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4100000010

第10章 情满海河水(1)

以中国的历法计算,过了年就该是春天。然而这时的塞北,春草还没有发芽,树枝还那么枯败;漫漫黄沙蔽日,飘飘雪花时来。在圈里关了一个冬天、啃着干草的牲畜,渴望春的原野和水肥草丰的世界。

张自忠已经十来天没在省府露面了。省府的一切事务,均由马冲负责处理。有时候,马冲给张自忠打电话,副官和参谋不是说师长不在,视察部队去了,就是说师长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这些日子,马冲打了若干次电话,可张自忠连一次电话也没有亲自接。作为文职人员,对军务不便过问。他知道,张自忠把精力主要放在部队训练和防御方面,亲自校点各团人马车辆,审批训练计划,全师基本换成了捷克式步枪。但近日传来消息,察北发生了摩擦。

马冲早就听说,关东军重要人物板垣征四郎指挥其所属人员,对蒙古上层人物进行活动;板垣潜入蒙古,亲自向德王表示:关东军将全力支持蒙古进行“独立运动”。正因为有日本人的策划和支持,伪蒙军才会打响攻占察北的战斗……

这天晚上,马冲处理完政务,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坐在台灯下,一边读《战国策》,一边吃着焦花生,不时呷口白干酒。这屋子不大,一张床,两只沙发,床边一张三屉桌。门后墙角处垒着煤火炉子。火苗和灯光,使小小的卧室盈满橙黄色,像借来了一抹春阳。窗外风沙滚滚,室内闲情悠悠。难得有这样的夜晚。

蓦地,一阵寒风涌进屋子,吹得马冲打个哆嗦。他忙不迭去掩屋门。然而,他愣住了。天啦,屋门口堵着个人,是他——张自忠!

张自忠披件浅绿色的斗篷,皮帽子推在后脑勺上,脚蹬马靴,手上握着马鞭,脸上毫无表情,直愣愣地立在门口。马冲关严屋门,把张自忠扶在沙发上坐下,问:

“兄弟,你这是怎么啦?”

张自忠不言语,两眼呆呆地盯着墙壁。

“怎么回事?”炉子上的水已经开过。马冲沏杯热茶,送到张自忠手里,“到底怎么啦?”

热乎乎的茶杯捧在手里,他那僵硬的身体,仿佛才有了一点儿生气。良久才说:“察北丢了!”

“是部队没有打好?”马冲大吃一惊。

“不怪弟兄们。”

“那……”马冲心里说,不是部队没有打好,就肯定是你没有指挥好。失去察北6县,张家口将直接受到威胁。

“当一个军人多难啊,当一个指挥官多难啦!”张自忠仍然盯着墙壁,连声叹息。

“你不要这样自责,”马冲安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

“不是!”没等马冲说完,张自忠转过身来,对马冲说,“是上峰不让抵抗,不让打!”

马冲心里一惊:一个贪得无厌,一个不让抵抗,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失去察哈尔,平津就难以保住了。张自忠眼睑红肿,两眼闪着痛苦的光;马冲不敢看他,把脸转向别处。张自忠长长地叹息一声,把茶杯放到几上,说:

“不打吧,白白地丢掉国土,对不起祖先和国人;打吧,又违抗上峰命令。如果我硬要打,将受到军法惩处。左右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自杀才是出路!”

马冲心里的惊讶,不啻天庭突地响一声炸雷。但他马上镇定下来,理智地一声冷笑:“哼!想不到你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可笑!算我当初看错了人,不该到这里来协助你。”

张自忠把头埋在胸前。胸腔里的那颗心脏,凝固着痛苦,但他努力克制着,不让这痛苦漫延至全身,用硬汉的骨架支撑那无地自容的头颅。

“国家和冯先生培养你,今天正是国家用你的时候,你却以死来逃避,岂不可耻!”马冲毕竟是位老成持重的学者。他明白,在这种情形下,不用激烈、犀利的语言来刺痛他,就不能扭转他那自杀情绪。他继续说:

“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爱国,别人都不关心国家生死存亡?‘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看到国土沦丧,谁不忧虑?我从北平跟你出来,以为是跟你来当官、来享福?错了!我一介书生,不能直接杀敌,但也要为国家做点什么,尽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你懂吗?”

张自忠缓缓地抬起头,看一眼马冲。他的话语由尖锐到动情,后来,这位夫子的眼里溅出了泪花。张自忠身上的血液涌荡起来,思想在激烈斗争着:古人说,人固有一死,为国家而死,忠义之大者。如果只是为了轻松地解脱自己而想到自杀,确实是很可耻。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情绪好了许多。不觉想起那次大境门事件时,中日双方交涉的情景来——

当马冲转达了张自忠的意见后,那位新调任的日军指挥官村上大佐,盯着马冲问:是在喜峰口抵御皇军的那个张自忠吗?当他听到肯定的回答时,目光暗淡下来,和特务机关长交换了眼色,无可奈何地同意了我方的条件。张自忠后来打听到,原来村上和混成第14旅团长服部少将,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班同学。服部在喜峰口惨败,受到上司斥责。服部见了村上,痛哭流涕地描述当时挨打的惨状……

张自忠喝口茶,又是一声长叹。这声叹,吐出了积压在胸中多日的郁气,心情开朗了许多。是啊,自己为国家出大力、尽大忠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怎能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屈原说: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生为人杰,死为鬼雄,此乃人之大节。要死,就要死在战场上,出膛的子弹不回头!

响鼓不用重槌敲。深明大义的人,一旦略加点拨,一切郁闷和痛苦,都会化为乌有。马冲见张自忠的气色和缓过来,把那瓶白干和花生推到他面前,拍拍《战国策》,隐喻越王勾践的故事,说: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关键是卧薪尝胆。不论任何时候,报国的壮心不灭。”

“学兄说得对呀!”张自忠喝口白干、掰着花生说:“这几天,心里痛苦得很,实在想不开。老兄这番话,增添了我报国的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这一天会有的。”

张自忠和马冲一边喝酒,一边分析当前的形势:日本得陇望蜀,节节进逼,灭我中华,这是既定国策。29军驻守华北,直接影响日军扩张,地位十分重要。有那么一天,当日军公然大举进攻的时候,谁想当卖国贼,都会成为众矢之的,遗臭千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铸就了伟大的民族凝聚力,也造就了各个时代的民族英雄。任何外国人和外国势力,企图染指和吞并中华,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自忠看看怀表,时针指向5点。他霍地站起来,晃晃手里的马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啦,什么事情都没啦,我该出去遛遛。”他大步走出门去,跃上白龙驹。马儿打个响鼻,抖动鬃毛,高扬脖子,撒开四蹄,向着夜暗的街道奔去。

“戴好帽子,小心着凉!”马冲喊着。

张自忠扣紧大皮帽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他的坐骑白龙驹,是伊犁马和蒙古马杂交的品种。体格高大,能奔跑,耐受力强。这匹马是张学良将军送给他的。骑上白龙驹,令他想起张将军的嘱咐,记住丧失国土的耻辱。此刻,他右手扬鞭,左手紧紧拉着马缰,双脚直叩马肚。真是铜铃震响,残雪飞溅,四蹄起烟尘,马尾扬疾风……

工夫不大,人马来到大境门下。

长城顺山势蜿蜒而行,至两山交接处,直下数十丈,一座城楼巍然耸立于谷中,即为大境门。为连接边塞与内地之交通要塞,素为兵家必争之地。门额上,有前清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的“大好河山”四字匾,笔力雄浑苍劲。

白龙驹沿着马道,直奔长城之巅。放眼望去,就见四下里危峰耸立,嶂影憧憧;而长城则沿着山势起伏,如龙走蛇行,逶迤飞腾而去。燕山万重,长城一线,天地缥缈,雾气茫茫,仿佛萦绕着不尽的历史烟云……此刻,张自忠信马由缰,在长城上来回走动,一种沉郁、苍凉的感受袭上心头。苍穹里,可曾听到胡笳声声,马蹄踏踏?是啊,每当战云低垂,烽烟弥漫之际,万千神州儿女,在这里挥洒过多少血泪,埋下了多少忠骨啊!

长城,宛如一只巨大的磁铁,横卧祖国东西,吸引了亿万颗炎黄子孙的心,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象征。岁月悠悠,长城依旧!

是的,人与高山、长河相比是渺小的,但为保卫山河而死是伟大的。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一腔热血,应该洒在祖国母亲的胸膛上。

“是这样,是这样啊!”面对长城,面对天地,面对历史,张自忠受到了人生的启迪,心胸豁然明亮起来。为祖国而死的信念逐渐坚定、牢固,深深扎根在心底。他猛吸一口气,冲着群山大喊:“啊——”群山回荡着一个男子汉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浑厚、激昂、深远。

太阳,从群山的缝隙里姗姗地爬出来,用那支无与伦比的巨笔,给山峦和长城勾画出金色的轮廓,峥峥然,巉巉然,蔚为壮观。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多彩的春天就要来了!

这时,从城区方向传来“嘚嘚”的马蹄声。奔马在长城脚下立定,骑手冲城墙上高喊:

“师长,宋长官急电!”

“什么事?”

“他说在天津等你!”

张自忠不敢怠慢,带上马冲、廖副官和李大兴,匆忙登上了去北平的火车。

詹天佑设计修建的这条铁路线,确实不一般。前面一个车头拽着,后面一个车头推着,在山腰间转,在山丛中飞,在山洞中钻出钻进。火车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像个爬山越岭、长途跋涉的汉子,虽然辛苦吃力,但却无比豪迈。

他们在北平没有耽搁,又急忙奔赴天津。在车上,他和马冲猜测,宋哲元这么急着让他到天津去,不知何故?猜来猜去,没道出个头尾。

“此次到津,怕是派你有大用场吧?”马冲说。

“还能有啥大用场,能把察省保住,就是保住了华北的北大门。我想,”张自忠说,“可能是研究军事,还是和日本人……”

“要是研究军事,就该在北平武衣库,或者在丰泽园。”马冲打断他的话说。

“要不,是和日本人会谈?”

“我看都不是。”

“那你的意思是?”

“呜——”正说着,火车拉响了汽笛,天津北火车站到了。廖副官、李大兴忙着收拾桌上的书报,准备下车。在北平,宋哲元让人告诉张自忠,到天津时,有人在北火车站接他们。

然而,他们一行离开月台,走过摇摇晃晃的天桥,眼看就到出站口了,也没见一个穿军装的熟人。张自忠正在纳闷,一个穿便装的年轻人走到他面前,小声叫道:

“张师长。”

张自忠定睛一瞅,嗬,这不是宋哲元身边的陈副官吗?他问:“宋先生呢?”

“宋长官让我来接您。”陈副官很机警,拿眼瞟一下周围,没有多说一句话,从容地陪张自忠一行走出检票口。

车站前面,停着许多洋车。洋车,有地方叫黄包车,而天津人则叫“胶皮”。车夫见到旅客出来,纷纷立在出站口两旁,恭敬地问:“先生,用胶皮吗?”“小姐,有胶皮。”同时,卖糖堆儿的、卖包子的、卖其他小吃的,也都拥上前来,冲旅客兜售着,招揽生意。

陈副官陪张自忠他们没有理会这些人,继续往前走。大经路口的马路牙上,齐刷刷停着几辆胶皮。陈副官向张自忠伸手示意。

陈副官坐第一辆车带路,张自忠、马冲等人依次坐后面的车。车夫脚下生风,“噌噌”地往前跑着。张自忠坐在洋车上,心里好生纳闷:以往不管到哪里,都用汽车接送。今天,让他在不起眼的北火车站下车,又让他坐胶皮车。他知道,日本在中国的驻屯军司令部设在天津,而天津又有各国租界。宋哲元此举,是让他悄没声息地来,不要惊动外人。那么,宋哲元让他来干啥?他此行究竟负有什么使命呢?

沿着大经路,来到金钢桥头,胶皮车往右一拐,进了市政府大院。张自忠下了胶皮,由陈副官领着往前走。来到大门口,卫兵向他们敬礼;过了二道门,当他们来到一座小楼时,张自忠不觉吃了一惊:不仅宋长官和夫人在这里迎接,而且还有自己的妻子敏慧和女儿小云。

宋哲元握着他的手,指着敏慧和小云,说:“荩忱老弟,没想到吧,啊?哈哈……”

战友、亲人相聚,洋溢一片欢情。他们互致问候、寒暄,气氛热烈、愉快。

“老兄,召我来是?”张自忠问。

“先不谈这个,”宋哲元说,“洗澡,吃饭。”

宋哲元陪张自忠走上小楼,在小客厅里坐下,对夫人说:“你们准备的东西呢?”

“在这儿呢!”宋夫人回答。

一会儿,宋夫人、敏慧、小云,从房间里抱出几个盒子,摆在张自忠面前。宋哲元把盒子一个一个打开,原来是礼帽、西服、坎肩、领带、皮鞋等等。张自忠瞅瞅这些衣物,看看宋哲元,又迷惑地瞅一瞅女眷们。大伙儿不禁大笑起来。笑得最响亮的是女儿小云。

“给你的。”宋哲元说。

“是宋伯伯让给您买的;大妈、妈妈和我,到劝业场挑了一个上午。”小云指着这些东西说。

当张自忠从卫生间出来时,完全换了一副模样:头戴藏青色礼帽,身穿深蓝色套装,鼓鼓的领带结,锃亮的黑皮鞋,显得年轻、文气、潇洒。尤其是有那条白蓝相间领带装饰,一下子增添了几分风流倜傥的派头。

宋夫人见状,首先发难,拉一把敏慧说:“瞧,怕都不认识了吧!哪儿像个带兵打仗的将军,真是个英俊的小伙子,你说像不像?”

敏慧瞅着丈夫,只是笑。的确,她很少见丈夫穿西服。记得他俩结婚,自忠穿的是虾青色春绸长袍;他到天津读书,寒暑假回家,也没穿件像样的衣服。那时家道中落,自忠的生活十分节俭。以后从军,摸爬滚打,就是当了团长、师长,也是成天一身棉布军装……

在饭桌上,宋哲元才正式告诉他:让他出任天津市长。所以让他秘密来津,是为了掩人耳目,突然宣布。因为日本人扬言,天津市长人选,必须由他们首肯。

“老兄,我能在察哈尔维持好,就算不错了;而天津是华北商埠重镇,租界又多,怕是……”

同类推荐
  •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如果我们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编写红色文化书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一来说,这个书系是提高包括大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青年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生动教材。
  • 少年毛泽东

    少年毛泽东

    从8岁到16岁,毛泽东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等多处私塾读书。在私塾里毛泽东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对枯燥难懂的经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都不感兴趣。但是,在这里他打下了最初的文化基础,培养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多位塾师对他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也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从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破题,着重从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在纠正错误中继续探索五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作出的历史贡献,阐明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夹叙夹议、史论结合,是本书的特色。
  • 这就是马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就是马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马云唯一授权官方传记,由马云亲笔作序,马云助理陈伟历时七年,精心撰写:最近距离的观察,最真实的呈现,最详尽的讲述,那个真实的马云。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热门推荐
  • 混迹美漫的奥特曼

    混迹美漫的奥特曼

    当一个奥迷穿越到漫威与DC混合的美漫宇宙,并且拥有潜力无限的几位奥特曼之力,宇宙因他而变!灭霸:兄弟,我不打响指了,咱们做朋友吧,只求你别再打我的脸了兄弟!奥丁:人类,我以天父之名拜托你,照顾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多玛姆:这位光的使者,我是来谈条件的!古一法师:光的使者,感谢你为地球做的一切,这是阿戈摩托之眼,请笑纳!绿巨人:我很愤怒!(看到主角),哥哥浩克错了,浩克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尼克弗瑞:你是谁?你有什么目的?马浩然轻轻甩了甩手,当然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说呢,黑卤蛋?(主角在穿越前有自己的恋人,前期为唤醒恋人而努力,本书不后宫)开局从X教授的学校猥琐发育,不喜勿喷!
  • 我的微信通大明

    我的微信通大明

    如果一天你醒来,发现自己的微信多了个程序,你会怎么样?如果这个程序竟然能带你穿越,你会去哪个时空?如果这个程序能……不能再能了,再能就无敌完本了。722452695
  • 本法官萌萌哒

    本法官萌萌哒

    “我是你未来的丈夫,你必须无条件信任我!依赖我!迷恋我!打赢这场官司,你会得到完美的婚姻、可爱的孩子、无以伦比的幸福人生!”——鹿微微等男人说完,迟疑问道:“如果,输了呢?”男人沉吟片刻,回答:“那我只能回家继承千亿家产了。”林琛爱鹿微微,就像中了邪,恨不能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奉上一切。上辈子他竭力为她打造避风港,不料落得惨淡收场;这辈子他决定换一种爱法——就是把她送上最高最耀眼的那个位置。本文深刻描绘了一位宠妻狂魔重生后的追妻历程,甜爽可口,老少咸宜,请安心享用。
  • 精灵至上主义

    精灵至上主义

    天降祥瑞,灵气复苏,万物开启灵性,觉醒神奇能力,从此迎来了精灵至上的时代。多年以后,一个名为苏离的少年,得到天赐精灵大师系统,从清风镇走出,开始了他的传奇之旅。面码:“苏离哥哥,还记得幽夜森林的面码吗?”南小鸟:“如果奇迹有颜色的话,那一定是苏离色!”圣人惠:“所以加油啊,苏离君!把我变成所有人都羡慕的幸福女主角哦!”坂本大佬:“就算丢掉节操,我也有不能舍弃的东西,那就是和苏离的友谊!”鹰眼米霍克:“我会在最强的位置上,一直等你,超越伊裴尔塔尔,超越我吧,苏离!”好色仙人自来也:“虽然苏离的训练家道路还很欠火候,但那永不放弃的坚强毅力,却是和我如出一辙啊!”
  • 消逝的狼群

    消逝的狼群

    美丽的台来花草原遭遇特大雪灾,头狼杰雪果断带领狼群转移到罕山老林。一番惊心动魄的对战之后,杰雪的狼群取得了胜利并在这里得到了修养。春季到来,恋家的狼群决定重返家园,但是,等待着它们的却是食物的紧缺和筑路工人的天罗地网……
  • 玲珑水世界

    玲珑水世界

    修士江浩,蹉跎数年,阴差阳错吞下一颗神秘的珠子,一边拼死挣命,一边屡创奇迹,却又被裹挟在巨大的阴谋之中。波云诡谲之中,看他如何杀出无边的黑幕,攀上让人仰望的高峰。……远水之响,其声玲珑。这里是玲珑水世界。
  • 花戏楼

    花戏楼

    《花戏楼》本书收录了周剑虹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岁月你慢慢走

    岁月你慢慢走

    “你有花香和隐忧,我有佳文和剧痛。”这里是一些诗歌,散文和随笔。
  • Messer Marco Polo

    Messer Marco Pol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小种花女

    小小种花女

    死的理所当然,穿越的莫名其妙;K市K大历史系20岁的高材生,一朝穿越竟然成了九岁的小屁孩!细手细脚,打是打不过,权利宠爱什么都没有,还是个傻子失心疯,这注定了她一生凄凄惨惨戚戚?穿越而来,自己院子里的板凳都还没有坐热就被继母送到了后院,从此生活水深火热、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箪瓢屡空,还要一路忍受刁奴的压迫和打压,继母的算计和阴狠;木青表示,这样的生活,如果不挣扎一下,究竟要怎么活?她练太极,躲阴谋,学文字,利用现代知识的强大力量,加上前世具备的超然才华,顺利的夺得了万人的瞩目!这个时候却在偶然间发现,自己的身世,貌似不是那么简单!我木青,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