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500000033

第33章 互联网反思录(4)

此外,信息与知识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原始信息并不是知识。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即时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我们仍然需要一些机制,去核实信息,辨识信息的价值,提出价值,改变价值,塑造价值,最终我们才能获得知识。网络传播是构建价值的条件,但价值是否能通过互联网传播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非洲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但同样的技术既可以传播积极的信息,也可以用来制造倒退,甚至传递仇恨的声音,如侵犯妇女、种族大屠杀的信息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科技传播的价值不一定是人道的或者普世的,所以在将科技和价值联系起来时要非常小心。霍米·巴巴并不认为互联网技术是价值中立的,互联网技术自身蕴含的一些要素使得它不可能完全价值中立。互联网技术改变现实中我们的行为方式,它为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技术自身的规模和加速也是价值,技术自身就成为价值提供者。

通过互联网,很多昔日没有发言权的人都可以出声,但你无法知道哪些是仇恨或者敌对的声音,哪些是和谐团结或者进步的声音。科技为创造价值提供了条件,例如我们可以即时采用互联网传递信息,从而有效避开灾难,但科技和价值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我们不能在两者之间形成简单的联想。

因此,互联网可以把人们聚集起来,也可以在人们之间造成恐惧和仇恨,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深,就如同操同一种语言的人可以交流聚集,但操不同语言的人之间却有隔阂。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就是一种语言。

互联网并不会造成同质化

对互联网和语言二者进行类比,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近代许多小语种逐渐消失,一些语种,如汉语、英语等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如果把互联网比作语言,会不会产生同样的同质化效果呢?

霍米·巴巴不认为互联网让我们同质化了,我们必须注意到文化的象征意义,形象和意义之间是有差别的。例如在德国,我们看到有人开奔驰,那他很可能属于富有的中产阶层,在这种背景下,奔驰是成功的象征。但如果在非洲,开奔驰的人可能就是非常有钱的贪官,人们会把这些人统称为“开奔驰的人”。同样的车,在不同的文化里象征着不同的意义。不要把事物的形象、意义和它的社会意义混淆起来。流通到全球的商品是如此,互联网更是如此。

对同质化或者多元化真正形成影响的是政治和社会变化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同质化或多元化并非群体与生俱来——比如印度人移民到美国以后就表现得和在印度时很不一样,也不是互联网所能创造,互联网只能被小心地理解为特殊的沟通方式,沟通的准则都是我们赋予给它的。

杂化效应与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早年提出了杂化效应的概念。

在传统的理解里,所有文化都是统一的整体,文化都是连贯的,文化的差异只有在和另一个文化互动、融合的时候才会发生。文化差异仿佛只是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问题,是两种文化碰撞产生的问题。

但霍米·巴巴提出了杂化效应的概念。他想陈述,文化自身很复杂,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动态事物,在这其中涌动着许多能量、许多混乱、许多对话。这些文化内部的多元化的对话能够产生一定的认同、一定的历史观念、一定的传承观念,比如说,由于一些特定的政治事件的发生,文化当中的某一种力量凸显了出来,人们就会认为这个群体就是正统。

所以,正统不是文化与生俱来的禀赋,而是起因于一定的对话,一定的情景压力、力量和政治权力。文化里总有多方的力量,它们之间总是有不停的对话,总在做彼此的翻译解读,文化并非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不同的文化开始欣赏彼此的价值时,就会有超越这两种文化的事情发生,产生其他的可能性、其他的身份、其他的潜能、其他的价值观,也即霍米·巴巴所称的“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认为,不能简单地通过审视之前的文化来衡量文化的交叉、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杂化效应。第三空间是一个积极的空间,因为第三空间允许区域文化、早期文化和许多传承性质的文化与文化创新并肩依存。第三空间并非刻意求新或者追寻现代化,它是一种能力,让我们能审视在不同时间发生并树立了的截然不同的文化变迁和转型,这让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并肩依存。

互联网自身就是第三空间,它更把新鲜的新生力量带入到第三空间中来。互联网是虚拟空间,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就是它的虚拟性,它在人与人之间创造了即时性。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会有如此大的潜力,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的文化、新的准则、新的审美形式。这些新兴的部分是全新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还原回之前的文化中去。

一旦这样的新形式存在于杂化文化之间,第三空间就出现了,你可以通过第三空间重新思考那些创造它的其他空间,重新思考过往历史、传统和传承,并给过往带去新的能量和生命。

在霍米·巴巴看来,印度和中国都具有转型中社会所应当具有的复杂性。而社会当处在转型中时,互联网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让处于转型社会中的人无比兴奋。但社会痼疾依旧存在,一些人依旧无法上网,或者还处于文盲、贫穷和落后状态。这些痼疾不由让人生起唯恐落后进而被抛弃的恐慌,觉得通向新事物的道路如此漫长。

因此,转型中的社会是很焦虑的,我们知道我们正处在这个过程中,却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尽头,中国、印度都是如此。但转型中的社会又如此伟大,孕育了诸多的潜能和机会,去发展文学、文化、知识、金融结构和系统。它让我们重新思考历史、阐述历史,重新思考发展、价值和进步。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范式来考虑变化、平等、分配和现代化。转型社会真的让我们在后殖民时代反思,让我们思量启蒙的最根本的理念。

杂化视角中的第三空间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霍米·巴巴。平时我们看世界,会常常采用柏拉图式的看法,很自然地对人和事情进行分类,比如按国籍将不同的人分为美国人、印度人等,关注共相多过关注个体的实在性。但在霍米·巴巴的眼里,任何一个存在的个体,不管是个人还是文化,都是杂化的。比如在印度传统里成长起来的印度人,移民到美国也会成为另外一个人,这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杂化的,无法用“印度人”或“美国人”这样的共相特征规定某个个体。

因此,当柏拉图秉持“理念”、注重共相时,他笔下的理想国就成为一个铁铸一样浑然一体的城邦。但在霍米·巴巴的眼里,每个个体都包含诸多的潜能,呈现出“杂化”特征,以此推论,也就从来不会有一个自成一体的文化。

以此视角来审视,互联网就更不会是一个僵硬不变的整体,而是处在动态之中,在互联网中蕴含了诸多的对话、解释和演进。如果仅仅因为互联网实现了全球各个角落的即时连接就高呼世界大同,这实在为时过早。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得再次谈到,印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本——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印度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

世界非但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就实现大同,在霍米·巴巴的眼中,互联网作为“第三空间”正好会催生其他的可能性、其他的身份、其他的潜能、其他的价值观,而所有这些新涌现的特质,都无法还原到之前的文化中去。或者说,互联网让这个世界呈现了更多的动态变化,而不是让这个世界趋于静止大同。

埃德蒙·菲尔普斯:

大众创新带来的繁荣

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增长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近年来,他非常关注创新,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创新。毫无疑问,创新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之多的关注,就在于创新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动力。与众不同的是,在我们赞叹类似亨利·福特、乔布斯这样耀眼的创新英雄时,菲尔普斯则认为,来自千百万普通大众的创新其实更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繁荣。

在当代,创新是个热门话题,因为创新是实现持续发展和增长的原动力。关于创新的探讨遍及学界和商界,著作可谓汗牛充椟,要在研究创新上做出创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尽管如此,当埃德蒙·菲尔普斯在2013年推出他的新著《大繁荣》时,还是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类推荐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宗庆后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宗庆后

    一家企业的文化是由创始人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宗庆后所推崇的勤奋坚韧、狠抓机遇的成功之道,深深植根于娃哈哈灵魂之中。
  • 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舒服:王石的万科管理之道

    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舒服:王石的万科管理之道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中国第一房地产品牌万科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时间点,以及王石在这些关键点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本书还将呈现了王石是如何以自己建设性的经营模式来掌舵整个万科帝国的。王石不赞同做工头一样的董事长,他善于分权,善于培养人才。王石坚信,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容易被打垮的,所以,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王石的品牌文化战略让万科在房地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强。王石是如何把万科从一个小贸易公司打造成年销售额超过1700亿元的房地产龙头企业的?王石的个人魅力有哪些?王石又是怎样进行日常管理的?相信本书会给您最完美的答案。
  •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他们每日操纵着数十亿计的美元。他们的交易速度如此惊人,似乎没人能力阻止他们。他们占据了美国股票市场超过60%的成交量和欧洲股票市场超过40%的成交量。仅仅用了10余年时间,这些新型的投机者就已经完全掌控了金融市场。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私营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它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在考验着公司总经理的勇气和耐心,需要总经理们时刻保持敏锐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可以说是每一位私营公司总经理的不懈追求。本书较之于琳琅满目的企业管理著作和大学MBA教材,最为显著的价值和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言简意赅,系统完整。私营公司的总经理们不仅可以从本书中学到目前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本书获取洞察未来,把握公司成长方向的能力,掌握私营公司竞争力的提升之道,对私营公司的管理和做强做大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每一位私营公司的总经理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每一位在私营公司打拼的职业经理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小投资大回报

    小投资大回报

    本书以一个规模不大的商场为场景,以12个自我创业者为主角,向人们讲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创业的艰辛、创业的痛苦、创业的成功、创业的快乐。书中的创业者每人独立成篇,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热门推荐
  • 婚内危情

    婚内危情

    【深情至宠】结婚一年多以来,老公从来不碰我,却喜欢流连在外拈花惹草。直到有一天推开房门,发现床上滚在一起的竟然是我的……真是士可杀不可辱,我对他心已死,只求离婚得到解脱。而他却掐着我的喉咙,恶毒地吼:“我还没玩够你,想离婚下辈子!”我撕心裂肺地哭着跑出了家门,另一个成熟有魅力的男人,闯入了我的生活。他看似高冷却对我异常温柔呵护,我渐渐开始沉溺于其中……明明知道自己还顶着已婚的头衔,却一步步开始触碰……(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司礼监

    司礼监

    莫欺少年穷,我叔魏忠贤。——傲骨出品,必属精品。五代正版订阅群:964647911(前四代已亡)
  • 娱乐璀璨星光

    娱乐璀璨星光

    我叶辰,要做娱乐圈那颗最靓的星!!!!非种马文,不喜勿喷~
  • 斗破之我有个强化挂

    斗破之我有个强化挂

    强化一时爽,一直强化一直爽。作为一个穿越者,怎么能不随身佩戴一个吧外挂呢?所以萧白在斗破开启了外挂,走上了一条彻彻底底的不归路……萧白:我将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绝不回头!
  • 慎德研究:以儒家传统为中心

    慎德研究:以儒家传统为中心

    本书以儒家伦理文化为基本的研究视阈,对“慎德”的一般意义、道德内涵、历史演变、伦理结构、基本原则、个体修养、政治实践进行了理论阐述。分析了传统“慎德”的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将“慎德”置于当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赋予其新的伦理精神、道德内涵和理论内容,并总结了“慎德”在中国道德结构中的地位、特点及其重要性,对其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 喜欢

    喜欢

    我曾经以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然而这么多年后,我才发现,关于爱情这件事,我一直无能为力。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的快乐,我的悲伤,所有自第一眼看见你起伴随的爱恨嗔痴,就会随着时间灰飞烟灭。如您所愿,我是真的长大了。所以,我不需要你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天又要顺毛了

    今天又要顺毛了

    [包工头VS白月光]传言,言三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只有他知道他有一样东西得不到,那就是——温沐暖。“我不许你喜欢我。”看着小姑娘泪汪汪的眼睛,言夜寒只好妥协“那就不喜欢你。”结果言夜寒这句话承诺过后,温沐暖硬是没谈过恋爱,所有人都对她退避三舍,唯恐避之不及。“我不许你骚扰我。”“我不骚扰你。”结果温沐暖天天有种被人跟踪的感觉是个什么梗?“你立马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遵命。”结果前一秒某人刚承诺完,下一秒就见言夜寒满身酒气的拦住了温沐暖的去路。“老子不是不敢动你,是不舍得,别太过分,我害怕我突然发疯忍不住……现在容你放纵完,是不是该缴费了?”温沐暖懵逼,很快她就懂得了缴费的意思。果然,资本主义都是没人性的。“你说好的放过我呢?”某人神色一滞“抱歉,忘了,我还说过这话?”温沐暖:“……”[推沐夜的其他作品:《韩先生又傲娇了》]
  • 园圃之乐

    园圃之乐

    《园圃之乐》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随笔集,收录61篇文章和诗歌。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黑塞还是一位生活艺术家,是画家和园丁。本书文字便主要记录了黑塞一生中不同时期与自然的对话和游戏。
  • 破世人

    破世人

    夕少一从小有很多特殊的经历,直到17岁这年,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惊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