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000000009

第9章 给作文插上心灵想象的翅膀(1)

§§§第一节一棵能种到天上的树

许多学生一提及作文便恐慌不已,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挤牙膏一般,想到一点写一点。这样的作文,如同一本流水账,散、乱,主旨不明确,情感不饱满,久而久之,作文也就成了语文成绩的负担。其实,生活处处皆作文,就看你会不会带着怜悯与感动,以及感恩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中的景、事与物,然后提炼升华至情、智与理。

一、故事赏析

倘若你妈妈手里拿着一百元,她欲无偿地将这一百元给你,让你去买任何东西,你要不要?

回答:要。

现在,她将一百元放在手心,揉成一团,你还要不要?

回答:要。

现在,她又将揉成一团的一百元放在地上,踩了踩,你还要吗?

回答:要。

问:你为什么一直会要?

提示:生活中的我们,会遭遇各种坎坷与磨难,也会如纸币一样被击打得不成样子,甚至扭曲。但是,我们的人生贬值了吗?对,我们还是我们,一百元还是一百元,我们并没有因遭遇挫折而贬值,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要保持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一个自强不息的自我。

思考:一张小小的纸币可以升华到如此之高的人生境界,那么,生活中的一些自然风景、一些陌生的人与事、一首老歌或一段旋律,同样有我们想要挖掘的意境,同样有可以用以提炼、升华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这些人生智慧与生活哲理都会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并留有余香。

二、导练分析

一棵树,你能想到什么?

启发1:树的种子播在泥土中,如我们生命的开始;树成长的过程,历经苦难,便象征着我们人生奋斗的过程;大树成荫,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荫凉,还可以防止沙尘暴或水土流失,奉献自己,说明我们最终的使命是奉献社会。

启发2:树的绿叶象征着美好,它将美好留给自然,展示给人们,却将树根深埋在泥土之中。树根很重要,用以吸收养料与水分,所以,我们也应该像树一样,学会坚强地承受苦难与挫折,吸收养料与水分,再将我们开朗、自信、阳光的“树叶”奉献给人间。

启发3:是不是没别的启发了?好。如果实在想不出来,那就将树换个地方种种,把它种到我们的心灵上。街上的一个小鞋匠,好比一棵无人关注的树,虽然卑微、贫穷,却自强自立,永不向磨难屈服,不放弃自己的生命。而失意中的你,读懂并体悟到这些以后,这位鞋匠就成了卑微之树的象征,根植于你的心灵之上,永不凋零。

启发4:还有吗?将树种到西部去。他是孤儿,受到社会的恩惠、人们的帮助,才得以茁壮成长。他顺利读完大学,学有所成之后,毅然投身于西部建设,去栽培更多幼小的树苗。这样,文章的主题和思路不就出来了吗?

启发5:还有吗?可否将树种到天上去?

可以。一日上课,我问了学生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树生长在哪里?有一位学生不管同学们如何嘲笑,坚持说树是长在天上的。了解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六岁那年,他外婆跟他一起种下了一棵小树。如今,树已长大,可外婆却去世多年了。一次,他问路人,外婆怎样才能回到他的身边,路人说,除非这棵树长到天上去。所以,男孩……如此一来,文章很有悬念,最后突显出男孩对外婆的无限思念。

启发6:还有吗?

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一棵树的感动》的文章出来了没有?

启发7:还有吗?

朦胧忧伤派诗人舒婷说:“我们是两棵树,我们分担寒潮、风雷与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与虹霓,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终身相依。”《两棵树的温暖》的文章出来了没有?

还有吗?

诸如此类。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感受到作文构思的奇异与美妙了吧!所以,到处都有作文素材。我们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就如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里可以看出整个世界,一朵花就代表一个天堂。其实,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叶都是有灵性的,充满意境的,就看你是否具有观察心、悲悯心与感恩心。

你在马路边看到一朵不知名的花,你会停留下来去观察它吗?会与它对话吗?如果会,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生命中的很多迹象都可以与花相结合,如善心如花、温暖如花、感动如花、慈悲如花、静心如花,甚至卑微也如花。如此,你还写不出一篇关于花的作文吗?依此构思,草呢?云朵呢?鞋子呢?我们可以像做数学题一样,巧思妙解,挖掘出它们的意境,酝酿出一篇高分佳作来。

三、例文精选

故乡的树

陈晓辉

时隔四年,他又回到了故乡,感受那淳朴而又真挚的故乡风味,还有那芳醇的泥土气息。

站在故乡的大坝上,他看着眼前湖边的老树,伴着微风,思绪又回到了四年前。

四年前,他大学毕业,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西部支教。面对家人的疑惑与否定,虽然他也有些迷惘,但他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在临行前种下了眼前这棵老树。时光荏苒,四年时间,树已经变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而他也由一个青涩的大学生变成了另外一个在社会中生存的成熟个体。

他走下大坝,来到与他一起成长的老树旁边,用手触摸着树身,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在西部支教的四年,他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挫折与苦难,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他永远也忘不了,他离开的时候,那些稚气可爱的孩子排着队送他,村口的阿婆一定要把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煮熟了送给他;忘不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还有家长们脸上那些让他曾经很长时间不能理解的无端的忧愁。凡此种种,都让他对自己的离开充满内疚。

一阵风吹来,老树摇曳起来,枝枝叶叶都开始展示它们的美好,相互挤攘,发出轻轻沙沙的婆娑声。声音让他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他仔细观察着眼前的老树,再看看脚底下,突然明白了,老树把全部的美好与希望都给了枝叶,给了人世间,将幸福与美丽展示给人们,却把经历风雨的苦难深深地埋在厚实的泥土中,默默地积攒着苦难的力量,吸收水分与养料,让枝叶长得更为茂盛,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与美丽。

于是,就在这阵风的恍惚间,他也真正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离开西部,是为了更好地为西部作贡献。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得呼唤更多有爱心的人去支援西部,呼唤祖国与社会的爱。如同老树一般,将个人的失落深埋于地下,积攒苦难的力量,争取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将美好与温暖带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若干年后,他再一次投身于西部,一如既往地坚定,只是这次,他少了年少时的迷惘,多了自信与坦然。因为他明白,他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养料与水分,将会在西部长出一片绿荫。

他带着自己的学生种了很多树,跟孩子讲“故乡的树”的故事。很多年过去了,西部也成了他生命里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而那些树苗茁壮成长,便是他全部的生命。

提示:《故乡的树》一文便是根据导练分析中启发2的哲理进行构思创作的。

温馨点醒:常规创作的基本思路是:先观察事物,分析其特点,再提炼意境,根据意境和其特点进行构思,选择合适的、能够突显意境的材料,进行布局谋篇。注意叙述的凝练、文字的优美、结尾处的点醒与升华等。

当然,这只是常规创作思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件事,或听到某一首歌,想到一句优美的话,于是,便根据一个人、一件事、一首歌或一句话构思出一篇文章。这便是创作的灵感。灵感只眷顾那些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之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白天思考的问题太多了,晚上便会梦到这些问题。灵感挥之即去,需要立刻捕捉、提炼、记录。

§§§第二节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

很多学生写信给我,抱怨说作文真的没什么好写的,毕竟每天生活都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和寝室,根本没有什么特殊材料可以用来写成令人感动或温暖的作文。其实,非也。生活或许单调,但自然中的景物绝对是千姿百态的,一切都在于你用怎样的心境去观察它们,是否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一些生活感悟和哲理。

一、故事赏析

一天,有一个人闯入毕加索家行窃。当小偷拿到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被毕加索的女管家看见了。她随手抓起铅笔和纸,把小偷的形象画了下来。正巧这时,毕加索在阳台上休息,看见跑出来的小偷,也顺手把小偷的样子画了下来。毕加索与女管家一同去警察局报案,并交上他们的速写画。照女管家画的形象,小偷很快就被抓到了。按照毕加索的画去抓人,竟有不少人被带到了警察局。

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毕加索的画技太差了?

答:……

提示:毕加索的女管家看到小偷时,实事求是地画出了小偷的模样,小偷的形体特征都非常逼真,所以,警察根据画像很快抓到了小偷。毕加索画小偷时,则侧重于小偷的神态,在小偷外貌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个人的主观理解与感受,而并非真实地表现出客观事物。所以,警察就很难根据他的画像来抓小偷了。

问:结合写作,从女管家的画像方法和毕加索的画像方法对比分析中,你想到了什么?

分析:女管家的画像,就如同写作中一五一十地去陈述客观事物,直接反映现实场景。而毕加索的画像,却融入了艺术加工,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中学生作文要想出新,就要在客观事物的真实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联想,给读者以更唯美的想象空间,升华主题,让作文变得美观化、趣味化、形象化,并具有画面感。

记住:没有斑斓奇特的想象,就没有多彩的文学,也不会有屈原和李白,不会有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更不会有《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二、导练分析

面对天空中悬挂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

启发1: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黑暗中的路。

启发2:一弯新月,像在倾诉什么,如一个多情女子,含情脉脉。

启发3: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船,以此来写儿时的记忆。

启发4:月有阴晴圆缺,喻人生的反复不定。

如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启发5:月亮像一面大镜子,悬在空中,给人以光明与希望。

启发6:……

先来看一篇文章: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

朱成玉

拗不过一个老师朋友的再三请求,我这个“知名作家”只好临时客串,给她的学生们上了一堂作文课。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我做了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落叶、微风和弯月,我想让孩子们用尽可能多的词汇来比喻它们。孩子们快乐地传递着卡片,仿佛在传递一个快乐的消息。他们浮想联翩,各种各样的比喻层出不穷,卡片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孩子们天真的想象。

我拿着那充满童稚的卡片,一张张读下去,“落叶是秋天的信笺”、“落叶是冬天的请柬”、“微风是我在夏日午睡时,外婆手中轻轻摇动的扇子”、“弯月是被嘴馋的天狗咬了一大口的月饼”……每每读到这些精彩的句子时,我都会让写下这些句子的孩子们站起来,顺便夸赞他们几句,满足一下孩子们小小的虚荣心。孩子们活跃极了,对那些写出了精彩句子的同学给予长时间的掌声。这堂作文课既生动又活泼,比我预想中的效果要好。在旁边听课的朋友也偷偷为我竖起拇指,表示对这堂作文课很满意。读到最后,我的眼睛一亮,被一个更为新颖的比喻吸引了,“弯月是妈妈的枕头”。虽然新颖,但我认为这个比喻句不大贴切,为什么单单是妈妈呢?我这样问的时候,那个叫陈露的小女孩站起来,涨红了脸说:“妈妈累的时候可以枕着它好好睡上一觉。”我说:“不如改作‘弯月是上帝的枕头’,因为上帝在天上,离那个枕头更近些,呵呵。”我和她开着玩笑。她没表示赞同也没表示反对,涨红了脸,好像是要为自己辩解,却欲言又止。我便借题发挥,让同学们来评断这两个句子,哪一个比喻得更贴切一些。同学们立时乱作一团,唧唧喳喳地开始评判。或许是孩子们慑于老师的权威,最后一致认定“上帝的枕头”更为贴切。

“那枕头是妈妈的。”这是我听到陈露声若蚊蝇的唯一的一句辩驳,在孩子们的喧嚣里,显得有些纤弱无力。

下课后,朋友对我说:“陈露的那个比喻句是有根据的,因为她的妈妈就在天上。从她一出生下来,她的妈妈就去世了。”我无比惊讶:“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提醒我?”我埋怨着朋友。

“可是陈露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她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朋友说,“上学第一天,她就偷偷和我拉钩,让我为她保守秘密。现在,她还整天和同学们炫耀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呢。”

同类推荐
  •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

    本书是一本帮助高中生理解《大学》《中庸》的辅助读物,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自强”。自强,需要自我设计;自我设计,需要有指导性的纲要和原则;《大学》《中庸》提供了纲要和原则。《大学》教人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习中建构自我,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展示自我,在真诚中实现自我;《中庸》教人以“中”的大规则、“和”的大道路、“达”的大道德安身立命。本书结合史料,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这些纲要和原则,有助于青少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我设计,更好地为人处世。
  • 筑梦蓝天

    筑梦蓝天

    罗阳同志是我国航空科技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振兴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了一生。2012年11月25日,罗阳同志在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问要求相关部门宣传、弘扬罗阳同志精神,宣传、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国务院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称号,巾共中央组织部追授罗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共巾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罗阳同志学习的活动。
  • 演艺技巧100问

    演艺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藏书(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藏书(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文献典籍为统治者所垄断,民间没有收藏流传,是中国图书萌芽时期的突出特点。
  • 学校室内外运动的组织编排(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室内外运动的组织编排(下)(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本书是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系列之一,为了加强学校体育运动会的管理,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丛书,包括学校体育运动会各个单项的组织与编排知识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热门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梁山伯与祝英台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梁山伯与祝英台

    美丽少女祝英台假扮男妆。来到寒山寺。遇到梁山伯,同窗三载,感情挚深。因父亲得病,祝英台要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表露自己女儿身,梁山伯甚为惊讶,互表爱慕之情。英台被嫁给马文才,英台不从,与梁山伯密会,倾诉衷肠。马家迎亲时。英台来到梁山伯坟前,悲痛欲绝,出人意料的事情出现……
  • 青春萌动的幸福

    青春萌动的幸福

    “我坚持的,都值得坚持吗?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的吗?如果我敢追求,我就敢拥有吗?而如果都算了,不要呢?或许吧,或许我永远都不会遇见他,或许吧,或许我太天真了吧。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我决定我的决定;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我迷信我的迷信;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我们要各自忘记;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我们还要努力。”青春的萌动,有心动,有眼泪,有甜蜜,有幸福,但,最终,你的青春属于眼泪,还是属于幸福?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成功的魔法钥匙

    成功的魔法钥匙

    有许多事物和人可以激发我们爱的天性。有些工作为我们所不喜欢,有些工作我们稍微有点兴趣,而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某种工作我们真正热爱!本讲一开始将先讨论“爱”,这看来似乎和本讲的主题无关,但是如果你能暂时保留你的意见,读完本讲,你也许就会同意“爱”这个话题是不能省略的,否则就会有损本讲的价值。“爱”字在此涵盖了世间一切之爱!
  • 末世虎妈

    末世虎妈

    这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在末世坚强活下去的故事,没有异能,没有圣母,没有YY。这是一个单亲妈妈收获爱情的故事,离了婚的女人一样拥有完美的爱情。苏小米一刀砍下丧尸的脑袋,其实她怕得要命,但是她还是装着一副轻描淡写的模样对女儿说:“你看,其实丧尸也没什么好怕的,脖子那么脆,一下子便削断了。”她就这样,从一个鸡都不敢杀的小女人成长为一个大杀丧尸的女汉子。
  • 落雪塞

    落雪塞

    所谓喜欢,也许是第一眼,也许是许多年。落雪塞,兰煌城,回雁山……我看着雪原上的寒风与城墙上的烽烟来回辗转。我才发现,晋语,原来,你想要的,这么多,你承受过了,这样多。我就这样突兀地走进你的故事。“你知道吗,晋语,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很多事情,会不会不一样?”“不会。”他的手臂依旧环得很紧,将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胸口上:“你如果不存在,该发生的一切依旧会发生,只是,我不会快乐。”你知道吗小枝,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已经没有什么让我快乐的了。所以,留在我的身边吧。很久以后,在一个星子寥落的夜晚,我轻轻闭上双眼。我还记得那年冬日,那座莽莽苍苍的雪原,那个沉默的少年。
  • 娱乐圈小翻译

    娱乐圈小翻译

    “翻译?年薪有100万吗?”“年薪没有,收入勉强。”“学历,能当饭吃吗?”“不能当饭吃,把妹还是有点用的。”“长得帅?有kris帅吗?”“这个,还真未必不如哦!”“谢非凡凭什么泡到XX?他只是个翻译!”“因为。。。。。。。。”“因为。。。。。。。。”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安迪密恩的觉醒

    安迪密恩的觉醒

    统治全人类的教皇将号召教会的全部力量,展开以“圣战”为名的血腥屠杀,而伊妮娅,是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人。永生的代价是什么?残存的内核,又有什么样的险恶动机和秘密?移走地球的“神秘人”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伊妮娅知晓。而谜一般的伯劳——是怪兽、天使,还是杀人机器——也将最终显露出它身上悬而未决的两大谜题:它的起源和目的。
  • 余生的执着都给你

    余生的执着都给你

    肖安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设计师,她曾经暗恋过一个男生七年。谁都不信,肖安曾经是个学渣,但她暗恋的那个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学霸,所以,肖安为了能和他齐平,央求妈妈报各种补习班提高成绩,那几年是肖安最开心也最煎熬的几年。那个他学习好,人也好,他并不高冷,再加上长得帅,所以深得班里女生的喜爱。后来肖安上了大学,成功的和他在一座城市,一所大学......