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800000014

第14章 心理学学生的业余生活(3)

从系统来说,包括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有血缘关系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等,这些血脉相连的人是家庭系统中重要的关系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包括伴侣、谋杀事件的加害者或被害者、获得不当利益时牵连到的人等,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都会渗透到家庭中,影响个体的心理。

家庭系统固有一个秩序,每个成员在这个秩序中占据自己的位置,维系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时,如果自然秩序发生变化,彼此关系破损,就会影响自己和整个系统。而且,成员之间、系统之间的秩序是固定的,同一个系统里,先来的比后来的优先,如长子的位置优于后面出生的孩子;不同系统里,新的系统比旧的系统优先,如第二次婚姻比第一次婚姻更有地位。这种秩序一旦打破,家庭内部就会出现问题。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母亲死于生产是最重要的课题,这一原始的悲剧会影响未来数代的子女。家庭后代会觉得,母亲的死几乎是一种谋杀,是那个让她怀孕的男人杀死了她。即使这种行为不是有意的,却造成了人们不愿意看见的结果。由此,后代人不断继承着对这个男人的恨意。实际上,每个家族中,前面的人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后代的人生。

此外,许多人将生死看作对立的,死亡是一场灾难。要么对死亡视而不见,好像死亡根本不存在一样,这样一来往往对已经去世的家族成员认识不清,模糊了生与死之间的界限,不能直面亲人的死亡。

亲人已逝,但是他的人生是后代人生的一部分,发生在亡者身上的事会影响、支配后代的行为。遗忘是逃避痛苦的方式之一,而另外一种方式是紧抓着回忆不放,不肯承认悲剧已经发生。忘不了去世亲人的人,会将亡者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绑在一起。“因为我爱他不够多,所以他不在了”、“他不爱我了,他是故意丢下我的”,这种都算是取得亡者注意的方式,当然逝者已矣,痛苦的只会是活着的人。

在其他方面,比如家庭中发生的流产、堕胎、私生子、领养、暴力事件、自杀、成瘾行为等,也会导致家庭系统出现问题。民族悲剧也会在本民族的个体后代身上重演,一个印第安土着背负了二百年、八代族人的仇恨和愤怒——对白种人登上美洲后对当地印第安人犯下的所有罪行的仇恨。

家庭系统排列处理人的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涉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组织系统等,不过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是永远无法体会“进入状态”的感觉的,直到真正地参与到个案练习中,才能慢慢感受到陌生人对自己的影响。下面,我们到家庭系统排列的现场看一下吧。

林欢,女,35岁,企业高管。离婚并独自抚养4岁的女儿。她的母亲刚退休,搬过来和女儿、外孙女一起生活。林欢的母女关系一直很好,但自从林欢离婚后,两人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吵个不停。为此,林欢求助于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的方法是,进行序位排列时,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代表人物,由代表人物扮演需要的角色,如父亲、母亲、丈夫、女儿等,然后让代表人物排在适当的位置。林欢首先以妻子的角色登场,一开始,她就表现得无所适从。她首先挑选了一个人代表她的母亲。母亲面对她时,先是向后退了三步,林欢靠近母亲,母亲继续向后退,林欢停下并失望地看着母亲。一会儿,母亲看着林欢,慢慢地走近她,拉住了她的手,两人四目相对,最后抱在了一起大声哭泣。

之后,林欢挑选了丈夫、女儿的代表人物。丈夫离林欢很远,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女儿则站在她身边。后来,母亲将丈夫和林欢拉在一起,女儿站在他们中间,分别拉住了爸爸和妈妈的手,四个人围成了一个圈。这时,林欢报告说:“感觉不错,一家人在一起,不再感到孤单”;丈夫报告说:“还可以”;女儿报告说:“很好,有爸爸、妈妈,还有外婆,感觉很安全”;母亲报告说:“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

接下来,代表林欢妹妹的人物上场,她站在了妈妈和林欢的中间。这时,四个人原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女儿站在了外婆的身后,丈夫松开手,离开了他们,女儿松开林欢的手走到了丈夫面前。接着,母亲拉着林欢的手走到丈夫面前,然后自己和妹妹站在了一起,最后,女儿把林欢和丈夫抱在一起,显然丈夫并不开心。

此时,林欢报告说:“我母亲的出现让我不舒服,她总是想控制我,让我按照她的想法行事,我又不好意思违背她的意思”;丈夫报告说:“我无所谓,只要和女儿在一起就好”;母亲报告说:“一开始我不想接近她(指林欢),不过看她怪可怜的,才走到她身边”;女儿报告说:“我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在咨询师看来,这个家庭的问题已经真相大白。林欢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试图主宰林欢的婚姻,希望她和丈夫重新在一起,可是丈夫只关心女儿,对婚姻并不在意。而林欢一直受母亲控制,虽不太情愿却也没有反抗,表现在外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没完没了的摩擦。咨询师建议,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接纳彼此。母亲接纳女儿已经长大的事实,不需要事无巨细地为她操心;女儿接纳这样的母亲,感谢她的爱和关心。

海灵格是一位神父,他有着深厚的神学背景,同时研究现象学。家庭系统排列就是从现象学发展出来的学问,通过个案代表的方式呈现当下的状态,挖掘出表象背后的原因。即使如此,疑惑依然存在:家庭系统排列之后,家庭系统呈现出来的问题当时被解决了,这样就真的彻底解决了吗?这样的模式适合处理所有的关系问题吗?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家庭系统排列的更多神秘之处,还需要实践、时间来检验。

STORY TIME

家庭系统排列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手段,刚刚诞生十几年,却已经风靡全球,受到国际上的赞誉。2010年,其创始人海灵格甚至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也有不少追随者跟着海灵格的脚步,将家庭系统排列应用到心理咨询中。不过,国际上对这套全新的心理疗法和海灵格本人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德国一个关于邪教和心理咨询市场的网站对海灵格的批评可谓毫不留情。首先,海灵格既没有行医执照,也没有心理治疗师的资格,他不能运用自己的理论进行心理治疗。不过,组织舞台表演、将真实的或错误的病人像棋子一样摆来摆去倒是他的绝活。海灵格传播他的疗法的方式是撰写书籍——这也是根据图书生产一位大师的一贯方法。此外,网站上的视频也是一种廉价的、直接的宣传方式。一个视频的制作成本是25欧元,运费按照7欧元计算,一段包含海灵格丰富思想的视频就被寄送到某一个确切的地址,如果通过邮件传送,只需要1.44欧元,既方便又快捷。

由于身为神职人员的原因,家庭系统排列的核心内容是和圣经、基督教相关的,但这并不是海灵格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他比传统的心理治疗师更懂得宣传和营销。他经常在500人面前展示他的家庭系统排列法,排列之前,他会用10分钟时间描述自己的传教士经历,然后给当事人做家庭排列,不一会儿,扮演父亲或母亲的人在现场号啕大哭,看起来好像他/她真的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当然,每一种新兴的理论都会受到普遍的质疑,尤其像心理学这种缺乏科学性的学科,既无法还原,也无法科学验证,存疑也是自然的。至于家庭系统排列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谨慎来说,我本人持保守态度。不过,就像当代人无法评断当代史一样,处在当下的环境,人们或许很难做出清晰的评断。

撇开历史评价不说,或者说无论批评还是赞扬,首先应该做的是认真了解。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了解一下海灵格。

伯特·海灵格,德国人,1924年出生,是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疗法的创始人。由于出生在天主教家庭,海灵格5岁时就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成为一名神父。于是,刚刚年满10周岁的海灵格就离开家,住进了另外一座城市的寄宿学校,为成为神职人员做准备。母亲大力支持他的选择,父亲虽然持保留态度,却也负担了全部的费用。

在寄宿学校,海灵格和主持宿舍的修士们相处融洽,经常参加登山旅行、歌唱比赛、话剧表演等,在那里,他学会了拉小提琴,还参与宿舍合唱团的演唱。遇到节日或者学校放假时,他会回家和父母团聚。

7岁时,希特勒掌控德国政权,由于年纪尚幼,海灵格对国家大事的概念尚且模糊,但家庭里的变化引起了他的注意。父亲下班后回到家,神情凝重地对母亲说,希特勒成了帝国的总理,这个场面他始终记得。一次,一家人做弥撒归来,纳粹的冲锋队员在途中盘问父亲,对着他大吼大叫,甚至想要实行逮捕,幸好轻轨电车进站,全家人跳到了电车上,随后驾驶员关上了车门一路狂奔开去,到了指定站点也没有停车,好不容易将骑着自行车追赶的纳粹冲锋队员甩在了后面。

海灵格15岁时,寄宿学校关门,海灵格只好返回父母家中,那时父母的家已经从科隆搬到卡塞尔市。战争已经爆发,父亲在一家兵工厂担任工程师,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总是深更半夜才回家。于是,父亲完全没有精力和时间管教孩子,只是尽力满足他的一切愿望,无论他想听演奏会或者看歌剧,父亲都会大力地支持。

寄宿生涯结束后,海灵格进入卡塞尔市的高中就读。期间,他参加了一个天主教的青年活动组织——当时,这样的活动是被禁止的,盖世太保们会严密地稽查。17岁时,像所有同龄人一样,海灵格应召去工作,然后应召从军。由于参加过天主教的青年活动组织,工作期间被主管监视、试探,甚至被认为是“对国家有害的人”。后来,由于主管给他的工作评语是“他可能会是危害民族和社会的潜在坏分子”,海灵格险些没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

20岁时,海灵格从战时集中营中出来,想要成为耶稣会的一员,但是后来放弃了,因为耶稣会成员必须成为教师,为社会服务,在同一所学校任教20年,教书、面对学生。在海灵格看来,这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或许也是这个原因,他不想成为神父了。长年守着同一座教堂,每天重复做着一样的事,这是他无法想象的。后来,他参加了马利安西勒尔的传教工作,前往南非四处传教,在南非期间,他还是成了一名教师。或许,人生中有些事情就是不可避免的,想要躲避的事情,最终却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在南非祖鲁族地区生活的16年,成为他宝贵的人生经验。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外一种文化,让他有机会察觉到多种文化观念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慢慢地净化了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另外一件事也对他影响甚大。他参加了一个不同种族的普世训练,他们运用小组的动力,注重语言、现象学和个人经验,在那里他第一次体会到关照灵魂的方法。

其中一位训练者对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你的理想还是人民?你为其他人牺牲的是哪一个?”可以说,正是这个问题改变了他的命运。慢慢地,他决定离开从事了25年的宗教工作,他越来越清楚,如果只是作为一个牧师,已经无法表达他的内在成长。

接下来,海灵格接触到的是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方法。一段时间内,他专注到精神分析训练中,尽可能多地阅读有关精神分析的材料,后来他到美国拜访了亚瑟·珍劳夫(原始治疗法的开创者),在那里接受了9个月的训练。之后,他相继接触过格式塔治疗、埃里克·伯尔尼的交互分析技术,大量接受各个学派的心理治疗训练后,海灵格发现,很多病例都牵扯到家族数代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指引着家庭成员的命运。在此基础上,海灵格开创了家庭系统排列疗法。

家庭系统排列的理论和老子所说的“道”有契合之处。老子的《道德经》是海灵格最喜欢的着作之一,他读过很多遍,也从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海灵格认为,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不被意识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人的心理问题。将家庭中的“牵连”找出来,发现“牵连”的原因,往往就能找到化解的方法。而且,这股不被意识到的动力是来自更高意识的力量,就像老子所说的“道的力量”,作为宇宙间最高意识力量指引着人们的行动。这是宇宙的生存法则,人们尤其是家庭成员都必须尊重这个力量,如果违背就会遭受一种隐藏力量的干扰。

海灵格也运用家庭系统的理论分析过他自己的家庭结构。海灵格多次强调,父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对他有很大影响。年轻的时候,这种影响是不易察觉的,但多年后他越发意识到,父母亲在他的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母亲操持家务,做饭、洗衣、缝补,几乎包办了所有家庭事务,在家庭里她像一头母狮一样守护着她的孩子。父亲则严肃刻板、行事严谨,为此,海灵格的整个青少年岁月都感到压力沉重,几乎无法喘息。多年后,他才从一位治疗师的口中得知,自己身上那股坚强有力的特质正是来自父亲。

同类推荐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 错觉心理学

    错觉心理学

    人们总是凭借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生活中、社会上、职场里经常会出现哪些错觉?为什么错觉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觉,让生活更幸福而非更悲催?本书将一一为你揭晓。
  •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有那么多看似“不正常”的人在手舞足蹈,精神病人的世界也许我们不懂,但实际上,没有谁生下来就愿意自己“有病”,生活的背景、家庭的教育模式以及遗传的因素,都可以左右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如果我们深入探索一下,看到了他们那些反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本书选取了24个不同的类型故事进行讲述和深入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那些不被关注的,缩在阴影里的一群人的生活和心理。事实上,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充满单纯的美好。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热门推荐
  • 伏天狂神

    伏天狂神

    地若拘我,我便覆地!天若逆我,我便伏天!
  • 酷邪病尊抱肥家

    酷邪病尊抱肥家

    一:“我家娘子呢?”某妖王追到了学院,气呼呼地望着四周,哪家老婆不着家的???“嗯...跟她的小兽爬山去了。”妖王大怒,大下雨天爬山,有病啊!二:飞剑?某妖王冷冷一笑,才生完崽就想玩飞剑?“既然已经恢复了,那穹穹和昊昊还缺个妹妹”三:“主子,小陌去哪了?”一个侍卫呆呆地问道。“不知道。”被关在山洞的某人瑟瑟发抖中,她不就是背后骂他骚狐狸吗?居然给她关山洞,有种一辈子别来找她!一天...三天...七天.......“相公我错了,下次绝对对您恭恭敬敬的,您说一决不说二!!”三日后...“怎么又给我关山洞了?我又没说错...”委屈#妖王:有个喜欢背后骂相公的媳妇儿怎么办?
  • 斩鬼录

    斩鬼录

    一个神秘的同租女子,一件件深埋于泥土中的往事,那些善恶难辨的真假故事,全都在告诉我,鬼,远远比不上莫测的人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潇洒小姐公子

    潇洒小姐公子

    不喜欢前面的内容的,请从缘起开始看 她所见的所经历的都是假的,那当初那份情可是真的?前期只是想来个重生甜文的,后面嘛——单纯地解决两人的矛盾,让所有人有个好结局。 系统+攻略(后来系统跑了)
  • 其实只是恋长安

    其实只是恋长安

    她放弃了生命的一部分,来寻求自己的执着,世人眼中的她对她来说根本一文不值。只说,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 第一吞噬法则

    第一吞噬法则

    修真法决与战舰巨炮的对决轰开了了新纪元的大门,被吞噬的意志从沉眠中苏醒,剑与魔法的激荡,最终的角逐,谁能成就第一吞噬法则?
  • 守护甜心公主的完美爱恋

    守护甜心公主的完美爱恋

    9年后她再次来到A国,她已不是当初的她。在A国她遇到了他,她把自己亲生母亲的墓偷偷移走,没想到被他发现了,她一气之下把他关在了她住的别墅里,可恨的是他竟然看到她半夜梦游了!她的秘密竟然被他知道了!他说她的梦游症是精神病引起的,还带她去看了心里医生!她怕他跑了,安排了几个保镖跟着他,他回到家就跟她发脾气!竟然还一脚把玻璃茶桌踢翻了!他什么意思?当她没脾气吗?她不就安排了几个保镖跟着他嘛!他竟然跟她发脾气!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豪门之钟总的异能妻

    豪门之钟总的异能妻

    季颜第一次见钟煜是在御香楼,钟煜迎面走来的时候,她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钟煜堪称完美的容颜,而是他身上那要闪瞎她眼睛的紫色光芒,这是季颜第一次在一个人身上看到如此强的紫气,等注意到钟煜的长相之后,季颜想:真是可惜了这张脸和这身紫气了!季颜第二次见钟煜,是她为了抓人不小心闯入了钟煜的房间,当时钟煜正在换衣服,看了钟煜身上的八块腹肌之后,季颜想:要不,看在这张脸和八块腹肌的身上,收了他?和钟煜在一起之前,季颜觉得这个男人龟毛又小气,还爱记仇,但是害羞的样子是在是太好看了,让她把持不住。和钟煜在一起之后,季颜觉得自己的三观都重组了,眼前这个粘人、爱吃醋、宠妻无原则的男人跟原来完全不是一个!不过,自己选的男人,能怎么办?当然是自己宠着了!
  • 强势夺情:慕少,请离婚

    强势夺情:慕少,请离婚

    一次次的设计,让种子晴背负了杀害方辰熙爷爷的罪名,让原本相爱的两人只剩下相互折磨。“贱人,如果你想保住肚子里的孩子,那就取悦我!”他的绝情,终于让她彻底死心,她选择用离婚来离开这个男人。当看见她真的倒在血泊,他的心死死为她牵动,“种子晴,没有我的允许,你休想离开,我要你用一辈子来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