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9900000005

第5章 言之有“礼”,谈吐文雅赢得好人缘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思想感情的媒介和符号。语言也是一个人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的反映。在与他人交往中,如果满嘴脏话,甚至恶语伤人,就会令人反感讨厌;相反,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礼,谈吐文雅,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言谈的文明礼仪。

初次交谈也能“一见如故”

有的办公室里经常人来人往,有很多以前从未谋面的陌生来客。对于这样的客人,是视而不见,或者仅仅出于礼貌地敷衍几句,还是热心地与之攀谈,勇敢地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全在一念之间。提醒您:一念之差,很可能让彼此今后仍然形同陌路,素昧平生。那么,怎样与陌生来客攀谈,才能让对方感到亲切,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步入“一见如故”的理想境界呢?

被誉为“销售权威”的霍依拉先生的交际诀窍是,初次交谈一定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有一回,为了替报社拉广告,他拜访梅伊百货公司总经理。寒暄之后,霍依拉突然发问:“您是在哪学会开飞机的?总经理能开飞机,可真不简单啊。”话音刚落,总经理兴奋异常,谈兴勃发,广告之事当然不在话下,霍依拉本人还被总经理热情地邀请去搭乘他的私人飞机。

初次交谈,由于种种原因,在交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停顿,彼此感到无话可谈。这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但很多人就此放弃了继续交谈,使初次交往戛然而止,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换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例如个人爱好、旅游见闻等,继续交谈,让对方感到你交往的诚意。你可以尝试着向对方提出新的问题,即便是对方做出了否定性的回答,也不要轻易放弃刚刚开启的话题,换个角度,将话题引申出去,也许就能拓展出新的对话空间。例如问客人:“接下来的假期里你打算去旅游吗?”如果对方回答由于工作紧张,没有时间出去旅游,你可以将话题转移到他(她)的工作上。经过这样的努力,谈话一般都可以继续下去。当然,如果对方确实没有继续交谈的意愿,也不要过于勉强,缠着不放。

在初次交谈时,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谈话的内容要尽可能地积极,不要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不幸遭遇或者困难处境,让对方感到厌倦,进而把你视为一个没有进取心、对生活悲观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前途,也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

(2)适当控制语速,不能过快或过慢。初次交谈,由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容易出现说话过快或者过慢的现象。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客人对你的印象,认为你不够成熟、稳健或者缺乏活力与热情。因此,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一旦发现有速度失控的问题,要停下来,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对方,也使自己有机会调整。

(3)初次交谈结束时,一定要有礼貌地与对方话别,交换名片、互留联系方式,当然是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不要戛然而止,让客人感到突然和困惑。只有这样,与陌生客人的初次交谈才能画上完美的句号。

与人寒暄,礼貌常伴身边

自古礼貌用语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不断使用礼貌用语。礼貌用语很多,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首先应该掌握好一些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在使用礼貌用语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注意要有分寸

这是谈话得体、有礼貌的最基本要素。要做到有分寸,就需要知己知彼,对谈话对象的背景、身份、谈话的目的等要非常的了解。

2.我们常说的语言的礼节就是寒暄

我们惯用的礼貌用语的格式,体现了人们生活和交际中的问候、告别、致谢、致歉、回敬这五种礼貌。分别是:

问候语:您好;

告别语:再见;

致谢语:谢谢;

致歉语:对不起;

回敬语:主要是对致谢、致歉的回答,如“没关系、不客气”等。

3.谈话要有修养

在谈话时有分寸、讲礼貌、用语得体、言辞准确是谈话有修养的表现。尊重和宽容别人,是有修养的人的非常重要的表现。尊重别人要尊重他人的信仰、生活理念、个性、爱好、隐私,要学会宽容别人,不要得理不让人。

4.谈话要有学识

现在是知识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必须重视并掌握很多的知识。有学识、有礼貌的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而不学无术、又不懂礼貌、经常使用粗俗语言的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鄙视。

说话不要经常以“我”字开头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在做游戏时,常会说“我的”、“我要”等话语,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无关紧要。但一个二十几岁的女人在和别人说话时,还强调“我”、“我的”,会给人自我意识太强的不良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正如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说“我”是一种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一个在交谈中时时刻刻说“我”的女人,会给人一种坏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聪明的女人在说话的时候,会经常用“我们”作为主语,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

在人际关系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对方一种你总是在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事实上,我们在听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等时,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我们……”等时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同一个人分别扮演专制型和民主型两个不同角色的领导者,而后调查其他人对这两类领导者的观感。结果发现,民主型领导者,使他们的团结意识更为强烈。而研究结果又指出,民主型领导者中使用“我们”这个名词的次数也最多。而专制型领导者是使用“我”字频率高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人。

生活中或者电视上,你会经常看到记者这样采访:“请问咱们这项工作……”或者“请问我们厂……”经常发现演讲者使用“我们应该……”、“让我们……”等句式来表达。因为这样说话能拉近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和缓亲切,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说话时,说“我”和“我们”,给人的感觉往往完全不同。在开口说话时,自己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作为主语,因为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你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曾经做过调查,人们每天最常用的一个字就是“我”。为什么人们对“我”字特别关心呢?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被人称赞,也喜欢称赞自己。因此,你若博取别人的好感,就要避免个人主义,懂得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用“我们”一词代替“我”,这可以拉近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

例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2.特定场合应用“我们”开头

在员工大会上,你想说:“我最近做过一项调查,我发现40%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的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

如果你将上面这段话的三个“我”字变成“我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说“我”有时只能代表你一个人,而说“我们”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员工自然容易接受。

3.非得用“我”字时,易用平缓的语调

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扬扬,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无论一个人的出身、地位、权势、风度多么傲人,也都有别人不能言及、不能冒犯的角落,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提及的“伤疤”,也是他们在社交场合极力隐藏和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有涵养的现代人,切不可用揭人短的方式来打击对方。

陈洁在公司里任主管,组里有几位女性老员工和她的关系很好,几个人经常一起吃饭、出去玩什么的。后来公司来了几个新员工,其中有两人的工作能力还不错,于是陈洁就趁着过中秋的时候带着那几位关系好的老员工,准备请新员工吃饭。

在饭桌上,几个人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一些工作上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女性新员工,由于是重点大学毕业,能力又强,业绩也最出色,所以说话总是特别张扬。不一会儿,竟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反驳陈洁的错误观点,原因就是前段时间新项目需要每天烦琐地调查,这位新员工觉得太浪费时间,于是向陈洁提议建立一个数据库,而陈洁却无知地说她的电脑内存很小,装不了那么多数据。结果没几天数据库就建立起来了,陈洁后来也没说什么。

原本没什么人知道这件事,但经这位新员工那么一说,大家都知道了,陈洁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由于这位新员工没给陈洁留面子,揭她的短,直接导致陈洁在那次事件后处处给那位新员工穿小鞋,这下这位初涉职场的新人才吃到了苦头,再也不敢过于张扬了。

被击中心里的隐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尤其是他人做错的事,或是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言语加以攻击。

成功人士在社交场合中,会时刻注意甄选谈话的内容,不会揭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不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在某一次宴会上,尚文慧向邻座的太太讲起了某校长的秘密,同时表现出对那位校长卑鄙行为的深恶痛绝,并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攻击的话。

直到后来,那位太太才问她道:“小姐,你知道我是谁吗?”

“很抱歉,我还没请教你贵姓。”她回答道。

“我是你说的那位校长的妻子!”

尚文慧窘住了,但隔了一会儿,她却凛然地问道:

“那么,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那位太太摇头作答。

这里,尚文慧就犯了随便对人说他人坏话的毛病,触碰了别人的“伤疤”。幸亏那位太太不认识她,否则,不仅现场非常尴尬,还可能因说了某校长的坏话,给她自己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句恶语三伏寒”,伤害人的话说出口,给对方的自尊造成伤害的同时,对方的“自卫反击”也可能会给说话的人造成伤害。聪明的人,在社交礼仪中,都会避免触到别人的“伤疤”。

所以,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场面话谁都能说几句,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短处,犯了对方的忌讳,不仅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自己也落得下不来台。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为人处世的成功与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赞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和痛处,大做文章。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论在何种场合,都不要冒犯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

对于和自己有过节的人来说,“揭短”有时是故意而为的,那是双方用来攻击对方的武器。对于没有过节的人来说,“揭短”有时却是无意的。但是,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有句俗语说得好,“矮子面前莫说短话”,别人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家庭不幸,或者自己在为人办事方面有短处,心里必定已经十分痛苦了,不能再雪上加霜了。碰上这些情况都应加以避讳,绝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然伤害了别人不说,你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的,到头来只能是两败俱伤。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待人处世中不“揭人之短”呢?下面给你开出两剂妙方。

第一剂药方:深入了解对方,既要了解对方的长处,也要了解对方的不足。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与人相处时,就会“盲人骑瞎马”,一不小心踏进“雷区”,触犯对方的隐私,揭了别人的伤疤。

第二剂药方:善于发现别人好的一面,不要提及不好的一面。在社交中要多赞美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没有谁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问题来做文章,就等于在他的伤口上撒盐,无论谁都是不能忍受的。所以,最好多注意别人的优点,把他不好的一面锁在心底。

摒弃不好的口头禅,多用积极向上的词语

高歌所在的办公室里有个女孩,提起她来,高歌总是无奈地摇摇头。让同事们讨厌的是她的口头禅——“没劲透了”。刚来的时候,高歌还想主动和她交往,毕竟对方来的时间不长,应该搞好关系。但几次下来,高歌断了这个念头。一次,高歌和其他几个同事去酒吧,顺便叫她一块儿去,她说:“又去酒吧,没劲透了。”另一次,叫她一块儿吃饭,她说:“又是日本料理啊,怎么就没点新花样!这儿的日本料理没一家做得地道的,每次吃了胃都不舒服。一样花这么多钱,还不如去日本吃正宗的,那才叫新鲜!到底是空运过来的。没劲透了。”两次下来,把高歌吃得难受,再也不招惹她了。

其他同事的遭遇也不比高歌好多少,例如,有同事问她上网聊不聊天,她说:“什么‘美周’、‘青蛙’的,全是假的,没劲透了。”问她新流行的那本书看没看,“还不是那回事,翻了几页就扔了。要看就看原版的,翻译过来的就是少了那么股韵味,没劲透了。”连同事买了新衣服,她也没兴趣去看,说是“就她那个身材,穿什么国际名牌,就算套一身宇宙名牌都未必好看!没劲透了!”不过,这话只适用于那些她明摆着买不起的品牌。高歌和很多同事心里都悠着一句话,想对她说:“你这人啊,真是没劲透了!”

口头禅往往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心态。有些心态不好的人总会在嘴边挂上一些讨人厌的口头禅。要想让同事“笑纳”自己,这些口头禅和背后的消极心态都要纠正。但从别人的口头禅里,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来,不妨仔细聆听和分析。这个过程不但有趣,而且有用。有的人带“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之类的口头禅,这种人通常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急躁,内心常有不平。

“应该、必须、必定会、一定要”之类的口头禅则反映这种人自信心极强,理智而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听说,据说、听人讲”这些口头禅,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很多处世圆滑的人易用此类口头禅。

“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说这种口头禅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世方面冷静,所以,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不错。这种口头禅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就估计到这一点。”

“但是、不过”,这种人有些任性,因此总用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同时,“但是”也反映了这种人温和的特点,它比较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

“啊、呀、这个、那个、嗯”,当一个人词汇少,或是思维慢时,会在说话时利用它们作为间歇。因此,有这种口头禅的人,一般反应是较迟钝的。但也会有骄傲的人使用这种口头禅,怕说错话,需要这点间歇来思考。

掌握拒绝艺术,委婉说“不”

1.遗憾难以回避

大千世界,人的要求各种各样,有时是永无止境的,当然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现在就能办到的,将来才能办到的,永远办不到的,都有人不断地在提出。“有求必应”这四个字,无法拿来大显神通广结社交。该拒绝的,就得拒绝,如果当场不好意思说个“不”字,轻易承诺了自己不愿、不应、不必履行的职责,事办不成,以后更不好意思见人。

拒绝是令人深感遗憾的,却又是难以回避的。有的至亲好友,轻易不开口求人,偶尔万不得已,求你一次,不幸竟然遭到拒绝,轻则失望、伤心,重则大发雷霆。有的患难之友,曾经在你困难时鼎力相助,如今有求于你,你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不相信,指责你是忘恩负义。有的恳求极为合理,早就该办了,但由于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拖再拖,目前还解决不了。有的哀求关系到当事人或其亲属的切身利益或浮沉荣辱,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接受拒绝,而要一再陈述理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这些要求、请求、恳求、哀求,怎好拒绝?如何拒绝?首先,是否拒绝,应对事不对人,即以所求是否合理、是否办得到为准,而不应以对方地位的尊卑、双方利害关系的大小为准。在这个前提下,先向对方诚恳地表示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再讲求拒绝的方法技巧,就可以把拒绝带来的遗憾缩小到最低限度,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与感情,又取得对方的谅解和支持,从而增进情谊。越是知名度、美誉度高的人,慕名来访有求于你的人就越多。你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有求必应,就更应掌握拒绝的技巧。这样才能广结良缘,而不致触犯众怒。

2.坚持原则,方法灵活

俗话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违背原则的事情不能做,不违背原则的事情可以做,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灵活处理。不能接受的要求,不必回答的问题,不迁就,不犹豫,一定拒绝。口气可以委婉,态度决不含糊。切忌模棱两可,使对方产生误解,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既耽误他的事,又给你继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拒绝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承诺的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对于无理的要求或挑衅性的提问,既可采取以主动出击为主的攻势,也可采取以防卫为主的守势。攻势有反守为攻与以守为攻,所谓反守为攻即不但不回答对方的提问、要求,反而回敬他一个难以答复的问题、要求;所谓以守为攻,即诱导对方自动收回他的要求,或自动否定其要求你做出回答的必要性。守势有转移话题、答非所问法,装聋作哑、沉默以对法,推诿搪塞、无效回答法,还有佯装不知,采用“不太清楚”“不甚了解”“缺乏研究”等模糊语言回答法。对于合理但目前还办不到的要求,可以拒此应彼,即在拒绝对方这一方面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其他方面的合理要求来作为补偿,以减轻他的遗憾、失望之情;也可以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替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另求希望更大的门路。凡公事,只能用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不许可来拒绝,而不能用个人的名义来拒绝;即使是私事,用诉说自己的难处、苦衷,来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有余而权有限,总比生硬地塞给对方一个“不行”,更易取得他的谅解。

拒绝,有时候需要当机立断。如果对方胸襟开朗,易于接受,最好及早开诚布公地说明原因拒绝,以便他另作安排、打算。如对方毫无思想准备,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很低,猛然被拒,轻则可能烦忧、痛苦不堪,重则可能精神失常,最好以商量、研究之后再奉告为借口,以拖延战术再加上旁敲侧击,逐步暗示对方自觉意识到已被拒绝。但你始终未曾当面说出一个冷冰冰的“不”字。如对方是你的上级、长辈,与其让他一再催你答复,不如你主动登门说明原因,委婉拒绝,以免失敬。如对方是你的下级、晚辈,即使所提的问题不便回答,所提的要求不合理,也不宜当众耻笑、训斥,而应耐心解释或暗示拒绝的原因,如对方对拒绝的理由信不过,仍想纠缠,不妨再加上人或物或事作旁证,以增强拒绝理由的可信程度。不善于拒绝,一次拒绝,就有可能得罪一位多年的深交;善于周旋,尽管天天都在拒绝,但仍然广结良缘,极少数情况下有因拒绝招来非议、埋怨的。

3.给对方留有余地

不给对方以幻想,但应给对方以希望,所以拒绝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定的余地。一个人被拒绝以后,仍有希望,就有盼头、奔头、干头,不仅有助于减轻、消除遗憾感,而且还能促使人振奋向上。

合理的要求,一时还不能解决,不妨如实告诉对方,经过努力,待条件具备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属于经过对方的主观努力可以创造的条件,拒绝与鼓励相结合进行,拒绝就有可能转化为动力。如属于受多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非个人的主观努力所能改变,也应给对方以希望,而不能令人绝望。所谓给予希望,决不是说空话、许空愿,而是在拒绝之后,再做一些必要的善后说服工作,使对方感到虽然某个要求未能满足,但工作还是有意义的、生活还是美好的。一拒了之与许空头愿都是对人冷漠无情,对事不负责任的表现。拒绝之后,给予希望、鼓励,使对方体会到了你那火热的心肠、殷切的期待。这份情谊仍然是可贵的。

批评的话说好了就等于鼓励

批评往往会使对方产生对立情绪,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得当的话,就很容易给双方的关系和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当你要对别人发表看法,对他人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礼仪。

批评他人,可以从自身做起。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谈一谈自己从前做过的类似的错事,一方面可以为对方提供活生生的例证,让他从这例证中认识到犯错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给对方一定程度的认同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心胸开阔、坦诚相见的良好的批评氛围,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有时候,碍于所处的场合或评价对象的面子,批评者虽然胸怀块垒,不吐不快,但却不便以过于直露的方式进行表白。这时候,批评者可以不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把自己的表白作为个人感受的抒发,而将批评之意蕴藏在貌似中性的表白之中,既不破坏特定场合的气氛,又能够使批评对象领会其批评的意图,并引起所有在场者的思考。

有时候,批评也需要营造适宜的氛围,在冷冰冰的气氛里很难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如果在批评之前先表示对对方某一长处的赞赏,肯定对方的价值,满足其某种心理需要,那么就能够营造出较好的气氛,这样既削弱批评本身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又使被批评者不致产生逆反心理。幽默并非只是与讽刺结缘,在批评中引入幽默是调节气氛最好的方式,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往往会使批评掺杂上讽刺的意味,就会招人反感。

另外,在批评他人时,要善于运用词汇,例如,“意见”和“建议”两词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否定性的,而后者是建设性的。相比之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建议而不是意见。建议性的批评可以削弱批评中的否定因素,营造出良好的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被批评者既没有从批评中感受到太多不快,又自然地认识到原先不正确的做法。

对于那些天真幼稚、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采取一种更巧妙的方法。在发现对方的某种错误之后,巧妙借助这种错误行为含义与某种物体的联系,用一个动作和拟人手法的有机结合带出批评的含义,寓批评于某种动作或意味深长的话语之中,会促使人深思、自责。

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犯了错误,最忌讳别人津津乐道他的短处。批评者过多地纠缠于错误本身及其后果,只会让他厌烦痛苦,丧失信心,甚至于怀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进行顶撞。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倒不如既往不咎,引导犯错者着眼未来,为做好明天的事情而吸取教训,细心准备。

“张冠”不要“李戴”,别把人名叫错

在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些慰问、会客、迎送等人们接触不多而时间又比较短暂的场合中,有些人容易发生把称呼弄错的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样不仅失礼、令人尴尬,有时还会影响交际效果。

耿世佳是一家大公司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一次,公司派她去和另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洽谈合作。在谈判过程中,因为一个问题她和对方的观点产生了分歧,于是她对对方一位姓王的负责人说:“张先生,我觉得您这份策划案,不会为我们公司带来预期的效益。”说完之后,会场一片寂静,大家把眼光全部都聚集到了她身上,但是耿世佳好像什么都没有发觉似的,继续错误地称呼对方的另一位负责人,结果全场一片哗然。

最后,对方觉得这样的合作者头脑不清晰,生产经营能力不可信赖,从而取消了合作的打算。耿世佳则是为当初自己没有准备充分而后悔不已,但为时晚矣。

可见,张冠李戴的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它会给你的交际带来障碍。那么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呢?下面总结出几点经验,可供借鉴。

1.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胸中有数。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的介绍。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2.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

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其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3.注意掌握主要人物

在人员较多,一下难以全部记住时,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

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切忌把人名叫错。这会让人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自己也会给人留下傲慢不易接近的印象。当然,除了要对上面的三点做好充分准备外,在使用称呼时,还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使用错误的称呼

主要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两种:

(1)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者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2.使用过时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贻笑大方。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若将它们全盘照搬进现代生活里来,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不伦不类。

3.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孩子经常称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4.使用一些特定称呼

“哥们儿”、“姐们儿”、“瓷器”、“死党”、“铁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只适用于特定人群或场合。另外,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5.使用绰号作为称呼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职场小贴士

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造成说话不得要领的因素

(1)内容上——如说话目的不明确;把握不住话题;对突出现象缺乏应变能力。

(2)技巧上——如说话缺乏条理;思维混乱;词不达意。

2.纠正的方法

(1)勤学苦练,树立自信心。

首先是要大胆,否则说话自己先哆嗦,思维就跟不上去了,心乱了,自然会语无伦次;其次是兴趣,平时喜欢与别人讲理,俗一点叫“抬杠”,文雅一点是“理越辩越明”;再就是掌握一点谈话的技巧,《演讲与口才》等杂志中这类实例是很多的。

(2)写—背—说三步训练法。

(3)尽量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4)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总结:一是大胆,二是兴趣,三是技巧。

说话技巧有很多,这需要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多学多练,并慢慢体悟、总结,之后使用也就游刃有余了。

同类推荐
  • 解码冠军:40位成功人物的智慧碰撞

    解码冠军:40位成功人物的智慧碰撞

    作为2008北京奥运的官方文化活动,“2008奥运·冠军论坛”以其豪华的嘉宾阵容、饱含睿智的思想论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解码冠军:40位成功人物的智慧碰撞》将带给你对这场人文盛典最具现场感的全景式记录。论坛围绕“什么造就了冠军”的主题加以展开,既注重对各界精英的成功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同时也为怀有冠军理想的青年们指点道路,启迪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寻求卓越。在当下这个尊重个性与选择的时代,冠军论坛揭示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冠军”这一核心理念。对于每一个志向远大的逐梦者而言,阅读《解码冠军:40位成功人物的智慧碰撞》,既是—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震撼,也将是梦想与激情的重新启程。
  • 不要让现在的习惯毁了将来的成功

    不要让现在的习惯毁了将来的成功

    成大事者总是养成最好的习惯,能达到最完善的结果,这就是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因此在成功之路上,你要想成大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以下这些习惯:敢于决断、挑战弱点、突破困境、抓住机遇、发挥强项、调整心态、立即行动、善于交往、重新规划。
  • 超越感悟

    超越感悟

    《超越感悟》中150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积极的成功处世哲学,温馨的亲情爱情故事,您只需要静静阅读五分钟,就能学会把握一念之间的幸福。
  • 自尊自爱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竞争如此残酷,你怎么脱颖而出

    竞争如此残酷,你怎么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路上的时代,一个眨眼就可能一败涂地的时代。如果空想多于实干,注定永远失败。这是一个急需年轻人活力的时代,一个机会只对强者开放的时代。从来就没有什么怀才不遇,敢闯,哪里都有你的江湖!所有年轻人应该学习的课,是认识自己的一无所知。掌握的知识越多,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的东西有多贫乏。大脑是用来思考的,想要进步,必须要有值得思考的内容。《竞争如此残酷,你怎么脱颖而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讲了面临困境时政治家们是如何抉择的,社会精英如何认知社会,商界领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
热门推荐
  • 我的1977

    我的1977

    那一天,深秋十月的阳光清澈明媚,我心里却装满无边的空虚和恐惧,感觉有一种阴险的力量扼着我的咽喉,要把我从这个世界上扔出去。在青莲嫂子家的大门外已经站了很久。他们一家老小头埋在老碗里,奋力往嘴里扒饭,那“呼噜呼噜”的声音美妙如天籁。口水像泉水一样从我的嗓子眼往外喷涌。我咳嗽、跺脚,制造动静,又不能过分。已经两天了,水米未沾牙,头重脚轻,真害怕哪天睡梦里就去阎王爷那里上班了。我才20岁,属于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美丽的身体和生命都含苞待放。
  • 战后灵魂

    战后灵魂

    子远城与西往地发生了一场十年的战争,导致一对有情人代达与伊洛的分开。战后,代达回到了家乡子远城,回来后发现这城市已经鬼气森森。
  • 重生西游之齐天大圣

    重生西游之齐天大圣

    【火爆新书】雷音殿上,大圣陨落!生死神符,逆转时空;猴王不屈,逆天归来!诸天神佛尽失色,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世,俺老孙要让诸天神佛都记住这个名字,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 星陨之瞳

    星陨之瞳

    “七魂派!你们杀我满门,屠我村子!我跟你们不共戴天!”他在暴雨中跪倒在墓碑前,声嘶力竭的对天伺候,却又低头泣不成声。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抬头望向天空,猩红色的双眼不知何时替代了他原本黑色的眼珠。“我用这双眼睛,看到了太多的黑暗……经历了太多的绝望……既然总会有人来改变这片大陆,那就由我来吧!”他用那沙哑的低声嘶吼,仿佛一头愤怒的野兽,令人颤栗。雨,一滴滴打落在他的脸上,顺着他脸颊上滑落下来的,不知道是泪还是雨……
  • 凭什么我们要错过!

    凭什么我们要错过!

    【明明你也很爱我,没理由爱不到结果,只要你敢不懦弱,凭什么我们要错过】颜清秋以为自己可以感动陆文生,直到有一天,陆文生带初恋登堂入室,颜清秋的梦醒了!“清秋,我们离婚吧,我要娶凌曼。”“好。”她没有拖泥带水,迅速离开。他却后悔了,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恳求她,“清秋,你回来吧,我才发现我爱的人其实一直都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理师3:都市危机

    心理师3:都市危机

    疑云重重,人心难测,惊险刺激,多次反转,国内原创心理学推理神作,层层解开假死疑团背后的人心谜局。刚刚离职的孟新建,开始从事心理师职业,却莫名被卷入客户全家被灭门的刑案;与此同时,身为记者的大学师妹楚楚请孟新建帮忙调查一个骗财事件,调查逐渐深入后却陷入困境,于是二人找来大学校友警察秦剑帮忙。三人一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案子都与一个神秘组织有关,而这个神秘组织又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苟过末日的我重生了

    苟过末日的我重生了

    陆宇是一只老咸鱼,在末日降临后的二十年里,艰难挣扎(边缘ob),等到救世主解决了末日后,他欣喜若狂。然而,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在世界被拯救的第二天,他重生了。重生的日子,正是末日降临之前。(已完本两百万字老书《骑马与萝莉》,请放心收藏)(书友群:591974464)
  • 红娘树

    红娘树

    老家的大厅正堂上还摆放着那张笨重而又堂皇的酸丝木大几桌。关于几桌的由来,我的朋友另外作过考证,这里不便赘述。却说,这几桌上摊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这才是我煞费苦心探究的一个秘密。照片上是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树下站着一个颇为俊俏的旧式女子,身边居然有一辆摆着杂物的板车。几桌左侧,祖父半闭着眼睛,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吸着旱烟,像一尊有呼吸的雕塑——布满纹路的瘦削脸庞,刚硬的身板,浑身上下透着沧桑。凭着祖父一贯的沉默性格,我很担心今天带着小张姑娘回来,又是一次徒劳无功的探访。
  • 婚意盎然:绝色娇妻买一送一

    婚意盎然:绝色娇妻买一送一

    她是任性的豪门千金,他是人人趋之若鹜的霸道总裁。她和他意外相爱,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却不想,一场惊天阴谋,让他们的家庭支离破碎,误会丛生。两年后,他找到她,说出的话令她如坠冰窖:“你想用此博得我的同情吗?我可从未记得,娶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