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4100000033

第33章 烧香看神,说话看人——把握好说话对象的艺术与分寸(1)

人们说任何一句话,都希望能够对听话人产生适合己意的作用和影响。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听话对象不同,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迥然有异。听话对象的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民族、地域、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阅历、性格等诸多方面。同一句话,有的人能够听得懂,也有人干脆听不懂。有的人可能只听明白了本意,也有人可能听出了弦外之音;同一个意思,有人领会为褒,也有人可能领会为贬。因此,对说话者来说,要想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就必须区分接受对象。根据不同的接受对象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一、区别说话对象的艺术与分寸

春秋时郑国著名学者邓析对这个问题还专门写了一篇谈辩说形式的《转辞》,主张“依类辩故”。他明确指出:“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他的意思就是:在辩、说的时候,要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可见区分对象对表达的重要。

区分接受对象可以从许多方面着手,主要的有:

看性别说话

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也有差别。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这就指出性别对于接受是有影响的。

无论是言辞涉及的内容,还是言辞表达的程度、声调都如此。

在现实生活的社交场合、会议间隙、公益活动中,人们在礼节性的互致问候之后,往往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交谈。而这三个、五个的,又总是按性别组合的——男士与男士侃,女士与女士谈。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男士的话题大而广,女士的话题小而狭。一般说来,男士爱谈的是时事、政治、法律、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经济动向等;而女士爱谈的则是服饰、孩子、丈夫、日常经济、消费心得、风流艳闻等。说话者必须依据性别选择说话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言辞吻合接受者性别的需求。

在说话者言辞接受的程度上,一般说来,男士较能承受率直、干脆、粗放、量重的话语,而女士则喜欢委婉、轻柔、细腻、量轻的话语。说话者必须依据接受对象的性别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与程度。

在通常情况下,说话者如果是男士,而接受者又并非自己的妻子、恋人或关系很密切的姐妹,那么言辞就应当严格把握分寸,在内容上、方式上都要充分注意女性的接受特点。对一些可以向男士说的话,就不一定能向女士说;对一些可以向男士使用的表达方式,就不一定可以用之于女士。

例如,对于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女性就不宜轻率地询问她的年龄,也不应贸然询问他的家庭住址及家庭情况。即使对那些十分熟悉的女性,也切忌因某事而讪笑人家,也不能说其他女性的坏话。

对男性,说得随便一些、重一些、粗放一些,甚至偶尔带点骂辞、脏语,也无多大关系;但对女性就不能这样,并且涉及性、爱的话题,要力求回避。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个别谈话,以及开玩笑、逗趣之时,就更要注意区别使用适宜的言辞。

懂心理学的管理者还善于根据男女性别心理上的差异巧妙说话,从而顺利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对于“老”字,男人一般觉得没多大关系;但若说某位女性年龄大、老,她会非常不悦。

冬天,在电影院里,常有年轻女观众入场后不脱帽子,影响后面的观众观看。为此,放映员多次广播:“影片放映时请不要戴帽子。”但许多人依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后来,放映员干脆说:“本影院为了照顾年老体衰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子,不必摘下。”结果,所有戴帽子的女性全摘下帽子,因为她们都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衰老之人。

看教养层次说话

教养是指接受对象的一般文化和品德水准。包括文化程度、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涵养气度等。教养层次不同,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些话说出来,甲听得懂,理解得了,乙就可能听不懂,理解不了。所以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要认清自己的接受对象教养层次如何,盲目表达不仅达不到说话的目的,甚至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看性格说话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

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听了有些疑惑,就问孔子:“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公关活动等各方面的交谈也要注意这一点。

看对方心境说话

人际交流中经常会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发生意外的问题。《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自己的外孙女:“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这话恰好被黛玉听到,她误认为婆子骂她,于是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直气得“两眼反插上去”。婆子的话本来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但黛玉不这么想。

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使她产生了误会。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感受完全不同。

看文化背景说话

随着社交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的交际对象也将会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要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说话的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说话中对这一分寸的掌握十分必要,比如说,与人有交际往来的时候,不考虑谈话对象的文化背景,对文化较低的人讲技术术语或满口的之乎者也,不但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二、与领导说话的艺术与分寸

与领导说话,不难有礼,难在得体。

大多数人对于上司或领导者都是非常尊重的。因此,他们在对上级领导说话时,都是很讲文明礼貌的。可以说,做到这一点不论对哪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但对于他们在领导面前说出的话是否得体,是否把握了分寸,是否恰到好处,这就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做得到的了。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与领导说话的分寸呢?

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媚不俗、不卑不亢

对领导要做到有礼貌、谦逊。但是,绝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态度。绝大多数有见识的领导,对那种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是不会予以重视的。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你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

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会予以考虑的。

尽量适应领导的语言习惯

应该了解领导的性格、爱好、语言习惯,如有些人性格爽快、干脆,有些人沉默寡言。尤其领导都有一种统治欲和控制欲,任何敢于侵犯其权威地位的行为都会受到报复。还有的领导是有奇特怪病和变态心理的人,你必须适应这一点。

选择适当的时机

领导一天到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你应当根据自己问题的重要与否,选择适当时机与领导对话。假如你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处理事务时去打扰他。如果你不知领导何时有空,不妨先给他写张纸条,写上问题的要点,然后请求与他交谈。或写上你要求面谈的时间、地点,请他先约定,这样,领导便可以安排时间了。

对谈话内容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在谈话时,要尽量将自己所要说话的内容,简练、扼要、明确地向领导汇报。如果有些问题是需要请示的,自己心中应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向上级分析各方案的利弊,这样有利于领导做决断。为此,事先应当周密准备,弄清每个细节,随时可以回答,如果领导同意某一方案,你应尽快将其整理成文字再呈上,以免日后领导又改了主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要先替领导考虑提出问题的可行性。有些人明知客观上不存在解决问题的条件,却一定要去找领导,结果造成了不欢而散的结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正确对待上级的批评或指责

对上级的批评或指责,对的地方要虚心接受;不对的地方要善于艺术地辩护。

晋文公一次用餐时,厨官让人献上烤肉,肉上却缠着头发。文公叫来厨官,大声责骂他说:“你存心想让我噎死吗?为什么用头发缠着烤肉?”

厨官叩着响头,拜了两拜,装着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细磨刀石磨刀,刀磨得像宝刀那样锋利,切肉肉就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切断,这是小臣的第一条罪状;拿木棍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烘熟了,可是头发竟没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王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侍臣么?”

文公说:“你讲的有道理。”就叫来厅堂外的侍臣责问,果然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就将此人杀了。

三、与下属说话的艺术与分寸

能否把握与下属说话的分寸,对领导者塑造自己的威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口头上的。要想把每一条命令或建议都写下来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要想让下属真正地领会、欣然地接受、切实地执行自己的命令或建议,领导者必须得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具体做法是:

仔细考虑说话内容

领导者必须认识到,自己所说的每一件事对基层员工来说,都代表着权威。管理层级或职衔越高,所说的话就越重要。任何大公司的总裁都不会轻易发表评论。

领导者不仅要思考自己打算说什么,还要考虑下属会如何获得和理解信息,甚至还要想到接受者可能做出的反应。

注意说话方式和态度

说话的方式与内容同等重要。用粗声粗气或不愉快的语气传递信息时,听者所接收到的反应几乎总是情绪性的或是对立性的。由此领导者可以预料到听者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因此,领导者在发出指令时,下属应该从中得到一个全面的解释,要坦率,要允许提问,要聆听不同意见,不要以自己的资格而自以为是。

要认真思考来自下属那里的任何有意义的修改意见,以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在下达口头指示时,领导者还必须事先预料到下属可能做出的反应。他们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如何回答这些反对意见?如何把无聊的抱怨与合理的关心区分开来?是否某个人比别人的抱怨更多?如何让这个人在会议中处于“中立状态”?

选择好谈话地点

在传递口头信息时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传递信息?领导办公室是传递信息的最安全场所。这里是领导权威的最强象征。对于下面这些信息来说,领导者选择办公室作为交谈地点是十分恰当的:新的指示、程序的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下属进行的批评。

还有很多情况下,领导到下属的办公桌前或办公室里交谈更为恰当。比如,下属可能拥有进行讨论的数据和资料,领导不希望打断下属的工作。如果你希望表扬下属或对他表现出特殊的认可,到下属的办公室或办公桌前驻足交谈也是一个好办法。

领导可能希望相互之间交流显得更随意。在大厅或饭厅里碰到下属,向他发出你的信息或指令,就好像一切均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的。

当需要向很多下属传达指示或指令时,就需要使用会议室了。

四、与同事说话的艺术与分寸

办公室的是是非非每天都在发生着,你可能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义”,也可能你是个外向型的人,眼里看不惯嘴里要说出来,也可能你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闲事少管的人……不管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都得要和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相处下去。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与同事说话有分寸的招法,在他们中间塑造一种受欢迎和受欣赏的说话形象和风格,以便使身边的同事不至于小看你或者抓住你的某个话柄找你的麻烦。

把握以和为贵的原则

在中国的处世哲学中,中庸之道被奉为经典之道,中庸之道的精华之处就是以和为贵。同事作为你工作中的伙伴,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和平相处。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你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而不是别人。与同事和睦相处,在上司眼中,你的分量将会又上一个台阶,因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更是工作上、生活上的需要。所以,与同事说话尽量不要说伤害和气的话。

同类推荐
  • 成功的魔法钥匙

    成功的魔法钥匙

    有许多事物和人可以激发我们爱的天性。有些工作为我们所不喜欢,有些工作我们稍微有点兴趣,而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某种工作我们真正热爱!本讲一开始将先讨论“爱”,这看来似乎和本讲的主题无关,但是如果你能暂时保留你的意见,读完本讲,你也许就会同意“爱”这个话题是不能省略的,否则就会有损本讲的价值。“爱”字在此涵盖了世间一切之爱!
  • 财富的创造

    财富的创造

    创业投资不走歪门邪道,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借来东风好赚钱,成功者都有一套借力的本领。
  • 谈判要读心理学

    谈判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积攒成功能量的智慧读本,为你指点迷津,破解生存困惑,为你启迪心智,增长处世智慧,最现实的人生哲学,最实用的成功宝典。
  •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希望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许多人总是把活得很心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贫穷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外界的客观影响,却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生活心态的好坏,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煎熬,丧魂落魄的无助,往往推诿为没有出身于一个好的家庭,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没有适合自己的一个好工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帝后的第一个孩子,荣宠无限的重华长公主,最后的结局居然是一杯毒酒,和自己的夫君死在了一起。上天垂怜,重活一次,重华一边忙着复仇一边忙里偷闲的和自己未来的夫君来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可是,亲爱的夫君,为什么你小时候这么难搞?!
  •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所谓“双刃”,自然是对双方而言,感情如果如双刃,那么在划伤别人的同时,就不免也会划伤自己,这就好像一个巴掌落下来,被打的人是痛的,而打人的人也是痛,手掌心火辣辣地灼痛,只是在伸手扬起巴掌的那一刻,无论是谁,可能还不曾意识到自己也会有如此的痛楚。
  • 偏偏她是光

    偏偏她是光

    “许逆风,你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什么偏偏是她?”“就像是你怕黑,却偏偏她是阳光。”
  • 大宫女

    大宫女

    褚云香,一不小心穿了;虽然穿成了冷宫宫女,可小日子倒也平平静静,她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无妄无灾,早日找到天机穿回现代;后宫争宠,干她何事?可为何每次她躺着也中枪?!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是最最倒霉的;遇上某只小霸王,这才是她躲不开的情劫;争风吃醋?鸡飞狗跳?成了她生活的真实写照……然后……褚云香泪:……【本文慢热,后面精彩,走过路过不要忘记支持啊,收藏啦收藏啦!】
  • 勾勾

    勾勾

    青春活力傻白甜唐果在一次考试考砸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杀,没想到却因此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凌轩本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二人在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之后,阴差阳错成了婚,于是两人开始了……
  •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

    没有女人天生是母亲。洞幽察微的生育记录,道出女人的焦虑与煎熬。感谢时代,生育终于也和婚姻一样成为了可讨论的问题。怀孕生子不仅区分了男人和女人,也区分了女人和女人。怀孕生产后,女人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一种束缚,一种妥协。身为女人,成为母亲是什么感受?照顾一个幼小的婴儿又是什么感觉?而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母亲又作何感想?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记下了自己那一年包含多重面向的的经历:个人自由、睡眠和时间的终结,对人性和艰苦工作的重新认识,追寻爱的真谛,游走在疯狂和死亡之间,对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母乳喂养的思考……
  • 侠士之剑

    侠士之剑

    锄强扶弱,匡扶正义是为侠。那么侠士手中的剑应是什么剑?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魅灵之书

    魅灵之书

    九州之上,六族纷乱。人族聪慧,夸父骁勇,河络狂热,鲛人优美,羽人翱行。魅族孤零,无父无母,精神凝聚,化为实体。他们外表与人无异,却始终,非我族类。夸父西行,打响了一场种族间持久的战争。恶灵横行,揭秘深埋在古老庄园里的秘密。魅灵一书,书写着魅族悲伤的过去与未来。鬼谷之上,鲜花与毒蛇,似是他们生而为魅的宿命。狄弦与童舟,两个相依为命的魅,携手走过那些故事,最后把轮回看透。“这是我早就猜到的结局,你不必内疚,要怪只能怪我们生而为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