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700000019

第19章 态度以谦和为根本(1)

谦与和是两个道德范畴,之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因为二者都反对高调和张扬,注重适度和效果,主张一种理性的、收敛的、平和的生活态度。

(一)谦下

要义

《易经》中有一卦叫“谦”,由“艮”和“坤”组成,艮下坤上。艮象征山,坤象征地,山本来高出地面,但却处在下位,意思是虽然高大,但表现卑下。南宋大儒陆九渊把这叫做“有而不居”(《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虽然拥有,却像没有。道家也这么看,老子说:“上德若谷”(《老子》第41章)。谷,山谷、河谷,是最低洼、最空旷的地方,意即美好的道德如同谷地。可以这么说,谦的本质就是向下,所以我们这里叫谦下。

下其实意味着上。《易经》这样解释谦卦:天作为最大的阳性物,其法则是阳气往下走,光明普照;地作为最大的阴性物,其法则是虽然卑下,但阴气往上升,阴阳交汇,所以畅通无阻。老子也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67章)意思是,虚怀若谷,因而能够博采众长。恰如江河湖海,正因为它们地势低下,位于下游,才能汇聚八方来水。

谦下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生存智慧。虚心、退让、柔弱、低调等都是谦的相关词,对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譬如柔弱,老子认为它是生命的象征,活着的东西都是软的、韧的,而一旦变得坚硬,就死了,因此“柔弱胜刚强”(《老子》第36章)。

故事

牙齿和舌头

老子的老师叫常(chuāng)。常 生病了,老子前去探视。老师已经很老了,又病得很厉害。老子问老师,有没有什么要对学生吩咐的。

常 把一双混浊的眼珠对着老子,问:“路过自己的故乡一定要下车,这是为什么?”“大概是要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吧!”老子恭恭敬敬地回答。“好,你答得很对。”常 说。接着又问:“从高大的树木旁边路过,一定要迈着小步快走,这又是为什么?”老子迟疑了一下,说:“大概是以此来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吧!”

“很好。”常 咧着嘴笑了。突然,老人指着自己嘴巴呜呜地问:“你好好瞧瞧,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侧过头,往老师黑洞洞的嘴里看了一会儿,点点头,“在。”常 又问:“那么,我的牙还在吗?”老子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颗牙,摇摇头,“不在。”常 合上嘴,问,“舌头还在,牙却没有了,这是为什么?”

老子想了一会儿,说:“舌头之所以存在,是不是因为它柔弱?牙齿没有了,是不是因为它太刚强?”常 的眼睛突然放出光来,赞道:“太好了!”然后说:“我已经把天下的道理给你讲完了,再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说苑·敬慎》)

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大败,国破家亡,被吴国大军重重围困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勾践怒火冲天,气如泉涌,挑选死士,号召兵卒,撸胳膊挽袖子,准备与强大的吴军作最后一拼。在大夫文种的劝说下,勾践转变了态度。他以一国之尊的身份去做吴国的奴仆,让妻子做吴国的婢妾,他亲手执戈为吴王夫差牵马开道。然而他最终在干遂这个地方彻底击败了吴国。所以《老子》说:“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天下没有谁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却没有谁能够去实践它。”越王勾践亲身实践了它,因此能够称霸中原。(《淮南子·道应训》)

宥巵的道理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堂去参观,看到那里摆放着一件器皿,名字叫宥巵(yòu zhī)。孔子高兴地说:“好哇!今天终于见到这种器皿了。”随即吩咐学生:“取水来!”

学生拿来了水,将水倒进宥巵中。倒进一半,那只酒器端端正正,等到灌满时,酒器一歪便倾倒了。孔子猛地严肃起来,说:“好哇!能够保持多而不翻吗?”

子贡问:“怎样才能保持多而不翻呢?”

孔子说:“满得快要溢出来了就赶快减少它。”

子贡又问:“为什么满了就要减少呢?”

孔子说:“事物旺盛了就要走向衰落,欢乐到了极点就会转向悲哀,太阳到了正中就要向西偏斜,月亮圆满了就会逐渐缺损。(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因此,聪明睿智要靠检查自己的愚拙来守持,多闻善辩要靠检查自己的孤陋来守持,勇武刚毅要靠检查自己的畏惧来守持,大富大贵要靠检查自己的节俭来守持,德行精进要靠检查自己的谦让来守持。以上这五条,是圣明的先王守护天下的法宝。少了这五条,没有不发生危险的。”

所以《老子》说:“保持‘道’的人不贪求满足,正因为如此,才能去故更新。”(《淮南子·道应训》)

功业永存

楚国将军子发,率领大军攻打蔡国的国都下蔡(今安徽凤台),大获全胜。

子发凯旋,楚国君主楚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赏给子发100顷田地,并且封给他执圭的爵位,执圭是楚国贵族最高的爵位。

子发推辞不受,说:“治理国家建立政治秩序,使各国诸侯前来朝拜,靠的是国君的德行;统领大军,发号施令,军队还没有包围敌人,对手就逃跑了,靠的是将领的威风;士兵作战,上阵击败敌军,靠的是民众的力量。利用别人的功劳谋取个人的爵位和利禄,不是仁义之道。”由于明白这个道理,子发不接受封赏。

所以《老子》说:“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是由于不居功,故而功业永存。”(《淮南子·道应训》)

尊贵以卑贱为根本

孙叔敖在楚国做令尹(相),很受国君信任。

狐丘那个地方有一个老人,对孙叔敖说:“人在三个方面最容易遭人嫉恨,您知道吗?”

孙叔敖问:“哪三个方面?”

“爵位高了,遭士人的嫉恨;官职大了,遭君主的嫉恨;俸禄丰厚了,遭众人的嫉恨。”老人掰着手指头说。

“您说得对。”孙叔敖说。“然而,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意越谦下;我的官当得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丰厚,我的施舍越广泛。用这样的方法避免您说的三种嫉恨,可以吗?”

所以《老子》说:“尊贵一定要以卑贱为根本,高大一定要以低矮为基础。”(《淮南子·道应训》)

寝丘之地

楚庄王率领楚军击败了晋军,回来后封赏孙叔敖。被孙叔敖坚决推掉了。

孙叔敖生重病临死前,把儿子叫到身边叮嘱道:“我死后,大王一定会封赏你。那时,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而应该选择沙石之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那里土地贫瘠,地名又跟坟墓差不多,特别难听。楚国人信奉鬼,越国人好搞迷信,没人会看中那里。”

果然,孙叔敖死后,楚王把肥沃富饶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儿子推辞不接受,提出要寝丘那个地方,楚王同意了。

根据楚国法律,功臣的爵禄传两代就要收回,结果只有孙叔敖的封地独自保留下来。(《淮南子·人间训》)

没有一个比我强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武侯特别善于谋划,他操持的事情总是很得当。

一天,他在朝堂上撸起袖子伸出手臂说:“要论谋虑,大夫们没有一个比我强。”不大一会儿,竟然重复了好几遍。

国相李悝(kuī)快步走上前,说:“从前楚庄王谋划事情很有一套,建立了丰功伟业,但退朝后却面现忧色。身边的人询问原因。楚庄王说:‘商朝的开国君主汤的国相仲虺(huī )有段话,我非常喜欢。这段话是这样的:诸侯具有能够为自己选择老师的的品德,就可以称王天下;具有能够为自己选择朋友的品德,就可以保全自身;所选择的人不如自己的,就会遭到灭亡。如今我不贤明,臣子们的谋虑又都不如我,我大概快要灭亡了吧!’”

魏武侯琢磨着楚庄王的话。

李悝接着说:“这就是成就霸业的人所忧虑的。可是您却没完没了地夸奖自己,这怎么可以呢?”

“说得好。”魏武侯说。

君主的弊病不在于自己看轻自己,而在于自己看重自己。自己看重自己,就会拒绝应该接受的意见。拒绝应该接受的意见,进谏的源头就枯竭了。(《吕氏春秋·骄恣》)

屡战屡胜而亡国

吴国是春秋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吴王夫差曾经统帅大军北上中原争霸,威震诸侯。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强国,国君魏武侯问国相李克:“这么强大的吴国,怎么突然之间就灭亡了呢?原因在哪儿?”

“屡战屡胜。”李克说了四个字。

“不对吧?”魏武侯疑惑地看着对方,“战无不胜是好事,人人求之不得,哪能因此而灭亡?”

“没错。”李克说,“没完没了地打仗使百姓疲惫不堪,一连串的胜利使国君骄傲自大。让骄傲自大的君主去役使疲惫不堪的百姓,国家却不灭亡,历史上还从来找不到。国君骄傲自大必定恣意放纵,恣意放纵就会搜刮掠夺财物;百姓疲惫不堪一定心生怨恨,心生怨恨就会密谋作乱。一个国家,上下离心离德,互相敌视,怎么能够维持下去?吴国的灭亡还算是慢的呢!这就是吴王夫差在干遂自杀的原因。”

所以,《老子》说:“功成名就而及时抽身,这才符合天道。”(《淮南子·道应训》)

王翦的要求

秦王嬴政决定进攻楚国,询问将军们应该准备多少军队?李信说用20万人,王翦说至少60万人。秦王认为王翦老了,派李信率领20万士兵攻打楚国,结果大败而归。

秦王亲自找到王翦道歉,并动员他率军出征。王翦说:“如果一定要用我为将,非60万人不可。”秦王说:“就依将军的。”

王翦统领大军出发,秦王一直把他送到霸上。王翦迟迟不肯上路,磨磨叽叽地缠着秦王讨要好田地好宅院。秦王说:“将军走吧,难道还能穷了您吗?”王翦答道:“给大王做将军,即使立了大功,也很难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信任臣的时候,讨些田地宅院留给子孙作产业。”

秦王哈哈大笑。王翦终于上路。不想没走出300里地,刚到武关(今陕西丹凤东),王翦就打发人回去讨要田产。一路上王翦总共5次派人回去办理这件事情。有人看不过,说:“将军做得太过分了吧?”王翦摇摇头,说:“你们哪里知道,大王心地粗率而多疑,现在把全国的军队都调出来交给我,我为子孙讨要田地和宅院,是以此来表示我没有其他意愿,这样大王就不会怀疑我了。”

王翦完胜,俘虏了楚王,秦国把楚国设置为楚郡。(《资治通鉴》卷7)

您的灾祸开始了

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杀害了韩信,为汉高祖刘邦除去了最大一块心病。刘邦非常高兴,任命萧何为相国,加封他5000户邑民,又给他派去500名士兵和1名都尉作护卫。

大家都向萧何祝贺,唯独召平前来表示哀悼,说:“相国您的灾祸从现在开始了!”

萧何大惊,连忙问为什么。

召平说:“皇帝在前线统军作战,而让您留守后方。您没有真刀真枪地上过阵,皇帝却加封您并且派来护卫,其中的意图主要是因为有韩信的事情在先,他担心您也可能不安分。所以我建议相国您谢绝封赏,同时将家产捐出,充作军费。”

萧何按照召平的意见去做了,刘邦果然大为满意。

不久,英布造反,刘邦率军征讨。其间几次派人回到长安打探萧何动静。

这时,又有人对萧何说:“相国您离灭门的日子不远了!”

萧何问为什么。

回答说:“您身为相国,功盖天下,地位和名声已经达到了顶点。自从高祖皇帝(刘邦)夺得天下,相国经营关中后方十几年,深得人心,皇帝派人前来慰问,就是担心您在关中谋反。相国若想保全身家性命,何不广置田产,多放一些高利贷,用以贬低自己的声望?这样皇帝才会放心。”

萧何听从了。

刘邦平定英布后回军长安,一路上百姓拦驾喊冤,控告萧何强占民田,刘邦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史记·萧相国世家》)

急流勇退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张良因功封侯。他一向多病,安定下来后便静居行气,不吃粮食,闭门不出,说:“我家世代做韩国宰相,及至韩国灭亡。我不吝惜万金资财,向强大的秦王朝报仇,天下震动。如今凭着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军师,封万户侯,已是一个平民所能享有的最高福分,已经足够了。我只希望抛却人间俗事,追随仙人赤松子去云游天下。”

司马光评论道:有生必有死,就像黑夜与白天交替一样必然。自古至今,从来就没有可以置身生死之外的人。以张良的智慧以及对事理的把握来推论,他不可能不知道神仙之说纯属虚妄诡异,但却说什么要随同赤松子远游,可见他的智慧之高。功勋名位,正是人臣的死结,最难处理。高祖刘邦称道的,不过韩信、萧何、张良三杰而已。淮阴侯韩信遭到诛杀,相国萧何被关进监狱,不就是因为功名已达到巅峰却不知止步的缘故吗!所以张良假托神仙之事,超凡脱俗,视功名利禄为身外之物,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什么叫“明哲保身”?看看张良就知道了。(《资治通鉴》卷11)

功臣父子

西汉初,吕后势力被清除后,文帝即位。右丞相、绛侯周勃出了大力,文帝对他很是恭敬。周勃十分得意,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文帝也不计较,经常目送他退朝。

景帝时,诸王叛乱,周勃的儿子、太尉周亚夫在平叛立中了大功。景帝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的食物是一大块肉,没有切开,也没有摆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回头吩咐主管宴席的官员取筷子。景帝望着周亚夫,笑着问:莫非不合您的意思吗?周亚夫摘下帽子谢罪,景帝刚叫他起来,周亚夫就快步退了出去。景帝目送着他的背影,说:这位愤愤不平的人,不能做幼年君主的臣子。

同类推荐
  •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

    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1949-)

    中日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最复杂、最敏感的双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制定了总体的对日战略目标和各个阶段的政策,循序渐进地推动着两国关系从民间发展到官方。本书使用大量的中、日文第一手资料,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日战略的依据、内容、发展,以及对日战略与对日方针、政策、策略的关系,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讨论国际格局、地区局势、双方国内形势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总结中日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日两国关系既经历过令人怀念的“蜜月时期”,也有过的“合作摩擦”共存的全面发展阶段,还有过“政冷经热”的冰冻时期。中国对日战略是整个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战略方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现阶段的中日关系又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在新的形势下,研究中国对日战略和策略的发展,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了解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推进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 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老挝:在革新中腾飞(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老挝:在革新中腾飞(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老挝人民革命党在苏东剧变后是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革新路线、不断加强党的建没、全面推进老挝革新开放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20多年来,老挝以发展经济和扶贫减贫为工作重点,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改革管理体制,重视民主法制和党的建没,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经济社会发生了喜人变化,其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老挝的社会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理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奠定重要基础。
热门推荐
  • 我要娶嫦娥

    我要娶嫦娥

    我要娶嫦娥,我要娶嫦娥,我要娶嫦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要改封神,我要改封神,我要改封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要逆西游,我要逆西游,我要逆西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宙古星尊

    宙古星尊

    星武大陆,以武为尊,一个少年,一代枭雄,执剑闯天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的白鸽

    他的白鸽

    贪婪点燃硝烟带来死亡,这是挣扎在二战疮痍下的故事。他是穿着黑色制服带来死亡的盖世太保,她是披着白色大褂带来希望的渺小医生。东风平地起,止于血泪中,春夏秋已过,废墟望故人。“好久不见,老朋友”“你一定要诚实的面对自己,你才可以诚实的面对其他人,活下来吧”
  • 亿吻定情:叶先生,亲一口!

    亿吻定情:叶先生,亲一口!

    下飞机前,安然坐在头等舱的洛盈初还是高高在上的市长千金,出了机场,却蓦然面临家破人亡,债台高筑的境地。无奈之下,竟然招惹上A市最尊贵的男人,他步步紧逼,她无路可退,最终不得不乖乖成为他的猎物就在她日益深陷这个男人而无法自拔时,残酷的真相却如洪水一般的袭来。她逃,叶璟城却对她下了全球通缉令,天涯海角,势必要找到她为止!终于,她被再度带到他面前,可怜无助的像只猫咪。高贵的男人却优雅的坐在真皮沙发上,睨着眼前的女人勾唇浅笑,“洛小姐,给你两个选择,继续当我的情人,或,是当我的妻子。”
  • 浮梦伴生

    浮梦伴生

    她是现代最厉害的杀手,一朝穿越,大杀四方,霸气四射。他是最尊贵的邪王,一次意外,见到了她,从此天下之大,任她轻狂。
  • 江湖一声吼

    江湖一声吼

    何谓江湖?人心角逐之地,权谋倾乱之修罗道场。人心之变幻莫测,纷争之风云迭起。江湖,人心不静,而江湖不宁。纵使红颜真绝色,看人间沧桑百态,再回首已是枯骨身。
  • 灵境虚天

    灵境虚天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灭我我灭天。小小年纪便是经历灭族之痛,被所有人蔑视的他在悬崖上立下那有些狂妄的誓言。跟随神秘男子外出修习,集灵珠,收魔兽,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最终站在位面的巅峰!面对其他位面的入侵者,身为位面主宰的他,又将如何抉择?
  • 婚心不良:欧先生的意外惊喜

    婚心不良:欧先生的意外惊喜

    母亲去世,父亲迫不及待的娶了个三儿,还带回来一个比她还大的姐姐,安小暖知道,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一场精心布置的晚宴,竟是继母要将她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总联姻!安小暖一不做二不休,在咖啡厅找了一个随眼缘的男人问:先生,你娶我好不好?从此以后,安家千金开始了和老公一起挤地铁挤公交的平民生活。直到有一天,三无老公摇身一变,成了只手遮天的神秘大人物……
  • 宫

    “那年你对我说,人生最难的事情是‘坚持’,你还说,如果我有灵魄,就来到你身边,生为男子就助你夺天下,生为女子就成为你的妻。这一世,我是男子,帮你得到了安稳的天下,下一世,我要成为你的妻,和你比翼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