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2100000004

第4章

边上一位阁老笑着问:“那么虞世南、欧阳询呢?《皇甫诞碑》可是欧阳询的呀!”这个问题,明显带有进一步“口试”的意味。虞世南和欧阳询,都是唐代的楷书大师,与褚遂良齐名。

岑乙说:“虞世南、欧阳询也都是上上品,但他们比褚遂良长了差不多四十岁,隔两代,褚是青出于蓝了。”

“呵呵!”邹阁老朗声笑了起来,“你还有心查过他们的年岁。我也查了,他们两位阁老也比你长了差不多四十岁,我就更老了,同样有青蓝之比啊!”

岑乙一怔,慌忙道歉:“这不能比……”

“不能比?是说你不能与我们比,还是说我们一起不能与唐代比?”邹阁老继续笑问。

“都不能比,都不能比。”岑乙说。

“好了,我是玩笑。不管怎么说,从今天起,我们三个多了一个同事,很高兴。”

“岂敢岂敢,我只是学生,可能连当你们的学生也没有资格。”

邹阁老再次抬手示意岑乙入座,这次岑乙坐下了。

四人之间已变得轻松,愉快地交谈起来。

岑乙恭敬地询问了海叶阁的藏书分类。这个话题一开,三位阁老的语势就收不住了。他们平常虽然也不断在谈书,却都黏着于一些专业局部,从来没有像教师开课一样完整讲述。今天对着年轻而又懂事的岑乙,他们拥有了这个机会,于是招呼仆役一次次加茶,越谈越畅快。

岑乙求学用功,以前对古今书目已有一些基本概念,但听三位阁老如数家珍地谈了一下午,还是惊呆了。

海叶阁不仅典籍齐备,而且还在不停搜购。听起来,就在近几个月,苏州、南京的书商就送来过好几批珍罕版本。远在济南、天津的书商也会送书来。各地书商为什么竞相趋附?一是因为它识货,二是因为它出价慷慨。

谈了一个下午,三位阁老邀请岑乙一起用餐,边吃边谈。使岑乙深感意外的是,三位阁老对扬州城里的宴筵场所、昆曲戏班,都很熟悉,只是现在年岁高了,懒得出门。

就拿这顿晚餐来说把,三位阁老笑言要开一桌“小小的欢迎宴”,便相约各人点一家著名菜馆的一道佳肴,不准重复。他们闭着眼睛,在扬州著名菜馆的牌号间斟酌。岑乙听到了槐月楼、双松圃、胜春楼,还有两个牌号不像菜馆,一个叫“涌泉”,一个叫“碧芬泉”,岑乙还特地问清了怎么写。

终于三位阁老点定了,又觉得不畅意,还各点一道点心。

岑乙注意到,三位阁老在点菜的时候,两个仆役只点头,不细问,刚等点完就挎着食筐出门了。可见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早已习惯。

从这件小事,岑乙更明白了,赵府几乎没有财务上的拘束。

5

岑乙是泰州人,对于自古就著名的扬州,充满好奇。每天整理完海叶阁的书籍,就到街上闲逛游玩、喝茶听曲。赵府的管家怕他迷路,问他要不要派一个小厮陪着,他说不要。

“迷路扬州,才是文士风流。”他在心里说。

乾隆年间的扬州,繁盛到了极致。皇帝的几度南巡,盐商的巨大资本,享乐的历史传统,层层叠叠加在一起,使这座古城的一切市嚣都变成了乐曲,一切尘氛都变成了花香。郑板桥当时就写了一首题为《扬州》的诗,其中有两句:

千家养女先教曲,

十里栽花算种田。

用至朴之句,道尽了奢华。

奢中之奢,是昆曲戏班的风行。专业戏班和业余戏班很多,观剧索价不菲却又日夜爆棚。不知昆曲者,就不能成为扬州贵人。说起来,苏州也算是最有资格的富贵之城了,又是昆曲的养成之地,但当时有诗云:“拾翠几群从茂苑,千金一唱在扬州”。这里所说的“茂苑”就是苏州,与扬州一比,它只成了戏班的出发地。

在当时,大量戏班和名角的名字,成了扬州市民的常识。甚至,连各班班主、教习、乐手的名字,也都知道。

名角总是名角,一旦登场就会成为全城盛事,结果他们也就不多登场了,成了各个戏班“奇货可居”的资本。例如,要想看顾天一、任瑞珍、吴仲熙的戏,就很不容易。更神秘的是那些业余戏班的名角,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本职是什么?亮丽登台之后又到哪里去了?是本城人吗?都不清楚。因为不清楚,更成了街头巷尾的热烈话题。这些业余戏班的名角中,有费坤元、陈应如、徐蔚琛、王山霭、江鹤亭、刘禄观、叶友松,尤其是后来名气更大的汪颖士、杨二观等等。

由于他们的家门、性别、功名、财富都疑窦重重,那么,如果有几个著名的财主和官员涂了脸匿身其间,刻意模仿,也不是没有可能。

除非,实在是公认的表演天才,那就不是富豪和官僚所能模仿的了。

公认的表演天才而又完全不知来历的,当时扬州城里有四个。其中,天才中的天才,是演正旦的吴可闻。

吴可闻,扮相艳丽无双,表演炉火纯青,唱功几若天人,但是,何时出演,能演几场,无人知晓。就像是晚春山谷的一缕轻云,影踪不定,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在扬州城,凡是看过吴可闻演出的人,都高人一头,甚至趾高气扬。但他们,对于吴可闻,也“无可闻”。

三位阁老在闲谈中也曾经多次提到过吴可闻的名字,但他们似乎不是在说一个名角,而是在说一种“稀缘”,就像他们在无意中碰到一个价值连城的珍本。不同的是,阁老们都见过不少珍本,却没有看过吴可闻的任何一次演出。

“一个大城市就像是千万人的一次大迷藏。有人在躲,有人在追,躲得越快,追得越猛。”岑乙边走边想,正好走过一个戏院的门口。

戏院叫“梓园”,岑乙仿佛听阁老他们说过,吴可闻偶尔登台,就在梓园。这让他颇为兴奋,走前几步看,又走后几步看。园子关着门,看来今天没有演出。但他满脑子都是场子里的喝彩声,因此明明走过去了又回过身来再看一遍。

没有演出的戏院门口,比其他街区都冷清。戏院门口有一个麻石板铺成的小广场,此刻也杳无人影。岑乙正四处打量,忽然发现右首街口的一个石柱后,飘闪过一袭黑衣。

这黑衣他非常眼熟。

原来,他被盯梢了。

盯梢者,就是一个月前安排他进赵府的人,那飘闪的黑衣。

岑乙很想见他。

当初什么也没有说明白,只是由老家泰州的一位王举人领着找来的,王举人曾授过自己课业。黑衣人自称姓何,宿州人,一见面就客气地褒扬了岑乙几句,说“文史悟性极高,为人谦和收敛”,那一定是从王举人那里听来的。然后,黑衣人便把岑乙拉过一边,避过王举人,提出要岑乙到扬州赵府应事。

岑乙刚抬眼等待他说出去赵府的理由,却听到了一个早就企盼的优渥代价:立即用青石修建岑乙父母的墓园。

岑乙三岁丧父,母亲则在一年前刚刚离世。

这个代价,能让一切中国孝子做任何事情了。但当时岑乙还是看了一眼让在远处的王举人,王举人没有表情,岑乙却即刻产生了安全感。自己的这位业师,纯粹是学问中人,不可能牵涉任何黑幕。

岑乙顺利进入了海叶阁,但几乎天天在想,那人到底要我做什么?

黑衣人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只说由他找来。但怎么在街口一闪,就不见了?

岑乙追过去,在街巷间着急地东张西望,没找着。

那么,明天、后天我再到这里来吧,表示我在等他。

明天、后天,每次来了都要在梓园的门口痴痴地看。好像一直没有要开演的意思,彻底冷清。这与扬州其他戏班子的场子就不同了,那里永远热闹,这班走了那班来。梓园一定是由于吴可闻登过台,很多演员就不敢来了。

太大的名声,总是跟着太大的寂寞。不仅自己寂寞,还包括自己曾经活动的场所。因此,是吴可闻害了梓园。

每天来了半个月,见到黑衣飘闪过六七回,却不见他过来。

你不过来,是你自己的事,我反正来等过了。那么多回,都看见了,再也不能怪我。岑乙心想。

这天他又从梓园门口回到赵府门口,一位门房递过来一个信封,说是一个黑衣人送来的。

信封里,是一张戏票,十天后,梓园。

6

岑乙算着日子,等着第十天。但是,等到第七天,扬州城沸腾了。三位阁老,包括赵府里的仆役、门房都在兴奋地传言:听说吴可闻又要在梓园登台了,已被五家富商包场,谁也别想再弄到一张票。

岑乙拿出那个信封,取出戏票,手在颤抖。

拿到了戏票,岑乙就猜测,黑衣人可能要在戏院里向自己交代一点什么了。现在知道是吴可闻的演出,他更佩服黑衣人了。这个人,几乎无所不能。

开演那天,岑乙又一次重新感知了扬州。他已经熟悉的梓园门口广场,今天挤得密不透风。

能进场看戏的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最多只占一成,九成是来赶热闹的。

九成中,有一半是吴可闻的“死迷”,坚信只要长久守候,总能窥得吴可闻落轿下马时的一个背影,哪怕是一角衣带。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见到过吴可闻的落轿下马,更不知道会从哪个门进入。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放过今夜,相信以前那么多次,都是自己疏忽了,走眼了。怎么可能不落轿下马,不择路进门呢?难道从天上飞下来的?他们,全挤在梓园门口,成了一道厚厚的人体壁障。

至于还有一半纯粹来赶热闹的人,并不存在一窥吴可闻的奢想,他们倒是来观看“死迷”的,因此特别放松,边笑边闹,摇摆自如。

由于广场上人如蚁集,各种吃食摊贩也跟随而来。

扬州的吃食摊贩与别地不同,一点儿也不会因为摊小而简陋,反而会因为摊贩与摊贩之间的近距离对比而刺激竞争欲望。因此,今天梓园广场从下午开始就摆开了惊人的阵势。当时就有一本书详细记载了扬州梓园广场这种“当街食肆”的菜品名目,有糊炒田鸡、酒醋蹄、红白油鸡鸭、炸虾、板鸭、五香野鸭、鸡鸭杂、火腿片、鲜蛏、螺蛳、熏鱼……

因此,赶热闹的人,大多也是逛食肆的人。汽灯明亮,烛炬闪烁,蒸气腾腾,香味阵阵。摊位前的椅子凳子根本不够坐,很多人都蹲着、站着在用食。梓园门口的“死迷”们是看不起这批食客的。他们心无旁骛,一直等到场内锣鼓响起,吴可闻已经登场,才悻悻地离开门口,来到食肆前。他们最受食肆主人的欢迎,因为他们吃得很多,坐得很久,直等到演出散场,才匆忙付银,再赶到戏院门口,去追寻吴可闻的背影。

岑乙举着戏票进场时,堵在门口的“死迷”们都让出一条小路,眼巴巴地看着能够进场的幸运儿。梓园很牛气,没有为达官贵人安排特殊的进出口,因此再厉害的人也要从“死迷”们的鼻子跟前一步步挤进去。这就为大家增加了一条围观的理由:“这是戴状元的父亲吧?”“那是汪府二少爷!”“老巡抚的孙女果然美若天仙!”……

岑乙的座位,在二楼檐廊的茶座边,与舞台有较大的距离。这当然是黑衣人的刻意安排,如果坐在楼下的中心部位,太令人注目。

岑乙刚坐下,黑衣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也擦肩坐下了。

茶桌上有一套茶具,戏院仆役过来筛茶。岑乙正想与黑衣人说点什么,黑衣人先开口了,但他说的话岑乙听不懂。黑衣人用手指了指舞台,又把刚才说的重复了一遍:“蒋士铨的《空谷香》。”

原来,他是在说今天晚上吴可闻要演唱的曲目。蒋士铨是当时著名的剧作家。

他刚说完,锣鼓响了。很快,其他乐器也跟了上来。岑乙想等黑衣人再说点什么,但黑衣人又用手指了指舞台,意思很明白:用心看戏。

岑乙把目光投向舞台,顺便也扫到了观众席。现在确实不能再说一句话,整个戏院像是被冻住了,每个人都屏息绝尘,只留下一个等待。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吴可闻出场了。

同类推荐
  • 王家庄的人和事

    王家庄的人和事

    传说,当年北京大王庄有弟兄三个,因为生计向南行走。走出八百里,老大停下来,老二、老三继续南行。又走了几十里,老二停下来,老三继续走。再走几十里后,老三也停下来。之后,弟兄三人各自娶妻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时至今日,都繁衍成近千人的庄子。王家庄是老二的村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王家庄的呢?已无从考证。这里不只是王姓,早已夹杂了许多别的姓。多少辈子里肯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没有村志,没有留下记录。我留意了庄里的一些人和事,并做了记录,今编成一篇《王家庄的人和事》。老五王家庄的王文昌,徒有文气的名字,但没有一点儿文化。
  • 魔山(下)

    魔山(下)

    时间是什么?是一个谜——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威力无比,是现象世界存在的一个条件,是一种运动,一种与物体的空间存在和运动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运动。那么,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没有时间,也没有运动?只管问吧!时间是空间的一种功能?抑或相反?抑或两者原本是一回事?这可走得太远了!时间在行动,具有活动性,能够“产生效果”。什么样的效果?变异!这时不再是那时,此地不再是彼地,因为在它们中间有了运动。然而,由于人们用来计量时间的运动又是循环往复的,自我封闭的,这样的运动和变异差不多同样可以称为静止不动;因为那时不断地在这时重现,彼地不断地在此地重现。
  • 我的前生不是铁

    我的前生不是铁

    火车走到蒋村,没有它走的路了,我们只好自己走。大人们都去扶妈妈,二舅不让,除了我和弟弟,谁也不准靠近妈妈。妈妈像一团没有骨头的瘦肉,被二舅堆在一头瘦瘦的灰毛驴驴背上。二舅一只手托住妈妈,一只手撩起缰绳塞到妈妈手上说,妹子,坐稳了,兜紧缰绳。妈妈垂着头不说话,缰绳松松垮垮地搭在驴脖子下,二舅刚要松手,妈妈就往下出溜。大人们捺不住,又都上手帮扶,二舅急了,朝人们吼喊一声,自己蹦上驴背把妈妈搂住。我们上路了。没有人管我和弟弟,都转圈护定了驼着妈妈和二舅的瘦驴。我拉着弟弟的手,一声不吭地跟在驴后头。
  • 落花流水

    落花流水

    唐秋宝迷迷糊糊地喝下了半瓶酒。印荷花目瞪口呆:他高兴糊涂了!平常你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量。(她伸手拿过酒瓶)不喝了,弄口饭吃。唐秋宝也不坚持,就接过碗:妈,你先睡。待一会儿我来洗碗。印荷花说:不慌,我陪你说说话。唐秋宝说:你就去吧。我有些头晕,想一个人清静清静。印荷花说:那……你也早点睡。
  • 虚构:中篇小说

    虚构:中篇小说

    本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虚构”栏目中发表过的中篇小说,总结了近几年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与风貌。作者包括罗伟章、弋舟、曾晓文、黄国荣、杨邪、方晓等当下文坛实力作家,全面反映了近几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发展脉络。
热门推荐
  • 呆萌小仙妻

    呆萌小仙妻

    忘川河上,她是个四肢不全、头脑简单的小妖,但是却有个极其拉风的名字——海白;她是贝类,才转化为灵,连脑袋都没发育完全,阴间的事,她可以转眼便忘却;可,唯独记得每百年走一趟忘川河,到人间去渡千劫的摇光星君;执念已起,势必紧跟脚步,不追到美人不回壳;谁知,人笨没药救,妖笨更是害死神,投错胎就算了,还神穿越,屈服在水蛇妖的淫威之下,三观全毁!为回家,她也闭上眼睛拼了,不就是搞定王爷,造个宝吗?来,老子可不怕,看你星君哪里逃……可,历尽艰辛、几经生死,最终,谁才是谁的谁?
  • 治愈咖啡厅

    治愈咖啡厅

    这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咖啡厅。咖啡厅的老板是一个活了好久好久的漂亮女孩她和员工礼生(能看见寻常人看不见的黑气)以及紫苏,韩熙等人一起驱散人们内心的阴霾治愈心灵的故事。ps:这是一本反映现实的小说,希望能激励大家积极的生活和学习
  • 追爱创意师

    追爱创意师

    一个刚出校门的女生在几个月时间经历阴谋与爱情,却想保持纯真,人生的路何去何从?
  • 玄影冥录

    玄影冥录

    万千世界,强者为尊;修炼之路,三支分隔;仙灵众修,魔独混沌;因影灭门,因影入魔;师尊指教,晋升丹药。达魔将,入虚空;签契约,获鬼镰;开魔眼,悟影技;入混沌,战群魔;天魔醒,万魔苏;斩恶灵,诛邪仙;改定则,魔平等。
  • 都市巅峰武神

    都市巅峰武神

    一枕黄粱,重返故土,有愁必消,有仇必报。我有一剑,谁人可阻。闻我之名,天下低眉。一名绝世武帝,重生少年的传奇之旅。......
  • 比女王更女王

    比女王更女王

    在拯救无数男人脱离缺乏自信,无法顺利认识异性的水深火热地狱之后,深谙男性心理的郑匡宇在本书为女性解读男性同胞的心理密码,告诉你男人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好男人都在别人家?男人的把妹伎俩有哪些?……让女孩们彻底落实“女王主义”,左手美丽优秀,右手好男人,赢得幸福,比女王更女王!
  • 自此岁寒雪满头

    自此岁寒雪满头

    自此岁寒雪满头,不遇君来不见花开她是西辰五皇子楚离楼的谋士,也是罪臣之女。虽是女子,她也想要搏一搏。凭借着她的谋划,她帮助原本并不受宠的五皇子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那至尊之位。可是现在,她却也有些后悔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劫财太子妃

    盛世劫财太子妃

    她——国安局老板的亲孙女,城中第一名媛。但~视财如命!一朝狗血穿越,鼎鼎大名的苏静茹,光速打了世人眼中嗜血冷暴的琉璃太子~的狗,还当着皇帝的面儿诅咒太子祖宗十八代!所谓不打不相识,于是乎~~~【敛财篇】话说某女为了积累原始资本,可谓用尽浑身解数!一夜之间,一封热情洋溢的敛财信件席卷天下。“苍生遭遇大旱,幸得太子仁爱!本月初三巳时一刻,百花园内,拍卖天下第一美男琉璃太子殿下爱宠——玄灵幼狐滑头。所得之善款将全数捐给灾民,作赈灾之用!敬请各位爱心人士光临现场,届时将有神秘嘉宾助阵,炎炎夏日,重磅出击!再不疯狂就老了!行动起来吧!黎民叩谢:太子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君宸墨手执信件,嘴角抽搐。天下大旱?正值初夏雨季,哪来干旱之说!太子仁爱?世人皆知,他嗜血冷暴!拍卖赈灾?他君宸墨富可敌国,赈灾还需卖宠物?!【盛宠篇】“太子爷,太子妃以黄金一万两出售太侧妃一位!”轻云恭敬回禀,大气都不敢出。心想着,如此胆大妄为,太子妃这次走远了~~~不料君宸墨如玉手指挥动手中狼毫,俊逸潇洒,贵气天成,妖娆一笑,道:“去告诉诺儿,本太子愿花两万两黄金,为自己赎身。”轻云闻言,差点栽倒在地。原来走远的是太子爷~~~不过一会儿,轻云满脸黑线又来回禀:“太子爷,太子妃哭闹不止,说太子爷存私房银两!”在这两人身边当差,真心折寿。轻云顿感无比悲催。英明神武,天下无双的太子爷,自从娶了太子妃,便是各种惧内,各种毁三观的节奏~~~一听说太子妃哭闹,君宸墨心疼不已,哭闹多伤身啊!于是迈开长腿,光速来到苏诺一房中,拥她入怀,温柔道:“诺儿误会了,本太子说的两万两黄金是额外去挣的,一月后付清。”某女假哭之声戛然而止:“一个月那么久?利息怎么算?”还不待别人接话,忽的又痛哭起来:“这么短的时间筹那么多的黄金,你该不会是要去小倌馆当鸭子吧!!呜呜呜呜~~~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君宸墨带着宠溺的微笑爱怜哄道:“爷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怎会去做那般负你之事!你忘了,爷手下有那么多身强力壮的男子~~~”某女两眼金光,猥琐地破假涕为真笑。这么好的生财之道,她怎的早没想到!本文美男环绕,一对一宠文,情节轻松,搞笑,偶尔抽风~请亲们踊跃入坑!
  • 越史略

    越史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