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100000004

第4章 普希金的幽灵

“十七年”里的文学文化脉络相当复杂,照列文逊的著名论述,“十七年”文化具有“世界主义”的色彩,到“文革”则退缩为一种“区域主义”。其实也不尽然,“样板戏”中交响乐伴奏京剧,还有芭蕾舞,未尝没有世界性,只是象征性地作些点缀,且一花独放。的确,“文革”之前单看外国文学翻译,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名家或经典林林总总很不少,只是踏进十九世纪后期就如履薄冰,对于现代主义深具戒心。列文逊的两分法也遮蔽了另一些重要的脉络,如古典文学,包括通俗的。我在上小学时看了许多旧小说,像《说唐》《杨家将演义》《三侠五义》《小五义》,还有什么包公、施公、彭公、济公等一大箩。

在这样的“十七年”语境里来看钱玉林的诗,宛如映现着欧美浪漫主义的镜像舞台。像其他“老三届”一样,我们多少受到五十年代里那种世界主义氛围的熏陶,而钱玉林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更情有独钟。他最心仪歌德、席勒、海涅、拜伦、雪莱、济慈、普希金、惠特曼等,自然也养育了他的少年心灵的成长。他的诗集《记忆之树》于1996年出版,这里仅举个别例子。“文革”前写的一首短诗《绿衣》:“淡淡的绿衣哟,/我为你憔悴了;/矜持的少女哟,/我为你梦魂牵绕。//像沙漠渴想着泉水清清,/我期待着你的柔情;/但我又不敢多看你一眼,/只恐那目光一旦冷漠如冰。//让它深深埋藏在心底吧,/永远沉寂,波澜不起!/我只是在孤独中回忆,/回忆你淡淡的绿衣。”

这首表达失恋的情诗看似平淡,但那种个人内心的抒发与当时的“红色”文学主流的疏离,只能锁之“抽屉”。该诗为“你”即某“少女”而作,又以“绿衣”作比喻,而反复咏叹“淡淡的绿衣”,暧昧指涉少女淡雅素朴的资质,诗人为之辗转反侧。但“绿衣”有其明显的互文指涉,即借自《诗经》中同题之诗,这固然隐含作者的古典功底,而“绿衣”的诗题与具体对象“少女”之间,出现微妙的断裂。“淡淡的绿衣”是一个具体限定的对象,而诗题的“绿衣”则删去这一“淡淡的”限定,含有抽象性。这一断裂暗示:此诗不仅仅是为某一“少女”而做的情诗,意指对于抽象的美的渴念及悲悼之情,且含有“绿衣”的古典,其含义更为复杂。

确实这是浪漫主义的永恒主题,对自我的精神世界作一种内向的观照,在探索自我与美的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局是悲剧性的。诗的末段“孤独”表现得异常强烈,诗人既为恋人“梦魂”系之,沉溺于“回忆”之中,却要“永远沉寂,波澜不起”!对诗人来说,虽然意识到任何具体的美的呈现都蕴含缺陷,即使满足于美的观赏而在实际追求爱情方面显得胆怯,像诗中如此决绝地表示“永远沉寂,波澜不起”!则异乎寻常,使此诗的内心表现及其意义都出现巨大的裂隙。诗人放弃了美的追求、美的沟通,却在自己的“心底”呈现的永远是“绿衣”的幻影。这种对美的绝望,是因为意识到美的可望而不可即,或美的不可言传。诗人的自我沉默,也因为意识到语言与美、与主观欲望之间的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对美的完全幻灭,而美以其消逝而惊艳的幻象,永远使诗人处于无休的渴念和煎熬之中。

诗人处于痛苦与绝望之中,令人想到闻一多的名作《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尽管将“死水”象征外在的绝望世界,但最后的诗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诗人还抱有希望,蕴含着批评主体的内在完足。与之不同的是,《绿衣》却甘作“死水”,表现为主体自身的绝望。《死水》所蕴含诗人的批判现实的爱国精神和道德理想,在《绿衣》中是找不到的。这种自我的内在分裂,及其与美的理想之间的冲突和困境,给纯粹自我的表现带来某种深刻性,这固然可看作欧洲浪漫主义的传承,也可看作“五四”以来浪漫主义的回归,却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承和回归,其中包含着特定时代的含义。

“文革”中钱玉林写了不少诗,并不奇怪,浪漫诗风一如既往,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更有感而发,追溯其思想本源,主题有关欧洲启蒙思想的人文传统,混合着愤怒、怀旧和反思。如在《在浮士德博士的故乡》中指斥德国当局对海涅和爱因斯坦的恐惧和销毁。在《致古典讽刺作家读谢德林〈一个城市的历史〉》里,称颂斯威夫特、拉伯雷、果戈理等。这种人文谱系的追踪,显示出更为宽广的人文关怀的视域,同时也为诗人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资源,始终表现了对自由、民主的强烈渴望。正如此诗结句:“我听见,我听见,你们/从诗人与哲学家的净土,/从遥远的永恒的天国,/传来了你们愤怒的如海潮般/滚滚不息的笑声!”凭借这样高扬、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诗人不仅拆毁了任何压抑心灵的桎梏,也象征地表达了中国将重新拥抱世界主义的信心。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昔日的普希金像前》一诗,无疑是历史见证的杰作。在上海,普希金塑像建于1937年,在汾阳路与岳阳路交叉的街心,1944年为日军拆走,1949年底在原址重建,而“文革”开始时又被毁。1967年秋,诗人凭吊废址,抒发其满腔悲愤:“迟了,我已经来得太迟!/在这路口,你曾经望远凝思——/我早就想来献上一束鲜花,/如今,只剩下一个空的基石。//在这黄叶飘飞的秋天,/在这你所陌生的国土,/你到哪儿去了?诗人,我在呼唤——/难道你又遭到了新的放逐?……”如这首诗的主题所示,一种“见证”连带“罪恶”的念头闪过,使我战栗。诗人在“路口”向“空的基石”“献上一束鲜花”,极具一种仪式的象征性。诗人借此演示他的庄严与悲愤的姿态时,这一罪证的现场被转换成诗的审判:“啊,你朴素庄严的花岗石座/比亚历山大王柱要崇高万倍!”对于当时历史环境稍了解的读者,都不难理解这一隐喻的指涉。它贴切而巧妙,不仅包含时空的无限性与意义的普遍性──由现场的“空的基石”与“亚历山大”的历史相联结,实际上指向未来:表达了诗的对抗、超越暴力的不朽信念,遂使这两句诗力敌万钧。

如果诗中的交叉“路口”在时间的意义上象征过去与未来的交接点,那么这也象征着死亡与重生。海德格尔在谈到荷尔德林的诗时,使用“午夜”的比喻,说诗人在失却神的眷顾的“贫乏时代”(the destitute time),犹如堕入深渊;诗人通过“存在”的启示,才能在“午夜”的深渊中达成转折──迎接“曙光”的来临。当诗人在交叉“路口”宣示其作为历史见证的存在与诗的“真理”的存在时,他自置于深渊的午夜与黎明之间,在人神之间、死亡与再生之间做出抉择。这或许是一种极为悲壮的历史经验,不得不包含悖论。诗人在宣称暴力之神的死亡及诗人在“诗页熊熊燃烧”中永生时,诗人拒绝死亡而获得再生,同时却面对“神”的淫威及其暴力的铁律,不得不拥抱死亡。普希金在中国的“放逐”──他的作品与形象的毁灭──比他在本土的遭遇更为惨烈。如果这无异于一面镜子,诗人从中照见了自己的命运,那么他在写作的想象中已预见这一写作行为所必须承担的后果。当他对于暴力投之以轻蔑一瞥时,其道义的力量从深渊中升华并臻至黎明的境界,暴力的淫威则沉到谷底。这种精神的伟力,从诗人所认同诗的“真理”的谱系而言,应当源自于欧洲文艺复兴乃至浪漫主义的人文传统;在凭借这一世俗真理宣判“神”的死亡之时,诗人也将自身撕碎,不得不承当普罗米修斯式的厄运,如一个殉道者将自己的肉身作为祭献“真理”的牺牲。

这或许就是“文革”期间所谓“地下”诗歌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它的悲剧与局限。由此孕生出一种新的美学典律:诗给人以战栗,自己先得战栗!在这首诗中读者可明显觉察普希金、海涅、朗费罗诸人的影响,这也是诗人自己所认同的。但此诗的主题再现了浪漫主义自弥尔顿、勃莱克、华兹华斯以来最基本的信念:诗、诗人与想象的崇高与自主,再现了英国清教徒的宗教和政治的异议传统。因此此诗绝非仅仅描述诗人的历史见证,其本身作为历史见证的存在,既是政治的,也是美学的。像这样来自诗的正义的回应,不啻是一个有关诗的尊严的宣言,在中国语境里有其特殊的意义,试看中国新诗的历程,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对于诗的尊严,自从艾青曾声称不愿将芦笛与王杖交换之后,似乎还不曾有过这样纯粹有力的表达。

同类推荐
  • 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每晚入睡前,想着一天的劳累和辛苦,想着过往几十年的辛酸与不易,想着那些我们曾经错过和辜负过,以及伤过、欺骗过我们的人和事,一笑泯恩仇,一睡如隔世。请放下耿耿于怀的事,请原谅念念不忘的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一些终成陌路的人,不是你想改变和挽留就能回到过去,就能让一切不再发生……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过往的那些岁月,曾经记得的那些人,好的或者不好的,痛不欲生或者记忆犹新的,都值得被原谅,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书中所写的那些云淡风轻却又意犹未尽的文字,开始新的生活,去遇见新的人。用最美的时光,与你走一段漫长的路。用最真的性情,与你叙一夜至情的话。用最好的自己,与你赴一场久别的约。
  •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由美国著名的乔伊斯研究学家埃尔斯沃思·梅森、理查德·艾尔曼合编,收入乔伊斯从14岁至55岁写就的随笔、讲演、书评、提纲说明、信函、诗歌凡57篇。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冰炭集

    冰炭集

    本书是饶宗颐“选堂诗词评注”丛书中的一种。 1968年,饶宗颐应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林大波的聘请,任该校中文系首任教授兼系主任。在新加坡教学之余,他游历了星洲、马六甲、槟城,搜求当地华文碑刻,成为对马来西亚材料研究的第一人。在新加坡期间,他创作诗词117首,认为虽然在那生活待遇很好,但心灵深处却渴望继续以中国文化为重,而心情如冰如炭“一热复一寒”,故将其诗集取名为《冰炭集》。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热门推荐
  • 纤手谋天下

    纤手谋天下

    一场宫变,让种种美好皆成假象。她在绝望中死去,然而苍天却不让她就此长眠。重生之后,她决心复仇,改变命运!步步为营,机关算尽,潜逃出宫,历经周折,只为寻得那个愿与她共谋天下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婚色门

    婚色门

    容颜为了免于日后混迹盛女大军的悲惨命运,一出校门便将自己嫁了。婆家高门荣华,丈夫行止风雅,这一生若安好,本该功德圆满。然丈夫心系青梅,小叔风流绝艳,大姑嚣张跋扈,还有那讳莫如深的婆婆…豪门里的婚姻,如何不是场攻心计?!容颜自认自己只是红尘中的一粒沙,没有绝色容貌,没有惊滟才艺,更没有厚重身价,如何所向披靡,戎马一生,当身心俱疲,毅然转身,一纸离婚协议抛给他,从此粉饰太平。秦远修没觉得多爱她,只是习惯了分一半床给她,习惯午夜迷乱时,枕边沉沉唤出的名字是‘容颜’…衣柜只剩我外套拖鞋少了一双脚当所有人觉得我越飞越高我却只要原来我只想要把你找到每天每夜的在祈祷原来我只希望时间回到现在我承认我霸道原来我的愿望就那么少醒来时候有你撒娇原来我真的什么都不要只要从前一样就好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辽西古刹塔窟

    辽西古刹塔窟

    《辽西古刹塔窟志》细致选取了辽西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完具、底蕴较深的500多座知名古刹塔窟,以文字为主,配以照片,呈现图文并美的效果,力图展现辽西古老寺庙之面貌。在文字编辑方面,作者以学者的严谨和缜密慎思的态度,对入选的500多座寺院塔窟的历史沿革进行认真梳理成文,还搜集了大量文人墨客所撰的相关楹联,使读者藉此感知他们对宗教的理解、诠释以及相应的情感等因缘关系,丰富了书籍的内容。
  •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天文奇观(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头号岛主

    头号岛主

    流落荒岛,最缺的就是物资,没吃没喝没住!以往唾手可得的一瓶矿泉水,一包饼干,都能让人拼命,争的头破血流,一群现代人在孤岛过得无比凄惨。但他不一样,他手里总是有着用不完的物资。矿泉水、可乐、高档红酒……各种肉食,还有武器都是取之不尽。用一瓶水,收买一个硬汉,用一串玻璃珠买下一个部落!“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能捡到吃的,捡到武器,捡到好东西,不管你信不信,不信也没用,你来咬我呀!”【单女主】【系统文】【不圣母】
  • 盛宠无双,傲世狂妃

    盛宠无双,傲世狂妃

    (全本完结,亲们放心入坑哦!新文《残王废后,倾世名相》已火热更新,请上戳↑)她,商界女王,黑白通吃,做事果决,睿智深沉,风华绝世,因奸人谋害,再次睁眼,变成了侯府貌美残缺,一无是处地她。岂料,她并非市井传言那般不堪……收敛锋芒,不是姑奶奶的作风。废物残缺配呆傻弱智,好!姑奶奶接着!没娘疼,没爹爱,庶母刁钻刻薄,庶妹绵里藏针,姑奶奶睚眦必报,乃们等着接招!痴傻夫君,亦是没娘疼,没爹爱,兄弟欺辱,下人怠慢的天涯同路人。不怕!娘子至此护着你!弃我者,必将虐你悔得肠子青。欺我夫着,十倍百倍返还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绝不手软!智谋百出,光华流转,且看姑奶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运我傻夫,谋一世繁华。*“敢欺我夫?找死!”冷漠森冷的话语,自某女娇艳欲滴的红唇中逐字溢出。酥手轻扬,刹那间,叼奴身如薄纸,飘落三丈远。火红嫁衣曳地,步步生莲,仪态万千,扶起瘫坐在地的痴傻夫君,樱唇微启:“夫君莫怕,娘子罩你!”银质面具遮颜,仅留懵懂无知双眸外露的某男,一袭粗制婚服,早已脏烂不堪,沾染泪滴的好看睫毛,眨了眨,看着扶起自己的绝色女子,糯糯道:“墨墨有娘子了?”“嗯!”“怕怕!”某男手指不远处,倒地血流不止的叼仆,眸中狡黠之色快速划过,高大身子紧往某女怀里缩。“不怕,他该死!记住,以后谁敢欺你,辱你,娘子都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不管他是谁……”说完,美眸傲然扫了眼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俊美男子。*“爷,王妃被四王爷堵在街市上了!”说时迟那时快,某男掀袍,脚下似是踩了风火轮,身影瞬间消失,看的隐在暗处的某属下,嘴角直抽搐。“四弟坏坏,不许欺负娘子!”某男痴傻说着,拳头如同雨点一般,落在自家娘子对面的美男身上。“墨墨乖,娘子没事,咱们回府!”谁说傻子不会疼人,这不,他用他的方式,来护她这个娘子来了。*“轩辕墨,你丫的装傻?”接着重物坠地声响。“娘子,别动粗!”某男仰躺在地,一脸可怜相。“滚!”“娘子,听为夫解释……”随着房门被撞声响,某男再次以抛物线形状,坠落门外青石板上……*他,装傻扮痴扮弱智,仅是他遮掩锋芒的表象;实则,他腹黑狠辣,掌控人心,运筹帷幄无人能及。她宠他护他,他亦如此;她欺他怒他,他甘之如饴!坑品保证,求收藏+推荐+评论,轩会努力滴更文!
  • 天鳞变

    天鳞变

    大道无情,以天地为局,万族为棋。龙族破败,万灵之主桂冠花落他家。他的身世莫名,却给村子七十三口普通人带来杀身之祸。背对千夫所指,那一年,他只有十五岁。十五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四大古时代,又发生了什么?万族之战,为何生灵涂炭?万灵之主,因何一蹶不振?所有的一切,到底是谁在掌控?是仙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仙吗?到底何为仙?不成仙,不可逆天。我若成仙,定要那乾坤逆转,改变苍天。
  • 其实我是大佬来着

    其实我是大佬来着

    我是杨叶生,这部小说的猪脚,我已经做过次猪脚了,所以想体验下平凡人的生活。所以看着眼前这个金丹修士在那吹b,电视上的出窍修士演讲,我都表示嗯嗯嗯,你们是大佬你们说了算,能不能让我把这部番看完先?
  • 妖恋

    妖恋

    一身青衣,腰间悬挂一支翠绿色的竹笛,俊美的容颜带着几分清高,眉宇间的那颗红痣的滴血的红痣更添一份妖娆。六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男子,那就是风华绝代。微卷的发丝在风中飞舞,如火精灵在人间降世,竹青看过不少妖,幻化成人时,都是绝色男女,没有想到人界也有这么绝色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