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100000003

第3章 天鹅之死

在“文革”开始的最初几天里,觉得轰然木然的,来不及反应。那天回家,知道父母已经在弄堂里站在一条长凳上被批斗过了;家里清汤寡水,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红卫兵抄走了旗袍、尖头皮鞋之类。对我造成直接冲击的是书——书被抄走、书店关门、书在街上焚烧……举头问苍天:书有何罪?由是想起中外历史上的文化浩劫,一种末日感主宰着心头。

有好一阵没去钱玉林家,乘着“革命大串联”的列车,去了广州、南京和北京。回来后,根据在广州某公园里得来的印象写了《湖》一诗,“从晨光温软的胸怀里醒来,/蒙眬的眼波凝望着我,/向我脉脉低诉你昨夜的好梦……”这样似梦似醒的低语大约属一种自我心理疗效,至少在最初的精神震荡之后,好像又活了过来,重又沉醉在梦幻世界里。

在钱家,大家又聚在一起,但气氛变了。往来的人多起来,学校都不上课了;有个叫岳瑞斌的是从北京校园来,和一些高干子弟相熟,带来许多小道消息。见到朱育琳,他神色凝重,显出憔悴的样子,对于时局的动态极其关注,也常带来从外面大字报看到的消息,今天有某个权威被揪出,挂牌、下跪、认罪,明天有某个名家“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这些使我们唏嘘、愤怒、无奈,唯有“痛心疾首”四个字可以形容。也时常谈论到中央高层的情况,甚至分析哪个老帅怎样怎样,在同情之余也寄予某种希望。无疑的,我们对于那些“笔杆子”嗤之以鼻,对于林彪、江青和张春桥深恶痛绝。朱育琳的见解常常与众不同。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运动如火如荼,我们却读到更多的文学。那些平时连旧书店里难以见到的名著,通过各种渠道在流通,速度超快,一本书到手,要求三天、两天,甚至明天就要还,后面有人在等着。这些书都属于抄家物资,原因无他:红卫兵要看!我们都是红卫兵,身穿绿军装,臂挂红袖章。除了搞运动,什么事都停顿,但革命毕竟不能当饭吃,更难抵抗“人性的弱点”。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无所事事,看书是一大消遣。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于“文革”是一大讽刺。一方面也是运动在混乱中进行,像书籍这类东西不属金银财物,单位里一般不怎么认真处理,更何况偷书不算贼。

真是一些好书!大多限期逼着要还,匆匆读过,余味无穷,心有未甘,于是赶紧摘抄在一本日记簿里,明知这么做绝非明智。如《基督山恩仇记》中精巧的复仇计划与奇观般展示的各种场景,令我废寝忘食。一个人在小阁楼里,灯光昏暗不知日夜颠倒,比电影《小裁缝》中的知青在煤油灯下读巴尔扎克,好得多多。看完后,再从头翻起,一章章把情节写下来。另一本畅销小说《飘》叙述“乱世”中的三角恋爱,也使我津津有味;摘录了不少人物的对白或独白,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自称“喜欢流氓”的白瑞德,二三十年之后在大洋彼岸看到了电影,最抢镜的当然是费雯丽了。

还有司汤达《红与黑》、杰克·伦敦《马背上的水手》、阿尔志跋绥夫《沙宁》、顾米列夫斯基《大学生私生活》、《法朗士短篇小说集》、巴尔扎克《搅水女人》《夏培上校》等等。所摘录的隽言妙句,从中采撷智慧之果,无非有关作家及其所描写的人物的精神成长,其实带着当时的“问题意识”,多半具有自我励志、正视逆境的成分,正如从雨果《九三年》中摘录的:“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乳房。”

这部小说反思法国大革命!因此一边怀着战栗和惊悚,一边抄录书中的精辟之论:“伟大革命家的天才和能力就在于他们能够分清那种由于贪婪而进行的活动和那种由于正义而掀起的运动,他们能够协助后者去打倒前者。”或如:“说革命是人类造成的,就等于说潮汐是波浪造成的一样错误。”这样的警句还不止这些,就这样,对于我,读《九三年》等于上了一堂“革命”的启蒙课。早些时候便读过《悲惨世界》,书中对孤女珂赛特的描写令人潸然泪下,读了《九三年》之后,对雨果倍增敬仰。

还有许许多多人名作品名以及文坛逸闻,抄自数本关于西方近代文学的介绍性著作,还不能看到那些著作,看看名字也好。如魏尔伦及其文学圈子在巴黎小酒店里,“这些青年服装奇特,他们什么都批评,什么都反对”,还有兰波的《彩色十四行诗》,这些段落对于聊慰饥渴也不无小补。对我来说最具“异数”的是先后发现袁可嘉的“文革”前发表的两篇文章,即《论英美现代派诗歌》和《论英美“意识流”小说》,文中提到二十世纪的作家诸如艾略特、伍尔芙、奥登等,我觉得完全陌生,连朱育琳也没提起过。像乔伊斯声称“流亡是我的美学”之类,我还不完全理解,但怀着好奇把这两文的大部分抄了下来。

日记簿里有三十余页是从朱光潜的《变态心理学》这本书里抄录的,什么“迷狂症与多重人格”“压抑作用和隐意识”“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等,都闻所未闻,只觉得这是本奇书,于是没头没脑大段地抄。另外也抄了二十多页关于如何拍摄照相的,确实没有白抄,后来我自己玩起摄影术,把小阁楼用作暗房,在“文革”中那是一种较为高尚的消遣。

千万别把我看成一个“反派”。我在这么写自己过去的时候,特别是一种主题性的书写时,是难免带倾向性的。然而恰恰在这本封面印着“爱祖国”的日记簿里,抄录了不少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论述,从各种著作中选录的。其实我们都挺复杂,与那时运动里的人相比,我觉得现在的人却是较为简单的。

言归正传,明知继续在钱家聚会不安全,然而文学的本能无法抑制,只是变成随机随缘的,但偶尔四五个人又聚在一起,欣喜可想而知。文学之旅在继续,有一回我们沿着福州路向东走,到外滩公园里,拣人稀处坐下,朱育琳掏出两页纸,是一首诗。朱育琳也写诗?真叫人大跌眼镜。总共三十来行,每行较长,内容写尽历史上的宫闱秘事,得心应手地运用古今中外的文史典故,把情色、阴谋与残暴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蛇蝎美人,明眼人一看即知是在影射某某。朱育琳真是吃了豹子胆,表达出一腔愤怒,但他笑笑说这是游戏之作,给我们看了之后他便收起了。

有过一次远足,在1967年秋,去了长风公园,租了一只船,在湖中徜徉。而后我们围坐在草地上,四周渺无人影,王定国朗读朱育琳的新译作——波德莱尔的《天鹅》一诗。这首诗在今天读来仍不乏新鲜感。一百五十年前的巴黎,正值马克思说的资产阶级蒸蒸日上之时,都市发展日新月异,平地崛起炫目的景观,而为诗人所注视的却是一只天鹅,独自在大街上形影相吊,如堕落天使遭到“现代”的放逐。而在最后一段:“我想起一切失而不再复得的人,/不再!不再!想起有人吞声饮泪,/悲哀像仁慈的母狼哺育他们,/想起瘦弱的孤儿像枯萎的蓓蕾。//一个古老的‘记忆’号角般吹响,/在流放我灵魂的森林里!/我想起水手被遗忘在荒岛上,/想起俘虏,被征服者……一切悲凄!”表现这些弱势者作为历史进步的代价,蕴含着福柯的“规训”的主题,在诗人对所有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自我认同中,对文明发出了不平的抗议。

这首诗是翻译的杰作,使我们认识到“恶之花”的另一面——诗的正义,如诗的副标题所示,波德莱尔将此诗献给雨果,正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回应。然而在对朱育琳的击赏之中,仅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谁也没有费心探究他在翻译此诗时的内心感受。

约一年之后,在6月里一天,我在南京路上被一小队戴着“红三司”(上海“造反”精神最足的红卫兵团)袖标的人抓到光明中学。进了学校,先上来两个“上体司”,一边臭骂“他妈的”“狗杂种”,一边用钢棍朝我身上抽。然后被押到楼上一个教室里,见钱玉林、汪圣宝、王定国和岳瑞斌,各人占着一个课桌,在那里写交代,没见朱育琳。到晚上又把我带到一个小间,单独审讯,要我交代“攻击”言论。经过一番“铁拳”下鼻青眼肿的考验,见我不承认,大约从别人那里也缺乏证据,就把我放过。既属于“人民内部”,态度也变了,那个头目问我:“你觉得这几个人当中,谁最反动?”我就说岳瑞斌,事后知道冤枉了他,其实是钱玉林的邻居叫王某的因犯了什么事被抓,却把我们的小圈子咬了出来。

第二天中午父母来把我领回去。见我满脸青红萝卜的样子,母亲只是说“作孽啊”!是指打人的还是被打的,我也无心去弄清了。7月里我在沿马路乘凉的时候,钱玉林和王定国分别来找我,告诉我朱育琳如何最终被他们找到,如何被严打拷问,以致死于非命。把人搞死了,就草草收场,他们都放回家了。此后我和钱、王等几乎没来往,这个“小集团”就这样作鸟兽散了。

朱育琳死于7月1日凌晨,从三楼的洗手间跳下,由救护车送至医院不治。到1979年为他开追悼会时,才知道他在大学里入过党。当天钱玉林他们看到他的桌子上仍摊着交代的纸,纸是空白的,他始终没写一个字。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是红宝书里的话,朱育琳临终所交代的真是一张白纸——洁白如天鹅,在一条永恒的溪边……

(刊于《书城》,2009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与克拉玛依分居的美人

    与克拉玛依分居的美人

    本书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大致分为“故事”、“故人”、“异域”、“异地”几个部分,叙述与抒情结合,文字流利,有雕琢而未过分繁缛,善体悟而传情尚能节制,可归于广义的文化散文。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裹在二号连衣裙里的灵魂

    裹在二号连衣裙里的灵魂

    单身还是结婚?升职还是生娃?平衡还是极致?坚持还是改变?加速还是慢下来?大家满意还是放飞自我?人生的许多路口,常无对错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裹在2号连衣裙里的灵魂》——赵小姐的选择,赵小姐的生活态度,赵小姐灵魂中向往的那些,赵小姐笔下丰富的女性、城市的风尚和变迁的情感故事,都在这本书中呈现,通过风趣幽默的文字,分享给每一个读者。
  • 矫枉未必要过正

    矫枉未必要过正

    李建军博士是这几年来文学批评界崛起的新锐人物。文章出手快且言辞尖刻、锋芒毕露,很受一些激进派批评者的拥戴。作为同行,我对他非凡的勇气、敏锐的感悟以及知识的广博始终持钦羡的态度,但是对于他的批评动机和论证逻辑尤其是批评策略却有点大不以为然,特别是他的四篇有关贾平凹作品的评论文字,更是让人失望和痛心。大约从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不同的刊物上相继看到李建军先生关于“批判”贾平凹的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随意杜撰的反真实写作》、《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等。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如果决定这样去写似水流年,倒不患没得写,只怕写不过来。这需要一支博大精深的史笔,或者很多支笔。我上哪儿找这么一支笔?上哪儿去找这么多人?就算找了很多同伴,我也必须全身心投入,在衰老之下死亡之前不停地写。这样我就有机会在上天所赐的衰老之邢面前,挺起腰杆,证明我是个好样的。但要作这个决定,我还需要一点时间。
热门推荐
  • 诡秘的黑斑人

    诡秘的黑斑人

    波格的天空为什么是灰色的?到处充满了火药味,人们在惊恐中度日,倍受煎熬。为搞清楚波格到底发生了什么,飞龙小队秘密潜伏下来自己的地盘谁做主?那个刁蛮的将军女儿能帮助他们解开谜团吗?一个来自神秘地方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江里有什么怪物?江水有毒吗?为什么江面上出现大量的死鱼?是谁在肆意搞破坏?医院里奇怪的病人是喝江水生病的吗?“飞龙小队”能让罪魁祸首逍遥法外吗?博物馆丢失了一件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那个黑斑人到底是谁?他是如何潜伏到博物馆的?他在哪?“飞龙小队”能否在茫茫的人海里找到那个黑斑人吗?那件博物馆镇馆之宝一旦出境,后果不堪设想……
  • 青梅傲娇

    青梅傲娇

    只一眼,就够了。世人看不明白,宁洛寒也不知当如何,就是一眼,就入了心。人都说,不可以,不可能。只是可惜了,命中注定的人不管怎样都会相遇。【小剧场】“宁少,你们没有常在一起是怎么肯定就在一起了呢?”“我知道是她,也只能是她,仅此而已。”
  • 快穿之位面行者001

    快穿之位面行者001

    不知何时,世界开始异样不断,天灾地祸,搞得人心惶惶。三更半夜,陆玥玥正肝着游戏,谁知一声轰鸣,世界陷入黑暗。“旅途,开启。”
  • 学会走商路

    学会走商路

    本书《学会走商路》,说到底也是念生意经的学问。书中再现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商家和各有千秋的奇招。以精湛的故事,列举并评析了商人在创业、经营、招揽人才、搜集情报、新产品开发、销售、广告、公关等不同战场上的决胜过程,俾使今天的经商者在对“前度刘郎”们的经验有所参照和参悟。从而运用商战的技巧,在攻与防、进与退、新与旧、苦与乐、胜与败、兴与亡等方面,得心应手地趋吉避凶。历史上的商人千千万万,限于“商家典要”之故,仅精选出些许学习之楷模。
  • 明朝大闲人

    明朝大闲人

    弘治二年、内忧外患前有鞑靼蛮子伺机寻找机会入侵,后有小冰川带来的严恶气候影响再加上饥荒,黄河的多次决堤,百姓们苦不堪言宁慎为觉得,自己或许应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但首先他觉得要摆脱明朝第一恶少的头衔,并且让老婆秀文公主对自己刮目相看(架空历史,大背景不变,但人物却都有改动,当做平行世界来看,会比较和谐)
  • 美学的改变(京华学术文库)

    美学的改变(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讨论了中国文艺美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强调文艺美学研究应着力关注当代文化变化情势下的艺术生产变迁,在重新理解感性意义的前提下,深入思考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现实及其问题。同时,本书还围绕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的历史发生、发展,从宏观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有关现代中国美学发展阶段性的问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大氪金

    网游大氪金

    方正的天赋是一座商店,只要充值人民币就能够买到别人做梦都想要的东西热血+爽文,本书剧情不老套且跌宕起伏,作者会尽力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游戏世界备注,本书适合爱看传统网游的读者。书友群,532328376,非诚勿扰。
  • 箫剑行

    箫剑行

    敬天十年,陈志恒父母行镖遇害。大难不死的陈志恒拜一神秘男子为师。此后神奇的功法,飘逸的剑法尽数传给陈志恒。然而某一天师傅却说也要离开。独自行走江湖的陈志恒会遇到怎么样的遭遇,是红尘逍遥还是痴心剑道?杀父之仇人又在何方?在父母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 鬼医毒妃

    鬼医毒妃

    一朝穿越,异能附身,医术精湛,毒术更是一绝。只是,这个本该是受万人景仰的千金小姐怎么是个“废物”?“这…这…这是怎么回事?”用眼扫视周围,她看见了一切,包括那些被尘封在内心的秘密,原来,现在的她竟然可以透视?呵,又是一个医药世家,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狱!变强,变强,变强…她的东西谁也不准玷污!她要保护她所有珍惜的东西还有那些真心对她好的人!她蓝子汐——对天发誓!他——温柔的笑容下又藏着什么东西,是否如表面一般温文尔雅?那时他对着她温柔的笑着,那笑蓝子汐从来没有看过,从前也没有,现在,她愣住了,第一次有人用这种微笑看着她,是暖暖的,暖彻心底的笑。从此,她说:“你,就是我最珍视的人,我会变强,我会永远保护你”。但是,却是他一次次的救了她。那时她坚强的背影,震撼了他,他对她微微的笑,不同以往的虚伪,那是发自内心的笑,他看见她愣住的深情,他听见她那稚嫩的承诺,他又笑,更暖的笑,从此,他的心中拥有了对她一生一世的承诺。他——霸道的行为,冷酷的脸庞,强大的背景,可是为何对她情有独钟?第一次见到蓝子汐,他轻笑,不就一个小女孩,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这么一个孩子?可是见到她那稚嫩脸上,坚韧的表情,他也忍不住动容了,难怪,他明白了那个人为什么对这个女孩那么上心了。特别是她那不同于普通女孩的性格,然后,他也深深着迷了!他,要永远拥有她!谢谢小晨奉献的视频:&psty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