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800000015

第15章 心理学学生的业余生活(4)

纳粹泛滥期间,海灵格一家都没有加入纳粹党。父亲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始终持拒绝态度,母亲也用个人的坚强和勇气抵制了纳粹的洗脑宣传,由于天主教寄宿学校的经验和家庭教育,海灵格本人也和纳粹划清了界限。

同学就是实验品——一枚恐惧青蛙的妹纸

走到心理学院楼下,经常会看到各种奇怪的被试招募启事。

充满诱惑的如:“你想知道自己对环境中的信号做出的反应吗?你想知道自己反应速度是快是慢吗?你想知道自己的决策特点吗?快来报名我们的实验吧!使用脑电测验,轻敲键盘即可完成任务,无任何伤害,无人查水表。最重要的是,报酬从优哦!”

一板一眼的如:“心理学人脸识别实验招募被试。看屏幕记黑白人脸照片,15分钟完成,报酬10~20元不等。要求: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的本科生;佩戴隐形眼镜的同学请换成框架眼镜。”

以情动人的如:“由于新校区男生资源有限,本班妹纸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找到所需被试的1/3,剩下的2/3貌似希望渺茫。恳请老校区各位大哥略尽绵薄之力,前来新校区大积功德。您的举手之劳对我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另附:完成实验的被试将获小礼品一份,单身兄弟将获美女电话号码一个,礼轻情意重,再次不胜感激!”

对于心理学学生来说,每天面对着冗长、乏味的各种理论,只有做实验的时候才能找回理科生的感觉——虽然后期处理数据时一样枯燥得令人无法忍受。其实,心理学学生在招被试之前,一定会自己充当被试将实验做一遍的。有的实验还挺令人兴奋,如反应实验比较简单,对着显示器,敲击键盘做选择就可以了,不过耗时会比较长,看到最后眼睛都花了。

当被试变成主试时才会发现:被试怎么那么难招呢?甭管你跟他说“这个实验很有趣”、“会有报酬的哦”,还是说“心理学实验呢,可以增加人生体验呢”,有些人就是不为所动,一口咬定“肯定不是好事”。这一点必须承认,做实验又不是发红包,哪来那么多的好事儿,但也不至于是坏事啊!

依稀记得第一次做被试是四种气质类型的测试,60道题一口气做完还要算分数,听学姐给你一顿解释,真心觉得那过程又臭又长,直到做完566道题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又臭又长”。自己做主试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真对不起同行,同时耐心、细致地给被试讲解,不能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重演。

有一次做关于人际距离的测验,被试分为男生和女生,熟人和陌生人,为了样本均衡,满楼道找陌生同学,重点是在师范学院找男同学,那可是真不容易啊,结果还有几个男生的结果属于极端数据,只能忍痛剔除掉了。

心理学学生除了自己参与实验、招募被试进行实验之外,也会习惯性地将同学作为精神分析的对象、咨询方法应用的对象,将新鲜出炉的治疗手法用在同学身上。比如,学了俄狄浦斯情结与伊拉克特拉情结之后,就会试着分析一下自己与他人的童年经验;学了系统脱敏法、放松疗法之后,就会试着做一下咨询,如果恰好有人存在恐怖症状、强迫症状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巧得很,班里一位恐惧青蛙的妹纸成为众人的研究对象。此妹纸身材娇小、五官玲珑,芳名Nana。Nana虽然修了两年跆拳道,却一直被小青蛙困扰。见到青蛙在路上跳来跳去,她就浑身发抖,一步都不能靠近,非等到青蛙过了“蛙行横道”,她才匆匆离去。如果路上趴着一只大蟾蜍,Nana只好多走一千米,绕远路也得躲着它。于是,每到盛夏时分,别人到湖边赏荷,到池塘听蝉时,Nana宁愿守在图书馆里啃书,也不肯亲近大自然。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Nana的童年经验吧。对于青蛙的恐惧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否有和青蛙、蟾蜍共处的经历?是否因为青蛙、蟾蜍造成了不愉快的回忆?恐惧的具体感受是什么,恶心、厌恶,还是害怕被伤害?根据Nana的陈述,她不记得任何与青蛙、蟾蜍共处的经历,可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吧,但她记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了。“从我记事开始,看见青蛙就害怕,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看着它的眼睛就觉得它正恶狠狠地盯着我,一点都不想靠近!”

貌似童年经验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只好用行为疗法了——不需要了解人的内在意识,直接改变人的外显行为。对于恐怖症来说,系统脱敏法最为合适。在系统的程序下,从轻到重、循序渐进,逐渐消除刺激物引起的焦虑、恐怖症状。在实践中,引起焦虑、恐惧的刺激在患者面前重复暴露,配合以全身肌肉放松交替使用,从而让刺激不再引起焦虑、恐惧。

按照系统脱敏的程序,放松训练、建立恐惧等级表、系统脱敏,逐步帮助Nana克服对青蛙的恐惧。咨询过程如下:

1.在咨询室内,让Nana坐在椅子上,深呼吸后闭上眼睛,想象可以令人放松的情境,如躺在海边听音乐。接下来练习放松,依次从头面部、颈、肩、前臂、背、胸、腹到下肢,直到全身都进入松弛状态。

2.此前,给Nana提供想象的情景,根据她的恐惧程度建立恐惧等级表。采用五等分,从1到5恐惧程度逐渐加强。分别为:

(0)不看青蛙。自然。

(1)看到卡通样子的青蛙照片。有点紧张。

(2)看到形象逼真的青蛙照片。紧张,不自然。

(3)触摸青蛙玩偶。害怕并回避。

(4)站在路边看趴在地上的青蛙。恐惧,回避。

(5)看着一只青蛙跳到脚面。极度恐惧,逃走。

当生活中没有青蛙,或者仅仅在头脑中想象青蛙的样子时,Nana的反应很自然,此种情况没有身体不适,属于零恐惧。接下来,给Nana呈现卡通样子的青蛙照片,带有诙谐的表情,样子很萌很可爱,出现紧张情绪后马上进行放松,直到Nana看到照片不会再产生紧张感。接下来,呈现形象逼真的青蛙照片,Nana开始出现紧张、不自然时进行放松训练,直到Nana能轻松地看着照片。以此类推,直到Nana能够轻松、自在地看着青蛙跳到自己脚面上。

全程下来,经过十几次紧张-放松的重复交替,Nana在网页上浏览了一些青蛙的图片,感觉没有那么紧张,但并不会觉得舒服。经过三次系统脱敏治疗之后,她可以自如地观察青蛙的图片了。接下来的目标是,让Nana能够接受现实中的青蛙,从远远地看着,到走到附近,再到能够和青蛙共处。

一般情况下,系统脱敏治疗需要两个月、数十次的训练,紧张-放松,紧张-放松,如此反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心理治疗真的是一段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呢!

STORY TIME

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爱情是一个迷人的字眼,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心理学学生也一样。爱情是一段令人憧憬的旅行,而不是一个用因素分析法研究的概念。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讨论下心理学学生的爱情。

人们对于大学生有一个笼统的、但也普遍的看法:感情丰富、敏感、极具魅力,但也脆弱、不成熟、自控力差,对于恋爱过于理想化,缺乏责任感,一旦遭到打击,告白失败、暗恋不成、失恋打击,往往会一蹶不振。然而,大学校园里总是有着浓厚的爱情文化,每个人都渴望爱和被爱,那些说“大学生不能恋爱”的人是不负责任的,同时,说“越年轻、越懂爱”的人也太过天真了。

对于爱情,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定义。物理学院说,恋爱就像一个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遇见了一个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生命科学的学生说,恋爱就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由大脑神经中枢发出的以繁殖后代为目的的求偶行为;商学院说,恋爱就是你找到了一个客户,让客户了解你这个产品的各种优点和缺点,如果客户对产品没有意见,那么——成交。

那么,心理学学生对爱情的定义呢?难道是《爱情心理学》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吗?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没想到吧,如此朦胧的概念还有科学定义呢!不过,貌似心理学学生对于爱情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真的找一找独具一格的特点,应该是脑子里既成概念太多,希望将复杂的感情分解成清晰、利落的部分,亲密爱呀,激情爱呀,承诺爱呀,安全依恋、焦虑依恋、排除依恋和逃避依恋之间的关系,有点带着观念去恋爱的嫌疑。

不管怎么说,心理学学生也是普通人而已,即使是着名的心理学家,在爱情里也是普通人呀!喜怒哀乐、爱与不爱、相守与离婚,根本不是学术理论能够解析清楚,分辨明白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很普遍了,而且校园爱情正向着快餐化的方向发展。

原本不温不火、日久生情地培养,现在变成了标准化程序地加工: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就像快餐饮食一样,五分钟端上餐桌,五分钟吃饱喝足,五分钟弃若敝屣。一项恋爱调查显示,45%的同学认为大学恋爱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30%的同学选择为摆脱孤独和寂寞,只有15%的人认为应该为了结婚而恋爱。更多人将爱情作为成长阶段的一门课程,虽然挂科后不能补考,却也不至于因此拿不到毕业证。如此是践踏爱情吗?非也,不能说快餐店在践踏食物吧,只是人们享受食物的方式不同而已,于是,许多段校园爱情变成了人生中的实验品。

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速食恋爱,心理学学生也不能例外时,心理学能起什么作用呢?或许,在处理问题上会更理智些吧。毕竟,男生和女生的思维差异很大,恋爱中的矛盾常常由此发生,比如如下场景:

女:“今晚我们去吃火锅吧,上次我姐推荐那家,应该特好吃。”

男:“今晚我想打篮球呢..”

女:“篮球哪天打都行,我就这一天有空,你还打篮球。那你说,篮球重要还是我重要?”

男:“我这不是陪你一天了吗,打篮球这事,是我之前就和朋友说好了的。”

女:“就是说,篮球比我重要,你朋友也比我重要呗。”

男:“我们之前说好的,再说了,我也有我的生活自由!”

女:“自由?自由也比我重要了吗?我是因为爱你才想和你在一起的,你一点都不爱我,根本不在乎我,我看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同类推荐
  • 心态决定命运

    心态决定命运

    在本书中,我们会介绍潜藏于人类内心的一些精神能量,如潜意识、自我暗示、潜能等,并逐一分析它们在心态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述心态所带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告诉读者怎样摆脱消极心态,塑造积极心态。最后,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应该怎样驾驭心态,去面对和解决成长和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第3版)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第3版)

    本书2005年初次出版,2013年再版,先后重印15次,又告售罄。第三版中,作者再做修订、补充,使内容更充实、逻辑更明晰、文字更流畅。版式亦做更新,更符合当代读者阅读习惯与审美情趣。全书从回顾催眠术从迷信到科学的历程切入,探索催眠术的生理基础与心理机制,介绍16种简便有效的催眠方法,进而对催眠术在治疗生理疾病、解决心理问题、实现自我改善诸方面的应用一一道来。
  • 非常性心理的自我诊疗

    非常性心理的自我诊疗

    本书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成功例证为依据,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了性和性心理,以及如何处理性心理问题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可以为那些正在受性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们指点迷津。
  •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经常遇到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情况。误解确实是痛苦的,但又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即使双方都很努力地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图,却经常事与愿违,不经意间误解就这么发生了。本书全面列举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误解情况,详细分析了我们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多种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误解的方法,相信读了本书,你在人际关系上会有自己的进退之法与取舍之道。
  • 焦虑心理学

    焦虑心理学

    克服焦虑最主要的就是停止和自己较劲。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要么尽力弥补,要么就彻底放下;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会犯错有瑕疵的你才更真实。不跟自己较劲就是跳出“沉没成本”的陷阱,就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就是不争强好胜,就是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当你做到了这些,你就和自己达成了和解,相信你也会不再焦虑。《焦虑心理学》将从生活化的案例入手,对你正在经历或可能遭遇的焦虑情绪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你走出焦虑。唤醒你的自我修复功能,让你的自控力、日常危机应对能力、情绪掌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抚剑吟啸

    抚剑吟啸

    他,遭逢大难,眼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逃亡之路。他,有无数的选择,却选择了最放任自我的路。她,有后台有本事,一亮相就出手不凡。她,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却有一颗江湖的心。江湖的路,一旦踏入就无法回头。无望的爱,明知道苦也要继续追索。
  • 重生之复仇谋妃

    重生之复仇谋妃

    一朝嫁祸,她,沦为下堂妻,被陷害惨死!当年幼的孩子死在她面前那一刻,她立誓,若有来生她绝不会让这些残害她的人好过!一朝重生,她步步为略,棋棋带毒。可当她满心复仇之时,那个俊美的男人出现,说愿意给她一世恩宠……
  • 缝合怪

    缝合怪

    穿越成低等不死生物--缝合怪,看亚连如何在异界,一步一步变成人!缝合星鹰眼球,获得鹰眼术;缝合史莱姆组织,获得物理减伤;缝合变形怪皮肤,获得变形术;缝合黑龙之心,获得龙人变!
  • 网球

    网球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青城曲

    青城曲

    她本是上马可打江山定乾坤、下马可起妙舞倾天下的传奇公主,却因痴心错付,最终国破家亡、含恨而终。重生归来,恩怨清算,她誓要重新谱写惊世青城曲。
  • 海岛(中篇小说)

    海岛(中篇小说)

    岛上,一整天了,雨下个不停,她等待着。有时,雨滴斜打在窗上,噼啪作响,快变成了雹,小小的弹丸撞上窗户,立刻顺着玻璃滚落,消失,身后留下微小的痕迹。有时,雨滴直落而下,碰不到窗上,像一副密密织就的珠帘,挂在屋外。她拨拨炉里的火,把木块翻一下,让木块烧得更均匀些。有些木块是从海岸边上拔出的老篱笆,劈碎后才能放进炉子。一些木块上带着铁钉,年代久远,紧紧扣进木头里。灼热的炉火中,钉子闪耀着樱桃红色,不禁令人遐想起铁匠铺里锻造时的情形。有了四周燃烧的木头,炉火中的钉子能烧得发红,到了早上,铁钉会蜷成黑黑的一团,掉入灰灰的铁盘里。
  •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陶诗的学术专著。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在吸纳前人以及同时代人所创造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任何文本都隐含着其他文本。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本书对《止酒》诗的阐发,也昭示了《止酒》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艺术渊源和深远影响,表明了“《止酒》体”与中国古代文人“止酒情结”的生成关系。通过对这些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表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书后的三种附录是作者研究陶诗“互文性”的副产品,为本书的理论阐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文本证据。
  • Henry Ossian Flipper

    Henry Ossian Fli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目门

    目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