未理顺所致。首先,设若不面临组织化的问题,鲁迅与“周扬一伙”之间,发生再大的分歧和论争,也只是广义上的“文人相轻”普通一幕而已,引不出那么持久的故事。其次,设若组织化文学体制内关系已经理顺,话语秩序井然,大家各安其位,也不会发生那种事。麻烦就出在当时左翼文化阵营业被纳入组织化架构,但其工作原理却还有些含糊和混乱。“文委”、“文总”应该是唯一领导核心,鲁迅固是精神象征,但整个左翼文化的话语权应由“文委”、“文总”完全掌握。这样一种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置乎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会作另外理解。可是30年代的认识大约还不能非常透彻、明睿。当周扬等做出解散左联的决定、提出“国防文学”口号时,鲁迅就没有从组织的高度来认识和服从,他觉得他们不对,办了错事、观点不正确,就公开地反对和批判。而周扬一方虽有尊重鲁迅崇高威望的义务,但更有体现和执行党的政策的责任,这是当时特有的一种两难处境,而相权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后者。他们办事和说话,都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组织——解散左联和“国防文学”口号,都是组织决定,是很严肃的,怎么可以说改就改呢?其中矛盾,原原本本来说,无非如此。可是后来却屡屡被利用,打击这个,或打击那个,致成不解的积怨,播弄文坛半世纪,耗去太多精力以至生命,这才令人错愕扼腕。胡风、冯雪峰先跌入深渊,继之,“四条汉子”也被抹黑打倒,双方最终竟然同归于尽,成就一段啼笑因缘。

1976年周扬就这段往事上书中央,不外乎一是“澄清”,二是以某种方式给它划上句号。个中情怀可以理解,但读了却让人颇为感慨。上书说:

我们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事先也没有请示鲁迅先生,这是错误的。

这不是事实,“国防文学”是根据《八一宣言》提出来的,也确实符合党的政策变化,怎么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呢?“请示”用词也不恰当,如果鲁迅乃是党内组织上的相关最高领导,应该“请示”,但并不是;虽然鲁迅被承认在左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从组织原则上讲,党做出任何决定,对他实际上都只应该是征求意见,而不存“请示”之义。“请示”云云,恰恰反映了左联组织建设上的不成熟与尴尬。又说:

我们在对“国防文学”的解释,特别是在对待“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关系上表现了浓厚的“左”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的倾向。鲁迅认为“两个口号”应该“并存”,而我们却连“并存”也反对,一定要以“国防文学”为“正统”。鲁迅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十分尖锐地批评了我们在这一方面的错误。

这不但不是事实,且将事实颠倒。事实上,两个口号之间,“国防文学”是开放、打破阶级界限、面向一切主张抗日的作家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却对此加以批判因而是有一定关门主义倾向的。至于“并存”之不可行,乃是“文总”集体讨论后的看法,会上胡乔木做了长篇发言,指出统一战线是群众团体,左联也是群众团体,一个群众团体里面秘密存在另一个群众团体不好,容易造成宗派主义(《徐懋庸回忆录》)。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一定要以‘国防文学’为‘正统’”,也没有错吧?组织决定,当然应该是“正统”。

周扬的这个上书,明显存遗了对于“文革”的余悸,但也有人把它说成显示了放达的自我批评态度,以冀息事宁人。但我总觉得其中有沧桑,有世故。四十年前周扬面对文坛巨人、泰斗,我以为是不失直率的,也是守则和守责的;而四十年后的悔意——其实在延安他已开始检讨当初对鲁迅“不够尊重”——固然可能发自内心,但如果所悔乃是当时的讲原则和克尽职责,则未必不是人格的一种磨损。无论如何,周扬会从30年代“初入江湖”的经历中汲取很多“教训”。他的内心世界,最初也许就是从这儿开始了悄悄的变化。

4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辞世了,而上海左翼文化界则因是年两度大的风波颇伤元气,周扬等自从知悉胡风口号实为鲁迅所主,停止争论,双方随即陷入“冷战”。不久,“西安事变”发生,一切更像是在十字路口,一时间,周扬在工作上似乎无事可做,“整天在外奔波的周扬突然在家的时间多了”(苏灵扬:《一个不是作家的“左联”盟员的回忆》),居家著译,译出《安娜.卡列尼娜》,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思想的研究亦于此时开展。

1937年9月,由中共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安排,周扬夫妇和艾思奇、周立波、舒群、李初梨等奔赴延安。从上海到延安,意味着现代中国红色文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地下战斗时期结束,同时,开始了另一个向成熟、严密的体制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也正是从这一刻,周扬与自己在上海近十年的密友夏衍转向不同的人生,后者先留在上海,再辗转广州、桂林、香港、重庆,继续着同先前相似的生涯,周扬则来到中共大本营的延安,在相对稳定、安静的环境中,进入另一种角色。李辉所用“仕途上摇荡的秋千”的比喻,从这时起,渐渐可以成立了。前此,周扬是一个战士,甚至像隐姓埋名、涉险江湖的侠士;现在,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官员”,被嵌入上/下、前/后、左/右关系至为明确的权力秩序,以程序化的有条不紊的方式工作、存在、思考与说话。

同类推荐
  • 寒灰集

    寒灰集

    《寒灰集》是郁达夫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有银灰色的死、茫茫夜、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巴掌厚的腊肉和巴掌大的蚊子、半日的游程等文章。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胶东白人集中营

    胶东白人集中营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群岛上事尽周末劝夜酌岛民正浸在晨梦中,忽被一阵阵惊心动魄的巨响和刺耳的飞机呼啸声震醒。正在度假的、有经验的驻地军人纷纷跑出营房,朝太子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奔去……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疯狂而又惨烈的场面:在灰蒙蒙的空中是兽性发作的不明国籍的飞机,战舰在阴沉沉的海面上爆炸,值班士兵在滩头狼狈逃窜……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爱丽尔

    爱丽尔

    当代美国诗人普拉斯经典代表作:死亡是一门艺术。美国著名诗人普拉斯的重要代表诗歌集。她在1963年2月11日自杀时,在书桌上留下了一个黑色的弹簧活页夹,里面是四十首诗作的手稿合集,集子最初的起名是《爱丽尔和其他诗》。后来由其丈夫休斯根据该手稿顺序进行了整理和删减,并于1965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英国版和美国版两个不同版本的《爱丽尔》诗集。这个修订版本的《爱丽尔》与之前两个版本完全不同——它收录了完整的四十首诗歌,并严格遵照普拉斯最后留下的手稿顺序来编排,更加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那时候的思想状态。
热门推荐
  •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但丁的《神曲》是西方世界除了《圣经》以外,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但丁本人也成为西方三大著名诗人之一,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文学的三大精神源泉之一。最近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作者、《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又出新书《地狱》,首版印200万册,该书就是根据但丁《神曲》里的第一部分《地狱》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该书有望明年(2014年)搬上银幕,到时会迎来对《神曲》的热烈追捧。本英译本是英语世界里最权威的译本,它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执笔翻译的,并且,出版后随即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经典译本。
  • 青春期的我,喜欢过你

    青春期的我,喜欢过你

    唐宛,林沐不一样的爱情故事。唐宛,林沐,小宗,小微,老先生的故事......琴谱的诅咒,林沐转世,恋生池,凶案,泰国人皮风筝,盗墓......待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跑偏的召唤学徒

    跑偏的召唤学徒

    别人召唤魔兽,可我召唤了个球,别人都说豺狼虎豹就我召唤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 向阳孤儿院4

    向阳孤儿院4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弥暗

    弥暗

    名为【原】的神秘力量在带来进化的同时,也唤醒了沉睡的恐怖。太古的文明已经陨落,失落的传承在兰星复苏,神话在历史中轮回,这一纪元文明的结局是毁灭还是重获新生?长城,巨塔,昆仑遗迹的深处潜藏着什么秘密?旱魃,魔女,狂欢,沉眠的失落园之夜?驻足的神明从混沌归来,回望于星河中黑暗的裂隙!要说拯救这个世界,祁临一开始是拒绝的,不过后来,他从一个人手上接过了名为传承的火炬,最后还照亮了这个宇宙!“你知道吗,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不灭的薪火!”
  • 主上,别太拽!

    主上,别太拽!

    她是初入江湖的小菜鸟,却因阴差阳错救了身中秘术变成孩童的他;他是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冷血大魔头,本无根亦无心,却为她驻了足,生了情爱。狭路相逢,当盈春的暖风撞上万年积雪的冰峰,是缘,还是劫?可他甘之如饴,执迷不悟。他说:“此生宁负天下也绝不负你,你若离开,我便血洗整个武林。”她说:“任穷凶极恶十恶不赦又怎样,我只看得到他的温柔和深情,谁也比不了。”小剧场:“你不会是喜欢我吧?”她问。“就你?”他嗤鼻以对,“哼,我还没疯!”后来——被激怒的他将她手腕一扯,压在了墙上,强势地吻了上去。“你这是什么意思?”她满脸通红。他目色幽深,一脸鄙夷道:“面对你的愚蠢,我终于疯了呗。”
  •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套装共3册)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套装共3册)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 诸天之作死就无敌

    诸天之作死就无敌

    你带着作死系统,穿梭于游戏化的电影世界中面对可怕的副本,没看过电影的队友步履维艰于是在求生的队伍中,多了个到处作死的家伙“灭霸,你的手套借我用用呗!”“小破球,我们一起冲出太阳系鸭!”“贞子,我来帮你逃离电视机的魔掌!”“抱脸虫,蛋白质是牛肉的六倍!”“伊志平,你的作案工具我提前没收了!”欢快轻松搞笑文。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
  • 极品皇后之恶女当道

    极品皇后之恶女当道

    她是生来就让母亲厌恶的,她是连阎王爷瞧见了都觉得晦气的抽风女子,她叫顾厌之。她是尊贵的皇后,却见不到自己丈夫几面,她是高高在上的后宫之主,却任凭小三爬到自己头上,她空有一身武艺却引而不发,沦落到被小三害死的地步。她叫顾温顺。当顾厌之变成顾温顺,当懦弱皇后变成黑道女王,一时间四国风云再起,恶女当道,她风流天下动荡世人,她是——顾厌之!【她曾经大闹过地府】初到地府,水土不服,她撕了阎王的生死簿,打破了他心爱的琉璃盏,偷吃了他舍不得吃的仙丹,抽了地府恶龙的龙筋做鞭子,最可恶的是她竟然怂恿阎王的十八房老婆跟他离婚。忍无可忍的阎王爷一脚将她踹进轮回,爱谁谁去。【她和小三一起弄死过小三】李小三:“弄死她,她那么恶毒。”顾厌之:“不干,杀人会折寿。”李小三:“祸害遗千年,你死不了。”顾厌之:“那也不干。”唐小三:“她冤枉我,她胡说。”顾厌之生气的瞪着说她胡说的女人:“杨俞桐你弄死她吧,我当没看见。”【她有个皇帝相公】“相公,我们那有个故事说一个皇帝为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女人误国误事的故事,话说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难道臣妾也是一顾倾城,再顾倾国,所以皇上舍不得臣妾,太爱臣妾连早朝都不去了么?”“建安。”“在。”“通知各大臣早朝照常。”【她还有个皇帝小斯】两人偷袭,顾厌之一脚踹他下去:“给老娘利索点!”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的。老子那叫谨慎!他被踹直接从房顶掉到屋里,弄出一大片动静,这下好了偷袭也免了,他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大家好啊。”“好你妈!”对方向他劈去,他抽出软剑犀利一剑,人倒未见血,他晦气的回骂:“让你问候老子的妈!”【她有个私人医生是神医】神医说:“我自小生活在药谷,师父说除非成婚才能离开药谷。”顾厌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让你师父去死!”她摔门离开,什么破规矩!男子见她离开耸耸肩,继续摆弄他的药草,半响门被踢开,他看了眼被踢坏的门,他不喜欢修门,那是件麻烦事。半响,顾厌之回头:“结婚是吧,赶紧!现在就结,立刻结,马上结。先说好不是我嫁,是你嫁。”【她还有对便宜儿子是双胞胎】铎儿,母后的姐姐是白痴吗,我们长的一摸一样一看就是双胞胎这还需要问的吗?傲傲,她怎么说都是我们的姨娘,我们不能这么鄙视她,你看她那么可怜,你给她一两银子去看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