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800000021

第21章 一座新生的桥(2)

1985年7月27日,全国政协文化组、北京市政协文化组联合举行保护卢沟桥专题讨论会。

7月30日,以全国政协常委萨空了为首的13名政协委员联名给北京市市长写信,要求“抢救卢沟桥”。

198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40周年纪念日,“活北京”侯仁之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

北京市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决定自1985年8月24日起,禁止一切机动车、兽力车在卢沟桥上通行。

对这座八百年古桥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自此,它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迎来了真正的新生。

郭景兴笑了。擅长书法的他把市政府布告用毛笔写在纸上,贴到了卢沟桥最显眼的地方。

“从那会儿起,我就把我当成名副其实的‘守桥翁’了。”

1985年8月6日,北京市市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陈昊苏任主任委员,郭景兴任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1985年12月5日,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卢沟桥修桥指挥部。

1986年12月25日,卢沟桥修复工程启动,次年7月7日竣工。这一次旨在再现古桥历史原貌的修复,清除了桥面的沥青,恢复了石板桥面,拆除了1967年时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加固和归位了原石栏、望柱。同时,周边环境也得到治理:首钢停止在卢沟桥以北倒废渣,高井发电厂停止排放粉尘,卢沟桥上游还建了一座拦洪坝。

1987年,卢沟桥北建起一座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的京石公路桥,这座全长1120米的新桥,与卢沟古桥交相辉映。

卢沟桥上,损坏严重的石狮也替换了新的。参观者们走在桥上,与石狮相对而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桥新生的喜悦。

卢沟桥畔建起抗日战争纪念馆

从到卢沟桥文保所工作那天起,郭景兴头脑里就有一个盘旋不去的念头:在卢沟桥建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

1981年,在郭景兴主持下,卢沟桥文保所在卢沟桥头盖了一间70平方米的卢沟桥史料陈列馆,办起日军侵华罪行图片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不过,陈列馆毕竟条件有限,郭景兴开始争取实现他建全国性纪念馆的愿望。

“在八年抗战里,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到现在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纪念馆,我们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抗战英灵啊!”在文保所的会上,郭景兴如此陈述建馆动机。不过,很多人不相信这个设想能实现,有人质疑他是白日做梦。郭景兴坚称:“这个梦不是我一个人的梦,这个梦是中国人的梦,这个梦一定能做成!”

1982年5月,宋哲元之女宋景宪由美国来北京,到了卢沟桥,并参观了卢沟桥史料陈列馆。第二天,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接见她时,宋景宪直言不讳:“在‘七七事变’爆发地只建这样寒酸的小馆,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地位太不相称了。”对此,邓颖超表示,她的意见很好,“抗日战争纪念馆应该建大一些的,虽说现在国家经济还有困难,但我们还是要做这件事的”。

1982年6月18日,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侯镜如、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思德等领导受邓颖超指派,到卢沟桥视察,提出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华历史罪行,我们要针锋相对地大讲“七七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昭示后人勿忘历史,将卢沟桥建成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郭景兴在汇报会上提出了在卢沟桥建立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建议。有关部门领导当即表示要对此进行调研和论证。

1982年12月30日,在北京市政府召开的关于保护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座谈会上,听了郭景兴等人的发言,时任北京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白介夫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七七事变”算起进行了八年,从“九一八”事变算起进行了十四年,这是中国近百年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对侵略者反击战争的胜利,从保存历史资料和教育后人的角度来讲,除了保护卢沟桥,建设纪念馆也非常有必要。

会议决定:建“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修复宛平城一起进行。“七七事变”纪念馆”陈列在宛平城东西城楼上,重修宛平城楼座时,墙内掏空,也作陈列室用。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郭景兴碰到时在丰台区工作的陈昊苏,谈及建馆一事,获支持。陈昊苏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专题汇报了此事,得到胡乔木赞许。

1983年7月27日,胡乔木给习仲勋、胡启立、万里等领导写信,指出在宛平城修建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建议是值得考虑的。8月3日,习仲勋转报中央主要领导审批,并写下“同意乔木同志的意见”。

1983年12月19日,胡乔木在白介夫等陪同下到卢沟桥视察,就建立抗日战争纪念馆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重要讲话,提到几个建馆原则:首先,宛平城要搞成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不仅仅作为“七七事变”陈列馆;第二,纪念馆可以在两个城楼上分阶段陈列,如果面积不够,还可以在城内公园里建房陈列;第三,具体陈列内容应当包括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整个抗日战争重大历史事件的充分展示;第四,在抗战史学方面,要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

1984年3月3日,根据胡乔木讲话精神,北京市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筹建抗战馆有关问题的请示”,国家计委予以批示。

1984年10月19日,中宣部批复成立抗日战争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时任文化部长的朱穆之任主任委员。

1984年12月6日,白介夫、陈昊苏主持召开了修复宛平城筹建抗战馆的会议。

当年,宛平城修复工程启动。由于此前经反复论证,将“七七事变”纪念馆扩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址放在宛平城内,而不是建在城楼上,因此工程进展顺利:修缮城墙时,保存了“七七事变”中被日军炮弹轰击后留下的弹坑,作为日军罪行遗迹,警示后人;东西城楼、闸台和瓮城均按原貌重建。

1985年3月23日,抗日战争纪念馆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馆名和宛平城内的馆址。

1986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奠基,计划工期仅一年。

“压力太大了,我们那会儿是掰着手指头来计算工期的。”当时身为抗战馆筹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的郭景兴,深知一年时间建成抗战馆这一政治任务的艰巨性。

首要困难是资金紧缺——当年中央财力有限,只拨了一千万元工程启动资金。随后,北京市拿了五百万。资金缺口很大。当时的馆舍基建总负责人白介夫后来回忆说:“我就给我认识的一些省长和副省长写信,说抗战纪念馆不光是北京市的,而是全国人民的纪念馆,一些兄弟省市给予了支持,就这样大家凑钱才把第一期建起来的。”

各方共凑了六千万元。在郭景兴看来,用六千万建起抗战馆是奇迹——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先拉料后付款,有的甚至没付款。当时北京市政府下文件要求各部门积极支持抗战馆建设,“我们那会儿是到处打欠条,四处跑材料,要材料”。许多建材供货单位一听说建抗日战争纪念馆需要材料,二话不说,马上发货,有的厂家还表示愿意无偿捐助,随要随给。“那是何等壮观的建设场面啊,人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合力建抗战馆的局面。”

1987年7月6日,“七七事变”50周年纪念日前一天,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典礼在宛平城隆重举行。邓小平题写馆名,万里、王震为抗战馆落成揭幕,杨尚昆发表讲话,胡乔木、胡启立、秦基伟等出席典礼。

在当年点燃全民抗战烽火的卢沟桥畔,卢沟桥精神落地为一座气势恢弘、庄严肃穆的展馆,在对那段历史的展示和述说中升华。

沧桑古道串联城桥新貌

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后,卢沟桥的修缮继续进行。

1988年3月至1991年6月的卢沟桥修缮二期工程,全面整修了桥券、桥墩,并局部勘察基础。

1992年4月至8月的三期工程,对古桥望柱、栏板、地袱、桥面、华表、石碑等处实施了防风化、防渗漏的保护措施。桥面整修时,中间空出印心,完全保留古桥的原状。

卢沟桥以既崭新又古朴的面貌,迎来其建成八百周年纪念日。

1992年9月8日至9月14日,北京市文物局和丰台区政府共同举办了卢沟桥修缮暨建成八百周年纪念活动:推出“卢沟沧桑八百周年”大型展览;召开纪念会,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郑孝燮做题为《纪念卢沟桥八百周年——几个历史与文化问题的初探》的学术报告;举行由市政工程局向市文物局移交管理权的交接仪式;表彰为保护、维护卢光桥做出贡献的10个单位;出版《纪念卢沟桥建桥八百周年书画选集》;建立“古渡千秋”汉白玉石纪念碑;摄制《千古卢沟桥》电视专题片;以丰台区为主的大型国内外招商活动也同时举行。据统计,参加各项活动的有近30万人次。

新生的卢沟桥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积聚人气,成为联结国内外友人的情感纽带。

2000年,抗战胜利55周年之际,宛平城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雕塑群区2.25万平方米,分为“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个部分,38尊直径2米、高4.3米的铸铜雕塑,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沉降式的中心广场上巍然矗立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雕塑园内还有一个“百名将军石鼓园”,高1米、直径70厘米的鼓形圆石散布园内,每一石鼓表面镌刻一位将军书写的一篇《日军侵华暴行纪实日记》,中间镂空,用鼓槌敲击即可发出沉厚鼓声,警醒世人铭记那段历史。

宛平古城经过多次修缮后,也展现新颜。

2001年,北京市文物局投资3.3亿元对国宝级文物进行修缮,宛平城的修缮被列入其中。这次修缮,还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建了四个角楼、四个敌楼、两个中心楼。

2003年,北京市政府制订《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包括宛平史迹保护区。宛平城开始了新一期修缮工程。这次修缮,宛平城内复建了宛平县衙、卢沟驿、兴隆寺、拱极营等建筑,将城内街改造为仿古明清一条街,营造出老北京的市井文化。

人文精神,渗透进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保护理念。

2003年11月1日,北京西五环路全线建成并通车。车行至西五环永定河岸段,进入一条隧道,这条隧道在地下穿越了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间地带。

本来,按最初的规划,西南五环路将从卢沟桥和宛平城之间穿过。这引起了文物界、规划界、水利界诸多专家的关注与争议:城桥之间,车流滚滚,会不会影响文物保护区的整体风貌?

有关部门从善如流,改变了设计,用“盖板桥”的“礼让”方式,使卢沟桥和宛平城避免被腰斩为二。

2005年7月,位于卢沟桥和宛平城中间地带上的卢沟桥广场建成。广场南北两侧设置了《卢沟怀古》主题群雕,生动还原了卢沟桥历史上的建桥壮观景象和商旅盛况。

广场南侧尽头,脚下的五环路上,车辆川流不息。

广场中央,一条与卢沟桥古道同宽的石板路通向宛平城,直入城西门,一直延伸到城东门。这沧桑古道,仿佛奇妙地连接了一座新生的桥与一个古老的国度,穿越了昨天、今天和明天。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骄阳下,卢沟桥上,“卢沟晓月”碑亭前,9位年逾八旬的二十九军老兵像当年一样,在口号的指令下列队,报数。

“一、二、三……八、九!”九位老兵洪亮的声音在卢沟桥上空回荡。众多媒体的镜头前,九位老兵齐齐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

这是2007年7月7日,“七七事变”70周年纪念日。这是二十九军老兵在卢沟桥上“最后一次集结”。

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的活动组织者方军感慨:“70年后战场重聚,他们留下的可能是卢沟桥事变亲历者的最后一张写真。”

在抗战中被掳到日本的劳工李良杰来了,向老兵们敬礼。他对方军说:“如果不是他们(抗战老兵)当年在前方浴血奋战,我这辈子永远也回不来了。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佟麟阁、赵登禹等二十九军将领的后人也来了。佟麟阁之子佟兵说:“每次来到这里,我都是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心情难以平静。”

父辈的旗帜,飘扬在卢沟桥,飘扬在每个人心中。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秘文化:堪舆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堪舆文化

    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八卦九星,合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密切配合。故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其中的人合为一体,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让我们纵观堪舆之浩瀚,取其精华,造传奇,旺家运。
  • 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开卷书坊·自画像

    开卷书坊·自画像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一为“自画像一”,收入作者十余年来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二为“自画像二”,收录作者在报刊专栏发表的文章,多为描述了作者历年淘玩世界与国内各地旧书市场的经历;三为“他画像”,均为当今知名专家、学者给作者著作所作的序跋,反映了学术界对作者的较高评价。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热门推荐
  • 妖孽与圣灵

    妖孽与圣灵

    人世间已是纷纷扰扰的多元生命汇聚所在,随时
  •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再弱小的卡片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新书发布,路过游戏王世界的打牌神
  •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超级天才居然来到古代!还是架空的!但是他的穿越到他身上居然是傻子皇子!我的天啊!
  • 未来的航线

    未来的航线

    两个世纪后,2249年。宇宙上的势力崛起,每个人勾心斗角,人,只是意外爆炸的牺牲品。当邓铭知道自己成为管带的时候,自己就要做出决定,战舰如林,北洋舰队,这个曾经最烂的舰队,一步步的崛起。广袤的银河,亿亿个星球,无尽的银河等待探索,皇子,朋友,亲人,爱人。谁要动他们,我要你的命!谁来开战,我会奉陪到底,那怕拼尽最后一人。一个记者问他:“邓铭先生,面对敌方的军事行动,您的态度?”邓铭冷冷的回答:“我的等着他们,他们的舰队连一个螺母也不会存留!”
  •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丛书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宋至清中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宋代佛教。两宋社会与佛教、临济宗的理论与实践、云门宗的理论与实践、曹洞宗的理论与实践、华严和天台的“中兴”、律宗与净土信仰、佛教艺术新风貌。二、辽金佛教。辽代社会与佛教、辽代寺塔建筑艺术、金代社会与佛教、金代佛教艺术概况。三、西夏佛教。西夏社会与佛教、佛教政策和管理制度、僧众管理与寺庙、佛教宗派和藏传佛教、佛教艺术。四、元代佛教。元代社会与佛教,元代教门简况,临济宗及其禅学演变,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五、明代佛教。明代社会与佛教,明代初中期佛教,明代后期佛教(上),明代后期佛教(下),明代佛教文化艺术。六、清代前中期佛教。佛教政策与管理措施,禅宗诸派及其演变,教门诸派、律宗与净土信仰,寺院组织管理制度,三类重要法事。
  •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晋商的极大兴趣。该剧以晋商中的杰出代表乔致庸的一生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但由于该剧偏重于故事性和传奇性,所以对晋商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而乔致庸一人也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商史;另一方面,由于市面上关于晋商的书籍又多以历史事实为主,其研究性大于可读性,故此,本书编者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目的,经过多方考究,在材料的使用及篇章的布局上大费功夫,以此编著了《晋商——中国第一商邦的经营之道》一书。
  • 闪婚成爱

    闪婚成爱

    男友傍上富婆,还拿钱羞辱自己,夏南星赌气转身,就这样和陌生帅大叔闪婚了。婚后,帅大叔宠她入骨,狗粮撒了一地。可随着阴谋的接踵而至,所有人都说她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当全世界都背弃她,避她如蛇蝎的时候,只有他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她的身后,坚定的握着她的手。“你可以一生猖狂,做我的混世魔王。”“大叔,你嫌弃我吗?”“不嫌弃,我喜欢青梅竹马的感觉。”
  • 穿越辅佐至尊红颜:绝代小才女(全文完结)

    穿越辅佐至尊红颜:绝代小才女(全文完结)

    某燕友情推荐:http://m.pgsk.com/a/39949/《长门殿(网络版)》文/古晶后妈古晶,无数帅哥奉送。http://m.pgsk.com/a/44866/《初唐挽歌》文/龙胆花http://m.pgsk.com/a/31076/《三生石上旧精魂》文/龙胆花http://m.pgsk.com/a/26400/清梦(清宫文)》文/龙胆花《清梦》及《三生》是八爷党的文文,燕子是死忠八爷党,这个链接一定要做。《初唐》是龙胆花姐姐新作,自然要顶。
  • 台湾纪事

    台湾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